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伦在这样美好的期待中迎接着平安夜的到来。
平安夜,海伦把长袜挂好,躺在床上,静静地等待着圣诞老人把新年礼物带来,期待着圣诞老人会怎样地出现在她的面前,怎么样地把礼物送到她的身边,她还想和圣诞老人说说话。夜深了以后,在这样地期许中海伦沉沉睡去了,等到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圣诞节了,海伦起的比谁都早,全家人都被海伦的快乐呼唤给唤醒了。在长袜里,在桌子上,椅子上,甚至在门槛和窗棂上,她都得到了礼物,几乎每迈出一小步,都会得到新奇的礼物。而最为让海伦惊喜的是安妮老师送给她的金丝雀,这个礼物太珍贵了,也太让人激动了。这样一个崭新的生命就在海伦的面前活崩乱跳,让小海伦惊喜万分。她给小金丝雀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蒂姆。蒂姆是温顺而又灵巧的,它在海伦寂静的生活中平添了一份很珍贵的温情,它会随着海伦很有节奏地跳动,在海伦周边嬉闹。
第二章 与命运抗争(4)
直到有一天,它被一只大猫吃掉了,这种美好的记忆便消失了。她再也触碰不到它那尖尖的小嘴,再也触摸不到小蒂姆那温柔的翅膀了,突如其来的这种消失,让海伦感受到的是关于生命的可贵和弥足珍贵。
小蒂姆的离去让她感受到的是关于爱的一些东西。其实,这些也是安妮教会她的。
知识点:圣诞节、平安夜
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在西方国家,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过春节。
平安夜,又称圣诞夜,即圣诞前夕(12月24日)。
认识世界的开始
1888年5月的波士顿之行,促成了海伦这一生当中的第二件大事。波士顿之行是海伦认识世界的开始。
这次的旅行有了安妮老师的陪伴,同时,此时的海伦已经不是那年的小海伦,那个易于激动的、一会儿也不能在火车上安静的小淘气。稍显长大*的海伦此时安静地坐在安妮老师的旁边,静静地感受着安妮老师向她描绘的一切,美丽的河流,一望无际的棉花地,远处连绵的山丘,苍翠的森林以及进站后在火车上向行人兜售糖果和爆米花的黑人。
布娃娃南茜也一直陪伴着海伦这趟旅行。海伦还满心欢喜地给她穿上了件用方格花布做的新外衣,头上顶着一顶很是破旧的太阳帽。她有一双用玻璃珠子做成的眼睛,海伦能够感觉得到她一直在用眼球注视着自己。有时安妮老师的讲课不是那么精彩的时候,海伦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小娃娃身上,把它抱在了怀里,直到沉沉睡去……在火车的轰鸣声中,海伦也沉沉地在夜色中睡去了。
波士顿,伯金斯盲人学校。海伦很快和那里地孩子打成了一片,原来也有这么多孩子是看不到光明的,他们之间可以用手语畅通无阻地进行着交流。一直以来,在海伦的生活中,她的手语总是像外国人一样,而此时的海伦在这个王国里很是快乐地交流着。他们把手放在海伦的手上和她进行交流,用手触摸着书本进行阅读,太多的相同让他们很快融合在一起了,他们是那么地开心,那么地活泼。和他们一起玩耍,海伦忘记了什么是痛苦,忘记了之前黑暗和无声给她带来的孤寂和沉默。
在这里,她结识到了很多好朋友,他们慈祥、友好,而且很是照顾着小海伦。有天,她们去拜访一个农场,穿过美丽的玫瑰花园的时候,首先迎接她们的是两条大狗。农场里还有好多的马匹,海伦曾经试探着拍拍马,给它块糖吃,马匹亲热地把鼻子伸进了海伦的手里。靠近农场的地方,是一个海滩,这也是海伦第一次去海边玩耍,贝壳、沙子、海草,这些对于海伦来说都是新鲜的,以至于海伦把波士顿唤做了“好心城”。
在这里,海伦参观了一座著名的山脉。就在那里,安妮老师给她上了第一堂的历史课。那座山曾经是英雄们战斗的地方,海伦在脑海中想象着安妮老师所描述的情景,沿着台阶往上走,颇有当年英雄的气概,完全把自己沉静在一个英雄的世界当中。原来,这个世界除了家园里的农场和果园森林,还有这么一个让人振奋的世界。
第二天的时候,海伦去了普利茅斯。这是海伦的第一次海上旅行,机器的轰鸣声甚至吓得海伦大哭了起来。在这块土地上,最让海伦着迷的是当年移民们登陆时踩过的那块大岩石,用手*着这块大岩石,似乎还能体味到当年移民们的艰辛和困苦,历史的体温随处可见。在参观移民博物馆的时候,一位和蔼可亲的先生送给了海伦一块普利茅斯的岩石的模型,上面刻着的1620年的字迹。这让海伦第一次体验到了震撼的感觉。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与命运抗争(5)
在盲校放暑假之前,安妮老师和她的朋友一起帮助海伦安排了一次海滨旅行。有关大海的种种联想在脑海中开始浮现了,大海海水的涩涩的咸味,在现实中变成了真实的东西,虽然是早在厚厚的书中,了解到过关于海洋的种种的描述,而这些好奇在真实的大海面前变得这样的苍白。海伦小小的心脏激动地跳动着,在温暖地沙滩地上奔跑,毫不犹豫地跳进冰冷地海水里,在巨浪的沉浮中感受着快乐。和浪花愉快地玩着捉迷藏,海伦孤寂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了起来。
甚至海伦还兴致勃勃地去抓了个大螃蟹,拽着,拖着,终于把它弄回了住的地方。可是第二天她却发现,这个大螃蟹居然不告而别,或者大海才是它真正的家,海伦是这样想的。或者说只有在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才是自己的家,海伦在波士顿盲校的生活更像是回到了家一样的感觉。
海伦的生活一直是充满着活力的。秋天的时候,海伦回到了南方的家,每当回想起这次北方之行,她的心头总会有很是新鲜的感觉,她一直珍藏着。
南方的农庄生活也是很吸引海伦的。
她在山上避暑的小别墅里度过了一个完美的秋天,在山上打猎,在篝火旁边打牌,聊天,做游戏,海伦尽情地享受着生命的美好,直到自己在大人的聊天声中沉沉睡去。在梦中她还回忆着他们谈论的话题,灵敏的松鼠,跑得飞快的鹿,还有狡猾的狐狸,绘声绘色的表述让海伦也不禁在这样的想象中浮想联翩。有时海伦会被带去训练骑马,在林间漫步,无所顾及地走着,尽情地享受着自由的快乐;有时候,海伦还会和姐妹们一起去采摘柿子,迷恋于它们的香味……海伦的生活变得有声有色起来,她开始懂得珍惜生活、热爱生活……
其实,海伦还想更加深入地学习,过着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知识点:波士顿、普利茅斯
波士顿,位于美国东北部,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被称为美国“最古老的城市”。波士顿的教育事业在美国首屈一指,著名学府林立,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等。
普利茅斯,位于波士顿附近。1620年,一艘被称为“五月花”的帆船在此登上了北美大陆,第一批新移民从欧洲来到了美洲。
人生后花园——语言
海伦开始渴望学习说话了,那是在1890年的春天。
之前的海伦一直是渴望语言的,常常她会把一只手放在喉咙上,一只手放在唇间,发出一些很是潦草的声音;身边事物发出的声音也似乎像有魔法一样吸引着她,狗吠、猫叫的声音都能促使海伦去摸它们的嘴,唱歌人的喉咙也不时地吸引着她,甚至是有人弹琴的时候,她也常常会去触摸键盘。能够说话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很多时候,是海伦坐在母亲的膝盖上,把手放在她的脸上,感受着嘴唇的开合,体会着说话的乐趣,学着蠕动自己僵硬的嘴唇。其实,这仅仅是一场演习而已,此时的海伦早已经忘记了说话是怎么一回事情,是的,丧失了听力和视力,留给海伦的只有黑暗和寂静。
但是海伦还是很坚持的,把剩下的几个单词,诸如“水”这个单词下意识地发出相似地声音,锻炼着自己的发音系统,即使随着时间地推移,她会慢慢地忘记这些,甚至是如何发出这样的声音。沮丧的情绪困扰着海伦,她常常急得像小鸟使劲扑打翅膀那样,一个劲儿地鼓动嘴唇,想用嘴说话,却是于事无补的。家人也似乎不赞同学习语言,生怕她受挫后会把刚刚建立的信心给摧毁了,千方百计地阻止。但是,海伦仍然坚持着,从偶然听到娜布·卡达的故事,同样也是一个又盲又聋的女孩子,名叫娜布·卡达,已经学会了说话。这更增强了海伦学说话的信心。她闹着让安妮带着她去波士顿找霍勒斯学校的校长萨拉·富勒小姐,请求她帮助自己、教导自己。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与命运抗争(6)
在波士顿,那位和蔼可亲的萨拉·富勒女士愿意亲自教导海伦。于是,从1890年3月26日起,海伦开始跟她学说话。
发音的时候,她让海伦把手轻轻地放在她的脸上,让海伦感觉到她舌头和嘴唇是怎么动的。海伦很是用心地模仿着每一个动作,几个简单的字母从海伦的嘴里吐出来了。整整十一堂课,海伦就这样艰难地寻找着让自己可能说话地机会。
断断续续的几个音节从海伦的嘴里吐出来了,仔细地辨别,是的,是一个完整地句子——“天气很温暖”。所有的人都激动了,包括海伦自己,她可以连贯地说出了一个句子。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振奋的消息啊!
人类的语言,是充满智慧的,包括从海伦嘴里吐出的模糊的音节。潜意识里,一种新的力量开始在酝酿,让她可以和这个世界有个全新的接触。新的力量,帮助海伦从一个被缚束的灵魂中解救出来了,用这些简单的甚至有点含糊的语言,海伦开始记录着、学习着,追求着自己的信仰。
开始只是这些简单的含糊的音节,只有身边的几个人可以理解她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这已经是一个突破了,这意味着海伦和这个世界的交流可以更加地直接,不用翻译了。过程是心酸和充满疲惫的,海伦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说话技术。
幸运的是,她的身边有安妮这样一个耐心而又真切的好老师。
海伦把手在安妮老师的嘴唇边,用手指的触动来感觉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每一个词和句子都要这样反复地练习,直到发出准确的音节。安妮一直陪在海伦的身边的,一边用手指在她的手上写字,一边用嘴唇告诉海伦是如何发音的。疲劳和失败开始侵袭的时候,安妮始终坚持着,鼓励着海伦。练习是乏味而又苦涩的,但是能够让人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可以张开另外的一双翅膀在这个世界中,海伦甘之如饴。勇气,信心,成功,海伦要让爱着她的人看到她的进步,她要为他们带来欣喜和希望。
能用嘴巴说话了,是多么让家人欣喜的一件事情啊 !要回家了,海伦的兴奋表情和愉快的心情难以形容,路上,她不停地和安妮说话,只是为了能够抓住这些剩余的时间去练习,在见到亲人的时候给他们带来一个大的惊喜。
火车站,母亲,妹妹和父亲都来接站了。
拥抱着,海伦用学会的词语来表达着心中的情绪,含糊,低沉,但是够了,母亲的身体开始颤抖,说不出一句话来,父亲只是一味慈祥地微笑着,表情中清晰地流露出愉悦。小妹妹欢呼雀跃着,在旁边不停地蹦着、跳着、唱着。此情此景,一切的言语其实都是无力的,海伦口中发出的这些个词汇就可以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她,创造了一个奇迹。爱,让她战胜了一切苦难。
幸福,开始起了个头。
知识点:甘之如饴
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像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晴空中的乌云
其实,这个是在海伦学会了说话后的第一个故事。
1892年的冬天,冬天的寒冷也使海伦的心冻到了极点。故事的开始应该追溯到夏天的时候,那个时候,海伦和安妮在山间别墅住的日子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要多。当安妮小姐各种各样的言语来描述不同时节的落叶时,海伦想起了一个故事,是别人曾念给她听的,她就不知不觉地记住了。当海伦把自己心里的这个故事用笔端流淌出来的时候,她还以为这是她的个人创作。热切的创作欲望使她把这个故事写了出来了,形象的故事、生动的情节,都在盲人专用纸上尽情地宣泄着。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与命运抗争(7)
匆匆写完,海伦把故事念给了安妮小姐听。这是个多么美好的故事啊,大段大段的故事情节在海伦的脑海里尽情的跳跃。晚餐的时候,她又把这个故事念给了家人听,大家都听得全神贯注,并对这个故事很是欣赏。大家询问作者的时候,海伦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心血很是夸耀般地述说了一番,大家觉得很开心,为海伦能够写出这样美好的故事开心。随后,按照家里人的意见,她把故事地题目由原来的《秋天的树叶》改为《霜王》,寄给了伯金斯盲人学校的安那斯诺先生,作为他的生日礼物。这个就成了故事的最初起因。
安那斯诺先生十分喜欢这个小说,就把它刊登在了伯斯金学校的刊物上,满心以为这是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情啊 ,而事实上,这却是悲伤故事的开头。因为有人发现,海伦的《霜王》和某作家名叫《霜仙》的小说很是相似,这个小说在海伦之前就已经有了,于是,有人说道,海伦的小说是剽窃来的。是的,剽窃。
刚开始的时候,海伦感到了极度的羞耻,让最亲信的人怀疑自己,自己却只能无力解释,开始搜索记忆,是不是以前读过相似的文章或者段落。但是,她的记忆是模糊的。还好的是,最初的时候,安那斯诺先生是相信海伦的,对于海伦他总是很宽厚地说着让海伦信任的话。至少还是有人信任她的,海伦总是觉得有点依靠感的。
在庆祝华盛顿诞辰的活动前夕,又有一位老师询问起海伦的那篇小说,海伦向她陈述着。结果这次陈述在转述的时候,变成了安妮小姐曾经向海伦提到过《霜仙》这篇小说。安那斯诺先生听到这个说法后,容不得海伦任何申辩就认为这是海伦或者安妮老师的故意剽窃行为,来讨取他的高兴。他把海伦送到了由伯金斯盲人学校的老师和职工组成的法庭上,进行了问话。
极大的不信任,铺天盖地地向海伦涌来,安那斯诺先生不信任的眼神,让海伦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比这场误会来的更委屈了,内心的痛苦无法解释,却又没有人知道。从询问厅里出来得时候,海伦就觉得已经是头晕目眩,朋友的劝慰和关心也显得那样的无力。
晚上,海伦躺在床上开始嚎啕大哭,心中是满心的委屈,真的是无心的,却被人们误认为是一个剽窃的家伙,在品格上已经被人误会了,再怎么解释也是于事无补了。年小的海伦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挫伤,幸好当时她的年纪小,很快能够把这个事情淡化掉。但是,这件事留下的阴影却是深刻的,以致以后海伦再动笔写作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些许的犹豫,生怕某些作品又被冠上了不好听的名声。
安妮小姐看到海伦这样的伤心,开始帮助调查这件事情的真伪。于是,她终于找到了事情的真相。原因是在海伦小的时候,曾有一位很好的朋友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她听。那个时候的孩子,对于故事中的稀奇古怪的东西总会留下了那样深刻的映象,零星留下的几个简单的词汇,或许成了今后海伦的《霜王》的雏形。这篇小说让海伦映象极为深刻,以致年岁久远,海伦都没有意识到她的一切都是别人的思想。
朋友在那段时间的关爱成了莫大的精神支柱,海伦收到了很多人的来信,表示对她的关心和支持,甚至很多朋友鼓励她说,将来总有一天,你会写出自己的巨著,使很多人受到鼓励和帮助的。这使海伦的心里莫名地产生了一种很温暖的感觉。
第二章 与命运抗争(8)
可是,这个事情给予海伦的影响是重大的,她再也不敢玩文字游戏了。怕,怕别人的思想会在她的作品中悄无声息地再次出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海伦甚至在给母亲写信的时候,都会被突如其来的恐惧所侵袭,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念着每一个句子,直到肯定那些句子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心灵的。
那段时间,安妮小姐一直鼓励着海伦,让她重新拿起了笔。
初学写作的人,往往都会分不清楚,哪些是自己崇敬的作者的作品,而哪些又是来自自己的心灵。在很多的时候,在经过了大量的阅读工作之后,人们都会出于本能把他所阅读过的东西转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哪怕是最伟大的作家,也要经过很多年的实践之后,才能熟练地驾驭拥挤在脑子里的思想。而海伦就是处在这样的一个初级阶段。
海伦也希望自己能够很快走出这个阴影,然后可以很快地走向新的生活。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经历对于海伦来说未必不是好事,这让她认识到自己思想的某些依赖性,可以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时间流淌得很快,也会把伤痛治疗得很快,回到家后的海伦在温暖的阳光和家人的疼爱下很快回到了最初的样子。
一直以来,安妮老师都是鼓励海伦再次写作的。为了使海伦能够重新获得自信,安妮小姐鼓励海伦替《青年之友》写一篇《我的生活的介绍》,虽然才12岁,虽然那时的文笔还显得那样的稚嫩,但这是个良好的开端,一切都好像因为这次而有所好转了。
从此,海伦开始了她的写作,也开始用她的智慧去考虑问题,摆脱了小女孩的幼稚,她开始变得渐渐成熟起来了。
1893年的夏天,海伦和安妮老师及贝尔博士一道参观了世界博览会,用手指轻轻地触碰,世界文明智慧的结晶在海伦的手中开始幻化了,文明的行程变得更加意趣盎然。世界博览会特别允许了海伦可以用触碰来感知,迫不及待的,每一件艺术的精品都让海伦着迷。海盗船、水手,海伦甚至开始想象他们是如何在狂风巨浪中奋勇前进,是的,是激励人的,海伦被这种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