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作者题外话:推荐 + 收藏 + 评论 别忘了啊!各位老朋友。
第三十一章:地理图 1
第三十一章:地理图 1
《史记》中记载,始皇帝地宫“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秦时月最为担心的就是墓室里的水银,墓室封闭,水银挥发不掉,会弥漫在空气中。虽然四个人都戴着防毒面具,但空气中的水银接触到人的皮肤还是会伤到人的。
除了寻找出路,四个人最渴望的也就是看一看秦始皇的棺椁了。刘洪波甚至想或许还能带点什么东西出去,这地宫里墓穹上面的拿不着,竹简又不容易携带,秦始皇棺椁中的东西应该是最有价值的,也方便携带。
中间那个台子在那颗最大的夜明珠的垂直方向的位置,像一只巨眼一样俯视下面。秦时月想,那里很有可能就是秦始皇棺椁的存放地。台子高出地面一米多,青石围成一个边长十几米宽的正方形池子。
当四人蹑手蹑脚走到台子边时,秦时月大失所望,那里面并不是秦始皇的棺椁。
池子上面护罩着一个弧形的琉璃罩,透过琉璃罩看到:池子里五彩斑斓,黄金,白银,绿玉,紫玛瑙等名贵器皿和装饰品堆积,高低参差,错落有致。这些东西堆积看似散乱,但入眼就明白:山形水势虽然不是十分准确,但中国东南沿海的轮廓还很明显的。再加上长江黄河的形状,可以确定那是一幅最古老的中国地图。
这就是秦始皇地宫的“下具地理”?地图上三面水银环绕,北部以玛瑙石作成一条带,正是长城的走向。西部地形模糊不好分辨,但昆仑山脉,塔克拉玛干沙漠略具雏形。南面居然连现在东南亚国家的海岸线都可以分辨,东面令人惊奇的是,朝鲜半岛尖上,日本赫然在列。
“秦朝人对东亚的地理怎么这么了解?比起后来的汉唐犹有过之。”秦时月说,“这幅地理图对日本的四大岛都有大致的绘测,在两千多年前是极为不易的。这说明秦朝的战乱和其它的因素导致大量的海外移民,当时的海外移民对日本地理认识看来已经超出日本本土土著对日本地理的认识。”
庄瑜对羽田芳子说:“徐福东渡到达日本的事实是不需要解释了吧!”
羽田芳子接口说道:“两千年前的秦朝地图上标有日本,只能说明那时的人对地理上的认识。我不排除徐福东渡有很大的可能性到了日本,但目前没有如实物和文字之类的铁证。”
秦时月深沉地看着羽田芳子,这个日本女人怎么总是竭力回避徐福东渡日本的事情呢?哪怕是假设?
秦时月说:“对于日本人的起源问题上,日本学界曾流行过本土起源说和大陆起源说。日本人钟情于对自己起源的研究,但是又唯恐出现他们不希望见到的结果。为了证明本土起源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有人居然声称发现史前文明的遗迹。这一事件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政治家所利用,成为宣扬日本民族独立性优越性的工具,但后来证实不过是个闹剧。日本人一方面乐于接受外来文明,另一方又从骨子里排斥,民族性格上的自信和自卑,包容和狭隘同样鲜明。真的是有意思!”
“这是学术上的事,用你们中国一句老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就崇尚学术自由,自由的学术总比某些国家的政治学术更有价值一些。”羽田芳子针锋相对话里夹话讽刺一句,“客观地说,相比本土起源说,大陆起源说更有市场,而且有好几个版本,日本人没有您想象的自卑和狭隘。”
“那也不尽然,”秦时月说,“日本人大陆起源说目前学术界主要有这么几种:蒙古人起源说、朝鲜人起源说、东南亚马来人起源说,西南中国少数民族起源说,秦人起源说等。。。。。。”
羽田芳子说:“看来秦先生对日本人的起源还是很关注的。”
秦时月继续说道:“据学者研究,日本大和民族与蒙古人因为个体基因和语言结构的某种相近,支持蒙古人起源说历久不衰。朝鲜人起源说主要依据是地理的便利和交流史上的遗迹,自明治维新起就有人研究了。因为个体结构和基因组成的相近性,马来人起源说也曾风行一时。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彝族、哈尼族、傣族因为在遗传和风俗信仰与日本人的某种相似,所以西南中国少数民族起源说也不乏市场。——但是,日本学界似乎有某种默契,他们心照不宣地对秦人起源说采取排斥的心态。即使有少数追求真理的学者提出新的证据,他们往往也嗤之以鼻,不加深究。我不知道这种心态是如何形成的,但这确实表明日本的民族心是十分脆弱的。比较其他几种起源说,秦人起源说在人员,装备,文明程度等方面远远超越了前者。因为徐福船队是青铜铁器文明国家的有组织移民,而同时期的日本还处在新石器的末期。要知道,欧洲人到达美洲的时候,往往几百个人就消灭了一个个国家。然而徐福这样一支煌煌船队却在日本正史中没有留下一字,难道仅仅是因为时代远久蛮荒的缘故?现在的日本人也许怕触及历史的真相,在起源问题采取多元化的策略以图混淆视听以图掩盖历史真相。”
————————————————————————————————
作者题外话:投票+收藏+评论 支持下啊!
第三十一章:地理图 2
第三十一章:地理图 2
秦时月一边说话一边观察羽田芳子的脸上的变化,直到说完,羽田芳子只是淡然一笑。
羽田芳子说:“日本学界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徐福是到达了日本,作为一个历史研究的课题是可以的。但不像某些所谓的学者,居然以研究徐福或秦始皇太子成为日本天皇来哗众取宠。其动机十分幼稚。这种显然带有有政治目的的所谓研究,放在世界学术界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秦时月说:“是不是且不用先下论断,只要找到秦始皇的棺椁,找到秦始皇的遗骸,就有办法证明这个问题。”
羽田芳子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但马上又镇定下来。
一般来说,棺椁都是放在墓室中间的,可这里却没有见到棺椁,秦始皇的遗骸会放在哪里?”
刘洪波对池子里的东西看了半天,心里痒痒的,恨不得打破琉璃罩下去捞几把。可是下面池子里的水银海洋微波荡漾,长江黄河里的水银来回做着*运动,让他望而生畏。
羽田芳子说:“这幅巨大的地图肯定有蹊跷,水银不会无缘无故地运动的,肯定有外来能量的驱动。”
是什么驱动水银运动的?琉璃罩的透明度并不高,看不出所以然来。史书上记载是“机相灌输”,怎么理解“机相灌输”?难道是不需要外来能量的驱动?如果是这样话,中国人早就发明出“永动机”来了。
但是,就算有外来能量的驱动,可是过去两千多年了,什么能量能够源源不断地供给两千多年?风能?水能?热能?机械能?似乎都不太可能。
羽田芳子又说道:“修筑这么大的一个空间,不可能仅仅是为了藏书。虽然中国帝皇墓葬史上有疑冢之说,但把疑冢修筑成这么大的规模似乎不太可能。——我怀疑这下面还有一层,驱动水银流动的能量很可能来自下面。”
其实这个问题秦时月也想过,水银的流动肯定有外来能量的驱动。于是秦时月说道:“池子只是普通青石筑成,青石上没有花纹没有文字,没有任何机关的迹象。而池子上的琉璃罩又不能打开,从这里寻找突破口看来是很难的。”
琉璃罩的封闭性好,水银没有挥发。秦时月等人虽然感觉里面有问题,但打开琉璃罩是万万不可行的。
随后四人又环绕墓室勘察了一圈,墓室四周以青铜为墙固若金汤,却只有一条墓道。
按照考古队的勘测,秦始皇陵应该是有东西两条墓道的。难道勘测有误?
四个人把整个墓室寻个遍,也没有发现秦始皇的棺椁,难道秦始皇修筑了这么大规模的陵墓仅仅是为了藏书?
庄瑜提醒秦时月翻阅那些竹简,或许能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秦时月摇摇头,说:“竹简太多了,翻阅费时耗力,我们还没找到一点线索就一命呜呼了。”
墓室里除了“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奢华无比之外,其它可以说十分简朴的,就连始皇帝的御座也不过是粗青铜打造的。整个墓室就是个巨大的书库,上面的“天文”不过是秦始皇阴魂读书的灯光,下面的“地理”也不过是阅读时的工具书。
秦时月的心情十分复杂,没有出路就意味着死亡。这个地下宝库的发现对一位从事历史考古的学者来说,是多么欣喜的事情。然而现在的情况就像一个在沙漠里行走的人一样,刚看到绿洲,却来不及喝上一口水就倒下了。这无疑是个无情的嘲弄。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二章:雅乐之源 1
第三十二章:雅乐之源 1
最西面的台阶之上,居高临下,可以俯视整个墓室。刘洪波对秦始皇的御座产生了兴趣,很想体验一下那种君临天下的感觉。秦时月来不及阻止,刘洪波就一屁股坐了下去。
青铜长椅坚实无比,虽然历时千年,仍然没有多少锈蚀。别说刘洪波一个人,就是四个人并排坐上去也不会摇晃一下。刘洪波一坐下,秦时月心里暗骂一句,“他娘的怎么这种人也混进了考古队。”
谁知刘洪波坐下没一会,就惊惶地站起来,牙齿打着颤说:“这凳子。。。。。。有古怪!”
秦时月纳闷地看着刘洪波,刘洪波那样子不像是说谎。
庄瑜把刘洪波拉到一边,自己坐上去。
“下面有声音。”庄瑜对三人摆摆手,闭目倾听。
虽然戴着防毒面具,但还是可以看出庄瑜的表情十分淡定,绝没有刘洪波的慌乱。
秦时月三人全神贯注地看着庄瑜,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慢慢地,庄瑜绷紧了的脸一点点舒展开来,最后竟然莞尔一笑,似乎看到什么有趣的事。渐渐的,庄瑜面上的笑意越来越浓,柔情蜜意毫不掩饰地溢出脸上,甚至于微微地摇头晃脑起来。
秦时月本来想让庄瑜坐一会就行了,但看到庄瑜那副心满意得无比陶醉的样子,又不忍心打断她的美梦。
庄瑜面色在一片春意之中微变,忽喜忽恼阴晴不定起来,时而张望时而沉思,与平时严肃干练的做派截然不同。
秦时月等人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庄瑜的面色没过多久又是一变,变得春风得意意气风发。整个人的精神气质有如神助,越发显得勃勃生机飒爽英姿。
秦时月想,这秦始皇的御椅居然有如此魔力!?
而后,沉侵在幸福愉悦当中的庄瑜面色煞然一变,笑意凝结,黯然下来。
秦时月想伸手拉起庄瑜,但还是忍住了。
羽田芳子的面色越来越黯淡,伤感,难过,痛苦,绝望,最后终于克制不住痛哭起来。
秦时月一把拉起庄瑜,庄瑜靠在秦时月的肩膀上低声啜泣。
秦时月轻轻地拍着庄瑜的肩膀,庄瑜才感觉到行为失常,站直了身子。秦时月吩咐庄瑜小心点看着,然后自己坐了下去。
坐上去没一会,秦时月骇然色变,御座下面“咿咿呀呀”的声音极为细微,似泣如诉,丝丝缕缕悠长缠绵,仿佛来遥远的地府。
是谁在演奏乐器?
秦时月及时站起来,声音却一下没了。从事了多年的考古,遇上这种怪异的事情还是头一回。
“不会是秦始皇的幽灵在作怪吧!”刘洪波声音有些颤抖,“秦始皇这老家伙阴魂不散,生前杀人无数,死了还要害人。”
刘洪波说了个事实,秦始皇生前所向无敌,灭六国平南越战匈奴镇黔首且不说,长安君,吕不韦,嫪毐,荆轲这些在他生前对他图谋不轨的人无不死在他手下。就是死了之后,秦末的项羽晚唐时的黄巢都挖掘过秦始皇陵,但不仅没有挖掘成功,最后连自己的帝王事业也没有实现。这是否与挖掘秦始皇陵有关系,只有天知地知鬼知了。现在自己四人冒犯秦始皇陵,不知会落得个什么下场来。
除了刘洪波,其他三人当然不会相信神鬼幽灵之说。但经历了秦始皇陵种种诡异莫测的机关暗器蛇蝎毒药之后,对地下莫名其妙涌出的音乐自然是入耳惊心。
秦时月把耳朵贴在御椅旁边,却听不到任何声音。
太离奇诡异了!一坐上去就能听到奏乐,一下来怎么就听不到呢?
秦时月问庄瑜:“那乐曲究竟是什么东西?来自哪里?竟然让你神魂颠倒,以至于感同身受。”
庄瑜说:“那乐曲实在太有魔力了,好像不是从耳朵里进去的,而是直接流入心中。它那强大的侵染力让你欲罢不能,如果一直听下去肯定会走火入魔疯掉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十二章:雅乐之源 2
第三十二章:雅乐之源 2
刘洪波插嘴说道:“你还没说那曲子的内容呢?究竟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
“你再上去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庄瑜对刘洪波的无礼忽生反感,转头对秦时月说:“对了,那个传国玉玺呢?”
“传国玉玺?”秦时月很奇怪,不明白它跟眼前的事情有何关系。“打开内羡门之后,我原封不动地把它嵌进了壁画之中了。”
“哦!”羽田芳子继续说道,“我听来的曲调大概可以分为四节,跟传国玉玺上的那四幅微雕似乎有某种契合,也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
“故事!一个爱情故事?”秦时月对微雕上的故事只是随意地揣度,却没想到庄瑜再一次提起。
庄瑜说:“乐曲的第一节节奏欢快,间关燕语。表达那种欢喜愉悦,发自内心的单纯,让我想起暗恋的感觉——”
庄瑜话音刚落,刘洪波“扑哧”一声笑出来,转过身去。秦时月却想,没想到你也暗恋过别人。
“第二节的情绪递进,时而欢喜时而低沉,反复缠绵,把相思的滋味表达得淋漓尽致。”庄瑜不再提起自己,只是客观地描述听来的感受。“第三节情绪高涨,如鱼得水如胶似漆,缠绵悱恻得意人生,虽天塌地裂,不能分开。第四节在高潮之上旋律突变,如天堂掉入地狱,伤心,绝望,几欲一死了之。”
秦时月虽然对音乐不太了解,但也听过世界顶级音乐家的演奏,但还没见过音乐有如此不可思议的感染力,以至于想再坐上去感受一番。
羽田芳子却抢了个先,只见她一边坐下一边说道:“你们都坐过了,我是最后一个。”
羽田芳子安静地坐下,眼皮松松地垂着。
秦时月以为庄瑜的那一幕会在羽田芳子身上重演,然而出乎意料,羽田芳子一直安详地坐着。
等一会她就克制不住了,秦时月想。
然而一分一分钟过去,羽田芳子仍然毫无反应。
难道曲子对人的感应也是因人而异的?秦时月正想着,羽田芳子已经站了起来,说:“这曲子我似曾听过,跟日本的雅乐有几分相似。乐曲虽然感染力强,但不能侵入我的内心,也许是我太熟悉雅乐了吧!”
雅乐即是指雅正之乐,是兴盛于日本平安时期的一种传统音乐。雅乐是一种以大规模合奏形态演奏的音乐,乐曲以器乐为主,至今仍然是日本的宫廷音乐。可以肯定的是雅乐源自中国,至于何时传入日本,就难以考究了,多数学者认为是在唐朝的时候。羽田芳子说听到乐曲跟雅乐相似,难道雅乐在秦朝的时候就传入日本了?并且在那时就是日本的宫廷音乐?
这样一想,秦时月对教授的研究又坚信了几分。秦时月想,只要找到秦始皇的遗骸,就可以解决中日交往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证据一旦面世,可以说是石破惊天,足以震动中日两国乃至全世界。
羽田芳子说:“虽然现在还不清楚音乐来自哪里,但我怀疑地下还有一个空间,音乐是从下面传上来的。”
羽田芳子的怀疑是有其道理的,地理图上的水银自流,应该是有外力驱动的,而外力来源最有可能的就是地下。
秦时月仔细地观察那个御椅四处,现在他最强烈的欲望就是活下去,把教授的研究公告世人,以告慰教授地下。
御椅是粗青铜制作的,除了粗壮结实之外,毫无奇异之处。御椅的四个脚跟地下的青铜大圆盘镶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御椅和地下的圆盘加起来估摸有几千斤之重。
地下的圆盘以圆心为点,向外辐射出八条线,把青铜圆盘分成像南瓜瓣似的八块。
秦时月想,不会又是跟八卦有关系吧!
“你们看这里。”庄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