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之全球攻略-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治道:“这征收日期还未到呵呵,阁下别担心,汉军即使要讨伐我国,最早也必须是明年入夏,现在是不会有什么大动作的。更何况,我明日就要下达紧急征税方案,到时便会将子民手里多余的粮食都征集起来,统一军管”

    正在这时,门口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明治不悦地皱起眉头:“什么事?”

    “王上,紧急军情!”侍从气喘吁吁的道。

    明治霍然站起,几步蹿到门口,打开门从侍从手里抢过战报,看完之后表情上有几丝错愕,但也有几分喜悦。

    马诺忙问:“战况如何?”

    明治放下战报,看向令狐朋道:“令狐兄真乃大才,这战况果然如你所说打成了僵持局面!”

    令狐朋也是一怔,他方才只是随口一说,哪知真的会这样,不由探身去看那战报。

    只见战报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是匆忙写就的。字都是汉字,这个明治可没有更改文字系统,毕竟这种东西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再说了,日文字本身就是汉字的变种。

    战报上说,战事在早上辰时爆发,两军激战一个时辰,汉军勇猛,差点从中路突破倭军军阵。这时汉军辅军突然发难,从两翼猛冲汉军中军。汉军中师师团长孙亮见状立即收缩攻势,由于孙亮拥有亲兵旅和警卫旅两支强力武装,并且配有斥候军骑,迅速回援两翼,遏制了辅军的攻击。

    但此刻倭军的反攻开始,切断了汉军逃回山区的道路,孙亮就地结成龟甲阵,遏阻了倭军的攻势,同时构筑营地,准备长期固守。

    汉军骁勇,倭军数次攻击都被击退,但汉军也无法逃脱倭军的包围圈,现在两军正在对峙。

    此役初步估计击杀汉军主力两千一百人,己方损失四千人左右。

    战报上说的简单,但所透露出来的阵阵杀意还是让在场三人有些紧张。那些伤亡数字虽然只是初步统计,但想必不会相差太多。

    “二比一的交换比,啧啧,这汉军的实力”马诺没有把话说完,但感慨之情自然表露。

    这时,只听外面侍从一声喊:“谁在那里?”

    三人一惊,同时站起慌忙走出门外。

    门口,静美已经满脸泪水,望着自己的哥哥哭道:“哥哥,你骗我,你居然一直都在骗我!!!”

    说完泪奔而去。

    分割线

    ps:今天七千字更新,算是两章了!祝大家中秋快乐!!吃月饼记得投票哦!!!呵呵

【第九十四章 寒冬又,春晓秋阙】() 
生如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明治灌输给倭国子民的人生信条。

    当然,这种思想上的灌输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最起码现在的倭国还没有武士道精神,更没有跟汉人比拼勇气的资本。

    富士山下,一万多人的汉军占地数里,以一个数丈见方的土石平台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四周围成一个巨大的圆阵。

    土石平台上,一根大腿粗细的旗杆上飘扬着大汉帝国的蟠龙皇旗!

    旗下,双目深邃,长须及胸的孙亮仗剑而立,望着平台下来回奔走的汉军士卒,大声呼喝。

    “辎重旅掘地三尺也必须给我找到水!否则军法从事!”

    “这是战场,让第三旅把娘们气给我收起来,必须挡住倭军进攻什么?伤亡太大?连长死了营长上,营长死了部长上,等他们都死光了,我上!”

    “斥候军骑不必绕到左翼支援,着即令其快速穿插,力求天黑之时突破叛军防线,哪怕只有一人突围也好过在此坐以待毙,他们的责任就是将我大军被围之事快速通知屏东县县尉,请他速派援军!”

    “枪阵,我说过多少次了,要用枪阵!!谁再他妈用盾兵往前冲,就地阵法!”

    孙亮时而冷静时而暴躁的话语,让平台周围的亲兵们都有些紧张。

    这些亲兵都是孙亮亲自从江东地区招募的家乡子弟,忠诚度最高,所以称之为亲兵旅。亲兵旅旅长孙诚更是孙亮的族弟,他非常了解自己的兄长脾气。

    孙亮这时而冷静时而暴躁的时候,就说明他的心已经乱了,虽然看上去还是稳重地立在大旗之下,可辅军变叛军,大军又被围困的局面,已经让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的孙亮有些不堪重负了!

    这可是一万多条人命!更是大汉帝国在扶桑州最后的战斗力量!失去了,那整个扶桑州的局面再无可逆转,而他孙亮将背负丧师辱国的罪名,江东孙氏也将蒙羞。如果真到那个时候,孙亮就算自裁殉国也未必能赎清罪孽!

    孙诚望了望四周,与敌军交战处依旧是烟尘滚滚,大军厮杀之声还正炽烈。不过看局面,敌军的攻势已经有所疲软,这僵持局面算是打成了。

    但这富士山下一马平川,敌军又四面围定,军需辎重也早在辅军叛变之后被焚烧殆尽,若不是斥候军骑救援的快,整个辎重旅都要全军覆没。仅靠战士随身携带的粮草,最多只能维持七天,而且不能强行军,否则全军不需要敌军攻击,队伍自己就会跑散掉!

    “孙诚?孙诚跑哪儿去了?”孙亮在旗下高喊。

    孙诚在一边想的出神,一时没听见,直到旁边袍泽推他方才醒悟,赶紧小跑到孙亮身边,行礼道:“将军,属下在!”

    孙亮头也不回:“孙诚,速命人在旗下准备好薪柴,到那万一之时,我等头可断血可流,唯独皇旗与军旗不能丢!”

    孙诚一怔,急道:“将军,战局还未分出胜负,此刻备薪柴”

    “莫要多言,我意已决。此平台就是最后防线!速去准备吧!”孙亮一挥手,斩钉截铁地说。

    战局若斯,孙诚能想到的,孙亮如何想不到?而且有些事,孙诚无法想到,孙亮也能想到。斥候军骑在拼命突围,想去屏东求援兵,但这只是孙亮做个全军看的一个姿态罢了---整个扶桑州,哪里还有援兵可派?

    但如果不这么做,全军士气将立即大挫,也许熬不到七天就要崩溃。力战殉国汉军不怕,最怕的就是毫无希望的战斗。为了鼓舞军心士气,哪怕整支斥候军骑拼光也在所不惜

    慈不掌兵!胡公殿下,这就是你想告诉学生的吧?

    孙亮望着远处,幽幽想着。

    分割线

    江户城城守府内宅。

    静美哭的跟个泪人似的,窝在母亲纱耶音的怀里,嘴里不住说着明治的坏话:“母亲,哥哥在欺骗我,欺骗你,欺骗所有子民,他在跟汉人打仗啊,而且跟罗马人勾结。母亲,他这是在带着倭国子民走向一条不归路,你一定要劝阻哥哥”

    静美还在喋喋不休,但翻来覆去的话都是这些。让纱耶音听的一阵无奈。其实她知道,静美之所以这么伤心,发觉倭国在跟汉人打仗是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她发现自己的哥哥一直在欺骗自己。这是她最不能接受的。

    旁边倭国王后本正秀看着一脸无奈的母亲,温柔一笑,拍着静美的后背道:“静美不哭,王上也不是故意要骗你的,他只是想要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更何况,汉人欺压在我们头上已经千年,从不把我们倭人当作属国子民,反而极尽欺凌和压榨,我们倭国子民至今还有许多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全因汉人对我们收取了大量赋税,王上做的是拯救大和子民的大事业,我们作为女人,应该支持他才是啊!”

    “好,说的好!”明治从门口满脸笑容地走了进来。

    王后本正秀赶紧裣衽行礼,恭顺地站在一旁。明治先向母亲纱耶音行礼,然后对静美笑道:“妹妹,怎么,还在生哥哥的气吗?”

    静美冷着小脸,就是不看他,但哭泣声却是没有之前大了。

    明治从怀里拿出一件东西在静美眼前晃了一下,笑道:“妹妹,不要生气了,哥哥就把这本书送给你!”

    静美没好气地劈手抢过,一看顿时瞪大眼睛,惊道:“哇,大汉最新诗词辑录?哥哥,你怎么得到的?”静美抬起还犹有泪痕的脸,笑嘻嘻地问。

    明治刮了她的鼻子一下,笑道:“是我托人特地给你捎来的,怎么样,开心了吗?小猫!”

    静美皱了皱鼻子,“哼”了一声转头对纱耶音道:“母亲,我暂时不想理他,走,我陪您到后面,我读大汉诗词给你听啊!”

    纱耶音无奈笑了笑,实在拿这个还小孩子气的女儿没辙,只好陪着她一起走到了内室。

    待纱耶音和静美走后,明治收起笑容,转向王后道:“你哥哥本正雄回来了,不过带回来的并不是好消息。汉人皇帝并没有同意改国号的事。你去告诉你哥哥,让他最近安份一点,帮孤搞好征收粮草的事。”

    本正秀脸上闪过一丝无奈,恭顺地说:“是,王上。”

    明治又道:“你也别无奈,本正家族乃是华族之一,你大哥本正新一还是很能帮到孤的。”

    “王上错爱,妾代家族谢过王上!”本正秀还是低头恭顺地说着。

    明治厌恶地看了她一眼,道:“现在没有外人,你不用装作温顺谦恭,当初进入江户城的时候,听说你抓了十几个汉族男人,现在在哪儿?”

    “哦,他们啊,全部死了!”本正秀嫣然一笑,只是笑容里怎么看都带着一丝残忍,“没想到王上教给妾的那些东西果然能置人于死地呢!只是妾还不太明白,王上所说的‘细菌战’,具体是将这些带有瘟疫的尸体丢到汉国呢,还是要从中抽取疫苗”

    明治冷冷道:“抽疫苗?就凭你们本正家族那三脚猫的水平吗?哼,别痴心妄想了!把尸体交给本正明,孤想在渤海郡试试这种新型疫苗的威力。”

    “是,王上!”本正秀冉冉下拜。明治再也不看她一眼,径自离开。

    分割线

    即将入冬的北海道一片肃杀,已经下过一场雪,大地上覆盖着一层洁白。

    近两百万倭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近五百年,早就将这里改造成一处处农场。不过基于耕作技术的低下,一亩良田最多也只能打出几石的粮食罢了。

    如今秋收已经结束,不过秋收的粮食除了很少的一部分能够留下来自己食用外,其他都已经被官府预定了。这个冬天若想不饿死,倭人就必须在天地封冻前再次出海打渔,攒够过冬的食物。

    所以整个北海道各处渔港上都漂着倭人特有的窄小渔船。似蚂蚁般漂浮在这片蓝白相间的世界里。

    留萌港应该算是北海道西部最大的港口之一了。不过比起釜山等汉帝国的大港还是有不可比拟的差距。

    本正雄站在留萌港栈桥上,望着远处的打渔船,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他早就回到了倭国,但由于事情办砸,他没有面目跟家族一起迁往江户,只能继续在这苦寒之地,为倭王征收赋税。虽然油水不少,但这天寒地冻的地方,实在不如南边温暖舒适啊!

    说起这次朝贡的任务,本正雄就一肚子气。原本还算顺利,但自从在孟津遇到那个渤海侯世子沈云之后,他就一路走霉运。从孟津找不到船进雒阳,害的他们绕道走陆路,多了十几天时间不说,到了雒阳之后刚把国书递上去,结果就接到礼部官员的严厉斥责,不但礼部尚书不会接见他们,连一个四品官都不愿出来接见。本正雄只好灰溜溜的准备回国。可在这时,雒阳府衙派人来将他们带走,以敲诈勒索为名将他们的全部财产都给没收。

    有个叫唐秣的巡检警告他,若再敢在大汉土地上为非作歹,即使渤海侯世子不为难你,我们也放不过你!

    这时本正雄才知道是沈云搞的鬼。但恨归恨,本正雄却对此无可奈何。回到倭国本想跟自己的妹妹诉诉苦,却没想到他们全都迁到江户去了。而自己却还要留在这里负责征收赋税。

    真是想起来就满肚子火。

    这时,忽听一阵喧哗从海上卷起,然后就见本在海面上打渔的渔船像见了鬼一样疯狂往岸边划。

    本正雄本就心情不爽,跳脚大骂:“你们这帮猪猡,跑什么跑?这太阳还没下山呢,这么快回来,不想吃饭啦?”

    没等他骂个痛快,留萌港的?望楼上突然发出刺耳的铜鸣声,一声声凄厉的叫声响起:“敌袭,敌袭!”

    本正雄还没反应过来,中岛裕郑已经跑近前,拉住他的胳膊就往回跑,边跑边道:“大人,快走!汉人打来啦!”

    本正雄挣扎着回头望了一眼,只见数十艘挂着大汉旗帜的船只已经冲进了留萌港,有些平底沙船已经贴在了岸上,从沙船上涌下一大堆手持兵器的汉人,正疯狂地追杀逃窜的倭人!

    而在海上,那些高大的汉人船只不停用撞角冲撞那些窄小渔船,一艘几乎跟汉帝国乙等战舰一般大小的船只还不断喷出火龙,焚烧岸上的?望塔!

    本正雄又惊又怕,脚下踉跄一下,顿时一屁股坐在地上,嘴里喃喃道:“完了完了,汉人的报复来了!”

    分割线

    “敢犯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若敢杀汉人者,倾其巢、覆其穴,穷搜天下、万里追杀,誓斩敌人虏首,以敬大汉武魂!”

    这两行字用硕大的隶书字体,就写在倭国富良城的城墙上!

    刘桢策马在富良城中疾驰,身后是呼啸的两百学员兵。窄窒的道路旁,无数侯阚麾下的海盗进进出出,大火弥漫在整个城市里!

    “杀!通通杀光!鸡犬不留!!!”侯阚站在富良城南边的城墙上,挥刀大吼。

    刘桢和他的学员兵没有参与屠城,而是直驱城中心的王宫!

    说是王宫,其实就是三栋比较大的四合院而已。刘桢已经通过在留萌俘虏的几个倭国官员得知,在这里有十几个有人部落的伤兵在此养伤。

    踹开足要四个人才能开合的大门,里面早已空了---明治做的很干脆,他从富良城搬出去之后就压根没想过再回来,所以偌大的王宫里竟然只剩下十几个老弱在复杂打扫而已。那些有人部落的伤兵已经聚在一起,眼带恐惧地望着冲进来的大汉骑兵!

    王宫之外,大火冲天,浓烟滚滚。以此为背景,刘桢就这么策马冲上王宫玉阶,闯进王宫大殿,俯视着大殿中这群有人部落的野人!

    “斜弧在哪儿?”刘桢冷冷道。

    其中一个野人听得懂汉语,见此情景尖声大叫:“为什么,为什么你一直追着我们不放?”

    刘桢见无人回答,抬手从马背上抽出弓箭,对准他们道:“我再问一遍,斜弧在哪儿?”

    那个懂汉语的野人大叫:“斜弧族长去了江户城汉将,我要跟你决斗呃!”

    他话语未落,咽喉上便插上了一支兀自抖动的箭矢。

    刘桢眼神冷酷地说:“你没资格跟我决斗!我也不会给你们任何公平的机会!因为你们在虐杀我汉人的时候,也同样没给他们任何公平的机会!”

    言罢,他冲身后的骑士道:“全部射杀,一个不留!”

    “喏!”骑士轰然应答,森寒的箭头简直比外面的天气还要寒冷。

    有人部落的野人带着绝望和恐惧死去,但相比起富良城中的倭人,他们死的实在太轻松了。

    侯阚麾下的都是海盗,最擅长的除了海上作战外,对屠城洗劫也同样不陌生。

    不过侯阚的命令是“鸡犬不留”,这就有些难度了。要知道虽然明治将都城迁往江户,富良城中大部分人都搬走了,但再空几万人还是有的。想要鸡犬不留,这难度实在不低。

    不过海盗不愧是海盗,他们的思维几乎跟大海一样浩瀚。侯阚先将城门封了,之后挨家挨户往外拖人,全部脱光衣服站在大街上,然后用绳索一个个串起来,全部押往王宫。之后一把大火将他们全部烧死。

    接着就是搜索可能残留的活人,倭国房屋大都是木制,这点只要大火焚烧就能做到。

    事后根据倭国自己统计,富良城这一次死亡人数超过了七万!除了四个小孩藏进井里得以逃生外,没有任何一个活口!

    不过对于倭国来说,富良城大屠杀只是刚刚开始,更加严酷的事情还在后面等着他们。

    今年的寒冬,比以往来的要早冬天来了,春天呢?还很远很远

【第九十五章 大决战,倭国悲音】() 
穿过樽前山和有珠山的天然通道,后志利别川和渡岛半岛就呈现在刘桢眼前。

    北海道的冬天来的早,银白色的土地上,有股由北至南的寒流激卷着白色的雪,不断扑打在所有人的脸上。

    这么寒冷的冬季,刘桢以及他那两百学员兵并没有放下面罩,而是将面罩高高支起,嘴边裹着透气的布条。这是防止天气太过寒冷,铁制头盔会冻伤脸庞。当然,如果遇到敌情,他们的面罩能够很快放下,有布条隔着,也能起到保护左右。

    他们不但嘴上有布条,事实上他们整个脑袋都围了一圈绸布。不能使用布,因为布会吸汗,而人的头顶热量最大,使用布会让人体内的温度和水份流失过快,导致晕眩和冻死的情况发生。

    只有两百学员兵南下,侯阚还留在富良附近。不是他不想南下,而是不能。

    原本沈云的计划中,侯阚偷袭富良之后立即引兵南下,占领白神呷和立带呷、北斗三处海港,同时封锁津轻海峡,彻底切断北海道跟本州岛的联系。

    但在这期间,侯阚还不能将倭人全部赶尽杀绝,必须留几个有分量的人赶去江户城报信。

    这份难度可不比屠杀简单。

    再加上,虽然留萌的倭军一触即溃,但北海道周边还有十个县,倭人仿照汉帝国制度,每个县还有留守兵力,加起来也差不多有几万人马。为了保证切断北海道与本州岛的任务不会出现差错,侯阚必须马不停蹄的继续攻击这周围十几个县。幸而倭人青壮精锐都抽调去了关东平原,留在北海道的大都是老弱,所以侯阚的征伐非常顺利。

    刘桢这两百骑却是跟着本正雄一行人的脚步,一路往南的。

    本正雄在中岛裕郑这个家奴的拼死保护下,先是从留萌逃到富良。在闻听“海盗”攻城之后,中岛裕郑又拖拽着已经吓到尿失禁的本正雄,纠集本正家族在富良仅剩的百十个家人,一窝蜂的向南跑。

    应该说明治经营的富良城还是颇为坚固的,有数万人的大城,也不是侯阚说打就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