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资本家-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思文盯着钱谦益的眼睛,道:“钱大人,你说本伯想要当封疆大吏,可能性有多大。”

今晚上钱谦益是彻底被叶思文搞成心脏病了,叶思文没说一句话,咋都这么让他承受不了呢?封疆大吏,是那么好当的吗?你叶思文才多大啊!就要想当封疆大吏,照这个发展速度,等你四五十岁的时候,岂不是要裂土分茅?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就这么幼稚呢?说话做事怎么就这么不靠谱呢?

钱谦益摇着头说:“伯爷,你虽然是我们大明最年轻的伯爷,下官是说靠自己打拼成为伯爷的人,你是最年轻的,可是这当伯爷,和当封疆大吏完全是两码事,在大明朝,没有十几年的资历,就能封疆大吏的人,可是一个也没有,大明朝还没有这个先例呢!况且,封疆大吏这种实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谁上谁下都是有潜规则的,不要说现在没有实缺,就是有实缺,哪里轮得到伯爷你?”

叶思文笑了笑,道:“那我岂不是要开历史之先河?”

见叶思文如此有信心,钱谦益奇怪的问道:“伯爷,你真的有信心成为大明最年轻的封疆大吏?”

“嗯!”叶思文不以为然的说,“那是当然,不过本伯还需要钱大人帮忙而已,你是最关键的人物,没有你,这事还真不成。”

“我是关键人物?”钱谦益指着自己的鼻子,有些不可思议的问,他的确不知道叶思文是怎么想的,难道叶思文要自己举荐他当某个省的巡抚,可是自己影响力还没有那么大吧!

“来来来……”叶思文亲热的揽住钱谦益的肩膀,道:“钱大人,来本伯给你说说该如何操作这件事情。”

叶思文和钱谦益一直聊到半夜,钱谦益这才把叶思文送出了钱府的大明,钱谦益看着远去的叶思文,不由得暗暗摇头,心中暗叹:“此子以后定是大明第一奸官,难道我真的老了?”

第二天早朝,经过几个月争执的新内阁首辅、次辅终于确定了人选,首辅是叶景,次辅是钱谦益,接着朱由检又下旨,让叶景和钱谦益通力合作,选择官员,重新组建内阁,制定一套长期并且有效的施政方针。

第二件事情,朱由检让叶思文给朝臣说了说江南形势,然后他又给叶思文升爵位了,叶思文现在是三等流爵虎威候、一等世爵虎威伯,并且准了他的假期,让他回去主持他岳丈的葬礼。

让叶思文郁闷的是,他和钱谦益的策划居然没有成功,原因很简单,因为朝廷似乎还没有收到那个令人气愤的消息。

不过叶思文很有信心,他相信,无论事情怎么发展,山东巡抚的位置都是他的了。

第八章、倭寇又来了

时间回到六天前的下午。

在离日照港二十里的地方有一个繁华的小镇——小阳镇,此时已经是傍晚了,在日照港干活的人三三两两的回到了小阳镇,小阳镇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相当的安详和谐。

其实小阳镇原先只是一个贫穷的渔村,以前,小阳村的村民一直早出晚归,打渔为生,虽然辛苦贫困一些,倒也安居乐业,但是自从日照港成为通商口岸、远洋商号在日照周边开设了许多厂矿之后,日照周边的经济也跟着发达起来,和日照隔得不远的人,都靠着远洋商号富了起来。

小阳村的村民也跟日照其他地方的村民一样,或是做一点小生意,或是在码头上做事,生活也一步一步的改变了,只要不是懒汉,小阳村的人都开始变得富有起来,家里劳动力多的,甚至已经奔小康了,家家户户修了新房,以前的穷光棍也找到了媳妇,开始过上了有钱、有房、有媳妇的生活。

当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阳村也由村的编制变成了镇,村里的里正也水涨船高,成为了镇长。

此时,镇长正带着一群壮小伙修建镇外的围墙,因为最近日照周围不怎么太平,有人流传说,嘉靖年间被戚帅打得屁滚尿流的的倭寇又回来了,已经有好几个村子被抢了,所以刚当上镇长的里正很负责任的带人给小镇修了一道围墙,以防万一。

不仅如此,镇长还组织了一个民团,民团里有几个棒小伙,天天晚上都拿着铁力木哨棒,在镇里巡夜。

“井上君,你看这群泥腿子,居然还在修补围墙,他们以为他们能挡得住我们井上家的武士吗?真是笑话。”

在小阳镇远处的一片树林里,一个穿着和服,扎着发髻,佩戴着倭刀的倭国人正在给另一个倭国人说话,他一脸倨傲的神情,好像很不屑似的,说话的倭国人叫吉野秀一,是倭国一个小藩主的家臣,而他的家主就是他口中的井上君——井上川雄。

吉野秀一不屑是有原因的,是因为他先前抢了几个大明的村庄,都没有遇见什么像样的抵抗,在他的心里,大明人就是一群温顺的小绵羊,除了哭泣,什么也不会,就算拿一把刀给大明人,大明人也不会用。

见井上川雄不说话,吉野秀一继续说:“我说井上君,我们为什么不去抢劫日照港?日照港里的钱财更多,比抢小村庄可来劲多了。”

“八嘎!”井上川雄骂道:“你的,一个笨蛋,我们有多少人?日照港里有多少军队?而且他们都装备最先进的铁炮,你要去抢日照港,难道是想要我们去送死吗?”

“哈伊!”吉野秀一站的笔直,道:“井上君的,我的,知道了的!我是一个笨蛋。”

其实吉野秀一自从来到大明之后,一直感到很委屈,本来他的家主井上川雄在日本和德川幕府混得好好的,有吃有喝,有妻子有奴婢,在倭国,他们是高高在上的武士,要什么有什么,可是在大明,他们却要沦落到当强盗,虽然他们的祖先早就干过同样的事情,但是自从武士道精神在倭国流行之后,他们就不屑于做强盗了。

这一切,都要怪那个天杀的疯子左悌门卫,也不知道长崎藩主左悌门卫吃错了什么药,居然在去年秋天举起扶植天皇的旗号,联合了长崎周围的几个小家族,开始大张旗鼓的讨伐德川幕府,开始了一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的倒幕战争。

战争之初,倭国人以为疯狂的左悌门卫会迅速的失败,倭国依旧会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度过很长的时间,因为当时德川幕府在倭国的势力,那可是如日中天,无人能敌,就凭左悌门卫这么一个连大名都不是的的藩主,能把德川幕府打败,那无疑是在说笑。

可是倭国人意外的是,疯狂的左悌门卫并没有迅速失败,反而是德川幕府的军队,在和左悌门卫率领的倒幕军的交战中,连战连败。

几万人的幕府军队被几千人的倒幕军撵着跑,不到一年时间,幕府将军的军队已经把整个九洲岛都丢了,现在左悌门卫的势力急剧膨胀,和幕府将军形成了对峙状态。

为什么左悌门卫用几千倒幕军把几万幕府军打得连连败退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他的武器先进,倒幕军几乎人手一支燧发枪,每五百人还有一门大炮作为支援,这样强悍的部队,可不是幕府将军手下拿着老式铁炮的部队能对付的。

很多倭国人都不懂,他们不明白左悌门卫从哪里搞到了这么多先进的武器,让他的部队战斗力大增。让更倭国人不懂的是,左悌门卫是从哪里得到了那么多资金,招募哪么多武士,供他发动倒幕战争。

很快,倭国人就发现,原来左悌门卫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身后的,是大明朝的远洋商号,远洋商号一直廉价的卖给左悌门卫各种战略物资和先进的武器,并且免费给左悌门卫的倒幕军提供训练,让倒幕军的战斗力呈直线上升。

左悌门卫之所以能得到远洋商号无私的援助,是因为他接受了远洋商号一个接一个的条件,什么港口使用权、土地租用权、矿山开采权、驻兵权、开厂权、各种商品的专卖权,只要能换来远洋商号的粮食和武器,左悌门卫都会毫不犹豫的在协议上门签下他的大名,用上他的印鉴。

更有甚者,左悌门卫自从知道远洋铁厂养了一批奴隶之后,他便提出了“以俘换枪”的条件,左悌门卫建议远洋商号在他的手里买他俘虏的幕府军队来当奴隶,当然,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左悌门卫开出的价钱很低,两个战俘换一杆枪,远洋商号绝对划算。

面对这么优厚的条件,叶思文有什么好拒绝的呢?直接大笔一挥,同意了用倭国俘虏换枪的条件,叶思文还很豪爽的赠送了左悌门卫大批的弹药,叶思文嘴上说是支持倭国人民的倒幕战争,事实上是什么原因,也只有叶思文自己脑袋里才清楚。

有了叶思文和远洋商号的大力支持,左悌门卫更加疯狂了,直接把九州岛上不听话的、以前跟着德川幕府混过的藩主往死里整。

井上川雄就是倒霉者之一,都怪他关键时刻没有站对队伍,本来左悌门卫在倒幕战争之初是要拉拢他的,但是他太没有远见,不仅拒绝了左悌门卫的拉拢,反而把左悌门卫派来的使者杀了,这下可把左悌门卫惹毛了,等到幕府将军的军队赶出九州岛之后,第一个收拾的就是井上川雄。

一场大战,井上川雄麾下的二流部队就被倒幕军打得支离破碎,没有办法,井上川雄只得带着两艘海船和一百多个忠心的家臣走海路去京都投奔幕府将军,可是让井上川雄郁闷的是,左悌门卫已经把海路封锁了。

最后,井上川雄没有办法,只得听从一个老家臣的主意,带着忠心的家臣来到大明,来到大明之后,他们先找了一座荒岛作为大本营,想要干海盗的营生。

可是让井上川雄郁闷的是,现在大明的商队都有犀利的水师护航,一般的海盗还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没有办法,海上防御严密,井上川雄只得把目光瞄到了岸上,现在大明海边的小村镇都变得富庶起来,正是打劫的好目标。

打定主意,井上川雄便带着家臣们干了一票。

让井上川雄等人高兴的是,这一票还真干对了。

井上川雄等人抢劫第一个村庄的时候,基本上没有遇上什么危险,他们拿着刀,在月黑风高的晚上摸进了的、毫无防备的村庄,生性凶恶的倭人杀光了村里的男人,奸杀了村里的女人,抢夺了村里所有的金钱和粮食,之后他们迅速的回到了船上,开船回到了他们的老窝。

有了第一次,自然有第二次,五天之后,井上川雄又带着家臣上岸抢劫了一番,不过这次没有那么顺利,因为他们遇见了由村民组成的民团,在和民团交锋的过程中,一个家臣不幸身亡,不过民团的战斗力终究太差,根本不是这些大日本帝国的武士的对手,很快第二个村庄就被攻下来了。

村庄攻下来之后,愤怒的井上川雄下令将所有男人的头颅砍下来摆在村头,所有的女人,先强奸,然后在这些可怜的女人下体塞上一根削尖了的木棍。

井上川雄等人在抢劫第一个村庄的时候,还没有对孩子和老人下手,可是第二个村庄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愤怒的井上川雄下令把第二个村庄所有人都杀了,然后一把火把第二个村庄烧成了白地。

按照井上川雄的说法,他这样做,是为了威慑,让其他村子知道,这就是抵抗的下场。

井上川雄是对的,因为有了第二个村庄的榜样之后,后面的村庄都老实了,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抵抗活动。

小阳镇外,井上川雄正在掰着手指头算这是他的第几个目标,最后他终于算出来,小阳镇是他的第十三个目标,也是他至此最大的一个目标。

可是,这里有抵抗,有抵抗的地方,绝对是一片血色。

“哟西!”看着小阳镇里的灯一盏一盏的灭掉,井上川雄举起了他的倭刀……

第九章、血色村庄

大明崇祯三年八月初二,一脸阴郁的叶思文盯着火辣的太阳,带着一帮人来到了被井上川雄劫掠过的小阳镇,和他一同前来的,是大明山东省的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以及日照府的地方官。

和叶思文一同前来的,还有原大明山东巡抚孙元化,孙元化的气色似乎有些不好,也没有穿官服,只穿了一件灰黑色的便服,因为他现在已经没有官身了,苦读十余年的功名也没有了,孙元化现在是一个罪人,若不是叶思文给他说情,他现在已经是阶下囚了。

现在叶思文已经是大明山东巡抚了,货真价实的一方封疆大吏,虽然叶思文顺利的当上封疆大吏,但是他是不高兴的,因为他这个封疆大吏,是一千多名无辜的生命换来的。

叶思文当上山东巡抚的那一刻,他就在心里默默的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在大明境内烧杀抢掠的倭寇往死里整。

事情是这样的,大明崇祯三年七月初六下午,皇帝陛下得到了一个让所有人气愤的消息,山东沿海十余个村庄被倭寇劫掠,其中有五个村庄被杀光、抢光、烧光,还有几个村庄倒还剩了几个人,不过这些人都被吓傻了。

得到消息的朱由检大怒,立刻招群臣进宫,商量对策。

事实证明,大明朝的官还是有最起码的公德的,他们得到这个让人气愤的消息,一个个气得脸色铁青,喊爹骂娘的。

不过群臣的第一个反应不是如何处理这件事情,而是该怎么处理山东巡抚孙元化,十几个御史一起弹劾孙元化,齐声要求追究孙元化的责任,因为出现这样的事情,完全是山东巡抚孙元化的失职。

正好雷厉风行的朱由检也是这样想的,御史们一弹劾,他立刻下令,撤除孙元化山东巡抚一职,让锦衣卫直接去山东拿人,押回京城候审。

处理了直接责任人,接下来就是让谁去收拾烂摊子的问题了。

可是面对这个问题,群臣都沉默了,要是以前有这样的实缺,这些人一定会挤破头要往里面钻,可是现在不同了,因为在他们上任的地方有一样厉害的东西——倭寇。

倭寇在群臣的心里可是一个厉害的东西,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对付的,一个不了解情况的官员去了,不仅不能把倭寇赶走,恐怕还会把自己也陷进去,得不偿失啊!

就在群臣没有主意的时候,内阁次辅钱谦益出来说话了,他很直接,直接建议刚刚请假回家的虎威候叶思文来出任山东巡抚。

钱谦益的话一出口,立刻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原因无他,只因为叶思文太过于年轻,没有什么从政经验,让他当一方督抚,恐怕不妥。

但是钱谦益很快就把这些反对的人驳倒了,钱谦益驳斥反对者的论点有三条。

首先,叶思文是山东人,熟悉山东的情况,由他出任山东巡抚,他可以尽快上手,让山东的行政系统尽快重新运作。

其次,叶思文是个懂军事的文官,连强悍如斯的后金都败在了他的手里,更别说几如跳梁小丑般的倭寇了。

最后,叶思文是懂政治的,江南的情况够混乱吧!可是叶思文照样玩得转,不仅为朝廷追查出了批的税银,还整肃了江南的官场,从政经验之老到,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虽然叶思文很年轻,但是钱谦益用事实说话,证明了叶思文是有能力当一方督抚的,最后钱谦益义正言辞的说,《大明律》中并没有说年轻人不能当巡抚,所以叶思文当山东巡抚,合情、合理、合法。

钱谦益的话一出口,朝中反对的声音立刻低了下来,东林党自以为是的以为这是钱谦益的招,这是把叶思文往火坑里推呢!叶思文前段时间可把东林党坑惨了,现在正是报仇的好时机,话说党魁就是党魁啊!说话做事的水平就是不一样。

要他们知道钱谦益是被逼的,非得吐血不可。

新党自然也没有人反对,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叶思文的计划,叶思文在定娃娃这件事上吃了亏,需要用一个封疆大吏的职位来补一补。

其实朱由检也是很赞同钱谦益的观点的,这大明朝,的确没有一个人比叶思文更适合当山东巡抚。

既然自己决定了,朝中也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了,雷厉风行的朱由检立刻让锦衣卫千户骆回骑快马把叶思文追了回来。

等骆回追到叶思文的时候,叶思文已经到达通州了,接到圣旨,叶思文立刻快马赶回了京城,回到京城之后,叶思文直接入宫,和朱由检谈论了一夜之后,叶思文又从朱由检手中拿到了更大的权利。

在叶思文三寸不烂之舌的忽悠下,朱由检直接把新政的试点地区放在了山东,而新政大臣就是叶思文,叶思文承诺,自己将会把山东打造成崇祯新政的样板省份,待山东新政成功之后,朱由检就可以把叶思文制定的模式推广到全国,让大明朝彻底的强大起来。

为了叶思文行事方便,朱由检又赐给叶思文一把尚方宝剑,用来砍敢于阻拦新政的人。

最后,叶思文又请朱由检给了他两个人,一个是罪臣孙元化,一个是罪臣袁崇焕,朱由检不知道叶思文要这两个罪臣干什么,但是为了新政的成功,他还是大笔一挥,把孙元化和袁崇焕给了叶思文。

这两个人,叶思文都是有大用的,孙元化是火器专家,虽然他有很多年没有摸过了,但是技术是不会因为时间而退化的,叶思文需要孙元化给自己搞科研工作,毕竟要进行全方位的新政,一个宋应星是不够的。

至于袁崇焕,叶思文也是需要的,叶思文现在手下文化人很多,但是很缺袁崇焕这种既有实战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教官,虽然袁崇焕的战略眼光不行,但是他的局部战争打得很不错,理论知识也十分丰富,让他去当军校培养团级干部,还是很不错的。

至于能不能驾驭袁崇焕,叶思文还是很有信心的,叶思文相信,在大牢里磨练了半年的袁崇焕,也应该成熟了。

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袁崇焕被人从大牢里拉出来,又不明不白的重新穿上了官服,最后不明不白的跟着一大队人向山东进发。

当袁崇焕知道自己能从牢房里出来是因为叶思文的时候,老泪纵横,自己去年冬天的时候还看不起叶思文这个毛头小子,他却没有想到,这个他看不起的毛头小子居然不顾一切救了他,而现在,叶思文又让他重新穿上了官服,虽然只是八品,但是总比囚服好吧!

受了叶思文大恩的袁崇焕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的为这位大明最年轻的侯爷,最年轻的封疆大吏办事。

叶思文带着一大帮子人来到小阳镇的镇口,昔日繁华的小镇,此时已经变成了残垣断壁,到处都是一片焦黑。

镇上冷冷清清的,一点声音也没有,连虫鸣的声音都没有,小阳镇到处都显露出阴森的气息,就算在阳光之下,空气中似乎也有阵阵的阴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