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帝统天下-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寿摇了摇头,低声道:

    “听尔之言,这个刘瑶怕是不怎么好打发,走吧,就让吾看看,这个敢与齐王作对之人,是何方神圣!”

    陈寿亲自出门迎接,刘瑶才在奴仆的搀扶下下马,见到地上多有泥尘,眼中闪过一丝嫌恶。

    如此一幕让本就不怎么感冒的陈寿愈发失望,不过还是按照礼节,将其迎入大厅。

    刘瑶整个过程都没有说话,仿佛只是来公事公办,根本没有给陈寿好脸色。

    “咳,王上驾临寒舍,让这陋室蓬荜生辉,不知劳烦王上前来,可是有何要事?”

    刘瑶也没什么耐心,加上陈寿看起来气质普通,不像很有才华的样子,所以只是平声道:

    “奉皇兄之命,来请先生东宫一叙,陈先生,走吧!”

    陈寿久经人事,当然看出刘瑶的轻慢,不过他不仅不生气,反而暗自高兴。

    虽然如此,表面还是道:

    “启禀太子,某最近正在研究《山海经》,颇有灵怪妖虫之得,却不知太子殿下唤下官作甚?”

    陈寿之言,立即招来刘瑶和仆人的轻视,治国不读书经,却专研什么鬼怪离学,在刘瑶他们看来,这就是不务正业的表现。

    “侍郎之意,本王已知,若是陈侍郎实在忙碌,本王在兄长面前自会转告,告辞!”

    从“先生”到“侍郎”,表面上是从私称到公称,却表现出刘瑶的所有想法,或许在他眼中,用先生是高看陈寿了。

    陈寿心里松了一口气,毕竟自己躲过一次,表面还是不动声色道:

    “那就多谢王上了,恭送王爷!”

    虽然是拱手相送,却没有丝毫移步的意思,这让刘瑶感觉很没面子,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陈寿却不管这些,嘴角含笑地看着刘瑶消失门外,然后才转身吩咐道:

    “近日吾多梦,日夜思恋故去的老母,打算回安汉去盘桓些时日,汝去准备一下。”

    老仆躬身而退,心中却是越发佩服陈寿的智谋。

    刘瑶回去将陈寿的种种不敬数落而出,又强调陈寿专注鬼怪而轻治学,脸上一副笑容,那意思就是:

    吾就说吾是是对的,汝偏不信,现在信了吧!

    刘璿却是气得直直指着刘瑶许久,终是没有骂出声,然后他转身对侍卫令道:

    “去给孤请张绍,邓良来,另外派人去看看,陈寿还在否。”

    刘瑶对刘璿对陈寿的上心很不以为然,却也没有继续说什么,而是跪坐在竹榻上,安静地等着。

    “太子殿下,不知找吾二人前来有何要事?”

    刘璿不愧在朝廷呆过,上前亲切地拉着两人进入大殿,温和道:

    “孤当二位为臂膀,有事无事都应当多加亲近,何来有事才见面之理?”

    几人分位坐定,张绍就直接开口问道:

    “殿下莫非忧虑着襄阳那位?”

    刘璿见到张绍直言,而邓良也是一脸正肃,索性也不寒暄了,默认般点了点头。

    邓良见此眉头一皱,迟疑着开口道:

    “殿下之忧,亦是吾二人之忧虑,太子之虑,在于朝廷百官的支持,和军队威慑罢了,只是……”

    邓良的话终究没说出口,但是几人都明白,如今刘谌势大,在蜀中更是被传为大汉中兴之主,可谓在实力上,和在民心上都更甚一筹。

    邓良如此直白,饶是刘璿和刘瑶的神色都不太好看,一旁的张绍见此,急忙道:

    “话虽如此,但是殿下乃是陛下亲封太子,而且居东宫多年,可谓名正言顺,而那刘谌再强,也不过一善战藩王耳。”

    这话一出,才让刘璿面色好看些,不管怎么说,他始终是正统太子,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个讲究嫡长顺位的时代,可以赢得很多文臣的支持。

    “大家支持也没用,若是刘谌心怀不轨,六万甚至更多的军队大举开进,什么都是虚妄。”

    刘瑶在旁边嘀咕一时,却在刘璿那凶弑的目光下噤声。

    “殿下,如今近三万的羽林卫掌控在护军将军诸葛大人手中,何不与之联合?”

    张绍沉思半晌,忽的眼睛一亮,开口道。

    听到这话,刘璿神色莫名,还是邓良开口道:

    “张大人莫不是忘记了,如今诸葛瞻的两子都在刘谌手下用事,汝觉得他会帮咱们?”

    这话不禁让刘璿想起,之前与诸葛京在会猎时相见的场景,那时诸葛京将刘谌奉若神明,所以刘璿也是叹息一声,颇为失落。

    张绍见此讪笑一声,然后闭口不言,他也不希望因为失言,而在这个圈子失去地位。

    “为今之计,只有两人可以助殿下等了!”

    邓良沉思良久,最后颇有些无奈地道。

    “快说,那两人?”

    刘璿闻言大喜,急忙开口问出,激动之下,竟是紧紧抓着邓良的衣襟,将其憋得满脸通红。

    刘瑶见此,急忙上前拉开失态的刘璿,刘璿发现自己失态,也急忙道歉。

    邓良哪敢接受,也是连忙躬身回礼,然后在几人的目光下开口道:

    “若要援助,身边不但要有支持,外援也是需要的,张遵和吕祥两人,正好符合。”

    张遵,张飞之孙,目前正在羽林卫中任职,手下有五千兵马,倒是可以一用。

    所以,当邓良说张遵,几人都是一点头。

    但是当说到吕祥,刘璿两兄弟都是一脸茫然,显然对此人很陌生,但是刘璿久理朝事,感觉仿佛在何处听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见此,张绍抢先献宝似的将吕凯祥的生平讲来,唯恐邓良再次夺他风头。

    吕祥此人并无太多名气,但他却是是南中的地方豪强,原因无他,因为他的父亲是吕凯。

    吕凯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并无太多名气,但是在蜀汉,还是有些知名度的。

    当初南中四郡反叛,独永昌功曹吕凯和郡丞张伉据城死守,虽吕凯最终被蛮兵杀死,也得到阳迁亭侯,南中校尉的封赏。

    吕凯死后,诸葛亮平定南中,任用年龄不过及冠的吕祥为南中校尉,袭爵亭侯。

    别看校尉官衔不高,须知诸葛亮当初在剿灭叛乱时的政策是蛮人治蛮,兵力粮草都是来自南中大姓。

    虽然战后重置四郡,却任用本土人治理南中,而吕祥则被任命为南中校尉,统领四郡兵马。

    转眼间,四十年过去,南中再无战事,吕祥和四郡逐渐淡出历史视眼,但是不得不承认,吕祥实际上已是南中霸主。

    按照邓良张绍估计,若是吕祥大起四郡兵马,恐怕不会少于四万,毕竟蛮夷是以武立世。

    听到张绍一番解释,刘璿先是一喜,毕竟能对付刘谌的,在这个时代并不多。

    但是随即他又眉头一皱,迟疑道:

    “吕祥独霸一方多年,若是其不尊号令,孤手中无压制手段,又当如何?”

    邓良似乎早有预料,见此只是轻笑道:

    “殿下,那吕祥不过凭借其父之功,才有如今地位,究其本身,还是一个无知小儿,至于现在嘛,怕是好不到哪去!”

    邓良如此一说,刘璿顿时大喜,抚掌道:

    “好,只要吕祥出南中,他就没了根基,没有半点威胁。”

    然后,刘璿就派手下得力干将前往不韦送信,同时让邓良去拜访张遵,探听其口气。

    远在襄阳的刘谌当然不知道,刘璿已经在绞尽心思想办法对付他,此时却是坐在襄阳太守府后花园,盯着一棵叶黄的树发呆。

    “哎!叶黄了,秋到了!”

    站在旁边,矗立如山岳的诸葛京一脸不解,落叶年年有,何须如此伤感?

    却在此时,花园墙外突然飞进一个黑衣人,一落地就朝着刘谌冲来,步履矫健,快如闪电。

    诸葛京听到一声轻响,就发现那黑影,顿时目光一厉,凄厉吼道:

    “有刺客,来人!”

    然后留下还没反应过来的刘谌,拔刀就朝着那黑影冲去。

    恰在此时,又一个黑影从另一个地方出现,隐蔽地朝着刘谌靠近,腰间那锋刃也是慢慢拔出,寒芒乍现……

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野刺客() 
秋风萧瑟,漫山黄叶,让这古老的大地多了几分凄荒,几多伤感。

    但是此时的刘谌却无心感受,因为诸葛京那一声大吼已经将他震醒,定神发现与诸葛京对战的黑衣人手握一把长剑,锋刃冰寒。

    就在刘谌想要喊叫时,突然背后传来一股劲风,以刘谌那不算敏锐的感知力也知道是还有偷袭,显然前面那个只是吸引火力的。

    刘谌心知形势紧迫,顾不得其他,一个懒驴打滚,直接在这平地上一滚,却是恰好让开那毒蛇般的寒刃。

    嘶……

    寒刃虽然没有给刘谌造成伤害,却依旧划在那锦衣上,顿时蚕丝衣服被划开一个大口子,刘谌背后也露出一片皮肤。

    那黑衣人见一招失效,顿时面色一狠,再次挥剑刺来,势要将滚地狼狈的刘谌杀死。

    刘谌看出此人乃是专业刺客,所以一直防着其下一步的进击,滚地之后,急忙朝着一旁的亭子奔去,自己的佩剑就在那里。

    宁随等人也知道刘谌安危的重要性,所以刘谌随身侍从也不下二十人,不过刘谌向来喜欢自由,所以侍卫被安排在花园外。

    花园外的侍卫也是听到了诸葛京的喊叫,急忙赶来救援,奈何此后花园不小,那些侍卫进来却是需要几分钟时间。

    那边的诸葛京手持一把大环刀,与那黑衣人死斗在一起,虽诸葛京力大无穷,却没有黑衣人那些巧妙剑招,所以诸葛京处于被压制状态。

    加上他着急刘谌,出招自然不能尽全力,所以处境也不怎么乐观。

    刺杀刘谌的黑衣人见刘谌朝亭子跑,便是算出其想法,连忙挥剑奔来。

    刘谌不占速度之优,仓皇间眼看又要被那人逼近,刘谌大惊之下,随手往地上一抓,就朝那黑衣人扔去。

    黑衣人不及防备,就被刘谌手中的泥沙扔中,虽没有伤害,仍然迷乱了眼睛,让刘谌有了一瞬时机。

    刘谌乘此机会,急忙翻身进入亭子,抓起石桌上的佩剑,拔剑朝着那人冲去。

    那人眼见刘谌得到兵器,心中不免有些愠怒,也是提剑杀来。

    叮叮当当!

    汝攻吾挡,拼了好几招,刘谌便试出此人精于剑术,每一招都给他带来很大危机。

    好在刘谌曾在唐家堡学习过唐家拳,对攻防颇有所得,所以此时虽然抵挡有些吃力,毕竟是勉强挡住了。

    但是那黑衣人不愿如此,刘谌这么久都没中剑,他也开始着急,剑技愈发凌厉,多是胸颈等致命处。

    起初,刘谌还想以招换招,在黑衣人刺向自己胸口时,也不避让,手中的剑扫向其脖子。

    哪知黑衣人本是亡命徒,眼露凶狠,却没有半点避让的意思,刘谌心怯,急忙闪身险险躲过。

    刘谌一边抵挡,一边也是思忖计策,想到前世看的武侠,那些高手都是无招胜敌,顿时有了计较。

    开始是刺向对方面门,半路却横劈向对方那握剑的手,果然,黑衣人被这突然的变化吓到了,他不怕死,但是就怕完不成任务。

    所以在刘谌换招后,也是急忙收回右手,攻击自然失去作用。

    刘谌见到此法有效,心里大定,每每出奇招,尤其是右手虚晃一剑,蓄力左拳突然击打在黑衣人那面门上,让后者狂怒不已。

    却在此时,不远处传来慌乱的脚步声,刘谌知道是自己的侍卫来了,心中愈发平静。

    而与之想法,黑衣人则猛打猛攻,甚至已经不在乎伤痛,死命相拼。

    刘谌一边出击,一边开口道:

    “放弃吧,本王亲卫来了,尔等终将会被俘,不如现在缴械投降,本王不会怪罪于汝的。”

    哪知那黑衣人不但不理,反而攻击愈发凌厉,似乎剑出不杀人,誓不罢休一般。

    刘谌已知道对方剑法路数,倒也没了之前的慌乱,应付自如。

    却在黑衣人出剑之际,左手却是往腰间一抹,随即闪电般扔向刘谌。

    当一阵白烟将刘谌笼罩,刘谌才心知不妙,急忙捂眼抵挡那股火辣的痛。

    黑衣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机会,面露凶光,手中的剑也是刺向刘谌左胸,毫无疑问,若是此剑刺中,刘谌危矣!

    却在此时,便听见远处一声怒喝:

    “贼子敢伤王上,找死!”

    然后,一把长刀忽然飞出,在那长剑就要刺入刘谌胸口之际,将其弹飞。

    黑衣人也知道情况紧急,不顾靠近的众人,挥手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再次杀来。

    此间时间,黄德已抢身来到刘谌身旁,将刘谌往亲卫那边一带,自己则挥拳砸向黑衣人的胸口。

    砰!

    黑衣人注意力在刘谌身上,却是没躲过这一击,同时他也小看了黄德之力,被一拳砸倒。

    黄德乘机扑上,挥拳就打,铁拳如同雨点般砸在那黑衣人身上,黑衣人被砸得回不过气。

    最后一拳,硬生生砸在其太阳穴,将那黑衣人砸晕了过去,手中的匕首也哐当落地。

    “将他捆绑起来,好生看着!”

    两个侍卫上前将黑衣人搜查一番,其身上的东西都被拿出,才用绳索捆绑起来。

    刘谌此时眼睛好了许多,虽然有些红肿,但是刘谌知道,这是石灰的功劳,用水清洗,就没事了。

    见到那黑衣人被捆绑,刘谌想起上次的情形,急忙提醒道:

    “先检查他口中有没有毒药,再用布塞着他的口,防止他自尽。”

    侍卫得令,果然在其口中发现一颗假牙,内含致命毒药。

    另外诸葛京那边,由于黄德和亲卫的加入,那黑衣人节节败退,不久就被一刀砍伤倒地。

    看着诸葛京几人靠近,黑衣人瞥见同伙被擒,神色变得决然,一咬牙,一会就吐出黑红血液,闭目倒地。

    刘谌远远瞧见,心里叹息一声,他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世上会有如此多的死士。

    之后,宁随张翼都是闻言来到,张翼见此更是大怒,阴森道:

    “王上放心,只要将此人交给末将,吾必叫他全部吐出来!”

    刘谌从生死中醒悟过来,都有些后悔将亲卫远置,此时张翼开口,刘谌才回过神道:

    “算了,不用问了,是谁派来的本王已知,问之无用。”

    在场众人一听,都是面露奇色,诸葛京道:

    “兄长,难道又是太子,真是可恶!”

    众人一听,顿时震惊不已,但是想想还是明白了其中关键,也是缄口默然。

    刘谌也不想在这上面多说,开口道:

    “当今天下要本王死的有好几人,但是丁奉不会,洛都朝廷不愿,只有新野那位了!”

    听到这话,黄德顿时大怒,喝道:

    “既然那杨骏找死,那咱们就集大军杀过去,直接将新野南阳打下来,将那杨老狗的狗头割下来!”

    刘谌却是微微一笑,拍了拍黄德肩膀,平静道:

    “有些东西汝还不太懂,若是战争那么容易的话,直捣洛都岂不是更省力?”

    襄阳经历一次刺杀,但在刘谌的刻意压制下,并没有多大变动。

    晋国此时却是风雨飘摇,朝局中弥漫着一股阴暗,一些老臣开始怀恋魏帝统治的时光。

    当钟会用计拿下长安后,司马炎一党才紧张了,急令南下救急的大军转头向西。

    面对大军围困,进驻长安的钟会终于没了之前的慌乱,不但派人绥靖周边州县,还上书请魏主昭告天下,动摇新晋根基。

    钟会却不知,武功县此时正有一股阴谋在酝酿,企图将这飘摇的曹魏覆灭。

    而这图谋之人,便是时任残魏政权司徒的卫瓘,当初司马昭派来对付钟会之人。

    “陛下,这武功不过一普通县城,城小人稀,非龙气汇聚之地,而长安乃古秦故都,自古龙盘虎踞,才是陛下栖身之所啊!”

    卫瓘引经据典,将曹奂说的十分意动,身体前倾,眼露神采。

    一旁的丞相刘寔眉头紧皱,目光在卫瓘和魏主身上来回扫动,心中却在思忖其中问题。

    曹奂毕竟还是相信跟他同患难的刘寔一些,虽然意动,还是转头对刘寔道:

    “丞相以为,司徒此议如何?孤以为甚有道理!”

    似乎怕刘寔当即反对,曹奂还急忙将自己的想法说出,算是支持卫瓘的观点。

    听到曹奂的话,刘寔面色愈发阴沉,他总觉得此中多有不对,所开口道:

    “启奏陛下,司徒之言颇为有理,这武功确实不是立足之地,然长安新收复,四周强敌环伺,城内亦非一片安平,所以此时议论,为时尚早……”

    刘寔很聪明,他没有直接否定,而是先肯定卫瓘的言论,再说出自己的观点,对比鲜明,就连曹奂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卫瓘早就料到刘寔不会同意,见此还是面色一沉,随即开口道:

    “陛下,丞相忠心日月可鉴,微臣亦是佩服得紧,然大魏国遭此大变,人心思乱,若是陛下亲临前线,各地文武定会感陛下之德,俯首归附,而且……”

    曹奂听得这话,眼睛愈发明亮,连忙问道:

    “而且什么,快快说来!”

    见到曹奂如此感兴趣,卫瓘嘴角一挑,开口道:

    “而且微臣已说服征西大将军,只要陛下肯东迁,邓将军定会举兵来助!”

    轰!

    这话一出,不亚于晴天霹雳,将曹奂王祥等人惊呆,木然坐立在那里。

    确实,邓艾此人对于残魏来说,既是一大助力,又是一个隐患,毕竟邓艾手下有兵近五万,而且全是羌胡边悍之士。

    但是邓艾虽表面听封听调,但是手中却是死死握着那五万大军的控制权,让曹奂刘寔如鲠在喉,视为心腹大患。

    如今卫瓘说可以说服其举兵来助,这等于是完全归附啊,怎能让他们不震惊。

    曹奂先是愣神半晌,回过神来大喜过望,迫不及待地道:

    “好,若是真如此,孤就亲征又如何?”

    刘寔看着那激动得有些脸红的曹奂,内心升起一股强烈的危机感,但是他也知道此时再劝,已于事无补,所以静坐在那里喝着浊酒沉思。

    卫瓘朗声接令,然后颇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