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辅-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首先在意的是逻辑,在此基础上判断事情的合理性,从而相信所谓的真相。

哪怕确实的真相就摆在眼前,其中只要有匪夷所思之处,逻辑不通顺的地方,还是会引起他们的怀疑。尤其是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更会不断怀疑,甚至自动脑补相关的质疑和证据,越发的难以置信。

此刻节度使府花厅里就是如此状况,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以至于让素来足智多谋的韩微有些着急,乱了方寸。竟然忘记了先确认自己的身份,就着急让李筠杀了赵铮。

殊不知,赵铮已经来潞州半个多月了,一番忽悠之后,已经在李筠等人心目建立起一定的信任基础。哪怕怀疑不断,但信任程度至少在驼背韩微之上。

一个莫名的驼背突然窜出来,让自己杀了盟友的代表,李筠会怎么想?

如果韩微慢条斯理,有理有据地指正;如果赵铮不在现场,无法辩解,或许李筠会立即相信。以他暴躁冲动的脾气,可能直接不给赵铮任何辩解的机会,就直接杀人了。

不过赵铮的运气不错,李景元先认出了韩微,有了心理准备,不至于漏出马脚。又借助符璃的身份,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李筠那里先打了预防针。恰好这里又没有人认识韩微,无法证实其身份。

最重要的是,赵铮就在现场,立即发挥口才优势进行辩解。

赵铮没有与韩微去争论整件事,而是从中选取了几个“疏漏”进行反驳,显得这段谎言漏洞百出。前世作为一名律师,他在这方面有充分的优势和反应,已经先入为主的李筠和闾丘仲卿不禁有些糊涂了。

韩微所言既然漏洞颇多,那就不完全可信,就不能证明赵铮有问题。

“果然口齿伶俐,竟然颠倒黑白。”韩微冷笑道:“在汴梁骗人,如今又来潞州行骗,还真是厉害啊!”

李筠心中暗有不悦,难道我眼力这么差?连个骗子都辨别不出来?

“哪里是赵某黑白颠倒?实在是尊驾的谎话实在不高明!”赵铮转身道:“李公明鉴,汴梁有传言,兵变之夜,赵匡胤的家人在佛寺避祸。却也只是传言而已,实情到底如何,外人无从得知。

这位却自称是前去捉拿,被在下阻挡了。按照他的说法,韩太尉之子怎么也能调动些许兵马,一个手无寸铁的和尚哪里能够阻止权贵与兵勇呢?不能因为我假扮和尚,就这般编故事吧?即便是编造,也该合理些才对。”

李筠轻轻咳嗽一声,不置可否,心中却已经泛起许多疑窦。

“还有,按照你的说法,赵匡胤三年前就安排我出家了,这未免也太匪夷所思吧!”

赵铮朗声道:“诸公明鉴,三年前世宗皇帝圣体康健,正当盛年,而赵匡胤不过是禁军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将领,谁能料到会有今日的局面?这谎话未免有些太不着边际了。”

符璃听得清楚,她知道韩微句句属实,直到此刻她才知道赵铮的厉害之处。难怪他让我问六姐,陈桥兵变之夜救了赵家人,还是从橐驼儿手中救了人。

韩微才智如何,韩家权势如何,符璃一清二楚。能将其击败,他还真是厉害。

顷刻间,小郡主便对赵铮刮目相看,同时她心中也有个疑惑,他姓赵,是不是和赵匡胤有什么关系?三年前就到定力院出家,目的就是为了那晚?符璃暗自摇头,很奇怪啊!

这是个很不合理的事实,不要说符璃了,赵匡胤也搞不明白,韩微自从陈桥兵变夜笃定此事之后,便没有多想。此刻看到众人愕然的表情,这才意识到有些不对……

他句句属实,其中却有不合常理之处,偏生赵铮故意找茬,顷刻间便有四五处漏洞。故而给人的感觉,这是个不太成熟,却又有匪夷所思的谎话……

李筠脸色阴沉,他是个多疑之人,韩微的话固然有漏洞,但对赵铮也心生猜疑了。只是该该当如何处置呢?没有证据,任何的轻举妄动都有可能铸成大错,使他不得不谨慎一些。

韩微有些不服气,也不是很清楚李筠的脾气秉性,轻声道:“李公,此乃李重进将军亲笔信函,可证明我的身份,若是不信,可派人前往淮南查证。”

“淮南多远啊!”赵铮摇头道:“为了证明各自清白,李公,想来汴梁肯定有人认识韩衙内,请来辨认,也好清楚明白,如何?”

赵铮故意“自找苦吃”,但坦然的态度和手段,反而增加了几分可信度。

“不过在下觉得……很是奇怪啊,这番说辞与在下的身份形象竟然如此契合,到底是什么人煞费苦心,越发让人怀疑了。”

“哼,根本就是你做的好事!”不得不说,韩微因为身有残疾,很少出见人,智商高,但情商却不是很高。

赵铮沉声道:“倘若真是我的问题,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如果不是,还请李公好好查查,是哪个熟悉我的人要坑害我……对了,卢先生你知道吗?刚才我尚未开口,你是如何认定我是狡辩的?未卜先知吗?”

卢赞愕然无语,在场之人都不约而同有种感觉,这么说的话,卢赞和韩微好像是同伙,他们之好像是在唱双簧。

嘿嘿,赵铮趁势道:“还有啊,刘继冲先生,普济寺行刺郡主的案件调查清楚了吗?凶手究竟是谁?我怎么觉得,有人蓄意要破坏符王爷、二公子与李公的合作呢?此人居心叵测,会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呢?还请先生尽快给个确切答复,小心防备才是!”

栽了!

卢赞几乎恼羞成怒,多嘴了一句话,结果却莫名地背了黑锅。尽管他一再声称不认识这个驼背,但别人不见得相信啊!一前一后出现,花厅有说有笑,不经意间的默契,动机与作案条件完全符合……

很多人脑中不由自主勾勒出一幅画,卢赞意欲破坏符家与李筠的合作,先刺杀符璃郡主不成。而今有安排了一个人驼背,冒充李重进的使者,想要置赵铮于死地。

韩微也隐约明白过来,冲动之下自己卷入了潞州本来的明争暗斗之中,不经意间被人误会成了卢赞的同伙。

两人莫名其妙就成了冤大头,齐声高呼:“冤枉啊,李公明鉴!”

“唉,真是默契啊!”赵铮笑道:“算了,李公,为了安全起见,还请你暂时扣押我与符璃,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至于与北汉联合之事,我也不反对了。也许卢先生说得对,多个外援总是好的。”

李筠脸色阴沉,默然不语,闾丘仲卿若有所思。刘继冲和卢赞则莫名其妙,这个赵铮到底在搞什么鬼,顷刻之间,变化未免有些太快了,这不是纯心戏弄人?

第三十章结盟

回到李筠安排的听涛阁,赵铮的后背已经湿透了。

适才在节度使府,仿佛又找到了前世法庭辩论那种针锋相对的爽感,却也是压力山大。作为律师,输了不过是一场官司;但作为小郡主的情/郎,输掉了就意味着几十个人身首异处。

好在有惊无险,利用韩微急功近利,言语失密,以及那些难以解释“漏洞”,暂时蒙混过关了。

赵铮很清楚,只是暂时而已,李筠绝对已经起了疑心。

虽然成功将黑锅扣到了韩微和卢赞身上,搞得像他们联合陷害自己的感觉,李筠也确实有猜疑。但这样的骗局持续不了多久,自己将会被控制的更为严格,想要逃走更难了。

经此一事,也等若是完全得罪了刘继冲和卢赞,又多了两个不死不休的敌人,处境更为糟糕了。

赵铮默然不语,符璃却笑道:“没想到你这么厉害,竟然让橐驼儿连续两次落败。”

“他很厉害吗?”

“你不知道?”符璃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

赵铮随口道:“知道什么?一个有些小聪明的驼背?”

“真不知道你是自负,还是自信!”符璃笑了笑:“不过赢了他两次,你确实有自负的底气。”

“嗯?他很厉害?”赵铮第二次询问。

符璃点头道:“他虽身有残疾,不常出门见外人,但汴梁城里,谁不知道韩太尉家的橐驼儿?韩通为人沉稳固执,这种人如何能在朝堂上如鱼得水呢?多亏了他有个橐驼儿子在后面出谋划策。在汴梁,栽倒他手中的官员可不止一两个,其中不乏节度一方的封疆大吏。”

“是吗?这么厉害?”

“嗯!”符璃道:“我提醒你一下,不要小看此人。其实早在一两年前,韩微就告诫他父亲,提防赵匡胤,可惜韩通没听。”

“这么说,他还真有两下子?”赵铮仔细想想,这两次侥幸获胜,第一次是韩微过于自负,低估了一个小和尚。刚才的第二次,则是因为仇人见面,急功近利之故。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讲,不到最后,第二局胜负还未可知。

符璃笑道:“我真的好奇,兵变那晚,你是怎么胜过韩微的?”

“回头问你六姐吧!”赵铮不由好笑,烧了大符后的清心阁,救了符家六娘子,如今又冒充七郡主的情/郎,自己和符家姐妹还真是有缘啊!

“你真是个和尚?”

“要不然呢?”

符璃不由哑然失笑,这一次笑的很轻松,她终于肯定,眼前这个光头男人值得相信。

“有一点我不明白,你为什么突然赞同与北汉联合?”

赵铮平静道:“李筠本身就有这样的心思,今日韩微这么一闹,他更不相信我,也等于不相信你父兄了。李重进远在淮南,也不可靠,唯一的盟友只能是北汉。结盟会是必然,还不如成全他,也好让卢赞多点嫌疑。”

“如此,岂非李筠的实力更加壮大?”

“不见得,世易时移,潞州如此局势,北汉皇帝还会向之前那么热情吗?且看着吧!”赵铮轻叹一声:“这些事情自有赵官家操心,用不着我杞人忧天。我现在忧心的是,我们该怎么逃走?”

符璃抬头看向窗外,听涛阁外,昭义军守卫的数量增加了一倍。毫无疑问,他们被再次软禁了。

……

……

送走了各方使者,李筠在花厅里来回踱步,思绪有些混乱。

“仲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好说,两人都有嫌疑,哪一个清白不好说!”闾丘仲卿道:“那驼背外形虽与韩通之子相似,但言辞中不合理之处颇多。不过也未必是谎话,如果要说谎,何必说的那么匪夷所思呢?尽管难以置信,却也并非没有可能。”

李筠回头道:“你的意思,那个光头小和尚有问题?”

闾丘仲卿摇头道:“不一定,要说是卢赞设计陷害他,也并非没有可能。其实普济寺的那次刺杀,凶手是谁不难猜,保不住会有第二次。”

“怎么办?难道就任由他们这闹?把我们当什么了?”李筠心里有种感觉,似乎被当猴耍了。

“李公稍安勿躁,没有证据很难断定真假,哪个都不能轻动。反正已经把他们看管起来了,也不担心他们再起风浪。”

闾丘仲卿道:“索性等上两三日,恰好张公有派人来,不过三两日就能到潞州,看是否认得韩家的橐驼儿。若不认识,让张公另外从汴梁派人前来就是了。”

“如此也好!”李筠也是无奈,符彦卿刚好派人前来“结盟”。没有证据,他更不敢动符璃和赵铮了。

“那与北汉会盟的事情?”闾丘仲卿小声询问,虽然他赞成,但如今的局面却又不得不重视。

李筠道:“既然姓赵的那小子不反对,那就着手安排吧!虽说周汉不两立,但刘继冲告诉我一句话,昭义军与天雄军联合,进了汴梁城是我做主,还是符彦卿做主呢?有个外援总是好的。”

闾丘仲卿不由苦笑,那与北汉联合,到时候该是刘钧做主,还是你做主呢?八字还没一撇,就开始想谁皇帝,谁掌权了,可别是白日做梦就好了。事已至此,代表符家的赵铮疑点颇多,他也不敢再反对。

“你去通知卢赞,是时候会会刘钧了!”

“是!”

……

……

韩微很郁闷,这次又轻视了小和尚。

没想到他一张嘴舌灿莲花,竟然白黑颠倒,杀他不成反而惹了一身骚。

现在被误会是北汉使者的帮凶,还被软禁了,这他/娘的叫什么事?

韩微坚信,误会迟早能解开,因为自己货真价实。可拖延日久,迟则生变,小和尚冒充符家使者在此胡搅,谁知道结果会怎样!

不行,必须要尽快阻止他,淮南与潞州联合出兵反宋,报仇雪恨的大事不能耽误。还有姓赵的小和尚,决不能让他活着离开潞州,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只是……

韩微突然觉得自己势单力薄,也许该给自己找个盟友。听说李筠要和北汉结盟,哼哼,你不是诬陷我是卢赞的同伙吗?既然如此,我还就真这么做了……

……

卢赞也是大为光火,哪想到一句落井下石的帮腔,竟然将自己陷入如此境地?

憋屈啊,实在是憋屈!

“刘先生,那小子有问题,你尽快告知李公,不可再上当受骗了!”

刘继冲摇头道:“没用的,李公素来刚愎,何况我与你走的太近,他未必会相信我!再者说,那驼背终究来历不明啊!”

“那如何是好?”

“稍安勿躁,虽然没证据,但李公肯定已经生疑,与贵国结盟的事情**不离十了!”刘继冲冷冷一笑:“结盟之后,再想办法收拾他!”

果然不错,刘继冲话音落地,节度使府的消息就送来了,李筠答应与北汉结盟,希望与北汉皇帝会面。

刘继冲冷笑道:“这不,机会来了!”

“不错!”卢赞道:“我主早有打算,会在太平驿与李公会盟。既然符家也参与此事,那就让符家丫头和小和尚一起去,到时候……哼哼!”

第三十一章太平驿站不太平

建隆元年四月初,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在潞州发表檄文,以犯上作乱为名讨伐赵匡胤。

随后与北汉结盟,请求出兵相助,并且在太平驿与北汉皇帝刘钧会面。

太平驿就在潞州西北方四十里,再往北就是北汉的地界了,两人在此见面颇为合适。

按理说这是北汉与潞州之间的事情,刘钧和李筠两人前往结盟就足够了。

但是李筠却要求赵铮、符璃、韩微等人一同前往,说是观礼见证。但赵铮心中却泛起不好的预感,据说这是卢赞的提议。

那个穷讲究的世家子弟肯定恨死自己了,太平驿会盟,有北汉皇帝刘钧亲自出席,可以说是他们的主场,要对付自己完全有可能。

李筠发话了,不去又不行,只好硬着头皮前往。宋太祖面前咱都不发憷,别说一个小小的北汉皇帝了,顶得住。

四月初二,风和日丽,初夏时节,天气已经逐渐开始炎热。

四十里的奔波,多少有些劳累,因为有小郡主同行,赵铮可以蹭蹭马车,免受日晒之苦。

坐在马车上,赵铮注意到李筠的随员都是龙精虎猛的健卒,除了安全保卫的需要,更是为了面子。向北汉皇帝刘钧展示昭义军的风采和武力,以免落了下乘。

符璃隔着窗帘,指点道:“李筠座下那匹马名为拨悍,乃是少有的神驹,据说能够日行七百里。还有他身边的那个将军,名叫儋珪,武艺高强,尤擅使枪,乃是昭义军中第一猛将。”

“是吗?”赵铮瞪大了眼睛看过去,想要瞧个清楚。

符璃点头道:“儋珪枪,拨悍马,乃是李筠素来引以为傲的两件宝贝。”

“咦,郡主竟然知道的这么清楚?”赵铮不禁有些惊奇。

“怎么?看不起我吗?”符璃郡主顿时一脸不服气,嗔怒的表情多了几分可爱。

赵铮急忙摆手道:“没有没有,你探查到的事情越多,为夫行事才能更加游刃有余不是?”

一声打趣,顿时换来小郡主阴沉的脸色,若非怕落下打情骂俏的嫌疑,小郡主的粉拳怕已经落到赵铮脸上了。

“嘿嘿……”每当这种时候,赵铮总是无耻地一笑,尴尬的气氛陡然间便多了几分暧|昧。

……

驿站名曰太平,但实际上并不太平。

自从刘崇据河东之地称帝,建立北汉之后,潞州地区便是抵御北汉的最前线。最紧急的军情,最重要的军令都要通过太平驿。

但是今天,这里格外太平,北汉与潞州的主人却在这里会盟。

这是一个略微有些讽刺的局面,正是因为李筠骁勇善战,后周太祖郭威才将他放置在此,抵御北汉。而今他却主动打开了大门,与昔日的敌人握手合谋。

赵铮等人赶到时,驿站已经打扫的干干静静,精心布置过。这是刘继冲的手笔,为了迎接北汉皇帝刘钧,也算是煞费苦心。

李筠等人早早地等候在那里,或紧张,或期待,或忐忑。赵铮则带着符璃,找了个树荫休息。农历四月,已经是骄阳似火的季节了,你们结盟我乘凉,各不相干。

对于赵铮的这种做法,刘继冲略有不满,甚至呵斥让他们起身到潞州迎接北汉皇帝。

走狗当到这个份上,还能说什么呢?

李筠为了换取北汉的支持,不惜以四名亲信为人质,监军亳州防御使周光逊,闲厩使李廷玉,判官孙孚和教练使刘继冲送去北汉。前三个是人质,刘继冲则是变相投诚,故而显得更为嚣张。

赵铮没有理会,这厮本想再说点什么,远远看到北汉皇帝刘钧的车驾到来,便屁颠屁颠前去迎接了。

不管怎么说,刘钧也是一国皇帝,颇有气势,地位崇高。故而下车之时,李筠便带着所有人前去迎接了。

刘钧从车厢里出来,站在车驾上,看到眼前的景象,笑容灿烂。也许这厮正陶醉在众人臣服,睥睨天下的氛围中。目光扫过,脸上的笑意却在一瞬间有些不自然,刘钧看到一行人待在树荫下,不曾行礼,甚至不曾看向这边,连最起码的敬畏都没有。

好歹也是一国皇帝,就被这么无视了,刘钧心里多少有些不爽。赵铮却兀自不在乎,暗骂道:摆臭脸给谁看啊?

刘钧下了马车,身后是三千北汉精锐护卫,军容整齐,威势完全不输昭义军。看样子今日会盟,双方都是卯足了劲,展示实力。

肯定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面子工程,赵铮不由暗笑,北汉要都是这样精的军队,早就入主中原,定鼎天下了。不过刘钧身边,指挥亲卫军的那个将军,倒是引起了赵铮的注意。令行禁止,威势赫赫,看样子这支北汉精锐像是他一手**出来的。

李筠见到北汉军威如此强盛,大为兴奋,有这样一支大军协助,何愁大事不成?看来这一遭是选对了,故而很主动上前,以臣子的礼节拜见刘钧。

如此一来,等若是昭义军投诚北汉。刘钧对此很高兴,立即加封李筠为西平王。五代十国,王爷遍地走,空有爵位的王爷根本不值钱,也没啥实际作用。

李筠真正在乎的是北汉的军事支撑,听到刘钧将会派出八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