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杜甫诗选注-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故古人多以喻朝廷或皇帝。 

      '六'杨注:“上句承南图句,指蜀人思旧署也。下句承北极句,言以夏时人觐。”古漏刻, 

昼有朝、禹、中、脯、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漏鼓,报漏刻之鼓。 

      '七'《新唐书:艺文志》载李靖有《玉帐经》一卷。玉帐术,用兵之术。严武去蜀,故云空 

留。 

      '八'以下写送别。上旬言武由蜀人朝。阁道,犹栈道。丹地,以丹漆涂地,指朝廷。下旬自伤 

留滞成都。 

      '九'二句流水对。那,岂也。会,定也。秦指长安。 

      '一○'未二句是赠诗主旨。送大将还朝,而预祝其“见危授命”,在他人必不敢,亦不能,以 

杜甫本身即一“济时肯杀身”之人也。观此,知道日父泥饮之美严武,用意亦在诱导,非阿诀以谋求 

一己之私利。台,是三台,旱名,古人以三台比冥公,台插,即宰辅的意思。 

…  52…

                                         客夜 * 

                              '一'                              '二'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人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 
           '三'                                '四' 
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 

     * 这是宝应元年 (七六二)秋,流落样州(四川三台)时所作。这年七月,杜甫送严武还朝, 

一直送到绵州奉济驿,正要回头,适徐知道在成都作乱,只好避往摔州。这时他的家仍住在成都草堂。 

      '一'这句即《古诗十九首》“愁多知夜长”意。仿佛老天爷故意和人过不去似的,所以说“不 

肯”。黄生云:“起句用俗语而下俗,笔健故尔。接句不肯字,索性以俗语作对,声口隐出纸上。” 

      '二'这两句是写不寐时所见所闻。残月,将要落的月亮。因夜深,故见月残。高枕句,仇氏 

引洪仲注云:“高枕对人帘,谓江声高于枕上,此以实字作活字用。”按洪注据上句“入”字,将形 

容词“高”也看作动饲,甚是。高字属江声,不属枕,不能理解为“高枕无忧”的高枕。但说是“江 

声高于枕上”,却仍费解。私意以为:江声本来自远方,但枕上卧而听之,一似高高出于头上,故日 

 “高枕”。因夜静,故闻远江之声亦高。 

      '三'这两句是不寐的心事。仗友生,靠朋友。 

      '四'杜甫本很愁苦,妻子又来信催归,所以益发睡不着了。应悉未归情,是说应当了解我迟 

迟未归的苦衷。即五、六二句所说的。仇注:“书乃寄妻之书。”非。 

…  53…

                                         客亭 * 

              '一'                                                '二' 
秋窗犹曙色 ,落木更天风。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 
              '三'                               '四' 
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 

     * 这和前诗是同时之作。 

      '一'犹曙色,到底还是天亮了。下三句写秋晓之最。 

      '二'宿雾,早晨的雾。因由前夜而来,故日宿。 

      '三'这两句是矛盾的。自己并非没有才德,如今却老病成翁,这算什么 “圣朝”?又哪能说 

得上“无弃物”?杜甫往往使用这种说反话的矛盾手法来反映当时政治黑暗的真相。 

      '四'残生,犹徐生。转蓬,言人之飘零无定如蓬之转,这是由愤慨而灰心绝望的话,碰着这 

种“圣朝”,还有什么可说,这辈子只有随它去了。其实这种飘零生活,对杜甫创作倒大有裨益。 

…  54…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一'                      '二'                      '三'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 
      '四'                      '五'                      '六' 
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 
              '七' 
襄阳向洛阳 。 

      * 这是七六三年 (代宗广德元年)春在样州作的。这年的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 

斩其首来献,并以幽州降,延长到七、八年之久的安史太乱,到此算是告一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 

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听到这消息,所以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并仲口而出的唱出了这一首有 

名的六律。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出杜甫爱国的精神,天真的性格,充沛的热情,而且可以看 

出他那“炉火纯青”的工力。全诗八句,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象说话一般,使人忘其为“回 

忌声病”的律诗,有水到渠成之妙,所以特别为人所爱读。 

      '一'这六个字里面便包含着眼泪。人是远在剑南,消息是来得这样出人意外,而这消息又正 

是有关整个国家的大喜事,哪能不惊喜掉泪?称剑南为剑外,犹称湖南为湖外,岭南为岭外,乃唐人 

习惯语。蓟北,即河北。 

      '二'这是痛定思痛、喜极而悲的眼泪。 

      '三'这句应结合杜甫一家的经历来理解。杜甫和他的妻子都是死里逃生吃够了苦的,现在看 

见妻子无恙 (时已迎家来样州),故有“愁何在”的快感。按白居易《人峡次巴东》诗云:“不知远 

郡何时到,犹喜全家去此同。”又 《自咏老身示诸家属》诗云,“家居虽淮落,眷属幸团圆。”白未 

经大丧乱,尚且如此,杜甫这时的快感,就更是人情之常了。 

      '四'漫卷,胡乱地卷起 (这时还没有刻板的书)。是说书也无心看了。杜甫当时大概正在看 

书,情状逼肖。 

      '五'放歌,放声高歌。纵酒,开怀痛饮、 

      '六'春日还乡,一路之上,柳暗花明,山青水秀,毫不寂寞,故日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青 

春是人格化了的。刘希夷 《出塞》诗:“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此以下三句皆预拟将来的话。 

      '七'二句即写还乡所采取的路线。即,是即刻。峡险而狭,故日穿,出峡水顺而易,故日下, 

由襄阳往洛阳,又要换陆路,故用向字。人还在梓州,心已飞向家园,想见杜甫那时的喜悦。杜甫自 

注:“余有田园在东京(洛阳)。”——浦注:“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涂俱写情。生乎 

第一首快诗也,”——按 《太平御览》卷六五引《三巴记》云:“阎、白二水合流,自汉中至始宁城 

下,人武陵,曲折三曲,有如巴字,亦日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阆、白二水,即嘉陵江上游, 

社诗已峡,盖指此。若长江中已东三峡之已峡,乃在巫峡之东,杜时在梓州,不得云“从已峡穿巫峡”, 

注解多误。 

…  55…

                                         九日 * 

                   '一'                     '二'                     '三' 
去年登高都县北 ,今日重在涪江滨 。苦遭白发不相放 ,羞见黄花无 
      '四'                     '五'                      '六'                     '七' 
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 ,路难悠悠常傍人 。酒阑却忆十年事 : 
                   '八' 
肠断骊山清路尘 。 

     * 七六三年秋流亡梓州时所作。是一首拗体七律。九日,指九月九日,即重阳日。 

      '一'六朝以后,士大夫们有重九登高的习气。郪,音妻。都县,属梓州。 

      '二'涪,音浮。涪江滨,指样州。重,读平声,重在,仍在。 

      '三'不相放,不饶人。不甘心衰老,却天天见老,故恨白发之欺人。 

      '四'人老花新,故日羞见。黄花,菊花。此二句亦以口屠作对者。 

      '五'郁郁,悒郁不快。 

      '六'悠悠,忧恩貌,老是靠人生活,所以优愁。 

      '七'酒阑,指酒罢客散,此时最容易追思往事。十年事,十年以前未乱时的事。 

      '八'骊山为十年前唐亥宗和贵妃游琉的地方。清路尘,夭子出行要清道。玄宗的荒淫,造成禄 

山之乱,而这个乱子,又正是社甫“为客”“傍人”的根由,故不禁想起为之肠断。 

…  56…

                                           * 
                                有感五首 (录一) 

                              '一'                                '二' 
洛下舟车人,天中贡赋均  。日闻红粟嘈,寒待翠华春 。莫取金汤固, 
              '三'                               '四' 
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玉臣 ! 

     * 这五首诗当作于七六三年秋,因这年冬十月吐蕃陷长安,诗中夫提及。这五首和当时国家 

的政治军事有密切关系,我们选录第三首。这一首是反对迁都洛阳之议的,希望朝廷能力行俭约,减 

轻人民疾苦。 

      '一'洛下,即洛阳。古人以洛阳为天下之中,四方人贡,道里均等,故曰“天中贡赋均”。 

      '二'这两句讽刺统治阶级只知聚敛贡赋,不管人民冻馁。红粟腐,见储粟之多。 《汉书:食货 

志》:“太仓之粟,陈陈用因,腐败而不可食。”日闻,是不断的听说。寒,指人民。翠华,天子之 

旗,即指天子。春,作动词用,犹温暖。是说应散储粟以赡济穷民。 

      '三'二句一警戒,一开导。莫取,犹莫恃、莫凭。金汤,即所谓金城汤池,这里影射洛阳。 

险固不足恃,故告以莫取。意在反对迁都洛阳。宇宙新,即人民安居乐业。其具体办法,即下所云行 

俭德。 

      '四'本王巨,原来都是你皇帝陛下的好百姓。这里杜甫指出了所谓“盗贼”的根源即在于统 

治阶级尤其是皇帝本身的奢侈剥削,“官逼民反”,厦是一个极平凡的道理,但却无人肯说、敢说, 

过字读下声。道理本很简单,故日“不过”。 

…  57…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 

              '一'                '二'                               '三' 
王室比多难 ,高官皆武臣 。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词人 。国待贤良急, 
              '四'                                '五'                               '六' 
君当拔擢新 。佩刀成气象,行盖出风尘 。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 。 
                               '七'                                '八' 
众寮宜浩白,万役但平均  !霄汉瞻佳士,泥涂任此身 。秋天正摇落, 
              '九' 
回首大江滨 。 

     * 此诗亦广德二年(七六三)秋,在梓州所作。陵州,今四川仁寿县。东汉同·称太守为伎 

君:唐之刺史川当于汉之太守,故亦称刺史为丈君。路使君,名未详。 

      '一'王室,指朝廷,实即国家。比,音bi,犹近来,多难,指安史之乱。 

      '二'因多难,朝廷急于赏功,故武将多在高位,所谓“杂志横戈数,功臣甲第高”(《收京》), 

 “苍生破碎,诸将功勋”(《祭故相国清柯房公文》)。按《旧唐书》卷一百十一《房琯传》:“时 

多以武将兼领刺史,法空堕废,州县廉字并为军营,官吏侵夺百姓室屋以居,人甚弊之。”可见当时 

地方长官亦多由武将兼任。 

      '三'二句承上一转。言如今安史之乱已平,故朝廷开始简用词人。词人犹文人,指路使君, 

通使者,朝廷使命可以通行。相传尧、舜时有四岳十二牧的官,后因泛称州郡官为岳牧。浦起龙云: 

 “起四句,述简用之由。一往一今,综括玄、肃、代三朝之局,令千载了然。”按作诗之意,则在提 

醒路使君重视这一次的简用。 

      '四'由武臣兼领到用词人,是一个转变,故日“新”。” 

      '五'当时文人多不敢领郡,所以杜甫有“领郡辄无色”的话。这两句写得冠冕。意在鼓其锐 

气,壮其行色。 《晋中兴书》(《丛书集成》本):“初,魏徐州刺史任城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 

为必三公可服此刀。虔谓别驾王祥曰: ‘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此句 

是以古人期待路使君。成气象,言其有威。盖,车盖。因方赴任,故曰“行盖”,犹曹植诗所谓“飞 

盖” (“飞盖相追随”)。出风尘,出于风尘之中。时战争未巳,风尘未息。 

      '六'上句言战祸之烈,下句言剥削之惨。疮痍,谓百姓创伤。 

      '七'二句即承上来。宜洁白,戒以勿贪污;但平均,告以勿畏豪强。 

      '八'霄汉二字双关。表面上指官位的高贵,实际上是指品质的高洁。二句是说只要你能做一个 

受人瞻仰的好刺史,那么我个人即使穷途潦倒也可以随它去。朱瀚评“战伐乾坤破”以下数语云:“一 

段悲悯深心,随风雅溢出。告诫友朋,若训子弟!不如此,则诗不真;不如此,则诗不厚。又云 ‘霄 

汉瞻佳士,泥涂任此身’,则人我之相都融,拯救之思益切矣!” 

      '九'二句点送别之时与地,又动之以友谊。浦云:“结语,望其念我流寓,正欲其思我箴规也。” 

…  58…

                                        王命   * 

                              '一'                                 '二' 
汉北豺狼满,巴西道路难  。血埋诸将甲,骨断使臣鞍 。牢落新烧栈, 
              '三'                                '四' 
苍茫旧筑坛 。深怀喻蜀意,恸哭望王官 。 

     * 七六三年八月四日,杜甫的知己房琯死于阆州僧舍,他于九月由梓州赴吊,此诗即在阆州 

时作。这年七月,“吐蕃大寇河陇,陷我秦、成、渭三州,入大震关,陷兰、廓、河、鄯、洮、岷等 

州,盗有陇右之地。” (见《旧唐书:代宗纪》)便是此诗的历史背景。王命,这里指王朝的命将、 

命官。 《诗经》有“王命南仲”、“王命召伯”等语。 

      '一'汉北,汉水源之北,即上举诸州地。巴西,原为郡名,此犹言川西。 

      '二'二句承“汉北”。上句言战则无功,下句言和亦徒劳。埋,埋没。血埋,极言将士战死者 

之多,骨断,骨折。是说使臣鞍马往来,骨为之折。 《通鉴》卷二百二十二:“广德元年四月,遣兼 

御史大夫李之芳等,使于吐蕃,为虏所留。”诗当即指此事。 

      '三'二句承“巴西”,下即专言四川。栈,栈道。牢落,形容被烧栈道的残破。大概为防吐蕃 

深入而自行烧断。坛,将坛。汉高祖曾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按自七六二年七月严武去蜀后,蜀多变乱, 

杜甫思得严武再镇蜀,但事殊渺茫,故有“苍茫”之感。杜《八哀诗》云:“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 

轻。”又《诸将》诗:“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才。”就都是称美严武的。 

      '四'汉武帝命唐蒙通夜郎 (汉时南彝国名,今贵州西境),蒙擅自“发军兴制”“转粟运输”, 

民多逃亡。武帝因遣司马相如使蜀,相如作《喻巴蜀檄》,向巴蜀人民说明,那都不是朝廷本意。杜 

甫切盼代宗能注意镇蜀的人选,盼望之切,故至于恸哭。 

…  59…

                                         征夫  * 

                              '一'                               '二'                '三'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路衢惟见哭,城市不闻歌 。漂梗无安地 , 
              '四'                                '五' 
衔枚有荷戈 。官军未通蜀,吾道竟如何 ? 

     * 这也是七六三年冬初在阆州时所作。时吐蕃围松州,蜀中人民又苦于征戍。 

      '一'起二句沉痛。几人在,是说没有几个人在。不见人,只见山,然而人少山多,又有何用? 

故曰空自多。 

      '二'人民普遍苦于征戍,故有此反常现象。 

      '三'这句是杜甫自叹无安身之地。 《说苑》:“土偶谓桃梗曰:子东园之桃也,刻子以为梗, 

遇天大雨,必浮子,泛泛平不知所止。”杜甫流寓,故以漂梗自比。 

      '四'这句是说有见皆荷戈的征夫。枚状如筷子,横衔之,以止言语。荷戈,指兵士。 

      '五'有走投无路之感。 

…  60…

                                         早花 * 

                              '一'                                '二'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腊月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盈盈当雪杏, 
              '三'                               '四' 
艳艳待春梅 。直苦风尘暗,谁忧客鬓催 ! 

     * 此亦阆州作。见早花而伤国难。 

      '一'西京,长安。七六三年十月,吐蕃陷长安,焚掠一空。代宗先期奔陕州,至十二月方还都。 

因无人来,故不知长安之安定与否。 

      '二'腊月,阴历十二月。蜀中气暖,故腊月花开。“已”字写早花。“自”字正承首二句来, 

合情无限。花本可爱,诗人亦自爱花,所谓“不是爱花即欲死”,但由于感时伤事,故转觉花开之可 

怪可恼。怪其开得不合时宜,恼其偏开得自由自在,全不了解人意。 

      '三'杏花斗雪而开,故曰当雪杏。梅花先春而放,故曰待春梅。盈盈、艳艳,皆形容已放之花。 

      '四'直苦,但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