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别人的爱情-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都懒得联系,结果他们都感觉不出法律上的离不离婚,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孩子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他们之间的纽带,小孩总是带来坏运气,大儿子杨卫字出生不久,杨如盛被打成了右派,现在小儿子才几个月,他们又毅然离了婚。孩子们可能觉得她缺少母爱,可是包巧玲似乎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两个儿子生来就和自己没缘分,因为事实上他们总是给她增添麻烦。杨卫文还未满周岁,就和他哥哥一样,被送到了杨如盛的义父那里,老人无可奈何地接纳了这个小孩,含辛茹苦地把他哺育成人。
  杨卫文和哥哥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尽管他在十四岁的时候,就知道爬到窗台上,津津有味地偷看一位又肥又胖的女邻居洗澡,然而他的内分泌系统,显然有严重的问题。
  他是个发育严重迟缓的男孩子,医生替他检查身体时,总是怀疑他虚报了年龄。他没有喉结,稀稀疏疏几根淡黄的荫毛,荫。经总是没有变化,都快二十岁的时候,仍然还和小孩的一样。顶替进了话剧团以后,有一次体检,医生为了证实他究竟有没有毛病,不得不为他注射一种药剂,这是一种雄性激素,进入人体以后,性器官应该很快就会有反应。
  药物实验显示,还不能算完全的不发育,因为在规定的时间里,他的小荫。经终于直了起来,在医生的指导下,经过手淫,还能射出少量米青。液。结论是他属于异常,根据他的年龄推断,发育迟缓似乎已经不准确,不是迟不迟的问题,事实上他已经发育,而且不可能再发育了,换句话说,他已不可能还有进一步的发展,只能如此。他这一辈子,注定只能当个袖珍的小男人。
  钟家的家庭聚会出乎意外地成功,钟天几乎是白白地担心了。为了获得儿女们的同情,钟天在饭桌上,不停地说自己如何如何不好。他夸大了医生对他的诊断,很显然,他是在暗示自己年纪大了,儿女们应该多回来看看他们的老父亲。为了改善他们与继母的关系,钟天不惜夸大其辞,用很客观的语调,表扬包巧玲对自己的照顾。他说包巧玲实际上成了他的家庭医生,因为有了她,减轻了儿女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感情这玩意是没办法乞讨的,钟天连这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说明他还不是一个好父亲。小儿子钟冬有事,吃了饭就要走,饭桌上,见父亲没完没了地倚老卖老,用教训的口吻对他说:“老头,有完没完,我看你现在要比过去年轻得多。你知道不知道,这叫人老心不老。”
  钟天并不以小儿子的话为忤,钟家的孩子都是没大没小惯的,什么样的混账话,都有可能说出来,倒是包巧玲听了有些脸红,因为这话和她有关。
  大姐钟春接着小弟的话,笑着说:“现代医学证明,老年人的性生活,有助于长寿,老头不要怕,你活的日子长着呢。”
  这次包巧玲更脸红了,钟天竟然还是能沉住气,他只是觉得媳妇在场,不应该开这种玩笑,一本正经地说:“我和你们包阿姨在一起,也就是老来有个伴的问题,都一把年纪了,你瞎说什么!”
  钟冬说:“什么叫瞎说,别在我们面前装正经。”
  钟天没办法,只好叹气,对包巧玲说:“你看,这就是我的儿女,多舍得损他们的爸爸。”
  小儿子钟冬要走了,钟天追着问他去哪。钟冬没好气地说,去哪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他是家里的老巴子,自小就比别的小孩更受宠爱,现在大学毕业,在一家很有前途的公司里做事,动不动就有机会去香港。钟冬走了不久,紧接着告辞的是杨卫文,他已经吃饱了,这儿反正没他插嘴的份,抹了抹嘴也准备走。包巧玲便说他不懂规矩,怎么能说走就走,又怪他见了钟春姐妹,也不称呼一声。杨卫字瓮声瓮气地说:“我叫她们什么?”
  钟春开玩笑地说:“叫什么,当然应该叫大姐二姐。”
  杨卫文脸仍然板着,是一种小孩生气的表情,大家没想到他早不叫,迟不叫,会突然在饭桌上叫起来,仍然是瓮声瓮气:“大姐!二姐!“他好像很不情愿这么称呼她们,气呼呼的,就像吃了多大的亏。钟春和钟秋不由地被他的滑稽样逗笑起来,他仿佛天生就准备被人捉弄似的,一看就不像他的哥哥杨卫字那么坏。因为人长得很矮小,杨卫文看上去更像个长不大的孩子,等到他走了以后,钟秋随口说道,他那模样,在电视剧中,扮演特型人物倒挺合适。包巧玲一听这话,连忙忙不迭地凑上来,说他在话剧团里也没什么事做,钟秋以后拍电视剧,可以带着他,让他打打杂也行,如果有合适的角色,让他跑跑龙套,更好。
  钟秋根本就没把包巧玲的话放在心上,家宴已经进入尾声,一直不曾开口的徐芳闷闷不乐离席了,钟春看出有些不对,就追过去跟她说话。两人到了小房间里,钟春问徐芳钟夏今天不来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徐芳说:“我怎么知道。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来往了。“钟春很吃惊地说:“你们现在还分开来住?“徐芳不说话,只是笑了笑。
  这时候,钟秋也进来了,听见钟春正在开导徐芳,她以大姐的身份,说了弟弟钟夏几句,怪他任性和不懂事。徐芳似乎早已经下定决心了,她先是不接钟春的茬,由她去说,到后来,终于打断了她的话,以一种十分肯定的声音说:“大姐,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我和他的缘分已经到了头。”
  钟春说:“我自己是过来人,知道离婚有什么不好。我还是那句话,夫妻之间,能不走这一步,还是不走的好。”
  钟秋没有插嘴,在一旁听她们说话。钟春又说了些别的,话题转了方向,徐芳和钟秋为钟春说的一句什么话,笑了起来。她们的笑声把小雷引了进来,看见小雷,钟春叹气说:“就算是看在这孩子的面子上,你们也不应该闹,老头要知道这事,还不知道怎么急呢,你也知道,他最喜欢小雷。“徐芳说,她知道钟天喜欢小雷,因此就算她和钟夏分手了,也会经常让小雷到这来探望爷爷。小雷现在还小,以后人大了,用不着人送,他自己会来。
  钟天饭后习惯要休息一会,他看见大家都在小房间,也跑过来凑热闹。钟秋让他睡觉去,说这没他的什么事。包巧玲也跑过来,喊钟天去午睡,钟天说难得有一天不睡觉,问题也不大。包巧玲立刻用医生的话警告他,大谈午睡的重要性,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钟天的两个女儿知道,自己在照顾她们父亲方面,是如何的尽心尽职。钟天不知趣地赖着还不肯走,钟春和钟秋便像呵斥小孩一样,撵他走。这一下,钟天没办法了,只好搭讪着离去,临走还在孙子小雷圆圆的脑袋上摸了摸。
  包巧玲像押着犯人似的,把钟天送进卧房,钟天上了床,让包巧玲也休息一会,包巧玲对他做了个娇态,意思是现在她也睡觉,他的两个女儿会怎么想呢。这一天,她对钟天的照料可以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惜卧房里的这一幕,别人看不见,她为钟天铺被子,帮他脱毛线衣,最后还为他倒了一点茶。钟天在临睡觉前,总习惯象征性地喝两口水,量不大,像喝酒一样。安排好钟天的午睡,她悄悄地走出来,让大家别挤在小房间里,到客厅的沙发上坐。
  大家便到了客厅里,钟秋随手打开了电视,正在放一部儿童片,小雷立刻嚷着不许再换频道。钟秋非要把所有的频道浏览一遍,于是小雷便怪叫,叫得钟秋只好让步。徐芳做出要打小雷的架势,没想到现在的小孩都被宠坏了,徐芳只是做了做样子,还没出手,小雷已经先反击打了她一下。包巧玲惦记着刚刚和钟秋的说话,继续向她咨询筹拍的电视剧的情况。钟秋不耐烦地说:“你问那么仔细干什么,是不是也想演个角色?”
  包巧玲被她说得很不好意思,脸上像年轻人一样通红,尴尬地笑着说:“我还能演什么戏,都一把老骨头了,谁还要看。”
  钟秋不动声色地说:“这有什么关系,电视剧就是生活,生活中的人,谁都可以演电视剧。”
  在钟家的两姐妹中,包巧玲觉得妹妹钟秋更难对付一些,钟春是长女,又是离了婚的,动不动会发一通姑奶奶脾气,可是她是直来直去,不像钟秋,总存在着一种潜藏的敌意,而且喜欢察颜观色,屡屡摔出一句让她下不了台的话出来。不过她并不是太在乎,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批斗她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说她脸皮厚。想想她这一辈子,如果脸皮太薄了,她怎么活。剧团里的女人,有时候为了吃醋,指着她的鼻子,跳着脚,一连能骂上几个小时,她的涵养早在那时候就修炼到家。真没有好胃口,也没胆子进钟家的门,包巧玲明知道钟秋不愿意和她谈自己的电视剧,但是她忍不住还要继续问下去。她的脑子里那时候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现在大家既然已经成了一家人,她就得想办法说服钟秋,让自己的小儿子杨卫文有机会进她的剧组。
  钟秋于是只好采取不理睬的办法,不回答任何问题。包巧玲把话转向小儿子杨卫文的身上,说了说他们剧团如何不景气,还提到现在小有名气的一位青年女演员,因为她曾在一部电视连续剧中,扮演了主角。话不投机半句多,钟秋也懒得打断她的话,很没有礼貌地陪同侄儿小雷一起看起了电视。包巧玲低声下气地继续说着,倒是钟春有些看不下去,插嘴说:“别说那么多了,到她的电视剧开拍的时候,你让你儿子直接去找她不就行了。
  徐芳的父亲曾经当过劳动局长,在她记忆中,父亲当局长的那些年头里,她的母亲总是往外撵人,那些人拎着大包小包来了,徐芳的母亲就很生气地撵人家走。她家是三个姐妹,徐芳位于中间,她姐姐现在澳大利亚定居,妹妹在香港常住,只有她仍然是中国大陆的公民。这是她想到就要生气的地方,因为三姐妹中,她的学习成绩最好,上的大学的牌子最硬,而人也是长得最漂亮,如今混得最差的却是她。
  徐芳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和钟夏离婚。刚开始可能只是憋气,大家都要强,到后来,便觉得再不离婚,反而说不过去。通常离婚都是要有理由的,譬如有一方有了第三者。徐芳曾经坚定不移地相信钟夏和陶红之间,有那种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种事很容易相信,因为如果是正常的工作关系,钟夏绝不可能把经济大权冒冒失失放在陶红手里,让她肆无忌惮地去投机期货。最初让徐芳伤心的,还不是他们之间的男女关系问题,而是钟夏死活不肯承认这种关系。对于骄傲的徐芳来说,钟夏的不承认,比承认的伤害更大。徐芳觉得自己丈夫有花心,还是个可以原谅的错误,犯了错误不承认,这才是真正的不可原谅。好汉做事好汉当,徐芳很伤心的是自己丈夫不是好汉。
  终于徐芳相信钟夏和陶红之间确实没有那件事。她没有那种一块石头落地的感觉,恰恰相反,反而更有了一种落空的不自在。钟夏和陶红之间没事,便意味着徐芳是无理取闹,是瞎吃醋,而这恰恰又是冤枉了她。事实是,钟夏一方面死活不承认,一方面又有意在误导她,让她感觉到他是在说谎。徐芳觉得钟夏的可恨之处,在于他存心让她醋意大发,他显然是故意要让她出丑。钟夏的一举一动,并不大像个男子汉,徐芳在读大学的时候,最出色的一门课,是“行为逻辑“,在这门课的考试中,她拿到了全班的最高分。她把钟夏的行为称之为精神上的通奸。所谓精神上,往白里说,就是意淫,这种有贼心没贼胆的意淫,与公开的通奸相比,好不到哪里去。
  在钟夏保释期间,他们夫妻之间,进行了十分激烈的争吵。这些争吵的直接结果,造成了后来钟夏被判刑,徐芳竟然从未去探过一次监。既然在监狱里的时候,她都没有去看过他,他从监狱里出来,她自然也没有主动去看他的道理。徐芳并不在乎他是否坐过牢,在他刚出事的那一阵,她曾经真正地为他着急过。只要他的表现仍然像个男子汉,表现得光明磊落一些,徐芳相信自己可以接受一切。她不在乎自己和他在一起会不会吃苦受穷,而且就算他真和别的女人之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只要他能认识错误,她还是可以原谅他。
  徐芳不能原谅的,是钟夏非要做出一副成全她的样子。他出狱以后,主动提出来要分手,理由是他已经没有工作,前途不可知。徐芳觉得自己就冲这一点,就可以和他分手,因为他应该知道她根本就不在乎他是否有工作,事业是否发达,他是故意把她看得很俗气。也许在他的心目中,徐芳就是一个俗气的女人,他对她显然没有任何爱可言。
  如果说,在保释期间,徐芳不应该说出要离婚的气话,现在人都从监狱里出来,钟夏就不应该重提离婚二字。他应该知道他只要提出离婚,徐芳是不可能拒绝的。在这一点上,钟夏显然深思熟虑,他显然一点退路都没留,自己没留,也没给徐芳留。
  他们决定很好地谈一谈,既然大家都认为分手为好,那就客客气气结束。两个人谁也不愿意往回缩,徐芳有一个大学同学分在法院,知道他们要离婚,从法律上给他们很多帮助,他们没有走上法庭,而是在这位同学的安排下,在两人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友好地分了手。徐芳的那位老同学,在大学读书时曾经追求过徐芳,他也力劝徐芳不要离婚。自从分到法院以后,熟悉他的朋友,常常为离婚的事情找他,不在法院里待过,不知道离婚率上升,他看到一些好端端的家庭,也不为什么事,就跑到了法庭上,因此对任何一对要求离婚的夫妻,他采取的办法,都是劝人别离婚。
  在正式协议离婚手续之前,徐芳约老同学在一家咖啡馆见了一次面。老同学无数遍地劝徐芳回心转意,结果弄得她十分恼火。徐芳所以要找到他,只不过是现在社会上办事流行的一种习惯,这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希望找熟人帮帮忙。老同学一个劲地劝她,而且不时地以自己的家庭为例子,结果很容易给人产生一个误会,他好像是害怕徐芳会对他有什么意思。徐芳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同时还稍稍感到有些遗憾。她觉得自己要和钟夏离婚,真有些不明不白,真的第三者没有出现,假想的第三者事实上也不存在。她现在已经不承认丈夫有第三者,因为这样,意味着是她被丈夫抛弃了,如果是有第三者,她愿意是自己先有外遇,因为只有这样,才表示在夫妻生活中,是她炒了丈夫的鱿鱼。
  在街道办事处,一位胡子拉碴的办事员问他们为什么要协议离婚。由于已经打过招呼,这样的询问只是走过场。钟夏让徐芳说,徐芳有点为难,看着办事员,想了想说:“难道一定非要有什么理由?”
  办事员笑着说:“总得在‘理由'这一栏上,写几个字。”
  徐芳不知道说什么好,淡淡一笑,看着钟夏说:“还是你说吧,你找个理由,随便找个理由。
  办事员还是笑,说:“也不能太随便,这毕竟是离婚,是大事,对不对?”
  钟夏灵机一动,问道:“别人一般怎么说?”
  办事员说:“怎么说的都有。”
  徐芳就说:“那就找个好听的。”
  办事员说:“就说夫妻感情不和。”
  钟夏立刻接着他的话说:“对,就这么写。”
  办事员是个喜欢开玩笑的人,笑着说:“可是,要我说,我看你们好像没有感情不和嘛。”
  钟夏和徐芳都笑了,离婚看来真是一种解脱。他们都以为自己心情会很沉重,然而他们流露出来的,都是不可遏制的轻松。在来办事处以前,徐芳就想过,自己应该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别人离婚又吵又闹,他们能够很平静地分手,这本身就极有诗意。他们必须表现得和别人不一样。如果说刚开始的那种轻松,多少还有些做作的成分,因为她不过是想向钟夏表明,自己并不在乎和他分手,很显然对方的用心也是如此。但是当表示正式离婚的公章一盖以后,原来还有些做作的轻松,竟然变成了一种真正的解脱。
  在这之前,一些事还只是可能,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现在,可能已经变成了不可能,说结束就真的结束,他们已经成为两个毫不相干的人。
  走出办事处时,徐芳和钟夏一起拉着手,十年前,他们也是这么拉着手去登记的。
  那时候是一种亲密,现在只是一种客气。过分的平静,反倒让他们两个人都感到有些不自在。他们的缘分事实证明是真到了尽头,要不然绝对不应该这样平静。徐芳想,钟夏多多少少也该做出一些依依不舍的样子来,一日夫妻百日恩,何至于这么轻轻松松地就分了手,她没想到钟夏心里恰恰也在这么想。他们的心里又轻松,又乱,说不出个所以然。钟夏说:“这样吧,我们去接小雷,然后一起吃一顿饭。”
  这顿饭大约是最后的晚餐的意思。徐芳想不出什么理由应该反对,于是两人拦了辆出租车,直接去小雷的学校。离放学还有一段时候,小保姆已经站在学校门口等待,还有许多大人也都站在那里,聊天的聊天,看报纸的看报纸。现在的小学生,放学了都要大人去接,徐芳要上班,天天接小雷的任务,就由小保姆完成。徐芳现在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离婚以后,她和钟夏原来住的房子,仍然归她和小雷,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她只能住自己父母那里,因为小雷要靠他们照顾。
  离正式放学还有一个多小时,徐芳突然改变了主意,她邀请钟夏和她一起去喝茶。
  两人来到徐芳曾经到过的咖啡厅,拣了墙角边的两个空位子坐下来,要了一壶乌龙茶。
  咖啡厅里很空,他们是唯一的客人。这里显然是谈话的好地方,钟夏不知道她有什么话要对自己说,眼睛直直地看着面前的茶壶。徐芳没话找话地说:“这儿的环境很好。”
  说完,有些后悔,她想起自己曾经在这和老同学商量过她和钟夏的离婚事宜,服务员小姐如果还能记得她,一定会想她不是个正派女人,因为不久前,她还和另一个男人来过这里。出现在这里的一男一女,有那种不正当关系的,肯定占多数,与第三者在这幽会,再自然也不过。徐芳还听人说过,咖啡厅通常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