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检察官手记-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前文我们讲了要做一个会学习的干部,但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光学不用或者学用脱节,就使学习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运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载体,是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我们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做一个实践型的好领导。   

  做一个实践型的好领导,就是要提高学习的针对性,把向书本学习和向实践学习结合起来,不断学习、总结工作新经验,不断探索工作新方法,切实提高我们的实际工作水平和具体操作能力。   

  做一个实践型的好领导,就是要把学到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标准充分运用到工作中,把理论与当地的具体实际联系起来,与当前的各项工作联系起来,与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与当前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获得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最佳途径,使学习转化为生产力和创造力,转化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推动力。   

  做一个实践型的好领导,就是要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照抄照搬,反对做表面文章,随心所欲。书本一旦教条化,也会成为一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障碍。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社会习惯也会带来阻力。列宁说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因为习惯这个东西是不问对错而只问有无先例。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就是一个好榜样。他深入实际,抓韩村、秦寨、赵垛楼、双杨村这四个样板,推动了全县人民改变兰考面貌的进程;他带着严重的疾病,在冰天雪地、风里雨里查风口,看水势,探流沙,战斗在最艰苦的第一线。   

  “没有宁支书带领大家十年如一日地干,我们决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村民这样评价“香蕉支书”宁加念。   

  1995年,宁加念当选为金陵村委会主任。他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开辟香蕉高产示范基地,在全村推广大面积高产香蕉种植。然而,由于村民们的思想观念问题,任凭他“煽风”,这把“火”就是烧不起来。         

←虹←桥书←吧←。  

第68节:清醒六 不学点硬功夫,在哪里都吃不开(9)         

  宁加念决定由党员带头种植香蕉,给群众致富一个示范。不久,一个主要由党员干部参与的50亩香蕉生产高产示范试点在宁村3队建立起来,并于当年见了效益——宁加念等几个党员干部,单示范点的香蕉收入平均每个人就得了4万多元。随后,他又带领部分党员干部在该村的大林坡建立150亩立体香蕉栽培示范基地。   

  党员干部示范做出了样子,群众看到了致富的路子。从此,香蕉在金陵村这片土地上成片推广开来。随着这些香蕉树长大结果,金陵村群众的富裕生活就像香蕉树一样,越长越茂盛,越过越红火。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个道理并不难懂,难的是真正处处做出样子。光是嘴巴上说一说,喊一喊,甚至是喊破嗓子,都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喊”来“喊”去,一般“喊”的都是别人,让别人怎么怎么做,即使“喊”到了自己,也不过是说一说,不需要触及自己的灵魂;因为“喊”来“喊”去,不过是在作报告、写文件上下工夫,和解决实际问题比较起来,不需要花那样大的力气。   

  而做出样子就不同了。要做出样子,就必须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必须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有甘当老黄牛的态度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   

  是满足于“喊破嗓子”还是既要喊破嗓子更要做出样子,这是对人民事业抱什么态度的问题,是觉悟高不高的表现,这里反映出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还记得“纸上谈兵”这个故事吧:赵括自幼熟读兵书,经常与人谈论用兵之道。人们都认为他如果被重用,必将成为一代名将。皇帝得知此事,任命他为将军带兵打仗,结果这个以前从未上过战场的将军惨败而归。   

  失败的原因很简单:他没有亲身经历过作战,把作战想象得太简单,忽视了对方的实力和自身的困难。他把自己和他人都定格在他的想象中,凭想象应战,不知道自身的实力。因为,他缺少实践。   

  许多人之所以成功,因为他不仅运用了自己的想象,而且把想象与实践结合,用实践证明了自己的想象。他坚信,实践才能证明一切。   

  成功在于实践,生命在于实践,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会不会想象,最重要是在于他敢不敢实践。生活告诉我们:要想成功不能只凭个人的想象,要停止遐想,勇于实践。   

  《终生的准备与超越》的作者——唐盛昌,当代的教育实践家,上海中学的校长,以一生的积淀,高远的立意,国际的视角,在教育领域勇于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不仅实现了上海中学“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奋斗目标,而且把它推向“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教育高度。   

  唐校长身上所体现的正是不断提高个人自身的内涵,立足学校的实际,树起高远的立意、超前的意识,激活学校内部的潜能,勇于改革、勇于实践的精神。人的价值和尊严真正在实践中实现。   

  通常在实践方面有的人表现出懦弱,一是由于懒,一想到千辛万苦,未经尝试就望而却步;二是由于怕,怕失败,怕劳而无功。没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勇气,而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回避矛盾,那是永远得不出什么正确结论的。   

  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提出来后,就要千方百计地把它落到实处,即运用它所提供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途径,一个一个地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不去实践,那么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只能束之高阁。深入才能投入,投入才能收获,能不能做出样子,是关系到我们的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关系到路线和政策能否贯彻落实的重要因素。切不要满足于喊破嗓子,要努力为群众做出样子! 清醒七   

  ——杂事缠身,要时常给心灵洗个澡   

  为什么要修心?任何一个人升沉、苦乐、正邪……都是由心决定的。人,是受思想支配,受认识指导的。   

  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如何降伏自己这颗躁动不已的凡心,这是修心的关键。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上,心为物役,外感六欲,内伤七情,要想降伏这颗凡心谈何容易。   

  修心必须随时注意积累自己的福德,要顺应自然规律;要形成真诚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与万事万物和谐相处。这样我们就可以与周围世界结成一个良好的精神网络系统。   

  如果我们能够随时随地不断修持自己,不断省察自己,我们就会逐渐地解脱对“自我”的过分执著。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佛家的“观心法”可以为我们修心提供借鉴。   

  所谓“观心”,就是用自己的凡心去静观这颗躁动不已的凡心。这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方法。当我们这颗凡心躁动时,我们必须立刻警觉,必须马上跳出圈外,从另外的角度观察内心。我们的注意力就会由内而外,由此及彼。这一转化实际上是一个釜底抽薪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将会较大程度地削弱各种妄心。   

  须知“金屑虽贵,在眼亦病”。所以,守本真心,守着你那真实、原本的真心。真实的心是你本来的心,没受污染的心,没有蒙尘的心,你要守住它,它就不会再迷失,如有一念生心外觅,向外驰求,这叫“怀宝迷邦”。古人道:“向外觅菩提,总是痴顽汉。”又说,“贪着天边月,失却手中珠。”还是“小心脚下”吧!清醒JIAN CHA GUAN SHOU JI检查官手记         

虫工木桥◇BOOK。◇欢◇迎访◇问◇  

第69节:清醒七 杂事缠身,要时常给心灵洗个澡(1)         

  清醒七   

  ——杂事缠身,要时常给心灵洗个澡   

  1?不为名利得失而烦恼,领导要有平常心   

  有一次我跟一位教授钓鱼聊天。   

  我说我是一个法律实践者,我对中国文化持另一种观点。中华民族文化,五千多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历史事实,不可否定。但是,我们过了几千年以后,守着我们的先人创造的文化,还拿它做本钱,在那里耀武扬威,我觉得太悲哀,太无能啦。   

  以另一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要跟着时代同步发展。从农耕经济时代,发展到产业经济、信息经济,现代文明,它是用规范来张扬一些高尚的东西,用规范来变成习惯。而我们道德修养的同时,还要加强法制、规范等教育。   

  西方说的人之初,性本恶,中国儒家文化说人之初,性本善。要我看来,人之初,性本真。人在刚出生时,是很低级的。他不可能知道善与恶。你用柔软的布裹着他,他就很安静,你用粗麻布袋裹着,他不舒服,就放声大哭。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想当领导?因当了领导就等于有了资源,有了权力,有了一切。我绝不相信丧失自己的尊严,扭曲自己的人格,通过付出财富而获得官位的人,他会为老百姓来牺牲自己的利益,会为老百姓办事,为老百姓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反而,他只可能会百倍,甚至千倍地向百姓和社会掠夺。所以,有些人一旦没有被提拔上去,就精神萎靡了,好像人都要崩溃了,精神支柱都垮了。   

  我是那种实实在在当领导的人,我对当领导没瘾,你提就提,不提拔我也不强求。我认为通过丧失尊严、扭曲人格、付出金钱来获得领导职位是人生的耻辱。我对当领导是取之坦然,失之泰然。我绝不是为了得到什么东西来当领导。我也没出卖我的人格。   

  在一本杂志上偶尔读到这样一则文字:在布拉特岛水域,有一种名叫王鱼的鱼。这种鱼有一种本事,能吸引一些较小的动物贴附到自己身上,使之成为自己的鳞片。当王鱼有了这种鳞片后,便会比没有鳞的王鱼大出几倍,因而在同类中煞是显得威风凛凛。但可叹的是,这种有了鳞片的王鱼到了后半生,随着机能的退化,原附在身上的附属物会慢慢地弃它而去,使之重新回到原来那个较小的形体。于是,这种失去往日威风的王鱼便会变得痛苦不堪,因无法再去面对和适应现实而自残,直至在痛苦的挣扎中死去。一些政要和名人巨富,常常会去这里观光,以从王鱼的身上得到某些警示和领悟。   

  读罢这段文字,不禁悦然大悟:“当领导要有平常心。”所谓“平常心”,从文字上看,是古文化中“无为、无争、不贪、知足”的一种处世哲学;我们赋予这三个字以新的内涵,即具有一定修养的、能够站在绝大多数人利益的立场上,以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对待周围发生事情的一种平常心态。   

  这种心态,自古以来就为世人所称颂。明代守边将领戚景通(戚继光之父),当领导清廉,妻子忧虑家中没积蓄,他却指着勤奋读书的儿子高兴地说:“这就是咱家最大的财富。”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就关于钱财给子孙写了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些讲的都是人要有一颗平常心。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平常心。   

  每一个当领导之人原本都是一介“布衣”,并不是娘胎里生出来就是领导,不管领导做到多大,终归还是一介“布衣”而去。新陈代谢,权得权去乃是规律,何苦死迷着“领导”二字较真?   

  君不见,人世间不是有几多人品尝过丢领导的凄戚,体味过英雄不再的失落,领教过世态炎凉的无奈!如此而已。在当领导的问题上保持着一种平常心态,这对于入仕之人是何等的重要。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工作,听凭党和组织的安排,无须刻意去追求满足那可望而不可即的欲望,这样在某种意义上不说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起码可以说是一个活得自在、轻松、潇洒的“自由人”。人一旦从名缰利锁中超脱解放出来,那么,他一定会领略到一种自由脱俗的精神快意。         

※BOOK。※虹※桥书※吧※  

第70节:清醒七 杂事缠身,要时常给心灵洗个澡(2)         

  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不论职位高低,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平凡岗位,都应该克勤克俭,克己奉公。   

  但总有少数干部在权力面前昏昏然,仿佛“超凡脱俗”,应该“特殊”,与众不同,“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针对这一现象,毛泽东同志曾向全党发出:“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的警问,告诫一切工作干部,都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永远当人民的勤务员。   

  伟大出于平凡。凡是能够在为人民服务的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出贡献的人们,其精神都是伟大的。像张思德、白求恩、刘胡兰、雷锋、欧阳海这些普通的战士是这样;像焦裕禄、孔繁森,这些党的干部也是这样。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不平凡的事业。他们为人民服务“完全、彻底”,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难能可贵。他们是平凡的人,也是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党号召向他们学习,正是要求我们的干部要经受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做人民的公仆。   

  《廉政歌》的歌词写得好,好在它教育人民的干部要记住自己是社会公仆,不是社会主人。“一个头衔一肩任务”,要求干部要把手中的权力与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义务联系起来。“一份薪水长乐知足”,要求干部不要利用权力谋取薪水以外的非法收入、追求豪华奢侈的物质享受,不要放纵自己的亲属子女、身边工作人员搞奢侈浪费。   

  当领导要有平常心,就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也要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时刻牢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觉地以“平淡”的标准对待生活,始终保持一股“廉”劲,防止用公款求“奢”。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功败垂成,就在于进城后骄傲了,生活上奢侈了,“天天过年”,折腾尽了气数。我们党要求全党同志接受李自成的教训,就是要提醒全党在“不拿枪的敌人”的“糖衣炮弹”进攻下,必须保持节俭,防止蜕化变质。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习惯把领导生活上的腐败现象归结为:嘴上的腐败是公款吃喝,“一口吃掉一头牛”;耳上的腐败是用公款安装住宅电话和配置大量移动电话,从而造成话费巨额超支;腿上的腐败是购买超编、超标小汽车,“屁股下坐着一幢楼”;手上的腐败是借各种会议、庆典、检查、评比达标及节日赠送和收受用公款支付的礼金、有价证券;身上的腐败是参加各种用公款支付的营业性歌厅、舞厅、夜总会等高消费娱乐活动,参加用公款支付的旅游等。   

  这种腐败现象和腐败行为,影响很坏,若不严惩,就会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当领导要有平常心,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平常心不是“看破红尘”,平常心不是消极遁世。平常心是一种境界,是积极人生,是工作本极平常,敬业不衰,全力以赴,竭尽心智……   

  因为胸括万殊,生活永不枯燥。平常心贵在平常,波澜不惊,生死不畏,于无声处听惊雷。利不能诱,邪不能侵,心能昭日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做堂堂正正人。有情有义,侠骨柔肠,悲悯众生,利益众人。上不负天,下无愧人,桓颓其奈我何?旦夕祸福,知天达命,不违自然。从最平常的事物中,发现至真至美。即使差距不大,仍然百倍努力。做了好事,却不得好报,亦不懊恼。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得意能几时?无端欺我,是他有病,我无恙也。知苦不苦,识甜愈甜,是中有真意也。干多得少,才有贡献;干少得多,心亏难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从失意处觅希望,从万全处见危机。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常思人之美,不以一眚掩大德;常思己之过,医好心病心生乐。   

  平常心是清静心,是光明心;平常心是爱国心、敬业心、正直心;平常心是超脱名利、不溺欲海……   

  事事平常,事事不平常。平常心,实不平常。2?心灵的格局,决定做官的境界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官至宰辅的张英这封处事干净利索、说理深入浅出的家书,不但验证了“宰相肚里可撑船”的宽容,成就的六尺巷更是如同一个符号,至今仍在向人们讲述着一曲礼让向善的人间佳话。   

  据史料载,清康熙时,文华殿大学士、官至宰辅的张英世居桐城,其府第与吴宅为邻。吴氏建房想越界占用张家隙地,张家哪咽得下这口恶气,飞马驰书于京都。张宰相阅罢家书,以文首之诗作复,动员家人让出三尺地基。而见贤思齐的吴家并非孬种,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最终形成了为张宰相留下美誉的六尺巷。在六尺巷的西入口,后人矗立起一座上书“懿德流芳”的牌坊,借以标榜没有以势压人并以“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大度来化解邻里纠纷的张宰相。         

BOOK。←虹←桥书←吧←  

第71节:清醒七 杂事缠身,要时常给心灵洗个澡(3)         

  海,一望无际,不知有多少蔚蓝被它占为己有;山,雄伟壮阔,不知有多少生机蕴藏于其中。人的心虽不甚大,却拥有比山和海更大的容量。你的心有多大呢?   

  时代的步伐愈迈愈大,人的思想亦随之飞奔。瞬息万变,不啻为这时代的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