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浪心里也充满了担忧、焦虑。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软件开发者(1)
12
中午,沉寂已久的电话突然响了,李维思抓起话筒“喂”了声,转手把话筒递给白浪。白浪接过话筒“喂”了声,只听得里面传来苏小娅的声音:“白老板,这里有你一封信,上午我到宣传处送材料,正好看见了,就顺便拿了过来。你什么时候来取呀?”
苏小娅的声音比以前清朗多了,显然情绪已趋平静。这使白浪感到宽慰,说:“你先替我收好,下班后我过去。”
傍晚,电脑公司关门了,白浪骑着自行车离开中关村,沿着泥泞的马路,吃力地来到东城的部机关。多日没到部里了,昔日曾令他感到沉闷、厌倦的机关大楼,如今又使他莫名其妙地涌起一股亲切感。已过下班时间,大楼里静悄悄的。登上三楼,白浪远远看到打字室亮着灯光,走到门口,又听到房内有个熟悉的声音在说话:
“《新月汉字》的优势,不仅在于它功能强大,更在于它简单易学。我们并不是电脑专家,事实大多数人也不想成为电脑专家,学电脑不是为了研究电脑,而不过想掌握这个现代化工具,提高工作效率。那么,什么样的工具才是好工具呢?我认为,好学易用的才是最好的。市场上有些文字处理软件,光是学习如何使用,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令人望而生畏。《新月汉字》不是这样,它几乎用不着刻意去学,很适合初学者,可以说是初学者的福音。”
这是苏小娅的声音,她似乎在给谁讲解《新月汉字》。
白浪凝神听了一会儿,轻轻推开门,探头悄悄朝屋里张望。他看到打字室里有六七个人,但并不是原有的打字员,而是一些陌生人,大都是跟苏小娅同龄的年轻男女,只有一位男子年纪大些。大家围坐在CAT电脑前面, 眼睛注视着电脑屏幕,屏幕上显示的正是《新月汉字》。苏小娅坐在电脑前,一边操纵键盘,一边讲解。
“我们打字室几个人,以前喜欢用文字处理机,花费巨资买的两台原装CAT ,反倒经常闲置。自从有了《新月汉字》,大家全都改用电脑了。文字处理机闲置率增高,而电脑则大家抢着用。事实说明,只要有好软件,电脑的功能要比文字处理机强得多,它的优越性是文字处理机不能比拟的。用电脑打出的文件,字型优美,领导十分满意。因为电脑不够用,我们准备给领导打报告,多买几台呢……”
她讲解得非常专注,听的人也非常专注。白浪在门边站了良久,屋里的人竟没有发现他。许久,有个人无意中回过头,猛然发现他,轻声问:“你找谁?”
人们这才纷纷回过头,望着白浪。苏小娅也回过头,看到白浪,她秀丽的脸上泛出几分羞涩,招呼道:“你来了,进来吧。”
白浪走进打字室,心里疑惑不解。
苏小娅指着几个年轻男女说:“这些是我职业中专的同学,都在中央和北京市的各大机关打字室工作。听说我这里有一套《新月汉字》,便过来观摩。白天我也没功夫,只得利用下班时间给他们介绍。”她又指了一个中年男子,说:“这位是赵处长,我同学小陈的顶头上司,也是来考察《新月汉字》的。”
众人疑惑地望着白浪。苏小娅说:“他么,就是白浪,《新月汉字》的作者。”刹时间人们哄叫起来,眼睛全都亮了。
还是那位赵处长交际经验丰富,不慌不忙站起身,老练地与白浪握了握手,说:“你好,白浪同志。我们部机关正在开始实施办公自动化,打字室被列为改革的重点。我在办公厅综合处,分管打字室,听说小娅同志这里配备了电脑,还有《新月汉字》,很好用,今天我们特地过来参观、学习,是取经来了。”说着递给白浪一张名片。
白浪也把自己的名片送给他,并散发给其他人,说:“今天雪那么大,路不好走,你们还赶过来,太辛苦了。”
赵处长说:“路确实是不好走,但推广办公自动化也很迫切,时间不等人啊。”
“你们现在使用什么设备?”白浪问。
第四章 软件开发者(2)
赵处长说:“还是用铅字打字机!相比之下,真是渐愧得很,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科技已经这么发达了,我们得迎头赶上才行。最近我们下了决心,要淘汰铅字打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但在买文字处理机还是买电脑的问题上,部里意见有些分歧,所以我也就多方咨询。刚才小娅同志介绍了《新月汉字》和电脑应用,比较了文字处理机和电脑的优缺点,我感到还是电脑好。回去后我马上跟领导汇报,争取购买一批电脑,把打字室装备起来。买了电脑,我们就选用你的《新月汉字》。对了,你们的系统怎么卖?”
白浪说:“《新月汉字》不单卖,而是和硬件一起押绑销售。只有在我们公司买电脑,才有可能得到《新月汉字》。”
“哦?”赵处长犹豫了,“听说找大公司买电脑比较放心,你们公司质量、维修有保障吗?”
白浪说:“我们与北科计算机公司有协议,北科是CAT电脑的中国代理, 我们从北科公司进货,质量很可靠,请你尽管放心。”
赵处长这才舒了口气:“北科公司是老牌大企业,信誉比较好。如果你们的货是他们提供的,我也就放心了。CAT是国际名牌,要买我们也就买CAT。这样吧,既然你们是捆绑销售,我就软件硬件都从你们公司买。”
白浪喜出望外:“你们要什么型号?”
赵处长却又茫然了,含糊地说:“既然买了,就一步到位,买最好的。听说计算机有什么286、386之分,还有什么高密低密,硬盘还有大有小,这些是什么概念?对于我们打字室而言,什么配置最合适?你能提供一套方案么?”
白浪说:“286和386是指中央处理器CPU。CPU只是一块小小的芯片,却是决定电脑性能的重要器件。如果拿汽车打比方; CPU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 好的发动机跑得快; 提速时间也短;差的发动机跑得慢,提速时间也长。286的芯片是16位的,相当于三缸发动机,386的芯片32位,可以比做四缸发动机。386的性能比286 好,286很快就要淘汰了,要买就得买386。至于高密低密,那是指驱动器和软磁盘的容量。高密盘容量大,低密盘容量小。高密驱动器能读高密盘,也能读低密盘,所以最好还是配高密驱动器。至于硬盘,机关里文字材料多,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硬盘越大越好,至少也得选200兆的,最好是500兆的。显示器当然是彩色的好。一个打字室,可以买两台针式打印机; 另外买一台激光打印机。针式打印机成本低,量字迹比较粗造,用来打印文件初稿比较合适,可节省费用。待正式成文,再用激光打印机出来,清晰美观,领导一看,就赏心悦目了。”
赵处长认真地听着,感叹道:“你毕竟在机关里呆过,对机关的情况比较了解。好,我听你的,回去后跟领导建议,力争买5台386,2台针式打印机; 1台激光打印机。这些需要多少钱?”
白浪说:“我们的价格是比较低的,但准确的报价,我要问总经理才知道,估计25万元以内。”
赵处长很爽快:“价格只要与其他公司差不多就行,但质量一定要好。说白了我是为公家办事,钱是公家的,但我必须把事情办好,让领导高兴、放心。所以你们一定要对质量负责。如果买回来的机器没法用,或者不好用。领导就会拿我是问了。如果设备好用,领导满意,价格差个一百二百问题不大。”
另外几个年轻人又问了一些关于《新月汉字》功能方面的问题,白浪一一解答。不觉中天已经黑了,窗外阴沉沉的,显得格外昏暗。赵处长望了窗外一眼,与苏小娅握了一下手:“路不好走,我们早点回去,就此告辞了。谢谢你,小娅同志,如果不是你积极推荐,我也不知道有个《新月汉字》,也下不了决心买电脑。今天真是开了眼界,不虚此行!”
苏小娅谦逊地一笑:“没什么,不必客气。”
赵处长又握了握白浪的手:“明天上午,我去找你。”说罢,一行人鱼贯走出打字室。
第四章 软件开发者(3)
白浪和苏小娅送他们到楼梯口,等他们下了楼,才返回打字室。
大楼里安静了下来。白浪望着苏小娅,感激地说:“原来你在悄悄为《新月汉字》做宣传!”
苏小娅却一扬下巴,矢口否认:“谁刻意为你们做宣传?那天我只不过跟同学打电话,聊起电脑,又说到《新月汉字》。她们感兴趣,说要过来看看,我也不好拒绝人家嘛。”
白浪也不跟她争辩,但他看得出来,苏小娅的情绪确实比前一阵好多了。
苏小娅拉开抽屉,取出一封信递给白浪。白浪一看,正是林婉的。辞职之后,白浪也不愿意老往原单位跑,前一段便写信告诉林婉,让她以后写信寄到家里,不要再寄宣传处。这封信可能是林婉收到他的信之前寄出的。当着苏小娅的面,他不好意思拆开阅读,便往书包里一塞,说:“天不早了,早点回去吧。”
苏小娅说;“走吧。”
俩人便下了楼,推上自行车往大门口走去。走到大门外,苏小娅说:“我往这边去了,再见。”白浪却说:“我送你。”苏小娅一怔,沉吟片刻,低声说:“走吧。”俩人便骑上车走了。
马路还有很多雪,有些地方还结成了冰,很滑。俩人骑着车,一路小心翼翼。因为注意力集中在马路上,俩人也顾不上说话。骑了半个多小时,来到德胜门外一栋居民楼下。苏小娅停住了,下了车,回头对白浪说:“到了,你回去吧。”
白浪抬头往楼上望了眼,问:“这是你自己家?”
苏小娅点点头:“结婚时,爸爸妈妈给了我一套房子。离婚后,他搬走了,我自己住在这里。不过,有时我也回父母家住。”
露天里很冷,白浪便催促她上楼,自己也返身离去。
回到东四北大街的家,已是晚上10点。一进门,他感到房间里弥漫着一股阴冷气息,赶紧打开电暖气。
平房没有暖气。以前林婉在的时候,他们靠生煤炉子取暖过冬。生煤炉要时常惦记着加煤、封火,灰尘又很大,对于在南方长大、从来没有用过煤炉的人来说,很是不便。林婉走后,白浪一个人也懒得生炉子,只是买了一台电暖气,人在家的时候开,人一走便关了。所以每次从外面回来,总觉得有一种凄冷之感。
电暖气开了几分钟,小屋里渐渐有了些热度。他这才脱去羽绒服,拿出林婉的信,坐在电暖气旁边看。
林婉说她课程越来越紧张,写信的时间也少了。又问他TOEFL 复习得怎么样,对考试有没有信心。末了还说,做完流产手术后,她身体感觉不太好,几个月过去了,下身还不时流血,又不好意思到医院检查。
读着这段话,白浪不由得暗暗担心。他一直怕流产会给林婉带来什么后遗症,现在看来果真有些问题。
林婉第一次做流产,是在他们认识后几个月,恋爱最热烈的季节。那时白浪还是住单身宿舍,有一天趁同宿舍的人不在,他们匆匆忙忙在单身宿舍里偷尝禁果。结果没体验到什么快乐,稀里糊涂林婉就怀孕了。未婚先孕是羞耻的,何况白浪在部机关,林婉在电子研究所,都是极正统极保守的单位,这种事传出去肯定会遭人非议。林婉别无选择,只得化名到妇产医院,悄悄把胎儿打掉。这件事使白浪深感沮丧,他也意识到,爱是要付出代价的,快乐与痛苦只是一线之隔。
第二次流产是婚后不久,属意外怀孕。当时要把孩子生下来也是可以的,但因为没有房子,俩人还是住集体宿舍,经济条件也不允许,加上林婉惦记着出国,担心生了孩子会打乱出国计划,权衡再三,最终选择了流产。
林婉刚毕业时,其实并不热衷出国。因为研究所里的一些事情令她觉得不顺心,出国的念头就渐渐强烈起来。和林婉同时分配到电子研究所的还有两名大学生,都是北京人,父母都是机关里不大不小的官。论学识水平,论工作态度,林婉比他们略胜一筹。按道理一些重点科研课题应该安排她参加。事实并非如此,有一次,所里申请到了一笔经费,用于“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发展”课题的研究。这个课题正是林婉的强项,但所里没有让她参加,而派另一个毕业生去了,那人学的根本就不是计算机专业。还有一次,所里和一家培训中心合作,举办计算机应用培训班。这对研究所而言可以搞点创收,对个人而言也有些讲课费,是大家眼热的美差。相比之下,林婉的口才是比较好的,讲这种课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派她去授课无疑是最合适的。但所里让另一名毕业生去了。那人各方面条件均不如她。林婉为此很苦恼,感叹说:“北京是有权有势的人呆的地方。外省人在北京,无亲无故,太难了。”后来就日复一日为出国奔忙。
。。
第四章 软件开发者(4)
但林婉运气不好,屡试屡败。奔波了几年,出国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她疲惫了,也绝望了。眼看着年龄渐大,担心太迟生孩子对身体不好,加之双方父母也催得急,盼着早日抱孙子,而白浪也分到了一间平房,总算有了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她便收起出国的心思,决定要孩子,安安份份过日子。在周密的规划下,林婉如期怀孕。俩人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期盼。谁知这时候,研究所突然通知她:公派出国进修一年。带着身孕出国是不行的,要出国就得做流产,不做流产就出不了国。白浪不忍心让林婉再受折磨,劝她放弃出国,把孩子生下来。林婉考虑了整整一天,说:“公派的机会来之不易,放弃非常可惜。出国机会很难再有,而孩子可以再生。我出去后,你也争取出来。我们在美国买房子、养孩子。美国不搞计划生育,将来我给你生两个。”她执意做了流产。这时她怀孕已经四个多月,做流产对身体损耗很大。那天从手术室出来,她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像霜一样白。直到现在,白浪想起她那苍白的脸,就忍不住想流泪。
看完林婉的信,白浪心里酸酸的。他把电暖气移到桌子边上,坐下来给林婉写信。他告诉林婉,自己一直在学外语,因为时间紧张,给她写信也少了,请她原谅。接着他又特别叮嘱林婉,一定要去医院检查,如果有什么毛病,要及早治疗。
第二天一早,他先去邮局把信寄出,然后才匆匆奔往中关村。
13
上午9点多钟,一辆桑塔纳驶到学友公司门口, 赵处长带着打字员小陈来了。白浪事先已把他们要来采购电脑的消息告诉李维思。车子一到,几个人赶紧迎上去,端茶让座,好不热情。
赵处长穿着呢子大衣,系着围巾,双手插在口袋里,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看上去颇有领导气度。走进公司,他举目四望,评论道:“原来学友公司这么小。如果不是因为你们有《新月汉字》,不是因为你们从北科进货,我们真不敢到这里买东西。”
李维思陪着笑脸:“谢谢赵处长的信任。跟我们打交道,您就一百个放心吧。再说,小公司可以成长为大公司,大公司也是从小公司发展而来的,所以不要小看小公司嘛。”
赵处长一愣,赞赏道:“好嘛,有志气!中关村确实是个充满活力的地方,我一到这里,就感觉有一种同机关里截然不同的气氛。”说罢,他掏出一份采购清单,递给李维思,“算一算吧,多少钱。”
李维思接过单子,熟练地按动计算器,说:“总共需要24万3千元。”
白浪紧张地看着赵处长,发现赵处长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显然对报价感到满意。果然,赵处长对没有表示异议,只是说:“就这么定吧,不过,质量一定要把好关哟。”
李维思和白浪交换一下眼色,赶紧说:“你们尽管放心。”
双方商定了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事宜,赵处长留下一张支票,就驱车回去了。李维思拿着采购清单和支票,像看艺术品一样欣赏着,激动得满脸通红,一挥手:“成功了,走,到北科去!”拉着白浪,推上自行车就走了。
来到北科公司,俩人先到三楼找到蓝迅。白浪说明来意,蓝迅爽快地说:“这事我已经跟营业部交待过了,你们到营业部去办就行了。以后要进货,也是直接找营业部,不必都请示我。”白浪和李维思连声道谢。蓝迅却站起身认真地说:“不必谢,这本来是互利互惠的合作。你们从北科进货,也是给了北科赚钱的机会。你们生意做得好,进货多,我们赚钱也多。北科要发展,还得靠你们这些经销商呢。你们快去吧。”
他们便折回一楼,来到北科公司营业部。营业部面积很大,屋角上码放着一堆纸箱,箱里装着CAT电脑。尽管如此,大厅看上去还是空荡荡的,因为人少, 感觉很冷清。白浪没有看到人,便敲了敲门,喊了声:“有人吗?”等了一会儿,柜台里边抬起两张脸,漠然望着他们,问:“什么事?”
。。
第四章 软件开发者(5)
白浪暗暗惊讶,有张脸很熟悉,那是桑林!在交易会见了一面后,白浪再没有遇见他。桑林是搞软件开发的,想不到竟被安排在营业部。白浪和李维思走上前,这才看清原来桑林正和同事躲在柜台里面下围棋。
李维思把采购清单递给桑林:“这是蓝总交待过的,按批发价给我们。”
桑林很不情愿地放下棋子,站起身,瞟了瞟采购单,眼镜后面透出疑惑地光芒:“这是一个单位买的?”
“是一个单位。”
桑林好奇地问:“中关村很少有公司一下能接这么大的单子。你们公司刚成立,一点名气也没有,凭什么能接这么大的单子?你们是靠什么手段笼络他们的?”
白浪平静地说:“不靠什么,是《新月汉字》吸引了他们。”
桑林盯着他半晌,轻蔑地哼一声:“别尽往自己脸上贴金!我见识过你那玩艺儿,根本是不入流的东西,一点专业水准也没有。那也能叫文字处理系统?也能招徕客户?算了吧!”
白浪脸刷地红了,想辩解什么,李维思悄悄捅了捅他的胳膊,示意他别多说话,一边冲桑林嘿嘿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