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操作提示
父母希望孩子不再贪玩,主动学习,就要给孩子多讲人生的追求和意义,用名人榜样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起自己人生的目标,使孩子认识到只有从小树立宏伟的人生追求,成长中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最终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学习。
支招二:父母为孩子树立追求的榜样
方法示例
周正豪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但为了让周正豪从小树立起宏伟的人生追求,学习努力上进,他们两个人决定给自己定下目标。周正豪的爸爸报名参加了技能考试,周正豪的妈妈参加了成人自考,两人决定要一次过关。每天下班后虽然很辛苦,但他们每晚都学习到深夜才睡。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3章 人生路,自己走(9)
周正豪在父母的带动下,在家庭学习环境的影响中,也给自己定下了远大的人生目标,决定以后做个像陈景润那样的数学家。
操作提示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孩子从呱呱坠地,一直到十八岁成人,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而这个阶段正是孩子爱模仿的时候,大人的一言一行,孩子在不自觉中就能学会。要想使孩子树立起宏伟的人生追求,父母首先自己就要有目标,有追求,行为上努力上进,这样孩子才会学习父母的勤奋刻苦,为自己定下目标,将来才会有所收获。
支招三:帮孩子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方法示例
宣宣上小学四年级,他希望将来成为计算机程序员。但宣宣有些困惑,因为他感觉自己离目标太遥远,因此有些灰心。宣宣的父母知道后,耐心鼓励孩子不要泄气,并告诉孩子要把目标分解,首先要好好学习,把基础知识打牢,考上大学,继续深造,然后专攻计算机这个领域,直到实现自己的目标。
宣宣听完父母的话,感觉有道理,就先把远大目标放在心底,从实现具体目标开始,采取逐步推进,最后实现总目标的策略,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追求。
操作提示
父母在帮助孩子树立起宏伟的人生追求之后,为了使孩子达到大的目标,还要时刻关注孩子心里的想法、学习情况,帮孩子去分解目标,逐个实现。孩子因为小目标实现了,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就会继续努力,朝着下一个目标奋进。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地接近总目标,直到最后实现理想。
支招四:鼓励孩子脚踏实地,马上行动
方法示例
孙敏丽有美好的人生理想,但她耽于幻想,想得多,做得少。父母听孙敏丽天天嚷着将来要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却没有看到她具体的行动,反而是学习不认真,成绩上不去,因而急在心里。
父母商量后找到孙敏丽,告诉她只有空想是永远达不到目标的,只有脚踏实地,从此刻做起,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成功,否则一切理想都只是泡影。孙敏丽也认识到父母说得有道理,就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抓紧时间努力学习。父母看到女儿的变化,十分欣慰,不时鼓励和督促她不断进步。
操作提示
孩子很容易在受到激励的情境下编织理想,憧憬追求,但如果缺乏行动,一切都将付诸东流。所以,父母帮助孩子树立了远大的目标还不够,还应关注孩子将目标转化为行动,督促孩子立刻行动,不懈地努力,即使遇到困难也不停止,才能促使孩子最终把理想变成现实。
建议五: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当前的学习,也为以后的发明创造打下了基础,是将来走向成功的前提,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从小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子现场】
段雪雁正在写数学作业,看见最后一道数学题自己不会做,急忙喊:“妈妈,快来帮我的忙,这道题我不会做了!”段雪雁的妈妈听见后,走到女儿面前,拿起题看了一下,然后告诉女儿应该如何答题。段雪雁按照妈妈所说的写完了作业,高兴地与伙伴玩耍去了。
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发生,段雪雁遇到不会的问题就找妈妈帮助也成了习惯。后来段雪雁的妈妈发现昨天才给女儿讲的类似的题目,今天她又问应该如何解答。她认识到直接告诉段雪雁答案有些不妥,应该让孩子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引导她如何解答,这样孩子才会记住。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3章 人生路,自己走(10)
一次,段雪雁又叫妈妈帮她答题,妈妈让段雪雁先思考一下,她却说:“我不会想,你还是把答案告诉我吧。”段雪雁的妈妈后悔自己没有从最初就教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专家解析】
现在很多父母,习惯于给孩子指路,事事替孩子包办,孩子学习上有什么问题,也是像上例中段雪雁的妈妈那样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这样大人就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权利。
孩子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后,就不知道什么是思考,也不会去想如何解决问题,一切只等待着父母给自己出主意,想办法。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没有创新精神,只会人云亦云,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
独立思考的品质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善于发现问题,能够通过思考、分析找到答案,才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而孩子长大后,因为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品质,他的视角会比别人宽广,思维也会更加缜密。因此,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将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机遇,更容易拥有成功的生活和事业。
因此,每个父母都要尽早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生活上的事情开始,让孩子多动手,多参与;父母决定什么事情,也要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做错了事父母应进行引导,而不是告诉孩子如何去做;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对未知的探索;孩子钻牛角尖时,让孩子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等。
【建议父母的妙招】
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长期培养。父母要抓住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训练孩子的思路,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自己思考,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支招一:让孩子在独立行动中自己动脑
方法示例
霜霜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别看她人不大,能做的事情可不少。比如洗衣服,打扫房间,帮妈妈做饭等。学校里举行的野炊活动,只有霜霜一个人不用老师帮助,因此获得了老师的夸奖。老师号召班里的所有同学都要学习霜霜独立生活的能力。
霜霜现在如果离开父母,完全能够自己很好地生存,这是因为从小她的父母就开始让霜霜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霜霜在动手的同时,也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有些问题,她还能想出好主意帮妈妈解决呢,这使霜霜的父母感到十分欣慰。
操作提示
很多父母对孩子都是百般呵护,事事包办,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样看似爱孩子,其实是在害孩子。孩子因为动手少,动脑也会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对孩子现在的学习不利,也影响孩子今后生活的质量。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不但提高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会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支招二:用完成故事结尾启发孩子进行思考
方法示例
张海源为了能够使儿子学会独立思考,经常用儿子爱听故事这个特点启发孩子,让他多动脑筋。她讲故事与别人讲故事不同,只是把故事的开头、过程讲得特别详细,但结局不告诉儿子,而是让他通过故事情节去想象结尾会是什么样的,还要他说明为什么有这样的结尾,并鼓励他说出两个以上的不同结尾,最后才告诉儿子原故事的结尾。
儿子在妈妈这样有趣的训练下,思路开阔,思维活跃,到后来自己都能编一些故事讲给妈妈听。张海源看到儿子这样,非常高兴。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3章 人生路,自己走(11)
操作提示
孩子一般都喜欢听故事,也爱玩游戏,父母利用讲故事却留出结局悬念的形式引导孩子去展开想象与思考,让孩子在听故事的玩乐中学会动脑,孩子会乐此不疲,不至于产生厌烦的心理,这是锻炼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好方法。
支招三: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方法示例
龙龙今年才八岁,就已经获得少儿发明创造二等奖。原来,龙龙很小的时候就对很多东西感兴趣,好奇心很强,经常摆弄家里的玩具、物品,把好多东西都给弄坏了。
龙龙的父母知道孩子是因为好奇才这样做的,所以他们不仅没有批评龙龙,还主动给他讲那些东西的使用原理,并买回了一些小零件,让孩子学着组装,由此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所以,龙龙虽然只有八岁,却已经是一个小小发明家了。
操作提示
好奇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可贵品质,这也难免会使家里的一些东西遭殃。父母不要因此责骂孩子,而应该因势利导,给孩子讲授一些有关的知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引导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这样会使孩子开动脑筋,学会思考,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支招四:教孩子多角度考虑问题
方法示例
尹梅青的女儿今年八岁,她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尹梅青为了给孩子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对于自己不知道答案的,让女儿与自己一道去查资料,去观察、思考;对于自己知道答案的,尹梅青也先让女儿动脑想一番,并且告诉她答案也许不止一个,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并对女儿所给出的新颖答案进行表扬,最后才会告诉女儿正确的答案。
尹梅青的女儿在妈妈的引导下,不但问问题的兴趣提高,而且还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操作提示
孩子喜欢问问题,有些问题还很“傻”,但无论孩子问的是什么样的问题,父母都不要嫌孩子烦,更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应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并且引导孩子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的答案,让孩子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建议六:强化孩子的竞争意识
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使其长大后能轻松面对社会,在各种竞争中游刃有余。
【教子现场】
马玉涛十三岁,喜欢各项活动,也喜欢与大家一起比赛。但马玉涛有个不好的毛病,就是如果自己比赛输了,就会心情郁闷,不爱说话,好多天后心情才能调整过来。而只要心情一转好,她又会参加下一轮的竞争、比赛。
妈妈很怕马玉涛参加比赛,但如果不让她去又怕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妈妈就耐心地开导马玉涛说:“比赛有赢就有输,输了要能面对和接受,心情不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应该吸取经验,发奋努力,争取下次的胜利。你想想我说的对吗?”听了妈妈的话,马玉涛认真思考了一下,冲着妈妈一乐,说道:“我知道应该怎么做了,谢谢你,妈妈。”
以后,马玉涛不再为失败烦恼了。她一样喜欢参加竞技活动,喜欢比赛。输了就总结经验,发现不足,然后改进,争取下次的胜利。渐渐地,马玉涛胜出的次数多了起来。
【专家解析】
有竞争的社会,才会有活力,世界才会发展得更快;有竞争意识的人,才会奋发图强,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有竞争的群体里,会出更多的成绩,有更高的水平。竞争是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竞争,使个人完善,使群体上进,使社会发展。。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3章 人生路,自己走(12)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必须通过正面教育实现,督促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坚持训练,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使孩子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父母经常把“孩子是否听话”作为孩子好坏的评价尺度,但这一观念已经陈旧。从孩子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来看,从小培养孩子具有竞争意识、坚强的意志和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精神及敢于迎接挑战、挫折与艰辛的心理素质才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方式上,父母要转变原来的“我说你听”、“我打你从”的教育方式,采取*型的、激励型的、疏导型的教育方式。要鼓励孩子勇敢地走出书斋,走出家庭和社区,接触社会,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在培养孩子竞争意识的过程中,也应让孩子明白,竞争不应是狭隘的、自私的,竞争者应具有广阔的胸怀;竞争不应是阴险和狡诈、暗中算计人的,而应是齐头并进,以实力超越;竞争不排除协作,没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信念,单枪匹马的强者是孤独的,也不容易取得真正的成功。
孩子只有在父母的鼓励下,才会充满信心,敢于去竞争;教孩子一些竞争技巧,在孩子独立走向社会时,父母才会放心。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有了竞争能力,才会不甘落后,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国家的栋梁。
【建议父母的妙招】
竞争虽然残酷,却无处不在,它能激励人们坚强,使人积极向上。因此,父母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就具有竞争的意识与能力。
支招一:鼓励孩子勇争第一
方法示例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上,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她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父亲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正确的。正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刻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在前排”的教导。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学会了全部课程。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其实,玛格丽特不仅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以及其他活动方面也都十分优秀,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显得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以至整个欧洲政坛上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届当选为保守党的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十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操作提示
不甘平庸,勇争第一,是一切杰出人物共有的品质,这种品质源于后天的培养。父母必须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注重培养其这种品质,对孩子灌输勇争第一的思想,训练孩子勇争第一的精神,鼓励孩子勇争第一的行为。
第3章 人生路,自己走(13)
有些孩子天生胆小、怕事,不喜欢群体活动,不愿意参加竞争,这就需要父母激发孩子的竞争心,让其主动参加到竞争活动中。
支招二:培养孩子竞争中的耐挫性
方法示例
莫小雅是个十岁的小女孩,个子不高,身体也不壮,却是个学习尖子,被同学们称为“状元”。莫小雅在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她灌输竞争的意识,让她在任何事情上都要争做第一,不要轻易服输,尤其是在学习方面。妈妈在莫小雅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就提前给她讲授一年级的课程,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了基础,最初莫小雅也并不总是第一。在莫小雅排第二名或者第三名的时候,妈妈会激励莫小雅不要灰心,并且与莫小雅一起找没有考好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争取下次有更大的进步。
在妈妈这样的鼓励与教导下,莫小雅不但增加了对挫折的耐受力,还吸取了很多的竞争经验,学会了一些竞争技巧,提高了竞争的能力,赢得了老师的夸奖,同学们的羡慕。
操作提示
有竞争,就会有胜负,没有哪一个人是常胜将军。孩子面对失败时,都会心情不好,父母此时要及时进行引导,给孩子讲明比赛失败、心情不好的利害得失,以帮助孩子提高在竞争中的耐挫性,培养孩子真正的竞争实力。
支招三:培养孩子良好的竞争心态
方法示例
李素琴虽然只有七岁,但个性比较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争第一,如果拿不到第一,她就会哭闹不已。有一次,李素琴与同学筝筝比写字,一个同学当评判。那个同学拿着两个人的字认真比较一番后,说筝筝写得比李素琴好,话音刚落,李素琴就哭了起来。
面对李素琴争强好胜的心理,妈妈及时地对她进行了引导。告诉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鼓励她不服气可以暗下决心,下工夫苦练,争取在下次的比赛中获得胜利。李素琴听从了妈妈的话,开始认真练字。一周后,李素琴又与那个同学比赛,当评判的依然是上一次的那个小同学,这一次,小评判宣布是李素琴的字写得比较好。
操作提示
孩子参与竞争,父母要有意识地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竞争心态,因为获得竞争能力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正确的竞争心态。告诉孩子输赢不重要,输了吸取经验,重新参与竞争,赢了戒骄戒躁,切勿轻视对手,为提高孩子的竞争能力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建议七: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碰到很多困难,遭遇无数挫折。具有良好心理承受力的人以乐观的态度除掉这些障碍,最终取得成功;心理承受力差的人悲观地逃避磨难,注定将来一事无成。
【教子现场】
李玉舟今年八岁,刚上小学三年级。有一天,李玉舟因为一点小矛盾与别的同学打架了,老师批评了他。李玉舟一气之下就从学校跑回家,告诉父母老师批评了自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