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工心态究竟害了谁-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打工心态究竟害了谁   

  1。你的打工心态有多重   

  “打工”这个词来源于我国港台地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港台企业、外资企业一起进入我国内地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打破了铁饭碗,以及行业限制、地域限制以后出现的现象。   

  “打工”是个中性名词,就是就业、上班、工作、劳动的意思。在20世纪末,凡是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机构就职的叫“工作”,在外资、民营、私营企业就职的就叫“打工”。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打工”这个词成为风行神州大地的词汇,衍生出“打工者”、“打工仔”、“打工妹”等名称。   

  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打工已成为一种现象。“打工”指的是除自己做老板以外的劳动者。国企职员和公务员都是“打工者”的一员,“打工”已成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工作形态。   

  在打工者中,普遍存在一种心态,即俗称的“打工心态”,一部分打工者会这样想:反正不是自己的资产,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拉倒;能少做则少做,能不做最好,有一点“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意味。工作中,“各人自扫门前雪”、“油瓶子倒了都不扶一下”,甚至幸灾乐祸;企业出现困难时,要么袖手旁观,要么出工不出力,要么“脚底板抹油”,恶劣的还要落井下石。   

  在企业、机关组织里,打工心态主要有以下10大突出表现:   

  (1)看着脚尖走路,没有长远眼光,着眼点也就是当前两三年,往往第一考虑的是自己职业的安全感,是如何保住现有的饭碗。很少有打工者能进行换位思考,站到企业或老板的角度去看问题和考虑问题。   

  (2)漫不经心,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对一件工作完成的定义不是把某件事彻底解决,今天能搞定的一定不拖到明天。而是习惯性地把工作按照天数来分解,每天只完成部分工作,下班时间一到,就习惯性地想回家,剩下的工作明天再做,在公司里多待一分钟都不情愿。   

  (3)一些打工心态很重的打工者不出力、懒付出,心里总想着:做事差不多就行了,搞那么辛苦做什么?他们接到一个指派工作任务后,进行处理或是分解后转交给其他同事,然后在他看来,这事就差不多算完了,反正他负责的这块已经做完了,至于转交出去的工作是否被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那就不是他要操心的范围了。长此以往,许多打工者已经习惯只管自己的两亩三分地,严重缺少整体观念。         

BOOK。▲虹桥▲书吧▲  

第2节:你的打工心态有多重(2)         

  (4)缺乏责任意识,遇事推托、抱怨,喜欢寻找借口,竭力为自己辩护,认为自己永远都是对的。在一个企业或组织里,最常见到的就是在出现事故后,领导或老板要追查责任人,大家异常统一、步调一致地互相推卸责任,极少有人会站出来承认自己工作的不足。打工久了,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回避,然后就是设法推给别人。这样一来,打工者也就愈加不可能从失败和失利中学习、吸取教训。殊不知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从一个个自己承担失败,并从中总结分析了问题原因所在、积累经验而来的。   

  (5)单枪匹马,个人英雄主义。很多的打工者脑海中都存在着个人英雄主义,总希望在一些事情上显露一下,在领导或老板面前表功。为了不被其他同事抢了功劳,所以有时候就会冒一定的风险(当然是以公司的资源为成本的),一个人单枪匹马干点什么出来。当然,要是出了娄子,最后还得由公司承担,很少有打工者会从降低成本及风险或是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去主动联合其他同事,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他们既不愿帮助别人,又不愿意别人帮助自己。   

  (6)大手大脚,花公司的钱不心疼。他们没有成本意识,不会将公司的每一分钱的支出都算作是成本,更不会去想省下来的钱就是利润,没有精打细算的习惯。相反,他们大方得很,反正公司的资产是老板的,只要自己工作方便顺手,浪费点又算什么,以至于许多打工者在自己做老板的时候,还改变不了在打工时养成的大手大脚的毛病。   

  (7)一些打工者对结果不负责,认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想得到好的回报,又不舍得多付出,总觉得吃亏的是自己,总有一种受压迫感。   

  (8)遇事不是想办法,而是习惯性地问领导或老板怎么办。在他们眼里,不是办法总比问题多,而是问题总比办法多。一些人长期打工生涯下来,已经习惯了用单一思维去考虑问题,A事就用A类解决办法,B事就用B类解决办法,很少去用超越性的思维从多角度、多方向来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9)没有自动自发的主动进取精神。具体表现为领导或老板安排什么就干什么,绝不多做一点。同时,做起工作来磨洋工,甚至敷衍了事,缺乏进取的精神与激情。         

BOOK。←虹←桥书←吧←  

第3节:你的打工心态有多重(3)         

  (10)缺乏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意识,不敢突破自我,不敢挑战极限与大胆创新。   

  以上这10条打工心态,不是打工心态的全部,仅是打工心态的一些典型表现。在本书下面的章节里,会着重分析这些打工心态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企业和打工者会造成什么影响与危害,如何从根本上克服打工心态,自觉地成就老板心态,树立主人翁精神。   

  不论高级打工者即所谓“白领”,还是一般打工者,即所谓“蓝领”、“灰领”,不论职位多高,地位多显,打工心态重的人,就算有才能,也只能是“只可用不可重用”,因而永远在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这种心态的结果就是永远都在埋怨中努力找工作,即使在某一天他做了独立的老板,他也永远只是个打工仔,因为他从来不知道还有一种能让自己职业生涯成功的心态存在,那就是这本书所提倡的老板心态或主人翁精神。         

§虹§桥§书§吧§BOOK。  

第4节:打工心态形成的主要原因(1)         

  2。打工心态形成的主要原因   

  有一些人谈到自己的职业状态时,很多会说出“打工”二字。最重要的不是他们说自己是在“打工”,而是他们通过这个词流露出的心态。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当人们在说自己是“打工”的时候,流露出的不是平和的心态,也没有自信,更没有自豪感。当他们说自己是在“打工”,是一个“打工者”的时候,语气、表情、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无可奈何,是一种消沉,甚至是一种感觉受剥削的意味!   

  “打工呀,有什么办法呢?”,“什么工作呀,只不过是打一份工!”,“我们只是打工的,有什么未来呀?”,“我们这些打工的人,还不是走一步看一步!”,“混呗,打工的都这样。”,“我们都是给人打工的,别这么较真”等。这些语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能听见。每个地方的说法也许有所不同,但是流露出来的心态却基本相同。   

  当今,面对大量的人员流失,许多企业都开始强调忠诚度,纷纷抱怨员工不以厂为家。然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说到打工心态形成的原因,一些企业和老板往往把一切责任都推到打工者的身上。事实上,打工者何曾不想以厂为家?何曾不想做一回企业真正的“主人翁”?其实这当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出在企业自身、出在企业的老板身上。   

  在一些企业和老板的潜意识里,企业与打工仔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一个要尽可能地多“剥削”,一个要尽可能地多“获取”。很多老板都有一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思想。抱有这种思想的老板大多是精明的,在他们的脑海中可能想得最多的就是“成本”与“利润”两个词。在用人上也同样在考虑这个问题,如果这个人在公司是成本,而没有产生利润或者产生的利润很少,那就得考虑是否还要留他在公司这一很实际的问题了。在这个流行下岗的年代,要招一名工人是挺容易的事,招聘启事一贴就会有人来排队。“只要有钱什么人找不到!”很多管理者都有这种意识。   

  一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也是从老板的立场考虑问题,尽可能地维护公司利益,淡化个人利益,一旦提到个人利益,就会以大堆的理由予以压制。   

  现在不管大小企业,都喜欢在墙上,尤其是醒目的地方挂上或刷上“以人为本”之类的标语作为企业宗旨。然而,“以人为本”成了一些老板和管理者作秀的口号。别的不说,单说工作时间,国家《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一周44小时的工作时间,之外的一律视为加班。然而有多少企业是按这一周44小时来执行的呢?加班费平时为工资的1。5倍,星期天为2倍,国家法定假日为3倍,又有几家企业按照这项规定来操作呢?再说“三金”问题,这是劳动者平时付出应有的福利,是今后生活的有力保障,然而有几家企业严格在执行呢?更有甚者,还有人恶意拖欠打工者的工资,以致一些打工者以很极端的方式讨要工资。这样的状态,又怎能不令打工者产生打工心态呢!   

  一些企业或组织考核机制不健全,员工多劳不能多得(包括金钱、福利、晋升、荣誉或其他),权责不一致。还有一些企业或老板,在生活上对员工关心不够,没有进行应有的感情投资,实行的是没有人情味的高压管理,这也是促成一些打工者打工心态越来越重的原因之一。   

  当然,打工心态的形成还有社会因素,打工者自身的因素。   

  在一些企业实际经营里,员工就是员工,就是被管理被管制的对象,老板就是企业主人,就是资本家,就是剥削的收益人。这样的状态导致员工在获取自己所有能够获得的报酬后,不再去想什么社会责任、企业责任。         

▲虹▲桥▲书▲吧▲BOOK。  

第5节:打工心态形成的主要原因(2)         

  一些员工,特别是那些只把自己当成打工仔的员工,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归类或定位为打工一族,以打工自居。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打工的,是在为老板打工的,是为老板出卖劳动力的,是为老板做嫁衣的,是被老板“压榨剥削”的;而不是为自己而工作,不是为自己创造和提升价值,不是为自己积累资历和财富的。在这样的心态和观念指引下,很多人得过且过,对工作不主动负责,不愿意多付出一点点。老担心自己只付出而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总觉得吃亏的是自己。   

  很多人觉着目前的工作工资少了点、位置低了点,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山望着那山高。跳槽呢又怕风险太大,成本过高。为保证那点工资能如期进账,自己分内的事将就着做,只要不出问题就行了,有机会偷懒的时候绝不含糊。于是逐渐养成了一种不求上进、安于现状的打工心态。   

  这些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就要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做起。要相信自己一定也可以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虹←桥←书←吧←。←  

第6节:打工心态究竟害了谁         

  3。打工心态究竟害了谁   

  前面已经着重介绍打工心态的典型表现,分析了打工心态形成的主要原因。现在来看看,这种打工心态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弄清楚打工心态到底伤害了谁?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人大锅饭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很多人被推向了市场的最前沿。在经济地位上,很多员工成为打工者后,往往存在这样的心态:工作上拈轻怕重,报酬上斤斤计较,态度上消极被动,得过且过,不负责任;甚至偷奸耍滑,遇到难事躲着走,能少干就少干;对自己的利益极度关心,对企业、对组织的利益漠不关心……   

  这种打工心态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特别在民营企业,有这种心态的打工者为数不少。这种心态从民营企业发端,已经深深侵入国有企业,甚至机关团体,给企业和组织带来很大的管理难度。   

  首先,打工者这种消极被动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和组织的发展。拥有打工心态的人工作经常是斤斤计较的。有时只求安逸,不求上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将无形中消耗企业的内部资源,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   

  另一方面,打工心态不利于个人的发展。有打工心态的人似乎心胸不够宽广,视野不够开阔,老是盯着一些蝇头小利,个人的发展受到名缰利锁的束缚。如果一个人的打工心态过于严重,他就会不思进取,逐渐养成好逸恶劳等消极习惯,无形中浪费自己最宝贵的资源:时间与青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工心态”真是害人不浅——长期的“打工心态”固化了人的思维,淡化了人的责任感,扼杀了人的创新思维,没有成本概念,缺乏长远规划……最为关键的是,“打工心态”越重,看问题的视角就越狭窄,自己也就越自卑,这种心态制约了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使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   

  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打工心态是非常消极和不利的,正在侵蚀着很多人的热情和才华,侵蚀着他们的事业成就,也在侵蚀着他们工作机构的效率和效益,严重破坏着我们的国家竞争力和民族竞争力!最终耽误和受害最深的还是打工者自己,自己束缚了自己的发展并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其实,一个人的发展除了机遇之外,更重要的是心态。只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态,你才会不断地发展,生活才会充实、轻松、快乐。   

  2008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黄书元在全国两会上的提案中指出:“近年来,一些企业、事业单位、甚至国家机关的某些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打工心态。这种日益严重的打工心态不容忽视……”   

  黄书元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研究如何重新确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如何使主人翁精神符合逻辑地被员工接受等问题。   

  与打工者心态相对应的是老板心态和主人翁意识,也就是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心一意投入到公司的事业中,个人同企业一起发展。   

  然而主人翁的意识不是先天形成的,在公司这类利益组合的集合中,它需要利益的捆绑(利益共享、风险同当)。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公司文化融合个人,让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达成一致。   

  当企业建立了一种尽可能公平的考核机制,人才会有动力做好工作;辅以精神方面的建设才能逐步让人们具有敬业精神,才能使主人翁精神回归社会主流,让人们不再以“打工心态”对待工作。   

  所以说,评价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不是看那贴在墙上的规章制度有多少,而是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有多强。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7节:企业呼唤主人翁精神(1)         

  4。企业呼唤主人翁精神   

  一提到主人翁精神,人们脑海里涌现出的代表人物往往是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孟泰、石传祥、张秉贵……这些劳模和英雄,他们无私奉献、不计得失、任劳任怨的精神曾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主人翁精神,曾经是我国社会的主流。然而,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和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的异军崛起,“打工仔”一词已基本成为“职工”的代名词,打工心态正在逐渐成为员工的主流心态。   

  在主人翁精神越来越多地被打工心态所置换的今天,一提到“主人翁精神”,一些人就会认为它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一个过了时的符号,与这个时代太不相宜了。现在这个年代讲究的是经济效益,我干活,你付钱,不出工,就没钱,其他与我一概无关。如果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家庭中的一员,如果没有主人翁责任感,工作敷衍了事,就有可能对公司及个人带来损失。   

  前几日从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乌鲁木齐挂面厂在日本花了16万元印制挂面袋子,因将“乌”字印成了“鸟”字,一字之差,成品全部成了废品。   

  一字之差,竟然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如果在工作中稍微细心一点,认真一点,这种低级错误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只是有些人太不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一回事了。假如这种事是私人的事,你还会这样马虎吗?   

  说到底,就是没有把公司的利益放在心上,连最起码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缺乏的是一种主人翁态度。公司受到损失,对我们来说只能说一损俱损。   

  主人翁精神的缺失,不仅给个人成功带来阻碍,也给企业和组织带来灾难。所以,当今社会对主人翁精神的需要与日俱增: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军队、学校、医院……几乎所有组织,都在呼唤主人翁精神,需要那种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家,把公司分配的工作当做自家的事情来做的人,唯有如此,效益才会提高,公司才会兴旺发达。         

。←虹←桥书←吧←  

第8节:企业呼唤主人翁精神(2)         

  作为公司中的一员,许多的事情和办法都要尽自己的能力来施展,只有这样,自己也才具有成功感,在公司中才会有一席之地。公司的管理实际上是要靠大家群策群力,虽然我们每个人的能力和思维很有限,但集中大家的集体智慧,就可以做许多事,而且可以将事情办得更好。   

  树立主人翁精神,以主人翁的意识和心态从事岗位工作,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员工职业发展的需要。   

  下面来看看,有主人翁精神和缺乏主人翁精神的人,其职业生涯有着怎样的区别。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