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起云涌之武林榜-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两者更负盛名,一直被尊为“剑法双宗”。

“鱼龙十八变”源出三百年前的“武圣”潜龙子:“降龙伏虎”则传自武圣之岳丈,为当年的盖代奇人、巴岭三白先生。前者变化玄妙,后者力刚势猛,均为罕世绝学。武维之习武王屋山,在得授本门大罗神功之先,曾对天下各派有名的武功普作涉猎。尤对其中无数种拳掌功夫,以及“降龙伏虎”、“鱼龙十八变”两种剑法,更曾下过不少苦功。

由于他对黄衫客的为人早有了解,所以黄衫客这一着已在他意料之中。黄衫客掣剑在手,他也已将腰间事先预备的那根熟铜烟杆,迅速地拔出。当下毫不迟疑,默运大罗神功。

容得黄衫客剑尖及胸,立即左手按诀左指,一声冷笑;右手烟杆右劈,猛向来剑七寸之处磕了过去!

黄衫客攻来的一招叫“龙虎风云”,他迎出的这一招则叫做“降龙伏虎”。

“龙虎风云”是降龙伏虎剑法中攻势最凌厉的一招;而“降龙伏虎”则是降龙伏虎剑法三大绝招中最绝的一招!这一招一经使出,敌方兵刃十九脱手。纵令双方招式相同,谁要失了机先,也是一样。

黄衫客做梦也没想到本门备以克敌自保、除非万不得已、从不轻易出手的一着绝招,竟被人家抢先劈头用上。加以武维之这一招别有含意,一根烟杆上贯透先天罡气,威势更自不同。

黄衫客防不及此,一声骇呼,暴退丈许。站定后,横剑张目,惊疑不定地在武维之周身上下打量了好几遍,这才期期艾艾,显得异常不安地眨眼问道:“尊驾究系何人?”

武维之冷冷一笑,仰脸道:“三十年前,雁荡论剑,由于天山白眉叟因故未到,黄玄老儿占踞首席,高谈阔论,俨然以天下第一剑自居。语未尽兴,末座忽然有人起身岔口。先后问答不及十句,黄玄老儿便语为之塞,仰天一声长叹,默默拂袖而去。告诉你小子,那个令黄玄老儿扫兴的人,便是老夫!”

信口开河,鬼话连篇,此之谓也。

武维之因师父一再交代,此人既不可结交,但是也不许无故开罪;同时若就武功而言,以他目前的成就,虽不一定会输给对方,但如果一定要在武功上胜过对方恐也不易。所以说,他除了这样做,也实无其他更好的办法。自己想想,也不禁有点失望。为怕在神色上露出破绽,话一说完,一声冷哼,立即将脸高高仰起。

但这篇鬼话在黄衫客听来,情形可就不同了。他比武维之大得有限,今年也才不过二十来岁。武维之说的是三十年前的事,那时候他还没有出世,祖父没有向他提及这一段,想想也在情理之中。加以武维之先声夺人,刚才那一招已令他心神俱虚,现在听了,哪得不惊?

他暗忖道:“我的乖乖,这个貌不惊人的老驼鬼既然连我祖父他老人家都奈何不了,我算什么东西?”这样一想,不由得怯意更深。当下定了定神,犹豫地眨眼说道:“长者既与家祖有旧,可算得是在下先辈。在下年事尚轻,以前从未与长者谋面,长者又为什么一定要与在下为难呢?”

武维之伸手一指,板脸冷冷一笑,沉声道:“后面轿中人是谁,你知我知。你小子今天的一举一动,已全落入老夫眼中。老夫曾欠下天山白眉老儿一笔人情债,正好以此报偿。你小子如果是个识相的,应该明白老夫的意思!”

黄衫客朝小轿恋恋不舍地瞥了一眼,咬咬牙,毅然躬身低声道:“晚辈明白。”语毕朝四名银衣弟子一摆手,四名银衣弟子立即将小轿放落。黄衫客走没数步,身形一顿,忽又转过身来,以哀求的语气嗫嗫低声说道:“人已交给长者,尚望长者垂谅晚辈的一时之愚,以后遇上家祖时,千万别提及今夜这段可好?”

武维之暗忖道:“怪不得师父那样交代,敢情对这小子邪恶尚一无所知。”心中在想,表面上却故意哼了一声道:“俗语说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小子做的事,你小子自己心里有数。就算老夫不说,别人难道没长嘴巴?”

黄衫客一揖到地,忙不迭接口道:“他人说出,自当别论。”

武维之暗暗好笑,脸一仰,淡淡地道:“放心罢,小子!老实说,黄玄老儿有你这种宝贝孙子,老夫以后愿不愿见他,都成问题呢!”

黄衫客愁容顿展,拔步欲去;武维之目光偶溜,心头一动,突然喝道:“且慢!”

黄衫客愕然回头,讷讷地道:“长者还有什么吩咐?”

武维之指着小轿,沉声道:“留下解药来!”

黄衫客噢的一声,抢着说道:“不,不!只昏穴被点。长者不信,尽可查看。”

武维之足尖一点,飞身跃落轿前,揿帘约略打量了一下,知道黄衫客所说不假。这才回身挥手喝道:“那么滚吧!”黄衫客如获大赦,忙领着四名银衣弟子,匆匆离去。

五人的背影刚刚消失,巫山神女手挥凤凰箫,立自不远处的另一株古槐顶上飘身而下。

她一面飞步向轿边走来,一面大声笑赞道:“王屋山出来的,果然有一手。”武维之报以赧然一笑,没说什么。于是二人将小轿抬起,进城另外找了一家客店,伪称同伴受了风寒,就要了二间相连的上房,歇下脚来。

天山蓝凤被解穴之后,眼一睁,几疑身在梦中。怔了好半晌,始颤声喊出一声姑姑,一头倒进巫山神女怀中,悲不自胜地失声哭泣起来。武维之心中一酸,黯然低头。巫山神女轻轻拍打着,亦清泪如串。

天山蓝凤哭了一阵,情绪方逐渐平静下来。这时泪脸一抬,正待诉说时,目光偶及武维之,不由得向巫山神女迟疑地问道:“姑姑,这位老伯是谁?”

巫山神女低头望着侄女笑了笑道:“不知道吗?他就是你丫头要找的人啊!”

天山蓝凤微微一怔,瞪口道:“武,武少侠?”

巫山神女打趣道:“哦!姑姑还不知道呢!你丫头到处找的原来就是武少侠吗?

天山蓝凤玉脸一红,嗔道:“姑姑,你要敢,你就再说!”

巫山神女搂着爱侄女,一时竟忘情地笑得前仰后合。武维之感到有一股醉人的热流自心房直升双颊。当下不便再呆着不开口,只好越趄着走上前去,微微一躬,注目笑道:“美美姊在找紫燕十三是吗?”

蓝凤回头略感讶异地道:“你怎知道的?”

武维之笑了笑道:“你忘了你有个车夫吗?”

蓝凤目光闪动,噢了一声,忙道:“这是什么地方?我们怎会在这儿遇上的呢?”

武维之将前后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最后眉头一皱,脱口道:“美美姊,你的武功—

—”话说半句,想缩口已是不及。蓝凤闻言之下,双目一红,两行热泪已止不住簌簌滚落。

三人默默相对,静了片刻之后,蓝凤举袖揩干眼角,忽自怀中取出一截两端密封着的竹管;托在掌心上照了一照,凄然一笑,抬脸问道:“你们猜得出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吗?”

武维之迟疑一下道:“黑芝?”

蓝凤点点头道:“你猜对了,这里面装的正是能恢复武人功力,但有时也能使武人失去功力的圣药,黑芝!”目注竹管,语毕又是凄然一笑。

武维之与巫山神女不约而同地交换了震讶的一瞥,跟着又齐朝蓝凤望去。尽管二人目光中均流露着迫切的询问,但谁也没有先开口。

蓝凤放下那截竹管,伸手掠了一下散鬓,这才凝目接着说道:“是的,就为了取得这株黑芝,我丧失了武功。但我不感到丝毫难过或后悔,因为我得到的比失去的实在多得太多了”说至此处,脸一偏,蓦向神女说道:“噢,对了!姑姑,上次你所说的那个曾废去华山上代掌门金龙剑赵子规一身武功的蒙面怪人,你猜他是谁?”

神女双目一亮,忙问道:“谁?”

第二十九章

 蓝凤一声嘿,恨恨地道:“谁?鬼愁谷主!”武维之和神女均不禁啊的一声。

蓝凤移目注向跳动的灯花,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嘘出后,又开始追忆着说道:“姑姑常笑我是个傻丫头,想起来真是一点也不错。自那次听了姑姑的故事之后,无定河、黑芝、鬼愁谷,这一连串的地物名称,便在我脑中留下一种无以名之的深刻印象。我竟产生了这么一个愿望:只要有机会,无定河那种地方我也会去的。三年、十年、甚至一辈子。险山恶水,居然对我产生了一股强烈的诱惑力,那不是非常可笑的吗?

终于,我得着机会了。自于五丈原那座枫林外,无意中听到这位武少侠跟那位紫燕十三花家小妹的对话,知道了那位花家小妹的不幸遭遇之后,便回到旅店,匆匆留下数言,立即买了一匹快马,挥鞭出发。一路马不停蹄,几乎是不分昼夜的赶着,马累坏了,再换一匹。

直到渡洛水,到达‘黄龙’与‘甘泉’之间的八仙镇,这才稍稍冷静下来。在八仙镇改了男装,并且购置了一点应用物品,然后继续上路。

陕北地区一片荒凉,但在我,风沙扑面,却另有一种舒适的感觉。我甚至想高喊出来:

‘吹吧!打吧!别说区区风沙,嘿!谁能阻挡我?’先后走了月余光景,这一天到达蟠龙地面。向当地居民打听之下,知道一渡前面的清涧河,再走半月,便可到达无定河了,不禁更是兴奋。

渡河继续进发,疾驰不及十里,忽然发觉事情有点不妙。原来呈现在眼前的竟是黄沙一片,已无正式道路可循。正自勒马访惶之际,耳边忽闻一阵杂沓的马蹄之声自身后由远而近。回头一看,两骑追踪而至,马上坐的竞是两名身躯高大、身披大红袈裟的僧人。看清楚之后,不由得愕然一怔。两僧见了我,也似颇感意外地互瞥了一眼,好像说:‘这年轻人会在这种地方出现,你说怪不怪?’我也纳罕地暗忖道:‘你们两个出家人,又怎会到这种地方来的呢?”

两僧略停之下,马鞭挥处,便拟纵马超越而过。我当时心中一动,忽然想道:两僧来得突兀,且不去管他,两僧欲往何地,倒颇值得研究。世上事尽多巧合,难道他们也正赶往鬼愁谷不成?我已看出两僧身负超绝武功,正如两僧也早瞧穿我是武林中人一样。在当时那种情形之下,彼此之间已无秘密可言。前途人烟稀少,眼见两僧那种胸有成竹的沉稳神态,我立即有了决定:事已至此,我不应错过机会。于是我高喊道:‘两位大和尚暂请留步,在下有事相询。”

两僧马缰一带,双双拨转马头,骑术之精,前所未见。当下由其中一名双眉较浓的红衣僧人在马背上打着问讯道:‘檀越何事见教?’我一面欠身答和,一面说道:‘请恕在下冒昧,敢问两位大和尚是到无定河去的吗?’浓眉红衣僧不假思索地稽首道:‘正是这样,檀越猜的一点不错。”

两僧神态虽然冷漠,但举止却极为安详有礼,这一点颇令人宽慰。于是我便催马上前,开门见山的说道:‘在下略诸武功,自难逃两位大和尚法眼。现因一位同道友人功力丧失,拟往鬼愁谷觅取黑芝。由于路途不熟,甚感为难。既然两位大和尚也正前往无定河,可否提携同行?”

浓眉红衣僧合什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檀越好说。’我高兴地道了谢,同时欠身道:‘这样说来,两位大和尚前面请吧!’浓眉红衣僧稽首道:‘那么贫僧等有僭了。’说着马缰一抖,便与另一位长脸红衣僧同时催马起步。上路后,我施出全力,方始保住没有落后;而两僧则始终从容挥鞭,驰驱得自然之至。

最令人暗感惊异的,便是两借出奇的镇定。直到无定河浊浪在望,先后十来天,长脸红衣僧始终一语未发;而浓眉红衣僧则除了见面那天的一番对答外,也就再没有说过什么。两僧就河取饮,各人食用自备的炒米干馍。我也随行宿止,以事先备好的干粮充饥。

一路无话,那天到达无定河边,突然刮起一阵大风。那阵突然刮起的大风几乎将我从马背上卷起,但同时也为我吹开了一个绝大秘密。那时两僧在前,我在后,三骑正成鼎足之势。狂飙过处,两僧袈裟倒飞过顶,背后内衣上,赫然露出两只金鹰!”

武维之情不自禁地失声低呼道:“金鹰?就是他们两个?”

“两只金鹰一式无二,均系以金线绣成,凌扑作势,栩栩如生。我立即明白过来,原来他俩就是姑姑所说的、风云帮龙坛十三金鹰中的第一鹰、第二鹰,少林众悟大师的两位师弟。两僧也许觉察到了,也许没有,因为他们一直没有回头。

我在一怔之下,不由得迅忖道:他们既是风云帮的人,到这里来做什么的呢?风云帮主有的是与两极丹功效相近的一元丹,如果帮中有人功力丧失,也不至于舍近就远,来找黑芝呀!我立即又想道:难道他们此行是找‘人’而不是找‘物’不成?

鬼愁谷住着有人,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可是,事实毕竟是事实,你不信也得信,结果我猜对了。鬼愁谷主,这四个字是我擅拟的。我既不知道他姓什么,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只好这样称呼他了。无定河边的景色,果如姑姑所说。荒山蔽空一片墨黑,河水傍山麓而流,浊浪滔天,势若万马奔腾。

那是到达山下的第二天,天一亮,马留山下,人便开始徒步入山。两僧似有腹图可按,一路市形度势,行来毫不费事。越峰跨涧,走了约摸半日光景,前面山势突然一变。但见双峰夹峙,中间羊肠小道,宽仅容人。两僧稍稍驻足,旋即鱼贯着飞身扑进。小道迂回旋绕,或高或低,但宽度始终如一。这样又走了顿饭之久,忽然间视线一宽,一片鬼气阴森的谷地顿呈眼前。

谷地形作椭圆,宽约二十丈,长约三十丈。除了谷地中间孤立着一座以黑石砌成的小堡之外,其他也无甚异处。我不禁疑忖道:这就是‘鬼愁谷’吗?正感百闻不如目见,忽见两名红衣僧身躯一矮,人已面向黑色小堡跪了下去。

那时间,空谷岑寂,万籁无声。两僧跪处,距离紧闭着的堡门少说也有三丈之遥。我见了,不禁皱眉暗忖道:这是什么意思?一念甫毕,轧轧之声响处,堡门忽然打开。连忙抬脸望去,堡门前,业已悄然立着三人。左右是两名年约三旬上下的少妇,一衣红、一衣绿。姿色均极冶艳;中间则是一名身穿黑衣、面垂黑纱、身材奇矮的枯瘦老人”

听到这里,武维之又忍不住问道:“他就是鬼愁谷主喽?”

蓝凤似乎没有听见,眸凝虚空,继续说下去道:“我看清之后,不禁暗咦道:此人好眼熟?但一经搜忆起来,却又愈想愈迷糊。思之再三,这才恍然大悟;哪里是见过?原来只不过得潜在意识中的一个影子罢了!一时虽不敢确定他就是我所揣测的那个人,却也不免暗暗生惊。当时的气氛虽然恐怖得令人心悸,但我却始终站在那里未动。因为我认为,我并没有随着两僧下跪的理由。

就在这时候,黑纱眼孔中寒电一闪,一道有如冒自地底、阴冷得令人毛发耸然的语音,遥自堡前传了过来道:‘前面跪的,是少林弟子吗?’两僧中,左首的一个立即应声答道:

‘贫僧众智、众慧出身少林,现隶风云帮龙坛座下。”

黑纱后面轻哦了一声,又问道:‘尔等于该帮现司何职?’当下仍由左首那个听上去应该就是眉毛较浓的红衣僧答道:‘忝列龙坛十三金鹰首、二两席。’蒙面人点点头,接着又问道:‘来此何为?’红衣僧朗声答道:‘奉坛主之命,呈递本帮太上帮主机密专函。”

黑纱后面,寒电闪处,又是一声轻哦。答话的红衣僧于语毕之后,上身微挺,自怀中取出一只系着黄绫绸带的羊皮封袋,双掌平托着,轻轻往前一送,那只封袋立即四平八稳地脱手朝蒙面人冉冉飞去。蒙面人右手一抬,立即将封袋接在手中。拆开封口,抽出一张色呈玫瑰红的信笺,上面似乎没有写几句。蒙面人略一扫视,立将全文看完。看完后嘿嘿一笑,自言自语地说得一句:‘亏她居然还记得’跟着脸一抬,注目道:‘中原武林,最近难道出了什么厉害人物不成?”

自称众智的浓眉红衣僧稍微犹豫了一下,垂目答道:‘根据帮中最近得着的消息,天、地、人三老很可能破例联袂出山。’蒙面人哼了一声道:‘她们母女真会在乎这个吗?’众智僧接着说道:‘另外一点便是双英中的‘一品箫’虽已受禁,但‘金判’却至今尚未就范,终究是心腹之患。”

蒙面人哼道:‘鬼话!’接着双目寒电一闪,冷冷又道:‘无名派由于本身武学不完整,因此历代弟子无一能够抬得起头来。上一代的天仇老头那样好胜,对黑道人物也都处处适可而止。该派武学最后一句心诀既已落入她们母女手中,只要她们母女保管得谨慎些,纵令金判青出于蓝,又能怎样?’众智僧低声接道:‘前辈所言甚是,但问题尚不止此。’蒙面人双目一瞪,沉声道:‘还有什么问题?’众智僧低声道:‘有一个人至今尚活着未死,实出帮主及太上帮主意料之外。”

第三十章

 蒙面人注目道:‘谁?’众智僧微显不安地低声道:‘此人关系重大!贫僧等临行时,坛主一再转达太上帮主金谕,此人名讳将由太上帮主面陈前辈。’蒙面人双目蓦地一亮,欲言忽止,顿了顿,挥手淡淡地道:‘知道了,回去就说老夫随后就到,你们先走吧!’两僧起身,合什一躬,便拟离去。蒙面人目光一溜,忽然喝道‘且慢!’两僧愕然止步回头,蒙面人用手朝我一指,沉声道:‘这娃儿是谁?是跟你们一起来的吗?’众智僧合掌躬身道:

‘系途中无意相遇,姓氏未详。”

蒙面人点头唔了一声,两僧退去。两僧退后,蒙面人双睛灼灼地朝我打量了一阵,然后下巴一抬,冷冷地道:‘年纪轻轻的,到此作甚?’那副模样,叫人看了实在有气。但我系有所求而来,怎能逞一时意气?于是,我尽情容忍地遥遥一揖,朗声说道:‘想找一样东西,多望长者成全。’老家伙双目灼灼地瞪着我道:‘是不是黑芝?’老家伙的语气颇难捉摸,我听了不禁有点忐忑不安,当下忙定神躬身说道:‘如蒙见赐,感激不尽。”

老家伙眼珠滚了一下,忽然注目道:‘你是何派门下?’我坦率地笑答:‘天山。’老家伙哦了一声,注目接着问道:‘白眉余桑是你什么人?’我答道:‘正是家祖。’老家伙眼珠又滚了一下,忽然挥手道:‘那么你走吧!’口里说着,脚下已动,大有置我不顾,径自返堡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