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熊大王好汉不吃眼前亏,被蜂群一路追了三里地,跑到这里实在是又冷又饿走不动了,蜂群也蛰死冻死的差不多了,熊大王顿时想找块空地,享受美餐。
被成千上万的蜜蜂把全身针灸了一遍,熊大王肿起来的眼皮挡住了目光,没有看见旁边那个被它视为噩梦般存在的老头。
顾不得菊花上的疼痛,熊大王一个屁蹲坐下,探出两只前爪抱起蜂窝就啃。
大张的熊嘴落空了,那个起码重达二十来斤的蜂窝瞬间消失在熊大王胸前。
熊大王一愣,勉强抬起浮肿的眼里观看起四周来。
我的蜂窝,熊大王看见自己的大餐在两丈外被一个不起眼的身影提在手里,顿时火冒三丈。
怒火与饥火焚烧着熊大王的理智虽然它本来就没什么理智。
暴吼一声,熊大王四腿齐蹬,以超乎常熊的敏捷一个飞扑,直奔杜营而来。
此时此刻,耷拉着一边眼皮的熊大王是如此的威猛残暴。
下一刻,熊大王完美化身鸟类,以滑翔的姿态掠过杜营身边,一个大马趴重重的砸在地上。
爬起,奔向一棵百年老树,撕咬,抓挠,一块块老树皮纷纷落下,而凶猛的熊大王却不依不饶,人立起来和这棵与它有三江四海之仇的大树做殊死搏斗,连眼睛都红了,一行滚烫的熊泪夺眶而出。
就在熊大王利用两条支撑腿完美挪移,转到树后继续装腔作势大吼大叫,准备撒腿就跑之时,一股熟悉的香气扑鼻而来。
“黑胖子。”杜营一脚踩在熊大王肩膀上,可怜的熊大王却丝毫不敢反抗。
“你很有当妖怪的潜质,与其以后给观音守竹林,还不如来替我守门吧,可以开荤的。”
杜营如是道。
………【第四十七章 孔丘的对手们】………
杜营伸手在熊大王后脑一拍,顿时熊大王灵智顿开,立懂人言,只是还未炼化喉间横骨,不能开声。
明白自己处境之后的熊大王只得撇撇嘴,垂头丧气的跟在杜营身后下山了。
所谓亡国之君正是熊大王此时最好的写照,山中无黑熊,狐狸称大王,这周边十里方圆又要迎来新一轮的霸主争夺战,林间树下,一个个小脑袋纷纷探出,目送昔日称霸一方的王者黯然离去。
而一些自问有实力问鼎的狐狸,野狼,山猪,猴子,纷纷摩拳擦掌,准备竞选宣言。
杜营是很想试试骑熊的感觉,可惜熊大王的背上实在是不稳当,颠簸抖动,那钢鬃似的硬毛扎的杜营很想宽衣解带,就近一蹲。
回到家中,熊大王得到了小孔鲤的强烈欢迎,孔丘也没什么意见,只是孔家娘子看见自己儿子趴在一只巨兽的脖子上不禁有些担心。
杜营把抱着熊大王舍不得撒手的小孔鲤一把拉开,扔了把棕毛刷子让熊大王自己去池塘边洗澡去。
看着拎着毛刷抱着木盆一摇一晃消失的黑熊,孔家娘子感觉整个世界被颠覆了。
孔丘则老老实实帮着杜营分解蜂窝,取出蜜糖,所谓君子远庖厨只当是孟子的梦呓。
熊大王还是很有水准的,趁着洗澡时没人注意,举起熊掌拍晕一条被水花引来的大鱼,足足十来斤的大鱼被它一顿狂嚼猛咽,吃下肚去。
入冬以来第一餐饭让熊大王有些忘乎所以,吃饱喝足的它忘记了杜营的交代,舒舒服服的趴在岸边晒起太阳来,随着沉重的眼皮渐渐落下,熊大王仿佛又回到自己那个温暖干燥的小窝,舔着自己厚实的手掌,看着树洞外满天的风雪。
那个在雪地里爬行的黑乎乎家伙是谁?是隔壁山的熊妮啊,冷吧?饿吧?活该,谁要你不跟我这个有房有窝的熊二代,要去喜欢我弟弟二大王,后悔了吧?
熊大王做梦了,一切平日里不敢想的是它都在梦里做一遍,最后竟然梦见自己几下把那个白胡子老头拍倒在地,让他给熊大王洗澡刷背。
洗澡,洗澡
熊大王从梦中惊醒,睁开已经消肿的眼睛,只看见大老爷踢过来的一只穿着新木屐的脚。
噗通一声,熊大王以一个完美的抛物线落在池塘当中。
-------------
一处不为人知的幽静山谷里,王诩打断已经持续了四年之久的修行,睁开了眼睛。
那是一双跟管仲一脉相承的无情眼眸,现在还显稚嫩,但是已然隐隐有视万物如棋子之相。
一道红光划空而至,停在王诩上方,光华渐褪,赭鞭现出了本来形状,徐徐落下,降到离地三尺处,被王诩伸手接住。
感受到赭鞭所传过来的庞大信息,王诩凝神收心,全力消化这些记忆。
赭鞭可不只是包含着管仲与盗跖之战的记忆,还蕴藏着历代天机派祖师们所经历的每一场恶战。
这对赭鞭的继任者无疑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使得他们可以在前人铺的路上越走越远。
王诩不敢开启历代祖师们的战斗记忆,只是小心谨慎的把管仲生命最后一战以第一视角浏览了一番。
这已经让他大汗淋漓了,尤其是最后那决定性的碰撞,那把银色巨斧当头劈下的一刻,王诩站在管仲的视角看得差点晕厥过去,身体如同被千万根铁钉钉住了一般,不能有一丝动弹。
当王诩最终从那场大战的回忆中醒过神来时,背上已然湿透,时值隆冬,王诩背上很快结了一层薄冰。
顾不得身上的不适,王诩立时打坐运功,挽救差点崩溃的道心。
刚才在赭鞭的回忆中,王诩感受到了师傅管仲所承受来自于盗跖的压力是何等惊天动地。
此时他才收敛一切骄傲,用心运转破损的道心,一点点以最纯净的精神力量来修复每一点创口。
原本王诩自以为已经不输于恩师,差的只是功力上的积累,所以不顾一切闭关谷中提升修为。
现在想来,王诩发现自己心境差的更远,管仲已然漠视万物,视天地犹如棋盘,除了临死都放不下的师门胜负之念,道心已然全无破绽。
而王诩却连简简单单的生死之念都抛不开,被赭鞭中盗跖的虚影魔形所震慑,以至于不但没有从中受益,反而把自己坚如磐石的道心给弄出一道缝隙。
但是王诩却不后悔,只要他能修复道心上的破绽,无论心境和修为都会大幅度的进步,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这种没有生命危险而感受到实战气氛的虚拟头盔技术,当世之中只有天机派的传承之宝赭鞭能够做到。
当然要把道门种种怪异手段排除在外,跟杜营的记忆探索比起来,赭鞭只能算是个简化了的民用产品。
---------------
在另一处绝谷之中,十五岁的孙武,望着从天而降的斧盾不由得哭笑不得。
自己五年前被楚国大强盗盗跖强行从齐国带到此处,囚禁于万丈绝壁之下,身形自由,但是被盗跖以五成功力在身上设了禁制,若是不能冲破禁制便无法自由出谷。
不知道自己的突然失踪会给自己家族带来什么影响,齐景公可不是什么善类,若是以为孙家欲行逆事,先行转移宗嗣的话,只怕孙家就大祸临头了。
孙武不敢有丝毫怠慢,每时每刻都在锻炼自己的修为,争取早日脱困,赶回齐国。
谁想到天降神兵,传来消息,盗跖居然就这么没了,十五岁的孙武成了魔神派的新掌门,这下玩笑开大了。
囚禁自己的人死了,孙武却没有一点开心的样子,孙武本来还想突破禁制以后抓住那个老贼狠揍一顿,把他也如法炮制禁制功力关到谷底呢。
抚摸着斧盾之上的花纹,孙武黯然叹息,相处五年,哪怕是块石头也被捂热了,虽然口中不说,孙武对这个除了蛮横之外对自己着实关心的大强盗并没有恶感,如果不是那一天自己陪师傅夜观星象,看见北斗文曲星爆射一道华光掠过南斗,师傅也许就不会这么早离去吧。
一定是一个师傅很重要的人逝去了,才会让师傅不顾一切,用十天时间写下整部魔神典,离我而去。
孙武想从冷冰冰的神兵上感受盗跖留下的一丝温暖,手指骤然停住,拿起大斧仔细观察了半天,又看了看盾牌。
冲进自己存身的石洞内,孙武拿起床头上四册厚厚的魔神典翻看起来,一句句和斧盾上组成花纹的细字相较对比。
盗跖留下的魔神典和斧盾上刻画的竟然看似差不多,实质上居然已是大不相同。
在盗跖手书魔神典的最后,孙武找到了答案。
盗跖作为存活的最久的魔神派传人,虽然已经不能改变自己必将毁灭的运功路线,但是殚精竭智的借鉴君子一脉的守心除魔法门,以十天时间为孙武打造了一套不会被魔念所困的魔神典。
此后孙武的修行尽可以像历代魔神派祖师一般吸收战场上的杀戮绝望之气修炼,而不会被随之而起魔念所困,尽可以突飞猛进,走上一条历代祖师都不曾走过的康庄大道。
孙武陡然跪于地上,对着斧盾连连磕头,九拜之后,额头已然见血。
这是盗跖等候五年之久都没有等来的拜师之礼。
………【第四十八章 曲终人散】………
杜营用了三天时间,用木屐鞋教会了熊大王割草,喂牛,扫地,做饭,烧烤等一系列家务。
一个点炉子就让生性怕火的熊大王练了整整一天,野兽畏惧火焰的本能才被克服。
洗衣服这种事没让熊大王去学习,一是熊大王有天生缺陷,爪子不适合在衣物上搓揉,二是杜营的衣服用不着洗,脏了之后只要以大道之力催动时间法则,立刻能让衣服恢复到全新的样子。
杜营很想在空闲的时间里带着小孔鲤到处转转,可惜小孔鲤死活不肯离开熊大王身边,用饴糖都引不走。
天大地大,小孩最大,杜营只好由得他去。
不过事后跟熊大王耳提命典了一番,要求熊大王要好好照顾这位小祖宗。
私下里杜营也没有亏待熊大王,传授了许多绝技。
滚桶啊,滚球啊,倒立翻跟斗啊,骑单车由于难度大,又没有器械,所以无限期搁置。
熊大王被杜营介绍的修妖基本功给惊到了,没想到世间还有如此修妖之法,登时冬练三九,每天没事就躺在地上抱着个木桶用四腿划弄,以求早日成妖。
为求全套成妖功法,熊大王不惜清早起来割草喂牛,半夜还要看家护养,白天还要仔细研究烤肉工艺,一连辛辛苦苦做了十几天,这不,杜营认为它这些天功劳卓著,值得表扬,就破例多传授了一招入门打熬身体的法门。
这个法门可了不得啊,据大老爷说是最适合熊族修炼的一门功法,大老爷在天上看见的熊都会这手,不会这招简直没脸跟别的熊打招呼。
走钢丝,这就是那个法门奇怪的名字,大老爷先是让本大王在一根根木柱子上来回走,等到熟练了就把柱子越换越小,最后据说要在一根拴在空中的小绳上走几个来回才算完。
听说大老爷还有更加厉害的钻火圈没有教,熊大王干活更卖力了。
斟茶递水,做饭烧菜就不说他了,有时候杜营出游,牵出大青牛想要骑上去,却发现熊大王在一边有样学样的学大青牛四脚着地在地上,呲出一口獠牙欢迎大老爷上背。
要说熊大王的资质真是没得说,花几天功夫就把一些入门功夫练到极深处,现在已经可以边踩着大木球走动,还同时在脑袋上顶上七个碗。
进过几天接触,孔家娘子已经完全放心把三岁的小孔鲤交给这个黑乎乎的傻熊带了。
这憨货看似粗鲁,实则很是心细,颇有耐心,跟小孔鲤玩的很投机。
自从来了熊大王,小孔鲤基本上不再哭闹了,每天一睁眼就是去牛棚找熊大王玩,晚上往往夜深了还是不肯睡觉。
还好孔丘颇有威慑力,这才没有让小孔鲤恃宠生骄,和熊大王同吃同住。
倒不是嫌熊大王脏,自从做了杜营的宠,熊大王一天洗三个澡,身上没有任何虫子跳蚤,绝对干净卫生。
孔家娘子主要是担心熊大王晚上要是睡相不好,一个大翻身,三岁的小孔鲤只怕就会被它强制扁平化管理了,所以玩的再晚也要小孔鲤回房睡觉,绝对不许在牛棚借宿。
一连十余天,孔丘忙完了此次齐国还鼎之事,被鲁昭公慧眼识珠,提拔为大司寇,可谓炙手可热,权倾一时,满朝侧目者良多。
孔家门口也时常来一些外来人士不停窥望,以至于经常有人把杜营当做是孔丘父亲而行参拜大礼。
杜营有便宜就占,也不否认,以至于不少人出于巴结心态先行道喜,再向他请教如何能老当益壮,花甲之年居然得子,被杜营变脸踢出院墙外。
送礼之人也是良多,孔丘一概收下,第二日就派车运到宫中献给鲁昭公,说是朝中百官之贺仪,但是并不把名单呈上,给送礼之人留下面子,这些人又是害怕,又是感激之下,也不敢继续纠缠孔丘,杜营对他这种做法很是赞赏,这的确很是符合孔丘自己所把持的中庸之道。
有一些豪强大家想要拉孔丘入伙,派一些强壮的勇士携带重礼上门拜访,恩威并施,想要让孔丘屈服,结果勇士和重礼都被孔丘留下了,转天送给鲁昭公,这次就没有替人家留面子了,毕竟勇士这东西鲁国就那么些,是谁家养的一目了然,等于直接打人家的脸了。
看见孔丘如此强硬的一面,许多慢了一步的豪强不由的暗自庆幸自己的迟钝,没有被人杀鸡儆猴。
新官上任,孔丘更显忙碌,但是每天晚上还是跪在席前向杜营请教周礼,全然不因为自己升官而有一丝倨傲之色。
看见年关将近,孔丘越加繁忙,周礼已经教的差不多了,杜营觉得自己也该是时候离去了。
孔丘追寻的是有迹可循的天道,鲁国将是他印证自己所学的最佳地点,每一代君子一脉的传人都是在朝中修炼自己的道心,使之更加坚毅,万劫不侵。
而这闹闹哄哄的地方却不是杜营所喜欢的,他只喜欢游山玩水,四处猎奇,能在这里逗留这么久实属特例。
晚上把打算跟孔丘一说,孔丘也不好阻拦,只是恳求杜营过了年再行上路。
可惜的是杜营走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不想在此过年,人一多就会想家,而永远回不去的杜营不想在过年时扫孔丘的兴。
自己一个人上路,对寂寞的抵抗力应该是会变得强一些。
小孔鲤听说白胡子老爷爷要走,死拉着杜营的衣角不肯松开,扑在杜营怀里死命的哭,连父亲孔丘的言语也呵斥不住,这种事孔丘也不好强自责骂。
杜营抱住小孔鲤细声安慰许久,小孔鲤只是不肯,紧紧搂住杜营脖子,生怕白胡子老爷爷走掉。
一家人从开始的感伤离别变成了劝解大会,可惜小孔鲤死硬得很,软硬不吃,夜深还是不肯睡觉。
最后杜营无意中说起熊大王不会带走,留下来陪他一起玩,小孔鲤这才很干脆的松手放开,乖乖回房睡觉去了。
杜营看见这三岁的人精,哭笑不得,感情先头全是自己自作多情,人家主要目标根本不是冲自己来的。
给熊大王打好当幼教的预防针后,杜营把妖怪必杀技钻火圈教给了它作为奖励。
看着感激涕零的熊大王,杜营不由的暗叹道,动物真好骗。
………【第四十九章 王的传说】………
在薄薄的晨光中,杜营走出了孔家,睡意朦胧的小孔鲤趴在母亲身上,只是和白胡子老爷爷挥了挥手就又睡过去了,熊大王则是一边踩着滚桶一边向杜营挥手。
告别依依不舍的孔丘一家,杜营驱牛而行,直到数里外回头还能远远看见几个身影在山头上流连不去。
杜营并没有直接离开鲁国,而是去宫里转了一圈,道门传人做起贼来也是无往而不利,在没有任何人发现的情况下,顺走厨房大量东西。
杜营从管仲那收来的战争赔款已经全部留在房里,没有带走,给孔丘留书,让他拿这些钱修建个学堂,以作为讲学之用。
想来孔丘靠着这比横财也能够一世衣食无忧了,不用再每个学生收十条腊肉当学费了吧。
不过想想也可惜,孔丘以后可是有三千弟子啊,每年收上三万条腊肉孔家才是世界最早的肉联厂吧?
孔家腊肉,孔家火腿,孔家脆脆肠呃,想多了。
嗯,还不算,好像商纣王比孔丘早,搞了个叫做酒池肉林的品牌,成了中国驰名商标,要不是周武王强行收购的话,说不定商纣王会把两个品牌发扬光大,成为世界第一大酒类企业和肉产品公司。
想到自己的馈赠有可能就此扼杀中国肉制品行业的领头羊,杜营不禁心头寒起,穿越者果然是个多做多错的职业,随便一个举动就决定了未来事物的发展走向。
算了,还是把机会留给春都双汇他们吧,杜营摇了摇头,抛开杂念,摸了一葫芦刚刚从宫中顺来的上好米酒,品味了起来。
门卫们有人知道杜营和新任司寇大人关系匪浅,自然不敢阻拦检查,列队欢送老爷子出城。
于是杜营大大方方的带着大包小包从宫里顺来的贼赃离去。
几个时辰之后,新任大司寇孔丘就带着手下几十号人来到宫里,侦查厨房大量肉脯佳酿被盗一案,结果自然是不了了之。
杜营没想到自己一时口腹之欲,让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孔丘第一把火就点在了一个哑炮上,响都不响。
穿州过府,一路西行,杜营吃光酒肉就在附近找个国都补充一下余粮,一路很是惬意。
这年头国家也多,数以百计的国家密密麻麻的散布在华夏大地上。
名以食为天,不管多大的国家,君主的伙食肯定是差不了的,所以也就成了杜营主要劫掠对象。
当然也有一些豪门大户,其奢侈华丽之处尤其超越了一些小诸侯国,铺张无度,自发自觉的引着杜营对自己家出手。
好在以杜营的能力手段,所谓的万贯家财完全没有看在眼里,拿着都嫌占地方,才不至于让这些诸侯们一夜赤贫。
事实证明,所谓的吃哪补哪的言论是有一定道理的。
老聃原本枯瘦的体型让杜营一路好酒好肉的养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