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定义沟通的概念;
2.明确开展沟通力研究的四个原因;
3.解释沟通的基本原则;
4.定义沟通过程的关键组成部分;
5.区分沟通的不同类型:自我沟通,人际沟通(包括小团组内沟通)、公众沟通、大众沟通、通过社交媒介进行沟通;
6.区分社交媒介与面对面沟通;
7.总结沟通方面的五个常见误区。
有人认为,总统贝拉克?奥巴马(BarackObama)永久地改变了政治竞选的本质,以及美国总统传递和沟通信息的方式。奥巴马在竞选过程中广泛使用了视频分享(YouTube)、博客(blogs)、推特(Twitter)和互联网上的其他工具。他颇具魅力的表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促使他们也加入到使用高科技沟通工具的行列中来,并被这种可与他人保持联系的技术所吸引。另外,奥巴马总统高度倚重他的黑莓(BlackBerry)手机,这给安保队伍带来了挑战,他们要在不降低对其安保水准的同时,寻求某种方式来让他继续使用黑莓手机。在这个人与人紧密连为一体的社会,有些人深深融入其中,而奥巴马总统就是这些人中最好的代表。他也承认,在日常生活中,他与其他人都高度依赖社交媒介来进行沟通和联系。
借助互联网与家庭、朋友和他人保持联系的人群,包含了大多数学生和教职人员。2011年年底,脸谱网(Facebook)报告称,其网站上有超过8。45亿的月度活跃用户。在这些月度活跃用户中,大约有80%来自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的国家。脸谱网支持70多种不同语言,其报告同时表示,有4。25亿个月度活跃用户使用了其智能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上的社交网络手机应用程序。1无线通信产业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WirelessTelemunicationsIndustry)指出,2006年6月,在美国家庭中,只有10。5%的家庭“只使用无线网络”——这意味着,这些家庭放弃了座机电话,只使用手机。2011年6月,该协会估计,有31。6%的美国家庭完全废弃了座机电话。同时,该协会声称,仅2011年6月,就有1969亿条短信被发送出去。2011年,短信的发送数量高达2。12万亿之多。2这种信息传播,将把人类带向何方?对我们每一个信息传递者,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思考题:
1.你有多长时间用在发送短信、推特、脸谱网或其他形式的社交媒介上?
2.每天,你会使用哪些不同形式的沟通方式?
3.你有多长时间用在聆听他人上?
4.你能描述一下有效沟通者的特征吗?
5.哪些公众人物是有效沟通者?为什么?
6.你每隔多长时间就会思考这个问题:自己与他人面对面沟通或借助社交媒介沟通的效率如何?
沟通:建立联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里。目之所及之处,我们都能看到,有人在拿手机打电话,有人在使用iPod或MP3播放器听音乐。工作和学习时,我们会使用互联网。互联网正是信息之源,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课堂论文和演讲所需的资料信息,到联系教授的电子邮件,再到能让我们以自己选择的方式呈现自我、联系朋友和家人的脸谱网。休闲时间,我们通过上网、看电视、电话、音乐或计算机游戏而建立起关联。而生活就是一系列的关联、调解或面对面沟通的组合。然而,尽管有了这些联系,我们并没有真正去思考我们是如何建立并去维系这些关系的。我们似乎对沟通有些想当然。往往认为我们谈话了——所以,我们沟通了。但是,仅仅因为我们能交谈,我们就真的实现有效沟通了吗?什么是合格沟通?从我们的角度,沟通力是一种能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特征是,让沟通者具备成功交换信息的技巧和理解力。
沟通,能帮助我们彼此相关联、与世界相关联。每天,我们都要在不同情形下,与许多人进行沟通。我们每个小时都要聆听诸如教授、雇员、同事、家庭成员、朋友等许多其他人的讲话。我们不断地向朋友和家里人发送短信。脸谱网能让我们向世界抒发自身的感受,联系他人,无论亲疏。推特则提供了一种途径,让我们能与140个左右的人员保持社交关系。无论你的文化背景、学习方式如何或者你身处何方,都会发现,熟练的沟通,意味着更优异的学术成就、更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的工作,以及对自身生活更大的满足感。
如果你驻足认真思考自己生活中某个典型的一天,就会发现,你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建立关系上。同时,你会意识到,正是沟通让你建立了这些关系。沟通的方式有多种,而你作为一个沟通者,必然有大量各种不同的行为,来让你适应所处的不同环境。在本书中,我们将提供多种理论和方法,来帮助你更多地了解人们借助沟通建立关系的好途径。本章将阐述沟通的概念和日常生活中有效沟通的过程。我们研究了沟通的关键组成部分、沟通原则、沟通种类和内涵,以及与沟通有关的常见误区。你将有机会?思考,在一个文化日益多元化和高科技化的世界中,沟通承担着什么样的任务和角色?我们会将面对面沟通与借助社交媒介沟通二者进行区分。我们也会提出一些实用的实践活动和值得思考的问题,供你们应用在个人生活中,并借助沟通,建立起生活各方面的联系。
什么是沟通?
什么是沟通?当我们说“沟通发生了”时,具体指什么?我们如何知晓自己何时进行了有效沟通?我们在生活中是如何采用沟通方式建立联系的?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理解沟通的原则和沟通过程,以及实现成功沟通的一些指导方针。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认为,沟通是一个能让我们分享并创造意义的过程。更正式一点,我们将沟通定义为:通过人类符号的相互作用,对意义的同步分享和创造。这也许看起来很直白,但还是值得重申:沟通是很复杂的事情。如果很简单,人们就不会对此感到困难,我们也无需来开展研究。然而,这个复杂而充满挑战性的过程,对于我们所有关系的形成,无论该关系是职业方面、婚恋方面,抑或介于二者之间的其他关系,都至关重要。
沟通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存在了上千年。古希腊和罗马的学者将沟通视为影响力的一种有力手段。古典修辞学曾经研究过劝说型演讲的有效组成和传递原则。在中世纪的西欧国家,一些宗教带头人,如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利用书面和口头沟通方式,包括书信和布道,来宣扬基督信仰。在西方世界,公共演讲、讲故事和辩论,都已经成为改变大众观点和说服他人采取政治行动的重要方式。非洲、东方和中东文化,也都长期强调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按照跨文化传播学者萨莫瓦尔(Samovar)和波特(Porter)的说法,“佛祖建议他的信徒‘不恶口’”。3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的沟通学同仁也确认,在他们的文化中,对沟通的研究也是一项古老而有价值的传统。在沟通这门艺术里,著名的身体力行者包括:贝拉克?奥巴马,康多莉扎?赖斯(CondoleezzaRice),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RodhamClinton),玛雅?安杰洛(MayaAngelou),托尼?莫里森(ToniMorrison),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特瑞莎修女(MotherTeresa)、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Roosevelt),奥普拉?温弗瑞(OprahWinfrey),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DelanoRoosevelt),罗纳德?里根(RonaldReagan),比尔?克林顿(BillClinton),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Churchill),穆罕默德?甘地(MohandasGandhi),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Jr。),毛泽东(MaoTse…tung)、科林?鲍威尔(ColinPowell)。
在我们理想的“美好”生活中,沟通处于核心位置。沟通甚至被认为是促使世界更和平、更美好的一种途径。在美国,许多公众人物都被认为是优秀的沟通者。贝拉克?奥巴马、罗纳德?里根、比尔?克林顿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是公认的有效沟通者。里根在卸任总统职位时曾发表申明说:“我被称为伟大的沟通者,如果确实如此,那是因为我对沟通有独到的见解。”传媒人物奥普拉?温弗瑞、艾伦?德杰尼勒斯(EllenDeGeneres)和费尔医生(Dr。Phil)都曾经获得过脱口秀大奖,吸引了大量的听众,正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知晓如何与人们建立关系。思考一下这些事例,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伟大的沟通者”具备哪些特质?
2.上面所提到的7个人,在沟通方面是否有共性?这些共性是什么?
3.你认为,有效沟通的能力是如何改变这些公众人物的生活?
4.在你的生活中,你认为哪些人是有效沟通者?他们的沟通为什么是有效的?
与你的同学或同事比较、讨论并解释你的答案。你的答案里有多少内容与他们相同?他们做出该答案的原因与你一致吗?
根据本书所使用的定义,沟通包含了各种类型的行为和各种场合下的情形:公开的和私下的,商务场合和社交场合,家庭和学校,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尽管情形不同,但都为一根共同的线索所联结——即人类符号的相互作用,或者人们使用一个符号体系(语言)来分享思想、感受、信仰、态度、风俗和理念。阅读本书,你将会学习到人类符号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人类个体、团队、组织、文化和共文化中。你也能更多地了解沟通过程的本质:聆听、思考、在公开场合下讲话、在小团队内讲话、与人际关系网中的某个人、某两人或少数人谈话。运用谈话与人沟通的能力,将会是决定你在课堂、职场、乃至个人生活中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做一名有效的沟通者,能节约时间、让生活更舒适、让人们成功地建立和维护各种关系,同时促进个人目标的实现。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沟通力?
尽管已经与人沟通了多年,但你也许还没有机会去学习和了解沟通力方面的知识。沟通的能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为,除非有生理上的缺陷,我们大多数人都具备了开口说话的能力。但是,沟通的能力(并非单纯的说话)是后天习得的,成为一名合格沟通者的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贯穿一生。当然,如果你能努力学习沟通原则和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予以应用,也能加快这个进程。沟通的这些技能,能让你在职业发展、道德行为、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建?积极的交往关系等方面都获得好处。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快速变革的时期。在当今社会,简明、有效地沟通是让生活更成功的关键。
沟通和我们的科技社会
你还能记得自己不依赖任何形式的科学技术进行沟通是在什么时候吗?最可能的答案是,明确地回答“不记得了”。即使回忆起自己的襁褓时代,你的父母也许会在你的摇篮里放置一个双向婴儿监视器,你一开始哭,监视器就会发出报警声。在许多方面,那个双向婴儿监视器也许就是你与这个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世界所发生的第一次互动。今天,婴儿监视器已经消失了,但是你依赖大量的科技物品来与自己生活中的人们保持联系。我们称之为社交媒介——它是易于获取的科技产品,能促进与他人的沟通、互动和联系交往。
科学技术加速了沟通进程,这为有意义信息的发送和接受都增加了挑战。我们使用社交媒介来维系自己的社交网络——基于友谊、家庭、共同兴趣、信仰或知识而联系在一起的一群个体。我们现在的社交圈子远远大于以往。请参见图1?1。时间轴描绘了技术的革新过程。在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人们的社交圈子较为简单,主要由有规律交往关系的密友和家人组成,也还有一些其他人,主要借信件往来或不多的电话保持联系。到19世纪末期,第一台电话问世,家人和朋友都非常兴奋,因为现在他们可以方便地保持与他人的联系。请注意观察时间轴的左半部分,重要的时间节点间有较大的跨度。科技在进步,但是进展缓慢。现在,观察时间轴右半部分
请注意观察时间轴的左半部分,重要的时间节点间有较大的跨度。科技在进步,但是进展缓慢。而时间轴的时间点。1962年,第一颗通信人造卫星(电星1号)成功发射,1973年,第一部手机问世,从此科技开始飞速发展。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第一条短信成功发送,谷歌(Google)进入互联网行业,脸谱网、聚友网(MySpace)、视频网站YouTube和推特等社交媒介产品不断兴起。
如今,与祖先相比,我们的社交圈子显然要复杂得多。我们高度依赖脸谱网来与不同国家的朋友和世界保持联系;我们给朋友发信息来约定时间,或者制定稍后的计划;我们登录YouTube视频网站,查看传递某些信息的、有点小幽默的视频(我们也可以上传自己的视频);我们通过推特发送“微博”,向世界(关注我们的人们)更新信息;我们的iPhone或其他智能手机可以收到重大新闻提醒信息。而最让人振奋的是,所有的这些事情,我们都能用几秒钟的时间在自己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甚至手机上完成。这些社交媒介就组成了我们要实践沟通技能的主要平台。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能介入到自己的社交圈子和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中去。
社交媒介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能让我们去体验历史事件发生的那一瞬间,有时候甚至就在发生的当时。多亏了现代科技,有纪念意义的影像得以不断再现。奥巴马总统著名的“我们一定能”(YesWeCan)演讲视频,重振了投票者的信心,2008年大选之夜,他在芝加哥格兰特公园向成千上万的支持者发表了多媒体大选获胜演讲,在这两个例子里,无论你当时身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体验感受当时的情景。新闻里像地震和龙卷风之类的自然灾害景象,则能让我们对他人的灾后余生感同身受。我们使用电脑或手机发送图片,或与全球异地的人们进行面对面视频。如果你恰好在某个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某个恰当的地点,见证了某个新闻事件的发生,或者仅是与某位正在调查事件的记者或某个古怪的拿着手机拍摄的人交错而行,那么,你的形象、言辞或者声音,也许就会同步被传递到你所居住的社区、全国乃至全世界。
借助电子媒介所呈现出来的沟通规模和绝对量似乎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优秀的沟通者如何能从这浩如烟海的多种选择中选取合适的渠道和素材呢?这些高科技又如何能发挥作用,确保人们所需要信息的质量呢?社交媒介有助于人际互动和交往,还是会起反面作用?这些正是需要解决的部分问题,本书将会提供一些指导原则和理念,来帮助进行解答。社交媒介的发展是令人惊喜的,因为它们拓宽了沟通的空间,同时使沟通过程更加快捷简便。谁能花时间学习沟通的正确原则,并予以实践,谁就能最好地利用社交媒介来发展和维系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沟通和职业发展
我们大部分人都渴望能在自己所选择的职业领域内获得成功。为此我们进入大学深造,完善自我,为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做准备。沟通在职业生涯的成功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界、商业界和产业界的领袖人物已经证实了几条生活技能对普通员工获得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沟通能力正是最有价值的专业技能之一。最近的一些研究再一次强调了之前的研究结论6:雇主希望不同层级的雇员都知晓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与他人维系关系,这种沟通既包括口头的,也包括书面形式。他们希望雇员能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表现出较强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计算机/技术应用技能。最后,雇主希望雇员能保持灵活性、能适应工作过程中不同的新环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主动性。
换句话说,工作场景下的有效沟通者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予良好的指导方向。有效沟通者也是优秀的倾听者,能与他人协同合作,无论在大团组还是小团队中,都能较好地代表本公司。而大多数情况下,雇主都认为他们的雇员缺乏这方面的技能。沟通力的一些介绍性课程,正如本书的初衷之一,也都主要集中讲述这些技能。
人事高管在谈论他们所期待的理想雇员时,总会这样描述:我所需要的人,他要知道该如何说、如何听、如何想,至于其他的,那就交给我吧。只要他们能专注地听,懂得如何思考,能较好地表达自我,我就能培训他们具体的工作职责和技能。7实际上,绝大多数的职业都需要与他人联系,都需要与他人有效沟通的能力。商业界和产业界在雇佣新员工时,往往寻找的是最优秀的沟通者。尽管一些公司也提供沟通技能方面的在职培训,但是,如果能在应聘一个好工作之前,培养良好的听说和分析能力,对于职业生涯的起步或提升职业生涯,是有极大益处的。
有效的社交技能对职场上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许多雇主和大学教授都认识到,社交媒介为沟通带来了便利,使人们易于获取信息。但与此同时,有些人也在谴责社交媒介中的拼写错误和对书面、口语信息质量的损害等。在短信中,使用“gr8”(单词great的缩写)来表达“很好”的意思,是可以的。但是,在与工作相关的报告、备忘录、邮件或课程论文中使用类似用语则可能造成评分降低、降级甚至失业的严重后果。尽管有研究表明,在有足够时间的情况下,借助社交媒介沟通在建立和维系关系方面是有效的8,但同时也有其他研究表明,社交媒介降低了人们的社交技能,对社会有损害作用,特别是干扰了人们的面对面沟通。9也许,你在脸谱网上分享个人信息的同时,不会进行面对面沟通,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雇主来说,他们在搜索社交网站时更多地了解了潜在雇员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也减少了面试和招聘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