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只有这样的组织形态,企业才能够真正做大。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执行力的背后,有着两个完全不同的组织体系。小农组织体系与职业化组织体系,哪一个执行力强?γ米γ花γ书γ库γ ;http://www。7mihua。com
在短期,以人和人的关系认同的小农组织执行力更强。士为知已者死,执行力超强,一个人冲上去后面跟着无数人,这就可以把天下打下来,这个叫创业。
但要真正做成一个长久的公司,背后一定是职业化体系。创业型的公司一定要变成增长型公司。
转型二:从拼体力转型为拼智力
新执行力的第二个转型是:从拼体力的虚假执行力,到拼智力的智慧执行力。
我们前面说过,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讲拼体力的勤奋,因为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农业,靠体力、靠天吃饭,无论动什么脑筋,一定要按季节、顺天勤奋去做。
两千多年来,人们都在强调体力和勤奋,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是最生动的写照。
19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改变了农耕文明的逻辑。试想,汽车发明之后,你要用多勤奋的马车才能追上汽车?飞机发明之后,你要用多勤奋的汽车才能追上飞机?
很多人在说,我们现在做的不就是工业吗?
大家心里都清楚,过去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所谓的工业,所谓的科技发展是什么?照抄模仿,创造不被尊重,靠体力、靠勤奋,
很多人说,“80后、90后没有执行力,不勤奋”。真是这样吗?你看他们打游戏,三天三夜不睡觉,勤不勤奋?
所谓的勤奋只是现象。不要去强调现象,应该强调现象背后的原因。
勤奋背后的原因是利益回报机制。也就是说,真正的勤奋是什么?每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板都很勤奋,为什么?不是因为这些人勤奋,而是实施了民营企业制度。
所以,如果全部恢复成公有制,你看大家勤奋不勤奋?
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的企业不如过去勤奋了。是现在的经济环境不如过去?其实是创业环境不如过去!
现在的土地财政,现在的权贵资本主义的干法,使得很多行业都被垄断了。民营企业家觉得,在这种制度设计下,他们没有办法往前冲了。所以,移民等情况就慢慢出现了。
有智慧的执行
讲到执行,我很想谈丰田,丰田也是制造,但人家是精益制造。如果说,OEM厂雇用的是员工的手脚,而像丰田这样的公司雇用的是员工的头脑。
有人比喻说,多数OEM厂员工是机枪手,一声令下开枪扫射就行——每天重复同样的生产动作。丰田员工是狙击手,在复杂的环境中自己寻找机会,自己创造更有效的方法,然后一击命中——每天做持续改善。
我想,像丰田公司这样的员工就是有智慧地执行的代表。智力是上帝给予人类最伟大的礼物。我们不仅有体力,我们还有思想,还有创造性。
第二章 真正的执行(3)
这个世界的资源什么都是稀缺的,什么都是越用越少的。但是,上帝给予我们的礼物里面,有两样东西是越用越多的:一个是情感方面的爱,另外一个是创造方面的智慧。
上帝这样安排一定是有道理的。人类真正的财富应该是从智慧中来,就像人类的文明和幸福应该从爱中来一样,因为智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新执行力强调有智慧的执行,也就是说,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把一个事情的执行分成执行前和执行后。
换而言之,然后才用智力和勤奋去执行。
新执行力是有智慧的执行,而有智慧的执行的背后是制度体系。印度的服务业为什么很发达?特别是IT外包服务业,所占全球份额几乎位居第一,就是因为印度对私有产权与知识产权的保护比中国做得好,所以,中国发展了不需要知识产权的OEM制造体系。
当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是制度变革的产物。1958年至1978年期间,中国农村成立人民公社,农村经济实行公有制。土地、农具、设备归集体所有,所有农民每天统一派工、出工,按劳动能力和劳动时间记工分。“出工不出力”这个词,就是那个时代创造的。
不论怎么进行思想教育,不论工分记得有多细,粮食就是不够吃。1978年,国家实行包产到户,各家种各家的地,不用思想教育,更没有工分监督,不但马上能吃饱,而且还能吃好。相同的土地、相同的技术水平、相同的一批人,只是改变了制度,产出完全不同!
可见,新执行是靠制度执行力,可以改变的不是人性,而是制度设计。如果企业效益不够好,如果企业的执行力不够强,请大家如果企业执行力有问题,那么,请这家企业的老板问问自己:是否在制度设计层面,让员工觉得无论怎么干,他的收益都没有多大变化,从而把企业做成了人民公社的变种?是否在员工创造或者执行的过程中,他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回报不完全是金钱,还包括他的尊严、成就感的实现。
靠制度设计、制度创新提升执行力,这才是新执行力的核心主线!
第二节快乐工作,新执行力的使命
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还是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者必须懂得,企业的使命,就是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让员工快乐工作。如何让员工快乐工作?这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
工作怎么可能会快乐?
大家会想,工作是件苦差事,怎么可能会快乐呢?你去看看小孩,凡是两三岁的小孩都很愿意干活。
为什么两三岁的小孩什么都要干?为什么人一大了就不愿意干活了呢?
区别在于,两三岁的小孩干活叫快乐,大人干活就叫谋生。所以当干活完全变成谋生手段的时候,这个乐趣就没有了。没有了乐趣,大家就会反感。
由此我们懂得,在工作里面,存在一个细微的区别:这样的演化过程,非常值得研究,这也是新执行力非常关键的一点。我们能否把工作从“谋生”转化为“谋生”加“快乐”,或者慢慢地变成“快乐”?
比如,我在读大学时就不怎么快乐。因为当年读大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以后工作,是为了考试,所以就很不快乐。
但是现在,读书在我的生活中已经变成一种快乐,一天不让我看书,我都很难受。有时候到国外度假,最痛苦的就是突然间发现没有书读了,很难受。
第二章 真正的执行(4)
不少人喜欢看电视,觉得看电视是快乐。但看电视对我来说就是痛苦,我心想这些电视剧这么弱智,看的时候觉得痛苦不堪。但我的家人看得欢笑不已,所以,一件事的快乐与痛苦是相对的。
相反,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怎么把工作里面快乐的要素释放出来,如何让喜欢这个工作的人去做这件事情。这是新执行力非常重要的两个含义。
怎么在工作中释放快乐
工作的快乐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人际的快乐,第二个方面是专业的快乐,第三个方面是增值的快乐。
释放人际的快乐
人是群居动物。比如,打牌的快乐跟人有关,并不是跟什么样的人打牌,你都会快乐。我们往往跟自己最喜欢的几个人打牌就很快乐,相反,换了几个人就宁愿不打。┊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这就说明,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能不能在工作中设计出交流?如果可以,人际交流就可以创造乐趣!我们做的MIP(一个可以广泛应用于办公管理、协作沟通及资源调配等方面的信息平台,也是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现在的微博等社交工具,为什么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越来越大?就是因为它在创造工作中的人际交流。
在新执行力里面,我们特别提到人际交流,人们多去沟通工作内容、工作成效,这个就会让人快乐。
我们在工作中,如何创造人际的乐趣?
我们可以通过手机、iPad等各种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在很多闲暇的时间里交流,比如在上班、下班的路途中,在等飞机、等火车、等公共汽车的时候。这些时间,对你而言是工作还是休息,是一种快乐还是一种痛苦呢?
如果我们能把手机这样一个沟通体系建立起来,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公众平台,既沟通工作上的问题,同时也能感受到快乐。
而且,在人际沟通中,我们相互帮助,是否也感觉到了幸福呢?
这是新执行力的人际的快乐。
释放专业的快乐
庖丁解牛,分解一头牛如同艺术表演,让国君叹为观止。一把刀用了十九年,宰了上千头牛,仍像刚磨过的一样锋利,这是他的专业成就。顺着牛的身体构造,沿着间隙用刀,游刃有余,这就是他的专业的快乐。
杨丽萍,《雀之灵》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你懂不懂舞蹈。《云南映象》征服了整个文化界,不管你接不接受大部分演员都是农民。53岁,她还在排练新的舞剧《孔雀》。“跳舞很快乐,能和神说话,”她说,“舞台并不是承载舞蹈的唯一地方,舞蹈是我的生活方式。我奶奶老到背都驼了,依然去村子里跳舞。她告诉我,跳舞是件快乐的事。我也会一直跳下去!”这就是她的专业她的快乐。
我们如何在工作的专业层面体会到乐趣?这一层面一旦突破,就会让我们对工作本身感到快乐。
人通常是在快乐的时候最有创造力。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有时憋在办公室冥思苦想很久无所得,然后走在路上,或者在家洗澡、上厕所,或者喝咖啡的时候,灵感突然就来了。
所以,要释放人的创造力,就要让人快乐。这就意味着要一切以我为主。
什么叫一切以我为主?
走进Google(谷歌)的办公大厦,你会发现这里简直就像个游乐场,想吃就吃,想玩就玩,作息时间的安排都随你心情。员工上班也不用穿统一制服,爱穿什么就穿什么,即便带孩子和宠物狗来上班也没问题。
第二章 真正的执行(5)
这样做的好处是:“每天早晨我都感到自己仿佛前往天堂上班。编写计算机程序是非常疲劳的事,但这个地方就像是一座游乐园和度假胜地,没有一名员工会感到疲劳,到处都是台球桌、咖啡馆和休闲室……”
Google公司有十大信条,其中之一就是“认真不在着装”。“我们的工作氛围非常轻松,在排队等咖啡的过程中、小组会议上或健身房中,新的想法不断涌现,并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在彼此之间交流。这些想法也以极快的速度经过测试,然后投入实际应用,这些新想法往往会催生出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新项目。”
Google还设立了一个名为“首席文化官”的岗位,任务非常简单:保持Google独特的文化,使员工感到快乐。γ米γ花γ书γ库γ ;http://www。7mihua。com
2012年,Google再次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佳雇主。Google的快乐工作策略引起了业界的重视,因为大家都知道,Google的快乐工作策略,被视为与美国政府的人才吸纳战略异曲同工,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版,对同行构成了威胁!
的确,只要看看网友们对Google工作环境的艳羡,就知道什么叫人心所向了。
中国的80后、90后、00后陆续成为职场主力,他们更习惯于以我为主,更在意工作环境是否宽松自由、是否让他们快乐。未来的变化就是,员工所有的工作都想要以自我为主。
以我为主的工作方式的背后,是他们把喜欢的内容转化成自我的创造性,把自我的创造性变成工作,走向庖丁解牛的境界,获得职业成就。
所以,我们的工作体系,会面临一个很大的变革。这个变革就是,可能未来所有的公司都要向Google、苹果及3M(一家美国历史悠久的多元化跨国企业)学习。
谷歌、3M的工作方式就是,80%的时间用来做公司的事情,用15%~20%的时间让他们来创造、来交流、来做一些自己的创意——这就是把专业扩展化了。
苹果的产品为什么优秀?
苹果有个所谓的“631定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们会鼓励公司成立10个小组。然后把10个小组的6个PK掉,还剩4个,再把4个里面的3个PK掉,剩1个,最后选取这一个作为公司的正式项目内容。这就是所谓的631工作方式。
我想,这种方式,未来肯定不仅仅是高科技企业的方式。我相信,未来所有企业的工作都会是这样的方式!
当然你可能会说,那样的话我们公司的工作时间不就减少了吗?
我想请问你,过去我们每周工作六天,现在每周工作五天,你觉得我们的效率降低了吗?你觉得我们这个世界的创造力减弱了吗?没有!
那两天的休息给人们的创造力增强,也许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也许使你的创造性大大提高了。要知道,我们现在不再是体力创造,更多的是智力创造。
智力创造过程存在着灵感,存在着智慧。智慧和灵感不是强迫的,不是与时间成正比的,更多的是由人对生命的体验、对生活的享受,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所创造的。
所以,这种工作方式的变革,可能创造出更大的财富,而不是更小的财富。
不要把每个员工老老实实在那儿坐上8个小时,当成财富。那不是财富!真正的财富是结果,是创造,是快乐的过程。
好的工作与员工的能力和发展匹配,员工如同蛟龙得水,工作得很快乐。不好的工作与员工的能力和发展不匹配,员工在委屈自己,工作得很痛苦。
第二章 真正的执行(6)
γ米γ花γ书γ库γ ;http://__
三有好工作,释放员工增值的快乐。
“三有好工作”在丰田是一个特殊的词,它表示一个好工作的标准是:有难度,有干劲,有成就感。
在丰田,一个员工最重要的是要成为“人财”,即成为能够最大限度创造价值的员工。
员工怎么才能够成为“人财”?
环境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管理环境,员工就有什么样的行动。这其实就是强调这种环境的力量,这就是丰田“人财”机制的操作秘密。
员工身处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自然就会成长!环境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管理环境,员工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
丰田公司认为,一个“好的工作”需要具备“三有”:
1。让部下觉得的工作。所谓“一定难度”,就是要把握部下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强项、特点”,把握部门内部业务发展的方向,然后赋予部下“能力+提升”的工作。
2。让部下觉得的工作。所谓“有干劲”,就是要通过日常的及时反馈,让员工觉得自身受到关注,特别是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通过观察员工每天的工作情况,帮助员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妥善应对,“让其做,并让其学”。在一个问题解决之后,把握部下的“特征”,洞察潜在的其他情况,从而让员工感到就像打游戏一样,过了一关还有一关。
3。让部下觉得的工作。所谓“有成就感”,就是要及时评价部下的工作,针对工作情况进行反馈,认可并且赞赏员工。
三有好工作,既能让员工获得增值,获得工作的快乐,同时也让公司获得“人财”——能够最大限度创造价值的员工。
在丰田,对领导有一项特殊的检查,那就是领导需要自我评价,是不是给员工提供了“好的工作”,标准就是“三有好工作”。只有为员工提供了“三有好工作”的工作环境,才能算是合格的管理者。
值得注意的是,这考核的并不是丰田的员工,而是丰田的管理者。换句话说,如果员工没有创造价值,没有在做有价值的工作,责任在管理者。
有什么样的管理者,就有什么样的员工。想要什么样的员工,就去培育什么样的管理方式。
想要“人财”增值吗?希望让员工从增值中获得快乐吗?
员工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领导者都应当把这个工作按照“三有好工作”的标准去打造。
人际的快乐、专业的快乐、增值的快乐,这就是新执行力专业体系的乐趣。
让感兴趣的人做这个工作
我们再来看,如何让对工作感兴趣的人做这个工作。方法是两个:
1。让员工来选择他们所做的工作;
2。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让他们既喜欢做,又能够做这个工作。
让员工来选择他们所做的工作
用人所长(StaffingfromStrength)是德鲁克的用人哲学。德鲁克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懂得如何发挥人的长处(Strengths)。”他知道只有长处才能创造有效产出,紧紧抓住缺点和短处(Weakness)就意味着干不成事。
那么,什么会成为人的长处?看看牛顿、毕加索、比尔?盖茨等有大成就者的成长经历,就会发现,兴趣成就了他们的特长。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未来,用人所长、快乐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让员工来选择他们所做的工作。
举一个例子,大学的专业,现在越来越不那么细分了。我们当年在上学的时候,各个专业分得很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