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状元-第1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御旨后,沈溪马上前往大理寺。

    接待沈溪的是大理寺卿张纶。

    张纶这边已得到正德皇帝颁发的御旨,得知沈溪要督办一桩要案,至于案子细节他并不了解,见到沈溪后也不敢多问,只是问及自己负责的职责。

    张纶恭敬行礼:“沈尚书,这衙门您想用,随时都可以……不知需要大理寺调拨多少人手给您?”

    年岁上,张纶大沈溪很多,但论朝中地位,张纶跟沈溪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见到沈溪如同见到顶头上司一般,甚至连参见谢迁都未必有这么恭敬。

    沈溪道:“本该借刑部衙门办案,但年底年初这段时间刑部事情正忙,便在大理寺这边处理案情。暂时有多少人牵扯到案中尚不得而知,一切以皇命为准!”

    沈溪拿出正德皇帝来当幌子,也可说是最大的紧箍咒,朝中任何人都不能说三道四,否则就是欺君罔上。

    本身张纶并不属于任何派系,但到底是文臣,沈溪对他的信任还是有所保留,到大理寺卿这职位,论在朝中的资历已算不低,想要完全调配并非易事。

    张纶听出沈溪有打官腔的意思,苦笑道:“下官唯沈尚书之命是从。”

    沈溪点头:“本官先成立一个工作小组,你派几名属官加入便可,案子尽可能不扩大化,若有贼首只管先惩戒贼首,杀一儆百,让朝堂恢复安宁便可。”

    张纶试探地问道:“这案子听说牵扯到了皇室中人?”

    实在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张纶想从沈溪这里打探一些案子的内幕。

    沈溪却直接摇头:“事不宜多说,陛下只是委派差事,具体情况要等进一步落实。倒是坊间有不少传闻,应该派人压一压,不得让人再对案情有更多非议。”

    张纶一怔,随即恍然:“也是也是,民间那些人吃饱了没事干,总是在茶余饭后谈论朝廷是非,确实该好好惩治一下……现在该跟顺天府那边打声招呼了吧?”

    沈溪道:“由大理寺派人到街头巷尾张贴公告,不让人随便议论便可,何须惊动顺天府衙门?”

    张纶笑着点头,心里却在打鼓,暗忖:“这本来就该是顺天府和下辖两县衙门该做的事,怎还轮到大理寺具体办事?大理寺有那么多衙差吗?”

    以张纶想来,事不关己最好,不过沈溪已点名大理寺衙门作为办案场所,并且要大理寺上下配合,张纶就算再不情愿也只能配合。

    张纶道:“回头让宗献来陪同沈大人办案,这……下官很多事不方便出面……”

    本来以大理寺卿本人配合沈溪办案最为合适,但张纶属于老奸巨猾的类型,自己不想出面,就让手下顶替,他想到的是之前帮沈溪处理李梦阳等人案子的大理寺少卿全云旭。

    沈溪本来就对张纶这样处世油滑缺少担当的大臣没多少好感,宁可多用年轻人来帮忙处理事情,不管这些人政治倾向如何,但至少会做实事,同时具备一定的可塑性。

    沈溪颔首道:“宗献之前做事还算得体,这次由他来帮本官的忙,再合适不过。至于衙门内的差役,先安排去张贴公告,工作小组本官自会安排他人加入。案子结束后,连衙门带人一并归还。”

    张纶想了想,大概明白沈溪的意思,笑道:“沈尚书如何安排,下官遵从便是。牢房那边……”

    “牢房便不必了。”

    沈溪道,“这案子牵扯不是太大,可能只是叫几个人来问问案情,处理一下便可,若有人需要问罪,会在衙门临时设个关押之所,随便找个厢房,能关人就行。”

    张纶恭维:“还是沈大人高明,下官都听您的,这就去安排……”

    ……

    ……

    这边张纶紧忙调派人手协助沈溪。

    但因年前京城各衙门已基本处于停工状态,临时找人没那么容易,过了中午全云旭和几名大理寺属官才匆匆赶来,配合沈溪工作。

    沈溪向全云旭吩咐:“此番不需要有太多人协同办案,很多时候请来问话的都是朝中勋贵,可能需要先准备好椅子、茶水等。”

    全云旭问道:“那大人,公堂不知该如何设置?”

    沈溪一摆手:“摆几把椅子,随便找几个人陪同,防止有人冲撞本官便可。”

    

第二三八四章 移驾审案() 
沈溪在大理寺开衙之事,并不算秘密,很快为谢迁所知。

    谢迁本在准备年后官员升迁考核,等于说要阻击沈溪的考核结果顺利通过,却突然得知这个消息,心里非常不痛快。

    “……大概意思是说,这案子归之厚管,且可调动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人参与,至于吏部那边,本就在之厚管辖下,他要征调谁也非常容易,这案子多半涉及朝中勋贵,尤其是两位外戚!”

    王敞亲自登门把消息告知。

    此时谢迁没在自家府上,而是在他那长安街的小院内,本来小院很安静,却因王敞的到来变得躁动不已。

    王敞也是从沈溪回吏部衙门做准备时得知一些情况,马上来跟谢迁说明。

    谢迁道:“那他人呢?”

    “滞留大理寺,至今未归,可能今日就要问案。”

    王敞道,“豹房派人卸了寿宁侯和建昌侯军职,现下御旨已到五军都督府,不出意外的话,那边会有人来找谢阁老议事。”

    谢迁仔细思索其中关节,此时下人进来通禀:“大人,五军都督府派人前来知会,说是豹房派出人马将寿宁侯府和建昌侯府给团团围住,不允许任何人进出,还说牵扯到了谋逆大案。”

    谢迁紧忙问道:“寿宁侯和建昌侯今日不在军中?”

    下人愣了下,摇头:“不知。”

    谢迁紧忙将手上已准备好的案牍放下,当即要出门,王敞问道:“谢阁老是怕两位国舅闻讯后铤而走险?”

    谢迁气恼地道:“胡闹,真是胡闹,连外戚都敢随便乱动……之前陛下亲征时,两位国舅镇守京师,没有出何乱子,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为何要这般着急动手?若是出了什么偏差,如何跟太后娘娘交待?”

    王敞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谢阁老这是为了京师安稳,而不想动京城几大势力……外戚张氏兄弟虽然平时也胡作非为,但到底还是维持了京城的稳定,且是太后的亲弟弟,若是君臣交恶,势必影响到太后跟陛下母子间的关系。”

    谢迁道:“老夫这就去大理寺问个清楚。”

    王敞急忙道:“谢阁老还是不必去为难之厚了,他到底是受皇命所托,且他查案未必会牵涉到外戚,这只是豹房派人去监督两位国舅,以防不测……若是有真凭实据的话,也不该只是派人去围住两位侯爷的府邸,而是直接抓人了。”

    谢迁突然站在那儿,好像是被王敞的话说动。

    过了一会儿,谢迁回过头看向王敞,问道:“那意思是,现在案子只是刚开始,没说要审到谁,只是如今外面对于外戚谋逆的事情传得有鼻子有眼,所以陛下派人先将两侯府给看管住?”

    “对,大概就是这意思。”

    王敞终于松了口气,因他知道谢迁的脾气,也知谢迁在当上首辅后雷厉风行的性格,觉得能劝住谢迁不去找沈溪很难得。

    谢迁道:“案子什么时候不好查,非要到年关时来审,这到底是何缘故?不过却也正好,估摸寿宁侯和建昌侯今日并未到衙所,被直接拘押府中,如此也能保证京中安稳。”

    王敞问道:“那现在是否要找人跟五军都督府那边打声招呼?”

    谢迁未答,此时门子又进来道:“老爷,又有探子回禀,说是大理寺派人去各处张贴布告,说是禁止京城百姓谈论逆党案,今日城中很热闹,百姓纷纷上街,聚集在布告前指指点点。”

    “他又想干什么?”

    谢迁老脸横皱,“说是不闹腾,却把事情弄得沸反盈天……现在怕是连不知情的闲杂人等也会问上两句。”

    王敞琢磨一下,道:“现在案子指不定牵扯到谁,还是先维持朝中安定为妥,不过今日朝中各衙门的人也不多,若是想让大臣们安心,怕是要挨家挨户去说。”

    “不用了。”

    谢迁摇头道,“既然决意走仕途之路,难道不知在京城当官需要秉承基本的原则?闲事莫理!既然他们没牵扯进案子,就不该怕被追责,若是之厚敢妄加定罪,老夫绝不轻饶!”

    王敞心里不由感慨:“我的首辅大人,难道到现在你还不明白,这已不是你随便说两句话别人都会跟着你走的时代了?陛下给了沈之厚权限,就是要让朝中那些反对声音闭嘴,不过以沈之厚的为人,到底不太可能公报私仇。”

    此时下人过来道:“大人,马车已备好。”

    谢迁道:“先去一趟都察院,老夫想知道这案子有何隐情,牵扯到谁,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

    ……

    王敞不太明白,为何谢迁问案要先去都察院。

    其实都察院今日没什么人,年底所有衙门都在做最后的扫尾工作,准备休沐,左右都御使、副都御使少有当值的,通常是佥都御史以及监察御史在做一些琐事。

    王敞本要跟谢迁同去,但想到自己作为吏部右侍郎,不该更多牵扯进案子中,就在出了小院后往吏部衙门去了。

    在这件事上,王敞还是秉承着明哲保身的儒家处世之道。

    而在谢迁前往都察院时,建昌侯府和寿宁侯府已被官兵团团困住,而当天建昌侯张延龄并不在自家府宅,不过也没到军中,而是到了哥哥寿宁侯府中,当天晚上会有个团圆宴,加之前一天他在寿宁侯府多喝了几杯,一直到后半夜才睡下,到中午都没睡醒。

    直到下人惊慌失措前来通禀,张延龄才知道两家府宅被围了的事情。

    “岂有此理,简直不把本侯放在眼里!”

    张延龄匆忙出了屋,气急败坏便要去找堵门的官兵理论,却在前院被张鹤龄拦了下来。

    张鹤龄已先一步去问询情况,在得知是皇帝下令后,顿时生出一种“大势已去”的悲凉感,见弟弟过来,他怒喝道:“作何去?”

    张延龄问道:“大哥,听说外面有兔崽子把咱府宅给围了?”

    张鹤龄黑着脸回道:“是。至于为何,你该清楚,现在事情已惊动陛下,听说领御旨审案之人,是沈之厚,这下你总该知道紧张了吧?”

    “是沈之厚又怎样?他还能无中生有不成?”张延龄道,“之前大哥提醒的事,我都已经办妥了。”

    张鹤龄似是怪责张延龄当着下人的面把事说出来,一摆手:“你们都退下,记得若是有人强闯进来,一概不得阻拦。”

    “大哥,你这算什么意思?咱就等着束手就擒?”张延龄觉得很不甘心。

    张鹤龄道:“这你都看不明白?这明摆着是有人见到咱兄弟二人不在军中,趁着蛇未出洞时先将洞口给堵上……怎么着,你还准备冲出去,回到军中,公然造反不成?那纯粹是找死。”

    张延龄气急败坏地道:“早知道这样的话,昨日我就不该听你的,从军营中回来……今日沈之厚那小子也不敢如此嚣张!”

    张鹤龄叹道:“现在说这些没用,我出去问过了,是江彬派来的人,还有几个百户的锦衣卫人马,人数倒不太多,名义上也只是来保护而非要拿你我去问罪……现在只希望能早些派人传信出去,让太后知道此事,由太后出面帮忙调停。”

    “对对,有姐姐在,看谁敢嚣张。”

    张延龄似乎也理清了思路。

    张鹤龄瞪着弟弟道:“你啊你,若非你胡作非为,何至到如此境地?希望沈之厚审时度势不要深究,否则你我都逃不脱干系。”

    张延龄有些不甘心:“大哥,你的意思是,咱还要求着他不成?”

    “你能求得了再说这话……”

    张鹤龄没好气道,“沈之厚现在于朝中势力,连谢于乔都对付不了,除了陛下能差遣他外,怕是旁人说什么都无用,若实在不得已,别怪为兄我大义灭亲!”

    ……

    ……

    本来年底京城一片平和。

    但随着除夕日全城兵马调动,城内又兵荒马乱起来。

    不过过了中午,街上行人明显减少,尤其是在看大理寺张贴榜文后,时值大年三十,城内又掀起一场大的**,百姓都明白事理,但凡跟自己无关,一概高高挂起,把房门一关便过自己的小日子。

    随后顺天府出动衙差,加上豹房调动的锦衣卫,京营军权很快便被朱厚照派去的人拿下。

    等消息传到大理寺,沈溪组建的工作组才正式开始办公。

    在这之前,必须防备有人乱来,甚至连朱厚照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这更多来自于沈溪的提点,其中江彬起了很大的作用,来大理寺传递消息的也是江彬本人。

    江彬道:“沈大人,您差遣的事,在下均已完成,若是要拿什么人,您只管吩咐一声,在下立刻派兄弟把人拿来。”

    沈溪面对这么一个“能干”的“属下”,并没什么欣赏成分在内,历史上的江彬到底有多无法无天,他一清二楚,这位根本不是他想要收拢的“人才”。

    沈溪简单一笑:“不必了,就算衙门设下来了,审案也未必就是今日,大过年的谁想惹一肚子不痛快?要审案,等明天再说吧。”

    江彬一怔,问道:“大人,今天……不审了?”

    连一边的大理寺少卿全云旭也对沈溪的决定感到意外,看起来风风火火,到最关键拿人问案的环节,沈溪却不着急了,要把事情缓一缓?

    沈溪道:“陛下说过,现如今握有证据的锦衣卫指挥使钱宁不在京城,谁牵涉到案中,本官这里没有确凿的证据,直接把人提来过堂,那不等于打草惊蛇?若是一般人等也就罢了,涉及京城勋贵,更不能操之过急。”

    沈溪大张旗鼓成立专案组,却并不急着审案。

    随即沈溪便打道回府,好像此时的他觉得过年更重要。

    而大理寺上下却不能掉以轻心,钦命成立的专案组就在这里,就算过年他们也不得清闲。

    事情很快传入宫门,张太后本计划趁着过年这当口跟儿子见上一面,甚至打算主动去豹房探望儿子,却被高凤告知,说是沈溪在大理寺准备开公堂审问逆党案。

    “……御旨是陛下所下,不过听说在这之前,沈大人曾去豹房求见陛下,也就是今日之事,之后陛下便下御旨让沈大人到三司衙门开衙审案,还派人将两位国舅的府宅给围了,不过听说现在建昌侯正在寿宁侯府内……”

    高凤到底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他的消息渠道相对广泛些,有张太后作为靠山,他在朝中并不太惧怕张苑的打压。

    张太后黑着脸问道:“这案子明确说明牵涉到张家人了吗?”

    高凤想了下,这才回道:“并未说有关,不过民间已传得沸沸扬扬,消息源头不知从何而起,午后大理寺在京城各处张贴公告,不允许百姓随便议论逆党案。”

    “现在都已经传开了,禁止有何用?”

    张太后有些生气地问道,“提前干什么去了?”

    高凤这次不敢应答,因为他知道这件事他负有知情不报的责任,不过在他想来,就算消息及时报给张太后知晓,最多只是将谢迁叫来嘱咐一番,没什么大用。

    张太后道:“事出时,哀家就跟朝中人打过招呼,当时不是说有人查这案子?张苑那边怎么说的?”

    高凤回道:“太后娘娘,这次张公公没牵扯进案中,听说是锦衣卫的人在查……”

    张太后面色很不好看,又问道:“沈之厚那边是怎么回事?之前不是让谢阁老去跟沈之厚打过招呼?他为何就是要跟张家人过意不去?”

    “这……”

    高凤不知该如何去回答。

    高凤一边想在张太后面前告沈溪的状,一边却又怕被沈溪得知后报复,所以他说话小心翼翼。

    张太后一摆手:“现在你去豹房请见,能见到皇上吗?”

    “老奴怕是难以面圣。”高凤显得很为难,低下头道。

    张太后皱眉:“那就让能见到皇上的人去说,不管怎么样,寿宁侯和建昌侯都是当今圣上的亲舅舅,就算不看他们的面子,也要看哀家的面子,无论这案子牵扯到什么人,他的两个舅舅一定不会图谋他的江山。”

    高凤赶紧应道:“是。”

    张太后想了下,又道:“去告诫一下沈之厚,让他做事小心点,想挑拨陛下跟张家关系的人,都是朝中蛀虫,就算他沈之厚再劳苦功高也不例外……若他还想在朝中当官,就要守规矩。”

    高凤这下为难了,因为张太后的意思,是让他去警告沈溪,心想:“若我去了,那沈之厚不就知道是我在娘娘跟前告状?”

    有念于此,高凤道:“娘娘,要不您派个太监去递话?若是老奴去了,怕是那位沈大人……会多想,以为老奴在背后做了什么。”

    张太后狠狠地瞪了高凤一眼,道:“你不想去?也罢,哀家让旁人去,不过你一定要把话带到皇上那里,再让皇上把围着他两个舅舅府宅的兵马给撤了……真不知他要做什么,旁人不相信,连至亲之人都不相信了吗?”

    ……

    ……

    到下午临近黄昏时,朱厚照终于睡醒,此时江彬从大理寺回来,准备跟朱厚照汇报情况。

    小拧子也在旁,等朱厚照问明情况后,不由皱眉:“沈先生只是在大理寺开了个公堂,却没有审案?那寿宁侯和建昌侯呢?”

    江彬道:“两位侯爷的府宅被围了起来,如铁桶一般,没人能进出。但此时建昌侯并不在自家府宅,而是在寿宁侯府。”

    “嘶。”

    朱厚照吸了口气,道,“朕的这个二舅,非常喜欢惹是生非,二人凑在一块,一定会商议对策,或许会派人去干什么坏事也说不定……城中兵马调动如何?”

    江彬没回答,他往小拧子身上看去,小拧子紧忙道:“回陛下的话,五军都督府遵旨出面,如今九城城门防备都已控制住,尤其是两位国舅的亲信,全都被看管起来……”

    朱厚照这才释然:“还好,还好,幸亏朕早有防备,否则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次行事可说雷厉风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