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牟氏庄园-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收拾侄子易春。刚走到弟弟家门口,就听到家中传出了哭喊声,他当即愣在门外,两条腿像木桩,怎么也拖不动了。  哭喊声撕肝裂胆,悲痛欲绝。他的心一沉,完了。  易春死了。???? 。 想看书来 

《牟氏庄园》九(1) 
易春赶在叔叔回家前喝了毒药。他的死,一半因为惊吓,一半因为屈辱。叔叔信任自己,想给他在日新堂找到一个位置,把粮库的钥匙交给了他,粮食却飞了。叔叔几乎用了一辈子赢得的好名声,稀里糊涂被他葬送了。接下来,家里还要被抽地封门,爹娘都要成为乞丐,他觉得自己没有别的路可走了。  也真的没有什么路可走了。  他到死都不知道粮食哪里去了。  临死前,他给叔叔留下了一张纸条,告诉叔叔,粮食不是他偷的,他也不知道粮食哪里去了。易同林看到这张纸条的时候,老泪纵横,说:“叔叔害了你呀,叔叔害了你……”  易春死了,少奶奶并没有免去对他家抽地封门的惩罚,打发张腊八带着几个长工去执行。张腊八趁机提醒少奶奶,对大管家易同林也不能太心软了,至少要抽取一部分土地和房屋。少奶奶还是念及大管家在日新堂的劳苦功高,就说:“那老狗也没几年挣扎了,给他留口气儿吧。”  易同林被赶出了日新堂,张腊八心里出了一口气,今后在日新堂,他就是少奶奶身边最贴心的人了。  张腊八气势汹汹地带着长工,去易春家抽地封门。而易春的爹娘,掩埋了儿子之后,已经收拾好了值钱的一点儿家当,带着两个女儿,流落他乡了。面对着空了的屋子,张腊八没有施展得了自己的威风,就有些失落,于是带着长工们,又去了易同林家里。  走进易同林院内,看到眼前很好的三间大房子,张腊八心里很不舒服——同样在日新堂当差,自己家里的房子可就破旧多了。  易同林病在床上,看到张腊八来了,就挣扎着坐起来,说:“你是来封门的,对吧?”  张腊八不阴不阳地说:“管家,我知道你是冤枉的,这都是你侄子不争气。本来你把他放到了显眼的位置上,干好了,以后可以顶替你,也做大管家,也在日新堂成为主子的大红人,可这小崽子……”  易同林打断了张腊八的话,说道:“现在,日新堂你是大红人了,封我的门抽我的地,你心里痛快了?”  张腊八不高兴地说:“哎管家,这话可就说远了。咱们两个都是给主子卖命的,在一起这么多年,就是两块石头堆在一起,也臭味相投了。”  易同林说,你还是你的臭味,我还是我的清香,一千年也掺和不到一起。要做什么,你就赶快动手。张腊八脸色一变,说你以为我不敢呀,本来少奶奶是要对你封门抽地,是我在少奶奶面前求了情,给你留下两间厢房,其他三间正屋,就全封了。  张腊八一扬手,几个长工抱起屋内的东西就朝外扔。易同林的老婆、儿子、儿媳妇和十几岁的三个孙子孙女,都哭喊着被赶出了屋子。张腊八用一把长锁,咯嚓一声锁了门,加了封条,扬长而去。  两间小厢房,根本住不下六七口人,一家人围着易同林哭泣。“哭啥哭?没让你们滚到大街上,就不错了。”易同林咳嗽着,独自收拾着院子里散乱的物品,朝厢房内搬运。  到了黄昏时分,院门一声响动,走进一个人来。易同林心里有些疑惑,月新堂的管家李连田来做什么?不等他开口,李连田就长叹了一口气,说:“老哥哥呀,没想到你给日新堂拉了二十年犁,竟落了这么个下场。”  易同林不说话,他不知道李连田这个时候来,要做什么。  李连田说:“我家二爷,得知你被扫地出门,为你可惜,想请你去月新堂做账房先生,工钱不少于日新堂那边的,这是二爷让我交给你的信。”  易同林打开二爷的信,上面写着:“闻知先生被辞,吾辈甚是挂念。先生人品高贵,才华出众,吾辈仰慕已久。幸有此机遇,先生如有意,请到吾账房做事,扶吾辈展宏图,创大业,吾定不会亏待先生。”言词情深意切。  易同林看毕,突然明白了,自己这次遭难,十有###与月新堂的二爷有牵连,心里就一阵愤恨,忍不住咳嗽起来。他的老婆忙把他扶在厢房前的一块木墩上坐了,给他捶后背。  李连田站在一边,一直看着易同林的喘息慢慢平静下来,才问:“老哥哥,你可答应了?”  易同林轻叹一声说:“我这把年纪,什么也不能做了,你告诉二爷,奴才谢谢二爷的赏识。”  李连田说:“二爷说了,不用你亲自动手动脚,在我手下,帮我一把就行了。”  “二爷有你就足够了,多我这老奴才,碍手碍脚的,添乱呀。”  易同林不肯去月新堂,李连田就回去给二爷回话了。其实他并不希望易同林在他手下当差,那样会显得他很无能。他甚至担心,说不定哪一天二爷还会把他赶出去,让易同林成为月新堂的大管家。他给二爷回话的时候,就添油加醋,说易同林看不起二爷,不愿意给二爷当奴才。又说,这个时候如果使用易同林,可能引起日新堂少奶奶的警觉。二爷听了李连田的话,仔细一想,也对。反正易同林离开了日新堂,就等于砍掉了少奶奶半个脑袋,目的达到了。只是易同林不能为己所用,是件憾事。他想,以后还要找个适当的机会,把那老奴才套在自己的磨盘上才行。  日新堂那边,少奶奶让姓孙的账房先生接替了易同林,被众人称作孙管家。孙管家本来是想跳槽去月新堂当一个账房先生,没想到整走了易同林,他一步登天了。月新堂那边的大管家李连田,遇到了孙管家,就笑着说:“孙管家,你不到我们月新堂了吧?现在比我都神气了。”???? 

《牟氏庄园》九(2) 
孙管家忙赔了笑脸,说:“哪敢比李管家神气,以后许多事情,还要请李管家多指点。”  其实在心里,孙管家却是忐忑不安的。他的所有秘密,李连田一清二楚,如果哪一天李连田泄露出去,他姓孙的恐怕就没命了。  孙管家的命运就控制在李连田手里了。  牟氏庄园的名声太大,庄园的建筑又是那么惹眼,从栖霞境内路过的乞丐,一定要去叩动庄园那两扇黑漆大门。而牟家的祖上,对乞丐一直是很客气的。凡是乞讨者,必有所得。有时还要为赶路的乞丐,准备三天的干粮。  庄园的大门外,就总是乞丐成群。  去年山东境内大旱,今年春上的乞丐就成了灾,一批又一批地来到庄园门前。他们少时一百多人,多时三四百人,声势浩大。有人讨得了一些吃的,继续赶路;大多数人竟聚集在门外,几日不去。正是天气温暖的季节,外面花开簇簇,蜂飞蝶舞。那些乞丐因得了好天气,就坐在庄园门前,袒胸露臂地搓揉着身上的灰泥,或者翻腾着衣服补丁内躲藏的虱子,捉住了放在石阶上,看它们在阳光下慌张地跑着。围观的乞丐,就常常因为这点儿乐趣,笑得前仰后合。这些人虽然并不知道下一顿有什么吃的,但脸上却并没有厚重的愁苦。事实摆在这儿,愁苦也无用处,倒不如快乐地享受好时节的阳光。  庄园的门前,就被乞丐们弄得不成样子。各家的老爷太太们,打发下人们出去轰赶。乞丐可不是那么容易赶走的,你从东边赶了,他们又从西边回来。下人们很生气,就骂道:“给狗一块骨头,狗叼着就走。给了你们那么多吃的,还不走,不如一条狗了!”  乞丐们却不生气,笑了说:“狗不狗的,我们不计较,有吃的就行。我们走了,下顿饭怎么办?”  下人们心里就想,你们这些乞丐是故意闹事,照你们的意思,还要让我们老爷管你们一辈子吃的?我们这些佃户在这里卖命,也没敢说这样的话。于是下人们就强行轰赶乞丐,手脚粗鲁地推搡,甚至给某个乞丐一脚一拳的。乞丐们受了刺激,一哄而上,围住几个下人攻打,结果就把下人打得头破血流,跑回庄园报告老爷太太们了。  各家的老爷太太,就准备纠集一些佃户中的青壮年,到庄园门前收拾狂妄的乞丐们。  姜振帼从孙管家那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就对孙管家说:“你们不能胡来,这样下去要出事!”不能胡来,也要想个法子应付乞丐。琢磨到后来,姜振帼突然有了主意,觉得在乞丐这事上,该是她掌门人出面的时候了。  老爷们听说姜振帼为了乞丐的问题,要召集各家的爷们商讨对策,都觉得她真是一个女人,小题大做了。有什么值得商讨的?多派一些佃户,轰走就行了。  不过,既然掌门人召集开会,各家的老爷们还是要去的,否则这个家族就散了架,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姜振帼代理掌门人后,还是第一次主持议事会。老爷们也把这次的家族议事会当成了一场戏,他们要看看少奶奶怎么表演,怎么下台。于是,老爷们一个个拎着烟袋,稀稀松松地走来,相互之间还要心照不宣地挤挤眼睛,咧嘴一笑。  开会的气氛很艰涩,几个老爷端着长杆烟袋闷头抽烟,没有一个说话的。  姜振帼把她早就考虑成熟的建议提出来,征求大家的意见。她建议说:“我们应当给那些穷鬼放饭,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每家派专门的下人分管这差事。”  二爷牟宗升把烟袋在地上狠狠地敲了两下,说:“那你干脆把那些穷鬼领回家当爷爷供养着算啦,我们可没有那份闲心。”  有两个老爷嘿嘿笑了。牟宗昊说:“这样放饭,穷鬼们都来了,养得起吗?”  姜振帼知道几个爷们儿会反对的,她并不焦急,慢慢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眼下,盗匪猖獗,如果强行赶走这些乞丐,他们不在你门前乞讨,可以跑到你地里去偷抢庄稼,甚至潜入庄园内偷盗、绑票,牟家能防范得过来吗?再说,你今天把他们赶走了,他们明天又回来了,这种事情,官府也没法制止。对于牟家来说,粮食有的是,每年那些陈腐的粮食足够放饭了,反而落个乐善好施的好名声,平平安安过日子。“你们琢磨吧,哪一种更合算。”姜振帼说到这儿,老爷们虽仍旧低头抽烟,但都在琢磨她的话。  她就又说了:“我们不怕哪一个佃户哪一个乞丐闹事,我们怕的就是一群穷鬼闹事。我们没有兵丁,怎么办?告给官府?官府天天为你这些鸡毛小事忙乎?咱们势力再大,官府也不是为我们家开的。”  说完,她观察众人的表情。  牟宗腾点了点头,焦急地说:“是这个道理,你说,继续说。”  其实姜振帼真正的道理还在后面。她已经看到了这些乞丐有着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各家在庄园后面的菜地和附近的大片良田旁,搭建一些简易草棚子,供乞丐栖身,这些乞丐就成为牟家看家护院的得力助手,有谁还敢到牟家菜地和庄稼地里偷盗?  “不就是几口饭嘛,养条狗一天还要一斤多粮食呢。给这些乞丐每天半斤的粮食就足够了,但他们比一条狗的作用可大多了。”她说,“还有,牟家有十二万亩山林,远的离庄园上百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根本看管不过来。每年的树木修剪,都要派成群的佃户,赶着马匹去出工。倘若在那些很荒凉的山林旁,选择一个避风的山脚,盖下一批房子,挑选一些叫化子去居住,让他们自己开荒种地打粮食,头三年,免除他们的地租,三年后按照规矩行事,这样每年就可以多收很多租子,那些穷鬼们也就成了我们的佃户。十几年后,就会形成一个个佃户村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牟氏庄园》九(3) 
老爷们的目光,都落在了她的身上,等待她继续说下去。  “这样的话,连他们身上的跳蚤都是我们养着的,我们让他死,他还能活?”  老爷们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个个频频点头。他们手里烟锅的烟丝独自燃烧着,冒出缕缕青烟。  自以为读了很多书,满肚子是智慧的四爷牟宗昊,也不得不佩服她的聪明才干了,忍不住叫了声:“妙,妙呀,侄儿媳,四叔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姜振帼微笑一下,说:“四叔过奖了,我只是在征求你们的意见。还有,五叔和六叔不是准备分家吗?六叔要另建宅院,这些穷叫化子,给他们一顿饱饭就行了,他们可是很有力气的。”  六叔牟宗天兴奋地摆摆手,说道:“好了,什么都不要说了,就按照你说的办。”  乞丐的事情就这样定了。  接着,姜振帼又说第二件事情。“今天还有一件重大的事情,关系到咱们家族子孙的前途命运,想请几位叔叔拿个主意。”她说着,故意停顿下来。  五爷牟宗腾很干脆地说:“行了侄儿媳,你是掌门人,不管什么事情由你来定,对不对嗯各位?”牟宗腾看了看几位爷,口气非常坚决。  二爷牟宗升也不得不点了头。  大家不知道姜振帼要说的是什么大事,目光都落在她略带阴郁的脸上,屏息倾听。  她一字一字地蹦出来,说:“下大力气办好私塾。”  几个爷们儿立即相互瞅着,用目光交换他们的茫然。  姜振帼就说:“我们老祖宗那时候注重农耕,亲自下地播种,以土地为生,给我们这些子孙们创下了这份家业。可现在,我们的子孙,有谁能够亲自耕种?不让他们读书,将来很难守住家业。读书并不一定就去做官,但读了书一定头脑灵活,做什么都有底气。四叔就是个例子,读了书,心眼儿就是比我们多。”  听了姜振帼的话,四爷牟宗昊很不自在,忙说自己虽然读了不少书,但比起姜振帼的心眼儿,还差多了。  “现在,我们各家都有私塾,但都很稀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先生教得马虎,孩子学得粗心,好好的私塾,成了聋子的耳朵做样子了。这样下去,我们牟家的将来就全毁了。”  几个爷们儿听了姜振帼的话,觉得有道理,那几个十几岁的孩子没有一个好好读书的。牟财和牟永整天就知道养鸟放鹰,牟宝跟着伯伯牟宗腾哼唧京剧,迷得连饭都顾不得吃了。这帮子孙将来继承家业,真是让人担心。眼下几位爷们儿虽然游手好闲,但这份家业还在,也不至于败落了,而子孙们究竟会是个什么情形,他们实在猜不准确。于是,几位爷们儿都赞成,各家加强私塾管理,把那些到处乱跑的儿女们封闭起来。  姜振帼主持的第一次家族议事会,就在几位爷们儿充满敬意和畏惧的目光中结束了。牟宗升的心里几乎要绝望了,这个小娘们的脑子是怎么长的,转速太快,他根本跟不上她的节奏。虽然她是代理掌门人,但也有十几年的时光供她消磨,十几年后这个少奶奶的头顶上可就长出角来了。这个时候,他心里真的希望她像她的男人牟金一样短命,快快暴病而死。  两天后,各家遵照事先的安排,统一在门前放饭了。时间定在上午十点和下午四点。发放的大饼子是用小米和黄豆,磨了面做成的,每个两斤重,金黄色,暄腾腾的,香气四溢。大伙房的佣人们把大饼子切成片,放在一个大筐内,抬到庄园门前分发。  乞丐们被这意外的惊喜弄晕了头,看着金灿灿的大饼子,竟不敢上前了,仿佛里面含了毒药,或有别的埋伏。但到后来,肚子左右了一切,他们就一哄而上。佣人们控制不住局面,担心一些聪明的乞丐重复领取食物,于是在大门一侧,用绳子拦出了一个圈儿。凡是领取了大饼子的乞丐,就站到绳子里面。等到最后一个乞丐手里领到了食物后,便把那根绳子开禁了。还有一两个有威信的乞丐,主动站出来帮助放饭的佣人,梳理乱糟糟的队伍。  秩序一下好起来。  乞丐们晚上大都在附近的墙角过夜。太阳出来的时候,就各自从角落里走出来,坐在牟家大门两侧的墙根下,一边捉着身上的跳蚤和虱子,一边等待放饭。大本营古镇都佃户的小孩子们,也有许多夹杂在乞丐中,领取了大饼子,坐在一边吃。手脚利索的小孩子,还会在四大家门前快速穿插,领取几份大饼子,把吃不完的,带回去交与父母。孩子的父母们,却是宁可躲在家里吃着地瓜叶子和花生壳搅拌的糠食,也不肯到牟家门前领取放饭——他们只要还有一口靠自己挣扎得来的食物,维持着生命,就抱住做人的起码尊严不肯丢。  这一方山水的人,自古就是这个秉性。  到后来,许多乞丐们已经放弃了继续赶路的想法了;而牟家也在庄园后面的自耕田边,选了主要的出入口,临时搭建了茅棚子。这时候,牟家的管家们,就走到乞丐们当中,把他们老爷的意图告诉了乞丐。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牟家选派到菜地旁居住,或是去山林处开荒种地的。那些青壮年是第一批人选,还有拖儿带女的,也是牟家欢迎留下来的。乞丐的这些儿女们,就是佃户种子,多少年后他们要结婚生子,繁衍开去。只有那些看起来老弱病残的乞丐,像垃圾一样被丢弃在一边。???? 

《牟氏庄园》九(4) 
这样,一批批的乞丐,就与牟家签订了条约,摁了手印,被牵引进了深山,领到了牟家分发的粮食,在茅棚里住下。他们一边开采石头盖房屋,一边开荒种田生产粮食,日子倒也安稳下来,不必再去流浪了。  再有过路的乞丐敲叩大门讨饭,各家的管家依旧选择了适用的留下来,给毫无用处的乞丐放了饭,打发他们远去了。  也有不愿失去自由的乞丐,仍想着回归故乡,或者朝着更远处流浪。  日新堂门前有一个叫杠子的壮汉子,带着妻子和一个七八岁的女儿,就不愿意落户山野,做日新堂的佃户。这天,一家三口排在放饭的队列里去领大饼子。杠子想到今天就要离开牟氏庄园了,前面会有很长的路要走,于是在日新堂门前投机取巧,领了双份的大饼子。不想被佣人发现了,要上前从他手里夺下多余的部分。杠子拼命护住了手里的大饼子,冲上来的那个佣人就被杠子推倒在地。这时候,看门的老头儿树根,正帮助佣人维持放饭秩序,看到佣人被乞丐欺侮,就喊了院内几个长工,要给这个叫杠子的乞丐一点儿颜色看看。不曾想这乞丐是个火药桶,稍一撞击就爆炸了。杠子手持了一根木棍,血红了眼,那样子要跟长工们索几条命才罢手。  事情闹到这种地步,张腊八就忙去通报了少奶奶,问是否告官府,请兵丁来收拾杠子。少奶奶不许,自己走到了大门前,要看看杠子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