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洛仙-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老妪撑拐从房内出来,走到普玄与定观前,笑吟吟的道:“二位忙乎了一天,诚是辛苦,虽说是份属应当,然老身也不能太苛求了,来,来,一起享用些喜庆瓜果儿罢。”在屋前空地绿草茵茵之上,摊开了采摘来的瓜果与一些自己制作的糕点,招呼二人席地入座。那仙儿依旧好睡,只有方仲独自出来。

    老妪道:“孙女的喜事办匆忙了些,有些怠慢,不过我等山里之人,不必讲究俗世礼节,各位请用。”普玄等人谢过,小心翼翼的品尝瓜果,见老妪神态慈和,方敢放心大嚼。

    老妪对定观道:“你这道人,命是我救,可想过如何报答?”

    定观忙道:“婆婆对贫道有救命之恩,吩咐就是,定观毫无怨言。”

    老妪点头道:“好,好,老身就喜欢知恩图报之人。”老妪又道:“孙女婿……”

    那老妪连叫数声,方仲才知晓竟然唤的是自己,慌忙应道:“婆婆叫我?”

    老妪冷哼一声,道:“如今我把孙女托付与你,你不会做个白眼狼,趁着老身不在,便丢了仙儿独自跑了罢?”

    方仲连忙摇头道:“不会,不会,仙儿懵懵懂懂,需人照顾,我安能忍心弃她而去。”

    老妪翻眼道:“什么懵懵懂懂?你是嫌仙儿有些傻,不配做你老婆?哼!姻缘天注定,你们既然已经结成夫妻,当一世无欺,好生相处,恩恩爱爱白头偕老,谁都不可看轻了对方。红线已系,莫能更改,由不得你反悔。若让婆婆知道你抛弃仙儿,老身便是化为厉鬼,也来寻你理论,找你算帐!”老妪突然瞋目,疾言厉色的训斥了一番。

    方仲忙道:“晚辈绝不抛弃仙儿。”

    老妪忿色稍减,又道:“老身有些俗务缠身,要在晚间出去一次,一时不回,你们可都要好生伺候着,不能让仙儿担惊受怕。”

    普玄等人愕然答应,问道:“婆婆也有俗务?”

    老妪道:“数十年剪不断的恩怨,算不算俗务?”

    普玄笑道:“自然算了,如婆婆般长寿之人,只怕俗务比谁都多了去。”

    老妪嘿嘿一笑,起身打个呼哨,远处那头黑猪哼哼唧唧的跑了来。老妪藤拐点地,跃上猪背,抬头一看天色将暗,对着普玄等人道:“各人有言在先,老身信得过你等,这才放心离去片刻,你们要是欺我孙女纯洁无知,做出有违老身之意的事来,嘿嘿……”藤拐一击猪股,黑猪呼哧连声,踢踏之声远去。

    须臾间,那金乌落下晚霞散去,玉兔已渐渐东升,皎洁的清光洒了下来。

    屋里的地窖之中。窖内安放着床椅和一些储物,颇多木匣木柜,隐隐一股木香之气。那床是张石床,在床四周画了许多符文。床头三盏铜座油灯,床尾七盏油灯,如今只点了床头一盏、床尾一盏。淡淡灯火微微摇晃,仙儿正神情安逸的睡在石床之上,漆黑的长发四散在床榻之上,如同披了一层黑色绸缎。

    方仲坐在床头不久,那仙儿嘤咛一声,醒转过来,缓缓睁眼,见方仲坐在旁边,懒懒的道:“夫君,婆婆呢?”

    方仲道:“婆婆说有事出去一下,不久就回来了。”

    仙儿娇声道:“我去找婆婆。”从石床上下来,外衣也不穿,赤足往石阶处走去。方仲忙取了衣裳在后跟出。

    出了屋门,仙儿抬起螓首,迷离的目光看着清清月色,喜道:“仙儿喜欢月亮。”寻了一个粗粗树干,树干不高,仙儿手脚并用爬上去后,两只如玉的小脚垂在下面晃来晃去,坐在树干上仰望夜色。方仲担心她不慎跌下,也爬上树干,在仙儿旁边坐了,一起抬头仰望着天上星辰。

    月色皎洁,星辰璀璨。

    仙儿呆呆的道:“仙儿若是像鸟儿一样会飞,那多好。飞到月亮上,仙儿躲起来,连婆婆也找不到。”说完,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方仲凝视着她的笑容,甜美无暇,任谁都无法把这美丽的瞬间联系到一个痴痴的女孩儿身上。

    方仲柔声道:“天上的月亮冷冷清清,仙儿若是躲了上去,必定孤单的很。”

    仙儿道:“有婆婆和夫君陪仙儿,不会孤单的。”

    方仲笑了笑,说道:“可是婆婆和我不会一直陪着仙儿,更不会陪着你到天上的月亮上去,总有一日,当我和婆婆不在了,你就会孤单一人。”

    仙儿那甜美的笑容逐渐隐去,俏脸浮过一丝阴霾,痴痴地道:“孤单?仙儿也孤单么?”

    方仲颇有感慨的道:“岁月易逝,容颜会老,再亲密的人总有一天会分开的。婆婆是这样,我也是这样,那时候,仙儿只剩下一个人呆在这里,一个人看着月亮,没有人陪着你说话了。”

    仙儿眼圈一红,再无心看着月亮,望着方仲痴痴的道:“仙儿不要一个人在这里。”依过身去,搂住方仲,抱得很紧,似乎真怕方仲转眼间消失无踪了一般。

    望着仙儿一派天真无邪的神情,方仲忽然觉得自己说的这些话很傻,很后悔。人世苦恼,本来都是自己寻来的,经得事越多,苦恼也越多,试问一个不知世事的孩儿,没有城府,没有心机,哪里会来烦恼,这也是为什么天真烂漫的孩子会笑,而心智早熟的孩子却会哭。

    方仲从未被人如此依赖,如此仰仗,一股怜意冲塞胸膛,缓缓举手,轻抚仙儿秀发。

    忽听身后有人讥笑道:“好个郎情妾意,贫道还是躲远些,免得煞了风情。”

    方仲一回头,却见普玄拉着定观,包袱背身,一副远行打扮。方仲奇道:“道长,你们哪里去?”

    普玄拉扯着定观紧走两步,来到方仲跟前,仰头道:“快快下来,我有事与你说。”

    方仲跳下树干,普玄凑首方仲耳边悄声道:“快去收拾东西,乘着婆婆不在,我们不告而别。”

    方仲惊道:“逃走么?”

    普玄道:“什么逃走?我等又非有罪之人,是那婆婆强要相留,你我各都有事,一日两日相陪无关紧要,难道一辈子相陪了。”

    定观却道:“婆婆救我性命,就此告别于理不合,师兄,你自己走吧,我留下来伺候老婆婆报恩好了。”

    普玄怒道:“恩自然要报,却没说非要人为奴为婢。先师基业毁于我等之手,难道就此算了?你报了婆婆之恩,先师之恩你报了没有?”定观一时哑然。普玄又道:“我等出去之后,若基业有成,当再思报答之恩,那时寻来此地,或礼物相待,或接了婆婆和她孙女去安逸之地享福,婆婆也自欢喜。”定观说不过普玄,唯知苦脸摇头的道:“不妥,不妥。”究竟何处不妥,却又说不上来。

    普玄又对方仲道:“你欲上昆仑,如何甘居此地。自那日你辞别了我独自上路,贫道便想过了,既然带你出来便须负责到底,理应把你送上昆仑。”

    方仲听普玄竟然愿意送自己上昆仑,这是一直念念不忘的想法,被普玄一席话说的离心便起,转头对仙儿道:“仙儿,外边凉,我和你回去吧。”拉了仙儿回屋中地窖,让她坐于床头,叮咛她不要乱走,自己却悄悄出门。

    普玄道:“贫道已看过天象,此山位处南边,北边是河,我们便延河向北而行,必能直达蜀地。”

    定观疑虑道:“是否再思量思量?”

    普玄骂道:“如你这般推三阻四犹豫不决,黄花菜都凉了,听师兄吩咐就是。”

    方仲身不由己的被普玄拉着走了数步,却听身后仙儿的声音怯生生唤道:“夫君,你哪里去?”

    方仲一回头,见仙儿孤单单站在门口,目光疑惑的望着自己。方仲嗫嚅道:“我……我……你回屋安歇去吧,等婆婆回来陪你。”仙儿呆呆伫立,听到走了之语,眼神之中竟有一丝担心与后怕。

    仙儿紧走两步,赶上来拉住方仲道:“仙儿不要一个人,还要陪着夫君看月亮。”

    一滴泪水划过面颊,落了下来,滴在手上。仙儿一怔,抬手看那泪珠,泪珠晶莹,剔透如玉,慢慢化开,成为一滩水渍。

    “下雨么?”

    仙儿开头看看夜空,夜空深沉,皎月挂空。

    又一滴泪水落下,仙儿恍然知觉,小手慢慢摸去,如玉的脸颊上两道泪痕潸然。

    她一擦脸蛋,十分惊讶于脸上的泪痕。这眼泪,她不知道为什么会落下。

    人一出世便哭,可是那时哭的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哭。有人说人出生到这世上是来历劫的,人世苦楚,故此生下的那一刻,意味着苦难的开始,所以才会哭,才会流泪。也有人说是投胎伊始,孟婆汤一喝便要前事尽忘,很多人不甘心忘了前世之事,心痛往事已逝,故此痛哭流涕,一直哭到重回阳世间为止,再迎来新的开始。

    流泪一次,长大一次。痛哭一次,对这世间就多了解一份。

    仙儿怔怔看着手上的湿痕,痴痴道:“这是什么?”

    方仲看着仙儿痴痴的模样,心中忽然如天翻地覆了一般,思潮汹涌,激荡心房,方仲柔声道:“夫君不走,陪着仙儿看月亮……”
第二十七章 大限将至
    仙儿又已昏昏睡去,屋外只有普玄、定观和方仲三人席地而坐。被老妪绑住的小狰狞兽也被方仲放了出来,趴在脚下舔着被捆扎过的前肢。普玄一脸的郁闷之色,原本想拉着师弟和方仲一走了之,谁知这二人都不愿意,自己枉做小人,自然郁闷之极。

    夜色之下,三人谁也没有说话。忽听远处哗哗之声由远而近,一道狂风直滚到屋前。风散尘消,露出那头硕大的野猪来。野猪背上,那老妪披头散发,俯卧在猪背之上一动不动。

    方仲惊道:“婆婆怎么了?”

    普玄道:“似乎受了伤,快去看一看。”三人慌忙站起,来到野猪近前。

    老妪听得呼唤之声,老眼微张,见是方仲三人,挣扎着仰起身起来,扑通一声,从猪背上跌落。方仲与定观急忙抢上扶起。

    老妪断断续续道:“快……快扶老身坐下……”老妪脸色苍白,嘴唇青灰,不时打着颤栗,坐下连吞数粒药丸后不住的咳嗽,闭目沉思了一会,把吊角眼睁开,向那头野猪呼喝了几声,那头大野猪三两步踱到跟前,呼哧呼哧的喷着粗气。

    老妪轻轻抚摸着野猪头顶鬃毛,慢慢把头靠近其颈下,张开嘴露出焦牙,猛地一口,咬住野猪脖颈,大口吸吮流下的鲜血。野猪一阵躁动,老妪抱紧不放,又以手不停的轻轻拍打其两腮,慢慢的那头野猪平静下来,站着一动不动,任凭醍醐老母吸吮其鲜血。咕嘟咕嘟之声不绝,有如婴儿吃奶之声。

    方仲看的目瞪口呆。老妪喝完之后喘息半晌,这才道:“老身要封了此处形迹,以防被外人发现。”说罢,把随身藤杖往地上一插,一道青光从藤杖上浮现而出,藤杖触地生根,不一会儿一根根青芽藤蔓从地下钻出,攀爬游走,顺着树干往上缠绕,青藤垂挂,绿叶葱葱,转眼间遮住高空。

    老妪沉声道:“现在谁也不许说话。”

    月光已被茂盛藤蔓遮没,林木间一片昏暗。但没过多久,便听树梢之上有衣襟破风之声飞过,来人遁术极快,在众人头顶之上经过时,猛地一道森白剑光横扫而下,划破林中黑暗,直扫地面。剑光映照的众人面色都是一变,能够发出如此惊人剑气的人,其修为不问可知。剑光扫过,无数枝梢绿叶夹着削断的藤蔓从高处纷纷扬扬落下,几人惊得大气都不敢喘一口。不一会,衣袂飘飞之声渐远。

    正当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时,只听房门处有人唤道:“夫君,你去了哪里?”

    正是仙儿的声音

    此刻林中黑咕隆咚,又是万籁俱寂,仙儿的话声分外清晰。老妪面色大变,向方仲道:“快让仙儿闭嘴。”方仲疾步从隐身之处向刚出门口的仙儿走去,仙儿见了,喜道:“夫君在这里。”方仲还未走到仙儿跟前,就听的头顶有人道:“这里有人!”随即两道遁光一下冲破枝叶遮隐,在枝叶飘飞中从天而降,轰隆一声落在地上。

    遁光敛去,现出两个道装打扮之人,均都是目露凶光,一见便知不是良善之辈。

    方仲拉着仙儿退了数步

    其中一名道人眼光扫视,见是两个孩童,瓮声瓮气的道:“这里有两个娃娃。”

    另一人道:“真是奇了,这是什么地方?”把手一举,取出一颗夜明珠,发出蒙蒙清辉,照亮着周围。

    二人一眼见到大屋,喜道:“说不定那老乞婆就住此处,待我问问这两个娃娃。”对着方仲道:“小子!你看到有个骑野猪的老太婆没有?”

    方仲摇一摇头,却不说话。

    仙儿却笑着道:“那是仙儿婆婆。”

    “哦!谁是仙儿?”

    仙儿疑惑道:“谁是仙儿?”竟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那道人以为她不知仙儿是谁,又问道:“那仙儿的婆婆又住哪里?”

    方仲不知这些人是何意,看上去也不像好人,拉着仙儿道:“我们快回去。”

    仙儿微微一挣道:“仙儿不回去,仙儿还要找婆婆呢。”冲着林间喊道:“婆婆,婆婆……”

    两个道人相顾骇然,同时拔出宝剑。就在这时头顶风声响动,已有物扑击而下。二道一声厉喝,同时出手,两道剑光脱手飞出,在空中数个旋转,已把扑来之物切成数段,血腥之气弥漫而开。

    二道大喜道:“定是这老乞婆无疑了。”同时把剑一招,剑光收回手中。其中一人疾步走到切碎的尸体旁边,凑头细看。

    “怎样,老乞婆断气没有。”

    “不好,是只死獐子!”

    二人顿知不妙,头顶一个老妪声音嘿嘿冷笑,呼啸声中,漫天杖影已落到了二人头顶。其中一人不及防下被打了个正着,虽有护体真气防身,也哇的喷出一口鲜血,另一人却剑光护身,向后急退,脱出了杖影范围。

    那逃出升天的道人恶狠狠道:“醍醐老母,我们好心请你回去,一番好意却不领情,还打伤了在下师弟,真是冥顽不灵。”

    那被称作醍醐老母的老妪落地之后,冷笑道:“神教的事老身早就不在过问,你们却纠缠不休,甚至武力逼迫,这番好意实难消受,都去死吧。”舞动藤杖便砸。

    那道人对她颇为忌惮,其自身境界又比醍醐老母低了一等,全力施展之下,把一柄宝剑护住周身,全取的守势,一道剑光幻化而成的光幕遮得严严实实。醍醐老母暴起发难,本拟速战速决,却被此人一阵紧守,根本奈何他不得。

    醍醐老母忽地收杖,阴笑道:“只要你不来打扰老身,放你走又如何。”

    那道人见醍醐老母真的住手不发,向地上的同道看了一眼,沉声道:“贫道也是如此打算,那就告辞了。”剑光一收,向着躺着的道人飞身而去,想把师弟也带走。醍醐老母眼珠子一瞪,插在地上的藤杖青光闪动,从那道人的脚下噗噗冒出数根粗壮的绿色藤蔓,迅速缠住那道人双足。那道人发觉不对,一声怒喝,剑光向下一扫,顿时把藤蔓割断,但只是这一点点的耽搁,醍醐老母已双手挥舞,一根藤杖暴涨至七八丈长,嗖的一声砸下。那道人刚把剑挡在身前,藤杖便打在剑上,然后忽地一弯,连剑带人,被藤杖绕住。醍醐老母面上厉色一闪,手腕一抖,那道人便在惊呼声中往不远处那只黑色野猪飞去。

    砰的一声,那道人惨叫一声,竟然贯穿在野猪的两根獠牙之上。

    醍醐老母做完这一切,脸上更是灰暗的不见一点人色,杵着藤杖不停喘气。

    方仲亲眼见到醍醐老母电光火石的打败了两个修为深不可测的道人,心中惊骇可想而知。

    醍醐老母提着藤杖来到另一个不曾被打死的道人面前,冷冷道:“砺丹堂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藤拐举起,冲着那道人的脑袋又是一拐,扑的一声,只是打破了一点外皮,那道人痛呼之下反而更长精神。

    醍醐老母脸色大变,颤抖着手举起藤拐,喃喃道:“老身即便大限已至,就不信打不死你!”拐棍啪啪的打落,每打一下,那道人唉哟的一声叫唤,头脸便留下一个斑痕。连打数十拐,那道人终于声音渐弱。醍醐老母嘿嘿笑道:“终于……打死了你。”说完这话,面色一灰,举着拐杖往后便倒。

    醍醐老母不知如何,竟然已到油尽灯枯时候。
第二十八章 托孤
    方仲等人慌忙过来搀扶

    醍醐老母坐在地上喘息道:“孙女婿,你过来。”把方仲唤到身边,伸出枯干似骨的手抓,握住方仲手掌,语重心长的道:“孙女婿,老身早知自己没几日好活,非为别的,但念仙儿这孩子孤苦无依,要是老身不在便没人照顾,所以才要留下你们几个人来。你如今与她拜了天地,便是一家人,可不能欺负了仙儿。”

    方仲忙道:“不会的婆婆。我一定好好照顾仙儿。”

    醍醐老母慰然点首

    普玄与定观见醍醐老母神情萎靡,道:“婆婆,不如进屋歇一会吧。”

    醍醐老母看了看普玄与定观,摆手道:“不必了,定观道人,你站到我前面来。”

    定观依言站到前面。醍醐老母道:“看你人也老实,老身又救过你一命,便传你一些本事,你跪下来听老身吩咐。”

    定观跪下后,醍醐老母道:“老身有名有姓,醍醐老母的便是。你我虽非师徒,却须让你知道老身的大名,这传你的本事,非是让你出去卖弄,而是要替我施法的。”普玄等人现在才知这老婆婆的称谓,虽然自己孤陋寡闻,不知这大名的来处,然问起老一辈的耆老高人也许是听说过的,当下更是尊敬了几分。

    醍醐老母指着不远处救过定观一命的符阵道:“老身要你去把那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