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多月后,有一天傍晚,刘畅上街闲逛,回到宿舍楼下时天已经黑了。有两个年轻人在楼道口把她拦住,说他们等她好久了。
刘畅没想起这两人是谁。其中一个年轻人指着停在楼旁的一辆奥迪车,说刘研究员记得这辆车的。不由刘畅啊了一声,不错,这是秦石山的车,还有他的驾驶员,该驾驶员曾在一处高速公路休息区冲出来朝她大喊大叫,骂她不长眼睛。当时被她拿秦石山镇住了,后来想起来还有些负疚。
驾驶员却不是上门找刘畅算账的,他客气有加,他说他也姓刘,小刘,五百年前是一家。另一个年轻人是小王,秦的秘书。领导让他们俩在这里守候请刘研究员。秦市长来省里办事,住在该市驻省城办事处,想见见她。电话找不到,所以上门等。
刘畅摇头,说不去。她不认识什么秦市长。
驾驶员着急,连叫就是秦副市长啊,秦石山啊。身边的小王秘书赶紧帮腔,说真的不是冒昧,他们打了无数个电话,手机都打没电了,始终没人接。
刘畅一时无言,她没把房间电话接上,手机也一直关着。
小王说领导请刘研究员务必去一下,有重要事情找她。“什么事呢?”小王说领导有一块古砖,据说是明朝的,想请刘研究员一起探讨一下。
刘畅略略踌躇。刘研究员至今收藏着秦副市长相赠的一块明代古墙砖,他们之间关于古砖的话题肯定不属于文物鉴定范畴。秦石山有什么事需要跟刘畅探讨呢?难道是算账?老账新账一起算,从明朝一直算到眼下?也许他知道了刘畅告的恶状?
她对自己说:“去吧。”
刘畅上车。她注意到奥迪还是那辆奥迪,但是车牌换了,不是九号,变成了二号车。她问这是怎么回事?王秘书说秦石山已经被确定为代理市长,法律规定市长必须由
。
… …
《人民文学》 …
《人民文学》2007年第7期 …
。05:41
市人代会选举产生,在明年初人民代表开会之前,他以代理身份行使市长的职权。
这么说还是升了,没给“反映”掉。
刘畅见到了秦石山。这位小个子官员春风满面,威风凛凛,处在大群人的包围之下。他住的套间带会议室,沙发上坐满了人,一口一个的“秦市长”。看到刘畅他点点头,很矜持,对屋里人介绍说,这位刘研究员年纪轻轻,大名鼎鼎,很有个性。他还具体介绍刘畅的个性,说第一次见面时,刘畅就建议他到他们社科院当院长。刘畅即纠正,说初识秦市长应当是在工地,那儿有一条沟,还有一堵旧城墙。秦石山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他说刘研究员记性这么好哇?刘畅说她总是实事求是。秦石山转而旧话重提,说他已经在考虑面试的题目,以备一朝管得着即为刘畅开考。刘畅说秦市长步步高升,这一天看来为期不远,她已经感觉到了,脖颈后头一把砍刀,嗖嗖有风。
大家哈哈哈跟着笑,其实没谁知道他们说的什么。
刘畅在屋里坐了会儿,看秦石山一直不跟她探讨古砖,决定告辞。秦石山一听她要走,摆一摆手,让屋里人不要动,自己起身把刘畅送到电梯,一起下了楼。驾驶员小刘守在楼下,秦石山让小刘把车开到前边路口等待,说自己要陪刘畅走几步路。
刘畅说她要问一问秦市长,那些人有什么理由要骚扰她呢?
原来她真是捅了马蜂窝。当年通东京的关隘眼下一片荒凉,却有一条暗道通往财富。当地拟建公路已规划多年,方案选定也有不少日子,一些有来头有办法的开发商因此早早染指,开发前景较好的山坡地块已经各自有主,只待公路一通,土地升值,就会蜂拥动手。不料研讨会后情况逆转,公路改线,好地块变差,差地块变好,原有利益格局完全被打乱,遭受的反对和阻力可想而知。所谓“古苍柏关”遗址在当地争论那么大,伪点几成公认,刘畅因辨伪遭受骚扰辱骂,缘由尽在这里。
秦石山说,他担任副市长后一直主管城
刘畅说:“你那一屋子‘秦市长’怎么办?”
他把右手举高,握拳挥了一下。有如当年紧握一块残砖。
“让他们等。”他说。
他们出门,沿人行道往前走。这时候可以说话了,果然,话题与明朝无关。
秦石山问:“他们好像找过你了?”
刘畅冷笑,说秦石山问的是谁?有不少人找过她,包括警察和官员。
“你好像跟他们说了些什么?”
刘畅说不错,该说的都说了。她告诉一位陈处长,秦石山人品低劣。
秦石山大笑。说谢谢。刘研究员真是帮了大忙。简直是天公作美。
刘畅真是异常惊骇。
这时他才正式说明找刘畅的用意。他说,据他了解刘畅已经没再接到骚扰电话,显然有关措施已经奏效。他让警察走访了一些部门,找了一些人,虚张声势,吓唬加提醒,没有动一个人,这就了结了。显然相当准确。建,公路不属他分管,一年多前担任常务副市长,才接管这块事务。其时A点B点之争稍平,已议定按原设计开工了,他心里却明白,知道前任留给他的B点非常可疑。有一天他带着几个人去了苍柏关,爬到前山山头,远眺天地。他忽做联想,想象自己身处北宋年间,正带着几个小厮穿过山口的关隘,沿着古驿道前往王朝都城东京汴梁赶考。那一刻阳光普照,他在山口上做出决定,谋划公路改线,把事情翻转过来。
“所以才有那次研讨会。”他说。
刘畅大吃一惊。
“说什么?你决意翻盘?从一开始?”她问。
秦石山说确实是。推翻一个已定方案很不容易,哪怕手握重权,行事也要非常小心周密。他不能表露自己的想法,让人抓住把柄,必须不偏不倚。非常公正,绝对尊重事实,让人无话可说。原方案牵扯的不光是几个开发商、公路部门,还有多个曾参与决策的政府单位和重要官员。面对他们,他特别需要帮助。为什么非把刘畅请来?因为她能助一臂之力。从旧城墙那回开始,他就对刘畅有数,知道她有足够的专业水准,还有爆发力,二者对他对这件事都非常需要。事前他却不能跟刘畅说明白,因为彼此没有足够的信任基础,可能招致反感,弄巧成拙。所以只能悄悄掌控。研讨会最后关头,他下令周水沐去游说刘畅帮助作假,还让周给刘畅发钱,特多拨刘畅一千。这本来是财务人员的事,现在派给周水沐。周蒙在鼓里,以为是好事,喜不自禁就去发钱、传话,诱刘畅合作。其实秦石山派他上是断定刘畅肯定不齿,周水沐表现得越充分,刘畅就越会被惹恼。不出所料。刘畅跳起来了。
“你那发言很解决问题。”他说。
如此闻知内情,刘畅震惊不已。她居然是被秦副市长准确算中?不可能。
她说不对吧。要是出现另外的结果怎么办?难道就不怕她喜滋滋签字拿钱,谋划尽成泡影?秦石山说如果那样他会另想办法。当时他觉得把握很大。
“当领导,看人用人是基本功。”他说。
刘畅发愣,半晌无言。秦石山说刘研究员还不相信吗?刘畅摇头,说明白了。弄半天,这才发现是被利用了。感觉真是一个非常不爽。
秦石山说:“你是不是愿意苍柏关被夷为平地?”
刘畅说她愿意要的是真实。
秦石山说人必须面对现实,应对复杂现实要有智慧,还要有勇气。他清楚自己执意改线,不管做得多么细致周到,给人以迫不得已非得这样的印象,终究还是要触动一些利益集团,有风险,有代价。但是他觉得很值。一个官员获得权力,能做大事才有意义。做成这件事,表面看报纸上挺风光,背地里可没少人告状,关键时刻杀气腾腾。刘畅一定也感觉到了。
“他们告我跟你合谋,给你钱,送你手机,授意你发难,再乘机把事情翻转过来。所以考察组要去找你核实。”他说,“事实证明纯属诬告,刘研究员替秦市长有效洗刷了诬言,尽管骂得更难听。人品低劣。真是那么严重吗?”
刘畅说她从前掌握的动听词汇的确不多,现在恐怕更少了。
秦石山说无论如何应当表扬刘畅,为了前往东京的关隘和秦代市长。为什么直到现在他才特予表扬?以前不是时候,不好说,现在可以了。那个关口已经过去。
刘畅恨恨不休,说她觉得未必。至少对她而言。
4
周水沐给刘畅打电话,说秦市长交代他跟刘畅联络。该市准备利用苍柏关一带目前形成的地理、土地和交通优势,建设一个以古迹为中心的主题公园,兴建一批服务设施,开发旅游,拟聘请刘畅为该项目顾问。刘畅说建议在旧日官道上搞几个小卖部,挂几件宋代官服,供游客租用,远望东京,豪情万丈,拍几张照片。官服上可以印字,“秦”,一个字斗大。周水沐说这意思是刘畅答应了?刘畅说秦市长准备安排多少顾问费?正高三千,副高两千吗?周水沐说钱肯定给,多少再议,只要刘畅不要当众点数。刘畅说这回免了,秦市长的顾问刘副研究员当不起。
周水沐没多强求,估计秦石山就是让他问问,没太强调。刘畅的个性他很清楚。
“有一篇文章求你帮个忙。”周水沐说,“刊物上给发一下吧。”
刘畅说这又什么事了?周水沐说是评职称。上副高得有两篇论文,报了几年,都通不过。以往他的论文发的档次不高,评委不认。现在他手头有一篇,自己感觉不错,得争取上好点的刊物,才能解决问题。
刘畅即嘲笑:“这回写什么?北宋苍柏关遗址B点?”
周水沐叫,说刘畅别这样。太刻薄哪个男的不怕呢。
刘畅说:“他们怕关你啥事?你不早跑远了?”
周水沐说老同学一场,怎么能不关心?他让刘畅赶紧找个男的把自己嫁了,大家有喜酒喝,他也不致心理负担太重。
刘畅和周水沐当年有过一段故事,是在大三,当时周水沐追刘畅,穷追不舍,黏糊执着。刘畅是省立医院两个名牌医生的独女,长得清楚,有点脾气,眼界很高,一般男孩不敢追,周水沐当年贼大胆。有一回两人相约到郊外爬山过周末,周水沐跑去采购,把一兜食品拎到刘畅宿舍。刘畅一看,什么面包酸奶全是过期的,她说这是到垃圾箱里捡的吗?逼周水沐马上就去退换。周水沐生气,说刘畅太挑剔。太难侍候,也太占人便宜。不说超市里买的东西,这些日子全是他打的饭,饭卡都是用他的。刘畅不觉发笑,说行了行了。对不起。她从小包里掏出一张饭卡,让周水沐尽管去刷。她还让周水沐拿买东西的发票找她报销。完了就各走各的吧。
事后周水沐挺后悔,想讲和,刘畅没兴趣了。不久周水沐找了个小师妹。毕业后大家各奔前程,来往很少。所以那一回周水沐突然给刘畅打电话,请她到香格里拉大酒店吃饭,刘畅确实很吃惊,小男子一变而豪情万丈,真是月亮从西边上来了。
现在来了一篇文章。刘畅心知周水沐就那么回事,碍于同学情面和当年故事,不好即刻回绝。她给了周水沐一个电子邮箱址,让他传过来看看。
这文章有些意思,不是B点,却跟苍柏关相关。文章不长,就七千来字,写的是当地一个历史人物,题目十分炒作化,不像学术论文,叫做《一个尘封的抗日英雄》。周水沐从旧报章、档案和民间资料中挖出一个叫黄胜的人,为他写了文章。这位黄胜生于清末,农家子弟,粗通文字,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他当过兵,后来回乡拉一支队伍,自号“司令”,在家乡附近三县交界的山区地带占一块地盘,与官府对抗,成为“悍匪黄胜”。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附近沿海港口,曾数次组织小部队深入侦察袭扰,几次都在苍柏关一带被黄胜部阻击,最激烈的一次战斗中,日伪军伤亡数十名,当时抗战报纸以“苍柏关大捷”为题加以欢呼。抗战胜利后,黄胜曾率部下山,接受改编,不久再次作乱,重起江湖为匪。一九四七年秋,黄胜部被官府“清剿”部队包围于苍柏关一带,双方激战,黄胜被打死,余部投降。周水沐叙述了这位黄胜事迹,着力阐述一个观点,说以往人们提及这位近代人物,总是按照当年官方说法称之为“悍匪”,人云亦云,这不对。这个人实为抗日英雄。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好汉。周水沐还考证出黄胜部曾与活动于附近山区的共产党游击队协同作战,对抗“清剿”的史迹,认为对这位地方近代人物应当全面肯定,正面评价。
刘畅所在的社科院办有一份学术刊物,行内颇知名。该刊辟有历史栏目,该栏文章由历史研究所负责组稿、编审,周水沐想上的就是这个栏目。刘畅看过论文后没往上推,她也不跟周水沐联系,知道他自会找上来。
果然,只一星期,周水沐来了,不是打电话,是直接跑到省城来了。
刘畅对周水沐说,她不会用这个稿子。周水沐写的人物挺有意思,观点很鲜明,有关抗战期间苍柏关战事的史实也有价值。但是文章的学术性不强,涉及的也不是重要历史人物,跟他们的刊物配不上,放到地方编的文史资料去发可能比较合适。周水沐叫,说早发过了,现在要的就是权威学术刊物。刘畅摇头说:“不行。”
她看到一层汗珠从周水沐的额头上冒将出来,真是奇妙无比。
“怎么又来了!”刘畅惊讶道,“你这练的什么功!”
周水沐大汗淋漓。还能为什么?与秦石山有关。原来研究“悍匪黄胜”是秦石山亲自给周水沐下的命令。秦市长对这件事非常重视,亲自听周水沐汇报过情况,看过稿子,推敲过文章的观点。他还要求文章不能简单处理,必须上重要学术刊物。只会写文章不行,不在外界产生影响,“要你这个周水沐干什么。”
刘畅冷笑,让周水沐转告秦石山,请他赶紧调科社院任院长。周水沐哎呀哎呀发急,说刘畅开什么玩笑,这不是要人命吗!还不知道那个人吗!
刘畅当然知道那个人。人家现在不得了,市长大人。这个人还是小小建设局长的时候,周水沐见他就像老鼠见了猫。眼下泰山压顶,还能不浑身发抖?
刘畅说周水沐肯定还隐瞒了一些东西,老实招供,别作假。
周水沐招供。他说的职称论文啊什么的不是假话,确实有需要。目前比较直接的问题是提拔,当初他曾经跟刘畅汇报过。他们方志办的副主任已经按时退休,竞争者有好几个,这对他很重要,是正科级,资深副主任有望带个括号,副处级。
刘畅让周水沐回去跟秦石山汇报,就说刘研究员拜读过稿子,评价很高,认为已经有了正科级水平。这篇稿子她不能发,因为重大历史发现应当发表于世界级权威学术刊物。秦市长不相信可以亲自给刘研究员打电话询问并做指示。
周水沐还那样,大汗淋漓。刘畅没管他,这种事她从不含糊。
周水沐回去了。很有意思,他真去找秦石山汇报,也不知是怎么说的,秦石山居然亲自给刘畅打来电话。秦石山在电话里告诉刘畅,周水沐没有假传圣旨,事情确实是他交办的。秦石山说如果刘畅受聘为顾问,他就会提请刘顾问亲自担纲,研究本地历史知名人物。看来刘畅没兴趣顾问,类似问题只得依托本地土专家办理。周水沐虽然曾为刘畅同学,眼下的学术水准实在远不是一个档次。
刘畅说她感到意外。她记得秦市长研究过明代城门楼,对北宋年间的关隘也有见解,怎么现在忽然搞起民国一个土匪?秦石山这么当市长,是不是管得太多了?都像他这样,就这种事下达任务,推敲观点,还要他们这些学历史的干什么?秦石山说这不奇怪。一个领导得懂经济也懂文化,顾当下也顾历史,看眼前也看未来。他这些话报纸拿去登过,不要把秦市长的高度重视理解为抢饭碗。刘畅问秦石山拿这位“悍匪黄胜”做文章是何用意?拟使用于苍柏关古迹主题公园的特色旅游?秦石山大笑,说刘研究员脑子真是管用。刘畅说她感觉不伦不类,这篇稿子她不会用。
“这件事让我觉得非常可疑。”她说。
秦石山说怀疑什么呢?人物的事迹还是周水沐的学术水平?
刘畅说她怀疑秦石山的历史观。历史是什么?真实人文事件,还是可出售资源?让她尤其感到怀疑的是秦市长的历史热情,这种热情太有趣了,值得研究。
秦石山说刘研究员显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
刘畅说她忽然有所冲动,说不定她会着手调查,为秦市长写一篇研究论文。她预计
。06:10
自己会有重大发现,必要时她会把它用力扔在桌上,就像当年扔那半块破墙砖。
秦石山说刘畅的科学精神值得表扬,意气用事的毛病还是应当改一改。不要动不动就想扔东西,告恶状。他知道刘畅还在为研讨会那些事耿耿于怀,其实大可不必,应当看结果,古迹遗址保住了,这个结果最重要。
刘畅说但是她很生气。她曾经非常自以为是,不惜拍案而起,当众数钱,损失了一大笔专家费,后来才知道是被利用了。现在接受教训,绝对不为悍匪张目。
秦石山并不着急,说他一向最重视专家学者意见。黄胜是悍匪还是抗日英雄可以讨论,一旦他调到社科院任职,肯定拿它作为考题对刘研究员进行面试。再说吧。
仅仅过了一个月,他就亲自“再说”来了。那是个星期天上午。刘畅还在睡懒觉,九点来钟有人敲门,她没理会。电话铃响,她把电话线拔了。然后又是敲门,一遍一遍。弄到最后没办法,只好起床见人,却是小刘,秦石山的司机。
他说:“秦市长在楼下车里。请你说话。”
刘畅说有这么说话的吗?不去。
司机着急,说是不是要秦市长上楼来?刘畅一想那个大官可不一样,真是说来敢来。自己屋里乱得很,不好让外人欣赏。怎么办呢?只能屈尊,饿着肚子由该司机押着去拜见了秦石山。
秦石山却不跟刘畅说悍匪,他告诉刘畅他来省里开会,昨晚结束。他有事留下来,今天动身回去,忽然来了兴致,想跟刘研究员探讨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