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给心灵开扇窗-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高的位置,我独自凭栏,喝口水,铺开了手中的报纸。路灯就在我的头顶,它的光芒足以赶走我眼前的黑暗。 
  《南方周末》确实是一份很好的报纸,选题策划做得非常不错。这一期的头版,就是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深度报道。标题是:《毕业了,我们的工作在哪里》,标题上的图片,拍的是一个上海招聘会的现场,人山人海,神态各异,很有视觉冲击力。文章开头写的是一个在鞋厂看仓库的本科大学生,工资每月800元,比民工的平均工资还低300元。还有一个漂亮的女大学生,找工失意,没钱吃饭,在“十元店”里埋头喝免费汤。看了真令人感到心酸。大学生求职难,大学生收入不如民工,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无疑是大学生的悲哀,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悲哀。我们的高等教育,是严重脱离现实的教育,我们的专业设置,我们的教育模式,都是明显有问题的。我们的大学生,四年究竟学了多少有用的东西?那些考前背一背,考后全忘记的东西,即便记得,又有多大的实用价值?再者,中国目前过分重视所谓的精英教育而轻职业教育,致使几千上万元一月的钳工很少有人能够胜任,1000块钱左右月薪的普通工作,却使大学生挤破脑袋。作为一个高效教育工作者,我为我们的学生感到痛心。我希望中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能尽快做出大幅度的变革,也希望我们的大学生朋友,在大学里面不要光为考试而学习,要多想想自己的未来,有目的地去学习,要认真学好一样拿得出手的本领,尤其要注重实践。对于那些令人生厌的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学也罢!反正过关是容易的,不是吗?另外,毕业了不要老想着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要学会换一种思路,市场经济时代,创业的门路很多,作为一个充满智慧的高等知识分子,为什么只想着削尖脑袋去给别人打工?劝君休叹就业难,自己创业又何妨!     
BOOK。←红←桥书←吧←  
第21节:第二辑 心灵散步(4)       
  本期《南方周末》文化版,是一篇题为《傲慢与偏见——清点韩白之争》的长文。关于50后评论家白烨先生与80后作家韩寒的论争,早在新浪博客里见识了。虽然以有过网站从业经历的鄙人的眼光来看,这场论争纯粹是新浪网的一场用心良苦的策划,目的只有一个,把博客炒火,增加点击量,为博客的网络营销蓄势。但是,他们的论争,也的确争出了一些名堂来。至少让我们看明白了一些文坛内外的东西。我很尊重文坛老前辈,我也认为韩寒有些过于偏激的言论对老前辈们确实缺乏应有的尊重。但韩寒的很多观点,我是非常赞成的。我甚至非常欣赏“文坛算个屁,文学期刊算个屁”这句话。文坛确实是个屁。它其实就是个小圈子,小圈子里面的人,不是互相吹捧,就是互相瞧不起。许多人表面上装清高,装高雅,而实际上却比谁都世俗。对于畅销的书籍,他们集尽贬损之能事,内心里却何尝不希望自己的书也能卖个十万百万!至于有的评论家认为只有在文学期刊亮相,才算得到了文坛的认可,而那些只得到市场认可而没得到文坛认可的作者,他们写的东西不能算是真正的文学,就真有点让人汗颜了。我认为,不管是专业作者也好,非专业作者也好,落笔成文的表达情感或思想的东西,只有好坏之分,没有真假之别!它们都是真正的文学!  
  夜渐渐深了,该回去了。一步一步地走下玉虹桥的平滑细腻的石阶,我又变得安静下来。清凉的夜风拂过我的身体,如生命的私语和思想的声音。  
  人啊,在喧嚣的人世间行走,真应该多一些独自凭栏的时刻! 
  人生感悟: 
  独自凭栏,倾听自己,感受天籁。 
  在喧嚣的人世间行走,人,真应该多一些独自凭栏的时刻。 
  考试与爬山  
  考试职称英语,比想象的要简单得多。 
  这是继初中毕业后,第一次在规定时间内把一份英语试卷做得这么从容和有把握。以前一直不喜欢考试,今天才发现,考试也是有成就感的。 
  基本上读懂了所有的阅读文章,有一篇,甚至让我产生了情感的共鸣——《Too Late Regret It》,写的是一个女孩的初恋故事。我把结尾的一句话,抄在淡绿色的准考证上: 
  “True love happens only once; but I found it out too late。” 
  一次简单的考试,给了我更多学好英语的信心。 
  考完后跟黄纽和柳妹一起去爬学校对面的那座山。这座山,六年前爬过。齐腰深的茅草密密层层,让我想起很多往事。 
  昨晚刚下过一场阵雨,山上的空气异常清新。阳光是干净的,风也是干净的。满山满野的新绿,格外醒目,照亮了我们的眼睛和心灵。 
  人生感悟: 
  人生如爬山,赏心悦目的风景,在高处。 
  去北京 
  很早就醒来了,因为上午要去北京。 
  昨晚做了一夜的梦,人是故人,事确是只有在梦里才能发生的最新的事。梦是生活的另一种延续和补充,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北京,第一次去是12年前,那时候我还是一个中学生。参加鲁迅文学院与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举办的文学创作年会。因为是第一次出远门,还特地买了一套西装,是嫂子带我买的,120元一套,当时算比较高档了。这也是我第一次穿西装。那次最大的收获就是见到了很多有名的作家、诗人和学者。张扬、梁晓声、陈模、从维熙、李瑛等,都是我喜欢的作家、诗人。写《第二次握手》的张扬,50多岁就满头白发,却胸怀一腔饱满的激情,他的讲座赢得了我们的阵阵掌声。我印象最深的是著名学者、《楚辞》研究专家文怀沙先生,他已经78岁高龄,依然健康、硬朗、帅气,刚从香港回来,一下飞机就赶过来给我们做讲座。他进会场时赢得的掌声是最多的,至今记着先生当时的模样:拄一根拐杖,面色红润,银髯飘飘,何等翩然!他的讲座也特别幽默、风趣,富有大哲人的智慧。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东西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他讲的写文章要含蓄和什么是含蓄,我却受用到现在。他说:“什么叫含蓄?含蓄,就是子弹在枪膛里的沉默。”     
虹←桥←书←吧←。←  
第22节:第二辑 心灵散步(5)       
  2001年,我再次去北京。在北京体育大学攻读在职研究生。2004年初回来。其间经历过太多的人和事,也使我真正成熟起来。现在,那里仍然有我的一份事业。 
  马上就要去坐车了。去北京,早已没有了12年前的新鲜感,却仍然有着12年前的激情。我也不知道,我的这份激情是怎么完好地保存下来的。我能够预感到的是,激情,一定能够托起我想飞的翅膀。而翅膀上的天空,在北京,或者北京以远。 
  人生感悟: 
  激情是生命的维生素。缺乏激情,我们的双脚就会变得软弱无力,我们心灵的翅膀,就会失去飞翔的能力。只有不断地催生激情,悉心地保存激情,我们的双脚才能走得更远,我们的心灵才能飞得更高。 
  心旅诗情 
  不知为什么,每次在去北京的列车上,我常常思绪万千,诗情勃发。 
  记得2000年暑假,我跟Molly和她的同学第二次去北京,就因为沿途的风景激发了我创作的欲望,成就了我的那首后来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天空高远,生命苍茫》: 
  大地向南,我向北 
  风声向南,我的心音向北 
  大片大片奔跑的水稻,大片大片奔跑的玉米 
  大片大片奔跑的麦子,大片大片奔跑的云朵 
  天空高远,生命苍茫 
  一只小鸟,划出一道有力的弧线 
  一块墓碑,两块墓碑,无数墓碑 
  站立着,深深切入土地的诗篇 
  田间或原野里劳作的人,渐大渐小渐淡渐无 
  天空高远,生命苍茫 
  让我忘记从前,忘记现在和未来 
  忘记所有飞速来临又飞速撤退的事物 
  让我忘记生,忘记死,忘记一切 
  就这样慢慢抬起头来,平视或者仰望—— 
  天空高远,生命苍茫 
  这次来京,坐的是当年坐过的同一次列车,但早已不是昔日的心情。不过,心情仍然如窗外的阳光一样美好。或许,不仅仅是美好。脑海里不停地闪过一段一段的事情,或者一波一波的振奋。车到河南的时候,突然想到谭五昌博士的朋友,画画的,画了黄河,要他以黄河为题配一首诗。昨天谭博士就跟我说了,现在车快过黄河,我也便有了一种写黄河的冲动。于是有了下面这首诗: 
  历史就是这么匍匐着前进的 
  九曲回环,浊浪苍茫 
  有时也站直了身子 
  仰天,一声长啸 
  融尽了生命的雄浑和悲壮 
  翻滚一河血的沧桑 
  黄皮肤的它 
  草书一个大写的名字,在辽阔中国 
  起笔巴颜喀拉,落笔渤海惊涛 
  它的名字叫做——黄河! 
  人生感悟: 
  人生路上有风景,有风景的地方,就有诗情。 
  五昌兄的“豪宅” 
  经过24小时的长途跋涉,中午抵达北京。 
  刚刚被沙尘暴袭击过的北京,以遍地阳光迎接了阔别快一年的我。但风仍然很大,颇有点冷。我忽略了,北方和南方的春天,毕竟是不一样的。 
  长辉在车站接我,这段日子,他一直借住在我亦师亦友的谭五昌先生家。那里,也是我此番北京之行落脚的地方。 
  五昌兄的新家,位于北京北沙滩京师园。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到劳动大厦,再转乘三个轮子的“小篷车”,终于到达京师园。这幢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师住宅楼,楼身呈红色,很是现代和典雅。与京师园一路之隔,是正在热火朝天进行施工的奥运工地。可以想见,现在还比较偏僻的京师园,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时,将是怎样一种繁华热闹的场面。 
  五昌兄上班去了。开门进去,真有一种进入豪宅的感觉。房子虽然面积不大,才120多平米,装修也很简单,但装修的效果很不错,地板、墙面、灯饰的搭配,非常协调和美观,看来费了一番不小的心思。房子的采光也非常不错,客厅的落地玻璃门,使整个房间显得宽敞明亮。长辉说,到了晚上,灯光一照,更加富丽堂皇,就像豪华宾馆一样。夜来了,表弟的话,果然并不夸张。 
  尤其令我羡慕的,是五昌兄的书房。一面窗户,三面到顶的书墙,窗户下搁一张大大的书桌。我曾经无数次设想过我未来的书房,就是这个样子的。但我希望我的书房更大更宽敞,书桌也要大到可以躺在上面睡觉。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这才是真正的享受呢。     
虹←桥←书←吧←BOOK。←  
第23节:第二辑 心灵散步(6)       
  在五昌兄的“豪宅”里,我想起他在北大读书时租的没有窗口的仅仅9平方米的房间,想起了他刚毕业时在北师大附近租的2室1厅却贵得出奇的陋室,更想起他多年前在北太平庄住过的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我真为他感到高兴。虽然他现在是个不折不扣的“负翁”。 
  我想,五昌之所以今天能够住上“毫宅”,与他当年在乡村的煤油灯下以及后来在北京的地下室里的努力分不开的。因为,人生,有多少艰辛的付出,就有多少美好的收获! 
  人生感悟: 
  没有不召自来的幸福。人生,有多少艰辛的付出,就有多少美好的收获。 
  永远的书香 
  去蒋宏工作室和大众文艺出版社办完事,我跟表弟直奔王府井。 
  王府井有中国最大的步行街,有非常诱人的小吃,但那些显然对我构不成太大的诱惑。 
  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中国最大的新华书店——王府井新华书店。 
  我出生在南方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父亲是个半文盲,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文盲。不能识文断字的他们,却生了一个酷爱读书的儿子。 
  与书结缘,大概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我对武术非常着迷,崇拜李连杰,少林寺是我最向往的地方,但我无钱也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去拜师学艺。我一边苦学梅山武功,一边跟着电影电视学那种潇洒的北派功夫。后来我无意间知道,我们区里开了一家新华书店,那里各种各样的书都有,于是徒步十余里,买回了《少林红拳》《广东南拳》等几本武术书。我常常把这几本书当饭吃,一有时间就在楼上的房间里根据书本上的图画和说明文字,一招一式地学,居然学会了不少东西,我的武功有了明显地长进。没想到一直通过电影电视和书本自学的我,长大后还真吃上了武术这碗饭。昨天,一位在北京发展的朋友给我来信,一直跟好莱坞杨燕子他们“亲密接触”的他,意欲进军影视圈,想把我也弄到北京去,担任电视剧中的武打设计。收到信我真是太振奋了,要知道,青春年少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位武打演员啊。虽然现在再也没有机会当演员了,但做武打设计,也可以算是实现了我少年时代的梦啊! 
  我爱上文学,是初中时候的事情。因为我想做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而真正如痴如醉地读书和写作,是在考上湖南新化二中读高中以后。二中的文学社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点燃了我对文学的满腔热情。而且,因为哥哥在县城工作,我开始有机会去县城进更大的新华书店了。新化是个有名的贫困县,经济很不发达,但新华书店却颇具规模,据说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先进示范店。我每次去县城,一般只去三个地方,一个是县武术馆,一个是青石街的画像馆,还有一个,就是位于武术馆和画像馆之间的新华书店。我在新华书店呆的时间一般不是很长,因为那时还没有开架售书,只能隔着玻璃罩子看。我那时候又没钱,是个真正的穷小子,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叫服务员拿出来,摸一摸,翻一翻,再爱不释手地交给服务员放回去,然后隔着玻璃罩子至咽口水,像更小的时候跟妈妈上街,看到商店里玻璃缸子装着的五颜六色的纸包糖,牵着妈妈的衣襟走了很远还在回头。去书店当“看客”当多了,就会变得难为情起来,总觉得一进去那几个熟得不能再熟的服务员(其实他们也许根本就没在意我),目光就在我的身上搜来搜去,放佛我是一个极不光彩的偷书贼。所以,如果身上一点钱都没带的话,我就会惴惴不安地在书店里绕一圈,然后恋恋不舍地出门,走过常常的青石街,去县武术馆免费看训练,或者去画像馆当免费的“学徒”。那是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年少时光! 
  有一次去哥哥那里玩,我在新华书店看到一本厚厚的精装本的《中外散文名篇鉴赏辞典》,真的好想好想买,可是太贵了,十九块五毛钱,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可说是天价啊。我每天至少要去“看”一次,看得心痒痒的,心想,要是能捡到十九块五毛钱就好了。开始每天在青石街上来来回回地走,我一角钱都没捡到过。眼看就要回家了,买这本书的梦想要破灭了,回头看看书香弥漫的新华书店,心中无限怅然。没想到,哥哥给了我50元钱,说是给我读书交学费用的。哥哥是一位普通的汽车修理工,那时候的月工资也就一百来块,这分明是他省吃俭用挤出来的。我真舍不得随随便便就把它花掉,可那本书的吸引力实在太大,我接过钱后,拔腿就往新华书店跑。买了那本昂贵的书,心满意足地回家,那一刻,我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虹桥▲书吧▲  
第24节:第二辑 心灵散步(7)       
  后来,我上了大学,见识了大学里大得出乎我的想象的图书馆,见识了省城的书城和闻名全国的大书市,我有了更多在书海里畅游的机会。参加工作后,我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逛书店,买书,成为我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如今,我的藏书已经越来越多了,房间就像一个小型图书馆。坐拥书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享受啊。我在我小小的卧室兼书房里,读书,写作,思考,偶尔也对着墙上那面大大的镜子练练武功,日子过得真正的悠然自得。我期待着有一天,我能拥有一个很大很大的书房,装满满一屋的书香,和沉醉在书香里的梦想。 
  那次回故乡,在县城的报刊零售亭,见到那位卖报纸杂志的阿姨,很多年过去了,她还认识我。当她知道我在大学教书的时候,激动地说:“我就知道,爱读书的孩子一定会有出息的!” 
  当然我心里清楚,现在我的还谈不上有什么太大的出息。但我仍然在努力地读书。把书本打开,就是一对美丽的翅膀。我是如此执著地相信,总有一天,书的翅膀,会带我飞向更远也更美的地方。  
  人生感悟: 
  把书本打开,就是一对美丽的翅膀。爱书吧,它会带着你去你想去的每一个地方。 
  归途  
  一 
  今天回湖南。 
  北京的朗朗晴空下,长辉送我到车站。一路上,兄弟俩畅谈着新近的计划,畅想着未来的远景,很振奋,也很快乐。 
  有梦想和目标的日子就是这样,兴奋而不知疲惫。 
  这次回来,没带任何礼物,只带回一只破烂的皮箱,当年去云南时在怀化火车站买的,跟我走南闯北好几年,在北航我们租住的房间又沉睡了两年多。它的锁扣已经坏了,为了携带方便,表弟帮我把它用绳子捆绑起来,也许用完这一次,它就会彻底报废了。箱子里,大部分是些信和照片。不轻,因为还有许多沉重的记忆。 
  没有买到卧铺票,只得坐硬座。我的座位是15号车厢6号。一位老人要求跟我换一下,因为他们有好几个人坐一块。我同意了,毕竟,给人方便也是一种美德嘛。 
  坐我身边的是一位吉首人,穿着破旧,长相有几分粗鲁,但一点也不令人讨厌,因为几句话就见出他的真诚与质朴。他主动跟我搭话,谈话中得知他在北京打工,家里出事了,急于赶回去。看到我也去吉首的,便请求我帮他老婆打个电话,说怕他老婆牵挂。我说发个短信可不可以,他说也可以。于是我替他发了这样一条短信:“老婆,我上车了”。这是他的原话。 
  开车后不久,新认识的朋友李给我发来短信,祝我一路顺风。并开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