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平手物语-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经常是十分严重,不得不打断休息的那种。

    比如——

    “少主带兵从尾张返回,正在寺外求见,是否让他进来?”

    武藤喜兵卫小心翼翼来到了消息。

    这少年近侍已经足够心细如发,谨小慎微,选了最恰当的时机,用了最适合的语气,尽量不给主君带来额外的心理波动。

    但无助于减轻此事的头疼程度。

    显然,这种情况,内藤昌丰、马场信房、乃至武田信廉他们完全没法处理。

    若不赶紧安排好从前线忽然赶回来的二代目,军心怕是要不安。

    唉,这傻儿子……

    其实已经足够出色了,是值得父母自豪的英武少年,可偏偏碰上平手汎秀这样成了精的狐狸做对手。

    所以一定要趁我还算健康,解决掉面前的阻碍才行。

    ——武田信玄这么想着,就看到风尘仆仆的儿子,脱了甲胄,穿着素色袍子,赤足散发,低着头,灰溜溜战战兢兢地从门口挪进来,一声不吭,伏跪于地,全身缩成一团。

    “父亲大人,孩儿……回来了。”

    年轻人的声音嗫嚅不安,微微颤抖。

    身材虽然长了许多,姿态却与二十年前,闯了祸之后被父亲责骂时并无二致。

    这傻儿子,本质是很优秀的啊!文武两道都继承了我们武田氏的优良血脉,就是小时候被他娘亲宠坏了,脾气坏,没个武家当主该有的耐性和城府。

    话说武田信玄,本来就身体欠安,没有多余力气去发怒,这下子想起早逝的诹访御料人,更是心头一软,不忍苛责孩子了。

    最终他只是勉力睁开眼睛,端详了一会儿,轻轻一叹,温言问到“四郎,你说说吧,平手刑部是如何让你误以为我已经死了的?”

    “……呃……”

    饶是已有心里准备,武田胜赖仍是不自觉起身,吓得目瞪口呆。

    胆战心惊地编了好半天借口,其实没多少信心可以骗得过老爹,但也没想到,还没开始说话就被识破了!

    顿时瞠目结舌,脸色惨白,不知如何接话。

    武田信玄见状又叹了一叹,缓缓道“不用多想了,如果不是这个解释,你怎么会轻易放弃到手的清州城?三河的山县、高坂,你对他们素有猜忌,我当然也能理解。本来让武藤喜兵卫去你那里一趟,就是想让你安心,没想到起了反作用。大概你猜想喜兵卫的长兄向来与山县十分亲密,立场可能有变……也是我太累了,竟然没想到这些……咳咳……咳……”

    久违说了这么多话,武田信玄忍不住剧烈咳嗽起来。

    随着胸口一阵抽搐,脸色又更黯淡了几分。

    他的声音已经是有气无力了,但话语中的意思,依然能令武田胜赖汗流浃背。

    “请父亲一定要保重身体!”

    武田胜赖忽然懊悔至泪涌,将脑袋重重磕在地上。

    “无需担心,医师说了并无恶疾,吃点药,休养一番即可。”武田信玄轻轻摇摇头,抬手示意继续说正事。

    于是武田胜赖不再敢隐瞒,一五一十将前线发生的事件讲了出来。

    讲到上当受骗,以为父上已死的过程,胜赖咬牙切齿满是羞愧,信玄却是安定平和听着,恍若无事发生。

    又说到与冈崎城德川信康的诸次联系,以及暗地里的斗法,信玄皱眉十分疑惑,想了一会儿才舒展开来。

    再到误判局势,觉得自己十分危险,用了以进为退的策略,直扑美浓岐阜城,劫掠一番后渠道南信浓山路艰难折返。

    对此信玄摇头道“此计用于织田左近,则有余,用于平手刑部,则不足。”

    “是。”武田胜赖泪痕未干,一副听信教诲的样子。

    “平手刑部此人,起于寒微,历经转折,比你要厉害一些,也是常事。不要因此失却了斗志——再等几年,你到他这年纪,胜负就未必。”武田信玄如此安慰。

    “是!我将来一定要亲自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击败此人,一雪前耻!”武田胜赖掷地有声。

    “唉……”武田信玄又略带失望地摇摇头“两雄相争,死的那个便是输家,活的才是胜者,不一定非要在战场,更不一定非要堂堂正正……咳咳……咳……”

    “……是……”武田胜赖又一次低下头去。

    “……四郎,你看这桔梗花。”武田信玄抚了抚胸口,忽然伸手向旁边的院落指去,饶有兴致说到“知道吗,从这一直向北,有一町二反的花田,并非野生,而是本地僧人有意栽植的。秋后收获便可入药,亦可腌制作为菜肴,”

    “您是说……”武田胜赖迷惑了片刻瞬间反应过来,“我明白了!我们甲斐那里,到处是穷山恶水,稍微好一点的土地必须要开垦出来种粮食,实在不行至少也要种果树,否则众人就要挨饿……而远江的水土十分富余,甚至有闲情雅致种植华而不实的花卉取乐……”

    “所以我甲斐的武士,没有去追求‘堂堂正正’的余地,必须无所不用其极。”武田信玄欣慰点头道,“如此才能与天下群英一争短长。”

    “可是……甲斐虽无良田,却又金山啊!”武田胜赖疑惑不解。

    “……这话我并未告知旁人,但今日是时候对你说明了。”武田信玄脸上笑意渐渐消失,忧色开始浮现,“黑川、中山两座金山,矿藏已有枯竭之势。预计三年内产量将会减半,十年内将降为如今的二成。”

    “啊?!”武田胜赖大为惊诧,随即万分懊丧,“原来如此……那我这次岂不是……”

    “耐心。”武田信玄闭上了眼睛,“不要怕,为父有办法。放心吧四郎,武田家会完完整整地传递到你手里。但是你也不能一刻放松,今年就算解决平手刑部这个顽敌,我家的四棱旗,恐怕仍需要三五年才能插到京都的地界。而我……多半看不到了……”

    。

第七十五章 进退之势再异() 
平手汎秀轻车简从赶到前线,几乎是“裹挟”着织田家强行打了一仗,巩固了西三河的局面,也消耗了不少的威望与人情。

    从若有似无的气氛当中,可以感受得到,最近这几件事情以来,自己在织田家中下层那里的受欢迎程度直线下滑。

    但目前无暇去考虑这点细微末节之事。

    水野信元在刈谷城倒戈,对水陆两路交通线都造成极大影响,一日不克,便令人坐立难安。前番离开军队,出于迫不得已,事既已了,自当回归。

    好在织田信忠、德川信康暂时并无继续反击的能力与意愿,武田信玄也似乎没有急于西进的迹象,前线压力尚不算大。

    于是平手汎秀只凑活着停留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又马不停蹄,向南折返,于午时,回到自家军营。

    另外,长宗我部元亲在待够了时间,让四邻所有人都知道收复清州之先登属于他们家之后,终于退出城池,前来与平手军汇合。

    平手秀益、中村一氏两部,亦与本阵靠拢合流,平手汎秀身边人一下字多了起来,又一次拥有了超过两万的军队。

    织田长益、还有代表大和筒井的松仓重信,也是终于跟上了织田信忠的队伍——这俩亲戚可真不靠谱,昨日打得最激烈的时候莫名其妙掉了队,不见踪迹,仗刚打完又莫名其妙出现,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故意的……

    对他们的这种懈怠态度,平手汎秀并不是没办法施压逼迫其作出改变,只是觉得没有太大必要——反正加起来才三千出头的队伍,也吃不了多少粮食,占不了太多辎重,凑个人数,打个酱油,壮壮联军的声势也好。

    至少能表现出一副“得道多助”的趋向出来。

    不过事后分战利品就没他们的份了。

    在这一两天时间内,河田长亲、岩成友通等人组织军队,对刈谷城进行了两次猛攻,但由于不熟悉当地地形,缺乏相关器械,在水野信元的严密防守面前收效一般,估计只打死了不到一百个敌兵而已。

    平手汎秀归来未久,由和泉开来的四艘南蛮炮舰,二十艘安宅船,一百艘关船,水夫一千名,携带着相应的辎重补给,奉命赶到。

    九鬼嘉隆感受到压力,亲自陪同木下秀长前来觐见,咬着牙承诺了将会在三日内再次加强水面上的支援力度。

    见此,家臣们纷纷提出请求,希望从海面上发动炮击,配合攻城。

    但实际操作时,发现此城看似临海,实则距离水面没那么近,以舰炮的射程,想攻击城墙是十分勉强,只能作罢。

    仔细观察一番,这刈谷城规模不大,却是材料扎实,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只要有适当兵力防守,确实是不易攻克。

    城的规模小有时反而是优势,因为攻方的兵马难以展开。狭窄的通道很容易打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状态。

    现在水野信元据说有一千五百到两千人马,心怀着决死的意志,坚定不移的固守,还真是不太好对付。

    军中将领们认为至少需要二十日左右的围攻,才能夺取刈谷城,保守一些的则认为要三十到四十日,甚至更久。当然,如果不计牺牲,昼夜猛攻,肯定能大大加快速度,只是伤亡数字就一定会很惊人了,对士兵士气的消磨也会很严重。

    届时如何再与武田信玄的主力部队作战呢?

    平手汎秀自来到尾张以后,聚集人心,鼓舞斗志,夺回清州,击退高坂山县,等等只花了十几日功夫,没想到面对小小的刈谷城居然如此头疼。

    忽然颇能理解诸葛武侯北伐时被陈仓郝昭阻挡的失落感。

    在这个缺乏重型火力的时代,一旦守城方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便是卧龙也只能徒呼奈何,何况余者呢?

    除了静待时间消磨以外好像别无选择。

    通常来说,面对立场并不坚定的国人众,应该优先选择调略手段。而水野信元,本来绝对不会是一个坚定投靠武田家的铁杆“叛徒”。

    但那人不知受了什么欺骗,误以为会被平手汎秀清洗掉,所以先下手为强,诱杀了寺田安大夫为首的近千名和泉众。

    这下就没办法善了啦。

    和泉人死得如此惨痛,淡路、纪伊,四国等等各地豪族,多少会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心态,若不能报仇雪恨,表明平手氏有能力维护家臣的安全,那以后队伍可还怎么好带?

    尽管,宏观与长远的眼光上看,寺田安大夫等人的死其实是利大于弊的——这种阴暗心思显然没法对外诉说。

    所以和平解决方案就不用考虑了。

    于是命各方部队依序集结,点清人数,回归正常编制,然后兴作土木,构筑工事,打造器械,做好长久围困,至少一个月的准备。

    接下来二三日,按照预定计划,颇有耐心地,一步步削弱水野信元的城防,同时时刻警惕着武田先锋部队是否有再次西进的势头。

    而织田信忠、德川信康则是在急忙收复失地,在尾张、三河重新建立各地的防卫据点。

    然后等到的却是德川家康的消息。

    从滨松城突围而出使者,风尘仆仆满身血污地出现在了平手汎秀面前,送来急报。

    一反过去“远江尚足稳守,请平手刑部相机而动,无需为我家康贸然前驱,反而为武田大膳为趁”的语调。

    信中直言“近日武田大膳忽然猛攻,我家二俣城遇奇袭陷落,野田城粮仓被毁迫于无奈议和退城,高天神城情报断绝不知遭何境遇。数日内滨松城前屏障尽失,城外之围亦大大增强,盼平手刑部十日之内来援。”

    如此叫苦,完全不是德川家康的作风。

    可见局势确实是十分危急了。

    得信平手汎秀顿时大惊。

    随即德川信康亲自来到阵前,急切恳求出兵救援,织田信忠亦派佐佐成政前来商议表示关注。

    德川信康身为人子肯定不能看着老爹败亡(他娘怎么想是另一回事),织田信忠也很不愿意失去这个隔绝大老虎的缓冲。

    但他们自度并无足够力量扭转局势。

    必须早做决断了。

    平手汎秀也不免焦急。

    无论德川家康阵亡,或是顶不住压力降伏,都会导致“讨伐武田”大战略遭到严重挫折,就此刷声望的计划也要泡汤。

    武田信玄也不愧为人杰,面临着大片地盘得而复失,功败垂成的局面,丝毫不为“沉没成本”所动,反而将武田胜赖、山县、高坂他们撤回来的人马,全部投入到了远江,力求一举解决德川家康。

    原本平手汎秀的思路,是在尾张、三河以静制动,以逸待劳,筑好防线等待敌人进攻的。按常理,一般人肯定接受不了到嘴边的鸭子飞掉,肯定要来找回场面的啊!

    那么滨松之围自解无疑。

    没想到武田信玄居然如此务实。

    现在倒有些围点打援,围德川而引诱平手的意思在里面了!

    小小刈谷城,忽然成为极其棘手的问题了。

    须知德川家康已经经历了多日围困,城内军心和补给的情况,未必就优于水野信元。而他的名望地位,却又远远高于水野信元。

    倘若刈谷城迟迟不能克,反是滨松城出了问题,局势可谓大大不妙。

    但抛下刈谷城,去跟武田军决战,也很不明智。

    自己这边联军组成复杂,人心不定,人家那边却是一门心思要西进上洛,而且甲斐军的野战能力一向是很著名的……

    该怎么办呢?

    久经沙场的岩成友通分析到“再过最多一个半月功夫,就到了秋收之季,武田、织田、德川他们以农兵为主要战力,届时势必要归乡休整。武田大膳集重兵于远江,就算攻克滨松,上半年内亦不会再有余力涉足三河、尾张。也就是说,敌方的胃口已经大大缩小了啊!”

    对此中村一氏、浅野长吉等人感到自豪“原本,‘甲斐之虎’大有一口气席卷远三尾三国的局面,主公一到,不足一月他们的目标就变成仅限于远江一国,看来武田大膳虽然居于东国,也知道我平手氏的威名啊!”

    行事稳健的河田长亲,则是于仅有数名高层在场情况下,劝谏说“远江失守,对织田、德川来说固然是切肤之痛,于我们却无必然利害。与武田战至此,已是收获颇丰,不如见好就收,来年再决胜负如何!否则刈谷这根钉子未拔,却挥军东进,似乎正中敌方下怀啊!”

    而本多正信则是非常直言不讳地反驳说“若按照河田大人所言施行,主公成为天下之范的时间,将会向后推迟十年,或者更长!既然已经声明要奉法讨逆,岂可对德川不闻不问呢?”

    闻之河田长亲也不闹不怒,只是淡然反问“素问本多殿谋略过人,庙算神机,是天下第一流的智者,不知有何良策,可以教我?”

    “呵呵……”本多正信诡笑了一下,“岂敢岂敢,论及军学、政务、谋略之类正大光明的本事,在下是远远不如河田大人您了,自然不敢妄言。只是鄙人自幼见惯了鸡鸣狗盗,三教九流之徒,对人心的阴暗之处,大概比您了解得要多一些……”

    “此言何解?”河田长亲依然面无表情,声调淡然。

    “正信不才,勉强想出三策,请主公定夺……”

    。

第七十六章 毒士之谋() 
“如果主公采纳河田大人所言,以见好就收,谨慎保身为上,不需积极救援滨松城的德川家康大人。不过,必须要同时向冈崎城的德川信康大人作出承诺一旦家康大人有丝毫降伏变节之趋势,我家将全力支持信康大人取而代之,成为德川家之主!鄙人有信心作为使者说服他接受这个提议。”

    本多正信低沉幽然的嗓音,在军帐中轻轻回荡。

    “你这是……要鼓动德川家内纷吗?”河田长亲色变,“滨松城的家康大人是否有降伏变节之趋势,这完全是看你怎么说的,随手加一个罪名也不奇怪。”

    “是德川家本就有内纷的迹象而已。”本多正信淡淡笑着解释道,“这一点——河田大人久居在外,或许尚未得知,否则区区鄙人,何德何能,可以鼓动其内纷呢?”

    “当然不敢不相信本多殿的悬河之辩,我也不是没听说过德川家中的内纷迹象,不过,人家终究是父子,贸然加以离间,难度实在太高,恐怕不太可能成功才是吧。”中村一氏表示了质疑。

    “这个么……”本多正信瞟了一眼,低头说到“在下乃是生于三河的本地人,至今仍与一些亲朋保持着联络,所以信息渠道比您可能更胜一些……冈崎城的信康大人,或许并无自立之心,但冈崎城的其他人就说不定了,甚至于滨松城那边……对了,加藤殿也是三河人,何不请他说话呢?”

    难得列席高层军议的加藤教明,一直持着谨小慎微的态度,此刻被点到名,也只是深深埋下头去,惶恐回应说“鄙人虽然也是出身三河,但早已与乡亲故旧没有任何交情,所以什么也不敢说。”

    听了这话,河田长亲皱了皱眉,稍有不悦。中村一氏面无表情,不见喜怒。两人都没再说什么。

    平手汎秀心不在焉地轻轻“嗯”了一声,仿佛是表示赞同,接着喃喃自语道“不救援冈崎,可能导致最坏的结果,就是三河、远江全面倒向武田氏。如果挑动德川内斗的话,至少能保证三河的稳定,有意思,有趣,有创意……”

    虽然自语,却也清晰传到家臣耳中。

    只是仍未断定可否。

    方才好似在打盹的庆次忽而睁开双目,询问到“我听懂了,这么做就等于是预先默认德川家康大人会向武田屈服。但还有一事不解。就算是我们鼎力支持,那冈崎城的德川信康就一定会加以配合吗?他为何不跟随其父一道投了武田氏呢?”

    “自然是因为——我们平手氏,对三河、远江两国领地起心思的可能性不大,而武田,则是明摆着要抢夺地盘而来。”河田长亲不假思索做出回应,而后恍然大悟,“我有些明白了!如果我们提前做好沟通的话,滨松城的家康大人,未必会因此事恼火,反而可能暗喜也未可知!说不定他老人家会主动命令冈崎城的信康配合我们行动!”

    这么一说开,众人才懂了本多正信的详细谋划。

    不仅生出各种情绪复杂的嗟叹。

    而本多正信只是颔首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