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统天命-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一瞬间,老蔡突然觉得窝在工坊里面磨火药这个差事不错。

    偷眼看了看杨尚荆那张严肃的脸,老蔡也只能吞了一口唾沫,先把这事儿答应了下来,反正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事儿怎么办,这话怎么说,打不了找忠叔再去商量商量——他老蔡可不是忠叔,连杨都不姓,拿个甚么和杨尚荆当面顶牛?

    眼瞅着老蔡答应了下来,杨尚荆脸上的神色多少也缓和了些,只不过他还是狐疑地看了老蔡两眼,似乎是想看出对方到底有没有在忽悠自己。

    然而老蔡也是有经验的神棍了,哪儿能那么容易就被看出破绽?所以杨尚荆也只能住口,转而问道:“如今黄岩县一地,可还有其他人在此传教?”

    老蔡算计了一下,点点头:“天师府上来了一支人,不过不是什么传教的人物,至于其他的,没人信了,也就没了香火,基本都出去化缘了。”

    有官方扶持的宗教就是这么六,造出来点儿所谓的“神迹”,就能一统一个地方的信仰。

    所以杨尚荆听了这话,点点头:“那一班道士去了哪家府上,做过些甚么,你总要做到心里有数,天师府那边……嘿。”

    天师府作为西南第一大道门,传承了一千好几百年的豪门了,除了皇上,整个大明朝能让他们正眼看的文物勋贵,两只手都数的过来,当然不至于为了几个平民,把手伸到他杨尚荆的地盘上来,守着龙虎山那一亩三分地,他就是天下豪富。

    当然了,这不意味着天师府看不上黎民百姓,只不过经过朱元璋和朱允炆两代皇帝的敲打之后,他们更显得乖巧了,做事的手法也更隐蔽了罢了。

    简而言之,他们要是看上了黎民百姓,就只能证明他们要造反,而他们造反,肯定不会赤膊上阵,一定会套上一个xx教的马甲。

    老蔡混迹了宗教圈子这么久,自己也不是什么榆木疙瘩的脑袋,自然是一点就透:“少爷放心,大了不敢说,这黄岩县一地,若是出了甚么妖道妖僧,老奴第一个拿了他们,直接以道门的规矩……”

    听着前面的话,杨尚荆脸上还有点儿笑容,可是到了最后,杨尚荆脸色一变,干脆给粗暴地打断了:“按照王法来,道教的那一套戒律给我丢到一边。”

    顿了顿,杨尚荆盯着老蔡,慢慢说道:“你给我记着,哪怕是事急从权,事后也得到衙门里补上一张公文,道教戒律,是万万不可超越国法的!”

    特么的道教是个神马德行,杨尚荆自己的心理还是有点儿逼数的,就不说天师府那九品箓完全照着世俗官吏的品级划分,建立“地上仙境”的心思有多么的昭然若揭了,就是全真这种“新兴”的教派,戒律里面都有直接杀人的。

    万一开了这个先例,以后可就不好办了,杨尚荆也不能指望着自己的继任者还是个穿越者,而且是听凭自己摆布的穿越者。

    老蔡点点头,脸上就有些不解,心说我这老神仙还是威风八面的,不敢挑战少爷你也就是了,王法还不能挑战了?这不是坑人嘛!少爷你也不可能在这里呆上一辈子,新来的县令是个垃圾,我也要受着这个鸟气?

    抬头看着老蔡的脸色,杨尚荆也不由得叹了口气:“你虽是拜了正一的师父,可是全真那边的源流,想必也是听到过的,昔年前元建立,为何要组织和尚和全真道士就《老子化胡经》一书真伪展开辩论?全真的祖师,难道就真的是不如和尚,心甘情愿削发为僧的么?”

    老蔡听了这话,激灵灵打了个冷战,道教虽然在理论体系建设上要稍逊和尚一筹,但是论起辩论这种细节上的东西,还是不比和尚差的,之所以输了,不是因为真不行,而是因为元朝的蒙古骑兵就在旁边磨刀霍霍呢。

    长春真人丘处机广开戒坛,法脉最远传到贵州、广西,民间势力太大了些,要是再赢了和尚,全真教无人可制,当然就只能人头滚滚了。

    “你且记住吧。”杨尚荆叹了口气,接着就开始说下一个事情,“工坊那边,你最近也要盯着一下,似乎有些消息走漏了出去,进了宁王的耳朵里。”

    

第五九五章 扎耳朵() 
一个势力只要成型了之后,内耗总要比外战耗费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心思,因为内部之间的瓜葛实在太深了些,谁也不知道敲了二狗子的脑袋的同时,三愣子的脚丫子会不会出血。

    明朝上层的内廷和外朝之间的斗争如此,建安杨氏的内部斗争同样如此。

    所以在老大帝国内部矛盾驾驭不住的时候,往往会选择进行对外战争,借此延缓矛盾爆发的时间,腾出手来慢慢处理,只不过对外战争的风险同样巨大,很可能让自己万劫不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髪兰西帝国的拿破仑三世。

    不过建安杨氏到现在,还没有到那种内耗的等级,不过随着杨道清的过世,内部的斗争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个事实,给杨尚荆掣肘,也就成了杨恭对立面上的那些人的标准手段了。

    毕竟杨尚荆还年轻,毕竟杨尚荆在内廷外朝之中的敌人还很多,建安杨氏刚刚出了一个杨荣,毕竟……

    否则,一个家族哪怕能出一个正四品的知府,而不是正四品的少詹事,管着浙江一省小半兵马的,都得一蹦三尺高,到祖坟那边去烧高香了。

    嗯,现在杨家内部怼杨恭的时候,就经常说拿着杨尚荆当杨荣的反例,什么杨荣在世的时候朝中都是门生故吏,现在杨尚荆举目皆敌如何如何。

    要不是杨恭现在位子不稳,要不是杨尚荆举目皆敌的事儿算是坐实了一半儿,杨恭能抽死他们。

    所以现在这个杨明一才能在杨尚荆面前大谈“家族为重”,否则别说来这儿了,在家的时候杨恭就能用家法治死他。

    挨了一耳光的杨明一原地转了三个圈儿,这才堪堪停住了身形,杨尚荆现在是带兵的官儿,整天不说在军营里摸爬滚打,可是自己的身子骨也没停下锻炼,体力好得很,这一巴掌抽下去,杨明一左边那一排的牙至少松动了一小半。

    杨明一捂着自己的腮帮子,伸手指着杨尚荆,瞪圆了眼睛:“杨戬,你……”

    杨尚荆摇了摇头,嗤笑了一声:“本官打你又如何?你叫了本官这一声二哥,那边是长兄如父,你家大人未曾教你做人的道理,本官今天就教教你。”

    说完了话,转手又是一个大耳帖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牙齿磕碰到了舌头,反正杨明一是直接喷出一口鲜血。

    杨尚荆哪管这个?他心里正特么郁闷呢,上面的消息如今还没下来,谁知道京中又是个甚么光景?这万一京师之中有了什么变数,他可就彻底没得玩了。

    所以他跟身进步,一脚直接踹在了杨明一的胸前,直接给他踹倒在了地上,眼睛看着杨尚荆,里面全是愤怒和惊恐,破口大骂虽然有些含混了,可是到底也能听清些意思:“杨戬你敢打我……待我回了家中……”

    杨尚荆摇摇头,刚刚想要说话,就看见轩輗从二门方向走了进来,当下也顾不得杨明一这个倒霉催的,直接迈过了门槛,对着轩輗一躬到地:“下官杨尚荆,见过轩臬台。”

    轩輗上前一步,将杨尚荆扶了起来,如果说杨尚荆刚刚到浙江的时候,是单纯地长辈对后辈的提携,但是现在,两人之间隐隐已经有了些互相帮扶的意味了,杨尚荆这小子的成长速度,或者说是借势的能力,让轩輗也感慨不已。

    “免礼免礼,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多的规矩?”

    轩輗说着话的时候是笑的,杨明一一听“臬台”俩字儿就是一哆嗦,转首一看,整个人就感觉屁股下面往上窜凉气。

    能和一省臬司衙门长官谈笑风生,看来家里对自己这个二哥的理解,还有些偏差?

    杨明一这块儿已经是一时间忘了疼痛,正在那想着事儿呢,就看着轩輗拍了拍杨尚荆的肩膀,说道:“老夫此次前来,是受了旨意的。”

    顿了顿,轩輗笑道:“圣旨上说,以备倭衙门巡防千户所为主,浙江本地各个卫所为辅,在浙江全境剿匪,若有通匪者,罪加三等。这总督剿匪的差事,是老夫的,只不过嘛……”

    杨尚荆听到这里,脸上已经出现了笑容,听着轩輗继续说下去:“这具体剿匪的差事,还是要看尚荆你的了,若是效果好了,巡防千户所升上一级,总也不是甚么难事。”

    一省剿匪的大事儿,当然不可能靠着一个备倭衙门领头了,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说,备倭衙门的主管地带只有沿海那一串儿十九个卫所,内地的不能管辖,否则就是越权。

    杨尚荆这个少詹事如果配上一个钦差的衔儿,那当然是啥话都不用说了,全权署理就完事儿了,可是现在这个时候,皇上能给杨尚荆“加担子”么?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就得找一个能镇得住场面,本身资历也高的人下来担纲了。

    京师之中,内廷刚刚在李信的案子上碰了一鼻子灰,自然不会再派人下来了,地方上的差遣,就只有按照规矩让浙江臬司衙门的人担纲了,是不是轩輗主管都无所谓,毕竟南直隶那帮人基本上都被杨尚荆喂饱了。

    当然了,最重要的就是,备倭衙门的巡防千户所能升一级,哪怕不坐实了一卫的名头,只给一个卫所的编制,那都是好的,到时候李勇那个都指挥佥事正好就能用在刀刃上,不至于被屈才了。

    “一切全听轩臬台招呼。”杨尚荆恭恭敬敬地回着,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了起来。

    笑声止歇,杨尚荆扭头看向杨勤:“去,把徐千户请过来,本官要安排剿匪的相关事宜!”

    杨勤应了一声,看了看地上坐着,已经丢了气力的杨明一,直接一溜烟跑了。

    看着轩輗有些疑惑的目光,杨尚荆笑着说道:“这厮不成器,是我杨家二房的人,和处州府田家那边有些往来,被戬打了一顿,待会儿送到柴房里冷静冷静罢。”

    在外人面前,兄友弟恭的模样还是要做的,只不过这话落在轩輗的耳朵里,就有点儿扎人了。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五九六章 扎心() 
那边杨尚荆在给老蔡面授机宜,这边轩輗也算是正式等到了钦差的仪仗,所以他也不得不联合三法司的人,给钦差大臣上眼药。

    法医这个职业源远流长,在大明朝的时候叫仵作,宋朝著名的验尸官宋慈在五百多年之后还拍了个电视剧叫《大宋提刑官》。

    换句话说,虽然现在没有显微镜之类的高科技仪器,但是尸首只要没有被彻底烧化,还是能判断身上哪儿受了致命伤了。

    刑部跟着下来的老仵作叫白晓,在刑部衙门混迹了小三十年了,过手的死尸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今天这验尸的事儿,就是这个老仵作在做。

    “死者身上伤口两处,腰间一刀,脖颈一刀……”

    老仵伸手扒拉着都快烂了的尸体,对着旁边的人说道,他的徒弟就在一边做着记录,而轩輗这些人则站在一旁,看着老仵作的操作。

    “腰间刀口虽然开口大,易失血,但并不致命,真正要命的是脖颈上的这一刀……”

    摇了摇头,老仵作掰开了李信的嘴:“口鼻之中干净无灰,显然是在起火之前就被杀死了,最后烧成了这般模样……”

    老仵作检查尸首很快,三下五除二就定下了结论:“从刀口的角度、力度来看,必然不是自杀,只不过这伤口形状很怪,显然用力不甚均匀,门外的侍卫在看见起火之后曾经进来查验过,下走也不清楚这尸体是不是摆出来的,想要看看尸体有没有动过,总要还原一番现场。”

    轩輗点点头,他等的就是这句话,只要能看清死者死之前的体态,就能知道这到底是不是先把人弄死再搬到这边来的了。

    老仵作吩咐了一是永恒,自然有人把干草递了过来,就在这驿站里面,直接点了一堆火,烧的位置就是原本李信死的那一小块。

    也是老经验,还是宋慈那本《洗冤录》里面的老法子,高温之下油脂上浮,就能勾勒出李信死之前的体态。

    然后地上烧出来两个人影,或者说,一个半人影。

    三法司跟过来的人又不是吃干饭的,之所以让一个老仵作在这边摆弄,实际上他们是想要撇开一些干系,毕竟他们是外朝的官,旁边站着看验尸的,就是内廷的中官。

    可是看见这个,三法司的人再不说话,那就是不知好歹了,别说轩輗要弄他们,回到京师,他们上面的大佬也要训斥他们。

    就看刑部的一个主事站了出来,低下头来,仔细对比了一下地上的人形,再看了看李信的尸体,点点头,说道:“地上的印记,的确是李都司留下来的,只是这剩下的人形,却是很让本官疑惑。”

    直起身子,这个主事转过头来,看了看身后站着的李信亲兵:“当夜还有谁在李都督的房中?”

    那个亲兵本来就是来走过场的,哪里有这个准备?当下,也只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当晚老爷找了一个妾室侍寝,小的们当时急于救出老爷,也没管太多,直接将这妾室的尸首挪开……”

    大理寺的人听到这里,眉毛就是一竖:“那这个妾室的尸首现在何处?”

    …………

    轩輗站在一旁,脸上带笑,到底李信是怎么个死法,他这个刑狱口的老油条一眼就能看出个大概,他找杨尚荆聊天,主要还是确定是不是杨尚荆派出来的死士干的,特意给地上留下两个人影来,让人抓不出破绽。

    只要洗清了杨尚荆的罪名,剩下的就都好说了。

    毕竟嘛,“家贼难防”。

    就在处州府的衙役陪着三法司的差役去找那个小妾的棺椁的功夫,一个臬司衙门的差役走了过来,双手呈上一封信来:“臬台,台州府黄岩县来信,说是急信,请臬台过目。”

    轩輗挑了挑眉毛,心说难不成这么快杨尚荆就备好了剿匪所需的物资了?那杨尚荆手下这个动员力,可就有点儿太过恐怖了。

    结果撕开信封看了看内容,轩輗的眉毛就竖了起来,处州府田家被杨尚荆列为了必杀目标,根本没有和他商量的语气,而且里面的强硬态势,也有点儿让轩輗不敢想象,写这封信给他的居然是杨尚荆。

    他转身对着处州知府招招手,这个他的“自己人”当即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就听轩輗压低了声音,问道:“你和本地的田家,可有甚么太深的瓜葛么?”

    这处州知府愣了一下,摇摇头:“也不过是逢年过节的,去那边转转,收受些寻常的礼物,大家图个开心安心罢了,除此之外,倒也没有太多的交际。”

    似乎是害怕轩輗不信,他又加了一句:“这田家如今仅有两个举人,并无进士出身的在朝中做官。”

    皇权不下县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和地方豪族打交道的,主要还是县令,能够上档次直接和正四品知府谈笑风生的乡贤,总体而言还是不多的。

    而田家作为一个没有人入朝为官的普通乡贤,自然是没有资格和这位处州知府谈笑风生了,圈子不一样,再有钱没卵用,搭不上话,人家不陪你玩的。

    轩輗低着头思考了片刻,这才抬起头来对他说道:“这样最好,老夫有几句话要说与你,你且挺好了,勿要外传。”

    处州知府连连点头,自己的大靠山给自己训话,不听那不是找死了?

    “即刻斩断和田家的一切联系,仔细搜寻田家不法之罪状,这处州的剿匪,第一刀就得砍在田家头上。”

    听着轩輗的话,处州知府眼睛就是一睁,这年月大家都在犯规,说白了下面养几个人,有活儿干做农夫马夫,没活干劫道劫财,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就是出了北京城没多远,那一样是乱糟糟的,锦衣卫东厂再牛,这种没油水榨的地方也不会有人去不是?

    所以,想要找这样的大家族的麻烦,渠道多了去了。

    所以,这处州知府轻声问了一句:“却不知,要找何种罪状?”

    “越重越好。”

    轩輗如此回答道。

第五九七章 安排() 
第五九七章

    寻思了半晌,杨尚荆最终还是放过了杨明一这个倒霉孩子。

    无他,杨尚荆也不知道当时谋划着刺杀自己的,到底是杨家的哪一房人,如果现在就把杨明一弄死了,会直接导致杨家大房和二房之间的矛盾,矛盾激化之下,分家不至于,火并是肯定会有的。

    正所谓蛇有蛇道,鼠有鼠道,杨家内部的事儿说到底是盖不住的,这种程度的火并肯定会造成杨家实力的大幅度下降,这也会导致外敌窥伺,同时削弱了杨家的影响力和实力,这对杨尚荆想要扩充实力,大张旗鼓地开海,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杨尚荆要立威,但不能从小处立威,只能是到时候借着“勾结盗匪”这一项,直接斩了杨家一房,才能直接震慑住怀有二心的王八蛋。

    不过吧,为了害怕自己反悔,杨尚荆还是把杨明一扣在了备倭衙门里面,话说的很清楚,“愚兄不晓得如何分辨黑白,遇事但有斩尽杀绝而已,贤弟若是此番离去,偏巧这厢走漏了甚么剿匪的风声,愚兄实在不好和下面的弟兄交代,生怕一怒之下取了你项上人头。”

    遇到杨尚荆这么“开诚布公”的说法,杨明一能怎么办?

    当然是只有绝望了。

    当生活强×了你,而你无力反抗的时候,就只能享受着了。

    所以杨明一捂着两边都被扇活动了的牙,闭着眼睛开始了在备倭衙门小单间里面喝粥的生活,上下门牙翻飞起来,就特么和那个小兔子一样。

    而这边,杨尚荆的剿匪工作也开始有条不紊地被安排了起来,这一声令下,巡防千户所的大部,包括原本从巡防千户所里面外调的兵丁尽数听令,开始“深入基层,完善整合”。

    换句话说,就是把大半个巡防千户所的人手调到了普通的卫所之中,对这些普通的卫所士卒进行整齐划一的指导。

    先前在沿海各个州府县用的就是这一招,效果好得出奇。

    只不过整个浙江实在是太大了一些,想要将整个巡防千户所的人手稀释到整个浙江省,哪怕是加上原本被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