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货币贵族-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权力,要改变国民认为联邦政府钻了宪法的空子并做了好多宪法没有明文禁止的事情的看法。他负责马里兰州政府起诉麦卡洛克的案子时采取的就是上面的看法,他这样写道:“要让一切都合法化,只要采取的手段恰当,没有被明文禁止,不违背宪法精神,那它就是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业务的,是符合宪法的。”'11'第二银行完全符合马歇尔的说法,因此它的设立就是符合宪法的;而马里兰州政府向银行征税的做法却是违宪的。马歇尔写道:“掌握了征税权就是掌握了生杀大权。”如果州政府能向联邦政府的银行征税,那它也完全可以掌握银行的命运。“这是每个美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他们不想让自己的中央政府受制于州政府。”
  汉密尔顿式的直率的言论——不仅仅是关于中央银行,更重要的是关于联邦政府应当集权的看法——是令人很难接受的。对于马歇尔的理解很多共和党人都很有意见,要想让国民接受最高法院对宪法这一独裁式的解释,还需要几十年时间的磨合。但不管怎么说,马歇尔的判决给了第二银行“第二次生命”。
  尼古拉斯·比德尔堪称马歇尔的左膀右臂,当1822年第二银行董事会需要一名新的主席时,同其他人一样,比德尔也说出了自己认为的一名主席应该符合的条件。他提出的主要条件有三个:一是要有经商头脑。作为未来的主席应有良好的经商头脑是显而易见的,比德尔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人应具备的,而商人在比德尔看来是缺少远见的。二是拥护政府。“未来的主席不是党员也不是‘游击队员’,他要有良好的知名度并能同政府保持良好关系,是政府信赖的人。我坚信政府不能以任何方式向中央银行施加任何影响,相反,这种影响越小对双方越好。但政府无疑是我们最大的股东、最大的客户。”三是费城人。比德尔的解释是:第二银行的总部在费城,因此主席如果是费城人的话,他易于同银行建立稳定的关系。'12'
  这就是比德尔提出的未来的主席应具备的几个条件,很显然他完全符合。所以,在几位身为董事的朋友的鼓励下,他决定竞选这个职位。1823年1月,在比德尔37岁生日的前两天,他成为了美国第二银行的主席。
  他的升迁引起了一些金融人士的怀疑,约翰·雅各布·阿斯特(John Jacob Astor)就是其中一位,这位在纽约靠房地产发家的商人认为,比德尔过于“书生气”而不适合做第二银行的主席。比德尔用一种友好的方式回应了他。
  

银行之战(7)
实践出真知,我相信希望,不相信幻想。'13'
  比德尔接着说,自己已摒弃了学者爱幻想的毛病,而且还在书本中找到了正确的指导方法。
  上任后的比德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美国第二银行在栗子大街建成了大理石结构的总部。经历了1819年的经济萧条之后,美国迎来了迟到的但却是极其重要的经济复苏。比德尔抓住时机重整第二银行的资源,并重新使它承担起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职责。减少并最终消除各州之间的货币兑换率成为比德尔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因为东部的银行家和商人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西部地区的货币会贬值,原因有两个:一是赎回这些货币涉及的问题;二是很长一段时间里西部地区的银行家比东部银行家经营的风险大。比德尔的银行则通过盘活资金以及实行标准化经营的措施在全美建立统一的银行体系。
  比德尔的这个措施赢得了一部分人也疏远了一些人。就像比德尔的银行抢了兄弟银行的业务那样,那些靠赚取不同地区货币价值差的掮客们被比德尔的措施激怒了。思想顽固的共和党人还是敌视银行,他们认为比德尔的美国第二银行对国家的民主来说是一个威胁。
  安德鲁·杰克逊是这些人的代表,他对银行一无所知,对货币略知一二,但在争取民主方面他是专家。到19世纪20年代的时候,有关选举权资产方面的限制已荡然无存。在《独立宣言》“公平独立”的宗旨下又有几个州加入了合众国,这些都促使其他的州开始改变自己的规则。
  出于民主的考虑,立法机关规定总统的选举由国民来决定。因而,19世纪20年代的总统选举就成了一场争取大多数白人男子的“人气大战”。但这种选举的方式也有不灵的时候,就像1824年的总统大选,尽管杰克逊得的选票最多,但他要同另外三位候选人分享这些选票。众议院里争论得很厉害,最终约翰·昆西·亚当斯笑到了最后。约翰·昆西·亚当斯对于民主的敌意不像约翰·亚当斯那样强烈,但他显然没有安德鲁·杰克逊的人气旺。亨利·克莱在国会中是支持约翰·昆西·亚当斯的,所以他被亚当斯任命为国务卿,随即他也就成了很有实力的总统候选人。安德鲁·杰克逊的支持者称这是一个“腐败的交易”,讽刺亚当斯—克莱联盟是对民主的背叛,于是就掀起了一场激烈的“总统争夺战”。
  在那场“总统争夺战”中,比德尔暗暗支持约翰·昆西·亚当斯。比德尔对一名同事说:“对于一名银行家来说,再也没有比‘与政治脱离瓜葛’更重要的法则了。”'14'
  关于这一点,当初建立美国第二银行的初衷是很明显的。我们相信,政客手中握有银行的生死大权,所以第二银行的前途和对国家的作用就取决于它能否摆脱政客的束缚。为了使第二银行保持独立自主,不让它沦落为某个政党集团的工具,我们不能对政客抱有任何幻想。就像迪安·斯威夫特(Dean Swift)说的那样:你知道吗,货币既不是辉格党也不是保皇党,他不属于杰克逊也不属于亚当斯,它只属于银行而已。
   。。

银行之战(8)
但第二银行不仅仅是一个银行而已,它是货币供给量的调节器,是贫困的催化剂或抑制器。除此之外,比德尔没有其他想法。
  但安德鲁·杰克逊却有自己的想法。在竞选中他没有谈论过多关于第二银行的事情,事实上他什么事情都谈得不多。像开国元勋华盛顿一样,杰克逊成了一名有军人背景的总统,他更懂得如何用自己的言行为自己辩护。杰克逊明白自己以前被选民们视为民主的代表,一旦自己步入政坛的话,这种看###渐渐地消失。后来,杰克逊在1829年轻而易举地战胜了对手亚当斯成了美国的总统。除了国家的利益,他没有受到任何诺言和承诺的束缚,因为他决定阐述什么是“国家利益”。
  在自己的第一份年终工作报告中,杰克逊从货币问题入手开始了自己的阐述。总统一再强调说,第二银行的经营有效期将于1836年结束,他也知道那些股东们一定会申请延长第二银行的经营特许权。他奉劝那些股东不要抱有任何延长经营期的幻想,因为他要行使自己的否决权。作为一名严厉的宪法解释者,杰克逊认为国会只有在联邦直辖的哥伦比亚特区设立银行的权力,而在其他地方国会没有这个权力。'15'约翰·马歇尔曾通过判例确立的规则并没有引起杰克逊的注意。
  比德尔读了杰克逊的工作报告,但是并没有很在意。比德尔对自己的一位朋友说:“他们应该被当做诚实的人看待,尽管他们有犯错误的时候,但本意还是好的。”'16'他认为,只要那些机关里的官员(包括总统身边的人)为他们自己的利益着想的话,他们就会站在支持银行的这边。“想要废除第二银行只是总统自己的想法罢了,并非是在其他人建议或劝说之下才有的。况且事实上,总统的这个提议与他顾问的想法是相悖的。这既不是内阁的决议,也不是党派的意见,只是总统的个人看法罢了。”人们只要明白了这一点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处理问题只要‘就事论事’就可以了,完全不必考虑其他事情。”
  在这个问题上,比德尔显得太幼稚了。事实证明“就事论事”的处理方法只适合极少数的问题,第二银行的存废问题显然不属于这种问题。亨利·克莱还想着争夺总统宝座,为此他一直支持比德尔这些人。克莱提出了自己的“美国体制”——联邦政府通过保护性关税,为修路、建桥、挖运河筹集资金来支持国内产业,这也让他成为了肯塔基州的汉密尔顿(不同的是他比汉密尔顿更高、更帅、更健谈),所以他更容易同银行家保持良好关系。作为国会里反对杰克逊总统派系的代表,他自封为比德尔的政策顾问。克莱告诫比德尔在延长第二银行经营期的问题上应该保持慎重,因为尽管在国会中比德尔有自己的支持者,但是对总统放言要否决第二银行延期的提案的事情还是要慎重考虑的。
  

银行之战(9)
在美国历史上,总统行使否决权的案例虽然很少,但也不是没有。事实上,杰克逊就否决过一项修路的提案,理由是这些路是专供各州用的。所以,他也很可能否决第二银行延期的提案。“剩下的就是人的问题了,”克莱说,“这个问题还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总统选举的事情,而那时问题就转化成了争取国民支持、赢得政治上的胜利的问题。银行家们不得不在公众面前与总统的决议作对,与支持他的强大公众为敌。”'17'银行家很难赢得这场竞争,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1832年安德鲁·杰克逊争取总统连任的大选过后再说。“到那时一切都会变,总统选举太遥远了,以致不可能起到什么作用。这里将有一个机构为我们的新政府服务,这个机构非第二银行莫属。”
  克莱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接杰克逊的班了,他对银行家的承诺让比德尔意识到,克莱成为总统对自己是有利的。但如果杰克逊成功连任,对比德尔这些银行家来说,最佳的应对措施则是等待。“连任后,杰克逊也不会像在第一届任期时那样利用偏见对抗第二银行,到那时他的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这是一个规律,总统在第二任期内的民众影响力往往不及第一任期内的那样强。”
  克莱为比德尔提出了诚恳的建议,当然他也有自己的利益,选举结束两年后,克莱就不想再作为银行家和资本家的领头人与总统作对了,也不想再做所谓的民主和国民的“代言人”了。克莱同意比德尔“第二银行的宗旨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的看法,但他不觉得大多数人都像他这样看待第二银行。不论好坏,这些人才是掌握美国命运的人。
  但奇怪的是,比德尔比克莱对国民的信心大。当安德鲁·杰克逊反复警告他要关闭第二银行时,比德尔却毫不示弱地写道:“对于总统杰克逊和国务卿范布伦先生二人,我谁也不害怕……我们的国民从来不会为了迎合任何人而卑躬屈膝,我相信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会帮助我们战胜任何强大的敌人(指杰克逊等人)。”'18'而必要的是对国民进行教育,“我们要努力做到去伪存真,让大家明白真相,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国民的理解和支持”。
  比德尔不相信国民能公开地参与到这场教育中,他动用了银行资金来为那些“亲银行家”的文章埋单,好让这些文章表达出这样的意思——以真实、积极的信息表明第二银行的设立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利益。那些将这种意思写进论文的人得到了最高1 000美元的报酬,比德尔唯一的要求是要隐藏自己在这场教育运动中的作用,因为在他看来“如果公众知道了自己在这场运动中的所作所为,那很可能会引起他们的误解”'19'。
  

银行之战(10)
比德尔掀起了这场运动后也少不了要花钱打点一些政府官员。丹尼尔·韦伯斯特在原来马里兰州政府起诉麦卡洛克的案子中代表的是银行的利益,而如今在参议院中他代表的是马萨诸塞州的利益。他就在比德尔打点的官员名单中,当比德尔给钱晚了的时候他还会粗鲁地提醒比德尔。韦伯斯特这样写道:“我不认为我的报酬增加了,要想保持我同银行之间的关系,最好还是支付给我应该得到的报酬。”'20'
  后来比德尔紧缩了西部的信贷,以此作为信号,警告那些第二银行的敌人最好不要插手。也正是那次会议加深了人们对第二银行的憎恶,相反增加了人们对总统的支持。但比德尔掩饰了自己的真实意图,说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应对金融的不确定性风险的考虑。比德尔的意图很明显:在他看来,第二银行要学会自救,必要的时候也要狠狠地打击自己的敌人。
  1832年的总统大选在临近,而现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国民支持率还是很高,这让亨利·克莱感到沮丧。克莱开始公开与杰克逊竞争,但事情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顺利,后来他意识到:要想阻止杰克逊连任,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杰克逊陷入一些事情中出不来。在争取第二银行经营期延长的问题上,他一改先前的态度,转而建议比德尔尽快在大选年趁乱提前通过延长第二银行经营期的议案。
  比德尔仍可以利用自己在国会中的势力通过该项议案,而至于杰克逊那边,克莱说:“在我看来,只要在大选之前提出这项议案的话,总统也是不会轻易反对的,但是一旦他成功连任的话,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21'克莱没有对自己的这种想法提出任何证明,事实上他也找不到。克莱确实在一个会议上被提名为国民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这个会议称第二银行是一个“巨大的、有用的机构”'22',而克莱也准备将第二银行作为自己竞选的砝码。
  比德尔曾在1832年年初对自己同事说:“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国会这根‘救命稻草’,争取早日通过延长第二银行经营期的提案。该方案是合理的,经过深思熟虑,我已经下定决心这样做。”'23'之前,比德尔表示自己对政治上的事情不感兴趣。他说:“总统选举这件事,我和我的同事想都没有想过,我自己不了解也不关心这件事。至于选举中杰克逊是成功还是失败,第二银行不用担心,它也从不关心这种事情……它有自己的运行方式。”比德尔断定,一旦杰克逊成功连任的话,延长第二银行经营期的提案必将遭到否决。而如果总统在大选之前否决该提案的话,他必会遭到国民的抱怨。“即便是我,这样一个不是很讨厌总统的人,也会认为总统如果否决这个提案的话,那完全是为了‘利用偏见煽动民众’来达到保住总统宝座的目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银行之战(11)
比德尔开始着手准备这个提案,他在给国会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第二银行现在同美国经济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它还负责处理州与州之间、州与外国政府之间的贸易。”'24'第二银行现在会增进公共福利,以后也会,因为有一群明智的人在不断完善第二银行的章程。比德尔承认,按照现在的银行章程,第二银行的有效期将于1836年(离现在还有4年时间)结束,而之所以提前提出该提案为的是给银行、企业和商人们足够的时间做下一步的打算。
  随后参议员丹尼尔·韦伯斯特从比德尔手中接过了申请第二银行延期的接力棒。韦伯斯特的任何演讲对银行家来说都是机会,因为他善于哗众取宠。而直接与总统唱反调也使得他备受公众关注。韦伯斯特,这个“上帝眷顾的人”,也就开始为第二银行的命运东奔西走。他称赞第二银行在控制货币供给量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货币供给量不能被有效控制是一场最可怕的政治灾难,”他说,“它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社会道义遭到破坏,人们无法安居乐业,并且它还会向勤俭节约和合法经营开战而助长奢靡和投机之风。”'25'
  韦伯斯特以商业的拥护者而出名,而同时他还是一位雄辩的政治家。他认为若关闭第二银行的话,遭到沉重打击的不是富人,而是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穷人;关闭银行还会让国民失去持有货币的信心,因为没有哪个银行像第二银行这样值得国民信赖。通过没有信用的货币和贬值的货币掠夺国民的财产,同苛政、镇压和高税收没有两样,它们都将给国民的幸福生活造成负担。富人们有办法抵御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而穷人们除了忍受别无选择。韦伯斯特预言,随着大量的银行券在国内流通,金银将从货币流通体系中消失。他引用英格兰银行的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1797年皮特先生建议国会批准授权英格兰银行发行一英镑的纸币时,伯克正受疾病的困扰,但据说他写信给了坎宁:‘告诉皮特,一旦他执意要发行纸币的话,他以后就别想看到基尼了。’”
  韦伯斯特的言论遭到了托马斯·哈特·本顿(Thomas Hart Benton)的反驳。本顿此时是杰克逊总统的盟友,但10年前在纳什维尔他俩还是死对头,杰克逊的肩膀上挨了本顿一枪,子弹在数年后才被取出。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这两个人都开始投身于争取民主的奋斗之中,并都不信任银行家。因为这位来自密苏里的美国参议员认为只有金银货币才是最值得信赖的,所以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金条”。他不认为韦伯斯特“第二银行会增进国民的利益”的看法,在他看来,第二银行是在以损害其他国民的利益为代价来增进东北部一部分国民的利益。“如果发行纸币的话,全美各地的银行分支机构就必须囤积必要的金银以应对储户的兑现。但由于费城控制着纸币的发行,所以为了承兑这些纸币,金银也就必须运到费城去。”'26'通过“骗取”金银,北方沿海地带的资本家就“吸干”了南方和西部的国民财富。“他们(东北部资本家)从其他地方‘衔’来金银,然后‘吐’到东北部的巢穴中,然后再到其他地方去‘衔’。”由于手中金银货币持有量减少,中部地区的老百姓不得不承受沉重的债务负担;而资本家则在第二银行的帮助下趁机非法收购那些破产农民的土地和破产商人的商店,发了一笔不义之财。这种后果是骇人听闻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非法交易将把这些银行资本家造就成一批新贵族,他们有自己的头衔——辛辛那提公爵、列克星顿伯爵、纳什维尔侯爵、圣路易斯伯爵、新奥尔良王子……先生们,你投了延长第二银行经营期一票也就意味着你投了在美国区分贵族和平民、拥立一位国王的做法一票。”
  

银行之战(12)
本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