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浙江天台 最后的抗战老兵-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序 浙江天台最后的抗战老兵(7)
    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中共天台县委通过政工队,向梁济康提出了组织天台志愿兵营(团)的建议。因这一建议不但有利抗日,而且解决了梁济康头痛的征兵难问题。所以他立刻表示赞同,并出面主持筹划。

    是年9月,梁济康在县政府礼堂召开全县各乡(镇)长、征兵协会主任委员会议,商定成立天台志愿兵团:实行志愿应征,集体入营,人数为1290人。发动志愿兵团的目的,在于以集团入营独立编制树立子弟兵的风尚,发挥天台人独立抗战的精神并培养自动为国服役的新风纪。

    共产党领导天台政工队首先帮助梁济康制订了《天台县发动志愿兵入营方法》九条,规定了入征标准、待遇、名额、宣传发动事宜等。《方法》虽然有了,由各乡镇公所负责落实。但民众中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做大量深入的宣传工作和努力。这时,曾参加过红军挺进师的干部,介绍了苏区扩军的经验,中共天台县委结合国统区的天台实际,确定宣传发动计划,首先在基层党组织力量较强,乡长比较开明的灵溪、下岐一带取得成果,再在基层党组织力量较强,乡(镇)长执行不得力的平镇、藤桥一带突破。在取得初步经验后,派共产党员以政工队员的身份,穿着草鞋,分散到四乡八镇,向乡保长宣传,通报先进乡镇的成绩,促使他们树立后进赶先进的紧迫感。深入到一些家庭调查研究,分析情况,解决一些具体困难,说服壮丁本人和他们的家属,逐家逐户动员,成熟一个,影响一片。待多数自然村都有一定数额愿意报名出征对象时,抓住火候,发起竞赛,保与保比,乡与乡比。比数量,也比质量,帮助应征壮丁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由于共产党组织做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党员带头报名,全县的征兵计划大大超额。月余时间,报到应征达1714名之多,超出原定目标400余人。境内壮丁闻风而起,结队入营,有许多可以免缓服役的壮丁,仍纷纷应征。其中兄弟争服兵役,父子同时报名,独子自请投效与知识分子投笔从戎者达300余人。

    据当时纪录,在部队受伤返籍又自告奋勇报名参军者有飞泉乡卢孔彬等13名,兄弟争服兵役经调停解决者有三山乡徐如火等18对,独子自请投效者有107名。待别是松关乡王绍相王季友两人,父四十岁,子十八岁,他们父子二人认识到国家目前遭受空前的外侵,愿意抛舍天伦之乐,携手上一前线杀敌,确实令人感动。值得敬佩的是:有一位老太太,途经具府门前,看到那些踊跃报名的热血青年,异常欣慰。自动掏出五块银洋钱,托人转送志愿兵做搞赏,但她一直不肯说出自己的姓氏。后来梁济康回忆这一幕时,感慨的写道:“于此证明台邑人民深明大义,爱护国家民族的热忱,诚为抗战史最光荣的一页。”对于当时天台民众踊跃从军拥军之盛况,当时的《东南日报》曾作连续报道,天台人民的抗日精神,遂为全省广知,而成全国抗战模范县。
序 浙江天台最后的抗战老兵(8)
    10月4日至8日为各乡镇欢送志愿兵来县城时间。各乡镇或雇戏班子演戏,或馈赠绒衣、鞋袜、毛巾、路费、点心。每一乡镇志愿兵均举行公宴一次,再送至县府报到。沿途燃放鞭炮,鼓乐喧腾,村村户户,都像喜庆一般热闹。城区各界的悬旗表示欢迎,全体军警列队迎接。县城同时上演抗战话剧,街头巷尾,人山人海,欢腾异常。

    志愿兵来城后,共分3营10连,驻于国清寺、文庙、张氏祠堂等处。所需800条被铺均由各界群众从自己家用的棉被中腾出来。政工队员,宣传队员轮流到各志愿兵连慰问和教唱抗战歌曲。征募来猪肉900斤,牛肉1500斤。由男女学生大汗淋漓的抬到志愿兵驻地。

    10月10日召开欢送志愿兵出征大会,是日早晨,天下着细雨,绵亘的街道上,彩旗到处飘扬,店铺门口挂起灯笼,“还我河山”“扬大汉威灵,恢华夏河山”等红绿标语,满街满巷张贴着。街上往来的行人,满面唯着笑容,男的女的,老的幼的,穿着新衣。好像新年一般。出征大会是下午2时在南门外大操场上进行的,当时豪壮之气和场面令人久久难忘。§米§花§在§线§书§库§ ;http://book。mihua。net

    10月20日志愿兵团开拔在即,县政府和各界向每个志愿兵馈赠物品,政工队赠送印有“英勇杀敌”字样的手帕一块,战时妇女服务团赠送“美女草鞋”一双,冬界群众赠送毛巾一条,纪念章一枚,县政府送路费三元三角三分,特别装在“恭候凯旋”的钱袋里。这天天晴,政工队按原定计划组织提灯大会欢送志愿兵。当晚六时全城挂灯结彩,各界群众手拿各色彩灯。鼓乐向前,有九调新编的欢送志愿兵“莲子行”、“鼓亭十番、木人敲锣鼓,以及其他民间娱乐,五花八门。游行时,志愿兵团整队在前,各届群众执彩灯火炬鼓乐于后,宛如火龙,长达十余里。把沉沉的暗夜都照亮了。当时让22接收处接收去1353名志愿兵。10月22日天微亮,从小北门至清溪大桥,已经夹道站满欢送群众,在父老乡亲热泪抛洒的月光下,天台志愿兵团健儿,在晨光微曦中坚定地擎起战旗,奔向远方的抗日前线。从此血沃中华大地,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气壮山河的战歌。

    抗战至今已过去几十年了,我县在8年抗战中共投入兵员7600多位。其中包括:国民党抗战将士,和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官兵。我们趁此次抗战调研之机,向全县发出了电视、报刊征集幸存抗战老兵的告示,经我们上门逐个核对尚有幸存抗战老兵40多位建在。可是,抗战老兵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他们有人让日军夺去了眼球,有的让日军炸残了手臂。有的身上留着多块弹片而无力取出,我们为此呈报县领导曾得县长签批请民政部门给予优抚,但民政部门因没中央优抚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政策而搁浅。

    林华强是天台青年,他是浙江天台县关爱抗战老兵团体中的一个人。小林常常痛心疾首地告诉我:“每一年都有抗战老兵离去!我们刚刚和他们建立感情,他们就走了!”
序 浙江天台最后的抗战老兵(9)
    我在天台采访期间,关爱抗战老兵团体中很多人都在帮助我。他们之中有国家公务员、有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个体老板,有北京师范大学刚刚毕业的博士、有医生……。他们还有自己的网站,在互联网上,他们发表各种思想。他们的各种作品,应该是汇集集体的智慧和结晶;是关爱抗战老兵年轻人们认识世界、观察历史的公示。

    三浙江天台和云南保山的天壤之别

    “浙江天台”和“云南保山”对于抗日战争历史认知、认可、弘扬的天壤之别令人惊讶。我1998年开始,在滇西抗战地区采访……那时,我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研究部的工作人,去采集、调查滇西抗战亲历者的口述历史。

    我前前后后,一共去了十几次。我2002年走下工作岗位以后,我还以抗日战争研究者、中国作家协会作家的身份,多次前往滇西抗战地区调查。◇米◇花◇在◇线◇书◇库◇ ;http://boOk。mIhUA。net

    我1998年去采访时,当时的保山市委宣传部的部长叫杨文虎,他现在是云南省广播电视局的局长。天天陪同我们在滇西抗战地区游历的是宣传部干部叫李义钦,李现在是文联的副主席。天天和我们采访亲历抗日战争老兵的,还有史志办公室的主任沙璐、陈祖梁。我们走遍了所有滇西抗战的地区;采访记录了数百位老兵。当时,每一个经历战争烈火的村庄里还有亲历战争的老兵几十人,以后,逐年减少。

    当时,对远征军抗战的调查还很不充分,各种学术成果还非常稀有。

    像金字塔的构成,通过几十位学者的多年努力,近年不断涌现出闪光的研究者。

    2002年,腾冲县委宣传部组织老兵祭奠抗战先烈时,还有62名远征军老兵在纪念碑前高呼口号:

    “牺牲的抗战军人万岁!抗日战争胜利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当时,纪念抗战先烈的活动在腾冲国殇墓园的抗战纪念碑前举行。有十几家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采访。

    通过保山市委对滇西抗战的大力宣传,《我的团长我的团》、《滇西1944》等影视作品、文学作品连篇累牍。以至于脍炙人口的滇西抗战宣传带动了滇西地方的旅游经济的振兴,现在,每天在保山降落的航班有十架,从高速公路过去的旅游者更是不计其数。
序 浙江天台最后的抗战老兵(10)
    更有甚者,在滇西抗战中,绝对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出现过,而在影视作品中,共产党的游击队已经配合国军主力部队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了。

    我说这些12年前的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意图是告诉各位尊敬的读者:“云南保山”对滇西抗战的调查,早就是“政府行为”了。而且,滇西所有的政府机关都出版相关滇西抗战的图书。比方,宣传部、政协、史志办、统战部,广电部、电视台、民族委员会、组织部等等。

    云南滇西抗战地区出版的介绍滇西抗战的各种图书有近100册,而浙江天台县出版的介绍当地抗日战争历史的图书,一本也没有。这就是我说的两地的天壤之别。

    云南滇西抗战地区地方政府领导的要求下,我本人就为《极边第一城的血色记忆——腾出抗战见证录》、《见证历史》、《记忆的伤痕》、《南侨机工抗战纪实》等图书做过序。!米!花!在!线!书!库! ;http://BOOK。MIhua。Net

    而浙江天台县委宣传部里,竟然没有一位浙江天台抗战史的专家学者!

    “浙江天台”和“云南保山”对于抗日战争历史认知、认可、弘扬的天壤之别令我惊讶的地方还在于:同是一个国家,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同是口径一致的宣传机构,同是一个土壤里的党政干部,同在一个时代里,怎么会有天壤之别呢?

    下面的内容,是云南保山对外宣传滇西抗战的宣传辞。大家看看,字里行间,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的痕迹?这种尊重历史,如实记录历史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倡的“实事求是”作风的贯彻执行。笔者认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抗战的胜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没有在滇西抗战地区活动;但是,从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却在浙江天台县大张旗鼓地宣传抗战!并实施组织、动员行动,协助天台县地方国民政府动员了1700人放下锄头,拿起枪杆,走向抗日战争的最前线!这一“国共合作、共同抗战”的历史事实,浙江天台县为什么不宣传?

    1942年春夏之交,日本侵略军攻陷缅甸后,立刻把战争魔抓伸进滇西,妄图沿滇缅路长驱直入,进而陷我全滇,威逼重庆。自此,“黑云压城城欲摧”,地处西南极边的保山转眼之间由抗战后方变为最前沿。
序 浙江天台最后的抗战老兵(11)
    5月4日,日寇侵入龙陵,同时派出飞机54架,对保山这座毫无空防的千年古城实行了惨绝人寰的狂妄滥炸;5日,日军前锋伪装逼近战略要地惠通桥,被我守军有效阻击;10日日军侵入边城腾冲。至此,怒江以西大片田土沦入敌手。中国远征军七十一军依次天堑在北起栗柴坝、南至三江口的全长250多公里的怒江东岸设防据守,经多次交锋,挫败了日军东进企图,遂稳定了战局,并与之隔江对峙了两年之久。期间,预备二师及三十六师曾先后渡江入腾,配合民众展开游击战,并多次重创敌人。

    当时,曾一度成为我国唯一的陆路国际交通大动脉的滇缅公路被截断后,大量援华军用物资只能由美军航空队通过“驼峰航线”输送,困难重重,风险极大,难有保障。为重新控制并利用滇缅公路这条战争生命线,中国驻印远征军6个师和英、印军于1943年10月下旬联合发起了对缅北日军的反攻,初获战果。次年4月17日,得到了充实和加强的中国远征军作出了渡江反攻计划,卫立煌将军遂率长官司令部立帐保山马王屯,调集并指挥第十一及第十二两个集团军16个师共16万人,分左右两翼向盘距了腾龙一线达两年之久的顽敌发起致命的攻击。。dongdui。

    5月11日起,霍揆彰将军率右翼第二十集团军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继而又经四十多个昼夜血战,终于在9月14日光复边城腾冲。是役,历大小数百战,全歼据守腾境各地日军六千多人。

    5月22日起,宋希濂将军率左翼第十一集团军铁流西进发起了以战况惨烈而震惊全世界的松山战役,并于9月7日攻克松山主峰,创造了中国抗战史上聚歼守敌三千余人而无一人漏网的辉煌战例。接着,该部又沿滇缅路攻击前进,扩大战果:11月3日收复龙陵,继而攻克芒市、遮放、畹町,并于次年1月27日与缅北远征部队在边境芒友会师。至此,历时8个多月的滇西反攻之役以全胜告捷,总计歼敌2。1万余人,并收复滇西全部失地。

    滇西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英勇悲壮的战争中,保山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倾其所有,配合军队内惩汉奸、外御强敌,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统计,在两年零八个月的峥嵘岁月里,保山先后惨死平民9万余人;民工牺牲2。46万人;房屋被毁2。8万间;遭受日机轰炸520架次——仅“五四被炸”这一天,整个保山城除了东北一角外,所有繁华街道、居民区、机关、学校公共场所均遭日机狂轰滥炸而化为一片废墟,当场遇难10134人,3267间房屋被毁,千年古城顿时尸山血海,阴风惨烈。此后,瘟疫蔓延,又夺去了6万余人的生命(据考,此系丧心病狂的日寇投放细菌弹所犯罪行)……然而,大劫之后,保山人民依然咬紧钢牙,参军的参军,支前的支前,劳军的劳军,直至赢得最后的胜利。
序 浙江天台最后的抗战老兵(12)
    我百思不得其解:

    没有共产党出现过的滇西抗战地区,今天的宣传如雷贯耳、如日中天。

    共产党活动“猖獗”的浙江天台,却销声匿迹、鲜为人知。奇怪!

    四抗战中中共在天台县领导抗战的史实

    我非常感谢浙江天台县的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周则江先生,他不但常常陪我出去采访,而且,他送我一本重要书籍《中共天台地方史》。

    这本1999年,由中共天台县委党史研究室编纂,由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详细记录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天台县委协助天台国民政府所作的大量抗日救亡的活动。卢沟桥事变之后,云南保山地区,几乎没有中共的组织在活动。而浙江天台中共在抗战中的作用,却是风起云涌、方兴未艾。这本书籍,详细地记录了这些历史故事。Ж米Ж花Ж在Ж线Ж书Ж库Ж ;http://book。mihua

    笔者转载该书,第93页到100页的内容,以飨各位尊敬的读者。

    第七章天台县委的重建和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

    第一节县委的重建和省首次党代会精神的传达

    随着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共天台县委也得到重建。

    一、县委的重建和党组织的发展

    1938年5月,中共浙江临时省委组织部长谢文清及张忍之、陈阜来天台整顿党组织,重新建立天台县委,书记齐德夫,委员有丁学渊、王德恒、丁魁梅①、丁学精(7月份以后王德恒、丁魁梅、丁学精先后调离,增补张子敬、袁华英、赵鉴源为委员)。县委工作机构及负责人:组织部长丁学渊,宣传部长王德恒(7月后张子敬),妇女部长丁魁梅(7月后王琳芳,8月后袁华英),青年部长丁学精(9月后赵鉴源)。1938年?月,县委派张子敬和宁海籍党员金良才、俞圣舟、邵全墨、童时校、邬时森去海游和前童等地发展党员,建立支部。同时,派朱崇奎等到临海大石组建支部。
序 浙江天台最后的抗战老兵(13)
    10月,县委书记齐德夫积劳成疾病逝后,根据党组织发展已超越天台县境及工作需要,天台县委改为天(台)宁(海)中心县委。丁学渊为书记,朱崇奎为组织部长,张子敬为宣传部长(1939年4月由胡其清接任),许万灿为农运部长,赵鉴源为青年部长,袁竹林为妇女部长。1939年9月,宁海县党组织分出,重新恢复天台县委,林泗斋任书记,励维豪接替赵鉴源为县委委员兼青年部长,其他人事未动。县委在城区小北门召开天台县青运工作会议,励维

    豪传达了省委青运工作会议精神,布置了天台青运的任务。参加会议的有大公、育青、天中三所中学的党员代表和校刊、学生自治会、剧团、读书会、同乡会的代表20多人。会_米_花_在_线_书_库_ ;book。mIHUA。nEt

    议还通过给延安青运代表会议致敬电。

    这一时期,县委正确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工作成效显著,尤其是掌握了县政工队的领导权,利用这一合法阵地,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使党组织迅速发展,

    建立起5个区委,44个支部,拥有党员400多人。

    二、省首次党代会精神在天台的传达

    1939年7月21日至30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