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个时候赵祯弹了一下天子剑道:“这才是威胁的所在,这才是天威的所在,你要分清什么人值得你去讲道理,什么人不值得,不值得讲道理的人就不要浪费一句口舌,因为你说了也是白说,不如直接用简单粗暴的办法对待来的有效。”
赵旭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好似明白了,又好似觉得矛盾,仿佛一片云,一层雾笼罩在眼前,赵祯却毫不在意,有些事情不亲自面对是永远也不会明白的。
现在不是强求他一下领悟的时候,于是赵祯便离开车驾,赵昀和灵儿两人在马车周围骑马奔驰,自己这个作为父亲的自然要一试身手,这是难得没有王语嫣等一群后宫的时间,也算是父子父女之间的欢乐时光了。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
大宋的军事保密工作一项是领先这个时代的,赵祯在这一点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从战争开始之前的三个月时间里,大宋的军队便开始向西域都护府所在的伊州进发。
既然要打,就要打出一场震慑天下人的战争,要打就要打的气吞山河,鬼哭狼嚎,让西域人百年不敢异动!
这场战争不是单单的要报复西域,更是要让西域俯首称臣,成为大宋的疆土。赵祯虽然知道新疆由来的典故,但在这个时候,新疆之名再恰当不过。
十万大军已经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现在除了辽朝能拿出比这更多的人手,大宋四周的国家没有一个能有如此军力!即便是大宋用兵十万,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大宋对西域用兵一事只有从赵祯下旨开始,才对外正式宣布,在此之前,两府早已准备妥当,五万上四军的禁军早已悄悄开赴西域。
一路上大军都是以商贾的身份前往,现如今大宋的商队规模早已是成了气候,数百人,数千人的商队都有,禁军们化整为零,乔装商队前往宁夏,一般人如何能发现端疑?
即便是发现了什么不妥,也不会想到这是军队前往西域作战的掩护。
五万人的先头部队,以潺流的方式向西域渗透,这是一种不起眼的行军,极难被人所发现,即便是辽人的密谍也没得到消息,更别说是远在玉门关之外的西域人了。
五万大军抵达伊州的时候,连驻守西域都护府的都护曹康都颇为惊讶,直到看了领兵的王铁鞭出示赵祯的密旨之后才放下心来。
毕竟圣旨在大宋基本上无法伪造的,更何况眼下源源不断赶来的五万大军!
虽然伪装成了商贾,但曹康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的伪装,他们骗骗百姓和一般人还行,但身为军中之人的他却是能看的清楚,看来官家是果然要对西域用笔了!
西域之事在曹康心中憋着一肚子火,也在西域都护府众多将士心中憋着一肚子火,这些弹丸小国,居然妄图以蚍蜉之力撼树?这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但最为憋屈的却是他只能看着大宋的百姓仓皇的逃窜至伊州寻求庇护而不得主动出击,若不是前段时间官家下旨断绝西域商路,这种事情还会更多。
曹康是曹家的旁系,原本在东京城中并不彰显,随着曹家的没落和被排斥,他早已失去了向上走的可能,但谁曾想到,官家居然委以重任,调遣自己担任西域都护一职,这可是重开都护府后军中最为热门的差遣!
能成为一方都护,是多少军中男儿的梦想,这是在为国镇守四方,乃是天大的荣耀!是官家最高的信任!
曹康在刚刚接受任命的时候多少还有些犹豫,但后来他也逐渐释然了,官家这么做显然是让自己忠于天家,皇帝已经向自己展示了足够的信任,并且委以重任,自己又是曹家旁系,完全不必在乎曹家。
一边是曹家,一边是官家,傻子都知道该如何选择,曹康毅然决然的前往西域,对曹家他可没有任何亏欠。
“官家这是要御驾亲征?!来我西域御驾亲征?!”
曹康有些语无伦次,王铁鞭理解曹康心中的激动,对于文臣来说官家是大宋的明君圣君,可对于武将来说,官家就是大宋的军神!战无不胜之君!
现在官家御驾亲征与西域,这对西域都护府的守军来说是多大的荣耀?说实话,王铁鞭都有些羡慕眼前的曹康,若是自己是他,怕是也好不到哪去吧?
已经是捧日军都指挥使的王圭依然和王鹤两人搭班子,只有捧日军和神卫军两军,延续了太宗皇帝定下的旧制,每军设两厢,一厢二万五千人,一军五万人。
官家亲自率领神卫军,而自己则是率先带领捧日军化整为零到达西域,当然西域都护府中的兵马依旧可供差遣,这也是他曹康如此激动的原因。
毕竟现在大宋的军功越来越难以获取,对外的战事少之又少,王铁鞭认为再过几年,辽朝被灭了之后,还不知会是一副什么光景,怕是朝中文臣们又要叫嚷着削减军费,裁撤士兵了吧?!
五万捧日军在玉门关外的伊州驻扎下来,仿佛一滴水irongru了沙漠,真的不是那么的明显和庞大,而对于本就人数众多,足有八万之众的西域都护府驻军来说,更是不显。
不过伊州的景象却是惊呆了王圭和王鹤两人,眼下这场景实在是惊人,他们本以为西出玉门关之后便是一片荒凉的沙漠,应该是遍布黄沙,应该是黄沙百战穿金甲,可在他们面前展现的却是如江南水乡般的情景,不,准确的来说这里可比江南水乡要大气的多。
两人在伊州看到了千倾良田,看到了大片的草场,看到了劳动的农人,看到了放牧的牧民,但最让人惊讶的还是这里的环境,堪称塞上江南也不为过。
事实上在王鹤看来,这里甚至比中原的大多数地区都要好的太多!
由此可见,曹康在这里经营数年时间是如何的尽心尽力,都护府不单单是掌军戍边,同时也是要巩固地方上的统治以及发展当地,最少要让当地百姓过的好。
现在看来,曹康做的非常好,基本上是完全按照官家当初的旨意牧守一方的。
王鹤向王圭解释道:“眼下的伊州乃是唐时所设,而早在隋大业四年,炀帝便派文臣裴炬和武将薛世雄率军屯驻伊吾。所以我大宋统辖伊州理所当然。”
王圭看了看驻军边上的良田,随手扯下一束麦穗轻轻搓揉,在这个日照充分,水源充足的塞上,小麦的口感极为香醇,麦香味在口中扩散,这淳朴的味道让他微微闭眼。
许久才缓过神来,微微感叹道:“真是个好地方啊!不知西域的诸多小国是否也是如此!”
王鹤笑了笑,望向西边天空中的火烧云道:“到底是什么样,待我大宋之兵拿下后便知晓了!”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
伊州最为独特的东西便不是这里如塞上江南般的环境,而是在于一种拥有独特香味的瓜果,这种瓜果甚至以地得名,哈密瓜…………
而伊州便也是后世哈密的所在地,赵祯看到这里的景象之后并未觉得有多么神奇,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的奇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秋季乃是哈密瓜成熟的季节,当然现在不叫哈密瓜而是甜瓜,看着三个孩子对哈密瓜发起凌厉的“攻击”赵祯都忍不住暗自咽下口水。
至于赵旭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储君气度,一块哈密瓜已经在他手中消失了一大半,在这个完全自然馈赠的年代,哈密怪的甘甜让人无法想象。
赵祯甚至在空气中闻到的香甜都要超过后世,他是吃过哈密瓜的,但是眼下这种哈密瓜却是重新刺激了他的味蕾!
本还想吟上一句:“还想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可看见了孩子们的吃法,再加上空气中的香味和咔嚓咔嚓的声音,赵祯实在是忍不住了。
学着赵昀的模样,伸手拿过一颗哈密瓜,微微用力的拍开,早已在阳光之下熟透的哈密瓜便应声而开,金黄色的瓜瓤象征着丰收与阳光,甘甜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仿佛一只小手不断的抓挠赵祯的味蕾。
沿着边上的瓜瓤一口咬下,香脆的瓜体和熟透了的瓜瓤混合在一起,最为甜蜜的地方才是种子的所在,虽然种子下肚不好克化,但甜蜜的气息已经使得赵祯顾不得这么多了。
大量的水分和清脆不失棉柔的口感让赵祯幸福的闭上眼睛,人类感受幸福方式最直接的便是从吃上,眼下这秋老虎凌厉的季节里,一口香甜的哈密瓜给人带来的幸福绝对是报表的。
“甘瓜如枕许,其香味盖中国未有也!”赵祯忍不住感慨,这味道确实是大宋境内没有的,哈密瓜因为独特的糖分无法长途运输,商贾往往还没运到,便已经腐烂。
所以这种甜瓜只有到了伊州才有的一尝,不单单是天家在吃,整个大宋军中的将士都在吃,咔嚓咔嚓的声音,和香甜的味道在整个军中弥漫,形成一种颇为搞笑的场面。
赵祯一向如此,自己有的吃,将士们便有的吃,还好是秋天出征,若是夏天实在是太过炎热,军中将士们从未尝过如此甘甜,自然是希望多吃的,但很可惜,赵祯下旨,每人只许吃一瓜,绝不得多食,以免腹泻。
赵祯所在之军便是大宋的中军,并且严格依照军中规矩,驻扎在伊州伊吾城外,城中再好也不得入内,这是大宋行军的规矩,亦是赵祯自己定下的规矩,绝不可能改变。
曹康便只能站在行辕之中,白虎节堂之外等候官家召见,很快内侍三才便出来,伸手虚引道:“曹都护,官家召见你嘞!”
赶紧上前道了一声:“多谢大官!”曹康便向白虎节堂走去,官家御驾亲征和将帅一样,以军中规矩行事,无有例外,所以这白虎节堂也是官家的行辕和行宫,只不过更大而已。
进入其中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副巨大的沙盘,其上已经把西域的诸多信息汇集,从现在的伊州到高昌,再到西面的龟兹,整个西州回鹘地区都被详尽的纳入其中。
而除了官家外,还有捧日军的王圭,王鹤二人,这两人才是真正此次用兵的主力,上四军是什么人?乃是大宋的精锐之兵,此次出征之有十万人,却各个精锐。
捧日军五万人几乎全军出动,其中绝大多数乃是具装骑兵,虽然不是以骑兵著称的背嵬踏白,但实力却颇为不俗,否则也不会在辽人手中轻松夺下数城。
捧日军最大的优势便是在于其马步协同的能力,具装骑兵能以最快的速度突防,步兵也能以最为坚实的状态固守,甚至是克制骑兵。
大宋这么多年来研究骑兵和步兵的搭配已经到了已入臻境,所以当听到官家御驾亲征只有十万人的时候曹康大惊,但在得知是捧日军和神卫军而来,他又恍然大悟。
在西域驻扎多年,岂能不了解西域的军力?西域人善出奇招,若是全部以骑兵而来,必然吃亏,他最担心的便是官家带着十万背嵬军而来,这样极难发挥骑兵的优势。
而看着眼下的神卫军和捧日军,他便彻底放心了,在西域没有人能是这两支禁军的对手,曹康甚至在路上看到了捧日军具装骑兵配备了长达数丈的骑枪。
这已经不能用装备精良来形容了,简直就是强大如龙,在西域怕是遇不到对手,但唯一让曹康不明白的是,为何官家要御驾亲征,西域虽然地势复杂,势力众多,但在大宋这个庞然大物面前已久不是一合之敌。
可当他看到王圭和王鹤两人把这次行军的范围扩大至黑汗的时候大为震惊,官家是要从西域的最东面打到最西面!不单单是要攻伐西州回鹘,连黄头回鹘和于阗都不打算放过,甚至要打到恒逻斯!
以十万精兵横扫整个西域,这是多大的气魄和雄心壮志?
显然,赵祯是看出曹康想法的,但他并不说出来,而是反问道:“你可知眼下出兵是否是最好时机?”
对于通晓军事的人来说,只需看一眼沙盘便知道这场战争的规模,大宋军武院出来人,最少要掌握沙盘的运用,曹康便是能力出众之辈。
微微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眼下就是用兵的最佳时机,冬日里的西域虽然在西方,但也更加靠北,奇寒无比反不利于作战,眼下正值夏末初秋,大军用兵之下,只会越来越凉爽,若是能在年前拿下西州回鹘,西域大局已定!”
一旁的王鹤也道:“微臣也如此所想,但却要兵分两路,一路向西攻伐,以龟兹为终点,一路向南攻伐于阗,直至葱岭!至于黄头回鹘,可不攻自灭矣!”
王圭看着沙盘微微点头:“末将以为他们二人的话有理,拿下西州以及于阗,便是下西域之大势,腹内的黄头回鹘可不攻自灭,沙洲,瓜洲的驻兵便可收复。”
这就是眼下大宋军中的规矩,任何人都能发表意见,无论是王圭这位都指挥使,还是曹康这个都护,甚至是行军司马王鹤,赵祯甚至不用动脑子,只需判断是否采纳他们的计划便可。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军中生活()
大宋的军中可以说是和大宋本身最为不相容的地方,在军中和在别的地方完全是俩个世界,这个特殊的大熔炉已经被赵祯改造的更为趋于制度化。
赵旭和赵昀两人不得不早晚上早早入睡,开始的时候两人还并不在乎,赵祯也不提醒,但到了第二天一早,卯时初刻的时候,军号声传遍军营,这是一种嘹亮的号声,尖利中带着一些浑厚,传播极远,无论你睡的多死,都能被它的声音唤醒。
而在起床之后,两人便随着赵祯和众多将士跑上十里路,虽然两人也没有赖床的习惯,每日因为课业也要早早起床,但却从来不需要跑步啊!昏昏沉沉之下,这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两人开始羡慕灵儿这个女儿身的公主,也开始后悔昨夜玩的太晚,若是早点睡觉,也不会如此没有精神,尤其是在看到灵儿一身劲装很快赶上的时候,更是面红耳赤。
赵祯笑了笑并未说什么,一旁灵儿已经赶了上来,一呼一吸之间完全是有模有样,步伐和节奏掌握的极好,甚至让赵祯开始怀疑,她是否是在军中待过。
灵儿当然没在军中待过,但对军中之事的了解肯定比赵旭和赵昀要多得多,苏轼在军中如此之久,早已是把军中的大概和规矩在书信中写的明明白白。
所以灵儿从离开神都城后便开始按照苏轼信中所写开始了自己的随军生涯…………
相比之下,赵旭和赵昀两人累成死狗的模样,赵祯便颇为郁闷,自己的这个女儿完全是巾帼不让须眉,把俩个皇子比了下去不说,连军中的将士们都在佩服她的英武!
灵儿便是如此,虽然是个女儿身,但若是认准的事情,谁也别想随意改变她的想法,并且不做则以,只要做便要做到最好!
五公里的晨练下来,赵祯都有些吃不消,可灵儿依旧蹦蹦跳跳的恢复,这一点即便是赵祯都有些羡慕,在看看俩个儿子,无奈的起身踢了他们一脚“速速起来,于灵儿一般活动,长跑之下最忌忽顿!”
两人无奈起身,在灵儿得意的眼神中跟着蹦跶,虽然已经是腿脚酸胀但依然坚持,其实这俩个小子是不错的,只不过突然从另一个状态中转换过来,颇为不适应而已。
待歇息过后便是早饭时间,当大军十公里拉练的时候,军中的火头军便已经开始埋锅造饭,为军中将士补充营养对于赵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宋眼下的军备军械便造就了这种状态。
军中将士若是没有一副好身体,沉重的铠甲以及军械万万无法驾驭,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负担得起如此重量。
所以在大宋,军中的伙食虽然不能说是最好,但却是最为合理最有营养的,肉类不缺,瓜果蔬菜也是相当完善,赵祯也带着孩子们去中军吃饭,帝王有的时候高高在上,有的时候就应该和将士们在一起,感受军营,融入军营!
虽然带着皇子出现在军中吃饭,四周的将士们心中激动的同时,秩序却没有一丝散乱,越是如此越应该在官家面前秩序井然。
当然,赵祯虽然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往军中吃饭,但绝不会和将士们蹲在一起……只不过走个过场,同时王鹤已经在军中等待了,饭菜是打好了的,虽然不和将士们一起吃喝,但伙食却是一样。
一个大木盘上被掏空了许多地方,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方格,有的放着米饭,有的放着菜,闻着味道便知道不错,大锅饭有一个好处,味道香浓。
三个孩子吃惯了宫中的珍馐美馔,但在军中的吃食面前却毫无抵抗力,学着赵祯的样子把猪肉炖粉条盖在了米饭上,那浓油赤酱的味道配合着猪油的香味,使得米饭更加的好吃。
这是最后一顿米饭和猪肉,从明天开始,肉只能吃牛羊肉了,而主食也将变成以面为主。
西域的猪要比牛羊少得多,这片地方就不适合养猪,何况猪在西域没有太多的生长空间,即便是哈密这里也不大适合养猪。
酒足饭饱之后,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舒畅了,早上拉练的结果便是多次了一碗饭,顺带着也驱赶了浓浓的睡意。
年轻就是好啊!
赵旭和赵昀已经一扫原本的困倦,生龙活虎的在军中东瞧西看,对于他们来说,军营并不陌生,但出征的军营却要陌生许多,俩个孩子都没经历过战事,最多也是听一些传闻而已。
赵旭在军中出现便是代替赵祯慰问军中将士,而赵昀更多的则是和军需官在一起,对军中的器械进行钻研,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什么该干,什么不敢干一清二楚。
对于这一点赵祯觉得满意的同时,也觉得亏欠这个孩子,说实话,赵昀更像自己多一点,而赵旭更为像王语嫣。
灵儿则是在军中锻炼身体,谁能想到一个女儿家对横刀,弩箭之类的东西有如此大的爱好?当赵祯看到她击发弩箭百发百中的时候,心中有着说不出的…………尴尬。
俩个儿子没一个在军中有过人本领,反倒是女儿有着率军冲杀的武将之才。
一柄笔直的横刀在灵儿手中翻飞,她的横刀要比军中将士所用的横刀更窄一些,为的是减轻横刀的重量以便她挥舞,但锋利的寒光却是一点也不弱于军中将士。
军中的捉刀手在一旁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