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企业家赵本山-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本山不但自己甘当绿叶,还让毕福剑收起其在主持《星光大道》时的幽默功夫。所以,观众在《不差钱》里看到的毕福剑,是那样的谦恭,甚至有点木讷。总结赵本山精心包装徒弟的过程,作者认为,表面“示弱”是为了更好地“显强”——这是中国农民几千年的生存智慧,也是赵本山小品中多次演绎的人物形象。
  在电视剧这条路上,赵本山可以说已经成功地从泰森转型成为唐金,毕竟不用亲自面对镜头,也能斩获观众的钱包。张小飞、王小宝、孙丽荣、唐鉴军、王小利这些徒弟,已经可以在电视屏幕上独当一面。但在央视春晚这个独特的舞台上,多年的努力,多个徒弟轮番上台,直到2009年,才造就了一个小沈阳。虽然出演丫蛋的毛毛也是赵本山的徒弟,但《不差钱》里面,小沈阳的光芒太盛,毛毛的风头被盖过。这或者就是赵本山所说的小沈阳用力太猛,不但表演依旧硬了点,不够沉着,而且还把小师妹也都给淹没了。
  可以说,赵本山在经营徒弟方面像一个营销大师,他一心想把徒弟们往央视春晚平台上推。这是属于典型的利好项目,能推上去,就成了,推不上去,也是理所当然,不会有太大损失。但随着岁数的增长,赵本山着急,如果这几年依然没法把自己春晚的位置转移给自家人的话,这个位子就要消失了,这种江湖地位一如权力,过期作废。赵本山自己也多次表示,春晚已经成了自己的一种压力和鸡肋。但是为了徒弟们能够维持一个平台,他咬咬牙还是坚持了下来。演出开始之后,观众看到的是赵本山在台上卖力演绎着小品,但同时他也在维护着自家企业的无形资产。
  “我哪怕一声不吱,站着陪你演完,你能火就行。”不管是真心还是为了激励,在整个《不差钱》小品的创作过程中,赵本山不止一次跟小沈阳表达这样的意思。为了让徒弟在短暂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魅力,赵本山甘当绿叶,他说:“自己多说一句话就会把徒弟的话挤没了,所以自己还是保持朴实老爷爷的形象,让孩子们去演吧。”对于一个企业家而言,培养接班人把位子让出去也许不会太难受,但对于一个在舞台上习惯了掌声的公众人物,将注意力割让出去,总是带有不少的伤感。不过赵本山之所以把舞台交出去,目的还是让企业能够在自己的手里继续得到良好的运营。
  有了这一次成功案例,可以预见来年春晚赵本山卷土重来的做法了。再选派一名徒弟,为他度身定做一个剧本,自己依然甘当配角,再拉上央视某个著名主持人作陪衬,复制小沈阳的春晚模式。
  电视剧造星的操作不是孤例,可以复制,相信2009年春晚出了一个小沈阳,以后自然也能再出第二人。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二章 为什么是小沈阳(1)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认清了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兴趣所在后,赵本山便定位于娱乐产业,这一战略定位清晰而又精准。
  二人转是这一定位的最核心要素,之所以从产品导向的方式来确定企业战略,这和赵本山本人的兴趣有关,也和他自身可掌控的资源有关。从这一定位出发,演出是其基业,电视剧是其最为出彩的策略和衍生产业。把电视剧和舞台演出捆绑起来,形成一个运营过程中的两个增值环节,这是赵本山在战术上的一大突破。至此,赵本山的企业,就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
  但是,只有春晚,才是最重要的营销平台,还成就了赵本山个人的无形资产,并没有纳入到本山集团中去。直到2009年,借助春晚,在赵本山的平台上,升起了一个小沈阳,他才称得上功德圆满。
  小沈阳怎么这么红
  2009年春晚过后,娱乐圈大嘴宋祖德曾预言,小沈阳只有三个月的“爆红命”。但直到笔者撰写本书时,已经过了三个月,小沈阳依旧人气很旺。
  2009年3月14日晚,“小沈阳?赵家班笑转2009全国巡演”在天津体育中心上演,接下来,还有杭州站、上海站、西安站、温州站……此前,天津站的主办方每日疲于应付索票电话。据说,那次演出创下了天津演出市场的票房销售新纪录,在演出前一周门票就销售一空。总之,再怎么“不差钱”也买不到票了。温州站在3月11日开票后,短短两天,销售额已近三成,计千余张。小沈阳的“火”势,怎么就不见弱呢?
  魏明伦炮轰小品《不差钱》差道德,格调低下;王蒙认为赵本山和小沈阳的小品有积极意义;赵本山说高雅就是一种伪装……铺天盖地的各种言论,你方唱罢我登场。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砝码是,张艺谋的电影锁定了由小沈阳主演,保证了他至少在这两年内都会是被关注的焦点。确实,当对你的关注已成为一个社会现象时,想瞬间被忘记是不可能的,比如当年的赵薇和李宇春。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浏览互联网……小沈阳的名字在所有的媒介平台上都占据着最显眼的位置,就连风马牛不相及的科技产品的推广新闻,也要拉上小沈阳的名字助力。政府官员、演艺名人、文化学者、普通百姓,形形色色的人都在为小沈阳现象发声,无论是兴奋的追捧也好,抑或是充满质疑的挞伐也罢,总之,小沈阳火了,他和他的名字成了2009年伊始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其影响力已经远远不限于文化领域,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2009年春晚之后,江湖传言,小沈阳的身价已经到了50万元。这个数字并没有得到当事人的确认。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小沈阳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本书作者之一的宋守山最近在某报社参与访谈,该社社长谈及同城媒体竞争时,还特意提到,2009年春天他们请到了小沈阳,小沈阳的到来为报社带去了极大的人气。同城某报业集团在得知他们邀请小沈阳的同时,也派人到本山传媒接洽,但因为他们已先行一步签了合同而只好作罢。由此,可以看出春晚的巨大能量:让一个原本每场演出费为150块钱的演员一夜成名。
  赵本山在《不差钱》中为搜狐公司做了两次广告,但事后赵本山和张朝阳都矢口否认是给了广告费的,之后本山搜狐官网开通,搜狐想来也没有收赵本山的银子。赵本山不上网,赵本山在网上的影响力也不如荧屏上的大,但小沈阳很大程度上是在互联网上走红的,他早期的很多视频在网民中流行一时。因此,小沈阳在搜狐官网上发布的博客也相当地火暴,即便是一句简单的问好都会有上万条粉丝的点击和回帖,小沈阳真当是红得发紫。

第十二章 为什么是小沈阳(2)
你看,你看,那张低俗的脸
  赵本山选择小沈阳是经过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考虑的,在这点上,赵本山充分显示了他作为一位企业家对大局的掌控能力。
  2008年,为了迎接奥运会,神州大地的一切娱乐活动都绕道让路。不过,奥运会只能满足公众短期内的情绪需求,因此,这一年娱乐需求的宣泄口越积越大,形成了一波可怕的注意力期待。有谁留意到这一波注意力不得而知,但是赵本山肯定是看到了。
  中国有足够多的农民,他们仓廪足而知娱乐,朴素而直接。所以,在“超级女声”(即改为现在的“快乐女声”)被停播之后,在网络口水歌曲被排斥之时,小沈阳悄悄地来了,在赵本山的精准指点下,他摸到了中国大众娱乐在后奥运时期已经憋了半年的兴奋点。如果说要摸准男人的心是通过胃,那么要摸准老百姓的心则只有通俗这个兴奋点。
  在上春晚之前,赵本山早已经在低俗和高雅的艺术境界之间来去自如,所以,指导小沈阳进行有层次的包装举重若轻。男扮女装低俗,跑偏的苏格兰七分裤就是高雅;娱乐圈的潜规则低俗,认姥爷就是高雅;说真话低俗,忽悠高雅……所以,顺利登上了春晚舞台的小沈阳,糅合了低俗和高雅,形成了新的通俗定义,他不红谁红?
  其实,赵本山在2009年强推小沈阳上春晚并非偶然。首先,他看到了大势所在,知道老百姓真正需要的节目是什么。而他手下弟子的绝活都是纯正的通俗演出,年纪大的人需要保持尊严,要丑化也只能丑化年轻人。而太年轻又不行,缺乏经验,不但台上能否撑得起来是个疑问,成名之后能否保持本色也是个问题。综上,小沈阳年龄最适合。再加上他平时的舞台形象:下身裙子,上身花裤衩,头戴发夹,肩挎15元的包包,非常适合后奥运时期娱乐市场的主流需求。
  至于什么是低俗,什么是通俗,这是有国家标准的。2009年3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指出:“小沈阳的节目我认为不能说低俗,应该说是通俗。”
  小沈阳对中国的娱乐产业是有贡献的,国家广电总局对2009年的类似“快乐女声”的选秀节目在进行适当限制的同时,也已经开禁了此类娱乐节目的播出。找到了低俗和通俗之间的分界线之后,“凡有非议、争议、有绯闻、有负面评价、曾有犯罪记录的人不得担任主持人、嘉宾和评委”;“抱头痛哭、泪流满面、粉丝团狂热、观众狂呼乱叫等不雅镜头一律不得播出”;“主持人不得穿着奇装异服,不得梳怪异发型。不得喧宾夺主,喋喋不休,胡乱调侃。不得涉及主持人、嘉宾、选手的私生活内容”这些细节的规定就顺利出台,这一下,谁都应该知道如何游走于低俗和通俗之间,这就是有法可依的好处。
  找准了市场消费群体,定位就已经相当明确了。春晚的观众群体构成,民间的娱乐审美观,以及后续市场的空间,赵本山早已洞悉。他的定位,就是服务于最广泛的农民大众和二、三线地市的群众。在这个消费市场上,二人转腾挪翻滚,早已经风光一时。但是,俗而能登大雅之堂者,唯本山大叔做到了。“绿色二人转”的实施,就是化低俗为通俗的经典之作,以类似的手笔铸写一个小沈阳,实在太轻松了。
  

第十三章 一个人的赵本山(1)
赵本山无疑是商业天才,但冷静分析,其商业运作是有着明显缺陷的。首先,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将江湖义气作为内部的企业文化,用师徒关系来维系企业人才。在赵本山独占鳌头时问题不大,可一旦他脱离管理核心,或者内部有人超越了他,那么其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稳定性就会有较大危险。
  再者,已经形成了庞大产业链的本山传媒集团,依然没有资本运营计划,这不利于现在这种成功模式的迅速复制。最后,决定其能走多远的两个问题——现代经纪人制度和剧本创作能力,目前来看虽然问题不大,但很难看出其到底能走多远。
  本山模式就是经营注意力
  大家都说互联网经济是经营注意力的经济模式,其实,和互联网相比,娱乐圈更是注意力经营的典型。本山传媒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经营注意力方面的通吃能力。
  目前,本山传媒属下有六大企业,辽宁民间艺术团和本山艺术学院一个是现役兵团,一个是预备役,都是人才储备地。在娱乐业,人就是生产工具,演员就是资源。赵本山自身的旗帜作用和艺术学院的金字招牌,为本山传媒生产资源的获取奠定了最牢固的基础。人力资源聚集起来之后,就看其运营能力了。仔细甄别人才,然后根据每个人的才能将他们选送到本山影视艺术有限公司和刘老根大舞台去实习,继续造星工程。
  与演出相关联的,还有经纪业务,瑞东文化正专于此行。六大企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苏家屯影视基地。这个环节既自然,又有些突兀。毕竟,一旦影视制作成为商业公社价值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那么,随着公社事业的发展,影视制作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大,如果拥有自己的影视基地,就可以极大地节约影视制作的成本。既然横店集团可以成功地从经营影视基地介入到影视的制作发行,那么,经营影视制作发行的本山传媒,也有机会在东北成就一个独特的影视基地。
  很显然,在本山传媒的六驾马车里,民间艺术团和艺术学院是成本中心,影视艺术公司和大舞台是利润中心,而瑞东文化和影视基地在本山传媒系统内的定位还比较模糊,其业务能力和未来发展空间不得而知。
  就赵本山的商业模式抽象而言,就是经营农村市场的注意力。他的首要动力是春晚赋予他的知名度,但这条路径很难复制,小品在创作上有一定的难度,无法大规模流水线作业。而二人转这种方式,无论是历史积累也好,创作门槛也罢,都要比小品更加容易实施。赵本山选择在电视剧中宣传二人转,将自己的知名度辐射给徒弟,然后用二人转等更为灵活的方式在自己的舞台,而不是自己完全无法控制的春晚上进行价值的兑现。
  如果说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的话,那么就本山传媒的内部和外部交易结构而言,不但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而且环环相扣,业务流程互为推动,形成了精致巧妙的复杂结构。本山传媒业务定位是以电视剧和舞台演出为形式,为农民提供娱乐。但目前的作品有一定的区域文化性,既有形成地域经营的垄断优势,同时也有着扩张速度和规模的限制。特别是舞台演出的经营方面,缺乏创新型的运作;内部业务系统相互关联,除经纪业务相对模糊之外,上、中、下游完全融洽;关键资源能力独立自主,赵本山这个品牌不用说了,成名了的小沈阳年三十依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向赵本山下跪拜年;利润产权清晰、赢利模式全面开花、自有现金流结构稳定等等,一切都非常好。但是归纳到企业价值上面来的时候,却未免有些问题,这一切都出自赵本山之手,而没法融为企业制度或者企业文化。特别是在赵本山透露将把企业交给儿子继承和管理的时候,企业已经丧失了原本的根基。

第十三章 一个人的赵本山(2)
本山传媒的核心资源除了赵本山的影响力之外,就是新一批的艺人。和IT公司相比,这种模式更加复杂。IT公司的核心资源虽然也是人,但在经营过程中,毕竟有产品的沉淀。而经营艺人的企业,一旦人才流失,企业的根基也就随之消失。赵本山的儿子,其管理艺人的能力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赵本山的威信不会自动转移到他的儿子身上。
  赵本山对注意力的经营有着天生的敏感度,比如对于春晚这个舞台,他自己虽然已经疲于应付,还是坚持了19年,而且依然不断为徒弟制造上春晚的机会。直到2009年小沈阳在春晚火了,他还是没有退役的打算,相信2010年春晚,他还会继续带着徒弟登台。除了春晚这个造星机器,赵本山对于媒体的经营也得心应手,甚至在互联网领域也经常攻城略地。比如在《不差钱》里,小沈阳就和搜狐网站友好地互动了一把。而在各个电视剧的开机和关机仪式上,赵本山也可以制造出一些热点来,让媒体兴奋。依然是按照成本即业务的概念,小沈阳成名之后,在广告代言上也像本山大叔一样到处出击,这其实不仅仅是为了赚取广告代言费用,同时也是为了增加自身的曝光率和制造各类话题以保持自身的知名度。
  需要抽象成一个品牌
  很多人好奇,赵本山有那么庞大的一个集团要经营,怎么还有心力年年上春晚?赵本山说,他每年除夕晚上都会冲着屋里的灯“跪地起誓来年不来了,起誓了10年”,但不管压力多大,内心有多抗拒,哪怕是重病缠身,他仍然每年雷打不动地出现在春晚上,因为他承载着整个集团1000多号人的利益,甚至可以说是他事业的根基。上央视春晚是一个信号,意在告诉所有人:我赵本山没有犯错误,依旧和中央保持步调一致。事实上,也是春晚成就了赵本山在商场的无往不利。“小品王”的声誉令他在东北三省地位超然,也获益匪浅。开办全日制本科学院、批到300亩的地,这些事并不是有钱就可以办到的。
  既然春晚必须上,那利用春晚为自己的集团谋利也是必须的。春晚上的小沈阳,应该说是商业操作下的必然产物。如果不是小沈阳,也会是赵家班里的其他人。宋丹丹、范伟都是赵本山掌控不了的,所以他意识到培植自己人的重要性。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现在是捧红徒弟乐死师傅。过去赵家班只卖赵本山一张脸,捧红徒弟之后,赵家班有十几张脸可卖。正因如此,刘老根大舞台才敢不断扩张,在异地开剧场。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捧红了徒弟,赵家班就多了无数个经济增加点,产业就能进入更良性的发展轨道。
  此刻,本山模式虽然已经形成规模,形势一派大好,但其运营方面的先天缺陷也开始浮现,赵本山需要把自己抽象成为一个品牌。
  依靠人治的公社管理模式,缺乏制度化、职业化的方向,这是企业未来生存的一大隐患。赵本山自己说:“现在的情况是,如果我倒了,公司就没了。”艺人的薪酬体系和绩效制度是娱乐产业制度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毕竟,人就是生产资源,在这个方面,其实很多公司已经有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海外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执行空间较大,国内可能学不了,但是类似华谊兄弟以艺人利润贡献率为标准激发旗下艺人创收的操作手法还是值得借鉴的。遗憾的是直到今天,赵本山依然津津乐道于自己对徒弟的控制力,高兴的时候可以发给他们十几万元,不高兴的话,哪怕小沈阳,出场费60万元也只能拿1万元,私自“走穴”更会被责罚。
  赵本山一直以家族式经营与管理模式扩张着自己的事业版图,他没有从银行贷过一分钱,也不打算让公司上市,“自己赚的钱自己够花了,美国要是没那么多上市公司能那样吗?中国为什么在金融风暴中不大受打击?中国人就是一年不发工资,也过得去,家家都有点存款。美国人总是把下个月的钱都花了”。
  由于赵本山本身的局限,以及企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目前的模式不可能得到也没有必要进行革命性的改变。但是,如果可以对某些局部做出改良的话,那么对于本山传媒的未来应该是一件好事。比如,不希望企业由于公众化而受到过多限制,不妨先不考虑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