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掉曹植。因为平日曹植广交朋友,人际关系处理得不错,在曹丕与心腹商议如何杀曹植的时候,在曹丕府上有曹植的一个好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赶忙去报告曹植。曹植不以为意,依旧置酒高歌。曹丕的继位典礼上,不见曹植来参加,曹丕借这个理由将曹植押来王府,要处置曹植。曹植的一些朋友是曹丕府上的幕宾,都为曹植求情。曹丕因为顾念人心向背的缘故,没有杀曹植,只是将他流放到边远地区。
到了流放地的曹植虽说苦闷难当,可那里依旧有自己的朋友,朋友们热情款待他,曹植方感受到昔日广结人际的重要。因为有了朋友,曹植在流放地心情还稍稍能好一些,不至于对生活立刻失去信心。
曹植的境遇虽然有些凄凉,可从他的身上依然可以给现在的职场中人以启迪。人际关系的宽广会使职场中人做事、工作事半功倍,因为“朋友遍天下”,所以即使你如曹植般不如意,也是暂时的,一个人际关系过硬的人是注定不会寂寞很久的。如果你哪一天在单位不如意,考虑要“跳槽”的时候,你的知心朋友会帮助你快速找到一个合适你的位置。
曹操、曹丕、曹植三者各有其生存之道。曹操锐意开拓、正视失败并将永不言败的傲视天下的雄心壮志用在职场,会精神抖擞、乐观向上;曹丕兢兢业业、仔细谨慎并善于韬晦的人生智慧用在职场,会平步青云、八面受益;曹植广交朋友、率真实在并豪放不羁的自然性格用在职场,会人际愈隆、人气益增。
若将曹氏三雄的职场生存之道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则身处职场游刃有余、前途无量。
。。
“跳槽大王”刘备的成功之路
刘备是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里出场的第一位重要人物,史书《三国志》也对刘备作重要传记,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这两部资料来看刘备,他的形象并没有大的出入。我们本着还原历史人物从而分析其所处历史阶段来投射今日社会,就会发现历史和今天有着惊人的相似。王立群先生说过:“历史是过去的今天,今天是过去的延续。”正是本着这个思想观点,以求给身在职场的大众一点助益。
刘备前半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却屡屡“跳槽”,终获成功,其成功秘诀不外乎一个“靠”字。身处当今职场的男男女女若深刻领悟这个“靠”字,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则今后的事业会事半功倍。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刘备刚出道的时候,就上演了他的第一次“靠”。关羽、张飞就是他“靠”的第一批对象。借助关羽、张飞的力量,刘备有了自己的军队,首战黄巾大获全胜。刘备知道,单凭自己和关羽、张飞势单力薄,不足以成就太大的事业,于是“易帜”,将自己的军队并入当时名气响当当的“白马将军”公孙瓒的麾下,“靠”起这位“大牌”将军来。在公孙瓒这里并不如意,抱负未展,于是刘备又“跳”到陶谦那里。陶谦待刘备不薄,还给了刘备徐州地盘,等到陶谦一命呜呼,刘备干脆将徐州一起并入曹操势力,将曹操当成了“大老板”。因为曹操猜忌,刘备不得不去投奔袁绍,而与袁氏门下的同事关系处的不好的刘备又跳槽到荆襄名士刘表的帐下,刘表给了刘备发展的地盘——新野小城。刘备在这时恰恰得到了诸葛亮的辅助,从此如日中天,后半生得成大业。
综观刘备“靠”的对象,不是实力强盛的人,就是当时的名流。像关羽就是冲杀敌阵的将才,张飞不仅能打,还家财万贯,刘备揭竿的第一笔经费就是张飞提供的。所以刘备靠关羽、张飞使自己初步有了立足的资本。公孙瓒、陶谦、刘表都是当时的名人。至于曹操,也小有名气,而且实力雄厚。我们不难发现,吸引刘备“跳”过去的都是有一定实力或名气的人,刘备借助这些“实”、“名”之人也扩充实力、一举成名。
当今职场有相当一部分人与刘备相似,也是白手起家,这就需要找到“靠”的对象,让其“罩”你,一个发展平台也就搭建成了。那么怎样迅速而有效地找到可以依靠的对象呢?这就要做到三勤:脑勤、嘴勤、腿勤。脑勤是说要善于思考,分析局势,真正看清谁是可以依靠的对象,而不可盲目“投资”。嘴勤是说要善于交流,对领导、对同事、对朋友都要说的上话,只有多方谈话,才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毕竟互联网不是万能的,它涵盖不了所有人的信息,而没准你的“贵人”就在“互联网外”。腿勤是说要善于“活动”,进行一些有价值的考察交流、促进合作,打开新的局面,不久新的“靠山”也就入你法眼了。但只有这些还不够,要善于“靠”才是关键,如果不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也会让本应“靠”的很好的对象白白流失。刘备是一个善于“靠”的人,自己的老婆孙夫人他“靠”,使自己安然脱身东吴的同时抱得美人归;靠军师诸葛亮,他屡次化险为夷的同时还收得不少“地产”;当然还有靠他自己“刘皇叔”的称谓引来多少英雄倾相归顺。终于,刘备也成了“大牌老板”。
。。
孙权和吕蒙选择接班人的秘密
刘备虽然是当世英雄,但没有培养好自己的儿子刘禅,刘备一手开创的蜀汉江山终于“二世而亡”,追其根由,盖因刘备没有善于培养接班人的意识,更没有理性地观察哪些人可以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而哪些人则不可以。其实大到整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接班人”的问题是高层管理者所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那么怎样发现并培养接班人,从而使自己的企业在众多同类企业林立的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呢?殷谦将视角转向三国的吴国,看看孙权和吕蒙是怎样做管理,尤其是怎样选择接班人的。
吕蒙在孙吴政权建立初期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在其姐夫邓当的部队中充当杂役,后经吴国重臣张昭推荐,任别部司马一职。当孙权接替大哥孙策坐领江东之后,决定“裁员”,首先要裁掉的是那些统兵少又发挥不了多少作用的年轻将领,吕蒙是在此列的。吕蒙知道自己的工作来之不易,所以在得到孙权要裁员的消息后,加紧对部下的操练,等到孙权来视察的时候,吕蒙部队“陈列赫然”(《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其训练素质和部队阵容超过了其他年轻将领所带的兵马。孙权看到吕蒙治军有方,不但没有裁掉他,反而大加赞赏,还升了他的职。孙权开始注意吕蒙这个年轻人了。
现在的企业需要人才,更需要管理型人才。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首先要想方设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孙权是善于发现人才的,在计划要裁员的名单中,他保留了吕蒙,这说明孙权作为一个老板是有一双慧眼的。接班人首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善于管理,能够“治军有方”,孙权从孙策手中接过军政大权,重用了周瑜等“高才将领”,还善于发现新的人才,如吕蒙,等培养后可以接替周瑜。但吕蒙不喜欢读书,只重视武力,孙权看在眼里,于是便加以引导。一次,孙权对吕蒙说:“子明(吕蒙;字子明)现在也是管理者了,不可以轻视读书啊!”吕蒙说自己训练士兵,没有时间读书。孙权说:“我提倡读书,是让你有所借鉴。若说到公务,国中谁人比我繁忙?我一直读书,从书中获得不少益处。”吕蒙大有所悟,开始坚持读书学习,终成一代名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孙权劝学”(见《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六》)的典故。
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更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文化以提高管理才能、升华自身修养。接班人是未来的一把手,善于管理的同时还要善于领悟、善于学习。像吕蒙,经孙权老板的点拨,触类旁通、工作之余手不释卷,堪称“儒将”,可以与周瑜相媲美。周瑜在赤壁之战后病重而亡,鲁肃接替周瑜,鲁肃之后就是吕蒙了。吕蒙接掌大都督的职位后,与敌国高级将领关羽隔江相对。众所周知,“荆州问题”一直是困扰孙权的一个大问题,周瑜、鲁肃两任都督解决不了“如何收回荆州”这个问题,可吕蒙却做到了,他用计使关羽放松了警惕,一举夺下荆州、擒杀威震华夏的关羽,孙权大为振奋,更加重用吕蒙。
吕蒙如实向孙权老板反映情况:计夺荆州的策略并非自己所出,而是一个叫陆逊的年轻人向自己献计,才有了现在的胜利。吕蒙详细述说陆逊的才华,向孙权推荐陆逊这名人才。孙权听后大为高兴,一来为有吕蒙这样不贪功嫉贤的人才而高兴,二来为又发现了可堪大用的“接班人”而高兴。因为孙权明白,作为一个接班人,不仅要具备现任老板所具备的善于管理和善于学习的特质,也还要具有海一样的胸怀,接班人发现人才并提拔人才,使其成为下一代接班人,若如此绵延不绝,那事业真可以“天下无敌”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两位帝王解密职场生存之道
亚历山大大帝生于公元前356年,是古代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征服者,在他仅33年的岁月中,保持着不败的记录,这与他的用人才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有一则关于他用人的小故事,写出来与读者分享。
一天, 亚历山大的一位手下对他说:“大帝,我有件事情不明白想请教一下?” “什么事?”大帝道,“为什么我跟了你十二年还只是个小队长?当初跟我一起进军营的年轻人,现在都成将军了,能不能给我换个位置?”大帝说:“你的意思是要辞职?回家种地?”“不是,我的意思是能不能稍微提升一下我的官职。”手下慌忙解释。“你能领导几个人?以你的才能只能领导一个小队的人,再多了你就无法把握。为什么我不提拔你?因为你在这十二年中没有一点进步,你看到了门口拉磨的驴子没有?它已经在那拉磨拉了十五年了,走的路不知道有多少,但它还是在原地,难道你要让我提拔一头驴子做将军吗?”这位手下听后灰溜溜的走了。
无独有偶,在中国的历史中,同样有一位伟大的帝王,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但故事的韵味却截然不同。这位伟大的帝王就是汉武帝,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汉武帝的手下有一位臣子叫汲黯,汲黯很有才能,为人正直,汉武帝曾称赞他就像是古代能安邦定国的社稷之臣。汲黯曾担任东海太守,任职期间,他身体多病,“卧衙内不出”,一年之后,东海被治理的井井有条,这就是“卧榻而治”典故的由来,汉武帝听说后,知道了他的本领,封他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这也是他一生所任的最高官职,汲黯也是武帝朝“第一直臣而不相”的人。
但汲黯性情傲慢,缺少礼数,常当面指责别人,不能容忍别人的过失,对于和自己合得来的人,就善待人家,对于和自己合不来的人,就不肯耐心接见,士人们也因此都不去依附他,汲黯还经常当着群臣顶撞汉武帝。有一次,汉武帝要实行仁政,他就说:“陛下内心那么贪婪多欲,表面上却要装的实行仁政,这又何苦呢?”汉武帝登时脸色大变,宣布罢朝,回宫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这个人未免也太憨直了。”从此以后,汲黯的官职再也没有提升过。他当初的手下都升迁到了和他同等的级别,有的还超过了他。汲黯因此心里产生了一些怨恨,在朝见汉武帝时,他上前说道:“陛下您任用群臣就好像是堆柴草一般,后来的反摆在上头。”这次汉武帝又被汲黯噎的默不作声,汲黯退下后,汉武帝说:“人确实不可以不学无术,你们看看汲黯说的话,他是一天比一天过分了。”
从这两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两位大帝的用人观,这种用人观在当今的企业中仍然实行。亚历山大的故事体现了企业管理中“任人唯才”的思想,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中实行“岗位竞争机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打破了“铁饭碗”以及企业中“能上不能下”的局面,激发了员工的动力,这样的企业自然就更有活力和生命力,同时这样的企业也要求员工在进步,只有不断进步的员工才能得到在企业中生存的机会。
而在第二则故事中,更体现了一种“中国式的用人观”。老板喜欢讲真话、干实事的员工,但没有哪个老板会喜欢当面顶撞的员工,即使这位老板真的有错误,员工也应该找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来,而不是当着众员工的面指出,这无疑是对领导权威的一种挑战。而且汲黯缺乏当今企业非常重视的一种素质:团队精神。与个人英雄主义相比,现在的企业更注重的是团队的精神,即便个人能力很高,但如果“祸起萧墙”,没有一个团结的队伍做后盾,个人能力会大打折扣,而在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队伍里,个人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亚历山大大帝的用人观可以用“智商”来概括,它要求员工能学到新的东西,除了员工努力外,跟个人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汉武帝的用人观则可以用“情商”来概括,即要求员工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具有“智商”而缺乏“情商”,容易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具有“情商”而缺乏“智商”则容易在工作中充当一个“好好先生”的角色,只有两者兼备,才是员工在职场上的生存之道。
感悟之“职”指人心·开篇语
“我的领导太不理解人了,经常责骂我,我好气……”“我的同事经常刁难我,我运气怎么这么差?倒霉的事偏偏都让我碰到了……”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经常碰一以这种因遭受挫折而心境不良者。听着他们的倾诉,我常常想起童年时听说过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人推着车去卖缸,结果不小心车翻到沟里。悲观的一位说:完了,摔坏了这么从的缸;而另一位乐观者却说:谢天谢地,还有这么多没摔坏。
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中,不顺意的事随处可见,无人不遇,为什么有的人拿得起、放得下,而有的人却耿耿于怀,陷入不良情绪中难以自拔呢?关键就在于看问题的方式:当你只想到摔坏了多少缸、损失了多少时,你就会感到气愤、失落乃到沮丧;但你若意识到还仍那么多没摔坏时,你就会感到不幸中的大幸,心理就平衡得多。对领导的责骂,对同事的刁难,你感到伤你的自尊,伤心、难过,恨领导,憎同事,但你若能理解领导的管教是出于好意,你若能体会到同事的刁难是爱的表现,或许你就容易接受,而不至于生气与领导和同事硬顶。结果,你的领导认为你成熟,有能力了,反而会管得少了。
你的失误给你千百万了财产损失,但同时又使你从中获得了经验,财产可以计量,经验的价值却无以估量,会使人受益终生。一位男子告诉我,每逢节假日,妻子就要他陪同一起上街逛商场,却常常是空手而归,浪费时光,心里很不满和无奈。其实他是有收获的:其一,满足了妻子心理需求,增进了夫妻感情;其二,锻炼了身体,促进了身体健康。
物竞天择,事不由人。挫折和不幸常常不放过任何人,但得失却是相对的,得中有失,失中亦有得。
所以,面对挫折和不幸,又常常是得失在己,成败在己,就看你能不能掌握这其中的诀窍。
学会从压力中营救自己
有时候,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感觉快被压力逼疯了,来自工作以及家庭的压力压得你喘不过气来,在压力吞噬你健康的时候,你可曾想到用什么办法将自己从压力的包围中营救出来。
佛陀与黑指婆罗门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黑指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拿两只花瓶前来献佛。佛说:“放下!”婆罗门将他左手的花瓶放下。佛又说:“放下!”婆罗门又将右手的花瓶放下。然而佛还是说:“放下!”黑指婆罗门大惑不解,对佛道:“我已两手空空,你要我放下什么?”佛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后,你也就解脱了。”黑指婆罗门当下大悟。
说实话,“放下”确实不易。当你有了名气,你能放下名气吗?当你有了金钱,你能放下的金钱吗?当你有了爱情,你能放下爱情吗?当你有了事业,你能放下事业吗?这些,你都放不下。如果你什么都没有,那就不存在放下与放不下了。我们的负担和压力,何止是黑指婆罗门手上的两只花瓶。所以说,我们要善待自己,多一些必要的“放下”,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利于身体健康;二是可以释放压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放下!”当你倍感压力的时候,当你心情糟糕的时候,不妨在心底大喊一声。
以下是殷谦总结出来的几个释放压力的小方法,可以作为你的参考。
1。说出或写出你的烦恼
生活在异乡的打工族面临压力,常常与缺乏交流有关。当你感到烦恼时,可以在网络日志或博客里写出来;或者找朋友谈一谈;这样你至少不会感到孤独无助。我们不是机器人,每天坐在办公室并代表都是有效的工作,如果你心情不好,不妨找个借口出去走走,哪怕没有任何目的走走,散散心,你也许会觉得会好些,再回办公室里的时候,工作会稍微轻松一些了。另外,分享朋友的快乐也会让你感到轻松,压力在不经意间得到缓解,没乐趣可以试着找乐趣,不要总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2。记住一件高兴的事情
不管你的工作多么辛苦,你的压力有多大,细心的想一下,你都会发现,其实每天都有比较高兴的事情。哪怕是学到了一个单词,完成了一篇稿件,或者跟一个陌生的客户有一次愉快的通话,即使这么小的事情,回家和家人分享一下,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美好。
3。每天保证八小时的有效工作
焦虑是职场中人心理健康最大的敌人。而焦虑的形成则是因为人们每天担心的事情太多,工作中的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感受到压力便是因为女人们每天担心的事情比男人多得多。她们除了担心自己的工作,还得考虑体重、每个家庭成员的健康等等。在这种焦虑心理下,工作效率是非常低的。每天担心很多事情是没有必要的,你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