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之全球攻略-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爷,第五曲长和辰上尉请你去会议室议事。”一个士兵出现在沈云身后,恭敬地道。

    对于方誊、赵信等人来说。沈云是校兵也好,侯爵也好,都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袍泽弟兄,可对于其他普通士兵而言,侯爵却是如同天人一样的存在。

    大汉立国千年,对于皇权和贵族的敬畏已经是每个平头百姓的本能,这也是第五连要让沈云出面掌权的原因………即使有个别军官不把大汉侯爵放在眼里,以沈云的身份也能震慑绝大部分士兵!这就够了!

    当然,迄今为止,飞云堡还未出现不把沈云这个侯爵放在眼里的人………就连马固都凛然遵命了。

    沈云细不可见的皱了皱眉。道:“事情不是都商量妥了吗?还要商量什么?”

    那士兵低头回答:“这个,属下不知。”

    沈云点点头,将手里的铭牌交给他,道:“把阵亡袍泽的铭牌都放到地下库里去。”

    地下库分好多个房间,其中一个房间就是专门存放阵亡将士铭牌的。因为铭牌是识别阵亡者的唯一凭证。也是朝廷抚恤的根本,每个士兵都非常重视。而不论是汉人还是月氏人,同样不会随意糟蹋铭牌………战场无眼,谁知道下一个死的是不是自己?对铭牌的尊重,就是对自己的尊重!这个道理谁都明白!

    会议室里坐着许多人,唯独没有飞云堡原来的旅帅林慜。林慜这个两天前的飞云堡最高指挥官,被沈云派人送到旅帅房间待着,没事别出来瞎跑乱指挥就成。至于他的责任,战后自有军法处的人来跟他清算。

    沈云昂然走入,在会议桌前的主座上坐定。

    “侯爷,各营士卒已经重新整编,这是整编名册,请侯爷过目。”说话的,是原第四军团幸存的上尉连长,姓辰,名阴,字山北。所谓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则为阴。这就是他名字的出处了。

    辰阴二十六岁,燕州怀来县人。十八岁从军,四年后直接转入乙等军团任中尉,其所在的朔州军团编入北疆方面军后,他因为性格稳重,也临时晋升连长,负责掌管第四军团中师第一镇第三旅的辎重后勤。算是个能掌权的人。

    沈云接管指挥权后,首先要面临的就是部队编制混乱,军官派系过多,无法有效指挥的情况。所以他在与第五连等人商议后,第一件事就是将飞云堡的所有汉军士卒重新整编,班排编制不变,但连级以上重新部署了。将原来的飞云卫守军与第四军团残部打散,归入特编部的麾下,重新组建起一部兵力。由于这个整编是临时的,所以总体还是以特编部称之。

    在整编过程命令下达时,沈云还担心有不服气的,特地让张末带着四十三人的第一营老底子“埋伏”在会议室外,准备也来一次“摔杯为号”。可出乎沈云意料的是,所有军官都极其认同这次打散整编。其态度热烈。气氛高昂,一度让沈云有自己主角光环显灵,王霸之气四溢的错觉。

    后来才知道,其实不管是飞云卫还是第四军团残部,他们都对现下的情况感到担忧。若是林慜真的有能力,对于基层军官来说,他们不似高层那么多争权夺利………眼下的飞云堡就是个死地,也没有什么权利好争夺………他们想的很简单,谁能带领他们活下去,谁就是他们的指挥官!沈云就算不站出来。第四军团的那些军官们也打算推举辰阴出来夺权了!

    当然,沈云此刻站出来,效果更好。一个上尉军衔的辰阴,自然不能跟大汉皇帝认可的侯爵相提并论。虽然侯爵在朝廷法度上是不能在没有皇命的情况下掌兵,但事急从权,放眼整个飞云堡。也唯有沈云的身份能够服众了。

    在得知他们遵从的是大汉侯爵这个身份,而不是自己的王霸之气后,沈云还是有点淡淡忧伤的。不过说起来,这个辰阴还是个有能力的,虽然没上过大学,但八年的从军经历和丰富的后勤管理经验,让他对整编一事得心应手。

    最后整编的结果是。以特编部为框架,将飞云卫和第四军团的残部,包括轻伤兵在内都归入建制,使得整个特编部充实起来。具体编制为,第五连任第一曲曲长,麾下营长为褚遂、罗橡、石锤;郑应为第二曲曲长,麾下营长为应亮、郝峰、皇甫嵩;第三曲曲长为文萃,麾下营长是毕允、胡可、钟离泗。

    特编部后勤曲由辰阴负责,亲兵曲由方誊率领,警卫曲由赵信带领。原飞云卫和第四军团的连级以上军官。没有继续任职的单独抽出来,组建参谋曲。

    之前沈云计算的两千六百八十二人,是不包括退回堡内的第四军团残部的,因为里面大都负伤。不过经过这数日的休整,许多轻伤兵已经可以重新披挂上阵。所以整理出来后沈云发现,自己居然成了一个挂着部帅名号,却领着旅帅兵力的侯爵!这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整个特编部不但满员满编,甚至还有超编的情况。以第一曲为例,一曲兵力正常为一千八百人到两千人左右,而特编部之前因为是学员兵组成,所以压根没满员过,整个特编部都只有两千出头的兵员。但现在经过第四军团的补充,第五连麾下此刻却有整整两千二百人!而各曲都有超编的现象!

    沈云不知道第五连是怎么跟第四军团的军官们谈的,他们居然都同意放弃兵权,将部下交到第五连他们的手里。为此,沈云很是佩服。

    后来沈云才明白,大汉帝国虽然是封建制度,但在军中却没有封建王朝私军的隐患,因为每个士兵都有高中文化,深刻地知道,自己不是某人的私兵,而是朝廷的兵马。在基层士兵都有这种觉悟的情况下,某些人想紧紧抓住兵权不放是不可能的。

    闲言少叙,总之沈云的整编过程很顺利。借着大汉侯爵的身份,以校兵军衔统帅着将近七千八百多人的队伍………这是一个旅的编制!此外还有将近两千多人的伤患,若是算上,沈云都可以称之为镇帅了!

    当然,因为沈云的军事统帅资格没有得到胡公的认可,所以麾下不可能称他“部帅”或者“旅帅”,而以“侯爷”名之。

    对于沈云而言,第一次带领这么多人,又是在这种绝境情况下,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不过幸好有参谋曲,还有第五连和辰阴这几个老手帮忙,很多事情他们都决定好了,只要沈云批复即可。这样层层叠叠,但又不显臃肿混乱的指挥体系,是圣祖皇帝五百年前就定下的。

    在处理繁杂军务的同时,沈云也一再感慨圣祖这个穿越前辈的制度创造艺术!

    看完整编名册,沈云点点头道:“嗯,既然整编已完成,那就各司其职便是,第一曲负责外层堡墙,第二曲负责第二层,第三曲为预备队,随时支援各处。”

    沈云刚说完,就发现众人拿一种奇怪的眼神望着自己。

    沈云摸了摸鼻子,纳闷地说:“怎么了?我说错什么了吗?”

    辰阴咳嗽一声,强笑道:“没有,只是侯爷,你的打算就是固守待援?”

    沈云顿时明白过来这次会议要商讨什么了。

    原来是这个

    沈云咳嗽一声,尴尬笑道:“诸君也知道,本侯之前只是个校兵,还没有带领大军的经验那个,不知各位和参谋曲有什么计划没有?”

    所有人也都笑笑,并没有给这个年轻的侯爷太多责备眼神。毕竟谁都知道沈云虽然贵为侯爵,但之前的确没有指挥军队的经验。

    首先说话的是辰阴,他代表了第四军团的意志。他的意见很简单,那就是突围!

    整个飞云堡如今能战的只有七千八百人,算上两千伤兵的话勉强可有一万人。但月氏却有三个军团,五万的兵力!

    “敌众我寡,若元帅行营迟迟不派援兵,我飞云堡迟早必备叛军攻破。况且,飞云堡离金山森林不远,叛军已经息战三日,再过几天等他们从金山森林伐木归来,造出攻城器械,飞云堡就更加危险了。”辰阴担忧地说。

    的确,飞云堡所凭借的就是这个堡垒。而月氏人潜伏在北海州已经一个冬天,当然没有称手的攻城武器………新州城池都没有城墙,平时倒也不需要………可若要强攻飞云堡,却是非攻城武器不可的。

    这个时代,火药并没有广泛用于战争领域,所以普遍的攻城武器是登云梯、撞车、箭塔、投石机、高射床弩等等。虽然投石机和高射床弩对于城墙和城门的破坏能力巨大的,但制造这种东西都是需要精密机关的。对于月氏人来说,他们暂时还不具备制造这种高威力攻城武器的能力。就算他们知道机关的打造方法,一时半会儿也弄不出来。所以他们所能采用的就是登云梯和撞车、箭塔之类能够快速批量制造的攻城武器。

    使用这些速成攻城器械攻城,还有一个残酷的专业术语………“蚁附攻城”!就是人如同蚂蚁一样从城墙上攀附上去,用人命堆出来的胜利!

    虽然在影视作品里,似乎每场战争都有蚁附攻城的场面。但沈云知道,在真实的冷兵器时代,“蚁附攻城”的事情是很少发生的。因为那意味着战争双方都拿对方没办法了,只能用人命去填。这对于攻城一方的士兵来说是极其残忍的,滚石、擂木、沸油无数种方法会让“蚁附攻城”的士兵退怯。士兵也是人,也怕死!硬着头皮上的事可一可二,却不可三。多来几次,不用守城方打,攻城方就得自己乱起来!

    既然蚁附攻城不可能,那辰阴为什么还要提议突围呢?因为飞云堡的粮食不够了。而且他们突围有一个优势,那就是马匹数量!

    如今的特编部很奇怪,说它是骑兵部吧,偏偏步卒是最多的,可说它是步兵部吧,马匹却有上万匹!

    这么多马,每日消耗的干草和豆类也是惊人的。若是打算突围就应该及早上,因为一旦粮食不够吃,杀马充饥就会成为必然。一旦马匹杀光了,那就更不用想突围的事了。

    这也是辰阴会在整编完成后,就马上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决策的原因。飞云堡必须拿出一个方略来应对了。(。。。)

【第八十五章 战或守,月氏来信】() 
辰阴的建议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同意。

    因为实在太冒险,有个堡墙抵挡,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如果冲出去,那可是九死一生。

    在最后关头没有降临的时候,人们潜意识里总是会躲在高墙之后,做鸵鸟心态去抵挡敌人的。

    “我们反对突围。”一个声音突兀的响起,打断了辰阴的话。

    循声望去,却是坐在参谋中间的马固。他现在是参谋曲中的一员。

    马固的身份,其实在飞云卫中有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不过却没有几个人会在意。毕竟当代锦公可不止他一个儿子,他又不是世子,在座的所有人都不会把他当盘菜。

    参谋曲中如今有三十多位参谋,都是从飞云卫和第四军团残部中筛选出来的军官。他们依照各自的熟悉程度分成了五个参谋小队(注1),马固就是其中一个小队的队正。

    刚刚接掌飞云卫指挥权的沈云根本来不及在参谋中安排自己的声音,而且对于怎么掌控军队发言权也并没有心得………甫一上位就能挥斥方遒的情况是没有的,任何一个环境都有它自身的生存规律和法则,军队也不例外。

    在马固发声后,其他参谋小队的队正也纷纷发言,附和辰阴的少,赞同马固的多。

    会议室的声音一下变得吵杂起来。

    虽然沈云还不知道怎么去指挥掌控军队,但他也清楚,作为令行禁止的军队来说,有多种声音是不行的,像这种吵吵嚷嚷如同菜市场的情况更是一支军队行将崩溃的前兆。

    “够了!”沈云被吵的血压狂升。忍不住喝道。

    会议室慢慢安静下来,所有人看向沈云。不过他们都没有表现出羞愧或者难堪的样子,而是带着不服与不甘的神情。

    见了这个样子,第五连那张冰冷的脸上,也浮现出无奈的感觉。

    虽然有大汉渤海侯的爵位坐镇。众人都不敢放肆和胡来。但想让这些军官完全无条件的服从军令,沈云光靠侯爵之尊还不行,还需要他自己表现出过人的手段和能力才成。

    沈云见他们的表情,也深知凭着渤海侯身份就想让众人服服帖帖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军中一切还是以实力为尊。

    扫视一圈,第五连、方誊、赵信这些人才是他真正的实力。至于其他人

    沈云脸上露出冷笑,眼神如电,看着众人道:“诸位,既然本侯坐上了这个位置,就会为大家的生命负责!但丑话说在前头,军人以服从军令为天职。若是有人敢违背军令,也休怪本侯翻脸不认人!”

    “喏,谨遵侯爷之令!”辰阴第一个起身行礼。其他人虽然不愿,但也纷纷行礼,表示服从沈云的领导。

    沈云敏锐地抓住辰阴的话中话………侯爷之令,而不是侯爷军令,呵呵。看来这个辰阴也不是省油的灯。

    不过现在沈云不打算跟辰阴计较,于是淡然地摆摆手:“好,既然各位都认同了本侯的指挥权,那现在请诸位回去做一份计划交给本侯。至于最后如何抉择,本侯自有主意。现在散会!各司其职,以防月氏叛军攻城!”

    “喏!”众人纷纷告辞。

    沈云用眼示意第五连等人留下,而马固也踟躇地走在最后,显然也想留下来。辰阴的眼光更是毒辣,想了想,也没走在最前面。而是在门口徘徊。

    人心呐,总是最难掌控的。

    沈云不禁感慨。

    最后留下来的人,除了特编部的三个曲长,还有方誊、赵信之外,还有马固和辰阴。

    “显钰兄。你方才说反对,原因何在?”

    该走的人都走光了,留下的人都明白为什么留下。沈云也不用客套,直接提问。

    马固凭着身份在飞云卫里当上了个连长,不过整编后就进入了参谋曲。说起来他在帝大时一直看不上沈云,但现在沈云已经是侯爵之尊,又得到飞云堡全体的认同,马固自然不敢再向他放肆。

    马固道:“回侯爷,我反对是因为月氏叛军刚刚击溃第四军团,已对飞云堡形成包围之势。月氏叛军不是傻瓜,他们肯定防备着我们呢,此刻突围无疑是自寻死路!反倒是固守飞云堡还有一线生机。因为飞云堡是我北疆方面军南归的重要据点,不论是胡公元帅还是叛军统帅都深知飞云堡的重要性,如此要地,胡公必定会派兵前来救援,只要我们能够守住,必然会有转机!”

    这番话倒也不错。沈云沉吟不语,眼睛偷偷看向辰阴,见他也是一脸思索的模样,才转向另一边道:“第五曲长,你的意思呢?”

    第五连显然是早就有了主意的,*地回道:“我赞同马参谋的看法。”

    沈云看向郑应,这个第五连的好兄弟更加没有异议。而轮到文萃表态时,这个黑皮肤的女军官却用大眼睛盯着沈云道:“飞云堡危急时,你若真肯让我第三曲上前厮杀,我便同意你的看法!”

    文萃眼神很犀利,看的沈云好不自在,不由扭了扭身体,咳嗽一声道:“本侯还没有看法呢,你这是什么意思?”

    文萃撇撇嘴,不说话了。其实文萃的意思很简单,她再也不想当“后勤医护人员”了。之前因为是女兵,文萃带来的女兵老被排斥在主战场之外,除了在十里坪有所斩获之外,其余大战小战,所有将领都将她们排斥在外,这让文萃有种自己是累赘的感觉。直到沈云做主了,文萃才算看见了希望。

    文萃对沈云突然冒出来的身份当然有点惊讶,不过还不算太吃惊。毕竟她是知道周蕙的身份的,之前见周蕙与沈云如此亲密时,文萃就已经有所怀疑,现在只是证实了这个想法罢了。

    文萃虽然没有再说话。但那双似乎会说话的大眼睛却无疑将威胁的意思表达的非常清楚:你若再敢把我们女兵当作累赘看待,我非去周蕙那里告状不可!

    沈云莫名地感到一阵不寒而栗,这女人还真是不敢得罪啊!

    至于方誊和赵信。方誊所表达的意思与文萃一样,遵从沈云的决断。而赵信迟疑了片刻,也表示同意第五连的看法。

    见微知著。显然现在的特编部,很多决策还是以第五连为主。虽然赵信表现出了成为名将的潜力,但此刻而言,他还没有达到能够表达自己意愿的程度,赵信还没有清晰明确的属于自己的一套战术思想。

    名将,不是天生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论是沈云,还是赵信,又或者是方誊、庞通、钟离泗,他们虽然是亲密无间的袍泽,但他们此刻离名将这个称呼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过在这几人中,沈云无疑有着先天的优势。他是大汉渤海侯。身份尊贵,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穿越者!跟圣祖皇帝一样的穿越者!

    当然,这个秘密现在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会议最后讨论的结果就是固守。这是所有人的共识。沈云也没有改变它的意思。事实上,马固所说的固守,的确更符合现在特编部上下所有将士的心声。

    事实证明,军心也是很重要的。

    防守事宜。第五连安排的妥妥帖帖。不得不说,第五连虽然还没有毕业,但他所展现出来的军事指挥才华却比那些毕业许久,都当上部将级别的军官还要出色。

    整个飞云堡的防卫,哪里需要安置床弩,哪里需要准备滚石、擂木,哪里搭建煮沸油的铁锅何处安排弩兵,何处布置长枪手,何处准备刀盾兵一切的一切,都是第五连发出的命令………当然。冠上了沈云的名号。

    不过沈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当了傀儡。因为他确实不懂。这可是打仗,不懂装懂是会死人的。

    当然,在第五连下达命令时,沈云也在疯狂的学习这些知识。比如在堡墙正面为何要安排两连的刀盾兵,而不是一营?又为何只搭建两口铁锅。而不是三口四口?这些都是学问。

    而第五连也会毫无保留地将原因告诉他。放置两连刀盾兵是因为这是飞云堡的正面,月氏叛军的主攻方向,放置过多人马会造成无谓损耗,而在堡墙下方的藏兵洞里,可以安排芊杆队和其他兵卒,一旦月氏叛军用云梯攻城,芊杆队先上,刀盾兵为后续,接着是其他预备队,如此就能以最少的伤亡,防护住城头。至于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