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鹿-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和后,我们该如何自处?大王和大司马又当何处?所以不能讲和!”

“对,难道怕他们不成,打一仗便是了,谁怕谁是孙子。”

大“殿”上唾沫横飞,争辩声此起彼伏,是战是和?的问题分歧极为强烈。一时间,也难有个结果。

角落里,一个男子却一言不发,不似闷头听着。这男子年纪约四五十岁,相貌堂堂,一把漂亮的胡子正是这个时代美的标志。最为奇特的是他的鼻子,准头肥大,鼻梁挺直;上印堂;两眼之间山根部分没有凹陷。在相法上,这叫伏羲鼻,主大贵。

仔细看去,此人身上透着一股气,有点无赖的感觉。一双眼睛,提溜提溜地转动,给人一种心计复杂的感觉。“殿”中嚷成一片,他却似乎闻所未闻,只是坐在角落地不言不语,脸色波澜不惊,没有任何态度。

半天之后,争论总算有个初步的结果,在秦嘉的坚持下,主站派站了上风。此时景驹正逐个询问众人意见,终于该中年男子,只见他长身而起,凸显出高大的身材,隐隐散发出豪气。

“刘季,你怎么看?”

刘季?

如果尹旭在的话,一定会大吃一惊,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他如今实力弱小,也不得不寄人篱下。他起义的家乡沛县就在彭城附近,景驹在此称王后,他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得率军前来归附。

刘季拱手朗声道:“请大王和大司马决断,刘季身为人臣,自当奉命行事,全力以赴。”

“嗯!”

狗屁!等于什么都没说,都这时候都不忘拍马屁,周围飘来不少鄙视的目光。刘邦坐回原位,无比淡定,压根就不以为然,说你们说去吧,哥自有打算。

景驹问了一圈,又与秦嘉商议一番,最终决定率军对抗项梁。众人见两位首领心意已决,不管是溜须拍马,还是迫不得已,只好表示支持。

事情说定,秦嘉便开始布置军力,刘邦因为刚才的精彩表示,被任命负责彭城西南部的防御。议事就此结束,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刘邦走出“王宫”,一个身材魁梧,一身豪气,强壮威猛的男子上前迎接。

“三哥,听说大王让你负责彭城西南防务,这次可要让我樊哙打头阵哦?”说话之人赫然是刘邦手下猛将樊哙!

“打什么头阵,带了我们的人马趁天黑回沛县去。”

“回沛县?”樊哙讶然道:“三哥刚才不是……”

刘邦目光坚定,郑重道:“景驹、秦嘉外强中干,内部是战是和也不团结,能打得过项梁?难道我们要跟着这些匹夫一同送死吗?”

樊哙看一眼刘邦,恍然领命,这才是刘三哥的风格!

第四十六章萧何到访

“什么?刘季逃走了?”

彭城“王宫”之中,秦嘉大为震惊,勃然大怒。实际上彭城是他说了算,景驹只是因楚国贵族的身份,做个名义上的傀儡而已。

一个身材相对矮小,左脸上挂着一道直到颌下的疤痕,此时跪伏在地,向秦嘉禀报消息:“是的,昨日晌午时分刘季带人出城,说是奉大司马您的命令,往彭城西南部的铜山镇驻守。但今早末将前往运送粮草,微山镇却一片寂静,没有驻军的痕迹。”

刀疤脸现如今在彭城驻军中任军需官。

见秦嘉的脸色越来越阴沉,这名属下略微停顿,继续道:“末将敬业治愈,详细询问过问过镇上的居民,才知刘季昨夜确实到到达的微山镇。不过半夜时分,便悄悄撤离了。”

秦嘉怒道:“两面三刀的小人,殿上议事时说的好听,身为人臣自当奉命行事,结果这回早的连人影都没了骗子!告诉我,那卑鄙小子,去了哪里?可是南下投降了项梁老贼?”

刀疤脸将领心中愕然,刘季是骗子不假,只是你怎么不说自己识人不明呢?脸上表情不敢丝毫有异,恭敬禀报道:“哨骑已经出去探查了,还未有消息,据估计有可能南下投奔项梁,也有可能躲会沛县,那里是刘季的老家。”

“返回沛县?”秦嘉来回踱着步子,迟疑道道:“返回沛县想要做什么?”

“大司马,沛县在西北在彭城的西北方向,若刘季动了什么心思,返回沛县伺机而动。趁我们与项梁交手时间,从背后出兵,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刀疤脸属下一句话,让秦嘉心头一震,背后冷浸浸的。

见秦嘉表情有异,刀疤脸不失时机地进言道:“刘季之前在沛县起兵,一直都自大独立。后来大王和大司马前来,使他不能再做山大王了,至于归附彭城也不是诚心的。如今项梁大军来攻,不死为大王和司马尽忠,却……随未确定他师傅是否投敌,这擅离职守之罪却实实在在。”

一旁的幕僚也进言道:“大司马,在查清楚这个刘季的去向前,必须有两手准备。双管齐下,才能万无一失。”

另一名幕僚道:“在下听说刘季之前不过是泗水亭长,是个骗吃骗喝的无赖,胸无大志,胆小怕事。属下以为多半是他胆小怕事,溜会沛县的山野间躲起来了。”

正在此时,有消息传来:“报大司马,项梁大军已经渡过淮水,进入东海郡,兵力总计约四万上下。项梁亲自率领三万多人压阵随后而行,如今派了先锋尹旭、英布两人,率领八千兵马,已经逼近彭城以南五十里。”

“啊?”堂中一片哗然,众人不曾想到秦军竟来得如此之快。

秦嘉问道:“这尹旭和英布何许人也?知己知彼,好有所准备。”

堂中将领幕僚面面相觑,名字倒是听过,具体的还真不知晓。半天之后,角落里站着的一个卫兵,试探着出列道:“属下略知一二,英布乃九江郡六县人,曾受黥刑往骊山服役,后来逃亡到长江一带做盗匪,不知怎地和尹旭搅和在一起。尹旭是豫章番邑人,从修驰道的工地杀人逃亡,在彭蠡泽一带为盗匪。”

“去岁,秦军左校尉安桐,右校尉周康先后率大军剿匪,便是因此人而起。不过数万大军一直围剿,却也不曾奈何他分毫,相反让他与英布一起,联合番邑县令吴芮起兵,全歼安桐所部数千人,骁勇无比,在江东一带名声极响。”

“正是他引了周康大军到彭蠡泽,项梁才会有机可曾,在会稽起兵。去年秋上,尹旭率军归附项梁,今次是第一次随军作战。不过,此人今年尚不满二十岁!”

秦嘉赞赏地看了一眼这名小兵,问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堂上众人竟都不了解敌方将领虚实,唯有你一人知晓详细,很好!你叫什么名字,本帅以前竟未注意。”

“禀大司马,属下苏岸,表字伯洲!”

秦嘉点点头:“好样的,以后好好表现。这尹旭听着虽然名头响亮,不过只是个不到二十岁的毛头小子,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吧?啊?”

众人纷纷附和,多有傲慢轻视心态,唯独苏岸站在一边暗自摇摇头,目光中带着几分无奈与失望。

又将领及时提醒:“大司马,刘季突然撤离,西南的铜山镇无兵把守,那里可是彭城的门户,必须加紧防守。”

“如此便由陈辽你率六千人马,死守铜山镇,不得使敌军前进一步。”秦嘉又指了苏岸道:“伯洲,你也随同前去,好好历练一番。”

“诺!”

“大司马,那刘季那边如何?”

“刘季?”秦嘉沉吟片刻,说道:“你率军三千人马在彭城以西发驻守,若刘季有异动即可前去剿灭,若没有便不要轻举妄动,陈辽那边随时需要增援。”

“雍齿领命!”

……

此次尹旭、英布两人跟随项梁出击,可以说是龙且挤兑试探的结果。其实项梁未曾没有这方面的想法,虽说尹旭之前在番邑很有名,以少胜多,歼敌数千,战绩神乎其神。但终究是以前,很多人都存了一份心,名副其实还是徒有虚名。

所以渡过淮水之后,项梁便命令尹旭与英布为先锋,带领八千人为先锋,突击彭城外围防线。

此番是个归附项梁之后的首战,初次表现的好坏至关重要,直接关怀了他们二人今后在项梁集团中的地位。事关前途,不敢马虎,尹旭与英布商议过后,决定尽可能在项梁大军到来之前,小有成就,立下漂亮的首功。

到达彭城以南之后,他们便派出哨骑探查地形军情,查探之后,确认彭城南部的铜山镇为突破点。此处河流城堡为屏障,突破此处后,便是一马平川直到彭城城下。颇有要塞的意思,首战只要攻克此处,便是大功一件。

不过他们看到了,秦嘉自然也不会忽视,此处共有五千人在驻守。虽说己方有八千人,但对方城堡为屏障,硬碰硬并非明智之举。

尹旭正在苦恼之际,蒲俊来报有人从彭城而来,有急事相商。尹、英两人面面相觑。

片刻之后,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进帐,尹旭放眼看过去。只见此人相貌堂堂,气定神闲,文质彬彬中处处透露着沉着稳重。男子上前拱手为礼:“在下萧何,奉沛公之命前来拜见两位校尉!”

“萧何?”尹旭猛然一震,到访的男子竟是萧何!

第四十七章首次合作

“萧何?”

“正是在下!”大汉的萧丞相看着尹旭略显夸张的表情,不禁有些愕然。

其实这也怪不得尹旭,虽说来到秦末这段时间,见到的英雄豪杰,历史名人不在少数。可远未到见怪不怪的境界,何况还是汉初三杰的萧何,而且还是主动前来求见,能不激动吗?

尹旭起身道:“萧何先生,你是沛公刘邦派来的?有事找我们?”

沛公刘邦?何方神圣?英布坐在一边努力地思索着,记忆里似乎并无此人。不过尹兄弟似乎对此人很了解?何有这萧何又是何许人也?尹兄弟似乎很熟悉,也很客气。英布已经不记得,曾几何时,自己好像也曾有过这等待遇,只是被那该死的巴虎给打断了。

那边萧何更是大吃一惊,背后渗出一身冷汗,“沛公刘邦”这四个字太过震撼。刘季是昨日回到沛县才自称沛公的,知晓者大多只有沛县军民,为何百多里外的尹旭也知之甚详呢?好吧,即便是刚刚进帐时自报家门,说是奉沛公之命前来拜访。但尹旭根本没问沛公是谁?似乎早已了然于心,这让萧何本就有些诧异。

紧接着尹旭直接道出了沛公的名字——刘邦,有如晴天霹雳,震惊到无以复加。也就在昨日,刘季自称沛公之时,认为自己的名字“季”不过是排行老三的意思,干大事的人不能总被人叫刘老三吧?于是苦思冥想一番,改名为刘邦。

萧何惊讶之处就在这,沛公之称呼自己有言在先,也就罢了!只是这个‘刘邦’,尹旭又是从何而得之的呢?难不成未卜先知?或是有非比寻常的消息传递方式?不对啊!自己是骑快马抄近道来的,不可能更快啊?

尹旭哪料到自己随口一句话,把大汉朝的萧丞相吓得不轻,见萧何表情有意,不禁愕然道:“怎么?萧先生不舒服吗?”

萧何尴尬一笑:“没事,在下奉沛公之命前来,有军情告知两位。”

“哦?不知是何军情?”说起军情,英布立即来了兴趣。

萧何道:沛公去岁在沛县起义,与各路诸侯共击秦军。景驹、秦嘉到达彭城之后,裹挟各路义军为其所用,我家沛公实力尚小,不得不听其调遣。此番项元帅北上,彭城上下就是战是和,吵成一片。沛公几次相劝,奈何秦嘉听不进半分。”

是战是和不一致,尹旭心中一笑,内部人心不稳,这一仗秦嘉还有的打吗?

只听萧何续道:“沛公早有杀贼诛叛之心,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番正好项元帅大军前来。沛公已然返回沛县,聚集军士三千人,愿配合两位将军共破彭城。”

英布问道:“沛公打算如何配合我们作战?”

萧何解释道:“如今驻守铜山镇的有五千人,领军叫做陈辽,颇有勇武。沛公本想着从后方袭击铜山镇,接应两位将军兵逼彭城的,奈何秦嘉派了雍齿率领三千人,驻守彭城外三十里,沛县与铜山中间,我们无法南下相助。”

“呃?”不是要帮忙吗?怎么又帮不了?这雍齿很熟悉的感觉,何许人也?

“其实雍齿驻军目的一是为防备沛县,二则就是为随时增援铜山。如果铜山这边陈辽吃紧,雍齿必将前来增援,沛公将率三千人马,从背后攻击,帮助将军夺取铜山。彭城没了屏障,早晚是贵军囊中之物。”

英布笑道:“怎么听起来,好像是我们帮沛公啊?”

萧何也是一笑:“非也,是互相帮助,各取所需而已。”

各取所需,这话说的不错,萧何言语之中只表露刘邦的合作意向。至始至终,并未有似乎归附项梁的意思,英布的奇怪之处就在这里。不过尹旭却十分清楚,刘邦心怀大志,又岂能随便归附他人?此番从秦嘉手下逃脱,便是想借着项梁平叛的事情,自立正名,打出自己的名号,这便是刘邦的需求。

尹旭道:“如此,先请萧先生在帐中歇息我们商议一番,再做决断。”

“如此甚好!萧何敬候佳音!”

待萧何走到帐门口,尹旭加了一句:“对了,如果出兵,在下定然亲手斩杀雍齿,函其首级赠与沛公,以泄丰邑叛变之分。”这一刻,他终于想起雍齿为何人,送份礼物给刘邦,礼尚往来嘛!

萧何脚步一滞,身体略微搐,大感惊讶。尹旭对沛公竟如此了解?项梁军中尽是能人啊!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尹旭的神奇之处,萧何一直记忆犹新。这段记忆根植与于脑中,对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惊讶归惊讶,礼貌还是要有的,萧何回身答谢之后,随引路的士卒去了。

营帐里,尹旭问道:“此时英大哥怎么看?”

英布沉吟道:“甭管他要什么都所谓,若真能如他所说,攻破铜山倒也不难。赶在元帅到来之前,兵临臣下,自是最好不过。只是这沛公刘邦可信吗?若是秦嘉的诡计,我们可就吃亏了。”

尹旭的谨慎是对的,不得不防!若真是对方计策,引自己进入铜山,围而歼之,那就不妙了。只是前来报讯的是萧何,想要合作的是刘邦,他们会骗人吗?

旋即,英布有问道:“你似乎对那个沛公刘邦很熟悉,很了解?”他与萧何有着同样的疑问。

糟糕!尹旭心知不妙,又得谎话连篇,真假参半解释一番:“这刘邦原名刘季,是沛县泗水亭亭长,是个经常骗吃骗喝的无赖。曾斩杀白蛇一条,起兵反秦。这些东西,都是我在会稽的酒肆中听到的。”

“无赖?”

尹旭郑重道:“英大哥切勿小看此人,虽说是个无奈,确实胸有大志,为人聪明圆滑。但看这位萧何,便是才能不凡之人,却愿意追随一个无奈,那个这个无奈能简单吗?”

英布点点头:低声道:“英雄不问出处,这倒也是。这些事真是酒肆听说的?”

“对啊!”尹旭笑道:“英大哥你是知道的,在会稽时我经常去酒肆集市的。那处人来人往,天下各地的事情都能有所耳闻。所以你以后不要整天想着嫂子,也该出去转悠转悠,哈哈!”

“臭小子,那依你之见,这刘邦可信吗?”英布笑骂着询问。

尹旭迟疑了,刘邦此人善变,骗人更是出了名的,敢相信吗?他来回在营帐中踱着步子,思索那段历史。记得陈胜死后,项梁拥立了楚怀王,之后楚怀王与诸侯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那时候刘邦是在的。找这么看的话,至少这段时间内刘邦和项梁处在蜜月期,所以这次刘邦应该是随非真心实意,但事情应该不会有假。

“我觉得可信,不妨试上一把,刘邦是聪明人,项元大军随后就到,他应该懂得选择。何况萧何还在军营之中。”尹旭想到,刘邦心怀大志,应该不屑与景驹、秦嘉这种人同流合污,姑且先信他一次吧!

英布迟疑片刻道:“那好,小心些便是了!”

一锤定音,事情就此决定。尹旭并不知道,这是他和刘邦之间的第一合作,以后的路还很漫长……

第四十八章来者不凡

夜,沛县。

城外的营地里燃着篝火,干柴燃烧劈啪作响,一群人围坐在火堆旁,沉默了许多。

有人往不远处的路口张望着,说道:“都一整天了,萧何怎么还没回来?”

“是啊!项梁是不是不相信我们?”

“三哥……啊,沛公,萧何现在都没回来,会不会有什么危险?”说话的赫然是威猛的樊哙。

“再等等!”那个带着几分气息的中年男子,坐在火堆旁冷着一张脸,沉默了许多。心情或许也有些紧张,但脸色一直波澜不惊,异常的冷静和沉稳。此人正是原来的沛县泗水亭长刘季,如今刚刚自称沛公,并改名的刘邦。

自那日在彭城“王宫”议军情时,刘邦便笃定景驹、秦嘉外强中干,不过一群乌合之众,难成大事。大敌当前,是战是和两方人争论不休,完全没有众志成城的决心。作为主心骨的秦嘉坚持一战,却莫名其妙地询问众人的意见,决心与手腕都软弱不堪,此战必败无疑,这是刘三哥的结论。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玩了秦嘉一回,临阵脱逃?刘三哥却坚持这招叫金蝉脱壳。跟着景驹、秦嘉迟早是个死,所以刘邦果断带人回沛县,抢先一步脱离关系。

哥不陪你死,那就整死你,或许这也是刘三哥的风格吧!

刘邦自知势单力薄,不是秦嘉的对手,商议过后派了萧何南下去见项梁。希望与之南北夹击,或是消灭雍齿所部,或者……嘿嘿,若是能趁乱拿下彭城……在义军诸侯间的声望会大大提高。

至于有人建议投靠项梁,刘邦却不想这么干,这会投奔景驹、秦嘉已经是个错误。前车之鉴,不得不吸取教训啊!再有一点,他内心的隐隐的野心,促使着他自立门户。所以这次与项梁只能是合作关系,不是归附。

多年以后,在这一点上刘邦一直引以为傲,还不止一次地挖苦尹旭。尹旭总是一笑了之,淡淡一句:那又如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隐隐有震动声远远传来,樊哙一阵激动,喊道:“曹参,你听!马蹄声,是不是萧何回来了?”

身边精明的汉子竖起耳朵,凝神静听,说道:“不错,是马蹄声!”

樊哙激动道:“一定是萧何回来了,周勃,你去接应一下吧!”

呼!刘邦也暗自松了口气,希望萧何能带回好消息。这一次派人去商议联军一事,请缨的武将不在少数,但都被刘邦一一否决了。萧何为人精明稳重,懂的事情轻重,善于言辞,尽管出身文职,确实最合适不过。

周勃返回,众人大为失望,回来的并不是萧何,而是他身边的两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