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医浪侠-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阁学士李建太走出班列道:“自王二造反以来,先后又有高迎祥、张献忠、李闯等暴乱发生。臣主张出兵围剿,以绝后患,不宜调拨粮食,以免粮入贼手。”

    何异儿道:“杀戮只能更激民愤,况且皇上登基不久,应广施仁政,笼络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民心稳国,江山才能稳固。请皇上三思。”

    内阁学士李建太又奏道:“聚众造反,夺城掠地,远不是一般饥民闹事。如不派兵镇压,乱贼就会更加猖獗,恐怕不久就要遍布全国。望皇上速作决断。”

    朱由检打了个哈欠道:“二位爱卿所言极是,均有道理,以目前形势看,百姓也要安抚,乱贼亦要弹压,两全其美方为上策。”

    内阁学士李建太道:“臣保荐一人,能担此大任。”

    朱由检道:“此人是谁?”

    “兵备洪承畴。”

    朱由检准奏,钦封洪承畴为陕西军门,刻日调往陕西剿贼。李建太领旨而去。朱由检正欲宣布退朝,孙付廷闪出班奏道:“臣有一桩心愿非皇上不能了。”

    朱由检道:“孙爱卿有何心愿需朕来了结?”

    孙付廷道:“小女秀英与异儿比武招亲,众所周知,每次提起婚事,他都借故推辞,臣无有办法,只好请皇上金口玉言。”

    朱由检道:“侠女配英雄。乃千古佳话,朕替你作主,赐侍卫长官宅一座,黄金千两,另加奴婢十双,三日后完婚。”

    孙付廷闻言甚喜,跪下谢恩,连呼三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御赐婚姻,异儿敢不遵从,当下谢恩道:“臣感恩御赐婚姻,但臣一向习惯自在,不需人伺候,千两黄金也恳请收回,调拨灾区救济灾民。皇上依臣言,臣感恩不尽。”

    朱由检闻言,赞叹一番,依言准奏,无事退朝。



………【第十三章】………

    何异儿出了皇极殿,边走边想皇上坐朝,不久便萎靡不振,不纳忠言,亲小人而疏君子,沉溺内宫之中,感叹自己大志难展,空有一腔热情,不免有些伤怀。正行间,看见一位老妈子领着一群女子走来。他认得其中一位就是费贵贞,便把她叫住,问道:“你怎么也到了这里?母亲身体可好?祥明呢?他现在怎么样?”

    费氏一见是他,百感交集,泪流满面的说道:“你留给我的银子全给官差抢去了,母亲无钱拿药,病情加重而死。弟弟因此出家做了和尚。可怜我走投无路,正遇上皇上招选宫女,便来到了这里。”

    何异儿听后心酸,但心酸只在心头一涌,紧接着被愤怒代替。这事又证明他行医是救活不了人的,什么才是对的呢?这问题他想了很久,入京以来他渐渐发觉一时冲动入仕为官也是错的。他根本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又凄又苦的他对一切都觉茫茫然了。叹息归叹息,眼前的事又不得不去做。只听他言道:“你且安心宫中,一有机会我自会带你出去,遇有不顺心的事情就来侍卫所。只要你提起我,量他们也不敢欺负你。”

    费贵贞三思恩拜谢,唏嘘着随老妈子去了。

    何异儿见她一去,转步来到内务所,把内务总管高材明叫到跟前,道:“我有一个远房亲戚叫费贵贞,新来的宫女,麻烦你照顾一下。”

    高材明道:“这个好说,侍卫长放心,咱家的安全还靠你看守,你的一句话哪有不办的。”

    何异儿谢了他出来,忽然想到今天乃是贡院张榜之日,不知张仇打赌之事如何。心有所念,于是他出了皇宫,快步来到状元客栈。一走进店内,只见里面人声嘈杂。只听仇大高声道:“打赌归打赌,谁会想到他会自寻短见,怨得谁来,大不了我出钱把他葬了。”

    原来,这一次科举张怀古依旧名列榜外,其貌不扬的仇大竟然高中状元,在他面前趾高气扬,春风得意地对他,道:“熹宗皇帝也好,思宗坐朝也罢,哪个当官的不长着一双黑眼睛,见着白花花的银子不喜爱。你一副寒酸相,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还想来考举人。举人是你考的吗。真是痴心妄想,一点自知之明也没有,还斗胆与我打赌。哈哈……”边说边像鸭子一样摇摆着离去。

    张怀古怀才不遇,屡试不中,绝望之下又遭人凌辱,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悲哀欲绝。仰首顿首,大叫道:“上天无眼啊,丧我斯文!”哀哀之下,解了腰事业,悬梁自尽,死于房中。

    何异儿叹息着回到宫中,连夜写了本科场舞弊、监官受贿、文盲中举、才子悬梁之奏章。次日早朝交与司礼监王承恩,复呈龙案之上。朱由检阅后大怒,道:“朗朗乾坤,天子脚下,竟然发生如此事情,必须严加追查,以正国法。”当下降旨封异儿为监察都司,负责查明,严惩贪官,又命刑部协助破案。

    何异儿谢恩领旨,来到刑部,立即升堂,把仇大请到刑部大堂,依照律法,先革了他功名,一声堂威,仇大已吓得战战索索地供认出他一甲状元是花了一千两黄金和几颗玛瑙换来的,同时还说出二甲榜眼黄甲龙也行贿了一千两黄金,三甲探花刘一文用一千两白银买来的,还有四甲五甲所有官职都是花钱买的。何异儿看得心震,想不到科举竟如此黑暗。当下录了口供,画了押,接着派人逮住监考官胡一明,在胡一明家里搜出一本帐簿,打开一看,与仇大所说无二,证明仇大之言属实。接着升堂审讯,追查赃款去向。胡一明起初咬牙不说,后来经不住盘问拷打,才把分赃银之人一一列出,签字画押。何异儿看到所列名全是朝中要员,一共有二十来个,见事态严重,赶紧入宫面奏皇上。

    朱由检接过供词一看,上面写着太师周奎十万两、李建太八万两、礼部侍郎高凯能六万两、贡院众人分别五千三千的不等。朱由检看后说道:“何爱卿你辛苦了,这事关系至重,需慢慢核实后才能定罪。明日你大婚之日,特准许你放假一月,这事到此为止,你只管安心地做你的新郎官。”

    何异儿见状,叹息一声,只好谢恩出来。想到皇上之言,心灰意冷,一路信步游之,当经过御膳房,见一宫女正在洗刷碗筷碟盘,看背影好像费贵贞。不由走近一看,果真是她。但见她一个劲地注着堆放如山的碗碟,时产时的用衣袖揩着额头上的汗水,一双玉手已浸泡发红。

    何异儿看的气愤道:“这个高材明说好照顾她,却给她这等活干,分明不把我放在眼里。”

    费贵贞抬首见是他,忙说道:“这儿很好的,碗碟虽然多了点,但也不觉得累。其实高总管对不错的。”

    “这个老滑头,看我怎样修理他!”何异儿说后,转身来到内务司。高材明一见他脸色,就明白了什么事情。陪笑着说道:“这些天实在没办法,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里里外外要我去打点,忙得喘不过气来,过些日子再把她换个工做。”

    伸手不打笑面人,何异儿虽有气却发不出来,说道:“你倒很有自知之明,我一来你就说了,宫廷混久了,人也变得老奸巨滑,在我面前耍起滑头来了。”

    高材明陪笑着说道:“咱家哪敢啦。”一顿,又道:“今天中午皇上来正宫用膳,就安排她端盘子,反正多一个人少一个人没什么区别,做得好日后就干这工作,做不好再调换别的,你看怎样?”

    何异儿点头道:“这样甚好。”

    昭阳正院,周娘娘在宫娥的细心梳妆下,如出水芙蓉美艳无比。皇上一个多月没来了,今天突然降临,这使她久待的心有点兴奋了。随着一声“皇上驾到”,已见朱由检快步走进。周娘娘及宫娥跪下接驾。朱由检伸手拉起她坐到桌边,寒暄过后,王承恩拂尘一甩,传言开膳。只见走来一排宫娥彩女,每人手中端着一样菜肴,足有三十个人,另有几名宫娥侍立桌旁。周娘娘亲自斟上御酒。朱由检端起呷了一口,拿起玉筷,宫女上前跪下,双手托起盘子举过头顶。朱由检只挟起一点尝了尝,又换上另一道菜。周娘娘见看上吃一点,她也吃一点,皇上放下筷子,她便斟上酒,吃来吃去发觉朱由检与往日不同少了言语,也不探问,只小心服伺。当吃到十道菜时,盘子抖了一下,菜没挟着,周娘娘一见大怒,道:“把她拖下去,别了皇上胃口。”朱由检把手一挥,止退太监,说道:“你是新来的?”宫女答道:“奴婢正是。”朱由检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宫女回话道:“奴婢姓费,名贵贞。”朱由检见她低头发颤,轻言道:“不用怕,你且抬起头来。”费贵贞道:“奴婢不敢。”朱由检道:“朕要你抬头就抬头。”费贵贞听后,慢慢仰起粉首,一双水灵灵乌黑发亮的秀眸不住地闪动着,柳眉弯弯,酒窝隐现,一副倾国倾城之貌把皇上看愣了。

    周娘娘一声“皇上”,才使他恍过神来,道:“下去吧,你们都下去吧。”

    待宫娥太监走开后,对周娘娘道:“你父亲也太放肆了,身为太师,又是国丈,何尊的荣华,为什么还贪得无厌,视国法如儿戏,上行下效,满朝文武无不沾染,你叫朕如何处理?”说到这里,把供词递与她看。周娘娘看后道:“家父贵为皇亲国戚,又是太跺,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李太宰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怎么会收受贿赂,做出这等蠢事来,其中必有原故,明眼人一看就知是诬告国家重臣,居心叵测。”

    朱由检不悦道:“你怎不想事情属实,朕该怎么办?”

    周娘娘道:“受点银子也没大不了的事,只要他们退还银两,改过自新,既往不咎。”

    朱由检道:“看在爱妻份上,这事就算了,你还是多劝劝你爹,应当洁身自好,别让朕下不了台。”说完离去。

    周娘娘气得大骂胡一明这个狗官诬陷她爹不得好死。一贴身宫娥道:“皇上不追究了,娘娘你还气什么呢,最重要的娘娘倒忽略了。”

    周娘娘道:“什么最重要的,你说来我听。”

    宫娥道:“方才一幕娘妨不是没看到,如不早作打算,皇上恐怕要立贵人了。”

    周娘娘一想也是,但不知该怎么办,说道:“这如何是好,总不能把人家杀了。”

    宫娥献计道:“娘娘身边少个人伺候把她弄到身边看着,皇上又能怎么样呢。”

    周娘娘闻言大喜,立即把费贵贞叫到正宫来道:“这儿少个梳头的人,见你聪明乖巧,我很喜欢。从今天起,你就留在我身边,早晚梳梳头就行了。但先得学会这里规矩礼数。我可不喜欢不懂规矩的人。”

    费贵贞唯唯诺诺,一一应承下来。



………【第十四章】………

    晨曦初现,霞光映天。这是一个晴朗天气。

    孙府里到处张灯结彩,一片喜庆景象。上午文武官员已陆续前来恭贺,孙付廷夫妇忙接不暇。

    何府却无一点铺张,也没有热闹排场,一切显得简单素静。王承恩奉旨送来贺礼,异儿出来答谢。最令他高兴的贺客,也是他意料不到的竟是边陲勇士吴三桂,还带来了费贵贞。这确实令异儿惊喜。吴三桂见他惊喜的样子,笑呵呵地说道:“想不到吧,想不到我能参加你的婚礼,这机会真是太巧了。皇上召我进京没料到又碰上了我的未婚妻,也是我的表妹,指腹为婚的。”

    何异儿道:“你们异地相逢,也是喜事一件,值得庆贺。恭喜你们。”

    吴三桂递上礼物,道:“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何异儿欢喜接过,道:“今天有你们前来作贺,我真是太高兴了,谢谢,谢谢你们。”接着请他们入座,献上茶道:“我有一件事求吴兄帮衬。”

    吴三桂道:“什么事只管说,大哥能做到的决不推辞。”

    何异儿道:“小弟无父无母,京城又没亲戚,这次大婚想请吴兄当证婚人,不知吴兄意下如何?”

    吴三桂道:“你我非亲兄弟,胜似兄弟,证婚人非我莫属,我就当仁不让了。”

    何异儿欢喜不在话下。

    下午,何异儿披戴红花,骑着高头大马,一路吹吹打打把新娘子接回府中,拜堂仪式简洁而隆重。在王承恩的三声呼礼下,新人拜了天地,敬了证婚人茶,送入洞房。外面诸事有王承恩和吴三桂安排,一切井井有条。贺客欢娱喜闹了一天,此时也相继辞行。

    洞房里,喜烛高照,亮如白昼,壁案上一只小鼎里飘出沁人心脾的缕缕香馥。一张牙床上坐着头顶四方彩巾的新娘子,何异儿望着她,内心是苦是甜,是喜是忧,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想了许多许多,最后还是伸手把红盖头揭开,露出花一样的脸蛋,容光焕发,羞羞答答的样子比平日更显妩媚动人。

    孙秀英星眸半展,娇靥带笑,百媚丛生,柔柔的唤了声,“何郎!”身躯已慢慢靠了过去。

    红珠一笑,退出房间,轻轻把门拉上。

    何异儿年得心神一荡,魂儿飘仙,此时此刻,哪管它几许闲愁,伸我把她揽在怀里。秀英温顺含羞,伴郎卧下,烛影摇红,春声荡室。二人鱼水之欢后,甜甜进入梦乡。

    夜风轻柔,月朗星辉。一对历经磨难再度重逢的情人,相拥花前月下,互诉别离情怀。又听费贵贞道:“一次突发洪水,把我家冲了,爹为救我被洪水淹死。我跟着母亲流落到桃花村,被一好心人收留。后来母亲就跟了他,还生了个弟弟。不久继父也去世了。为葬父,自卖给人家当使女。后来多蒙异哥哥还钱赎身,才得以自由。母亲死后,弟弟出了家,我也就来到了这里。也是上天怜我,在这里遇见了你。”说着说着,那眼泪直流下来。

    吴三桂温存地抚慰着她,说道:“难怪我四处打听,都没有找到。只道你们都被洪水卷走了,没想到你母女遭遇如此不幸。现在好了,我们再也不分开,明天我向皇上请求带你去边关,让你不再受委屈。”

    二人言语温馨,不知时光流失,沉醉在久别相逢的喜悦当中。

    次日早朝,吴三桂行了朝拜大礼后,出班奏道:“臣有一事,请皇上成全,臣感恩不尽。”

    朱由检道:“朕正有事要对你讲。”

    吴三桂道:“皇上请先说。”

    朱由检道:“昨日听皇后说你找到失散多年的表妹,可有此事?”

    吴三桂道:“正是臣要说的事情。”

    朱由检又道:“皇后与朕商量了,决定封费贵贞为紫霞公主,留在紫霞宫,待你边关告捷,凯旋归来时再迎娶。”

    吴三桂本想恳请皇上恩准费贵贞随他去山海关,没料到皇上封她为紫霞公主,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他们又不得不分开,不知何日才能凯旋归来,迎娶心爱的人。当下谢恩出朝,动身前往山海关。

    这时,户部侍郎刘明衡出班奏道:“今战事频繁,耗资巨大,国库渐已空,臣奏明皇上,设法充实国库。”

    朱由检闻奏,对群臣道:“国库渐空,众爱卿有何良策解国之困需?”

    太跺周奎走出班残虐,双手一拢,奏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臣有一法,当解国困。”

    朱由检道:“你说来听听。”

    太师周奎道:“中国博大,地域辽阔,遍地金银。只要张榜天下,每人纳银十文,国困可解矣。”

    何异儿闻言大惊,跨出班列,指着周奎,道:“你这匹夫,收受贿银之事未完,今天竟说出这等伤害民众之话来。你良心何在?”

    周奎叫屈道:“老夫也是替皇上分忧解愁,一心为国,却有人借事诬蔑老夫,居心不良。”

    李建太出来说道:“太师之言伤民,那么何大人一定有更好的办法解国之困需?”

    何异儿气愤的说道:“国家之银进了你们腰包,向百姓要钱,不如向你们告借。大官大借,小官小借。每人五万三万的加起来过千万两,食君俸禄,为国分忧,做臣子的应当倾囊相助。”

    李建太接下道:“国债当头,责无旁贷。只是近来年成不好,祭田失收,入不敷出,实在难以宽借银两。请皇上体谅,恕臣死罪。”

    朝中官员见了,无不随声附和,个个言苦,不肯拿出一点来为国出力。

    朱由检一叹道:“朕还未说,你们就已哭丧着脸,叫朕如何开口呢。”

    何异儿不畏权势,依然说道:“朝中官员每月拿着俸禄,花天酒地,倒是手头紧缺苦不堪言,百姓连年遭灾,颗粒无收卖儿卖女,官府不问,朝廷不管,仍旧横征暴敛,余今还要向他们征收税银,这与毒虫猛兽有何区别?!”

    朱由检闻言不悦,但也没有责备异儿。

    李建太见皇上脸的阴晴之色,唯恐于己不利,一旁说道:“一个主张加征税银,一个呼喊减轻税赋。一个为国,一个为民。二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国困不得不解,民负不得不减。各说一词,都有道理。减了税赋,国家愈穷,加了税银,百姓愈苦。矛盾正比,难以定夺。老臣方才思想得出一个办法,能解矛盾之良策。”

    朱由检道:“有何良策,快快说来。”

    李建太道:“其实非常简单,少数服从多数。在二人背后各放一只碗,大家手里拿着棋子,从二人背后走过。赞同谁的,就把棋子放在谁的碗中。最后看谁碗里棋子多少来决定。大家也没意见。这样岂不妙哉。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朱由检道:“这样甚好。”

    当下叫人拿来棋子和碗,把碗放在二人背后,文武官员各人拿着一枚棋子从二人身后走过。也是大明该亡,朝中出此奸臣。满朝文武没有一个心甘情愿肯拿出钱来的忠良之士,又忌惮周奎势力,哪有不阿谀奉承的,个个把棋子投放在他的碗中。何异儿碗中只有一枚。这一枚也是孙付廷放的。这情景令异儿痛心,嗟然泪流。

    回到府中,抑郁成疾,多亏孙秀英一旁开导,才得以康复起来。思前想后,决然辞官。主意已定,当即把朝服与乌纱帽放在大堂之上,与孙秀英和红珠离开了京城。



………【第十五章】………

    经过数月的旅途劳顿,他们一行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云溪镇。

    何异儿偕孙秀英及红珠拜祭了爹娘与兰花,之后,在镇中热闹地段租赁房子,购买器具,挂牌开起药铺。自开张以来,由于采取药价公开,贫苦减免的办店宗旨,生意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