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春长征路-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见小丫头参军的决心很大,徐立清最终同意了:“好吧,那你明天就过来吧!”王新兰当即兴奋得跳了起来,答了一声“是”,就拉着姐姐往外跑。徐立清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她们喊:“你妈妈同意吗?”“早就同意啦!”一句清脆的声音从门外飘了进来。     
  王新兰被安排在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委员会下属的宣传队当宣传员。一到宣传队,她就和姐姐一起编演节目、书写标语。长征路上,王新兰和战友一起穿山越岭,无论吃多少苦,从来不叫苦叫累,也从不掉队。不过,王新兰确实太小了,爬雪山,她是靠拉着马尾巴才攀上去的。过草地,她有些时候也不得不趴在红军大哥哥的肩膀上。只要有机会,她就站在路边,为战友们送歌献舞,加油鼓劲。       
→虹→桥→书→吧→BOOK。  
第18节:第六章:渡乌江天险(1)       
  第六章     
  渡乌江天险     
  “春春,我回来了,黑板报你准备得怎么样了?”我打开QQ,看到春春在线上,就给他发了条消息。     
  “阿檬,我回来了,你在线上吗?”等了半天没有回复,我又骚扰了一下没有在线显示的阿檬。     
  “死孩子!潇洒回来啦,韶山好玩吗?”       
  “挺不错的,以后还想去呢。你怎么又当潜水员啦?”     
  “人家在看电影嘛。那你下次去捎上我哦,就当你先去踩点啦。”     
  “先别看电影,咱们讨论讨论黑板报的事情吧!”我决定要把这个小丫头片子从腐败堕落中拯救出来。     
  “春春让我负责版式设计和配图。版式设计还挺好玩的,对我来说也是个尝试和挑战。不过配图我就没什么把握了,你也知道,我只会画SNOOPY和小新的。”     
  “没关系的,你的SNOOPY画得那么可爱、逼真,说明你有画画的天赋呀。我想了一下,其实画长征也没有你想的那么难,除了一些修饰的线条和图案,你再找一幅漫画插图,照着描就行啦!”     
  阿檬给我发了一个笑脸:“好的,那我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你们有什么要一起讨论的再找我哦。”     
  我看电脑右下角,春春的头像在闪动,点开一看:“青青,你还在吗?我刚才去打球了,忘记关QQ。”     
  “嗯那,咱们讨论一下黑板报的事情吧。”     
  “好的,你有什么建议吗?”     
  我想了想,发过去几句:“我觉得,长征的介绍是必要的,但是不要说得太啰嗦了。再加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就有一种特写的效果。”   
  春春很快就回复了:“对,长征的介绍再加上一些典型的片断。还可以画一幅行军路线图!”     
  “路线图挺好的,可以做简单一些,不用太复杂,不需要把所有的地点全部包括。长征的大概情况挺容易搞定的,对于具体的事例,你有什么看法呢?”     
  “我觉得,咱们历史课本上就有一些,也说得很详细,不过大家都知道,就没什么意思了。咱们可以搜集一些不那么广为人知但是意义又很重大的,你觉得呢?”     
  “行啊,那你有觉得合适的吗?”     
  “我最近看了一些长征的书,也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觉得红军渡乌江还不错。”     
  对我来说,乌江听起来还有些陌生:“乌江,乌江是贵州的吧?”     
  “是啊,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在涪陵地区注入长江,是贵州北部的天然屏障,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江水波涛汹涌,还有很多暗礁,沿江五千多米才有一个渡口。红军经过黎平会议,决定继续向西面走,渡过乌江进入遵义。而敌人试图利用乌江天险阻止红军过江,他们想当然认为红军一路非常疲惫,肯定难以渡过乌江。”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春春怎么一下子变成长征百晓生啦?”     
  “呵呵,百晓生谈不上啦,不过是多花了些功夫查资料。”     
  “要不你先给我上上课,讲讲你了解的渡乌江的故事,我们再一起整理和补充吧!”     
  “嗯,敌人想要利用乌江的天险阻止红军过江,红军呢,则是声东击西。红军先遣队故意放出要进攻贵阳的消息来迷惑敌人,然后大部队加速行军,赶到乌江边。当时红军是否选择渡过乌江也有很多争议。有人提出来:‘乌江一向被称为天险,水流很急,两岸的山川又非常的险峻,我们应该小心一点,不能忘记了湘江的教训。’但是毛泽东淡淡一笑,回应说:‘老百姓有句古话,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们不能过了一次湘江,吃了一次大亏,一听到江呀河呀就发抖了。’”     
  提到湘江,就让人想到血流成河的12月1日,不能不让人为革命前辈们捏把汗:“湘江给大家留下的记忆肯定是太痛苦了。”     
  “乌江是比湘江险要,但是这只是自然条件。其实相比过湘江的时候,红军过乌江胜算大多了。首先军委纵队早就丢掉了那些要命的坛坛罐罐,一下子没有了包袱就可以轻装上阵。而且我们不等敌人摸清楚我们的目的地和方向就赶到乌江边,只要拿下渡口就可以轻松争取时间,迅速过江了。毛泽东提出:‘我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过乌江。当然兵贵神速,我们不能再一次坐失良机了。’”     
  “呵呵,毛爷爷总是善于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接着就是红军强夺渡口的故事了,我给你发个网址,你点开自己看吧。看完了我们再继续讨论。”         
※虹※桥※书※吧※BOOK。  
第19节:第六章:渡乌江天险(2)       
  “好的,你发吧。”我打开浏览器,贴上春春刚才发的地址,找到了关于渡乌江故事的网页,这里详细描述了红四团将士是如何和敌人斗智斗勇的:     
  1935年元旦凌晨,红四团团长耿飚和政委杨成武披着蓑衣、穿着草鞋,化装成老百姓的样子,冒着茫茫大雪来到乌江渡口侦察。他们顺着江岸仔细查看地形。乌江两岸都是悬崖绝壁,南岸要下5千米的绝壁,才能到达江边;北岸要走5千米陡峭的山路才能踏上到遵义的大路。所以地形非常险峻,如果有任何判断失误,都容易造成难以预计的损失。     
  “进行火力侦察,摸清敌人兵力部署!”耿飚下了命令。     
  四团的将士们对着北岸响起一阵枪声。对岸镇守的是贵州军阀侯之担的队伍,各个阵地的火力点同时用枪炮回应。     
  杨成武取下望远镜,调侃道:“不愧是‘子弹兵’呀!就是爱放炮。”当地老百姓称侯之担的部队叫“子弹兵”,因为“之担”和“子弹”刚好是谐音。     
  在乌江边上,以三连连长毛振华为首的八位勇士站在大雪中,每个人只穿一条短裤,腰上别着驳壳枪,头顶一捆手榴弹。他们主动要求试渡,只等着一声令下就跳入江中。杨成武斟满了一碗碗壮行酒,送到八勇士手中,八位勇士接过壮行酒一饮而尽。他们背着为后续部队架桥的粗绳索,冒着敌人的子弹扫射,冒着严寒向对岸划去。经过几分钟的紧张行动,终于游到了江心。敌人的哨兵发现了,惊恐地喊:“来了,过来了……”勇士们拉的粗绳索被敌人的迫击炮击断了,几位勇士只得返回南岸。     
  其中一位勇士中弹负伤,又因为流水很急,被卷入滔滔江水中,壮烈牺牲了。     
  看到这里,妈妈走了进来:“小丫头,刚从火车上下来,不去休息一下就上网了?”     
  我转过头呵呵笑了笑:“反正我也不累,您不用担心。”     
  妈妈递过来切好的水果:“吃点水果吧,还有妈妈磨的新鲜豆浆。”     
  “谢谢妈妈,我待会就休息了。”我惦记着红军过乌江的情况,趁早把妈妈打发出去了,继续浏览网页。     
  白天的渡江没有成功,战士们决定在晚上偷渡。以毛振华为首的十八名勇士趁着夜色,分别乘着三只竹筏,划向江心。过了大概半个小时,其它两只竹筏被激流卷了回来。只有毛振华在的那只竹筏下落不明。     
  第二天天刚刚亮,刘伯承率领其他将士来到红四团的阵地,原来尾随红军的国民党军在薛岳的率领下已经快追来了,如果不尽快攻下乌江,全军就只有背水一战了。     
  战士们紧急动员起来,绑扎了六十多只竹筏,进行强渡。担任先头任务的三只竹筏在掩护下强渡成功,他们与前一天已经偷渡过去的毛振华等勇士互相配合,摧毁了敌人架的河岸火力。     
  原来毛振华前一天晚上成功地靠上了对岸,他们隐蔽在敌人不容易发现的石崖下面,考虑到打手电容易被发现,他们改用划火柴向对岸示光,但是距离太远了,没有被南岸发现。     
  一位战士悄声向毛振华建议:“我们去打掉上面那班人吧,有把握的!”     
  毛振华轻声阻止了他:“我们虽然可以把上面那班人打败,但是却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泄漏了机密,暴露了队伍的意图,反而对整个行动有害。”于是他们潜伏下来,等待南岸的同志们过来的时候,再配合行动。     
  毛振华等勇士和强渡过来的战士们保护其他战士迅速渡江,这时候敌人的预备部队也赶过来了,双方的火力在乌江边僵持不下。     
  危急关头,炮兵连迅速架起一门迫击炮,取出从苏区带来的仅剩下的五发炮弹,连发三发炮弹,给敌人一个突然袭击。敌人仓皇逃跑。     
  战士们马上架起了一座浮桥。第二天军委纵队走过浮桥,毛泽东在桥中间用力摇了摇桥身,非常满意地说:“真了不起,我们的工兵就地取材,用筏架桥,世界上都没有。”     
  长征小故事     
  1.红军的除夕     
  红军聚集到乌江边的时候已经是1934年年底。按照红军的惯例要举办同乐晚会,组织会餐和游艺。因为这次除夕是在长征途中,所以比较简单。这次同乐晚会的主要内容是各单位总结离开苏区后的经验教训,讨论目前的战斗任务,宣传拿下乌江和遵义的战略意义。         
虹桥门户网。  
第20节:第六章:渡乌江天险(3)       
  因为当地的土豪劣绅都逃跑了,他们准备的过年大餐便成为留给红军和“干人”们的礼物了。红军举行会餐,杀猪宰牛,迎接新年。分得年货的“干人”感激地说:“我们沾了你们的光,如果不是你们来了,我们得出门躲债,连年饭都吃不成,谁梦想这样阔气呢?”     
  而政治局的人员除夕则在距离乌江不远的猴场开会。猴场就是猴子镇,附近森林里经常有猴子出没,据说古时侯猴子比现在的更多。警卫员们都领到了丰富的年夜饭,散会后兴高采烈地对毛泽东说打算美餐一顿。毛泽东回答:“晚上不能大吃大喝了,敌人要赶来了,我们得迅速渡过乌江。”     
  一个警卫员忍不住说:“我们还特意准备了您爱吃的酒酿呢!”毛泽东笑了笑,和警卫员一起坐下来,吃了些东西。清晨4点,就一起收拾行李,准备渡江了。     
  2.血路     
  红军渡过了乌江,向遵义进发,而要夺取遵义,娄山关正是必经之路。娄山关之战打响了,前方战士和敌军血战最激烈时,彭军团长和其他首长来到了前线指挥所。大部队马上就要过来了,如果不拿下娄山关,红军大部队就有被围歼的可能。眼看形势非常危急,彭军团长一边在指挥所里来回踱着,一边念叨着:“派出的侦察员怎么还不回来?”     
  跟随首长来前线的军团宣传队长钟明彪也非常担心,两眼紧紧地盯着前面的山峰。红三军团钟队长发现敌方阵地山脚下跑过来一个个子小小的人,穿着一身破旧的老百姓衣服,一手捂着肚子,一边跌跌撞撞地猫着腰往这边跑,一边往山上招手。     
  钟队长看到了赶快跑出去接应。他一看原来是半年前入伍的小战士刘志林。小刘的衣服已被鲜血染红了,肠子都流了出来。他支持不住,用手兜住肠子,栽倒在钟队长的怀里,嘴里吃力地喊着:“快,快去报告团长,我军冲上娄山关主峰,又被敌人给扑压下来了,赶快派部队增援!”     
  “给你包扎一下吧!”     
  “不要管我,快去报告呀!”小刘使劲推开了钟队长。军情紧急,钟队长只好轻轻放下小刘,飞速跑回指挥所向团长作了汇报。团长立即命令干部团增援,一鼓作气拿下了娄山关。      
  钟队长冲下山去救小刘。在娄山关的山路上,他看到一条由一滴滴鲜血滴成的血路。沿着这条血路,他在一棵大树下找到了已经牺牲了的小战士刘志林。     
  长征诗词     
  强渡乌江      
  肖锋 (1935年3月30日晨)     
  乌江长来乌江弯,十里堤岸十八滩。      
  疾风暴雨雷电闪,黄沙直奔桉子岩。      
  两只竹筏荡扁舟,漂摇百尺才靠岸。      
  悬崖陡壁三千丈,松柏崎峭挽青天。      
  一一五个钢铁汉,铮铮铁骨英雄胆。      
  绳子藤条绑带爬,何惧山高何惧难。      
  身先士卒做榜样,忠涓第四攀顶岩。      
  崇高理想将实现,三名烈士跌江滩。      
  三班北去夺天桥,二排南克桉子岩。      
  二连会合梯子岩,林头击敌一个营。      
  夺得红岩五百门,水坝渡口塘子边。      
  两翼配合很得力,中央突破奇功现。三座浮桥南北斩,四万红军都渡完。      
  战略胜利无伦比,聂总上寨乌江险。      
  蒋王大兵二十万,甩在江北干瞪眼。      
  紧把战争主动权,红军机智胜过天。     
  长征大事记     
  1935年1月1日 中共中央在猴场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做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提出红军渡过乌江后的行动方针“主要的是和蒋介石主力部队作战,首先消灭他的一部,彻底粉碎五次“围剿”,建立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     
  1月1日至3日 中央红军在江界河、茶山关、回龙场等渡口兵分三路强渡乌江。中路前卫团(红四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在1月1日到达江界河渡口,并进行火力侦察。第二天上午,红四团假装进攻老渡口,而在上游新渡口强渡,但是失败了。第三天上午再次强渡,击溃黔军江防司令林秀生部第五、六两个团,成功强渡乌江。当日下午,占领了贵州军江防司令部的所在地。左路部队从茶山关渡口渡江,因为贵州军独立第二师侯之担部第二团没有进行抵抗,于1月3日顺利地渡过乌江。右路部队在1月2日从回龙场渡口进行强渡,击溃了侯之担部的第八团,当天晚上进驻到箐口。         
※虹※桥※书※吧※。  
第21节:第七章:遵义会议(1)       
  第七章     
  遵义会议     
  “喂,你好,请找一下春春。”     
  “我就是,请问你是哪位?”     
  “春春,我是小白啊!”电话那头,声音还挺兴奋的。     
  “小白,好久没有看到你了哦!”原来是小白,我说声音怎么听起来这么熟悉呢。     
  “好久不见,也不叫声小白学长!”小白又开起了玩笑。     
  “哎呀,叫学长的话觉得好搞笑啦,从什么韩剧开始,大家都开始叫学长什么的,听起来真的很奇怪。”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那小弟弟起码要叫声小白大哥啦。”     
  小白比我大七岁,叫大哥还差不多,“小白大哥,你什么时候去英国啊?”     
  “过一段吧,我这边公司还有些事情呢。”     
  小白今年大学毕业,以后去英国读研究生,怎么又开起公司来啦?“你都开公司啦,这么强?”     
  “是啊,我搞了个软件公司,以后我的公司就留在这边了,可以随时回来。对了,你小子明天晚上有时间没,就是10月7号,一起吃个饭?”     
  “明天晚上啊,我听说你们学校有个关于长征的讲座,想去听听。不好意思啊。”     
  “本来还想介绍几个哥哥给你认识的,那算了吧,下次再说,好好听讲座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小白所在的大学听讲座,认识了小白。小白的身上有很多故事,他也了解很多我从来都不知道的知识。我们前几天在QQ上聊到过长征,他很支持我对长征的兴趣和热情,还告诉我,他认为红军和中世纪欧洲的圣殿骑士一样,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之一。这次没有机会和小白见面真是遗憾,又不能听他谈天说地吹牛了,不过这个关于遵义会议的讲座对我的诱惑力更大一些。     
  第二天,我下午3点就出发了。在大学里听讲座的基本上都是大学生和研究生,想我这样附中的初中生去“蹭”讲座听的一般都很少。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太突兀,我特地穿了一件比较正式的白色T恤和一条比较合身的运动裤。赶到的时候刚好四点,谁知道刚到门口就发现座位已经满了,没有坐人的位子,也放了本子和书,表示着:“这里已经有人了!”     
  门口站了一些大学生,他们东张西望想侥幸找到一个空位子。我觉得没什么希望,就找了前面中间的一处空的台阶,铺张报纸就坐了下来。     
  我吃了随身带的面包,又过了一个小时,发现大屏幕上开始播放讲座的主题资料了,连忙拿起笔记本开始做记录:     
  1935年1月15日到17日,党中央在遵义老城红军总司令部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有专家甚至认为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遵义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共产党。遵义会议组成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他们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名义指挥红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