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起云涌之武林榜-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会跑到这里来的呢?’她低头跪着道:‘想在二月初五那天到莲华峰下去等一个人。”师父注目点头,又问道:‘这种地方并不适宜你再待下去,老夫命人送你离开这里如何?’她摇摇头道:‘不,谢谢您老了。”

师父皱了一下眉头,觉得她既要这样,也就只好由她了。正拟再度举步之际,她却忽然抬脸乏力地问道:‘老人家,请教您一件事好吗?’师父反问道:‘您想问什么?’她注目期切地道:“老人家听说过一位叫武维之的少年人吗?’师父点点头道:‘知道’跟着问道:‘你问他做什么呢?’她低头说道:‘小女子知道他叫武维之,但也仅止于知道他叫武维之这么多而已。只要有关他的一切,老人家能告诉小女子多少就告诉多少好了;小女子仅希望多了解一下自己究竟认识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非一定要问什么。”

师父正沉吟间,她抬脸诚恳地又道:‘请老人家别误会,小女子知道不知道都可以。老人家如不方便那就不要说了。’师父一面点头,一面注目说道:‘告诉你,他是一品箫之子,金判之徒。这样够了吗?’她惊喜地啊了一声,喃喃说道:“够了,够了。’师父见她一片痴情,并无恶意,不禁有点于心不忍。于是又问道:‘除此之外,你还希望知道一点什么吗?”

她似乎没听到师父的话,这时自顾仰脸自语道:‘一品箫金判?金判?一品箫’师父正皱眉间,忽见她似有所悟地点点头,突然转脸向师父道:‘老人家,您稍微走过来一点好吗?’师父依言走近她的面前,她用手在地上画了个三角形,然后抬脸道:‘譬如说。这就是骊山懂了吗?’师父虽然不知她的用意,但仍点了一下头。她又用指头在三角形内拉了一线,接着在线末一圈,说道:‘从古樵坡上山,到这里有个大池,看,这样走,循池往西,到这里,有一条羊肠狭道,再进去,逢岔道一律左拐,最后便可看到一片悬崖。”

师父插嘴道:‘那悬崖后面不就是骊山派以前的‘圣母宫’吗?’她抬脸惊讶地道:’您知道?对,对,圣母官!’忽又摇摇头道:‘圣母宫虽仍叫圣母宫,但它早已不是骊山派的圣母宫了。’师父点头道:‘是的,骊山一派覆没已快六十年了。’她又摇了一下头道:

‘不是这意思’接着抬脸迟疑地道:‘它现在已是风云帮的总坛,难道您老人家不知道吗?”

师父忽然忆及她似乎说过,她原是风云帮主的义女,于是点点头,接着说道:‘就算它现在已成了风云总坛,但你为什么要告诉老夫这些呢?’她摇摇头道:‘我并不是告诉您。’师父噢了一声,她高兴地点头接道:‘您老明白了吗?是的,我的意思希望您老能够转告于他。’师父诧异道:‘他向你打听过风云总坛的地点吗?’她摇摇头道:‘没有,他如向我打听,我还不早就告诉他了!”

师父仍有不解地道:‘那么你又怎么想起来要老夫传达这个的呢?难道你忽然想到他或许希望要去哪里吗?’她摇头道:‘也不是这么说。’说着,眼一闭,喃喃自语道:‘我这样做,也许会害了他’师父奇怪道:‘既然会害了他,你又何必这样做呢?’她闭眼叹道:‘就算会害了他,我也一样非说不可了。’眼一睁,坚决地向师父注目接着说道:‘知道吗?老人家,告诉他吧!他是非去一趟不可的!”

师父听出话中有因,便道:‘为什么呢?’她叹了口气,解释道:‘那是三年前,我才十四,尚未被分派虎坛’她见师父眉头皱了一下,便住口没说下去。师父忙说道:‘没有什么,你说下去。’她摇摇头道:‘不!这样说您老人家听不懂的。’双目一亮,忽然问道:‘有个叫九尾灵狐的女人,老人家听到过吗?”

师父点点头。她接着追忆着说道:‘那女人很老,就像我们太上帮主的祖母。据说她的年纪居然比太上帮主还小’自感话又岔得太远,赧然笑了笑。改口接道。‘那一年,我见到那女人时,她好像被什么人打伤,整天躺在榻上。因为我那时整天随侍帮主身侧,所以她们说什么我都听得清清楚楚。’又想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那是一个秋天的傍晚,那女人忽然请去帮主和太上帮主母女。叹了口气道:“我不行了,你们去收拾了那个黄山姓常的吧!”半月之后太上帮主带回一只木匣,打开给那女人看,那女人非常安慰地笑了笑,随自怀中取出一方小小紫色玉砚,递给太上帮主。太上帮主接过来反复看了数遍,笑道:“九姑,这东西名贵在什么地方?你说说看!”那女人道:“看到背面的两行字没有?”太上帮主笑笑道:“又不是瞎子,当然看到了。”那女人道:“念出来听听看。”于是,太上帮主便将王砚捧起来,朗声念了一遍。”

师父忍不住插口问道:‘记得那两行字怎么说的吗?’她摇摇头道:‘当时还记得一点点,现在可完全忘记了。’师父暗暗一叹,只好点头道:‘这没有多大关系,说下去吧!’她想了一下,接下去说道:‘太上帮主念毕,又笑道:“是字体镌工精细呢?抑或文章词藻艳丽呢?”

师父不禁诧异道:‘什么?她说艳丽?’她点了一下头,手抚前额,忽然说道:‘我记起一点点来了。”

师父忙道:‘记起什么?’她凝眸自语道:‘刘郎,刘郎。我记得两句之中,每一句都有一个什么刘郎的。’师父皱眉道:‘你没记错?’她肯定地道:“不会,一定不会错!’师父皱眉道:‘刘郎底下呢?’她摇摇头道:‘底下的就记不起来了。’师父只好点点头道:‘记不得算了,再说下去吧!”

第三十九章

 她似乎追忆往事,将当时情景娓娓道来,说:‘那女人听了冷笑道:“艳丽?哼!一点不错。一品箫乃人中龙凤,一旦诱人伏中,艳不艳,那就只有你们狐母孤女自己知道了。”

太上帮主怔了一下道:“你说什么?诱一品箫入伏?”跟着格格一笑,注目接道:“九姑,你又发烧了不成?”那女人瞪眼道:“什么稀奇?嘿!不信就试试试看吧!只须三寸便条,一介信使,包管一品箫乖乖的上门!”太上帮主有趣地笑道:“条上怎样写?”那女人未及答言,我们帮主却在一旁掩口抢着笑接道:“当然写‘一品箫阁下,曹九姑请您乖乖上门’了!”那女人又是一瞪眼道:“你小妮子别风凉,省点精力等着跟你狐母争风吃醋吧!”说着脸一偏,转向太上帮主冷冷地道:“只要加一句,就照小妮子的话写,也未尝不可!”太上帮主见她说得非常认真,不由得疑信参半地道:“加句什么话?”那女人脸上仰,沉声说道:“加一句:否则的话,一块得自巫山的玉砚将成齑粉!””

师父听到这里,不禁深深一叹,女娃儿奇怪地抬脸问道:‘老前辈,您做什么要叹气呢?’师父苦笑道:‘能不叹息吗?’女娃儿点点头,跟着也是轻轻一叹,同时眼望虚空,喃喃自语道:‘这样看来,我可就完全放心了。’眼一睁,忽向师父注目道:‘老前辈知道圣母宫后有一座排云峰吗?’师父点点头道:‘听人说过。”

女娃儿手一招,又在另一处地面上画起来。一边画,一边说道:‘圣母宫在这里,排云峰就在这里,中间相距约五里之遥。峰上有座天凤府,平常时候,太上帮主住圣母官,而帮主就住在这座天凤府中。总坛执事人员大半行止于圣母官,非奉帮令,不得擅人天凤府。宫府之间,虽有密道可通,但如能逃过前面圣母宫的当值人员的耳目,到达天凤府,并无困难。”

师父暗忖:“她说这些是什么用意呢?’心念一动,不禁注目问道:‘你意思说,那方玉砚就藏在天凤府内是吧?’女娃儿点点头道:‘我虽不知那块玉砚究有何用,但它既有左右他父亲的力量,对他们父子而言,可能一定非常重要。’师父正容接道:‘只要他知道藏放地点,随时均会舍命以赴。”

女娃儿点点头道:‘我知道’轻轻一叹,头一低,低声接着又道:‘天凤府中共分前府、后府两部分:前府为帮主起居饮食之外,后府则为帮主卧止休息之地、除两名叫风婢、云婢的贴身侍女外,任何人皆不得擅越一步。违令者死,律严如山!’师父问道:‘连你也不行?’她点点头道:‘是的,除了两婢以及她本人,任何人都不行。小女子从小就在天凤府中长大,就是太帮主,前后也才不过进出三次。”

师父又问道:‘那方玉砚就藏在后府?’她眼望远处,点点头,幽幽地说道:‘帮主武功已得太上帮主真传,在帮中除了太上帮主外,可说不作第二人想。那风云两婢虽然也很了得,但比起她来,似还稍逊一筹。而且帮主每逢外出,十九均有一婢随行;如果碰上只有一婢留守,一旦进入后府,即不啻如人无人之境了。”

师父问道:‘据你所知,一年之中,这种机会有几次?’她摇头叹道:‘太少太少了。’接着又叹了一口气道:‘自从一品箫受禁,金判没有了音讯,同时龙虎两坛成立,帮中高手日渐云集,一道彩凤令,无事不办,她似乎已没有了走出天凤府的必要了。近二年来,除了上次去过一趟终南外,之后就没见她离开过一步呢!”

师父这时忽然想起一件事,忙又问道:‘一品箫禁居地点,是不是也在天凤府中?’她摇摇头道:‘那就更少人知道了。’师父接着问道:‘不过依你猜想,那几处可能呢?’她想了一下,迟疑地道:‘如说可能,自然以圣母宫及天凤府两地为大。她们母女出入时,不论乘车或乘轿,均是厚幔重垂,内中多乘个把人,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师父点点头,正默忖道如何将她安置之际,忽听她低声欢呼道:‘噢,噢!机会来了,我想起来了!’师父大为振奋,忙问道:‘想出一品箫的下落了吗?’她摇头道:‘不是—

—’师父不禁有点失望地道:‘不是这个,那你又想起了什么呢?’她似乎没注意到师父的反应,仍很兴奋地用发亮的眼睛望着师父道:‘二月初五这一次的华山之会,一定不会取消是吗?’师父点点头道:‘那当然。’她注目接道:‘届时金判也在其中吗?’师父沉吟了一下道:‘很难说。’她立即失望地道:‘那就完了!”

师父不由得诧异地道:‘金判参不参加这次的华山之会,与你刚才所说的什么机会又有何关?’她摇摇头道:‘既然如此,那就不必说啦!’师父注目接道:‘要是金判参加了呢?’女娃儿怔了怔,怀疑地道:‘有就有,没有就是没有。难道必要时,老前辈还能将金判立刻请了来不成?”

师父平静地说道:‘各派掌门联名的拜帖上,在十三位掌门人的名字之下,另外附有三个名字:第一个是天山白眉叟余桑,第二个是黄河丐帮脏叟古笑尘,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仇池卧龙先生。白眉叟是武林中人所周知的人物,无话可说;但最后一名“卧龙先生”,名不见经传,如说他就是金判的化身,应该不无可能。’她凝神听完,摇摇头道:‘只是可能罢了。’师父微微一笑道:‘要可能变为事实,并不太难。’女娃儿皱眉道:‘老前辈的话,我听不懂。’师父整了整脸色道:‘因为那位卧龙先生便是老夫,现在你懂了吗?”

女娃儿一呆,怔了好半晌,忽然又跪下磕了一个头,异常激动地低头颤喊道:‘原来您老是……花解语……虽死无憾了……’她语出不详,师父尚以为系一时激情所致,是以没有十分在意。师父一面以劲气将她轻轻托起,一面又说道:‘你刚才所说的机会指何而言?现在可以告诉老夫了吗?”

她望了老夫一眼,低头恭敬地说道:‘据贱婢所知,自一品箫受骗被禁后,帮中唯一的一件大事,便是到处打探金判的消息。上次帮主在赴终南之前三天,神色之间,一直显得心思重重。因此贱婢忽然想到,只要金判在何处露面,哪怕在千里之外,帮主她说不定也会亲自赶去。’又望了师父一眼,低头接着说道:‘所以说,卧龙先生便是金判这一点,最后能设法引起她疑心。’师父默然片刻,缓缓说道:‘这应该很容易。”

师父说罢,看天色已经不早,便又说道:‘如果人老还有两极丹,或者鬼愁谷中的黑芝尚未完全取尽,恢复你的功力,当无困难。二月初五那天小徒来是一定要来,但以你目前的处境和健康状况大可不必在这里等他。最后由老夫命人送你去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大会经过,将来由他说给你听。这样好吗?’她想了一下,点点头,低声说道:‘好,但请老前辈先出去一下,容贱婢稍微整理一下。’师父点点头,依言退出。同时自林外喊来黑白无常,拟由这一对外形虽然丑恶,但本质却很善良的兄弟,先将她送去陇西仇池”

老人说到此处,忽然一声轻叹,黯然住口。

武维之为抑制胸腹间起伏过剧,一直紧咬着下唇。这时牙关一紧,舌尖忽然舐着一丝腥咸味,忙和口水悄悄吞下,低头尽量平静地轻声问道:“师父是说,等她很久,但不见她出来;不放心进入林内看望时,她已死了是不是?”

老人点点头,叹道:“是的,她死在她一度受辱的那块青石之旁。天灵碎裂,血肉模糊,厥状惨不忍睹!显系撞石而亡。”微微一顿,叹着接道:“师父葬了她,并以那块染满血浆的青石,为她修削了那块墓碑。”

武维之再也禁抑不住,低头颤声道:“维之……愿代她……感谢师父。”

老人摇摇头,仰脸叹道:“不,孩子,你话说倒了。”深深一叹,黯然接着说道:“刚才墓碑下款,在‘第十代掌门人武维之’之上,本应加一行‘第九代掌门人韦公正’才对。

但限于目前时势,也只好等机会再补添了。不管她才多大年纪,以及她的出身,但武人讲究的便是恩怨分明。对我们无名派来说,她的恩惠,我们师徒已是无法报答于万一的了。”说完,探手自怀中取出一个布卷交在爱徒手上,又叹道:“这是自她尸旁捡得的,依她的意思,应该交给你。”

武维之抖手展开一看,是只小瓶,瓶中盛满已变成紫黑的血水。包瓶的紫绢约尺许见方,显系撕自衣衫一角,上面写着一行歪斜的血字:“它无一日不自我心头流过,请相信它是干净的”

武维之默默将小瓶重新包好,包进小瓶,也包进两滴清泪。

老人深深吸了一口气,仰脸缓缓吁出,然后静静的又说道:“师父除了指派黑白无常兄弟连夜追去巫山外,并于当夜直诣莲花峰顶,向第一道巡卡递送了一对小型纯金‘金笔’。

现在,师父以无名派第九代掌门身份,向第十代掌门人说话!”

武维之翻身跪倒,老人静静地接着说道:“二月初五那天,你可化装成一名普通的中年镖师,杂在各路参观的人物之中,同赴会场。如风云帮主不出现,你就随众人进退,任何情形下,不得妄作举动;如风云帮主出现,师父将立即暗示你退出会场,断定无人跟踪后,立即赶奔骊山。能否混过圣母宫以及进入天凤府后之结局,一品箫、金判、无名派以及今后武林的命运,师父无语可说,那就完全交给你了。”

武维之磕了一个头道:“弟子不辞一死。”

老人哼了一声,沉声道:“金判、一品箫,并非因贪生而苟活。”

武维之心头一凛,忙俯伏下去道:“弟子失言、”

老人又哼了一声道:“此行如因失败而死,不问致死之因为何,你都将是一个‘不肖于师门’、‘不孝于父母’、‘不能泽德武林’的千古罪人!”

武维之垂首静答道:“弟子明白了!”

第四十章

 老人目光一注,喝道:“起来,师父传你‘一品九式’,并将一品箫正式交你使用,限三天内练至音发形先、形发式先、式出敌克的最高境界!”

二月初二、初三、初四这三天中。华山灵足峰下一处隐僻的杏林之前,一名灰衣驼背老人不分日夜地负手绕林而行,状至悠闲,有如一名遁世的山林隐者。杏林深处,箫影纵横,箫音如鸡。

二月初五日,华山莲华峰顶。人影络绎,如蚁如潮,自黎明时分即开始连绵涌上。及至正午,峰顶已是黑压压一片人海。

在汹涌而又不闻一丝声息的人浪中,杂有一名并不惹眼的镖师模样的中年人。此人紫膛脸,五官端正,双目奕奕有神。身穿一套对襟短打,斜背一条青布长囊,里面似是装着一件“铁尺”或“如意棍”这类的兵刃。像这一类型的人物,在人浪中几乎举目可见。他们属于人虽精壮,但十九武功平凡的普通江湖人物。他们正鱼贯地向一座巍峨的建筑物走去。

那座曾经是华山派以前用以议事的“金龙厅”,此刻已跟终南“一品厅”一样,被高悬了一块写着“凤仪殿”三个金字的漆牌。凤仪殿内,宽广百丈,出奇地轩敞。

迎面正壁,如灵蛇游走,写着四个大字:“风云龙坛。”

风云龙坛四字下面,跟终南虎坛完全一样地在正中精工雕塑着一只栩栩歌活的五色彩凤。凤左是一条鳞张爪吐的金龙;凤右是一尊势若奔扑的白虎。

金龙、白虎的两旁,也有一副对联,分别写的是:

洛水灵龟单献瑞,阳数九,阴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降风云帮主。

岐山威凤两呈祥,雄声六,雌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遗龙虎双尊!

东西两壁各贴一幅红绸,东边红绸上写着“礼席”两字,西边红绸上则写的是“宾席”

两字。进入殿门,十九都往西边走去,走向东边的,寥寥可数。

容得近千人物先后在两殿坐定,金钟三响,朝南的云殿中门大启,行云流水般一下子走出五十余人。直至那五十余人穿走着各就其位之后,两殿众人这才看清云殿上概略。

居中主殿,在香烟缭绕之下,那把龙纹交椅上坐着的是一位脸垂蓝纱、身穿蓝绸长衫的中年人。蓝衣人背后有十三张座位,此刻却只横排坐着十一个人。十一人服装各异,身材也高矮不一。但比较引人注目的是第三名、第五名以及第一二两名。

第三名是个独眼瘦子,脸皮枯黄,斜背小箱,像个药草郎中。第五名是个矮得出奇的小老头,两眼绿光闪闪,神情冷漠,傲岸之极。而一二两名,竟是两位高大僧人。第一个双眉特浓,第二个脸也较长,两僧均披挂着一袭大红描黄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