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愭麾下应该还有两三万人。
为何才这么点?
难道赵愭,也要学那条卧龙,来一出空城计?
不对!
赵愭绝对不敢冒如此大险。
若是他失去蓟州,将彻底在燕云十六州失去立身之地,所以这很可能是诱敌之计,故意让自己以为他在施展空城计而悍然攻城,最后落入陷阱。
先试探一番。
岳单点了一千兵马,先一番弩箭泼城,将瓮城里射了个遍,然后这一千人才一鼓作气的冲了进去。
不料刚进门,城门便吱呀声中关闭。
旋即是镇天的擂鼓声和厮杀声,以及那隐藏在鼓声里隐隐传来的惨嚎声。
果然是陷阱?
岳单大吃了一惊,找来虞弃文,商讨对策。
最终决定,先看看再说,等绕过蓟州的斥候传来消息,再决定是否全力攻城——虞弃文有些怀疑,赵愭是不是以及撤出了蓟州城。
而在瓮城里,五百士卒擂鼓。
隋天宝一人杀敌。
浑身披甲,手持凤翅镏金镋如入无人之境,一千镇北军精锐,无一人可挡凤翅镏金镋,几乎没一次击打,都要带走数条性命。
隋天宝,在三十三剑客图上悬名第九,似乎低于悬名第八的岳单。
但两人其实并没分出过胜负。
如今两人的排名皆在阿牧之上,当年阿牧曾一剑破三百家,如今的隋天宝,凤翅镏金镋在手,全力出击又不用忌惮惊雷,一千人真不够他杀。
不到小半个时辰,瓮城之中的一千镇北军便无一存活。
隋天宝盔甲之上已满是鲜血。
敌人之血。
躲在城垛后观察了一番,隋天宝笑了,知道岳单已经中了自己的缓兵之计,几天大概不会再有战事,岳单必然要等到斥候回信,才会全力攻城。
这大概需要等到明日。
毕竟斥候要追上陛下等人断后的斥候,至少需要大半日功夫,再返回报信,又是大半日,一来一回,便是一日。
索性脱了披挂洗漱,养精蓄锐,准备明日之战。
不出隋天宝意料,当第二日岳单收到斥候回信,说在蓟州城边境发现了赵愭大军的踪影后,才知道中了蓟州城守将的缓兵之计。
倒也不急。
岳单和虞弃文皆猜到了赵愭的用意,想来是要入海。
然而有登州水师在等他。
然而岳单没来得及攻城,但攻城器械刚准备起,城门忽然打开,那个老对手隋天宝浑身披甲,独自一人出城,凤翅镏金镋所向之处,人仰马翻。
岳单知道,镇北军士卒不牺牲个一两千人,根本杀不了隋天宝。
拍马,狂追隋天宝。
然而隋天宝根本无意和岳单交战,甚至扛着被方天画戟刺穿小腿的痛楚,硬生生又杀了百来人,这才退后城里。
岳单一脸黑线。
他猜到了原因:城中无人。
隋天宝在拖延时间,为赵愭的撤退争取更多的时间。
既然如此,自己不能再上当。
挥手,全力攻城。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顺利无比,城墙之上根本无人,知道进城之后,才爆发了小规模的巷战——一部分敌军士卒拌做老板姓,利用街巷地势,成群结队的狙杀落单的士卒。
岳单极其无奈。
只能率领大军逐一清理每一条街巷,最终在蓟州州衙外,看见了隋天宝。
身旁已无一人。
仅有一地尸首——全是岳单麾下儿郎。
岳单大恨。
没有一句言辞,提着方天画戟就扑了上去——以全盛之力硬撼体力消耗巨大的隋天宝。
结局显而易见。
当方天画戟穿过隋天宝腰身时,这位将军怒目而视。
怒目而死。
岳单看着隋天宝的尸首,沉默了很久,才对麾下一位部将道:“传我命令,厚葬这位将军,请虞弃文虞将军,率大风轻骑追赶赵愭!”
部将立即传令下去。
岳单将方天画戟插在地上,坐在隋天宝尸首旁,叹了口气,“我岳单一生两世,罕有对手,你是第一人,比那李汝鱼更让我钦佩。”
可惜你死的毫无意义。
你之壮烈,仅是为赵愭争取了些许苟延残喘的时光而已。
正应了那句话。
君王一步平安,将士十万青血。
悲哉。
壮哉。
551章 南北之战,天下大定()
隋天宝死于蓟州,蒙填死于海上,赵愭、王琨入海不知踪影,蜀中,谢长衿不顾陈郡谢氏的反对,依然绝然的和徐秋歌成婚。
其后不久,谢长衿被调入临安。
刚成婚不久的小两口,又要面对分离之苦,不过好在徐秋歌早有预计,并不哀伤,她现在还不急于去临安,需要等女帝封她为西境之王,其后才会去临安。
又或者她不去临安,等谢长衿致仕。
反正总要有一个人放弃。
徐秋歌可以放弃裂土封王的实际利益,选择西境之王居临安的傀儡局面,为了今生遇见的那个正确的人,她愿意。
谢长衿的态度还不分明。
他还有些眷恋官场。
但大理那边,随着燕狂徒和白愁飞一战之后,白愁飞想飞之心彻底被激发,在彻底拉拢了七成不落后,悍然出手,秒杀了大理剑道第一人段道星。
大理,不再姓段。
姓白。
成为大理之王的白愁飞很快修国书一封,愿意向大凉称臣,岁岁纳贡。
蜀中、大理亦定。
这片天下,终于进入最后之战。
南北大战。
这一战双方将倾尽所有,成王败寇。
北蛮数十万铁骑,以及大凉数十万雄师,在燕云十六州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展开了古往今来最为浩大的一场战事。
当近百万人堆积在燕云十六州,拼的已经不再是计谋。
而是谁更凶!
谁更狠!
死人,每天都在死人,每天都在成千上万的死人。
甚至每一刻每一秒都有人死。
倾尽所有的不尽有北蛮铁骑,还有北蛮江湖,以及大凉这些年豢养出来的武道高手,在沙场之外,还有这些武道者为了对方名将或者己方大将的性命而挥洒热血。
李汝鱼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了燕云十六州。
但他晚了一步。
周江东,死在了北蛮一位汉子的剑下,那位汉子叫耶律宏碁,田顺,又被北蛮第一勇士的长枪贯穿了头颅,苏晚成这位老将,因为受伤,最终感染而死,死得无比愤懑。
将军没死在沙场上。
却死在了营帐里,临时之前的这位老将,仰天悲呼:“我辈儿郎,何日去那草原落日养马场!”
双方的士卒在死,将领在死。
战事炽热到极点。
安美芹为了给项羽争取战机,以三千步卒拦北蛮三万铁骑,最终深陷铁骑包围之中,本可以仗剑杀出重围化清风而去的安美芹,没有选择逃避。
持枪佩剑,壮烈殉职。
那个和岳平川并称大凉双重器的枢相公,终究熬不过天命,虽然尚是精壮之年,但多年沙场征伐,让他的身体极度过载,在一次战事中无故晕倒后,被项羽强行送回了临安。
老将虞弃文,这位弃文从武的儒将率领大风轻骑追赶北蛮王骑时,不慎被自己麾下某位士卒受箭伤后倒地绊倒了战马,落地时有被一根断枪误伤了脚,脚筋断裂,被岳单强行送回了开封。
从来都是一身白袍的君子旗,率领穿云军迂回时,竟然遇见了同样采用迂回战事包围云州的北蛮大将军郭瞰主力。
君子旗避战,最终以损失三千人,君子旗身中三箭的代价,成功逃脱。
穿云军,撤至应县修整。
云州的高丽仙,在霍姓武将的配合下,打了一出漂亮的胜仗,歼敌两万,成了左翼最为健全的一支兵马,但观渔城出去之后是留人河,在留人河畔,遇见了北蛮以防守见著的老将苏赫巴图。
苏赫巴图,是曾经死在燕云十六州的将军苏赫巴兽的父亲。
虽然高丽仙和霍姓武将有破敌之心,但无奈苏赫巴图防御之功不输郝照,采取避其锋芒,游击其尾的战术,让霍姓武将和高利仙不敢冒进。
推进速度极为缓慢。
很快,双方开始了刺到见血的最后之战。
大凉这边,能叫得出名的名将,已经只剩下项羽和岳单、高丽仙、霍姓武将,以及因为北蛮并没有迂回包抄之意,而放弃兰州和庆州,率领少量兵马赶至燕云十六州的郝照和卓宗棠。
而在北蛮那边,也不好受。
死于大凉死士下的名将,就有三五人,死在战场的名将,十余人之多,整个北蛮的铁骑军中,叫的出名的将军除了大将军郭瞰,便只剩下三五人。
战事至此,双方依然没有分出胜负。
而北蛮和大凉之间的死士之战,亦惨烈到极点:既然涉及沙场,死士之战便没了丝毫江湖规矩,一切只求杀敌。
大凉死士死伤惨重。
然而北蛮也不好受,那位杀了田顺的北蛮第一勇士,被李汝鱼一剑贯胸,跟随其的北蛮死士,亦在北镇抚司第一把屠刀来臣俊、闫擎以及剑房其余两剑,镰房众多镰子的包围下,死尽死绝。
其后,李汝鱼远赴云州观渔城外的留人河区域,意图击杀苏赫巴图。
然而却被北蛮那位汉子逮住了机会。
一人一剑,镰房镰子,剑房两剑尽数死在他一剑之下,第二剑更是杀得来臣俊重伤,闫擎剑断,好在巡视战场的岳单即使察觉到这股异常剑意,率军赶到。
那位汉子于是退走。
却又遭遇了徐骁率领的数千北凉军,本会是一场血战,但吴素怀抱龙雀而出战,最终和北蛮那个汉子两败俱伤。
吴素伤得更重,为此更是留下了顽疾。
而北蛮汉子其实伤的极轻,但他不敢逗留,深恐遇见回马杀来的李汝鱼,退回了北蛮驻军腹地。
战争越发惨烈。
徐骁率领北凉军,四处收拢大凉溃兵,北凉军的编制迅速扩张,从三千人到五千,到八千一万,最后竟然达到了恐怖的两万人。
可想而知,这一场战事究竟有多少支兵马被打溃了编制。
入冬之前。
最后的大决战开始。
卓宗棠率军赶至观渔城,配合高丽仙和霍姓武将出兵征讨苏赫巴图,又有传奇之事。
卓宗棠竟然抬棺而战!
一时间成为天下美谈。
中路,徐骁配合项羽全力出兵,于是便有了吴素军后擂鼓,北凉军马前杀敌的千古美谈,一时间传为佳话,女帝亲自下旨,赐封了吴素的诰命夫人。
而在右边路,岳单带领着白衣枪王,以仅剩的镇北军兵力,欲要守护镇北军的脊梁,全力出击。
然而北蛮大将军郭瞰丝毫不惧。
行兵布阵,就是连汴河畔那位睁眼看这一场战事的兵家圣人,也叹为观止。
道了一句后辈有人。
双方依然交织。
兵力皆已死伤过半,可以说,这一场战事到了如今,已经没有了胜利者。
但不得不打。
最终,女帝陛下不愿意将战事拖到冬天,一旦下雪,就算燕云十六州的战场上赢了郭瞰,大凉雄师也不可能趁势进入草原。
大雪封住草原,大凉雄师进入草原就是找死。
哪怕是北蛮的妇人,也绝对不可轻视。
于是,不知何故,放弃了仕途的谢长衿回到蜀中后,徐秋歌便被封为蜀花王,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西境女王。
旋即,不需女帝旨意。
徐秋歌留下一万西军驻守广南西路,她则和谢长衿一起,率领两万西军步卒,两万摧山重卒,火速从蜀中赶往云州,支援高丽仙、霍姓武将、卓宗棠。
徐秋歌,彻底将自己交给了大凉女帝。
女王,终究臣服于女帝。
有了摧山重卒,左路便立即形成了碾压之势。
同时,右线的岳单不再有丝毫估计,率领天逐重骑、大风轻骑为前锋,镇北军为后援,全力出击,意图牵扯着北蛮兵力,为中路的推进争取战机。
但中路的项羽夫妇和徐骁夫妇,面对的对手是北蛮大将军郭瞰。。。
双方兵力相当。
凤翼轻骑和天逐重骑也无法对郭瞰麾下的骑军形成碾压优势,双方继续焦灼。
然而女帝不愿意等。
于是那只女帝秘密打造出来的重骑隆重登场。
足足五万人。
名大定重卒。
但大定重卒并非是压倒北蛮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是统率大定重卒的那个人,那个将军!
将军姓韩。
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有女帝知道。
这位将军率领大定重卒出兵之际,登基之后从没离开过临安的女帝,竟然亲自来到建康,亲自送这位将军出征。
这是何等的尊荣!
这还不算,女帝甚至将天子剑给了这位姓韩的将军,并昭告天下,燕云战事,诸将皆听这位将军之令,敢有不从者,杀无赦。
又修书一封给项羽。
内容如何无从得知,但大定重卒赶到中路后,项羽竟然让出了帅帐。
着实让天下人意外。
很快,北蛮和大凉都知道了这位韩将军。
也知道了女帝如何称呼他。
女帝称他:韩仙?
是仙?
什么仙?
无从得知。
但是又很快得知,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北蛮大将军郭瞰,当这位韩姓将军率领大定重卒出现在燕云十六州战场时,他就知道了大凉的这位最后才现身的将军的真实身份。
他知道,北蛮输了。
于是北蛮就真的输了,彻彻底底的输了。
世人这才知道,韩仙,不是剑仙不是道家仙人。
是兵仙。
郭瞰大败,溃逃之战,被李汝鱼斩于望南城,其后北蛮那位汉子出现,亦剑道圣人之姿大战李汝鱼,最后李汝鱼重伤而退。
北蛮那位汉子,亦黯然带伤回了草原。
他的剑道犹在李汝鱼之上,但历次战斗,他皆受伤而归,和李汝鱼一战,虽然重创了李汝鱼,但他已被春秋之剑打中。
虽然不会死,但今生无望剑道成圣,能再重返万象都希望渺茫。
入冬之后,大雪之前,北蛮大败。
大凉雄师带着数百年的怨恨,带着快意,纵马草原,直奔北蛮上京,最终破开城门,活擒了北蛮雄主,为这一场战事落下帷幕。
其后大凉雄师班师回朝等事情不足一一言表。
女帝封了北蛮诸多部族,将大一统的北蛮彻底打回到部落争霸的时代。
在数十年间,北蛮都难以再出现大一统的局面。
这一招其实临安朝堂很多重臣反对,毕竟在他们看来,大凉应该借此机会彻底掌控北蛮草原,然后有有大儒黄裳出来言称,说北蛮历来凶悍,纵然一时屈服大凉,也不会永远屈服大凉。
掌控得了一时,但未来那一天北蛮忽然反了,又要死多少大凉儿郎。
不如让他们内斗。
这才让朝野之间的异议平复下去——其实大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大战之后,大凉成了天下霸主,大家总得显示一下当臣子的存在感不是?
是以黄裳一说话,大家便纷纷赞同了。
都不是傻子。
猜都猜得出来,黄裳这席话本是受了女帝授意。
然众人又没猜到的是,黄裳说了这一番话后,依然挂官归隐——他已经便好了《道藏》,今后的大凉天下,道家为尊。
黄裳离开了朝堂。
江湖之中,却多了一位武道宗师,直接在来年的三十三剑客图上悬名第三。
黄裳写了一本书。
《九阴》。
书成之日,天道惊雷不断。
最终皆被黄裳一力而断,若非张河洛说了一句你之成圣不合天时,但请蛰伏。否则只怕《九阴》成书之日,就是黄裳武道成圣之时。
年关之后,进入永贞五年。
但女帝一纸诏书广而告之,改年号:大定。
取天下大定之意。
但临安朝野,大理白愁飞,乃至于北蛮诸多部落皆知道,这个大定只能是美好愿望,因为女帝已经彻底让大凉成了这片天下的霸主。
接下来,女帝便要去东土。
那位储君赵祯就要登基为帝——一旦赵祯登基为帝,谁来兼国,谁来辅政?
李汝鱼。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毕竟这一次大战之中,获益最大的就是徐骁和卓宗棠、以及伤好后率领穿云军攻入草原上京的君子旗。
而这些人都是李汝鱼的人。
在因功封赏之后,穿云军、北凉军、天策军、凤翼轻骑,都改姓了李。
李汝鱼的李。
李汝鱼,也因功被女帝接连擢升,成了右散骑常侍、北镇抚司副都指挥使。
大定年间,将是李汝鱼和以赵祯为首的赵室之争。
岂能大定?
然而李汝鱼的首要之事,并不是和赵室相争。
而是剑魔城。
女帝即将出发去东土,夫子也将随同去东土,那么,夫子的剑应该从剑魔城取回来了。
夫子的大河之剑,剑魔孤独的求败之剑,这两柄代表着大凉天下剑道巅峰的剑,势必有一场比分高下甚至盛世的一战。
迫在眉睫。
李汝鱼不能不去。
552章 贫僧自东土而来()
北蛮和大凉之间这场千年罕见的大战,当下、往后,人们大概都很难忘记壮烈殉国的那些人儿:大凉的安美芹、周江东、田顺……北蛮的苏赫巴图、第一勇士、老将军拓跋帙等。
也不会忘记那些美谈。
郝照五千人守住留人河北岸的大隆城半月,面对苏赫巴图两万人的狂攻,硬生生为霍姓武将和高丽仙等人争取了半月的迂回战机。
卓宗棠的抬棺而战。
岳单和项羽放弃兵权后沙场武将的无敌风姿。
得到兵权后的那位韩兵仙一锤定音的兵家风采。
但人们大概很难想起北蛮雄主,提及北蛮,除了那些在沙场上绽放过炽烈光彩的壮士,人们心中第一念想,便是北蛮大将军郭瞰。
论兵,北蛮和内战之后的大凉五五开。
论将,北蛮不及大凉。
或者说,北蛮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