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草根攻略-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家自认为为其没有任何过错,就算要退婚,也得王家来向他家请求,提出退婚的一方是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

    青儿则像没事儿人一样,把这事儿冷处理。

    她经营“青青果蔬”店铺,最大的获益者还是佃户们,她得为他们的生计问题负责,最近忙得焦头烂额,自然也没工夫和伟祺计较。

    刘姥姥和青儿都是重情义的人,饮水思源,念及贾府当初对自己家里的接济,依旧让王狗儿隔三差五地捡好的蔬菜送一车去贾府。

    其实,若论居家过日子,不说大观园里其它的处儿,单是稻香村那十几亩良田,男耕女织也够维持贾府的主子们吃喝穿用了,可惜,他们奢侈惯了,又养着几百号本家亲戚和家奴,饶是承包的婆子努力耕种,那些收获也就如杯水车薪。

    为了几把古扇子逼死石呆子,还有卖官之事很快就查实定案,贾雨村被免职,发回原籍,大老爷被革去一等大将军职务,府上也被抄检一空,朝廷算准了荣国府还有油水可榨,念及贾赦年老体弱,特意恩准,以罚代刑,让贾府捐出十万银子替大老爷赎罪。

    老实说,贾府里十之**倒希望皇上别太“眷顾”贾府。不如就让大老爷在大牢里颐养天年就好。唯有贾母真心替他打算,先把自己的衣服分些送给邢夫人,又给她一百两银子勉强维持日常花销。然后,就让贾政和贾琏筹集银子。要把贾赦赎回来。

    虽然一直不待见大儿子,可真出了事情,又不遗余力的维护他,谁让自己是他的亲娘呢。

    乡下的九处庄子上次典当了两处,这次家里已经没有一点积蓄,只好剜却心头肉,来医治眼前疮,把庄子里的土地都卖了。只留下祖宗祠堂附近那两处,依旧由老奴乌之孝帮着打理,除了养活十几户对祖上有功的老奴,也没有多少进贡的粮食。

    百姓们都说皇上念及旧情,法外开恩,没有查抄荣国府,事实上,这两次赎罪捐款比抄家还要干净,就像江南甄家,平日都有银子寄存在世交家中。就算被抄,也还有私藏的资产维持低调却殷实的生活,贾府正好相反。他们是高调的捉襟见肘。

    这段日子,贾府所有人都沉浸在怅惘和感伤之中,按理儿探春应该偷着乐的,可是,就因为成了南安王的养女,彻底断绝了嫁给恒郡王的奢求,那片痴心一时之间怎能释怀。

    紧接着,贾府就接到册封探春为玫阳郡主的圣旨。

    传旨的依旧是夏公公,王夫人狠狠心打点了二百两银子。这还是宝玉把一件雀金呢披风当了才有的,倒惹得夏公公不高兴。

    这个消息传出去。那些因贾府衰败而疏远了的官员和商贾,道是荣国府依旧沐浴皇恩。也有准备厚礼来贺的。

    贾政借口为贤德皇妃守制中,连宴客都免了。

    李纨特意凑了二十两银子,让厨房备办了几桌酒席,虽然不像从前那样大操大办,好歹家里人聚在一起,好好热闹一天。

    青儿也备了二百两银票贺仪。每次赚了银子,都置办田地了,这也是手头全部的积蓄,正好找个由头送出去。

    除了贾赦和邢夫人两口子,薛姨妈和薛宝钗也过来捧场,只是她母女二人心里惦记着薛蟠的事情,只是强颜欢笑着应酬。

    因青儿送了礼,就被当做宾客对待,紧挨着薛姨妈坐在上位,席间她给老太太敬酒,谁知老太太突然就流下眼泪来,泣不成声的道:“我这些儿孙们,都由了他们自己的造化,唯独巧姐儿年幼,以后,还望青儿姑娘多多关顾一些。”

    贾母最是豁达乐观的,探春大喜的事情,她却如此伤心,众人都不解,想要说些俏皮的话逗她开心,却哪里有凤姐儿巧舌如簧的本事。

    青儿知道贾母是明白人,也不用拿虚的和她客气,当即承诺到:“老太太放心,我们家多亏老太太、太太还有琏二奶奶体恤接济,这才有今天的温饱,不光是我,我们全家都会把巧姐儿当做最亲的亲人一般爱护着。”

    毕竟自己家里是一介草民,在不晓得贾母和王夫人的意思之前,她不敢唐突,冒然提及巧姐儿和板儿的婚事。

    “我替凤丫头谢谢你和你姥姥。”贾母渐渐控制住情绪,鸳鸯等人服侍着洗了脸,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淡定,说笑着吃了一回子酒。

    “老太太尽管放宽心,凤丫头没了,巧姐儿还有姑姑们照看呢,三姑娘如今是玫阳郡主,以后多多关照她就是了。”赵姨娘仗着是探春的亲娘,如今元春没了,王夫人再也没有拿着上谕颐指气使的资本,说话也就得瑟起来,想要听人奉承,众人偏偏不给她这个脸子。

    贾母笑容依旧淡淡的,也不理她的话茬子,酒宴快散的时候,这才对赵姨娘到:“福兮祸所依,我倒不觉得三丫头被封为郡主是什么好事儿,趁早看淡些才好呢。”

    探春寻思日边红杏倚云栽的诗句,对天上掉下来的恩典也有些明白,她倒想得开,与其坐守在家里没有出路,倒不如走出去,另外开辟一片天地来。

    宴毕,众人都放心不下,簇拥着把贾母送回屋里,陪着说些笑话给她散心。

    琥珀给贾母沏了老君眉茶,又给众人都沏了普洱茶。

    贾母润了下嗓子,镇定地对鸳鸯道:“把昨儿整理的单子拿出来。”

    鸳鸯便亲自回贾母屋里取了来,递给贾母看。

    贾母不悲不喜的道:“我知道现在各房里都等银子用,我自嫁入你们家,从做媳妇儿起全部体己就这些了,前儿珍儿和蓉儿远行,给他带了一千两路上用,余下的分给赦儿、政儿和琏哥儿各三千两,珠儿媳妇儿寡妇失业的,也给你一千两,剩下的打点几个孙子娶亲之用,我现在穿的用的,将来都分给我屋里的丫头们。房子还是一出住着,饭食各自吃吧。”

    鸳鸯把红木匣子打开,看贾母眼色,把银票点给王夫人、李纨和贾琏,贾赦的另外再着人给他送去。

    尤氏见老太太分家产,自己不是她这房的,也不告辞,悄悄儿起身准备离开。

    “珍哥儿媳妇儿,我还有话要说。”不等她前脚跨出门外,贾母就急忙叫住她道:“我知道你心里怨恨我,以为我只心疼自己亲生的,没有像对大老爷一样替珍儿打点,我只是觉得,珍哥儿的事情不是银子能解决的,他随恒郡王出征倒是好事儿,大老爷是指望不上的了,今后若是安分在家里呆着,或可保颐养天年,珍哥儿还年轻,自然是要寻个机会建功立业,像祖上那样真刀真枪的打拼,或许,还能重拾圣上对他的信任。”

    “老太太教训的是,侄孙媳妇儿不敢有怨言,是老太太多虑了。”尤氏表面上恭恭敬敬地聆听贾母教诲,暗自里却在腹诽道:“你给自己的儿孙分家产赏银子,却拿些冠冕堂皇的话来堵我的嘴,虚伪得让人不屑以对。”

    “我也没有功夫去多虑,只要你们心里别委屈了就是。”鸳鸯见她嘴唇有些泛白,忙把茶送到嘴边儿抿了一口,又补充道:“你放心,四丫头将来的亲事儿,还是我的事情。珍哥儿是长房长孙,这些年担负族里的事务,从没让一个宗室后人饿着冻着,贾氏祖宗都是看着的,定会保佑他平安归来。”

    鸳鸯静候贾母把话说完,让玻璃和琥珀抬出一个小木箱来,交给尤氏。

    “大奶奶,这是你们搬到梨香院时就开始准备的,老太太说,你们现在的身份不宜用银票去兑现,怕太张扬,让我变卖了一些首饰也凑了三千两现银,虽然不多,省着用,希望能支撑到珍大爷回来那一天。”

    尤氏尚未回话,贾政早支撑不住了,跪在面前痛哭道:“都是儿子不孝,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儿孙们没点孝顺,反倒要承受老祖宗这样恩典,连累母亲不省心,儿子越发无地自容。。。。。。”

    尤氏直挺挺地站在门后边,愣怔半响方反应过来,对着老太太五体投地哭道:“老祖宗,我们老爷临行前就安慰我,别看老太太平日里只是装糊涂,心里明镜儿似的,家里大小事情,老太太自有安排,我还不信,果然,老太太为我们把心都操碎了。。。。。。”

    众人都跟着伤心起来,打心眼里感念老太太深明大义,日常并不对媳妇、奴才施威,不动声色地调和家庭矛盾,谁知道,她心里的算计别说凤姐儿,就连他们全体加起来也赶不上的。

    老太太见他们这般,便调侃道:“都起来吧,是怕我就这么去了,没银子装殓吗?你们尽管放心好了,我的东西也都是现成的。。。。。。”(未完待续)
第168章 百足之虫 不死已僵
    香菱和宝蟾都被捆在柱子上,宝蟾见夏家来人了,立刻哭着诉说道:“太太,香菱想做大奶奶,视我家姑娘为眼中钉,姑娘好意做了点心请她吃,她却在姑娘碗里下药。。。。。。”

    “我没有,亲家太太,我没有,我吐得厉害,在床上了躺了好几天,大奶奶好意做了羹汤赏我喝,奴家唯有感激的,哪能忘恩负义害大奶奶呢。”

    香菱哭诉着为自己辩解,她刚被宝蟾撕打过,蓬头散发的,衣衫不整,脸上还被挠了五道血印子。

    夏刘氏听了宝蟾的话,恶狼般红了眼睛扑上来,就要踢打香菱,薛宝钗急忙来挡,可是,夏刘氏心里把香菱当做谋杀她闺女的元凶,疯子般的挣扎,哪里挡得住她,薛姨妈和丫头婆子们上前帮忙,却被刘家祥一顿拳脚踢打开,连薛姨妈都吃他推了一跤。

    这里正闹得不可开交呢,贾宝玉就带着奴才赶来,周瑞和几个男人呵斥着把刘家祥拽开,薛宝钗的衣服都被夏刘氏扯烂了,怕被宝玉看到自己的狼狈样子,羞得忙躲进自己屋里。

    周瑞家的见薛宝钗被欺负,拽住夏刘氏重重地推倒在地上,摔了个仰八叉。

    夏刘氏顺势躺在地上撒起泼来,嚎哭道:“老天爷呀,你咋不开眼呢,薛家仗着有好亲戚做靠山,欺负我们孤儿寡母,毒杀我女儿,还想对我下毒手,赶尽杀绝了好谋夺我夏家财产。。。。。。”

    “宝二爷,我真的没有。。。。。。”香菱吐得几天没吃东西,被捆了快一个时辰,此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薛姨妈便解释说,香菱这都三个月了,吐得厉害。水米难进,大奶奶就让宝蟾做了羹汤陪她喝,没想到。喝完汤大奶奶就成了这样。

    “定然是香菱想要做大奶奶,毒杀我闺女!”夏刘氏又冲上来要打。

    周瑞家的忙挡住没好气的对夏刘氏道:“亲家太太。既然羹汤是宝蟾姑娘做的,又是她亲手拿给奶奶和香菱姑娘的,你该问她的嫌疑才对,怎么就咬定是香菱害死你家姑娘的呢?”

    “这还用说吗?定然是香菱仗着肚子里的孩子,想要取代我们姑娘做大奶奶,这动机傻子也知道的。”刘家祥立刻插话道。

    “可是,宝蟾姑娘也是薛大爷的屋里人,难保她就没有取代自己小姐的意思。”周瑞家的立刻反唇相讥。

    “先害死自家小姐。再嫁祸香菱,这可是一箭双雕的好主意。”青儿跟着补了一刀。

    刘家祥不由就冷笑道:“早听说香菱姑娘是你们爷打死她女婿抢来的,果然是被看做心肝儿宝贝的,连我家姑娘都被她比下去了,更何况一个屋里人呢?”

    男人们都在商量要不要报官,听他提起呆霸王打死人的事情,哪里还敢吱声儿,周瑞家的勉强辩解道:“你这话说的好没道理,你家姑娘分明是砒霜中毒,香菱姑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又没个帮手,哪里去弄砒霜来呢?”

    哪知道夏刘氏一听这话,反倒不哭不嚎了。指着薛姨妈说定然是她母女两个的主意,她们和香菱串通好的,骗了她闺女的嫁妆,再把香菱扶正。

    宝玉见闹得不是话,就进屋去和薛宝钗商量,怎么处理才好。

    青儿见众人没了主意,就故意问宝蟾道:“宝蟾姐姐,你说,那羹汤里是先放了砒霜你端进屋的呢。还是后来才放的砒霜呢?”

    宝蟾啐了青儿一脸,骂道:“放你娘的狗屁。我亲手做的羹汤,盐倒是放了一大把。那又毒不死人的。”

    “这就怪了,你家大奶奶请香菱姑娘喝汤,临时叫去她自己屋里,香菱哪有砒霜往汤里放呢?大奶奶又不傻,看着她放毒药,还去喝不成?”青儿又故意装傻问道。

    “姑娘就让我做羹汤给香菱喝,我赌气在香菱那碗汤里放了一把盐,做了记号送到大奶奶屋里,然后,就去请香菱。。。。。。”

    “既是这样说,香菱姑娘是没有机会下毒的了,至于你和大奶奶。。。。。。”青儿故意不把话说完。

    周瑞家的冷笑着接过话头儿道:“若非宝蟾谋害主子,就是你家姑娘自己服毒。”

    刘家祥怔了一怔,想起金桂曾问他要过砒霜药耗子,莫非被宝蟾这小蹄子得了去,偷偷下在金桂的汤羹里。突然指着宝蟾道:“定然是宝蟾这小蹄子做下的,没想她如此工于心计,竟然蓄意谋杀主子,嫁祸他人。”

    “你血口喷人!”宝蟾话未说完,肚子上就被踢了一脚,夏刘氏显然信了兄弟的话,边打边怒骂道:“我从集市上把你捡回家,打小儿养着,何曾亏待过你半点,你竟为个男人毒杀小姐!”

    夏家的打自家丫头,薛家人自然袖手旁观,宝蟾虽然刚烈,怎奈被捆在柱子上,躲闪一下都不能够,情急之下脱口喊叫道:“太太,我没有害死小姐,是她自己。。。。。。”

    这话越发激怒了夏刘氏,气得直接一头撞在宝蟾肚子上,隔年的饭菜都吐了出来。

    “你们把香菱放了,我自有话说!”宝蟾疼得忍耐不住,舅老爷往她身上泼脏水,自家太太恨不能要她的性命,若送到官府坐实了,定然是没有活路的,哪里还敢再包庇夏金桂,横着心对宝玉道:“宝二爷把香菱放了,我自有话说。”

    薛宝钗急忙走出屋来,让把香菱和宝蟾都放了,镇定地对宝蟾道:“我知道宝蟾姐姐生性豪爽耿直,定然不会冤枉好人的。”

    宝蟾便不再遮掩,对众人道:“我们姑娘前儿问舅老爷要过砒霜,说是用来药耗子,回家也没见她配耗子药,想来是给香菱准备的。”

    “没准儿是和他家舅老爷串通好的呢?”周瑞家的故意追问道。

    “那该问舅老爷自己!”宝蟾话音未落,刘家祥就急得发誓道:“我若知道她的心思,就不得好死!”

    宝蟾也不理他的碴儿,自顾自的讲述道:“我因不愿服侍香菱,故意在一碗汤里放了盐,并做了记号,这才送到大奶奶屋里,等我把香菱请来时,发现汤碗被调换过,我怕奶奶喝了多放盐的汤骂我,就悄悄地又换了过来,想必是大奶奶把耗子药下在香菱的汤里,不小心自己喝了。”

    周瑞一听这话,不等宝玉发话,当即命人把刘家祥送官,告他一个和夏金桂同谋,毒杀香菱未遂,却把自己外甥女儿给毒死了。

    多亏宝蟾替刘家祥作证,说大奶奶让他送药时,确实说过用来药耗子,这才打了五十大板当庭释放。

    没能为闺女讨个说法,还害兄弟平白的挨了五十大板,夏刘氏哪里咽得下这口气,就和刘家祥商量,找到冯渊的管家,自己出银子让他打官司,定要报那薛家欺负自己闺女的仇怨。

    这案子被贾雨村瞒得严严实实,却派公人守株待兔,薛蟠从姑苏办货回家,就在薛府街门外被擒获,绑回金陵府。

    薛家为了保住薛蟠的性命,不惜花血本上下打点,依旧被判了个秋后问斩。

    因为急需要银子使唤,薛宝钗不得不收回借给青儿的那间店铺,连“薛记”成衣铺、当铺、香料铺以及棺材铺一起卖了,不惜倾家荡产也要保住薛蟠性命。

    呆霸王荒淫好色不假,倒也并无大恶,失手打死冯渊,确实不是存心想要杀人,可是,冯家这次连贾雨村一起告了,说他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让杀人者逍遥法外,审理此案的官员唯恐连累到自己,哪敢往轻里判给他活命的机会。

    薛蟠的孤朋狗友里,有一个叫黄金荣的,平日多得薛蟠接济,薛蟠没了,无疑是断了他的财路。他因秦钟和贾宝玉打过一架,被逐出贾府私塾,本就嫉恨贾府,这次念及和薛蟠的情分,就递了匿名帖子,状告贾雨村为了几把古扇子,逼死石呆子,经大理寺立案查实,因牵扯到贾赦,详查之下,便又引发贾赦卖官的案件来。

    正是屋漏又逢连阴雨,大老爷被下入大牢不说,连二姑娘的女婿也受到牵连,孙绍祖本是交了三万两银子捐的六品挂名官儿,为了在一等大将军麾下讨个职位,送了五千银票给贾赦,也被定了一个贿赂朝廷官员罪,不过,他正随恒郡王征战漠北,这件案子暂时被压了下来。

    菜蔬大上市时,“青儿果蔬”却关门了,刘家屯的佃户就靠着卖菜维持生计呢,青儿家的马车,还有张老爷的马车,便都派上了用场,每日往返无数趟,去城里送蔬菜,却哪里跑得过来。

    后来,青儿就写了一个小广告,让王狗儿誊写了四五十份随菜送给老主顾,说是为了确保蔬菜新鲜,“青青果蔬”开通田间直销服务,订购菜蔬的主顾,可以亲自到地里选择瓜果蔬菜。

    刘家屯离城里二十多里地,乘坐马车也就半个多时辰的路程,京城富商云集,他们每日菜蔬需求量大,品种自然也是多多益善,要的就是蔬菜新鲜品质好,倒也不会计较几个车马钱,青儿运用现代经营手段,在广告推销方面颇下了一些功夫,不到一个月,亲自去地里采买菜蔬就成了京城生活品质的标签,那些有钱人比着炫耀,竟然比在城里开店铺生意还要红火。(未完待续)
第167章 玩毒自焚 金桂殒命
    青儿心知刘姜氏多半是喜欢上柳五儿了,只是不知道伟祺的意思,这小少爷孝顺得很,无论什么事情都把“俺娘的意思”挂在嘴边,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