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姜或本人也是在那张脸上打量了好久才记起此人!这倒不是姜或不记仇,只是那时年幼,如今已经过去五年之久,印象有些模糊罢了。
但是这五年来,他总想着有朝一日,出广陵,入安夏,血染京师,第一个要杀的就是这个当众逼自己退位的逆臣杨安。
不曾想,今日却在这广陵城外见到杨安。姜或仇上心头,神色不由得有些扭曲,本想让秦正上前当场格杀此人,但还是忍了下来。
方弼上呈历阳血书给朝廷,至今也有半月之久,算算时间朝廷差不多该派使者下来了。而且杨安身为上林宫卫尉却不在宫中主护卫之事,反而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广陵国,很显然是奉命而来,如果自己当场格杀此人,无异于当众树旗反叛,于己无益。
“杨卫尉,不在上林宫护好你那皇帝的周全,怎么千里迢迢来我这小小广陵国?可是皇帝有命与孤,还是卫尉你有见教与孤啊?”
姜或阴冷冷的说着,既使忍下杀心,但自己好歹也是一方诸侯王,对他不客气又如何!
“想不到几年不见,广陵王还记得本侯,甚感荣幸!”杨安冷笑着调侃了一句,又开口说了起来。
“本侯确实有使命在身,只不过嘛,并不是陛下有命与广陵王。适才广陵王在忙,本也不想发声,只不过见广陵王如此深得民心,出声助好罢了,还请莫要见怪!”
杨安也不跟姜或客气,几年前他还是皇帝的时候,他都不怕,更何况现在!
就这样,两人话不投机,针锋相对起来。
一旁方弼听见两人对话,明悟来人是当朝九卿之一的上林宫卫尉杨安。明白了两人之间的恩怨,立马上前抱拳见好道:“朝廷天使降临,何不早派个差役过来支会一声,本府好让人备下酒菜为天使接风洗尘!”
“有劳方国相了!”方弼乃是一方要员,他跟广陵王不同,杨安当即回了一礼,脚上却没有移步要上前的意思。
姜或见方弼出面招呼了,当下怒甩衣袖,冷哼道:“既然不是有皇帝使命与我,那我们走!”
说罢毫不犹豫的转身上了车驾。
“哼!竖子罢了。”杨安知道对方不会理会自己,嘴上轻声骂了一句。
但是不巧,姜或正好耳尖听到了,当即怒上心头,又喝了一句:“嗯?竖子说谁呢?”
“没说谁。”杨安本只是轻骂一句,不想被姜或听到,神色有些尴尬。要知道,怒骂诸侯王也是一项罪名,当即开口辩道。
“竖子没说谁就好,走了,不用理会于他。”姜或不再理会,直接进了车驾,招呼所有王宫私官和他带来的王宫三百卫士一起进城。
只留下国相方弼、都尉赵枫和蔺离等一众相府官吏接待杨安。
杨安被姜或反将一军脸色有些难堪,但也不好再发生说什么。
两人对话,一旁众人尽收眼底,虽然有些人想笑,却不敢笑出声。只有方弼干咳几声,上前再拜道:“天使舟车劳顿,还请随本府入城小憩。”
“走罢,本侯还有使命在身,先入城叨扰方国相与赵都尉一番了!”姜或已经入城,杨安只得转头应了方弼一声,然后又朝着赵枫作了一揖。一旁的赵枫见状赶紧下马回礼,然后让人上前牵住杨安坐骑,引众人入城,直奔相府而去。
姜或这边气呼呼的入了王宫,身旁楚羽、秦上缺等人一时间都不敢触霉头,皆闭口不言。一直到了宫内,姜或这才平缓了一些情绪,先开口对着楚羽说道:“秦从尉,你且去找蔺离打探一下杨安这个杀才来我广陵国中是有何使命。”
秦正刚站好,听见姜或有令,当即作揖允诺,先退了下去。
姜或和秦上缺、楚羽三人在王宫前殿等了起来,姜或自从见了杨安后,有些不淡定起来。更是想起了先师席明,可以说他就是活生生被杨安这个马前卒给气死的。现在马前卒成为九卿之一,朝廷柱石,就连报师仇都有些困难了。
左等右等,见秦正还没回来复命,姜或有些坐不住,对着楚羽问道:“楚卿,孤王日前让你从流民之中挑选一些无家可归的壮汉充当校经处护卫,此事办得怎么样了!”
“已挑选二十余人,不过都还没训练过,身手恐怕有些欠缺!”楚羽听出了姜或的意思,开口回道。
当初广陵王挑选流民中精壮之人到城东开垦荒田。又让楚羽暗中挑选几十个有些身手,家人又在水灾中罹难的壮汉,用以日后校经处搬到张府充当门面。虽然话上如是说,但楚羽明白这是姜或让他借机加强校经处的力量,日后可以用来做一些事情。
“罢了,既然流民已散,楚卿这几日若有空闲时间,回去收整一下张府,过上几日将校经处搬到张府去。好歹也是我广陵国名扬江南之所,门面上也要好看些。”姜或没有再强问此事,只吩咐楚羽做些准备。
“王上,相府传来消息了!”楚羽这边刚起身唱喏,秦正便急匆匆走了进来。
第五十八章 掌权容易()
这边刚吩咐楚羽下去准备好校经处移府之事,那边姜或等了很久的秦正刚巧急匆匆前来进禀。
姜或连忙端正了身姿,示意他可以说了。
秦正来到殿中后,神色似乎有些急狞,急忙抱拳作揖道:“王上,臣已找蔺学经询问清楚了。杨卫尉此次是来我广陵国中合符征兵的,有皇帝亲谕,要我国中都尉在三日内征发三千整备齐全的兵马到江都待命。而且杨卫尉没有停留赴宴,合完兵符后便出东城而去了。”
“杨安要征我广陵国三千兵吗。”姜或挥手示意秦正到一旁坐下,脸上尽是意外的之色,左手捏成拳,不停的轻敲着身前的案桌,口中不断喃喃自语着,好像在思量什么,“江都?江都!此县东接舆县与西临海陵,接是临淮郡治县,只有往南是吴国丹阳句容。孤王这便宜侄儿要动兵……若所料不错的话,朝廷这是要借此吴王鲸吞历阳县民之事来拿吴国树威,杀鸡给天下诸侯看呐!”
姜或沉思了许久,原本他还想派人寻机刺杀杨安,为先师席明报仇。现在人家却是来调兵,如此一来刺杀能不能成且在两说,眼下这姜意和吴王姜择明显是要有大事要发生了,此时自己要是作壁上观,待时而发,那才是上上之选。
“蔺卿还有跟你说什么吗?”独自思量了一会,姜或又开口询问了起来。
“蔺学经还说,杨卫尉令赵都尉在江都待命,言半个月内有令兵前来传令,则即刻起兵走水路,取道无锡,兵入会稽。如无令兵,则继续在江都待命,最迟月内会有使唤。”秦正连忙补充道。
“哈哈,如此正好。秦从尉,你去挑选几名好手,远远跟着杨安,孤王倒想要看看他们想要如何!”
“喏!”秦正才座下,现在姜或另有调遣,当即上前抱拳领命退了下去。
秦正退了下去后,殿中只剩下姜或和秦上缺。
秦上缺自任王宫中尉一职来,出了护卫姜或周全,鲜有另外调遣。姜或这边没有说话,秦上缺也很识趣的不怎么开口,他知道要融入姜或心腹圈,需要一定时间。
姜或陷入了沉思,看来楚羽所料不错!李承上位必定要从诸王手中抽回权柄,现在正愁没有借口呢,吴王自己拿着把柄撞上门了。
李承这次如果能拿下吴国,成功树威的话,朝廷绝对可以震慑住诸王。
但是吴国在诸侯国中实力尚属前列,位在齐、赵之下,与鲁、越齐平,绝对不是一块任由拿捏的软骨头。
而且姜意以杨安为使,此人勇而不惧强权,定不会因为忌惮吴国之强而裹足不前。现在杨安出城东,一定是直奔海陵县去征发民夫,以备吴国有乱。
如此一来,朝廷和吴国之间一定精彩非凡了。
秦正这才退去,刚离去一会的楚羽又折返回到殿中,对此姜或投去疑惑的目光。
楚羽看了一眼姜或身旁的秦上缺,姜或立马会意,秦上缺也有自知之明,当即起身深揖拜道:“宫中些许防务还需要臣去处理,臣请告退!”
“秦卿下去吧,若有要事,孤再唤你。”姜或挥了挥手,秦上缺毕恭毕敬的退了出去。
“王上,臣下刚到校经处,便有京中消息传来。”
楚羽等秦上缺退出殿外后,这才跪坐到姜或身前,继续小声说了起来。
“皇帝以李大夫为使,南下吴国宣旨。刚好校经处有人把吴国侵吞朝廷矿地的书简递给了李大夫,然后皇帝便加派杨卫尉为副使。此次他们要吴国交出历阳县民,并削吴国丹阳郡,还要执吴王太子回京受刑。”
“李承为使?不是杨安吗?”姜或听见是李承亲至,有些意外了。
“王上,李承身为御史大夫,领内史事,杨安高居上林宫卫尉。朝廷却以此二人为使去吴,想来朝廷势在必得!”楚羽说道。
“确实如此,朝廷此次势在必得,才会以此二人为使。刚好秦正来报,杨安来我广陵就是拿着兵符来调兵了!朝廷就是知晓吴国不好对付,才会如此大费周章!”姜或同意的说道。
“朝廷调兵?难道杨卫尉来我广陵国中就是为了调兵吗?”楚羽小声的反问了一句,沉思了起来。
“李承此人勇略双全啊,不愧是姜意之柱石!我大夏百年来,非藩王作乱外,还未曾有过削诸王封地之先例。这吴王也无非是鲸吞两万生民,却用此重罚,吴国岂会请与!知晓个中难处,李承还敢亲自为使,拿吴国开刀,奇人也!”姜或以为朝廷最多剥夺吴王一些特权,没想到现在竟然是直接削夺一郡之地,让他十分吃惊。
“看来王上时机将至!”楚羽笑着朝姜或打拱。
“孤已经让秦正前去打探消息了。”姜或开说先说了一句,打量了楚羽几眼后,突然计上心头又开口吩咐道:“楚卿,你也去发些校经处人马到吴国境内,如果能趁机搅乱吴国这摊浑水,岂不乐哉!”
“喏!”楚羽起身朝着姜或行了一礼后退了下去。
见众人都已经调派出去,姜或伸了个懒腰,直接半躺在王座上休息起来。
今日先是在流民里尽得民心,又是遇到仇人,再是得知朝廷和吴国即将爆发冲突,让他从中看到了希望。
这一切变换得太快,他需要静一静来整理整理。
这时守在宫外的荆女见楚羽退去,殿中只余广陵王一人,连忙走进去给姜或捶起了小腿。姜或也没有拒绝,就这样享受了起来。
……
……
李承自离开安夏后,一路上紧赶慢赶,走了十几天这才来到丹阳的句容县。
两人到九江曲阳时,杨安就告辞了李承,领着十几骑拿着兵符沿路到九江郡中的东城县、广陵国、海陵县等地征发兵马民夫。
现在李承住在句容的驿馆里已经有两天了,在这等着杨安回来缴命,就能继续前行,前往吴都会稽一会吴王了。
他进入句容没多久,早有派出来的探子已经在九江、会稽两郡中查明了几处吴王驱除朝廷设下官吏,侵占铜铁等矿的一事。
接到消息的李承,当即恼羞成怒,大骂吴王一顿,还上疏一封直接让人送往朝廷。他深知知道此行艰辛,这世道从来都是掌权容易,却权难,这常起还真是会给他出难题啊。
第五十九章 手心手背()
李承在句容驿站里又静坐了一日。
今晨又有一路探子来报在句容龙华山下发现了广陵国相所禀的历阳县民,不过因为看管太严,无法接近。
既然已经确定了吴王诸多不法之举,李承有些见怪不怪了。
他本借口水土不服在句容迁延了几日,现在看来已经差不多掌握了吴王姜择的罪证。
李承还意外的发现了吴人皆富不贫,令人打听到吴王姜择在封内削减各种税收,这让他更加笃定吴王侵铜私铸钱币,才会如此施恩于民,收揽民心了。
打定主意第二日如果杨安还未到此,就不再继续等了。这会稽城,他愈发迫不及待的想去见识见识了。
好在过了一夜,李承正准备出发的时候,门外就有人来报杨卫尉回来了。
“杨卫尉,此行可算顺利?”李承召见了杨安后,开口就问了起来。
杨安肯定的答道:“一切准备妥当了,只要吴王敢作乱,几处大军会立刻南下,兵困会稽。”
“那我们这就一同前往会稽城中会一会这个吴王!”说罢李承起身走出了驿站,杨安赶紧随上。
……
……
会稽郡,得名于会稽山。
根据史书所载,上古时期曾有一开国之君会天下诸侯于此山,计有功,爵有德,故得名会计。后来文人称会计为会稽,故得名。
大夏太祖得国时,置会稽郡,治会稽城,又名因为是吴国治所,别名吴城。
此时,会稽山一山脉之中。
这里刚刚下过一阵暴雨,空气中还弥漫着浓浓的雾气,置身其中,给人一种世外仙人之所的感觉。
深雾之中,却有一庞大建筑群,皆土木草石所筑,显得有些潦草。
不同于外面那能让人静下胸怀的浓雾,浓雾深处的建筑群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还没靠近,就能听得有一声声壮汉的嘶喊,还有那“叮…叮…”之声不绝于耳。
人群之中,一鹤发老者,正满目精气神,身着黑色长袍,头戴高冠,腰悬三尺佩剑,昂然漫步穿梭。老者身后跟着一个同样黑色高冠长袍的中年人,一旁则是几个棕色官袍的随行者,最后面才是一群穿着红色戎装的士卒。
“王上,刚才探子来报说朝廷使者已经到离开句容驿站了,约莫再有三两日便到我会稽城中了,我们不回去吗?”老者身旁的一个身着棕色官袍的中年人抱拳问着。
鹤发老者正是这吴国一代雄主,吴王姜择!
几年前,常起要借兵诛张通,废姜或,吴王是第一个答应的。后来他又游说赵王、齐王一同跟常起要了这“自置吏”之权,才同意尊姜意为帝,开了诸侯王掌权之头。
姜择自掌权后,便盯着国内各处不放,但是碍于常起掌文武大权,宗正令姜歆居中斡旋,一直都是敢想不敢做。现在常起不在,吴王便肆无忌惮起点,狂揽封内各处大小权力,私铸钱币武器,还施恩于国民,俨然把吴国打造成一个只听他号令的富国强国。
也正因为如此,姜择才敢在借此水患之机挑战朝廷权威,他自恃常起新去,姜意立足未稳,断然不敢拿自己如何,最后只能吃哑巴亏。
现在听到身后佐贰开口让他回郡中接纳朝廷天使,原本还挂着笑容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了起来。
“王宫之中尚有敇儿在,这迎接朝廷天使之事,让他去办就行了。”
吴王姜择不快的说着,走到一火炉旁,立马有个赤裸着上身的壮汉从水中拿出一把刚淬炼冷却好的长剑,双手敬奉到姜择之前。
姜择伸手接过长剑,仔细端详了起来。
一旁的中年佐贰却没有放弃,继续说道:“听说这次朝廷派了御史大夫李承和上林宫卫尉为使,王上不去一见,恐怕有些不妥吧。”
“哼,有何不妥。御史大夫和卫尉又如何?孤乃吴王之尊,若在那郡中就给这朝廷天使几分薄面,现在孤既然不在郡中,犯不着非得赶回去。”姜择说着,手上没有停下动作,轻轻查拨看这剑的锋利程度。
“王上,恐朝堂之上……”中年佐贰正欲再劝,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姜择打断了。
“休要再劝,他姜意剑利,我吴国剑不利否?”姜择狠狠说了一句,手上的长剑当即斩在一旁的栅栏上。儿童手臂一般粗的木头被姜择这狠狠一斩,竟然被硬生生斩成两段。
姜择身后一群随从当即发出一片叫好,只有那名中年佐贰的脸憋成了猪肝之色,迟迟说不出话来。
姜择继续拿起长剑,端详了一下发现没有豁口,连连开口说道:“好剑!得此利器,我吴国何惧姜意那黄口小儿!”
“父王,不如让儿臣领几百士卒半路击杀那李承等人?”姜择一旁同样黑袍高冠的中年人开口说话了。
“愚蠢!”听到那人开口要杀李承等人,姜择气不打一处来,当即怒骂一句。
“平日你,你猎杀些朝廷吏婿,父王倒不说什么了,今日你斩杀这朝廷天使,当朝御史,无异于树旗起兵。如今我吴国与诸国准备尚且不足,若被朝廷所败,届时你我父子还有立锥之地?”
“既然不能用我吴国官兵,那儿臣差人去支会山匪蟊贼,于路拦杀朝廷使团不就可以了?”中年人正是吴王太子姜威,见姜择不同意自己的意见,开口再道。
“些许蟊贼,他杨安可是上林宫卫尉,身边亲兵皆是精锐之士。让他们前去,除了打草惊蛇,于事无益。”姜择刚被长剑勾起来的兴趣,被姜威这么一闹,一下子又下去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父王究竟想要如何?这次朝廷遣使前来,肯定是要罚我吴国,难道我们就这么坐视不理吗?”姜威连续被拒,有些泄气。
“此事你不用操心了,好好的在这里督造兵器,磨一磨你的锐气!看你样子,比你敇弟差多了!”姜择丢下长剑,转身欲走。
“父王,自那朝廷颁下《推恩令》,敇弟每日都想着上疏朝廷裂土封侯。父王不曾阻止便罢,为何还让敇弟接待朝廷使者,这不是让他亲近朝廷,分我吴国封土吗?”姜威突然唤住姜择说道。
姜择并没有立刻答话,只是伸出一只手掌翻了翻,才开口说道:“你与敇儿都是孤王骨肉,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孤王如何取舍?不过你也放心,郡中孤早有安排。敇儿不会如意的!”说罢姜择不再理会姜威,抬腿便走。
第六十章 吴中震泽()
据传几千年前,吴中大地出一祸世巨妖,名曰“太”,其动则山崩地裂,水泽皆枯。一日间便杀死吴中几万生民,怨气直冲天庭,天帝谴玉清金仙持仙家至宝下凡除妖,双方大战数日不分胜负,最后上天降下巨雷,才劈杀巨妖。
巨妖既死,覆躯将倾,势若山崩,触地,地为之陷,纵横百里而成巨坑。
因巨坑临入海口,大江之水倒灌三日,这才填满巨坑。
因此人称之为震泽,亦称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