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统天命-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七六章 一番应对() 
    第四七六章

    “这尼玛……啥操作?!”

    杨尚荆摆出了一个黑人问号的表情,看着面前从北京传来的信笺,眼睛里全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尼玛,内阁那帮人要给老蔡申请个真人的头衔?!

    现在江西那位新任的张天师,好像还没有进京朝觐,没捞着一个真人的封号吧?

    然后杨尚荆一琢磨,这特么……是在敲打天师府?毕竟新任的这位张天师是个神马脾性,打算靠着张家和朝廷掰腕子的杨尚荆也收集过不少,手底下的那位刘启道还和天师府之间有姻亲关系。

    全程围观了杨尚荆表情变化的张丛张敏之眯了眯眼睛,手里的拂尘不自觉地拂动了一下,没等他问,杨尚荆自己把信纸递给了他。

    “你这新近出炉的道士,如今却是要水涨船高了。”杨尚荆的话里就带着一点儿戏谑,“有个真人封号的师父,今后行走江湖,总也要容易些。”

    张丛一目十行地浏览完,也没和他多说什么,脸上闪过凝重的神色:“这却也是将尚荆兄架在火上烤了。”

    杨尚荆摇摇头,古怪地笑了笑:“本来就在火上烤着,这火焰是用木炭升起来的,还是用树枝升起来的,有甚么区别么?”

    事到如今,杨尚荆获取消息的渠道已经真正的多元化了,他虽然在外朝的地位、声望离着于谦于廷益还差了一大截,但是往他这边下注的人也不少了,杨荣的那些门生故旧传消息的效率和速度提升了不少不说,其他人也给他加急传递情报。

    同样的情报他手里至少三四份,所以也就不怕有人蒙他或者瞒着他了。

    张丛却是摇了摇头:“礼部坐实了家师的法力,岂不也是坐实了尚荆兄文曲星下凡的名头?这却不是甚么好事啊。”

    杨尚荆哈哈一笑,一脸的不在乎:“坐实归坐实,最多落在口头上,可是这纸面上,本官还是本官,谁又能动得了分毫不成?”

    摇了摇头,杨尚荆很认真地说道:“如今敏之兄虽说身在化外,看事情总比戬这个身在局中的清晰,可这涉及到潜规则的部分,到底还是差了些火候的。”

    什么是潜规则?就是不能宣之于口、不能写在纸面上的规则,但它的本身还是规则,不容触碰,而且执行起来,也要比明面上的规则更加狠辣。

    朝廷承认了老蔡的法力,也就是坐实了杨尚荆的“文曲星转世”的名头,可是这些是民间可以宣传的,官面上最多默认,不会予以事实上的肯定,杨尚荆人前人后还是个正常的少詹事,就是简直有些多,喊的口号也还是“子不语怪、力、乱、神”,掌握着儒家核心科技的同时,对道教也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相当于杨尚荆自己的双赢。

    如果有人这个时候跳出来,揭开这一块遮羞布……不用杨尚荆出手,外朝的大佬们为了自己的算计,都能一家伙直接打死丫的。

    张丛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苦笑了一下:“若是张家不悦,尚荆兄该当如何?如今内廷也是想要拉拢张家的,这上一代嗣教真人羽化登仙,礼部郎中主祭,工部主事负责营造墓葬,均是陛下下旨,若是此时外朝力推,只怕张家会转过头来,找尚荆兄的麻烦啊。”

    大地主嘛,谁都想要拉拢一把,张家在整个南方的潜势力巨大,内廷知道,外朝也知道,杨尚荆想要拉他们下水,也是出于这个考量。

    在东海上,张家悄无声息地弄死了当初过来剿匪的徐珵,这就是张家能力的一种体现,信徒,这种被洗了脑的群体,往往是做起事来最不顾后果的,一旦热闹了张家,杨尚荆估计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刁难,甚至是暗算。

    南霸天,就是这么牛掰。

    杨尚荆呵呵一笑,一脸的不屑:“找戬的麻烦?很快,他张家就没那个心思,更没那个勇气找戬的麻烦了。”

    说着话,杨尚荆从一旁的书架上拿出一封信来,直接丢给了张丛:“本来,这封信里面的内容,戬还想要压上一压的,可是事到如今,且拿出来,给东南的各家家主传阅一番罢。”

    张丛带着一脸的疑惑,打开了手中的信封,粗粗一扫,只觉得热血奔涌,整个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也顾不得许多,更没有抬头看杨尚荆的脸色,低下头来,逐字逐句地看着里面的内容。

    反反复复看了足足三遍,张丛这才抬起头来,脸色凝重,里面还带着一股子兴奋的神情:“这书信之中,句句属实?”

    “自然属实。”杨尚荆哈哈一笑,指了指东方的海面上,“到时候东南士族集体东顾,他张家便是传承千载,还敢去挡住整个东南士族的财路不成?!”

    日本有矿,铜矿、银矿、金矿一应俱全,而且还多是特么的富矿。

    本来这消息,杨尚荆是打算压一压的,等杨家先一步准备好,取得了优势,能够在东南士族们掀起的瓜分狂潮中占得先机,再将消息公布出来,可是到了现在,外朝这么一使劲,他杨尚荆也只能提前抖搂出来了。

    一个是为了拉拢东南沿海的这帮士族,另一个,就是让天师府的势力无暇顾及他,或者说,不敢来招惹他,张家虽大,却也不能和整个福建、浙江这一片沿海之地的所有家族作对。

    到时候,杨尚荆再给张家切去一块蛋糕,自然就堵上了嘴,毕竟,谁特么都和钱没有仇不是?

    杨尚荆摆了摆手,岔开话题:“不过事到如今,不管当今陛下有没有批下来这真人的封号,此事都可以宣传一番,有胡宗伯谏言,总归是好事一桩,毕竟……昔年胡宗伯可是寻访过张三丰啊。”

    张丛听了这话,眼珠子就是一亮:“家师久慕张真人之威名,近日将前往武当山进香,以表敬意。”

    杨尚荆哈哈一笑,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神色。

    这才对头嘛,虽然如今杨溥和胡濙都是礼部尚书,但是掌部事的是胡濙,就得拍马屁,只有这样,胡濙才会使出十二分的力气。

第四七七章 黄金动道心() 
    第四七七章

    “我和你们说,老子当时看的真真切切,一个日本的农民,嗯,大概就和咱们这边的那帮贱籍的贱人差不多的腌臜货啊,在河道里面捧出来那么大的一块狗头金,嘴里屋里哇啦地一通叫唤,老子都想着上去一刀宰了丫的,那么大的一块狗头金啊!”

    一个巡防千户所的小旗,啊不对,是马上要升任总旗的小旗一脚菜在桌子上,手里没捏酒杯,干脆就拎着一把酒壶,唾沫星子横飞地给自己的老乡说着自己在日本的见闻。

    这几个老乡都是地主家的孩子,要不是他最近有了升职,人家鸟都不会鸟他。

    “那么大的狗头金,河道里面就能捡出来?别闹了!”一个穿着丝绸的公子哥冷笑了两声,“你当狗头金是你家地里的土坷垃啊。”

    嗯,淘金热这种能够在十八、十九世纪的美国兴起的热潮,在十五世纪的中国大明,是骗不了这帮土财主的,阶级决定了眼界和见识,一帮穷棒子,社会最底层的白皮,是赶不上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大明地主的。

    这军头冷笑了一声:“河道上面就是他们的大金矿!那个农民刚刚捧起来狗头金,还他妈没来得及笑呢,就被旁边冲出来的武士直接给剁了,那帮孙子看着老子们的脸色都变了。”

    一扬脖子,咕咚咕咚灌下去几口酒,就听见这军头接着说道:“要不是哥儿几个手里的家伙事儿好,去日本之前,少詹事又在海面上狠狠地扫荡了一回,让那帮鳖孙害怕了,保不齐为了保住那个大金矿的秘密,哥儿几个就得被留在那儿。”

    似乎是为了证实自己的话绝非什么空穴来风,这军头放下酒壶,一转身,从身后的墙上摘下自己的佩刀来,呛啷一声,灯光映照下,这刀子闪过一道金虹,煞是骇人。

    “为了哥儿几个去日本安全一些,少詹事他老人家可是煞费苦心了,看见老子手里这把刀没?南京军器监大匠的手笔,不说切金断玉吧,砍他几十个脑袋,是不会卷刃的。”这军头嘴里喷着酒气,一脸的得色。

    嗯,军器的来源属于保密的,毕竟如果谁都知道永宁江工坊里面随便打制出来的玩意儿,都能和南京军器监的大匠手笔比一比,那么杨尚荆就要危险了,所以整个巡防千户所里,知道这些军器来路的,加起来也就五六个人,这其中当然不包括这个总旗了。

    金子有没有,不知道,但是刀子好不好,这地主家的公子哥儿还是知道的,毕竟耕读传家的话,没有刀护卫着怎么能行?

    “你们看!”眼瞅着在座的这几个公子哥都看了过来,这军头哈哈大笑,一刀就劈在了面前的椅子上,那实木打制的椅子直接就被一刀两断,断面光滑,连个木头的毛刺儿都没有,再看看军头手上的刀,光洁如新。

    几个地主家的公子哥倒抽了一口凉气,纷纷拍手叫道:“江总旗,好刀,好刀法!”

    “这回知道老子没骗人了吧?”这军头收刀入鞘,直接挂回了墙上。

    离他最近的那个公子哥连连点头:“总旗自然是不会骗人的,来来来,快坐,快坐,好好和我们说说这日本的见闻,让我等也好好开开眼。”

    说着话,这公子哥站起身来,把自己屁股下面的凳子抽出来给这军头摆上了,然后扭头往外看:“小五子你他妈是不是瞎了,江总旗的椅子坏了,赶快拿一把新的来!”

    这军头瞬间感受到了无穷的快意,要知道,之前他见了这帮公子哥,都是点头哈腰的,现在这种反差……真特么过瘾啊!

    舒舒服服地坐下了,这军头接着说道:“我和你们说啊,这日本,还真就是无法无天的地界,那几个什么足轻还是什么武士的,砍死了那个贱民,眼睛都不眨,几个人捧着那块狗头金就去邀功了。”

    …………

    有句老话说得好,叫清酒红人面,黄金动道心。

    清酒什么的,日本那点儿所谓的“躬匠精神”,啊不对,是“工匠精神”酿造出来的清酒,搁在中原连屁都算不上,光是江南这地儿,一个绍兴黄酒就能把丫抽的找不到北。

    但是日本有黄金啊!

    日本那狗屎的清酒不能红了大明朝大地主们的老脸,但是十足的黄金,可是真的能动这帮大地主们本来就算不上道心的那些颗黑心啊!

    干死他们丫子的!

    一个个体量足够大,能够接收到这个消息的地主们,瞬间起了歹念,原本大家以为日本不过是弹丸之地,国小民贫,也就没咋理会,有一帮南朝的破落户可以勾结,防止本朝的小地主们下海和自己抢饭吃,就足够了,可是尼玛……居然有矿,还他妈金银铜都有不少?!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

    体量稍微大一点儿的,能够和巡防千户所的高层勾搭上的大地主们,迅速派出自家的管家,来备倭衙门、巡防千户所里找头面人物,询问这些矿藏的事儿是真是假。

    对于升斗小民而言,东海广袤无边,但对于这帮手底下有人跑船的大地主而言,这特么就是自家的澡盆子啊!

    然而对于外来的各种询问,备倭衙门、巡防千户所里面的各个头面人物都是嘻嘻哈哈地转移话题,根本就不说实话,或者说,根本就不正面回答,让一帮大地主们心里都犯了嘀咕,心说你丫不会是在耍我们吧?

    然后吧,在十月份的某一天,江南的某个土豪猛然发现,特么的离着自己家不算远的建安杨氏,居然安心地收缩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然后几十人上百人地跑到某个山沟沟里面,搞什么特训。

    看那个架势,特么的居然和巡防千户所那帮贼能打的大兵一个练法?!

    想想建安杨氏和备倭衙门主官杨尚荆之间的关系,这帮狗大户们的脸上立马就浮现出了明悟的神色,然后大家安心召集人手,准备干上一票大的。

第四七八章 大家发财() 
    第四七八章

    其实接到信的,不只是江南地界的巨富们,南直隶的那帮子勋贵的眼线,同样不少。

    虽然大明开国到现在也才七十来年,这帮勋贵们从财富积累上,还赶不上某些数百年风流的老士族,然而一朝权在手,便把令行来是人类的本性,他们在江南地区各个卫所、衙门里面埋下来的钉子也是不少的。

    所以找上徐尚庸的人也是不少的,其中就有常家的常宜信。

    本来在南京城里,常宜信是和徐尚庸之间经常别苗头的,毕竟一山不容二虎嘛,勋贵里面的嫡出子那么多,成气候的也就常、徐两家,两家的嫡长子要人前人后人模狗样地装“勋贵体面”,一些腌臜下作的事儿,就得这帮弟弟帮忙做了。

    然而吧,今时不同往日。

    现在的徐尚庸可是正儿八经的正五品千户,虽然说这个官职在正儿八经的勋贵的眼里也就是个屁,能带着点儿臭味儿,可是有了勋贵子弟的加成,就不一般了。

    这叫虎父无犬子。

    然后呢,徐尚庸掌着的衙门,叫做备倭衙门巡防千户所,一等一的精锐,派出来几百人,就能带着一帮弱鸡横扫沿海山贼水匪的那种精锐,在杨尚荆的科学指导下,战斗力爆表。

    打过仗的勋贵们估算了一下,这超编两倍还要多一点儿的巡防千户所,基本上能正面虐翻三四个卫的兵力,如果臭不要脸玩起斩首来,扫平江南不敢说,扫平整个浙江还是没问题的。

    毕竟在他们的印象里,南直隶还是有不少能打的骄兵悍将的。

    再然后呢,现在徐尚庸是杨尚荆的舅哥,这个就很屌了,姻亲一向是政治联盟之中最牢固的象征,杨尚荆身后站着的魏国公徐家是很屌,但是站着的中枢大佬显然也不弱,至于建安杨氏为代表的江南士族地主,更是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

    总而言之,徐尚庸现在牛逼不解释。

    所以骑着高头大马的常宜信到了巡防千户所,见到徐尚庸的时候,脸上全是客气的神色,根本看不出早年间和徐尚庸在南京争风吃醋别苗头的样子来。

    “一别不过数月,尚庸兄风采更胜往昔啊。”常宜信语气全是客气,表情全是恭维。

    和当初在南京城里的时候相比,徐尚庸的确是风采更胜往昔,皮肤粗糙了不少,脸上也是胡子拉碴的,因为这些个月份经常在海上跑,风吹日晒的,皮肤的颜色也深了不少,最重要的是,因为砍翻了不少不知死的倭寇,身上的杀伐之气也重了不少。

    看着还是一副小白脸模样的常宜信,徐尚庸哈哈一笑,走了过去,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臂,往里面带:“你我弟兄相见,如何用得着这般客套,快快请进,快快请进。”

    常家的江湖地位摆在那儿了,徐尚庸也不敢无视,毕竟人家在南京也是呼风唤雨的存在,现在常宜信出来找他,就证明常家和徐家联盟,是得到了魏国公的认可的。

    虽然他徐尚庸自问很屌,但是和自家老子掰腕子,他还没那个底气。

    两人说笑着进了客堂,分宾主落座,自然有人送上茶水来,常宜信转转眼珠子,就觉得自己在这里玩那套酸文人的把戏得不到什么好处,干脆端起茶杯来一饮而尽,然后哈哈大笑:“小弟一路南下,如今倒是真个渴了。”

    看着下人给常宜信添上茶水,徐尚庸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做出了如此不合规矩的动作,就证明两个人今天可以谈些实际的事情了。

    “却不知宜信你今日前来,所谓何事?”徐尚庸也跟着喝了一口茶,然后问道。

    看着徐尚庸的动作,常宜信露出了笑容:“听闻巡防千户所辖下的士卒在日本发现了不少的矿藏,小弟奉了家父的命令,前来尚庸兄处打探一番。”

    大家都是勋贵子弟,直来直去就好了,玩花活儿惹人笑话。

    徐尚庸现在偏生喜欢这种直来直去的,所以哈哈一笑,摇了摇头:“前些日子丰城侯也曾派人前来打问,吾在这里说句实话,矿藏,是肯定有的,而且不少,不过规模、产量嘛……”

    叹了口气,徐尚庸接着说道:“规模尚且不知,宜信你也知道,这般矿藏,都是传家的物业,等闲外人是不会轻易知晓的,产量嘛,每年和中原交易的,大概能占上两三成罢?不过日本那开采矿藏的技术,还是太过粗糙了些。”

    话说到这里,基本就明白了,这矿藏肯定有,不过日本人都是傻逼,开采不行,落到咱们哥儿几个手里,妥妥的往上涨个百分之二十的产量。

    不过偌大的日本,就算跑过去私底下搞开发,肯定也不是江南士族、或者是南直隶勋贵们自己能一口吞下去的,没那么大的胃口,会直接被撑死,徐尚庸所提的“丰城侯”,指的是李贤本人,实际上也是指其他的勋贵、富户。

    常宜信顿时就是眉开眼笑,他才不管其他勋贵神马的呢,只要有得赚就行,常家到了现在,也没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头面人物,全靠常遇春当年留下来的势力活着,这要是再不弄点儿新鲜玩意进账,只怕真的就要富贵不过三代了。

    毕竟现在打压勋贵实力的,不仅仅是那帮吟风咏月、瞧不起他们这帮暴发户的地主,还有希望自己直接掌兵的皇帝陛下。

    “却不知杨少詹事如今作何打算?”常宜信笑嘻嘻地问了一句。

    徐尚庸眉头一挑,哈哈大笑:“吾那妹夫,忠心任事,自然是只管剿匪了,这市舶司的差事,不归他管,他自然也就不会插手甚么了。”

    嗯,这话说得隐晦,可不是傻逼都知道,杨尚荆这是打算放任大家下海,保不齐还要靠打击海盗给各大家族护个航甚么的,反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民间片帆不得下海的法律,管他杨尚荆卵事?

    “既是如此,小弟多谢尚庸兄提点。”常宜信脸上笑嘻嘻,嘴里更是笑嘻嘻。

第四七九章 风评() 
    恩,今天防个盗,等下更新正文,多多担待。

    面对李信的这一通猛如虎的操作,徐琦这个南京兵部尚书也是挠头不已。

    虽然是个兵部尚书,可是他的升官儿履历,却和并不没有半点儿关系,甚至赶不上涉事的主人公之一户部侍郎焦弘,最起码人家备倭浙江的履历很晃眼睛,他的主要成就,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