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状元-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溪道:“这倒未必。不知李少卿对于火炮可有研究?”

    “火炮?”

    李鐩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沈溪怎么会突然跟他说起火炮?不过头些天西郊校场演炮,皇帝亲自前往观览的事情他倒是听说过,至于是谁操作的火炮,他就不太清楚了,“沈谕德具体说来听听?”

    李鐩是务实肯干之人,求知欲很强,就算沈溪是个后生,他也没在沈溪面前摆谱,眼前这位状元郎可是创下大明朝中状元的最年轻记录,连中三元的奇才,当官后又连跳两级,如今已在东宫担任讲官,这可是位有真本事的人。

    李鐩心想:“三人行必有我师,连佛郎机人都惧怕状元郎,我多跟他学学,没丝毫坏处。”

    沈溪把佛郎机炮的结构和优缺点一说,李鐩一拍大腿:“还是佛郎机人聪明,如此一来,这火炮就不单可作为攻城、守城之用,甚至可拿来作为两军对垒正面交锋时杀敌的利器……不过一次只铸造二十门,朝廷此举是否小气了一些?”

    敢说皇帝小气,你这家伙胆子可真不小。沈溪笑着问道:“那李少卿认为朝廷应该铸造多少门?”

    李鐩道:“如此精良的武器,当然是多多益善,最好是全军都能配备。还有沈谕德所说的改良为手铳,我觉得也很好,以后在马背上就能使用,想我大明朝骑兵一直比不上鞑靼、瓦剌骑兵,有了这东西,看那些番邦人还敢屡屡犯边!”

    沈溪心想,果然是有本事有见识的能人!

    就算人已经五十二岁,说出这番话来也是掷地有声,把问题的关键点把握得很好,这样的人才,正是保证大明中叶科学技术始终不落后于世界的柱梁,可惜眼下这位李少卿似乎对官场失去了兴趣。

    沈溪想起来马文升让他去工部监督铸炮的事情,不由笑道:“李少卿不知这几日是否有时间,与在下一同去一趟工部,查看一下铸炮情况?”

    李鐩想了想,道:“自无不可,不过要先把兀良哈使节安顿好……其实我也想看看,这佛郎机人的火炮,到底有没有沈谕德所讲的那么神奇。”

    *************

    ps:第三章!

    本章系为新盟主“四十度的诱惑”大大加更的第四章!

    天子求下订阅和支持,然后码字去也!

第六二四章 视察王恭厂(第四更,谢盟主)() 
兀良哈属于蒙古东部部族,但因实力有限,不得不朝秦暮楚,在瓦剌、鞑靼和大明之间摇摆不定。

    弘治年间,随着鞑靼部日渐强大,兀良哈许多部族不得不依附达延部才能勉强生存,备受欺凌和压迫。

    在这种情况下,兀良哈人不得不向大明求援,故而此番到大明都城朝贡的使节,远没有鞑靼使节亦思马因那样嚣张跋扈,保持了对****上国的足够敬重,这恰恰是大明朝廷希望看到的一幕。

    李鐩和沈溪把人安顿好,兀良哈使节提出要进宫见驾,但这可不是二人能决定的,李鐩把兀良哈人进献的国书和贡品清单,以奏本的方式通过通政司呈递上去,然后把兀良哈使节的请求上报。

    至于弘治皇帝是否会赐见,那得由皇帝跟内阁大臣商议后才能做出决定。

    随后,沈溪跟李鐩相约好一同去工部查看铸炮情况的时间,这才打道回府。

    回到家中,林黛这小妇人正在发脾气。

    “怎么了?”

    沈溪刚进入内院,就听到东厢传来一阵吵闹声,他眉头皱了一下,没有回自己房间,而是进入东厢房,只见地上乱七八糟,林黛好像是在跟丫鬟置气,把东西扔得到处都是,一点儿没有大家闺秀的模样,更似刁蛮任性的大小姐。

    沈溪知道,这是他总惯着林黛的结果,林黛自小孤苦伶仃,但从他身上得到的关爱丝毫不比从亲人身上获取的少。

    “少爷……我也不知道少夫人为什么发脾气,您回来就好了,我先下去了。”朱山脸上那叫一个无辜,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这位难侍候的少奶奶就对着她发了一通脾气,见到沈溪后,朱山终于长长地松了口气,因为家里能治得住这位少奶奶的就只有少爷……

    朱山虽然脑子不好使,但也清楚,林黛对谢韵儿那是面服心不服。

    “你下去吧。”

    沈溪说了一句,等朱山出门,这才转过头看向林黛。

    此时正是正午,谢韵儿那边正在休息,他本想趁此机会好好安慰一下林黛,因为他知道,林黛这些天不顺心是因为谢韵儿怀孕,让小妮子感到巨大的危机。

    在林黛看来,她虽然不能为正室,但如果能早点儿为沈溪生下孩子,那她就是沈溪长子的母亲,会令她在沈家的地位有所提升,可天不从人愿,就算她再“努力”,还是因为入门较晚,被谢韵儿占了先。

    然后她就胡思乱想……不是我不想给你生,是你厚彼薄此!

    “动不动就发脾气,越来越叫我失望了。”沈溪脸色阴沉,忍不住出言喝斥。

    林黛听了马上眼泪就“吧嗒”“吧嗒”往下掉:“你失望的话……把我休了啊,以后我们谁都不认识谁,这样你就不用看了我心烦……呜呜……”

    沈溪不是不心疼林黛,只是觉得林黛有时候娇娇小姐的脾气太重,这种气话说出来容易,却是互相伤害的,他厉声道:“你走出这家门,能去何处?”

    林黛只是啜泣不止,嘴上却回答不出来。她举目无亲,走出大院,她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最大的依靠就是沈溪。她越是感觉到沈溪重要,就越在意,这让她的心态变得急躁,更容易发脾气。

    正说着,门口传来脚步声,谢韵儿脚步轻盈地来到东厢房前,推开门,见地上散乱的东西,惊讶地问道:“妹妹这是怎么了?相公也在,妾身给相公请安。”

    任何时候,谢韵儿都是有礼有度。

    而且谢韵儿不会恃宠而骄。

    沈溪苦笑道:“没事,小姑娘发脾气,这丫头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

    林黛气呼呼地看了沈溪一眼,心想:“谁是小丫头,我明明比你还大,你这个憨娃儿,有了媳妇之后,连以前我们的山盟海誓都忘了,我恨死你了!”

    想是这么想,但真要让她做伤害沈溪的事情,她又不忍心!

    每个人心中都有杆秤,沈溪对她好,她嘴上不承认可心里却雪亮,沈溪对她的尊重是别人不能给予的。

    但恰恰是沈溪这种开明的包容,让林黛逐渐把自己当成活在童话故事中的公主,生活上如此,连性格也是如此。

    “为夫尚未吃午饭,走,一起去用餐。”沈溪抓住林黛的小手,叮嘱道:“回来后自己把屋子收拾好,不然晚上我可不过来。”

    林黛瑶鼻轻轻一皱,但还是依言收拾好衣衫出门。

    等吃过午饭,沈溪问了朱山,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林黛听说沈溪给他和谢韵儿的孩子提前商议好了名字,心里吃味,又因为朱山没把午饭给她端进房间,她就开始胡乱发脾气。

    此时林黛已经回房收拾去了,谢韵儿轻轻一叹道:“是妾身的不是,没好好开解她。”

    沈溪笑着摇了摇头:“没事,一家人总会有个磕磕绊绊,若总跟我与你一样相敬如宾,我反倒觉得客套,不像是一家人。”

    谢韵儿对于沈溪的思想有些不理解,惊讶地问道:“可相公是一家之主,敬重相公,不该是身为妻子应该做的吗?”

    这是沈溪比较纠结的地方。

    谢韵儿固然有她的好,但总是一个因循守旧的女人,她的思想除了持家,就是好好相夫教子。她的美丽和温柔贤惠,让沈溪觉得这个家根本就缺不了她这个女主人。

    林黛却有自我独立的思想,更像一个现代女性,虽然会发一点小脾气,不过女孩家有点小情绪反而可以展现她的纯真,会显得更真实。若林黛跟谢韵儿一样把自己压抑得那么深,也就失去了她的个性。

    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沈溪不能分辨心中对谁更在意一些,却知道很多事难以一碗水端平,所以只能是他自己辛苦一点,在谢韵儿和林黛两边多奔波,平衡好彼此的关系。

    ……

    ……

    弘治皇帝围场狩猎的日子定在十月初三,算算没有几天时间进行准备了。

    想在短短几日内仿制铸造出火炮并不现实,此番跟兀良哈人展现火炮的威力,只能用沈溪找人从泉州运回来的那一门。

    沈溪检查过佛郎机炮的情况,磨损度并不太严重,在兀良哈人面前象征性地放上几炮,让他们知道这火炮的威力还是可以的。他把事情通知了张老五等人,让他们第二次演炮,这次张老五已经更有信心。

    短短几天工夫,张老五已经带出十几个炮手,从装填弹药到发射,这些人已经比较熟练,平常的练习不上炮弹把引线点燃就可,缺少实践,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张老五还是带以前两个老兄弟去演炮。

    此时张老五在兵部有着正九品的官秩,只等后面看看是继续留在兵部供职或者将其调到五军都督府供职。不过看情况,把他送到边疆的可能性比较大。

    “……大人,小人母亲和妻子已经平安抵达京城,有您帮助,人都安顿下来了,以后小人必定好好为朝廷做事,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以前张老五是为沈溪做事,现在有所不同,是为朝廷做事,不过他仍旧当沈溪是自己的雇主,因为他很清楚,不是沈溪的话,现在他很可能受张濂连累,就算不下狱恐怕也得革职回家,再无前途可言。

    沈溪拍拍他肩膀,鼓励道:“好好做。”

    一句简简单单加油打气的话,就让张老五感觉全身都是力气,因为在他眼中,这位少年郎简直神乎其神。

    沈溪没有多驻足,他商量好跟李鐩一起去工部视察铸炮,他可是奉有马文升的命令前去监督,名正言顺,李鐩虽然官职比他高,但去的话只能作为陪同。

    明朝的兵器铸造由工部和内府监局负责,下辖的工部兵器局、内府兵仗局为主要职司衙门,以盔甲厂、王恭厂为主要生产部门。

    沈溪和李鐩要去的,就是距离皇宫大约六里地,处于京城内城西南角的王恭厂。

    王恭厂又称为火药局。

    提到王恭厂,沈溪自然想到明朝天启年间所发生的王恭厂大爆炸,这是因为王恭厂主要为生产火药的地方,也为火药贮藏点,里面所堆放的火药数量,几乎占整个大明朝火药存量的一半。

    几百年后,类似的烟花爆竹厂拥有诸多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尚且不能保证安全,更别说是古代了。

    这就好像京城里的一个大炸药库一般,随时都可能爆发。但因其贮藏的是重中之重的火药,怕被人抢掠,又不能将其设立在城外,甚至连外城都不合适,只能把王恭厂设立在内城角落,也是为了避免皇宫受到爆炸波及。

    在王恭厂最初建立选址时,就考虑到爆炸的危险。

    但至少在其成立后的上百年间,从来没有发生过大型的爆炸,主要是因为在嘉靖朝之前,火炮和火铳尚未成为军队的主要配备,王恭厂内贮藏的火药尚未有那么多。

    因为兵部早就跟工部打过招呼,沈溪和李鐩的到来并未受到太多阻碍,不过既然是铸造兵器的职司衙门,沈溪和李鐩入内还是会有士兵跟随,说是护送,其实是监视。

    进到里面,不时有人上来搜查,不过既为朝官,这种搜查都是象征性的。

    在过了几道门禁之后,李鐩好奇地问道:“沈谕德以前经常出入这种地方?”

    李鐩对沈溪的来历不是很清楚,他只知道沈溪是己未年状元,别的一概不知,眼下见沈溪带着他出入兵器铸造职司衙门毫无阻碍,难免让他产生其他想法:“难道这位小状元另有来头,有厂卫背景?”

    这年头除了厂卫的人,似乎没谁可以在王恭厂这种地方来去自如。

    沈溪笑道:“不是,我只是替兵部过来监察铸炮事宜。”

    李鐩释然,不过心里越发惊叹不已,这位翰林官,居然还替兵部做事,更肯定了他之前的猜测。

    状元郎前途无量!

    前面引路的人把沈溪和李鐩引到靠近城墙的大院,这个大院有一条两三米宽的小河与其他院落分开,占地极为辽阔,不时可以看见炼铁的炉子,这儿便是铸炮的地方……

    在大明朝,想铸造一门佛郎机炮的炮筒,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可是不小。

    ************

    ps:第四更到!

    本章系为新盟主“四十度的诱惑”大大加更的第五章!谢谢您的慷慨!今天“归去来兮60。”大大又了1万金币,明天天子特意为您加更一章以贺!

    同时谢谢所有书友支持,昨天本书又上了首页畅销榜,所以待会儿天子还会为大家献上一章,以示敬意!

    明天是六月最后一天了,天子求订阅、、和支持!

第六二五章 探亲风波(第五更,谢书友)() 
到了八月底,惠娘的身体才逐渐好转,到九月后,她已不需要人扶着就能下地走动。

    这是惠娘辛苦八年后,第一次给自己放假,她也用这段时间思考了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听从沈溪的意见,把生意停下。

    以前她觉得,生意就是她生命的全部,可以用生意成功的满足感,来填补她的空虚生活,可在这次事情后,她感觉其实放下生意,也并非完全没有寄托,她可以把精力放在女儿身上,放在田地和租户身上。

    安心把生意交出去,并不是什么灭顶之灾。

    就在这时候,周氏的一个决定,让惠娘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

    周氏说准备一家人远赴京城,探望一下沈溪。

    “……姐姐,从汀州到京城山长水远,又不是经年没见到沈大人,何必远去京城呢?”惠娘有些着急,她早把周氏母子当作自己的亲人,这些年要不是周氏在她身边不停?嗦,并乐此不疲,整个人恐怕早就垮了。

    她不得不承认,沈溪一家对她的帮助更大。

    周氏笑呵呵地道:“妹妹或许不知道思念儿子的苦楚,以前他在身边时不觉得,他现在人在外面,我天天想着盼着,恨不能时刻都在他身边,提点他……这小子,需要人管着,就怕韵儿和黛儿没这个本事,让他收不住心。”

    惠娘心想:“姐姐可真是个负责任的母亲,儿子当了官也想多提点一下,不想让儿子误入歧途。可姐姐啊,以你的才学和见识,真的能帮到他什么忙吗?”

    惠娘还是不忍分离,赶紧劝阻:“这路途遥远,姐姐受得了那颠簸之苦?何况,还有亦儿和十郎,他们两个小的可经受不起啊。”

    周氏撇撇嘴道:“两个小的如今也不是丁点儿大,坐马车乘船而已,又没什么,我们路上不用走得太急,憨娃儿回来用了差不多两个月,我们就用三个月,年底前抵达京城就行……在京城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个年,等开春天暖了之后,我们就回来,妹妹不用挂心。”

    惠娘很想说,我不是挂心你们,是舍不得你。

    沈溪走了后,惠娘已经感觉这个家少了以前浓郁的家庭氛围,因为沈溪是家里的活宝,他聪明能干,就算是个孩子,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一肩挑,更重要的是沈溪有前途,考科举顺风顺水,所有人都为此而努力。

    沈溪中状元当官后,现在就指望他能当大官,可惠娘却觉得无论沈溪将来如何,跟她已没什么关系,那还期待那些做什么?

    惠娘道:“姐姐,要不你再考虑一下……”

    “不用考虑了,我家那没良心的还说要跟老太太说一声呢。”周氏有些不满地道,“老太太除了会给我们扯后腿,她还会做什么?我们悄悄去了,她若有本事自然可以追着过去,可若是让她提前知晓,那就未必让我们去跟憨娃儿团聚……”

    “现在憨娃儿身边有两个丫头服侍,就算韵儿不能生,还有黛儿,这会儿过去,说不定哪个就有喜了呢,我带孩子可是一把好手,看看家里那两个小家伙,又白又胖的……”

    惠娘听周氏的意思,若谢韵儿或者林黛怀孕,周氏就准备留在京城暂时不回来了。

    惠娘越发着急,可她知道自己跟沈家毕竟没有任何关系,周氏想去看看当了大官的儿子,哪里轮到她来管?

    接下来两天,周氏开始准备去京城的事宜,不但周氏开心,连沈运和沈亦儿两个小家伙也跟着蹦蹦跳跳,好像他们也十分想见到哥哥。

    沈家那边越开心,惠娘心里越失落。

    不过仔细想想,却没什么好难过的……有相聚就有分离,当初两家人只是因为沈溪一次意外躲雨而认识,这些年一路下来,缘分或许早就淡了。

    “上天安排让我认识他们是福气,可到今天,这福气就要被上天收走了吗?”

    以前惠娘有什么事,就去对丈夫的灵位说,可后来她便转而拜菩萨。

    惠娘本来已经开解舒缓的内心,此时又变得沉郁不堪,她知道有些事勉强不得,或许只能希望沈家人还会回汀州来,因为周氏有那么多银子寄存在她这里。

    对,他们一家人肯定会回来的!

    不过很快,周氏就支支吾吾把事情说出来:“妹妹,你看……憨娃儿当官,这药铺和印刷作坊的生意都不好,药厂眼看也要停业了,要不这样,咱们生意也别做了,银子你先支我一些,我知道多数都放在银号里,一时半会儿收不回……远行上路,身上没点银子傍身可不好……”

    惠娘勉强一笑,道:“姐姐是想在京城置办房产,从此不回来了吗?”

    周氏有些心虚,赶紧摆手:“没有的事,就算我们想留,憨娃儿未必欢迎我们呢,我们这些当老人的,总要给儿女留点私人空间是不是?呵呵,我们已经被老太太折磨得要自己逃出来过日子,憨娃儿肯定也想自己过日子,不用我们烦着他。”

    以前惠娘最相信周氏的话,因为周氏这个人极其真诚,可现在她却不怎么相信了,因为周氏要走了,现在一定是在诓骗她,给她一个可能不存在的希望。

    以后沈溪无论有什么成就,都不会再到长汀县城,要回也只是回宁化省亲,那时可能沈溪都已经五六十岁,而她可能也早就作古。

    “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