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探索神秘的中华先祖-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发现上述三位中华先祖的名字的发音与对经中人类祖先——方舟中的幸存者挪亚、闪、雅弗极为相近。这种惊人的相似,表明中国的先民与以色列人先民可能为同一宗族。

  安登  …  亚当      …Adam  

  女娲  …  夏娃      …Eva   

  少典  … 闪(挪亚的大儿子)…Shem 

  中国人的祖先极有可能是在当时从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的巴别塔(今伊拉克境内),由西向东来到中国。在这里,不久之后即公元2205年,成立于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夏。

  
  据《书经》记载,尧舜曾向“上帝”献祭。“上帝”是对至高主宰者的敬称。中国人的上帝与希伯来人所说的上帝,其创造主的身分以及其圣德与本性的方方面面都一一对应,难分彼此。更值得注意的是两者的发音也极其相近。希伯来人称“全能者”为ElShaddai与汉语“上帝”发音相差无几!这难道又只是一种巧合?

  远古人的年龄

  有人以为早期的人类为某些原因有长的寿命,因而不少古书都人寿过百而不以为奇的记载。如《圣经》记载亚伯拉罕活了一百七十五岁;雅各寿命为一百四十七岁,而约瑟为一百一十岁。 (创世纪25:7;35:28;47:28;50:26)  

  根据我国古籍记载,尧帝在位七十年时得舜,二十年后将舜推荐给上天;又过了八年;尧帝终。此由此推算,尧帝享年过一百一十岁;和圣经记载亚伯拉罕时期的人的年纪接近。

  伏羲的年日大约为纪元前2852到2738年,共活了年。

  黄帝传说为寿长一百一十一岁,与约瑟仅一岁之差。值得注意的是,在埃及发现的约瑟全身古雕像完全为一黄种人特征。

  
  三、古籍中的祭拜

  
  前一章已阐明中国上帝与以色列民上帝极为相似,几乎可认定为天各一方的两个民族原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因迁移分离而逐渐相异。以下为中国上古宗教的更多详细内容。

  
  中国与圣经共同的创世观

  《大明会典》保留了在天坛祭天的祝文:“于昔洪荒之初兮,混蒙,五行未运兮,两曜未明,其中挺立兮,有无容声,神皇出御兮,始判浊清,立天立地人兮,群物生生。”此祝文大意为洪荒之初混沌不开,五行未生,日月星辰也没有,声音也有有,神分开浊清,创造天地人及各类生物。

  《礼记/郊特牲》:“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万物出于天,人出于祖,造出这些都是为了配上帝)。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于城郊祭天,是以最盛大的礼仪,来报答上天和反思自己的本源)。”这也可能是中国人祭天又祭祖的原因。

  我们再来看看圣经中关于创造的记载。

  “起初 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神称空气为天。”

  “神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神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并要发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这样成了。于是 神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造众星,就把这些光摆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管理昼夜,分别明暗。”“神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各从其类;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于是 神造出野兽,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一切昆虫,各从其类。”“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两个传说如此相似,都是先混沌未明,后神造万物及人,甚至造物的先后次序都一样。

  完美的牺牲

  帝牛不吉,以为稷牛。帝牛必在涤三月,稷牛唯具,所以别事天神与人鬼也」(译文:祭天用的牛若占卜不吉或受了伤,就改为祭祀后稷之用。祭祀上帝用的牛必须在养祭牲的涤宫豢养三个月,而祭祀后稷用的牛只要肢体完具就可以,这正是天神与人鬼区别之所在)28。所以这时候的人明了祭祀原本的意义,且知道在上帝、神明,与祖先之间位置轻重之分。

  献祭的公牛被小心地交配和豢养,成为完美的状况与颜色。《礼记/祭义》详细记载了牺(纯色的牛)与牲(毛色纯而体完具的牲畜)被豢养、选择的程序,和举行郊祭时献牛的过程32。这些记录清楚地表明祭祀上天时的谨慎、小心,与恭敬。公牛必须是年轻的(即还没交配过的)。有时他们也用公羊、羊羔作祭物。34

  祭祀时正确的心灵比昂贵的祭物更重要,但凡事都必须遵照礼仪而行35。 《书经》中认为夏朝被上天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在祭祀的事上不尽心36。上天要求人用谦卑、敬畏,和纯洁的心来敬拜37。 

  「毛、血,告幽全之物也。告幽全之物者,贵纯之道也。」(译文:祭祀时用牺牲的毛、血供奉,是代表祭牲内外都无所缺损;之所以要报告祭牲从内到外都无所缺损,是为了体现对内外皆善之道的珍视。)80 80 《新译礼记读本》,379。 

  以上这些亦可在圣经中找到对应:“所有的祭物里里外外都需是完美无瑕的,所以血所代表的,是完美的生命”“他的供物若以牛为燔祭,就要在会幕门口献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牛,可以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利未记1:3;6…10);民数记6:14;出埃及记12:5 )。两个天各一方的民族在献祭上如此奇妙的相似,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什一奉献

  《礼记/王制》提到国家每年支出的十分之一,要用在所有祭祀的事上38。这和以色列人什一奉献祭祀的习俗完全吻合,圣经上有记载:“真神要求祂的子民为上帝家中的事,从各人所得中奉献十分之一”(玛拉基书3:8…10,创世记14:18…20)。

  献祭的酒

  《礼记/郊特牲》提到,「酒醴之美,玄酒、明水之尚,贵五味之本也。」42 (译文:甜酒美味可口,祭时却崇尚名为玄酒的清水,选用月光下所取的净水,这是因为水为五味之本,所以以清水为珍贵。)献给上帝的祭物均以朴实、纯净为本。 39 《书经·周书·酒诰二、三、四节》

  圣经中,酒也在祭祀中当奠祭。“为这一只羊羔,要同献奠祭的酒一欣四分之一。在圣所中,你要将醇酒奉给耶和华为奠祭。” (参民数记28:7)“同献的奠祭,要酒一欣四分之一。 ”(利未记23:13)“和这一只羊羔同献的,要用细面伊法十分之一与捣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调和,又用酒一欣四分之一作为奠祭”(出埃及记29:41)

  特制的祭服 

  中国天子有特制的祭服,专门为他在献祭时使用,这些圣洁的服饰只有在祭祀上天时才穿上43。 《礼记/礼器》及《礼记/郊特牲》都有君主在祭祀时穿戴的描述45 圣经:“你要给你哥哥亚伦做圣衣为荣耀,为华美。又要吩咐一切心中有智慧的,就是我用智慧的灵所充满的,给亚伦做衣服,使他分别为圣,可以给我供祭司的职分了”(出埃及记28:2…3) 

  祭祀的歌舞

  皇家祭祀多半配有歌舞,舞名可能根据祭祀的季节而定。《礼记》提及象舞(文王之舞),以及在祭天时表演武王伐纣成功的大武之舞,其时大致是公元前1110年。46

  以色列人也作诗跳舞来纪念他们的得胜,和武王一样,也承认是天上的主赐他们胜利:“亚伦的姐姐女先知米利暗,手里拿着鼓,众妇女也跟她出去拿鼓跳舞。米利暗应声说:‘你们要歌颂耶和华,因他大大战胜,将马和骑马的投在海中。’”(出埃及记15:1,20…21)圣经还记载了与武王同时代的大卫“作诗道:“愿他们跳舞赞美他的名,击鼓、弹琴歌颂他(耶和华神)”(诗篇149:3; 150:4);撒母耳记下6:14)。 

  何为道

  根据老子在《道德经》中关于“道”的论述,“道”是造化养育者,超越者;生命者;公义者;拯救者;并化身为圣人;与道同位;乃天人中介;拯救世人;谦卑虚己;极其独特。这些都与《圣经》相符。 。 想看书来

万约之源 契盟之祖
万约之源 契盟始祖

  总则血盟

  人类一源论对本书的观点是支持的,既然世界各地民族原为同一起源,那么中华先祖与以色列先祖最初亦必同属一民,因而上古中华文化与以色列文明存在诸多相同之处亦属情理之中。以下将从盟约、习俗等方面进一步论证中华文明与以色列文明原为同一文明,并结合世界各民族在盟约等习俗的相同之处阐明此一观点。

  
  无论古今中处皆有盟约的习俗,此为众所周知,本章将要论述的是盟约在各民族中不为人知的相同之处,即使在最原始的非洲、南美部落的盟约亦是如此。这或许说明世界各族虽天各一方、历经岁月,却仍然保存了不少共同的遗风古俗。通过对古今中外盟约的分析,我们或能找到盟约最初本义所本及来源,也可推测最早可能的盟约可能来自宗教祭祀活动。

  无论中外,最初正式的盟约都必见血,可称血盟,中国亦有“歃血为盟”的说法。本章即以全球各地血盟为主要讨论对象。

  世界各处血盟与献祭的史实 

  崔伦保在名著《血盟》一书中,记录世界各大洲: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以及海岛地区,和世界各大人种:高加索人、蒙古人、非洲人、马来人,以及美洲土著当中,均存有订立血盟的仪式。这个事实指出,他们虽然方式有所差别,但共有同一的出处103。这些相关的知识也可能是洪水后经由人类始祖挪亚,传授给人类早期的先祖而来,并经由他们衍生出不同程度的腐化与参杂。然而不论来源为何,全世界各处订立血盟、献血祭的事实,均有可靠文献的证实。

  
  
  为了帮助读者更深捕捉血盟深层的含义,现在依次例举中国、以色列以及世界各处其他文明的结盟仪式来相互比较,将帮助我们深刻了解血盟,以窥其堂奥。虽然订立盟约的细节因地而异,但却具有基本共同的原则,例如以神明为证及背约后果(诅咒),崔伦保从研究中还指指出各处的血盟均有以下共同点。

  订立血盟的四个目的 

  1在敌对双方之间达成和平 

  2联合军队作战与防卫 

  3保护弱小的一方 

  4巩固坚强的友谊

  订立血盟的过程 

  1流完美祭牲的血 

  2宣福祸誓 

  3互赠礼物 

  4赐赠立约记号(新名称) 

  5共用盟约餐  

  至于血盟的目的,读者诸君皆有知悉,此不赘述,下文主要讨论血盟与神明的关系、背约后果(诅咒)及过程、仪式。

  (一)相信神的鉴察及对背约诅咒的恐惧

  在人类历史中,全世界各地各人种订立的血盟,一向被认为是最亲密、最神圣,且最不可解除的约定70。设立它们目的,是确保立约双方的关系永不改变。血盟具有的力量,一部分来自人们相信神灵世界(至终为上帝)在监视立约的过程,要参与人忠于所立的誓约71。人们普遍认为谁要是违背盟约,就会受到神灵的诛罚,覆灭他的军队,不能再享有君位,灾难一直降临到他的子孙后代,无论老幼都不能幸免。也就是说约束结盟的各方信守盟约的最初力量是神。

  1。中国

  “约”在中文里与“盟”同义,理雅各解释说:“在所有结盟的场合,有一受害者死亡,在这牺牲品之上,结盟的各方诉求在他们之上的神明,并知道一旦他们违背结盟的条款,他们的命运就会像被杀的动物一样。中国盟约可定义为带有誓约的合同。77”如金庸小说中

  《左氏春秋》有一段记载说,晋国想与他国重立盟约,在一次商议中,鲁国的官员季文子对晋国的范文子说:「德则不竞,寻盟何为。 」(译文:你缺乏美德,和你重盟誓言又有什么用呢?)范文子回答说道:「……明神以要之,柔服而伐贰,德之次也。」(译文:对神灵盟誓来约束诸侯,怀柔顺服的诸侯,###有二心的诸侯,这是比德行次一等的作法呀!73。) 

  这例子很清楚地表明,古代中国人相信灵界的神明会鉴察人心,并约束人履行自己所立的誓言和盟约。 

  另一例如下:楚将北师,子囊曰:“新与晋盟而背之,无乃不可乎?”子反曰:“敌利则进,何盟之有?”申叔时老矣,在申(住在申),闻之,曰:“子反必不免(免祸),信以守礼,礼以庇身,信礼之亡,欲免(免死),得乎(可以吗)?”74申叔在闻知子反对盟约毫不在乎时痛斥子反,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明白盟约的神圣,相信违约将有的严重下场。 

  
  关于盟约的约束力,又可以从齐桓公(统治:纪元前692…661年)不肯违背旧盟约的历史故事看出。虽然他第一次在齐国订立的盟约是被迫的,他也不愿违背75。齐桓公明白结盟的约束力量,他对在柯所订盟约的信守,赢得了其他诸侯国的尊重76。 

  
  2。在圣经中,违约会有严重的后果

  旧约例证

  圣经分为新旧两约,~

  虽然约书亚和以色列人被基遍人欺骗,和他们立了约,但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仍须遵守盟约,不得违背或破坏誓言。约书亚说:「我们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向他们起誓,现在不能害他们。要如此的待他们,容他们活者,免得有忿怒因我们所起的誓临到我们身上」(约书亚记9:3…9; 14…20,特别是19,20节)。当扫&;#63759;王违反了与基遍人立的约,并杀了他们,可怕的咒诅就降临到他的家族(撒母耳记下21:1…7)。 

  
  3。在世界各处,我们也看见盟约中神的“见证人”作用。

  根据《行经黑暗大陆》记载,有一次史亨利与伊斯(Itsi,也叫那哥耶马Ngalyema)的关系发生问题,史亨利「建议或许取消他们的兄弟之盟会更好。」「不行、不行、不行,」那哥耶马急迫地喊道:「我们的兄弟之盟不可以破坏,因我们的血是同一个的。」仅管这时史亨利与那哥耶马所结的盟,是由史亨利已逝的朋友法兰克玻考克(Frank Pocock)所代立的,那哥耶马还是那么慎重(28)。史亨利说,当他再次用自己的血与那哥耶马重立血盟时,那哥耶马的代表「宣告无数的咒诅在我头上,如果我一旦违约;而我的代表苏斯(Susi )也不甘落后,请求众神将我从没听过、凶狠的报复降给那哥耶马,假如他敢稍微违背一点与布拉马塔瑞(史亨利)所立神圣的、使他们合一,且永远不可分离的兄弟之盟。」(30…31) 

  古罗马历史家泰西塔斯(Tacitus)描述在亚美尼亚人(Armenians)中某些血盟的例子,他们结盟最后都承认说:「神明是我们的见证人。」他继续解释道:「东方君主们的习惯是,一旦他们与别人结盟,他们会将右手握住,把大拇指用绳子缠在一起,并紧紧地打上一个结。然后,当血被挤到指尖时,轻轻一弹将血导出,轮流吸吮。用双方的血将生命结合在一起,被他们认为是最神圣的约定。」(59…60) 

  (二)流血

  1。中国

  中国自古有歃血为盟习俗,例如在结拜时,结拜各方划破手指,将血滴入水中,然后饮下。我们可以发现在人与上帝之间立约,似乎总需要流替代牺牲的血;但在人与人之间立约,只需要从当事人,或他们的代表身上拿一些血。这可能因为流人血是由流牺牲之血的演变而来。

  祭祀亦可视为与上帝的一种盟约,78《礼记》中还说:“毛、血,告幽全之物也。告幽全之物者,贵纯之道也。”(译文:祭祀时用牺牲的毛、血供奉,是代表祭牲内外都无所缺损;之所以要报告祭牲从内到外都无所缺损,是为了体现对内外皆善之道的珍视。)80 

  中国古人认为血神圣的,“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81血有特别的处理方式,在祭天时,祭牲的血被小心、慎重地掩埋在地里82 。 

  2。以色列

  旧约中记载以色列人订立血盟总是要有一只代罪的牺牲。有时候祭牲要 

  被劈成两半。这两半对放在地上,立约的双方在两半祭物中间一起走八字形,然后回到中央来发誓(创世记15:10…17,耶利米书34:18)。

  至于为何必须流血,圣经中的几段经文有助于我们理解。血被认为是神圣的:我们必须以谨慎敬畏的态度来处置(利未记 17:11…14;使徒行传15:20;希伯来书10:29)。 

  新约则认为毫无罪恶的耶稣流血牺牲,将人类从所有的罪污中赎出来,他用宝血洗尽人类的罪恶。(“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

  此外圣经认为血代表生命:“一切活物的血,就是他的生命”,这与《礼记》中“血祭,盛气也…”大概是相同的意思。 

  3。世界其它地方

  前往非洲拓荒宣教的李文斯敦博士称血盟之礼为卡森迪(Kasendi)。 「在描述血盟之礼时,李文斯敦说道:“结盟双方的手握在一起,在这两人握着的手上、胃部上、右脸上,以及额头上各划上一刀,并用草将少量的血从这些部位取&;#63789;来。从一方取来的血被放在一锅啤酒里,另一方的血放在另一锅啤酒里,然后他们喝对方的血……行此卡森迪仪式的原则是让他们结成血亲,并且必须告诉对方任何将至的灾祸。”

  在之前的的记述中,已多次提到了世界各处流血的例证,在此不再赘述。 

  (三)宣福祸誓 

  1。中国

  发誓是全世界各地结盟仪式共有的特征83,《左氏春秋》里也有清楚的例子。一个盟约的例子这么说:「渝盟,无享国!」84(译文:违背盟约的不能享有国家。);另一个盟约说:「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要言曰:『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