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璜台志-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殷莫淮面无异色,淡淡说道:“我没有强逼梅舞袖,这次是她自愿前去。”

    “殷兄……”

    “王爷不想知道为什么梅舞袖愿意去么?”

    李落吐了一口浊气,沉声说道:“愿闻其详。”

    “两件事,其一,我设计擒杀了当年迫害梅舞袖的朝廷命官,虽然不曾尽诛那些落井下石之辈,但主恶已除;其二,我替她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女儿。呵,小小年纪竟然被人磨练成一个心肠狠辣的刺客杀手,这样的大甘朝廷,无怪庄公飞会造反。”

    “殷兄,如此行事太过离经叛道,不妥。”

    “哈哈,我并非大甘官府中人,自然不会有那么多忌讳。梅舞袖留在弃名楼已经有不少时候了,王爷定是派人追查过当年庄公飞反叛朝廷一事。不管庄公飞是受人陷害或是被人算计,谋反证据确凿,倘若想翻案只会弄出太大的动静,我也不想耗费这些工夫。找到主恶之人,有枢密院和巡检司,查一查总能找出些别的蛛丝马迹,如今的大甘想找一个清廉如水的官吏难于登天,既然有贪赃枉法的把柄,寻个借口罢了功名,押入大牢,是生是死就没有人在意了。”

    李落沉吟不语,没有赞同殷莫淮的处事手段。殷莫淮轻轻一笑道:“我知道王爷的心思,王爷未必会怪我的手段卑鄙,而是怪我不该让梅舞袖犯险。当日我和梅舞袖说起此事,她没有应,而是说出她还有个女儿的事,让我替她找回女儿,她便去雨花阁,仅此而已。”

    “梅姑娘的孩子现在哪里?”

    “城南一处民宅之中,我没有派人看守,如果梅舞袖想走,这会已经不在卓城了。”

    “话虽如此,但让梅姑娘深入虎穴,却是太难为她了。”

    “王爷怎知梅舞袖留在弃名楼就会好受了?此女遭逢大难,承受的侮辱常人难以想象,正因为如此,受着一个当朝王爷的恩惠,王爷可觉得她心里会舒服么?除了梅舞袖是去雨花阁的最佳人选外,这未尝不是一个给她解脱的机会,事成之后,想来梅舞袖就不会再有心中的枷锁。”

    李落沉吟少顷,轻声说道:“护她周全。”

    “王爷不必操心梅舞袖,还是多些心思在别处吧。”

    “如今大甘的当务之急在掖凉州,草海诸部联军南下,北府若是战败,大甘国将不国。”

    “错,大甘朝廷的当务之急并不是草海敌军南下,而是如何才能让你统领三军,抵挡草海铁骑。”

    李落闷哼一声,淡淡说道:“殷兄当真看得起我。”

    “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所以,王爷要小心有人盯着牧天狼。”

    “殷兄但说无妨。”

    “草海联军南下,定北军虽说也是精锐之师,不过我并不看好这一战的胜负,定北军也心知肚明,他们会想方设法将牧天狼拖下水。只不过这个时候并不是牧天狼介入战局的最好时机,输了自然不好,不过赢了之后或许会更惨。”

    “殷兄怕是有些危言耸听了。”

    “哈哈,不如你我打个赌,半个月之内一定会有调遣牧天狼的圣旨,而且如果我所料不差,十有八九会让云将军率军出漠上城,沿道东进,在立马关外截住草海诸部北返的通路,最好是能夺回立马关。这样一来就可以瓮中捉鳖,将蒙厥拨汗困死在掖凉州。”殷莫淮顿了顿,轻轻咳嗽了几声,脸上浮现出一抹病态的暗红,只是情绪似乎很亢奋,喘息了几声,接道,“如果我赢了,王爷,那便依着我的法子,如何?”

    李落沉默不语,殷莫淮一怔,明白过来,哈哈大笑道:“都说知子莫若父,原来亦有知父莫若子,你早就猜到会有这样的结局!”

    “猜到又能如何。”李落苦笑一声道。

    “既然猜到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道家高人() 
牧天狼自然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趟这趟浑水。”殷莫淮眼中精芒连闪,低声说道,“这件事我已传信沈先生和云将军,他二人虽然没有明言,不过差不多与我不谋而合。”

    “殷兄想怎么做?”

    “如果这个时候再来一个西域诸国的联军兴兵狄州,朝廷自然不敢轻易让牧天狼离开西府。到了那个时候,牧天狼可用的就是卓城外袁骏、呼察冬蝉和邝立辙三支骑兵,一旦朝廷要他们率军北上增援掖凉州,王爷必是领军之将。军无二帅,如果这位蒙厥拨汗能争点气,让定北军败上几场,万隆帝应该能分得清其中的轻重缓急。”

    “请神容易送神难,只怕西域联军一旦东进,牧天狼再想抽身而退可就难了。”

    “不难。”

    “不难?”

    “李姑娘已经不在卓城了。”

    “我义姐李缘夕?她去了西府?”

    殷莫淮摇了摇头,淡淡说道:“李姑娘只是路过西府。”

    “路过西府?她去了拜火还是回蒙?”

    “回蒙。”殷莫淮见李落沉默不语,淡然说道,“王爷经营西域,早有布置,省了不少工夫,看起来王爷似乎对眼前的局势多少有些预料。”

    李落一滞,沉吟数息,忽然破颜一笑,自嘲道:“殷兄说的是,我原本就留有后手,也不见得是什么光彩的手段,西府诸事如此,西戎质子羯城也是如此。可是事到临头,我却还这样自欺欺人,装作不忍心的模样,委实让人作呕。殷兄所言,不但与沈先生和云将军不谋而合,也与我不谋而合,没道理让殷兄担这些罪责,请殷兄见谅。”说罢,李落深深一礼,颇显愧疚赧然。

    殷莫淮笑了笑,摇了摇手,没有多说,似乎也不想多说,淡淡说道:“西府的事有沈先生安排,雨花阁诸事我来打点,王爷还是花些心思在宫中立后一事上吧。定北军就算是纸糊泥捏的,怎么也能撑上几天。后宫诸事,哈,王爷心思缜密,但却不够不择手段,就算你能保大甘一世基业,我也不看好你能善终,不过那个时候我应该已经死了,倒不用我再耗费心神。”

    “这也未必,也许我会死在殷兄前面,就像这次,我不是差点死了么。”

    “哈哈,蒙厥拨汗,应该是个值得一会的对手。”

    李落见殷莫淮有些困倦,告辞离去。这次回来卓城,处理朝中政务是其一,李落也想借这个时机为殷莫淮诊治暗疾,鬼老的瞒天十术有偷天换日之能,或许能为殷莫淮续些时日的命。

    万隆帝没有再宣李落入宫,李落乐得清静,本就不愿卷入宫廷争斗之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将大半心神都放在涧北城外。北府军情急报多如牛毛,除了定北军传回来的,还有枢密院和牧天狼暗部送回卓城的消息,各有出入,李落尚需分辨之后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谷梁泪和甘琦还没有回府,依旧杳无音信。李落暗自忧心,虽说谷梁泪武功高强,但江湖阅历毕竟还浅,出门在外多半不会打着定天王王妃的名头招摇过市,莫要被江湖宵小暗算。李落按捺不住要派出人手出城搜寻,忽然有人来报,看见甘琦和谷梁泪几人从城南入城了。

    李落松了一口气,只要人安然无恙的回来就好,至于离府所为何事,谷梁泪若是不说,李落也不会问。

    谷梁泪几人入城,还没有到弃名楼,宫中万隆帝的手谕就先一步到了李落手中,此时还不到殷莫淮预料的半月之期。

    李落心中一沉,该来的总归会来。打开手谕,万隆帝召李落即刻入宫,有事相商,但在手谕中没有说因为什么事。李落微微松了一口气,多半是宫中立后的事,如果是北府战报,当不至于会去后宫商议。

    禁军侍卫和宫中内侍就候在堂外,李落原想等谷梁泪回府之后再走,不过看情形万隆帝是要李落立刻入宫,不算十万火急也差不多了。李落只好随宫中来人先离开弃名楼,入宫之后直奔乾清殿。

    乾清殿是万隆帝的书房,后宫重地之一,等闲若无万隆帝应允,谁也不能靠近乾清殿,违令者禁军侍卫可先斩后奏,端是戒备森严。

    到了乾清殿前,李落深吸了一口气,进了这扇殿门又不知道会遇见什么样的事。不过躲在门外也不是办法,侍卫入殿禀报,少顷万隆帝便宣李落入殿。

    进了乾清殿,李落举目一扫,微微有些惊讶。此刻乾清殿中除了万隆帝外还有不少人,慧王李玄泽,英王李玄慈,晋王李玄悯俱在堂中,宫中九卫以九命萧百死为首,半数都在乾清殿。上首除了万隆帝,左右还有两名宫中权妃,云贵妃和淑妃常庭燎。

    李落行礼之后眉头不易察觉的皱了皱,这个阵势有点古怪。而且不只是李落,李玄泽几人同样也是一头雾水,但神色各异,都在猜测万隆帝急招而来是为了什么事。

    万隆帝见人来齐了,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来人,去请道家高人前来乾清殿。”

    米苍穹躬身一礼,疾步向殿外走去。李玄慈几人心生哗然,不过脸上都不动神色,什么道家高人竟要万隆帝和几位王爷先等在这里,好大的架子。再看贵淑二妃,云妃神色波澜不惊,反观常庭燎,这般一个不拘小节的女中豪杰竟似有几分凝重。

    李落亦是不解,道家高人,所遇人中称得上高人的也许就是东海惊鸿一瞥的道家前辈逍遥子。此人辈分极高,道法武功深不可测,虽然不曾听闻有什么名动天下的战绩,但江湖上都视其为道家第一高手,就连翟廖语对此人也极为忌惮。不过如果是逍遥子,云妃不会这么气定神闲。逍遥子和大隐于市很熟悉,自然会知道云妃的身份,云妃多半不会让这样的道家高手入宫。

    如果不是逍遥子又会是谁?李落暗自思索。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三生道长() 
当年道家祖师白川在齐云山闯下山门,如今道家在大甘各处枝繁叶茂,虽然声势比佛门要弱一些,不过是因为道家不争,清静无为,这才显得有些冷清。不过若要论起底蕴,佛门还要差上一筹。就像柳州道观,如果不是碰到乐裳,李落肯定不会知道大甘江湖中还有这样一处悠久深远的道家旁支。

    道家的人这个时候来卓城,而且还进了宫,处处透着蹊跷,一点也不像道家中人的行事之风,奇怪。

    李玄慈轻笑一声道:“父皇,是什么道家高人这么神神秘秘的?”

    万隆帝抚须笑道:“不急,一会你们就都见着了。”

    李玄悯接道:“道家高人,定是知晓大道无为的奥秘,玄悯一会要好好请教请教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的玄妙。”

    万隆帝和云妃相视一笑,神情颇是玩味。李落心中一动,目光一转,看了淑妃一眼,淑妃也正瞧着李落,脸色甚是严肃。李落轻轻吐了一口气,看来这位道家高人很不简单。

    就在这时,米苍穹尖细的声音在殿门外响了起来:“道家地人宗宗主三生道长到。”

    万隆帝大笑一声道:“有请!”

    两道人影一前一后进了乾清殿,米苍穹在后,身前是一个身穿白衣的人。就在万隆帝一声有请之后,李落几人皆回头望去,不知道是不是殿外的日光亮了些,映入眼帘的只瞧见一袭白衣,但没有看清来人的相貌,仿佛有一层烟雨雾水罩在此人脸上,朦朦胧胧,看不真切。

    迷雾变幻不定,好像明暗有别,轻重也有不同,只看一眼就能将人的心思吸引过去,痴迷其中而不知自拔。

    李落最先醒觉过来,心中一冷,这是什么诡异的气息,非魔非道,隐晦难测。道家地人宗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江湖门派,以前从未听说过,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卓城皇宫之中。李落收敛心神,静静站在殿中,暗中却在审视分辨身外几人的神色。

    突然,耳边传来一声轻笑,声音不大,却似乎响在李落脑海之中,宛若晨钟暮鼓,震人心魂。这个短暂的笑声极其空灵,单说其韵味,那便是自然,没有丝毫刀斧的痕迹。

    李落不由自主的瞥了白衣人一眼,再看身旁李玄泽几人,眼神依旧有些涣散,这一声笑似乎只有李落一人听到了。

    “道家三生,参见大甘圣上。”白衣人做了个道揖,并未跪拜,举止有度,处处透着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很是赏心悦目。李落看了几眼,心中寒意却渐渐盛了起来,这个人虽然举止很好看,但就像世间中的花草,或是远山,或是湖泊,美固然美,但不是活物,再怎么灵动也只是个死物,这样的感觉出现在一个活人身上不免让人毛骨悚然。

    “哈哈,三生道长免礼。”万隆帝很是大气的拂了拂袖,大笑道,“来人,为三生道长赐座。”

    这一声将李玄慈几人唤醒了过来,一听之下皆有不满的心思,不过是个江湖门派的宗主而已,竟然可以得万隆帝赐座,自己这些当朝皇子却还都站着呢。

    米苍穹端过来一张椅子,这个三生道人也不客气,施施然坐了下去,让李玄慈几人好一阵郁闷。

    “道长,这几位是朕的皇子,今日朕叫他们来见一见道长,之后的事道长吩咐他们做就好。”

    三生点了点头,嗯了一声,语气很平淡,仿佛理应如此。李玄慈冷哼一声,这样托大狂妄的江湖中人倒是少见的很,见了当今天子不跪,见了当朝王爷连一声招呼都没有,果然无知自大的很。

    许是看见李玄慈几人面色不愉,云妃轻轻一笑,起身走到三生道人身前,笑道:“三生道长,本宫替你引见一下他们。”云妃和三生道人站的很近,也许有点太近了些,但万隆帝并没有什么异色,反而含笑看着云妃和三生道人。

    “不必劳烦贵妃娘娘,我认得他们。”

    云妃惊讶一笑道:“三生道长莫要骗人哩,本宫是说起过谁会来,但道长才是第一次见他们,难道就能分辨出几位殿下的身份么?”

    三生道人一指李玄慈,淡然说道:“英气外露,放而不收,手中执掌生杀大权,英王殿下。”

    “对了。”云妃看了神情有些尴尬的李玄慈一眼,抿嘴笑道。

    “言行谨慎,城府甚深,这位应该是从封地返回卓城的慧王殿下吧。”

    “也对。”云妃娇笑一声道。李玄泽神色如常,轻轻一礼。

    “这位殿下年纪最小,我不猜也罢。”

    “咯咯,道长真会讨巧,他是晋王殿下。”

    “既然知道三位殿下的名号,余下一位自然不会是别人了。”

    云妃看着李落,轻笑道:“道长呀,你这样猜出他的名字可就有些取巧啦,但凡第一次见他的人都说他的样子和他的名声不合,而且还是天差地别,如果三生道长只见他一个人,你能猜出他是谁么?”

    三生道人没有说话,不知道这张看不见表情的脸隐藏了什么样的心绪。

    “本宫很好奇你对他会有怎样的评语?”

    “一念成神,一念成魔,有多大的善就有多大的恶,如果有一天放出他心中的魔念,必是生灵涂炭。”

    云妃一怔,有些吃惊的看着三生道长,又转头望向平平静静的李落。李落无喜无悲,平淡的很,仿佛没有听到刚才三生道人的评语。

    “妖言惑众!”李玄慈冷哼一声,如果不是万隆帝和云妃在场,恐怕要喝令宫中侍卫拿下这个危言耸听的江湖骗子。

    “玄慈不可无礼。”万隆帝阻住神色不善的李玄慈,沉声说道,“三生道长道法通玄,与朕一席长谈,让朕茅塞顿开,不论对玄楼的评语如何,你等都不可失了礼数。”

    李玄慈心中一阵嘀咕,万隆帝向来器重李落,没想到竟然能容旁人如此诋毁,看起来这个江湖术士很得万隆帝的欢心。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白衣白眉() 
云妃娇笑颜颜道:“九殿下一念成神,一念成魔,原来是个魔神,该是大甘之幸才是。对皇上的江山社稷一念成神,对居心叵测、窥视大甘江山的人一念成魔,这样一来不是再好不过么。”

    “哈哈,爱妃之言甚得朕心,说得好。”万隆帝开怀大笑道。

    殿中众人陪着万隆帝笑了笑,只有这位端坐椅上的三生道人没有丝毫动静,冷静的有些游离于五行之外的意思。

    “道长道术精绝,本王佩服,不知道道长这是施展的什么法术,本王试了几次,怎么也看不清道长的容貌。”晋王李玄悯笑道。

    “道家的迷心劫,雕虫小技而已,不足挂齿。”

    “迷心劫?”

    “动合无形,赡足万物,这是术,但不是法术。迷心一劫,旨在直指本心,看不见的事物,映在眼睛里的往往是一个人最想看到的。常人总说是眼睛看见的骗了自己,殊不知眼睛并没有,而是自己的心骗了自己,所以它的名字就叫迷心劫。”随着三生道人的话语,这位白衣道人伸手一抚,脸上罩着的这层烟雨迷雾消失的无影无踪,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迷雾消散,殿中诸人尽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幸亏都是见过世面的皇子殿下,要不然怕是会惊呼出声。李落几人这才明白为什么云妃会靠的这么近,而万隆帝没有丝毫不悦的神色,原来这位三生道人竟然还是一位女道士,只不过方才说话的语调太过平和,没有听出男女。

    这位道家地人宗宗主看相貌也不过二十上下,最让人吃惊的是竟然生着一双雪眉,白衣白眉,宛如一尊从画像中走出来的神仙人物。一双明媚,初看含媚,转而暗藏时间百态,一张一合就是一个轮回,有潮起潮落,花开花谢的沧桑,又有冬去春来的淡然,似乎这双眼睛里蕴藏了一本长河卷书,写满了尘世间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煞是惊人。而温润高挺的鼻子,悲叹世人世事的朱唇固然万中无一,但在这双眼睛下都显得黯然失色了不少,足以让任何一个见到庐山真面目的人流连忘返,自惭形秽。

    李玄慈几人呼吸一沉,眼中丝毫不掩震惊骇然之色,便是李落,一瞬间也有失神之感,暗呼了得,震惊之余却也有忌惮警惕之心,这样一个人物突然出现在大甘皇宫,不知道是凶是吉,是善是恶。

    “没想到道长如此年轻。”李玄慈惊叹道。

    三生微微一笑,淡然回道:“年纪大小只是世人计数而已,一年之中经历的春夏秋冬和十年当中的并没有什么分别,区别只在于有的人看过一次就知道了,有些人就算看过很多次却依旧不解其意,只看到春花夏雨秋霜冬雪,却不知花为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