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离宫记-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不再派人过来接替?

    若真想说话,何不邀她去延禧宫一坐,费劲巴拉劝她参加端午宴,只怕这也不是她内心真实的想法吧。

    良妃确实不想她去,但没办法,皇帝开口了,她只得照办。派瑞香去落月轩后她就一个人坐那里想事情,想起那天在养心殿同皇帝说端午宴的安排时,一向不理这种事的皇帝破天荒来了句:“沈贵人如今身子如何,太医院可有派人去瞧?”

    良妃心里咯噔一下,心知不妙。皇帝这意思看来是要让沈贵人露脸,若推说她还病着,太医院的存档却是拿不出来。久病的贵人一点看诊记录都没有,回头皇帝挑起刺来她可担待不起。

    于是只能实话实说:“早就大好了,如今已不吃药了。就是沈贵人喜静,不大与姐姐妹妹们走动。”

    “端午那日让她一道过来,与你们姐妹说说话。”

    皇帝都这么说了,良妃还能说什么,自然满口答应。话回完了她托着肚子刚要走,皇帝又添了一句:“你同她好好说说,到时别在太后跟前失礼。”

    这话良妃初听不大明白,应了之后往延禧的一路上都在琢磨。沈贵人这人虽说特别,进宫三年倒也没做过失礼的事儿。她整日里待在屋里不出门,不争先不掐尖,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就算到了端午宴上,也断不会大出风头。又如何谈得上失礼二字?

    回屋后她叫来瑞香,直接问道:“最近可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儿?”
第7章 中毒
    良妃一人坐在屋里,越想越觉得后背发凉。

    那天瑞香搜肠刮肚想了半天,终于说了一句:“若说有,便是那一日大公主的雪团找着了。听说

    是在落月轩附近找着的,落月轩里的两个宫女给送了回来。”

    良妃眼前一亮。那天皇帝正好就在她这里,难道是碰巧撞见了?落月轩哪来的两个宫女,良妃心里清楚得很,那里除了沈知薇从宫外带来的一个锦绣外,早没其他人了。

    难道说那两人中有一个便是她?

    难怪皇帝说那样的话,想是见着沈贵人落魄,故意给她提醒。那“失礼”二字分明说得是她。

    如今后宫内中宫之位空悬,六宫名义上是掌握在太后手里。可太后年纪大不好理事儿,她担了个协理的名头,却干着真正管家的事儿。

    沈贵人说到底跟她姐妹相称,在她的“照顾”下过得这么凄惨,皇帝这是在说她呢。

    良妃当即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第二天就让人往落月轩送衣裳首饰。至于宫女太监的她也想送,可不能做得太明显。往各宫送东西她平日里也时常做,所以不打眼。可一下子往落月轩送那么多人,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

    这事儿得慢慢来,一个个人往里送,还得千挑万选捡几个信得过的。既送了,自然得做延禧宫的眼线才是。她这人从不做浪费的事儿。

    瑞香回来后第一时间便来向她复命,良妃自然关心知薇的表现。瑞香跟了良妃多年,早练就了一张不喜不悲四平八急的脸,语调轻柔即又条理分明地回禀道:“沈贵人嘴上应了,但奴婢看着她似乎不大乐意的样子。”

    “怎么个不乐意法?是嫌咱们冷待了她还是……”

    “不是这个,奴婢觉着沈贵人不想参加端午宴。娘娘,这沈贵人着实奇怪,奴婢真看不懂她心里想的什么。”

    不说瑞香不明白,精明如良妃者也有些糊涂。这后宫的女人全都是一样的,不管演什么戏,都只是为了亲近皇上罢了。以往那些个女子无论使什么手段,她都能一眼看到本质。可这个沈贵人真让人摸不透。她似乎真心不在意圣宠,甚至一直避着皇上,天底下竟有这样的女子,实在太过出奇。

    但沈贵人不争良妃却不能不防,淡淡吩咐了一句:“最近这个落月轩,给我盯紧点儿。”

    一句话,知薇住的落月轩附近就又多了几个眼线。她却浑然不知,还在为端午的宴会怎么推掉烦恼着。

    良妃都发话了,不去不大像话,摆明了跟人过不去。再说良妃的意思很可能就是皇上的意思,虽然不清楚这个长成啥样都不知道的皇帝这么做是啥意思,但她只有一颗脑袋,公然违抗圣意可是大大不妙。

    这事儿可把她愁的。偏偏锦绣还乐得跟什么似的,瑞香一走就立马搬出前几天姜太监送来的衣裳料子,也不管她愿不愿意,可劲儿地就往她身上比划,边比划还边嘟囔,到底挑哪一个做衣裳才好。

    知薇被她烦得不行,看手里丝绢上那只跟雪团差不多样子的兔子十分不顺眼,索性扔一边去,又挑了块做扇面的料子出来,凭着记忆在上面画了两只流氓兔。

    这是她这一代人年轻时候的记忆,可锦绣没见过,立马好奇地凑上来:“主子,这是什么,兔子吗?”

    “嗯。”

    “怎么画成这样,怪怪的。”

    知薇没好气地白她一眼,心想你懂什么叫萌什么叫卡通不?嘴里挤兑她道:“做你的衣裳去吧,别老在那儿晃,晃得人眼花。”

    锦绣心情好着,才不管知薇发不发脾气呢,抱了两个匹布料就去了隔壁屋,准备大干一场。看她走前那欢快的小样儿,知薇气得直咬牙,对着扇面上那两只流氓兔就是一阵猛戳,那感觉就跟在扎皇帝的破脸一样。

    说起来皇帝长什么样呢?知薇认真想了想,竟是不知道。

    唉,此事略有遗憾。头一回侍寝是她刚穿过来的时候,那会儿太紧张又羞涩,以为真会发生点什么,所以刚送进养心殿时她死死闭着眼不敢看“龙颜”。没成想她就再没机会见皇帝,以至于这万人景仰的“大种猪”她竟是没见过。

    会好看吗?知薇在心头嘀咕。想想前世看的那些个皇帝的画像,康熙的雍正的乾隆的……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再次庆幸不用去侍候那样的男人。

    那哪里称得上好看,简直就是恐怖。皇帝大约都长这么难看吧。

    用过午膳正躺那儿闭目养神的皇帝没来由的又有点想打喷嚏。这实在不大像他。他是个极为自律的人,从小到大都这样,以至于连打喷嚏这种不雅的事情都极少会做。可最近这几天是怎么了……

    他微揉眉心,莫非是着凉了?

    马德福见他醒了,猫着腰上前来侍候,刚准备让人上茶,便听皇帝问:“今儿什么日子?”

    “回皇上话,今儿初二了。再过几日便是端午。”

    皇上心想,日子过得真快。一眨眼的功夫三年都过去了。三年前差不多了是这个时候,端午节前的某一天,前线传来消息,大将军沈万成及其长子沈知方战死沙场。

    接到消息的时候他微微一怔,而头一天晚上,他正好落了沈贵人的面子。

    好像冥冥之中一切都有定数。那个女人算盘打得再好,似乎也敌不过天命。

    那张清丽的脸在皇帝面前一闪而过,很快便消失不见。

    相比于皇帝,知薇可苦闷多了。她每天想像着皇帝那张不怎么好看的脸,还得被锦绣拉着试各种新衣兼首饰,几天下来人已然麻木。却不料就在此时,老天爷送了个机会到她面前。

    就在端午宴的前一天,知薇和锦绣两人吃过午饭后便开始上吐下泻。许是天气热了,小路子送来的腊肉变了质,两人吃了过后便都病倒了。

    知薇情况略好一些,去了两趟净房后便在床上歪着,一副没精打彩的模样。相比起锦绣一个时辰跑七八趟净房,她其实更想吐。可吐又吐不出来,不过干呕罢了,整个人浑身乏力又四肢酸痛,当真难受到了极点。

    锦绣比她更惨,许是午饭时候她吃的腊肉多一些,竟是不停歇地往净房跑。几次下来整个人面带菜色,说话有气无力,眼看都快脱水晕厥了。

    知薇到此刻方知不得宠也有坏处。像眼下这样主仆二人皆病倒,竟连个去请太医的帮手都没有。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小路子过来送东西,眼见二人这样也是着了急,赶紧去太医院请人。那帮子太医最会看人下菜碟,若放在平常,沈贵人这样类似于打入冷宫的妃嫔有恙,他们能推能推,推不了就拖着,反正轻易不会上门。

    幸亏最近这几日沈贵人那儿形势有所松动,圣上似有关注她的迹象。本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一位邱姓太医“好心”揽下了这活儿,过来替知薇把脉,顺便开了几帖药给两人吃。

    知薇知道这不是什么大病,食物中毒罢了。吃了太医开过的药当晚就好了很多。但既有病自然要装到底,端午宴便明正言顺有了不去的借口。

    锦绣听了她的打算后一脸菜色,站床边小声哀求道:“主子,您就去吧,兴许明日便好了。我觉得太医这药挺管用的,我这会儿身上已好了许多。”

    “我累。”知薇柔弱地回了她一声,“这身上总是没劲儿,带着病的人怎么能去赴宴,回头过了病气给皇上或是太后可就不妙了。再者说我这一身药味儿,去了也不招人喜欢。你看我这脸色,多少胭脂水粉都遮不住。就算强撑着去了,回头皇上见了,只怕更会厌弃吧。”

    这话正中锦绣软肋,她最怕知薇不招皇帝待见。一听这话有道理,赶紧附和道:“还是主子说得有理,那便不去了吧。唉,明明挺好的机会。”

    “机会以后总会有。”

    知薇反过来安慰她几句,随即裹了被子舒服地睡了过去。这一觉睡到第二日太阳照屁股才醒,直让她神清气爽通体舒畅。

    良妃那里消息很灵通,太医院一记档她便立马派了瑞香过来查看。又知两人病着,特意送了个小宫女过来侍候。算是借机往落月轩里插了个眼线。

    知薇看一眼那个还不到自己肩膀的黄毛丫头,也没放在心上,跟瑞香客气了几句便让人送她出去。

    到了晚上宴饮时分,众美云集香粉萦绕,妃嫔乃至她们的贴身宫女个个都打扮鲜亮以博眼球时,皇帝往上首正中的位子一坐,却立马发现了端倪。

    沈贵人没有来。

    按她的品级,该坐在愉嫔和钟贵人之间,但这两人此刻正靠在了一处小声说着话,中间并无空出位置。他又放眼整个大厅,一个个皆是浓妆艳抹珠环翠绕,却不见那张清新脱俗的脸。

    皇帝心里不由想:这个女人,胆子倒不小。
第8章 皇后
    知薇看着桌上的八菜一汤,满意地笑了。

    她不能去端午宴,良妃便让人送了这些过来,也算是全了心意,让她跟大伙儿一道过个节。这些个菜儿知薇从前都很少吃,有些儿连名都叫不出来。但她一看便知,都是些好东西。

    虽然最近良妃的反常举动令她有些不安,但美食当前她自然不会拒绝,坐下后便招呼锦绣过来一块儿吃。

    天天腊肉萝卜的,她也着实有些吃腻了,今天便换换口味。

    锦绣却在一旁耷拉着个脸,活像死了亲娘似的。昨儿是一时让知薇的话唬住了,今天回过神来越想越不甘心。看自家主子的样子,明明生龙活虎,却不愿意去人前露脸,真快把她愁出病来了。

    “主子,你还有心思吃啊?”

    “为何没有?”

    “你、你不是说病了嘛。”

    知薇立马又装出几分柔弱来,捡了块帕子揉了两下太阳穴:“身子虽还弱,东西总要吃一点。要不病怎么能好?”

    锦绣真是说不过她,只能气呼呼去拿了干净的碗筷过来,侍候知薇吃饭。看她吃得那叫一个香,锦绣心头的叹息就像能连成一首曲子,恨不得唱出来才好。

    看看外头的天色,这会儿宴会已然开始。那些个娘娘们肯定装扮得一个赛一个漂亮,变着法儿地哄太后开心,好借机在皇上跟前露脸。若是有一两个运气好的,得了圣上的青眼,明后日便会招去侍寝。若再一举得个皇子,便可再晋几级位份。到那时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这一世也就不愁了。

    若知薇知道她心里的想法,一定会送她三个字:想太多。

    锦绣确实想多了,事实上她对皇帝也不了解,不知道这是位什么样的主儿。任凭那些个嫔啊妃啊的玩什么心机,到他这里全都没用。他不喜欢嫔妃借这种场合自我卖弄。往年也有人大着胆儿想表现过,全吃了挂落没得着好,所以这几年那些女人除了可劲儿打扮外,轻易不敢在宴席上多言半句。

    生怕一句话没说好,从此落得跟落月轩那位一样的下场。

    于是一场端午宴吃得四平八稳毫无生趣,到最后太后都觉得没劲儿,频频看身边的亲生儿子,心里也有点犯嘀咕。

    这孩子性子不像她,也不像先皇,从小就是少年老成。本以为成家后会好一些,不成想这几年愈发厉害了。这样的性子当皇帝自然是很好,可若仔细想来,日子未免有些无趣。

    宴席结束后皇帝陪太后回宫,太后便趁机拉着他坐下聊家长:“安阳这些日子可是长了不少,哀家看她眉眼分明,愈发有她母后的样子了。”

    安阳的生母是早逝的孝康敬皇后,皇帝的原配结发妻子,只是命不大好,入宫才一年便难产而亡。安阳是她唯一的骨血。

    皇帝天生性子冷,跟谁都不亲近,也就对着安阳的时候有那么点慈父的影子。因着这一点,太后也格外宠安阳,甚至越过了那几个皇子。

    可再宠安阳先皇后也死了,中宫之位空悬之年,成了太后心头最大的一桩事情。今天难得气氛不错,她便又借机提起立后的事情。

    “良妃这几年帮着哀家打理后宫,论才能品性容貌家世,那都是不差的。皇上可有考虑过立她为……”

    “这事儿儿臣还未想好,劳母后担忧了。”

    在太后说出那个“后”字前,皇帝及时开口,将话堵了回去。虽说是母子两个私下闲聊,但这种话一旦出口,很有可能弄假成真。他并不觉得良妃有什么不好,却也不觉得有到立后的必要。

    如今后宫的局面还算令他满意,他并不想主动打破这个格局。

    太后听到这话心里也是松了口气。她刚才说那番话并不真是中意良妃,只是想探探皇帝的口风罢了。良妃这个人,有小聪明却无大智慧,当个宠妃尤可,母仪天下的中宫皇后却不适合她。

    若她真当了皇后,不仅对皇帝无益,对她自己也没好处。更何况她并无皇子,在太后的心里,后宫的女人什么都可以没有,却不能没有儿子。

    太后年轻时身份并不尊贵,初入宫不过是个答应,最末等的品级。长得有几分姿色,却也算不得先皇后宫中的头一份。她能有今天这个地位,完全是因为她生了个好儿子的缘故。

    皇帝是先皇的第三子,上头有两个哥哥,头一个是皇后所出的嫡子,命不好,养到十岁上头没了。二子是当时的宠妃丽贵妃所出,本以为他能顺理成章被封为太子。偏偏这二皇子一点儿不像他那个精明强悍的母妃,反倒是个愣头青。

    先帝偏爱丽贵妃,不止一次动了立二皇子为太子的念头。可一看这个傻儿子实在下不了手,丽贵妃那个儿子不仅傻,长得也其貌不扬,偏偏又胖,跟自己的弟弟站在一起,立马便被比到了泥里。

    先帝看着才华出众容貌更为出众的三皇子,再看看一无是处的二皇子,始终下不了决心,于是立太子的事情便拖了一年又一年。最后不得已为了江山考虑,还是挑了威望呼声远高一筹的三皇子凌越为储君,临死前了了一桩心事。

    太后也因为儿子的缘故,一路从答应扶摇直上,最后封了贵妃。待儿子登基后又成了太后,这其中的艰辛与磨难只有她和身边几个心腹才深有体会,就算是如今的皇帝也不能全然得知。

    丽贵妃这么聪明尚且生了个傻儿子,看良妃那样子,想她生个聪明绝顶的出来只怕是难。更何况她肚子里现在这一胎是男是女还不知,生出来能不能养大也是个问题。

    太后自然更希望立宣妃或是慧嫔的儿子为太子,这两人今年同是四岁,看着已十分讨人喜欢,太后有时候也拿不定主意到底哪个更好一些。

    在这样的情况下,良妃是断然不能封后的。

    但不封良妃为后,不代表后宫就永远这么空着女主人的位子。听刚才皇帝的意思,他是准备继续拖着不管了。这不由令太后不安。

    “皇帝也不能只顾政事,冷落了后宫众人。平日里还要多走动才好。这中宫之位更是重中之重,皇帝也该早做决定。所谓家和万事兴,皇帝日理万机,也该找个温柔能干的替你约束后宫众人才是。”

    皇帝年轻俊美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顺从地点了点头,却没说话。看起来他像是答应了太后的要求,实际上还是没有表态。太后心里不住地叹气,忍不住琢磨难道皇帝真是对皇后情根深种,哪怕她故去多年也不愿再立新人?

    可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像。皇帝与皇后大婚时初登大宝,刚过十八岁,正是年少勤政的时候。白日里动辙便招一批臣工前来议事,夜里更是时常批整夜奏折,常常一个月也见不了皇后一面。

    那时候太后就隐约觉得,皇后并不太得皇帝亲眼。她也不着急,皇后本就不只是一个妻子,更是一个身份,帝后感情是否深厚在从答应做起的太后心中是不重要的。

    不过皇后也有她的过人之处,大婚头一回圆房,竟是一次便中,怀孕速度堪称神速。皇后怀了孕后,皇帝见她的次数便多了一些,但大多数时候也只是坐着说说话而已,连同房都不曾有过。

    一直到后来皇后难产而死,算算他们两人在一起处的时间,真是少得可怜。要说夫妻情谊,那绝不会深。所以太后怎么也不信皇帝是因为怀念发妻而迟迟不愿再立继后。

    那他到底为何迟迟不立后,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