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针对此种心理异常者的治疗中,最重要的是帮助他重新评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放弃理想化自我而改从真实自我中发展自己。

    同样的道理,痛苦的时候不要寻求逃避、转移痛苦的解决方式,而是应该直面心灵的藤蔓。

    首先要认识心灵的藤蔓,然后再解决它。

    有人会因为懊恼而失眠,会因为迫切地想做好某件事而不安到失眠,会因为没有做成某件事而失眠。总的来说,人们总是因为各种恐慌而失眠。

    恐慌是强迫症的特征——过度反应。一旦自己在追求的路上感受到压力、迷茫、阻碍,就会恐慌。t米t花t书t库t ;__

    失眠的人或许你在强迫自己追求某种东西,而强迫自己这样去做的可能恰好是自卑感。会恐慌的人,从小开始就没有直面过自卑,只是神经质地看到成功,渴望像某人一样成功。

    只要没有解决自卑的问题,人生里别的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治,还有可能引出其他连带性问题。

    失眠的人应该承认,自己拥有复杂而矛盾的优越感,承认自己为了逃离自卑感而在强迫自己,要承认自己已经被自卑的情愫堵在了死胡同,却还在不断压抑它。自认为已经被压下去的感情在不知不觉中到处冲撞,自己都没有察觉地继续生活,过着无法控制的生活。这样的人生是失败的,你无数次对自己说,我是个失败者。那么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人生的失败者?这是因为小时候吸收的负面影响,例如:会觉得自己如果不能对他人有利,就无法融入群体。小时候植根于内心的负面影响正在破坏自身的能力。它已经在你心里发展成熟了。

    阿德勒说失眠是因为病态的野心。

    病态的野心其实是一种防御性的野心,为了在不安中自我保护,只好站在一个比他人都优越的位置。也就是说,不站在比他人优越的位置,就会不安得不得了。或说只要他人站在比自己优越的位置,就会不安。

    病态的野心具有强迫性。所谓的强迫性就是你不想那么做,却无法控制。就像你知道担心无用,但是还是忍不住去担心,甚至担心到失眠。

    因为恐惧、焦虑而失眠,其实是因为无法站在比他人还优越的位置而难以接受,随之内心产生不安,进而才对无法酣睡产生一种“过度的在意”。想要睡,却偏偏辗转反侧睡不着。

    为什么总想站在比他人优越的位置呢?正如我已经说过的,因为心灵的不安,而心灵的不安是因为深深的孤独感。

    失眠的人多半是不安的人,失眠的人和不安的人一样拥有“大量的敌意”。你以为自己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敌意,可事实上它远比你以为的要多。失眠就是最好的证据。

    希望睡着却睡不着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那为什么会希望睡着呢?因为酣睡关系到工作的成果,工作的成就感能让人感到满足。睡不好则会不开心,不高效。因此,只是稍微有点睡不着,就紧张得不得了。以工作为媒介的失眠,工作会在你心中编织藤蔓。因此,即使告诉自己不要因为失眠而介意,还是会介意。

    如果你不分析自己为什么会那么介意工作成果,你就无法解决核心问题。
Chapter 4 活得像滞销品一样的人生(1)
    勉强自己,多半还是因为有所希冀

    后悔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咒怨自己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是最常见的懊恼。说起来,懊恼这个词语蕴含的情绪还真是复杂呢,愤怒、失落、自责等等。

    懊恼的人会因为无法原谅另一些人懊恼自己,夜里一闭上眼睛,脑子里马上就会浮现出那个人的所作所为,然后就失眠了。这些人里,有背叛自己的人、欺骗自己的人,或是侮辱自己的人。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注意让你注意。”当你被懊恼蒙住双眼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你所厌恶的人和厌恶那个人的你自己身上。

    有些人在失眠的时候会喝酒,或是吃安眠药,明知这样不好却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拿起酒瓶,或者倒出药片。结果恶性循环,最后即使吃了药,喝了酒依旧会失眠。一躺进被子里就精神了,持续失眠。

    这种时候,你不应该想:“为什么吃了药(喝了酒)还是睡不着呢?”而是要思考:“我为什么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讨厌的人身上呢?”“这样的我难道不是因为孤独感、病态的野心或是自认为的无价值感么?”

    例如,你想要帮助一个人,只是想想是没问题,但问题是你的帮助动机是什么。例如,你帮人拿重物,也许是因为自己的心地善良,难道真的没有想过“要获得他人的感谢”吗?这样一来,如果他人没有如预期地感谢你,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经常会有人因为他人没有感谢自己的帮助反倒恨上被帮助的人,这样一来就会懊恼得失眠。其实,帮助的背后也有可能是自己本身的无价值感引发的,正是因为这种无价值感,才会希望获得他人的感谢。获得感谢后才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反之则不能进而怨恨他人。

    还有一种情况,你当媒人介绍男方跟女方认识,结果两人没成功。你反倒被女方怨恨上了。这时候你一想起自己好心介绍反倒被怨恨,就会感到懊恼,导致失眠。

    被人拜托某事感到快乐,感觉自己是“被需要的”,你是否这样认为?

    被人拜托就去做,即使很勉强也要做。因为是勉强自己去做的,并非本人的意识,所以在这过程中,自己并不可能感觉到快乐。这种情况被卡伦?霍尔奈称为“贿赂”。也就是说,当你接受他人的请求时抱着这种期待——只要帮他,就可以从他那里获得什么。你为他做的事情就是“贿赂”,一旦贿赂没有效果,就会懊恼得失眠。

    假如你没有这种动机,就通过这件事看清这个人,进而从心底抛弃这个人,就不会懊恼,更不会失眠了。
Chapter 4 活得像滞销品一样的人生(2)
    什么都想要的“得不到”

    当然你在帮助他人的时候,除了贿赂以外还可能有别的动机,比如你希望通过帮助他人获得一种优越感。

    驱使你这样去想去做的不是优越感,反而是自卑感在驱使你追求优越感。与此同时,你又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做得到这件事情。

    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你其实是把“帮助他人”当成了某种手段,把不适合自己的事情当成了目标。心中的紧张感高涨,导致失眠。

    造成“自卑感驱使你追求优越感”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还是心中的藤蔓,也是失眠的理由。你之所以会接受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还是因为自己在小时候的愿望没有被满足。你不想被他人嫌弃,你急需获得他人的认可、赞赏,于是即便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你也接受了。ō米ō花ō书ō库ō ;http://www。7mihua。com

    简单来说就是“这也想要,那也想要”的欲望膨胀的表现。

    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找不到努力的焦点,导致精力分散。结果愈是想做成,愈是收不到效果。而且这会成为一种心病,成为你的人生破绽。
Chapter 4 活得像滞销品一样的人生(3)
    凡事迎合,小心内伤

    自控的性格,既是长处也是短处。

    自控的人,无法正常释放真实的情绪。例如有人因为懊恼睡不着,都是因为坏情绪没有即时地有针对性地发泄出来。控制情绪反而压抑了情绪,还让你为此烦恼,这是自控性格的短处。

    有愤怒的情绪不敢直接发泄出来,难道不是因为害怕被让你懊恼的对象讨厌吗?假如没有这层顾虑,直接、当下表现出自己的不满,那么那个人或是那件事情是不可能让你烦到不能入睡的。

    想要让任何人都喜欢你,这种潜在的心理意识是烦恼的源头,不懂得如何拒绝的背后,也是这种心理在作祟。

    拒绝的话,你害怕大家不会再喜欢你而烦恼;接受的话,那件事又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你害怕做不到而烦恼。两种想法,像是两股纠缠的藤蔓,让你喘不过气来,有个人发出厌恶的信号,。19zs。

    你讨厌那个发出请求的人,可是,你依然无法拒绝。

    像是一个咒语,越是反抗,越是有存在感,烦恼像是泡发了一样,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夜变得嘈杂而狰狞起来,慢慢地,你甚至开始害怕夜晚的来临,睡眠质量每况愈下。

    失眠的根源在人心,烦恼的根本原因是你这个人从小到大的生存方式、思维模式。

    想讨每个人欢心的人,待人接物没有差别,任何人对他来说都一样重要,无论是谁给蔑视、侮辱都会让他在意到睡不着。失眠,是愤怒被压抑后的另一种表现方式。现代人或多或少地都有失眠的症状,大概是因为现代人有太多不得不要控制情绪的场合和理由,比如涉及升迁,涉及金钱等等。

    明明很生气,很想拒绝,却笑意盈盈地接受了。别人不见得能感激自己,你却因为压抑而内伤。你对他们的热心肠,何尝不是对自己的冷漠?压抑愤怒也好,赶鸭子上架也罢,其实都是依赖心理和自控性格导致的。

    现代人大多都有失眠或是抑郁的症状。这大概是因为现代人都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愤怒造成的。
Chapter 4 活得像滞销品一样的人生(4)
    利己,不损人,也是一种病态吗

    弗洛姆认为利己不仅是人的行为的一个方面,而且是人性的一个方面。道德赋予利己贬义的色彩,可事实上,保护自己、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是感觉胃疼就蜷曲身体一般的本能。

    利己主义不一定是坏事,非利己主义也不一定是好事。所谓病态的非利己主义者是说,一些人压抑自己的利己主义,做非利己主义的事,并在每次的行动中,在心里囤积懊恼。这里的矛盾就是病态所在。

    为了获得周围人的认同,不想做别人眼中的坏人,害怕被抛弃,所以不敢把懊恼表现出来。

    囤积的懊恼,像垃圾玷污厨房一样,污染你的心灵,让你越来越抑郁,开始失眠。

    原本就是非利己主义的人,做非利己主义的事,只会觉得生活越来越有能量。因为表里如一,行为听从于心,所以不是病态。随心而动是没有牺牲的付出,能准确地传达善意,比较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

    过分压抑内心深处的利己主义倾向,强迫自己做非利己主义的事,就是病态,会导致人的抑郁和失眠。西贝利认同这个观点,他说:“为失眠而苦恼的人是病态的。这些人里,大半部分都是疑似非利己主义者的牺牲者。”也就是,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大公无私、毫不为己,而是假装关心他人。

    在西贝利的著作里有位德斯顿夫人。这位夫人说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睡着过了,可是接受了丈夫“做得到就做,做不到就放着”的意见后,竟然意外地睡着了。终止病态的非利己主义的行为后就可以入睡,事情就是这么神奇。

    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就是坏事吗?实际上并非如此。正因为品尝过愉快的滋味,才会知道不愉快的滋味。和人接触的时候,会觉得这个人“让你感觉到愉悦”,那个人“让你感觉到不快乐”。这都是正常的。

    病态的非利己主义者希望所有的人都能“让他感觉到愉悦”。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当失眠的人感觉到“这个人让我不快乐”,说明自己的心理开始走向正常了。

    那些总是过分关注别人的感受、需要而委屈自己的人,也就是强迫自己让每个人都感到愉快的人,一定要记得“即使不被任何人承认,自己还是有存在价值的”。一定要问问自己,我究竟是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可,还是想健康地度过每一天,并且在心里发誓“我一定要健康”。
Chapter 4 活得像滞销品一样的人生(5)
    不喜欢的人,请果断pass

    自我蔑视的人,和过分自恋的人最容易受伤。

    之所以会容易受伤,是因为他在别人身上投注了不合适的注意力。

    同样的一段话,有人听后不会往心里去,晚上自然能睡着,另一些听后却会耿耿于怀,然后失眠。容易受伤的人就属于后者。

    内心总是没有安全感的人,日常生活中随便发生的小摩擦、小口角,都可能让他们失眠,甚至食欲不振。他们会误以为自己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自己为人处世的方法态度有问题,才会招致口角和摩擦。

    可事实上,是不安在作祟。如果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这点,还继续为人际关系所苦恼,会很容易导致高血压、偏头疼、便秘等一系列的问题。不安而自卑的人,一直在追求优越感的路上反复地受伤。有多大的野心,就有多深的自卑,他们是一群心灵不稳定的人。〖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有两只叫做“不安和恐惧”的狼,在他们身后红着眼睛追赶,逼着他们不断向前。当然会感到疲惫,疲惫了却不敢停下来。

    到底是狼在追他们,还是他们在追狼,难道不是他们在想“跑呀,要不然会被吃掉”?

    为什么会被不安和恐惧追逐?是因为病态的野心才导致了那么多的幻觉。因此,在睡不着的夜里,请试着找到自己病态的野心。原因不在外面,而在心里。

    即使你真的拒绝了他人,也并不一定会被讨厌;就算被讨厌了,也是因为讨厌你的人是坏人,被讨厌反倒是件好事吧。

    所以,狼不会追来,放下吧!睡觉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