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风暴之迷-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符号。40年前,中国人举国上下大学俄语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俄国的大文
豪罗蒙诺索夫、普希金和托尔斯泰等人都满怀深情地称颂过俄语是人类语言中最伟
大的、最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俄语中,“改革”一词有许多种写法,而戈尔巴乔夫最爱的用的则是其中一
个。这里需要对上述改革做一个语意分析,戈尔巴乔夫最爱用的那个词汇的原意则
是改建、改造,即推倒重建。戈尔巴乔夫在他那本轰动于世的《改革与新思维》中
用的就是这个词,有人就说,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初,就是居心要把苏联大厦推翻了,
开拓出自己的一个新朝代。

    曾经长期担任戈尔巴乔夫的秘书博尔金写道:“1985年3 月11日,时年 54 岁
零 9天的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在那阴
冷的一天,在世界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国度里,他的权力在党内、国内达到了顶
峰。他像一个画家站在一张白纸面前,有大展宏图的机会。他可以将自己设想的任
何方案付诸实施——只要老百姓能从中受益。他有独特的魅力,谈吐爽快,说服力
强。苏联人民几十年好容易盼来了可以寄予厚望的领袖!”

    的确,戈尔巴乔夫一上台就因表现了改革的气魄和充沛的精力,并大刀阔斧地
调整领导班子而引起苏联和世界的关注。戈尔巴乔夫先拿有思于他的政治局“长青
树”——葛罗米柯开刀。7 月,担任外交部长10余年的葛罗米何被免去外交部长职
务,升任最高苏维埃主席,这是一个以微笑的面孔,专门为退役的将军授勋或为儿
童娱乐中心剪彩的职务。9 月,任命雷日科夫接替音洪诺夫担任部长会议主席。在 
11个月中,共调换了 14 名党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成员,更换15名国家和政府的领
导人以及41名正副部长,从而结束丁老人政权。从而为他的改革扫清了道路。

    戈尔巴乔夫改革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3 月到1988年上半年。这是戈尔巴乔夫从经济体制开始进行
改革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苏联改革还是在“完善社会主义”的范围内进行的。

    1986年苏共27大召开,确定党现阶段的总路线是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加强
世界和平。决议中强调:加速发展战略。即“党活动的主要领域过去是,现在仍然
是经济”。制订《苏联1986年至1990和200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为了加
速经济发展,必须把当前的粗放性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具体讲,投资从主要
用于建立新企业转为改造旧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大会特别强调要在科技进步基础
上实现经济改革。

    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大力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企图以此作为发动
和吸引群众支持和参与改革的手段。1987年6 月苏联制定《关于根本改革经济管理
的基本原则》和《企业法》,基本思路就是给企业放权让利,使企业实现“三自一
全”(自筹资金、自负盈亏、企业自治、完全的经济核算),国家对经济管理逐步
从行政管理为主的方法向以经济管理为主的方法过渡。

    为配合国内改革需要,戈尔巴乔夫还提出外交“新思维”,对苏联外交政策作
了重大调整,在苏美关系中实现了从对抗走向合作,从紧张走向缓和的转变。这个
调整受到国际上的欢迎。但经济改革未能取得实际的效果,总的经济形势没有好转,
而经济结构却更加失调,1986—1988年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 2.8 %,低于
1981——1985年的3 .2 %。

    第二阶段:1988年中期至1990年初。在这一阶段中,苏联的改革重点由经济领
域转向政治领域,导致改革进程的逐步失控和社会的全面混乱与动荡。

    第一阶段经济改革受挫后,苏联领导人片面地把加速战略和经济改革未能取得
成效的原因归结于现行政治体制。1988年6 月底7 月初的苏共19次代表会议标志着
将改革重点从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把苏联原有的政治体制称为“官
僚专制制度”和“极权主义制度”。19次代表会议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
改组国家权力机构,通过自由竞选产生人民代表并建立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
机构最高苏维埃,把国家权力重心从党中央转到最高苏维埃。这次党代会放弃了苏
联政府体制的核心的提法,只说苏共是社会的“政治先锋队”。公开化和民主性造
成社会政治的极度混乱,一些加盟共和国“民主派”开始与苏共争夺权力,1989年
底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共产党陆续公开分裂,甚至共和国权力落到民族主
义分子手中。公开性和民主化造成整个社会严重分化,苏共党内和社会的反对派势
力迅速发展,社会意见多元逐步向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发展。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不
仅没有促进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却使经济形势更加恶化。1989年苏联国民收人增
长率下降到2 .4 %,日常必需品紧张。

    第三阶段:1990年初至1991年“8 ·19”事件。苏共完全丧失对改革进程的控
制力。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国发生剧变,在这股强大冲击波的影响下,戈尔巴乔夫
及其支持者进一步加速向右转。时至1990年,苏联的改革进程已开始失控,这在一
些民族共和国中尤为突出,那里人民阵线等“非正式组织”实际上已发展成为与苏
共争夺领导权的政党并得到相当多群众的拥护。1990年2 月戈尔巴乔夫在立陶宛讲
话,承认多党制的现实。随后苏联第三次人代会修改了规定苏共在政治体制中的领
导地位的苏联宪法第6 条。戈尔巴乔夫在第三次人代会上当选苏联总统。

    1990年7 月的苏共28大上通过《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宣布
“改革的实质是从极权官僚制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苏联改革的目
标从“完善社会主义”转向彻底摧毁原来的社会制度,向另一种新社会制度过渡。

    改革的方向发生根本的转变。之后,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评价,“戈
尔巴乔夫在改革的过程中已逐步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他不仅要改变苏联的经
济结构,还要修改苏联制度的思想基础,甚至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苏联的政治程序”,
“苏维埃联盟随时可能解体”,“有朝一日党甚至可能丧失对社会的垄断控制”。

    这一阶段中,各加盟共和国同联盟中央的权力之争与民族矛盾和各派政治力量
的矛盾交织在起,进一步激化。1990年5 月29日叶利钦竞选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
主席。他上台后,立刻在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上制定了《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
宣言》,向联盟中央的权威发起挑战。叶利钦坚定地说:“我认为,现在应当抛弃
这样的公式:一切为了强大的中央。只有共和国强大,我们国家、苏联才会强大。

    加盟共和国越强大,越独立,中央,我们的联盟就越强大。”

    1990年6 月12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率先颁布了“主权宣言”,随后乌兹
别克、摩尔达维亚、乌克兰、白俄罗斯、中亚五国等加盟共和国全部发表了“主权
宣言”。10月24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关于保证苏联法律效力》的法律,重申
:在联盟范围内,苏联的法律高于共和国的法律。同一天,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
发表《关于苏联机关文件在俄罗斯联邦境内生效法》,规定苏联总统法令和全苏最
高苏维埃法令必须“经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批准后才能在俄罗斯境内生效”。于
是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与不少加盟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特别是与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
埃之间,爆发了持续不断的主权战。即围绕着是苏联主权、法律高于加盟共和国主
权、法律,还是加盟共和国的主权、法律高于苏联的主权、法律而发生的争执。而
波罗的海三国在同年3 —5 月间已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面对联盟解体的危险,为
了维系联盟关系,戈尔巴乔夫一方面要求于1991年3 月17日前就联盟前途举行全苏
联的全民公决,另一方面竭力争取同各共和国签订新的联盟条约。1990年12月23日,
戈尔巴乔夫向苏联、各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的最高苏维埃提交新的联盟条件草案。

    (1 )把国名改为“主权苏维埃共和国联盟”,去掉原国名中的“社会主义”
性质。

    (2 )扩大加盟共和国的权力,规定每个共和国都是主权国家,在自己的领土
上拥有全部国家权力。(3 )在各共和国的领土范围内,共和国的法律对所有问题
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属于联盟权限的问题方面不在此列”。按照这个方案,
苏联将由联邦变成了松散的邦联国家。戈尔巴乔夫的方案,获得一部分共和国的支
持,然而为时已晚,分离主义和分立主义浪潮已势不可挡。

    在这阶段,苏联经济形势越来越坏,1990年初出现了经济的负增长势头。同1989
年相比,1990年国民收人下降4 %,1990年11月29日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市党代会
上第一次公开承认“我们在工人阶级面前负有罪责——我也归罪于自己”。12月7 
日他在苏联国营企业领导人会议上承认:“苏联政治体制改革出现了重大的失误,
造成了严重的、消极的、摧毁性的后果”。他说:现在已退到最后一道防线了,像
1941年在莫斯科城下和列宁格勒城下一样,无路可退了,防守是防守不住的,必须
开始反击。

    戈尔巴乔夫开始在政治上采取强硬措施。1990年门月下旬以来,戈尔巴乔夫接
连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军队,加强克格勃,加强对新闻的控制,改组政治机构,
把国家行政执行权集中于总统一身,宣布必须时准备在一些加盟共和国实行“总统
治理”或宣布“紧急状态”。1991年1 月,戈尔巴乔夫派兵进入立陶宛,苏联内务
部队与立陶宛民族主义分子发生武装冲突,死14人,伤150 人。立陶宛总统兰茨贝
吉斯宣布立陶宛与苏联处于战争状态,叶利钦声援立陶宛,并号召成立俄罗斯军队,
以维护俄罗斯主权。美国等西方国家表示如不停止对立陶宛的镇压,将改变对苏联
的态度。戈尔巴乔夫被迫撤军。待到1991年8 月,戈尔巴乔夫再次提出建立主权共
和国联盟的设想为时已晚,因为8 ·19事件后,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已自西向东扩散
开来,而且此时三个斯拉夫国家的首脑已经开始酝酿如何结束苏联的历史了。积重
而难返,厚积而骤发,严重扭曲的联邦体制下地方民族主义的总爆发不可遏制。其
他许多加盟共和国以及自治共和国为在国家混乱局面中保护各自的利益,也群起而
效尤,纷纷发表各自的主权宣言。

    总之,到1991年8 月中旬,苏联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民族危机、社会危机
和党的危机不但没有缓和,反面急剧地加深。苏联的解体和演变在加速。各派政治
势力都感觉到生死存亡的威胁。

    1991年8 月19日清晨的莫斯科,绝大多数还在沉睡之中,习惯早起跑步的人发
现街道上停着许多军车,甚至还有一些持枪荷弹的士兵在站岗,眼睛中闪出警惕的
目光。

    莫斯科时间6 点零5 分,苏联中央电视台和莫斯科广播电台停止了昼夜的文艺
节目,临时插播一条重要的消息:鉴于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由于
健康状况不可能履行苏联总统职责,根据苏联宪法第127 条第7 款苏联总统全权移
交给苏联副总统根纳季·伊诺维奇·亚纳耶夫。

    为了克服威胁着苏联公民生存与安全、我国主权、领土完整。自由和独立的深
刻和全面的危机、政治对抗、族际对抗和公民对抗、混乱和无政府状态,根据对保
留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全民投票结果,本着我们祖国和全体苏联人的切身重
要利益,兹声明:一、根据苏联宪法第127 条第7 款和苏联《紧急状态法律制度法
》第2 条,为迎合广大阶层居民关于必须采取最坚决措施来防止社会滑向全国性灾
难、保证法律和秩序的要求,从1991年8 月19日莫斯科时间4 时起在苏联某些地方
实行为期6 个月的紧急状态。

    二、确定苏联宪法和苏联法律在苏联全境具有绝对至高无上的权力。

    三、为管理国家和有效地实行紧急状态,组成由下列人员组成的苏联国家紧急
状态委员会:奥·德·巴克拉诺夫(苏联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弗·亚·克留奇
科夫(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瓦·谢·帕夫洛夫(苏联总理)、鲍·卡·普
戈(苏联内务部长)、瓦·亚·斯塔罗杜布采夫(苏联农民联盟主席)、阿·伊·
季贾科夫(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德·季·
亚佐夫(苏联国防部长)、根·伊·亚纳耶夫(苏联代总统)。

    四、确定,苏联全境内所有政权机关和管理机关、一切公职人员和公民绝对必
须执行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决定。

    随后又发表了苏联代总统亚纳耶夫签署的《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告苏联人
民书》,宣布“在我们祖国和我国各族人民命运面临严峻危急时刻,我们向你们发
出呼吁!我们伟大的祖国面临致命的危险!由戈尔巴乔夫发起并开始的改革政策,
原想作为保障国家迅速发展和使社会生活民主化的手段,却因种种原因已经走人死
胡同,整个国家实际上已失去了控制。”

    “出现了极端主义势力,它们奉行消灭苏联、瓦解国家和不惜一切代价夺权的
方针,它们利用得到的自由,蹂躏刚刚出土的民主萌芽,政治冒险家制造精神政治
恐怖气氛。”

    “……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意识到破坏我们国家的危机的深度,担负起对
祖国命运的责任并决心采取最重大措施使国家和社会尽快走出危机……。”

    此时,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哪里呢?

    戈尔巴乔夫已经变成了“福罗斯之囚”。8 月4 日,苏联总统与第一夫人带着
女儿和女婿以及他们的外孙女合家飞到克里木的总统疗养地“福罗斯”度假。按原
计划,8 月19日戈尔巴乔夫将返回莫斯科,第二天将主持新联盟条约的签字仪式。

    然而,就在8 月19日的凌晨4 时,苏联克格勃驻塞瓦斯托波尔的防空军参谋长
马尔采夫上将命令封锁戈尔巴乔夫在福罗斯的别墅。克格勃用两辆牵引车切断了在
别利别克的飞机跑道。机场上停放着的苏联总统的两架专机“图——134 ”型和
“米格——8 型”直升机“无路可逃”。

    就在戈尔巴乔夫的老朋友们抛弃他,试图置他于死地的时候,原来是他的政治
对手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挺身而出。叶利钦将拟好的《告俄罗斯公民书》通过俄罗
斯政府大厦广播电台向莫斯科市民发布,叶利钦洪亮的声音传遍莫斯科的每个角落
:“1991年8 月19日凌晨,合法选出的国家总统被解职了。无论用什么理由来为解
除总统职务一事辩争,我们都认为这是一次右派的、反动的、反宪法的政变。……

    所有这一切迫使我们不得不宣布这个夺权的所谓委员会是非法的。因此,宣布
这个委员会的一切决定和命令都是非法的。”

    “我们相信,地方政权机关能始终不渝地遵守俄罗斯的各项宪法法律和俄罗斯
总统令。我呼吁俄罗斯公民对叛徒分子给予应有回击,要求国家重新走上正常的合
法的发展道路。毫无疑问,必须保证国家总统戈尔巴乔夫有机会对全国人民讲话,
我们要求紧急召开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

    稍后,俄罗斯议会大厦电台又开始播放《致苏联武装力量、国家安全委员会和
内务部官兵的呼吁书》:“俄罗斯的官兵们!在这个对俄罗斯、对全国来说都是悲
剧的时刻,我呼吁你们,不要让自己落人谎言、许诺、关于军队职责的蛊惑宣传的
罗网。不要成为一伙践踏苏联宪法和法律的冒险家犯罪意志的盲目工具。士兵们!

    我请你们想一想自己的亲朋好友、自己的人民,在选择艰难瞬间不要忘记,我
们曾宣誓效忠人民,而有人企图使你们的枪口对准人民。……士兵们!我相信,在
这个悲剧时刻你们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俄罗斯军队的荣誉和光荣不会染上人民的
血…

    …”

    当日中午,叶利钦走出俄罗斯议会大厦,站在塔曼坦克师的110 号坦克上,大
声地呼吁着:“同胞们!孩子们!我,按照我们多灾多难的人民的意志选出的总统,
在这个祖国相当困难的时刻,向你们发出呼吁……”

    尽管,有100 多辆坦克车进入市区各处待命,但是军人们不像是来执行命令,
反倒像到莫斯科来联欢。俄罗斯议会大厦前的坦克一律炮口朝外,而且炮口都被插
上了漂亮的鲜花,一些多情的莫斯科女郎们用她们的爱情在“感化”着迷途的大兵
们。

    8 月21日,“政变者”的短命行动结束了,22日凌晨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从黑
海度假地回到莫斯科,宣布重新行使苏联总统的职能。然而,苏联总统在苏联政坛
上的分量已经陡然下降了。

    8 ·19事件后,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的位移。叶利钦作
为苏联的大救星,他的声望和地位已经远远处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之上了。实际
上,当1991年8 ·19事件结束后,俄罗斯总理西拉耶夫站在俄罗斯议会大厦——白
宫之前宣布:“叶利钦救了莫斯科,莫斯科人救了俄罗斯,而俄罗斯拯救了全国和
全世界”的时候,叶利钦就已经在形象上完成了一个历史的飞跃,一个拯救国民于
水火的民族英雄的伟大形象诞生了。

    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梅杰、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法国总统德斯坦都与叶利
钦建立了热线电话联系,反而把他们的老朋友——戈尔巴乔夫冷落在一边了。

    叶利钦后来回忆说:“8 月19日以后,苏联在一天内就不复存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