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市公司48大财务迷局-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种情况:在辅仁堂95%的股权于2006年内置入民丰实业后,即股权交割基准日在2006年1月1日(含2006年1月1日当日)至2006年12月31日(含2006年12月31日当日)的前提下,经公司聘请的会计机构审计,公司2007年度净利润少于人民币2 800万元或公司2007年度会计报表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因公司历年累计未弥补亏损金额较大、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金额较大、逾期银行贷款余额较大等历史原因致使会计机构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作风险提示的强调事项除外)。
  第二种情况:在辅仁堂95%的股权于2006年内置入民丰实业后,即股权交割基准日在2006年1月1日(含2006年1月1日当日)至2006年12月31日(含2006年12月31日当日)的前提下,经公司聘请的会计机构审计; 公司2008年度净利润少于人民币3 300万元或公司2008年度会计报表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因公司历年累计未弥补亏损金额较大、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金额较大、逾期银行贷款余额较大等历史原因致使会计机构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作风险提示的强调事项除外)。
  2009年4月20日,上海辅仁发布了2008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2008年度实现销售收入29 万元,同比增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较2007年增长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的净利润3 万元,同比增长。审计师对此年报出具了干净意见,据此,辅仁药业完全履行了股改承诺,不需要追加对价。以下是辅仁药业入主该公司以来的业绩:
  (单位:亿元)
  2008年 2006年 2007年 合计
  营业收入
  净利润
  经营现金净流量
  表面上辅仁药业履行了股改时的业绩承诺,可实际上,上海辅仁2007、2008年连续两年经营性净现金流都很不理想。2007年如果没有辅仁药业对上海辅仁的918万元现金捐赠,上海辅仁并不能兑现2 800万元净利润的业绩承诺;2008年也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对辅仁药业的6 065万元的关联销售(2007年只有381万元),上海辅仁2008年同样也不能实现3 300万元的业绩承诺。当然,如果只是通过关联交易强行将上市公司利润拉上来,这只是报表粉饰,不属于财务造假。可是,如果虚构业务或左手进右手出,一方面通过捐赠、购销方式为上市公司账面输送利润;另一方面从上市公司偷钱,则就涉嫌财务造假和隐瞒占资,甚至触犯刑事责任,因为新刑法规定了对上市公司的背信罪。 。 想看书来

上海辅仁2008年财报存疑(2)
目前上海辅仁主体就是辅仁药业旗下的辅仁堂,按理,近三年辅仁堂实现了1亿多元的净利润,根据中药厂特点,现金流应该比较充溢,可是辅仁堂每个月100多万元工资经常都发不出,2008年报“应付职工薪酬”从年初的483万元升至年末的812万元,净增68%,附注称主要原因是余额含辅仁堂2008年9~12月工资。想想看,一个药厂,每年收益几千万元,为什么区区几百万元工资都发不出,货款去了哪里呢?那么,这里面很有可能被大股东辅仁药业占用,账面上表现的是应收款项的增加或应付款项减少。当然,更大的可能是,这个药厂根本就没怎么赚钱,大股东通过财务造假输送利益给上市公司,导致上市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极不理想。虚构收益不但不能给上市公司增加真实的收益,反而增添了税收负担,工厂农民工的工资可能拖欠,但国家税款却一分都不能欠,为此造成了上市公司的资金危机。
  辅仁药业不追加对价的前提除了业绩达标外,还有一个要件是审计师不能出具不干净意见。上海辅仁2008年报变更了审计师,年报对此做了解释:
  万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隆)是公司自2002年以来聘请的外部审计机构,为公司规范运作提供了服务,对公司财务内控制度的完善发挥了作用。公司与其一贯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由于万隆承担了多家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年度审计工作时间紧。而公司有下属的外地子公司,导致公司与万隆在年度审计时间及审计人员的安排上不匹配,经万隆与公司充分沟通和友好协商后,双方公司决定终止聘任关系。
  笔者查询了变更审计师公告,发现之前股东大会已通过续聘万隆所决议,直至2008年12月25日,董事会临阵换枪通过决议变更审计师。前任审计师业务繁忙辞聘理由背后往往是客户审计风险高企,笔者不清楚万隆退出的真实原因,但上海辅仁至少有三个高风险审计点:一是公司治理缺陷,辅仁堂与辅仁药业五独立及同业竞止等问题怀疑根本流于形式;二是历史遗留问题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三是辅仁堂的真实业绩及实际现金流向问题,这是最要害的问题。
  上海辅仁2008年前3季度只实现收入亿元、净利亿元,但第4季报单季实现收入1亿、净利亿元,这不反常吗?最直接的动机自然是为了节省追加对价5 062 500股成本,这500多万股目前市值3 500多万元,如果要造假,收益是显然的。但上海辅仁的主要问题还是掏空,笔者怀疑辅仁堂至少有上亿元的资金被辅仁药业占用。
  上海辅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澄清公告
  证券代码:600781
  证券简称:上海辅仁
  公告编号:临2009…013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一、传闻简述
  2009年4月22日,金融界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上海辅仁涉嫌造假抑或掏空》(以下简称“网文”),主要提出了涉及公司如下几个方面问题:(1)关于上海辅仁2007、2008年连续两年经营性净现金流较低的问题;(2)关于关联交易问题;(3)关于2008年报“应付职工薪酬”问题;(4)关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问题;(5)关于2008年第4季度销售收入高的问题。

上海辅仁2008年财报存疑(3)
二、公司就文中所述问题做如下说明
  1。 关于上海辅仁2007、2008年连续两年经营性净现金流较低的问题
  公司2007年度经营性现金流量为…6 757万元,主要原因是河南辅仁堂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辅仁堂”)在2007年快速培育市场,加大了发展第三终端战略的实施力度,带动辅仁堂2007年产量迅速增加,辅仁堂2007年用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输入的现金流量流出比2006年度增加了亿元。2007年因销售收入的增加导致市场铺货的库存量增加3 444万元,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增加1 712万元。同时,因销售收入的增加,2007年支付的各项税费较2006年增加2 051万元。上述各原因导致公司2007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公司在2008年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部分客户的销售回款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年度内应收账款增加5 449万元,这一原因为200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的主要原因,辅仁堂目前正在加强实施对该部分应收账款的收回工作。
  2。 关于关联交易问题
  网文所述相关关联交易公司都是依据市场价格定价,是公平公正的,价格公允,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亦履行了有关程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另外,公司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司财务报表,对网文中所指利润问题做了正确的会计处理。
  3。 2008年报“应付职工薪酬”问题
  2008年度公司“应付职工薪酬”8 122 元;其中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为6 691 元,其他为1 406 元。之所以有应付职工薪酬6 691 元是因辅仁堂地处农村,而工厂职工多为附近农民,当地农民工人的习惯是年末几个月度的工资集中到年底一次性领取以便在年底作家用,此为在员工家长或配偶要求下的历年惯例。上述工资已于2009年1月份全部发放。
  4。 变更年审会计师事务所问题
  公司根据证监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规定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了变更年审会计师事务所相关程序。当前年审会计师事务所亦按规定与前任会计师事务所做了沟通,公司变更2008年度年审会计师事务所从行为上及程序上均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的规定。
  5。 2008年第4季度销售收入高的问题
  2008年第4季度销售收入高的主要原因:秋冬季为疾病多发期和冬季进补期。辅仁堂产品类别属中成药,主要生产品种小儿清热宁颗粒、参芪健胃颗粒、糖尿乐胶囊、感冒灵颗粒、齿痛消炎灵颗粒、益心通脉颗粒、降脂通便胶囊、妇宁颗粒、独一味颗粒、阿胶等,国人素有在冬季以中成药养病和进补等民族的特有惯习。所以,每年的第4季度销售收入均高于其他季节。
  网文结论“但上海辅仁的主要问题还是掏空,笔者怀疑辅仁堂至少有上亿元的资金被辅仁药业占用”不属实。事实上,在2005年4月份大股东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入主上海辅仁之初,公司历史遗留银行借款及逾期银行借款逾亿元。大股东连续数年借款给公司用于偿还逾期银行借款本息已达9 000余万元(仅2008年度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向本公司提供借款就达3 743万元)。
  本公司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上海证券报》为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报刊,上海交易所网站是本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网站,本公司发布的信息以在上述指定报刊和网站刊登的公告为准,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特此公告。
  上海辅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九年六月一日
  资料来源:《上海证券报》,2009…06…02。
  

天保基建土地增值税计提之谜
2009年4月2日,天保基建()年报公布,其2008年末净利润近亿元,同比增加,侥幸过关。而此前,天保基建前3季度净利润总和仅有4 534万元,不少分析师推测其2008年年报或将触发追送股改对价承诺条件。可是该公司2008年报再次以几百万元之多惊险过关。
  2007年 2008年
  业绩承诺(万元) 10 000 11 000
  实际业绩(万元) 10 560 11 46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万元) 4 396 8 769
  追加对价 追送2 310万股
  笔者发现天保基建2008年前3季度利润表“营业税金及附加”是3 645万元,可到了年报只剩下2 480万元,第4季度净减1 165万元。有媒体指出,该公司第4季度少提或冲销土地增值税。由于第3季报没有报表附注,笔者浏览了2008年半年报,发现该公司2008年上半年“营业税金及附加”下的土地增值税费用是
  1 897万元,到了年报只剩下228万元,即下半年对土地增值税净转回1 669万元。这个转回引起笔者极大的关注。
  据该公司年报称,2007年及2008年土地增值税预缴时按房款的~1%计算,本年按汇算清缴口径做了预提。2007年末,该公司近三年土地增值税相关数据如下:
  2007年 2008年 2008上半年 2008下半年
  营业收入(万元) 42 984 30 324 19 229 11 095
  营业利润(万元) 5 576 8 779 4 126 4 653
  土地增值率(%)
  土地增值税费用(万元) 3 389 228 1 897 …1 669
  土地增值税费用率(%)
  应缴土地增值税年末余额(万元) …9 213 …59 213
  注:土地增值率(概算)=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土地增值费用率(概算)=土地增值税费用/营业利润。
  2007年及2008年天保基建主要收入基本都是房地产开发收入,笔者不明白的是,为何2007年土地增值税费用率高达%,而到了2008年又屈屈只有。200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 229万元、营业利润4 126万元,可土地增值税费用高达1 897万元,土地增值税费用率是,可下半年竟然变成%,这种预提说明了什么?是不是2007年以前少提、2007年及2008年上半年多提、2008年下半年少提?由于税费确认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要在纳税义务发生的时候确认费用,即在收到房款时确认费用。如果2007年多提了导致2008年少提,则要追溯调整,但很明显,天保基建追溯调整金额很小(应缴土地增值税2008年初调整前是9万元,调整后是0元)。
  天保基建2008年下半年转回了土地增值税费用1 669万元,这些费用有些是不是需要跨年追溯调整?此外,2008年该公司只计提228万元土地增值税费用,而2007年高达3 389万元,这是不是由2007年房地产开发暴利而2008年房地产开发微利导致?可是2008年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毛利率是47%,远比2007年35%高。笔者不了解土地增值税汇算清缴口径,但根据税法,房地产开发利润越高,则所需缴纳的土地增值税费用就越高。那么天保基建的近三年的土地增值税费用又是如何预提的?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为何转回1 669万元。如果剔除下半年土地增值税转回因素,则天保基建2008年业绩肯定无法完成股改承诺,毫无疑问将触发追加股份条件。
  

南京中商追溯调整有术
南京中商(600280)4月14日发布年报,2008年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 336万元。2006年该公司股改时曾做出公司2006~2008年度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7%的追加股份承诺,如果触发条件,则由原非流通股东南京国资公司追送4 249 240股股份。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是雨润集团老板祝义材。
  南京中商实现股改承诺的关键是2006年净利润基数,2007年4月10日发布的2006年报显示,2006年南京中商实现净利润5 616万元,可到了2007年报,2006年净利润缩水为3 194万元,到了2008年报,2006年净利润再次缩水为
  2 890万元。2007年报由于实施新会计准则,对2006年部分损益进行追溯调整,但2008年对2006年损益进行追溯调整的理由则显得非常牵强,据2008年报未分配利润称:
  本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子公司超额亏损进行了复核,增加了少数股东权益8 382 元,减少了期初未分配利润8 382 元,其中减少200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 334 元,减少2005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770 元,减少2006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 035 元,减少2007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 242 元。
  对以前年度损益进行调整一般只会有三种情况,一是会计准则变动;二是会计政策变更;三是会计差错更正,还有一种是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期初数的调整。南京中商2008年对子公司超额亏损追溯调整的会计处理显然不属于会计准则变动,因为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对此核算没有发生变化;也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更不属于会计差错更正,因为本报告期内没有会计差错更正事项,那么这种调整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会计估计变更,增加了母公司对子公司超额亏损的承担份额,但这是会计估计变更,适用当期调整法,不可以追溯调整,笔者对该公司追溯调整子公司超额亏损838万元不适用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深表不解。
  如果扣除2008年对2006年净利润追溯调整,则按2006年3 194万元基数,“2006~2008年度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7%”的承诺要求南京中商2008年要实现不低于4 372万元净利润,可南京中商2008年只实现净利4 336万元(不考虑838万元子公司超额亏损进报告期利润),则南京中商触发追加股份条件。从这个角度,大家就明白为何南京中商要屡次调低2006年净利润。
  此外,在年报发布后10天即4月24日,南京中商发布了其2009年第1季报和一项重大事项公告,称:
  本公司控股孙公司泰州中央国际购物有限公司,于2009年4月22日召开股东会议,出席会议的股东一致通过了注销泰州中央国际购物有限公司的议案。
  泰州中央国际购物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 000万元,以租赁经营场地方式承租了泰州商城商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房产为营业场地。自开业以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销售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通过对商品结构的调整及多方努力,销售低迷局面仍无明显好转,导致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该公司已于2009年3月21日正式停业,现经该公司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注销泰州中央国际购物有限公司。
  截至2009年3月31日止,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 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1 万元;净资产…2 万元(未经审计)。停止营业后,新增闭店损失影响合并报表1 320万元,已列入本公司第一季度损益。
  笔者怀疑该事项构成2008年度报告期期后事项,2008年度就应对闭店损失1 320万元进行确认。笔者注意到:
  2008年报称华泰证券出具的关于本公司股改承诺履行情况的补充核查意见书认为:“南京中商的相关股东已履行了在股改中做出的承诺:根据南京中商2006、2007、2008年经南京立信永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公司股东南京市国资公司不存在触发追加送股的情况。”详见公司在上交所网站披露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南京中央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改承诺履行情况的补充核查意见书》。
  笔者没有查到该补充核查意见,但根据该段内容,保荐人是根据审计师的审计报告出具的股改承诺履行情况被核查意见书,但仍没有消除笔者对以上两个会计事项的疑虑,尤其是第一个会计事项。
  

东湖高新套期会计的追加股份困境(1)
东湖高新(600133)是一家园区开发企业,2009年2月26日至3月6日《证券日报》相继发表了《东湖高新连续四年未分红 董事长年薪逆市涨40%》等文章,对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报中公司董事长和高管薪酬、分红、奖励等问题提出了疑问。3月11日,该公司发布澄清公告,并补发关于收到奖励款公告。
  东湖高新澄清公告称公司分别于2008年6月、7月收到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给予的公司园区开发奖励3 万元。该项奖励款已计入了2008年营业外收入,并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列示,与公司股改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