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辅-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晌午的时候,葬礼结束,墓地封闭,只需要外围做些整修即可。不过按照风俗,每过七日,家人要来扫墓祭奠,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之后。

葬礼结束之后,赵铮与符璃便在闾丘仲卿的“护送”下返回潞州城。从今往后,他们便不必居于普济寺了。李筠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一座府邸,将他们关进新的金丝笼里。

符璃倒是没说什么,赵铮却有些犯难。楚昭辅一定是花了大力气,才在普济寺内外建立了传讯通道,如今换了住处,彼此之间该如何联络呢?

也不知汴梁什么情况,赵匡胤也该有个回复了吧?孤独无助的感觉可不好受!

实际上,就在他们返回潞州城的时候,名义上侍卫将军,许州衙内指挥使符昭远的使者恰好进城。

随后,一辆马车赶在城门关闭之前,也进了潞州城。春风吹起窗帘,一个獐头鼠目的男子正佝偻着身体,默默看着窗外!

第二十七章仇人见面

符昭远的使者名叫李景元,名义上是许州衙内指挥使的心腹,实际则是大宋禁军殿前司军中的一个校尉,隶属于楚昭辅麾下。

之所以派他前来,除了他稳重机灵之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陈桥兵变那晚,他去过定力院,认识赵铮。

赵匡胤肯定是不想消息外泄,所以才尽量使用当晚的知情者,加上他是楚昭辅的部下,相互配合也会更加方便。

李景元到了潞州之后,首先直接去了节度使府拜见李筠,他倒是想要先去见赵铮,可惜连地方在哪都找不到。

“李公,此乃二公子给尊驾的信函,以表明与李公合作,匡扶大周的的决心,同时证明赵铮的身份。”李景元小声道:“二公子说,在潞州,赵铮可以全权代表他!”

李筠将信将疑接过书信,内容大意确实如此,他更在意的是署名。他们想办法搞到了符昭远以前的一份札记,对比字迹确信无疑,许州衙内指挥使的印鉴更不会错。至少信函确实是出自于许州符昭远知州,但是内容的真实性……

很遗憾,他们在许州毫无根基,速度也慢了一些,到目前为止尚未调查出什么有用信息。故而只能是持怀疑态度暂时相信李景元,相信赵铮!

“嗯,符王爷那边呢?”李筠更为关心的是符彦卿的态度,天雄军可比小小的许州驻军重要很多。

李景元道:“二公子已经派人去见王爷了,父子血脉相连,不管王爷愿意与否,都得配合。李公试想下,王爷乃是深明大义之人,肯定会做出明智之举的,最多三日,魏州肯定会有好消息传来。”

“但愿如此!”

“是,那在下就先告辞了。”李景元道:“敢问李公,在下可否前去见郡主和赵铮,转达二公子的问候。”

“问候?私下交代是吗?”

李景元嘿嘿一笑:“李公明鉴!”

“去吧!”李筠吩咐道:“仲卿,带这位将士前去听涛阁。”

闾丘仲卿与李景元尚未出门,便有一名亲卫匆匆赶来,躬身道:“恭喜李公,有喜事!”

“何喜之有?”焦头烂额的李筠自己都有些懵了,闾丘仲卿与李景元也都放慢了脚步,留心听着。

那侍卫兴冲冲道:“适才大夫来诊过脉,夫人有喜了。”

“是吗?”李筠顿时大为兴奋,长子李守节已经成年,如今妾室怀孕,也算是老来得子,故而颇为兴奋。

李景元识趣地转身道:“恭喜李公!”

“同喜同喜!”

李筠匆匆忙忙去了后宅,探望怀孕的小妾刘氏。李景元则随同闾丘仲卿离开,刚走到二进院门口,便又有侍卫匆匆而来。

闾丘仲卿问道:“有事吗?”

“回闾丘先生,有位客人拜访,声称有要事拜见李公,此刻就在门外。”

闾丘仲卿摆摆手,走到门口,正好瞧见一个獐头鼠目的驼背男子。很凑巧,刘继冲和卢赞也在此时赶来,场面颇为热闹。

“夫人有了身孕,李公前去探望了,我这边也不得空。既然是贵客,就劳烦刘兄先招待着!”闾丘仲卿对卢赞不感冒,甩下一句话便走了。

“好!”刘继冲应了一声,目光落在李景元身上,那个獐头鼠目的驼背也转过身来。

李景元一颗心砰砰直跳,低着头,唯恐别人看到他眼中的震惊与不可思议。强忍心中强烈的震惊走了过去,待到十丈开外,汗水已经浸湿了后背,大腿也忍不住有些微微颤抖。

驼背,他不是……怎么会在这里?他出现了,岂非……

李景元大为惊恐,有种要坏事的感觉,必须尽快见到赵铮,必须尽快告诉他……

……

……

见到李景元,听到他从汴梁带来的消息,赵铮很欣慰。

将指挥权交给自己,楚昭辅在潞州所有的力量皆为策应,这是好事!

然而李景元下面一句话,瞬间让赵铮的心咯噔一下,险些落入了冰窖。

“赵兄,你猜我刚才在节度使府看到谁了?”

“谁?”

“橐驼儿韩微!”

“什么?”赵铮大惊失色。

“他不是死了吗?”陈桥兵变,韩微父子亡故,隆重厚葬,此乃天下皆知的消息,符璃也有所耳闻。

“是啊,他不是已经被王彦升将军烧死了吗?怎么会……”李景元难以置信道:“可是刚才看到的明明是他,你是知道的,兵变那晚在……我是见过他的,那驼背,还有他那长相绝对不会错的。”

“那就是他无疑了!”韩微没死,此事只限于几个人知晓,外人不知道不足为奇。想不到他金蝉脱壳之后来了潞州,他的出现……

韩微认得自己,应该恨自己咬牙切齿,只要露面,他肯定会向李筠揭发自己,那后果不堪设想。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境况固然艰难,却也并非不能应对。韩微的突然出现,完全在意料之外,产生的威胁却足矣致命。

李景元和符璃听到赵铮的回答,再看他表情,已然心中有数。脸上皆浮起忧色,好不容易忽悠出如今的局面,若是被橐驼儿戳穿……

“唉!”前功尽弃,谁都不想这样的。

赵铮沉思一会,轻声问道:“你是说韩微现在还没见到李筠?”

“是的!”李景元道:“李筠的小妾恰好有了身孕,李筠忙着去探望,哪里顾得不上!闾丘仲卿让刘继冲去招待了,对了,那个北汉使臣正好也在。”

“这么说的话,情况或许没有那么糟糕……”赵铮脸色虽然依旧凝重,愁眉却已舒展。

……

……

韩微坐在昭义军节度使府的花厅里,面无表情,如果非要从他脸上找到一丝情绪的话,那只能是仇恨了。

一夜之间,国破家亡。

父亲被杀,成年的兄弟被赶尽杀绝,年幼的弟妹成了阶下囚。

当王彦升追来时,他也很绝望,可当看到的同样驼背的家仆时,他动了个念头。金蝉脱壳之计应运而生,他告诉自己要活下去,要报仇。

赵匡胤夺取了大周官家的皇位,杀害了他的父亲,国仇家恨,不共戴天。就这么死了如何甘心?必须要活下去,想尽办法报仇。

他成功了,成功骗过了王彦升,若非有个懂点法医学的小和尚在,他差点成功骗过所有人。只可惜追捕失败,仗着对汴梁城的熟悉,成功逃走。

橐驼儿很清楚,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想要报仇是没有可能的,必须要借势!

他首先想到了父亲的顶头上司,后周禁军侍卫司指挥使,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此人是后周太祖郭威的亲外甥,手握淮南重兵,岂能看到后周亡国而无动于衷?

韩微觉得,投靠此人,借助淮南的兵马是有机会报仇的。可是没想到勇敢豪迈的李重进却有些优柔寡断,竟然犹犹豫豫,直到近几日才定了心思起兵反宋。

单凭淮南的兵马肯定是不行的,听闻北方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也蠢蠢欲动,韩微便奉命北上前来联络。

虽然没能第一时间见到李筠,却也有意向不到的收获。比如北汉的使者也在潞州,魏王符彦卿的女儿,符二郎符昭远的使者都在潞州,大家都有心思反宋。

如果真是这样,聚集起这么多的兵力,赵匡胤的宋王朝可就真的岌岌可危的,报仇有望啊!

不过事情发展似乎不是很顺利,坐在花厅里,北汉使者卢赞就连胜抱怨:“小和尚真是可恶,凭白的耽搁时间不说,只怕要坏了大事!”

小和尚?联合反宋的大事怎么还与僧侣有关呢?对了,说起小和尚,韩微就会想起那夜在汴梁定力院的情况,就是那个可恶的小和尚,生生毁掉了大周最后的机会。

报仇需灭宋,得杀了赵匡胤,也得弄死那个小和尚。

不管他是谁,只要见到他,绝不会让他活着离开!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二十八章白黑颠倒

李筠的夫人有喜了,理当前去祝贺才是,加上还有正事商谈,走一遭节度使府是很有必要的。

这个时候,符璃身为女子和郡主的两重身起了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赵铮与符璃立即带着礼物,前往节度使府,前去恭贺李筠老来得子。

争取赶在韩微之前见到李筠,同样的事情,第一印象很重要。先入为主,往往是可以要人命的。

一支上佳高丽雪参足以敲开节度使府后院的大门,这本是魏王妃准备给秦老夫人的,可惜晚了一步,没能让老人家延年益寿。如今让节度使的小妾安胎,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老来得子,李筠相当兴奋,一脸幸福的笑容。见到符璃与赵铮送上来的雪参,连声道:“有劳了!”

“哪里?李公客气了。”赵铮笑道:“符璃去看看夫人吧,代我转达问候和祝福!”

“去吧,姑娘家长点见识,将来生养也能多少有点经验。”

“是是!”赵铮看着符璃羞涩的表情,心中泛起些许怪怪的感觉。

见李筠满脸笑意,赵铮趁机道:“孕育代表希望,起兵伐赵之时,尊夫人有了身孕,此乃吉兆啊!”

李筠点头道:“没错,守节虽然忠厚,却也迂腐,这孩子来的正是时候……”

尚未起兵,就开始奢望登基为帝,废长立幼?未免太异想天开了吧!

赵铮笑道:“李公已经见过李景元,想必也收到了二公子的心寒,不过三五日,魏王的信使也该到了。到时候三地一同起兵,登高一呼,忠义之士必定纷纷响应。”

“那是,以本官的声望……”李筠笑了笑:“主要是符王爷的声望,必定如此。”

赵铮道:“其实说到底还是出师有名,天下人都还是向往大周正统,感念太祖与世宗皇帝的恩德。”

“太祖皇帝鼎定江山,世宗皇帝文治武功,他赵匡胤如何能比得上。”李筠的态度和目的都有些复杂,一方面他感念后周王朝的恩德,同时又有想法自己争夺皇位,颇为矛盾。但无论如何,对外只能打着匡扶后周的名号。

“是啊!”赵铮见火候已经差不多,轻声道:“李公,听说北汉那位卢先生还在,时常来游说李公?”

“嗯!”说起此事,李筠的表情就略微有些不自然了。

赵铮佯作疑惑道:“北汉何以会对此事上心?必定是有所图谋的,趁机捞取利益也就罢了,我担心他们是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李筠眉头一动,说起来是合作,实际上是各怀鬼胎,彼此都想着利用对方,而不想被对方所利用。

“唉,那个卢赞居心叵测,一直赖在潞州不走,真担心他又有什么阴谋诡计!”赵铮笑道:“嗨,不管他有什么阴谋诡计,都逃不过李公的法眼,在下杞人忧天了!”

“那是!”奉承的话谁不爱听呢?尤其是李筠这等刚愎自用之人。

正说着,闾丘仲卿便匆匆而来,笑道:“李公,双喜临门啊,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将军派人来了。”

“果真?”李筠顿时喜上眉梢。

“是的,适才李公去探望夫人,继冲与卢赞正在花厅陪着。”

赵铮顿时眉头一皱,这么说,韩微是以李重进的使者前来的?事情更为棘手了。

闾丘仲卿却会错了意,问道:“赵书/记,有何不妥吗?”

“莫要客气,在下排行第五,先生叫我五郎便是了!”一句客套之后,赵铮心中已有定计,说道:“先生确定是李重进将军的使者?”

“他自称是,还有密信为凭,有李将军的印鉴,只是……人实在有些……是个驼背,毫无伟岸俊俏可言!”

“这就怪了!”赵铮道:“李景元告诉我,李重进将军确实派了使者北上,乃是他的亲信翟守珣,只是此人走到汴梁就停了下来,转而进了赵匡胤的垂拱殿。”

“有此事?”李筠和闾丘仲卿皆是一惊。

赵铮道:“确有此事,自此李重进将军便有些犹豫不决,二公子派人前去扬州,结果也是模棱两可。淮南不可靠,所以二公子才格外重视与李公的合作。怎地一转眼,李将军就派人来了潞州呢?”

“呃……先去看看吧!”

疑惑的种子已经撒下,能不能茁壮成长就看运气了。接下来要直面韩微,毫无疑问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赵铮不可避免地有些紧张,手心已经有些冒汗了。突然顺滑的皮肤落触及手指,小郡主满眼鼓舞看过来,为他打气。

被小郡主主动牵手的赵铮心中顿时莫名畅快,信心大增。

李筠没有在正堂接见,而是直接来了花厅,远远便听到有人道:“若是有北汉相助,淮南、昭义军和天雄军共同起兵,大事可期。”

那略微有些沙哑寒碜的嗓音,不是韩微又是谁呢?

赵铮的听得清楚,故意坠在后面,稳定心神,思索可能的变故与对策。

“李公到!”

李筠看到驼背韩微獐头鼠目的面相时,皱眉问道:“你就是李重进将军的使者?”

“见过李公,在下韩微,奉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将军之命而来,前来拜会李公!”

“李重进将军让你来做什么?”

“联络将军,一同举兵,匡扶大周!”韩微有些迫不及待,来潞州后听说的消息让他很激动,四家联合出兵,赵宋焉有不亡的道理?复仇在望啊!

“李公,李重进将军的使者何在?”坠在后面,等候小郡主的赵铮这才出现,一进花厅恰好瞧见韩微,若非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绝对会当场失态。

至于最后一丝无可掩饰的惊讶,和所有人一样,谁见到韩微的一副尊荣没点反应才怪。

“在下……”韩微抬头,看清楚帽子下的那张脸时,眼中射出浓重的恨意。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咬牙切齿恨恨道:“竟然是你!”

“我们认识吗?”赵铮早有酝酿,加上还算不错的演技,全然一副本能的疑惑反应。

“不认识吗?”

“尊驾是?”

闾丘仲卿虽有疑惑,却还是上前介绍道:“这位是符昭远公子的使者赵铮!”

“符昭远的使者?怕是赵匡胤的使者吧!”韩微转身道:“李公,尽快诛杀此人,他是赵匡胤的人。”

“什么?”花厅的气氛陡然凝重,还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赵铮与符璃笑道:“尊驾说什么呢?”

刘继冲幸灾乐祸道:“怎么回事?说清楚了。”

“你说他是赵匡胤的人,有何凭证?”李筠显然十分紧张。

韩微欠身道:“家父乃大周禁军侍卫司副都指挥使讳通!”

“你是韩通太尉之子?”闾丘仲卿也是一惊,作为陈桥兵变中唯一死去的忠臣,韩通在后周遗臣中很受尊敬。

“不错,正月初四,兵变那晚,家父率军抵挡赵匡胤。”韩微道:“在下前去定力院捉拿赵匡胤的家眷,就是被这个小和尚阻挡,大周也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他根本就是赵匡胤的人,兴许还与赵家有什么关系。”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都愕然看着赵铮,随后是满眼的愤怒。侍卫纷纷上前,拔刀相向,之待节度使一声令下,就要上前拿人。

“赵五郎,你怎么说?”

“果然姓赵,赵匡胤三年前就安排你去定力院出家,当真是狼子野心,不臣之心,蓄谋已久。”韩微事后对赵铮有过调查,得到的也只是一些最基本的信息。

“姓赵就一定和赵匡胤有关系?”赵铮不急不慌反问道:“尊驾说完了吗?有什么要补充吗?”

“哼,你这个赵氏走狗,还有什么要狡辩的?”卢赞早就看赵铮不顺眼了,对于他破坏北汉与潞州之间结盟的举动,愤怒不已,早有处之而后快之心。今日遇到这种好机会,怎能错过呢?

“咦,卢先生只听了一面之词,就笃定这是事实?我还没说什么就定性为狡辩,如此居心,实在可疑啊!”

留下一声冷峻的质疑,赵铮转身道:“李公,可容在下说两句!”

“说吧!”

“首先这位兄台自称是韩通太尉之子,可众所周知,韩太尉父子都已经丧生,赵匡胤还假惺惺地办了葬礼。”赵铮冷冷问道:“如今又从哪里冒出来一个韩衙内呢?难道因为是驼背,长相凄惨,就认定他是韩衙内?”

韩微道:“哼,那是我用家仆尸体伪装;焚烧于火场,金蝉脱壳瞒过了赵匡胤,不过今日之后怕是瞒不住了,不过也无所谓了。

“原来如此!”赵铮道:“赵匡胤忌惮韩太尉,对其一家必然格外在乎,即便是死了,至少要验明正身对吗?你用一具老仆尸体代替,就真得能够李代桃僵?一个高明的仵作,能根据尸骨断定其死因和年纪。比如烧死之人懂口鼻中会有烟熏和灰尘,但死后放入火场中则不会,只需要掰开口鼻看看,便可知结果。

此招根本骗不过赵匡胤,韩太尉之子若没死,明里暗里肯定又追捕,不可能没有一点风吹草动?李公,你可曾听到什么了?”

李筠轻轻摇头,他们在汴梁有很高级的消息来源,关乎此事,确实一无所获。

“其次,你自称是李重进将军所遣,可有凭据?”

闾丘仲卿道:“这里有李将军的信函,上面有淮南节度使的大印!”

“鉴定过笔迹和印鉴了吗?这玩意想要伪造很容易的。”赵铮笑了笑:“据我所知,李重进派出的使者叫翟守珣,途径汴梁投靠了赵匡胤,怎地又有一位使者出现在这里呢?李重进将军乃是谨慎之人,前车之鉴,他能绝对肯定部下的忠诚,肯定李公会起兵,而不是出卖他?还给出这样铁证如山的‘罪证’?

如此种种,实在可疑啊,我倒是想问问,这个丑陋不堪的驼背来自哪里?居心何在?”

第二十九章黑锅你们背定了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尤其是思维缜密,讲求理性之人,往往抱着怀疑的心态看待事物。

他们首先在意的是逻辑,在此基础上判断事情的合理性,从而相信所谓的真相。

哪怕确实的真相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