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革宋-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向前奔跑。

    眼瞅蒙古兵与宋军的分野越来越大,阿术元帅下令骑兵开始攻击。不过攻击对象并非是那些逃窜的宋军,而是严阵以待的宋军方阵。从最初亲眼见到宋军方阵之时,阿术元帅就看到宋军方阵中央立起不少高高的杆子,杆子上头有人。之后宋军的行动之前,那些杆子上的人都在上面挥动红绿两色小旗,哪怕距离方阵很远都能勉强看得清他们的动作。想来他们正是宋军进行作战的观测者。

    既然如此,那就说明这支宋军并非是胡乱作战,而是目的明显的进行战争。既然如此,战场瞬息万变,既然敌人并非如阿术元帅所料,再采取之前的战术就已经没有意义。更何况此时溃兵们已经如同潮水般穿过宋军阵列,那些曾被短暂淹没在人海里的整齐方阵再次露出它们整肃的身形。

    蒙古骑兵接到命令之后很快就整理队列开始接近宋军阵列,方才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参加追击,此时接到攻击的命令,骑兵们意气风发的进行了冲锋。阿术元帅却发现骑兵们的动作有些怪异,与平日里的矫健完全不同。最初的时候元帅认为这是因为襄阳的夏天太热的缘故。

    马匹是非常娇嫩的生物,太冷不行,太热也不行。襄阳之战就遇到这等问题,以耐艰苦自夸的蒙古马也很容易生病。不过再看了片刻,阿术元帅觉得骑手们在花很大精力去安抚马匹,这可不是马匹生病时候会有的举动。

    等骑兵靠近宋军最左边那个阵列,就见阵列中高杆上头的那人手臂一阵乱舞,从军阵中突然就抛出些东西。那些玩意接近蒙古骑兵之后就爆开来,同时发出巨大的响声。那些原本看着就有些受惊的马匹这下完全被惊到啦。它们纷纷自主调转方向,试图离开让他们受到惊吓的宋军军阵。

    那些骑兵也被一连串巨大的响声给骇到了,见到马匹要跑,他们纷纷尝试勒住马匹。于是不少马匹纷纷人力起来,发狂般想把背上的骑兵给甩下去。骑兵们措手不及,有些直接被从马上给撂下去。

    不仅是近距离的马匹遭受这样的惊吓,距离比较远的马匹同样显露出更大的不安。这下阿术元帅想明白发生了什么,这些马匹都没停过如此激烈的炮声,被吓到了。不过它们毕竟是军马,经历的比较多,所以最初的时候并没有癫狂。而对面的赵嘉仁明显算计到了这些,他就进行了针对性准备。让蒙古骑兵暂时失去了战斗力。

    从骑兵们身上收回目光,阿术抬头看向对面的宋军。就见溃兵们此时已经穿过宋军阵列,消失在远处。阿术元帅试图用溃兵冲散宋军阵列的计划完全落空。

    不仅如此,随着战鼓声,原本距离颇大的方阵竟然以整齐的步伐移动起来。没多久,松散的阵列就重新排成一个整齐的阵列。这支军队虽然数量只有三千人的模样,却是真正的精锐。

    “包围他们。”阿术元帅下令。他手里有三万人马,按照十则围之的军事常识,他完全能够包围这支精锐。而且阿术元帅也下定决心,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歼灭这支精锐。之前的那种垃圾宋军不管有多少,阿术元帅都有信心击败他们。然而这支精锐宋军却不是想消灭就能消灭的,需要非常好的时机才有消灭的可能。

    阿术元帅能想到,赵嘉仁也想到了。对于自己和部下的生命,赵嘉仁是颇为重视的。今天已经是失算,即便赵嘉仁已经大大小看了民团的野战能力,事实证明赵嘉仁依旧高估了民团。若再傻乎乎的等下去,大概就会在野地里被蒙古重重包围。不等蒙古军包围,赵嘉仁就下令开始撤退。

    等部队一完成收缩,赵嘉仁就把部队分成两轮,采取一队掩护一队的模式交错撤退。每一轮撤退都是以炮击来压住阵脚。这个阵列如果放在21世纪,中学生们最多一个月就能完全掌握。然而在我大宋,让部队能够使出这样的队列行进就花掉了两年时间。

    而对面的蒙古军也挺配合,每挨一轮炮,蒙古步兵们的行进速度就慢上一分。五轮炮击之后,蒙古步兵们就只是远远配合着赵嘉仁的撤退进程。这让赵嘉仁忍不住腹诽,蒙古兵比大宋民团可靠谱多了。

    至于骑兵,慌乱了一阵后也又进行狗急跳墙般的冲锋。赵嘉仁发射了巨声弹后,那帮蒙古马再次挺配合的癫狂起来。

    最初看着两军的表演之时,阿术元帅还有些愤怒的表情。看着看着,他的脸色恢复了平静。优势时争先恐后的抢功,劣势的时候争先恐后的逃命,这才是军队的常见局面。即便是蒙古军也是如此。他从没想到有一支军队竟然能够如此从容的面对危机,在撤退的时候服从命令听指挥。看着赵嘉仁部队整齐的行动,元帅不得不怀疑这支宋军专门训练过这种所有军人都试图避免的事情。

    有了这样的经历,虽然之后发生的事情虽然也不合情理,阿术元帅却毫不感到惊讶啦。宋军井然有序的撤到河边,利用当地地形与河里的水军组成了一个防御体系。蒙古骑兵的马匹受到惊吓,没办法组织有效率的冲锋。蒙古步兵并没有宋军这么精锐,只是挨了几顿炮,就不肯发动冲锋。宋军主力就这么严守阵列,等到那些惊慌失措的民团全部上了船,这才从容登船。他们在天黑之前全部登船,船队轻松跳出蒙古军包围圈顺流而下。

    阿术元帅并没有下达追击的死命令,当宋军的撤退阵型完成的时候,元帅就明白这场战斗自始至终都不存在让他围歼宋军的机会。元帅不解的只有一件事,既然有如此精锐的部队,赵嘉仁为何还要带了那些一触即溃的垃圾上阵。

    等回到大营已经是深夜,伯颜大元帅在阿术的大帐里面铺了个行军床,在上面睡着。见阿术回来,侍卫连忙叫醒伯颜。两人对立而坐,伯颜问道:“可有好消息?”

    阿术被这个问题逗乐了,他笑答:“我这一路上想了好几遍,今天之事若是再来一次,我也只能打的和现在一样。”这话其实是伯颜转述的戈尔滕万户的战后总结,阿术元帅对此印象深刻,于是就拿来用。

    伯颜没笑,他接下来询问了今天的战况与战果。蒙古军在战况上大概能用一直处于优势来形容。然而战果上可就不好说了,因为想趋势宋军冲乱自家军阵阵脚,蒙古军并没有对民团大肆杀戮。从战斗大概查看的民团死者以及被俘人员,总数大概有六七百。

    然而蒙古兵被炮击致死的就超过300人,受伤的也有200多人,总数竟然与民团的损失相差无几。至于赵嘉仁的中军也许有死伤,可他们将死伤者都带走了。战场上除了那些打向蒙古军的炮弹之外,赵嘉仁的中军连根毛都没给阿术留下。

    蒙古军是当天晚上就进行战后总结。宋军走的路比较多,加上整体上战败,要处理的麻烦事更多,所以当晚没进行总结。第二天早上,赵嘉仁准备召开会议,对昨天宝贵的作战经验进行总结讨论。结果苗再成带着一些民团头领来到赵嘉仁的大帐前负荆请罪。

    杀人不过头点地,民团态度诚恳,赵嘉仁也不好告诉他们,‘你们的失败早就在我的意料之中’。他只能让人将民团首领们扶起来,请到中军大帐中,然后语气和蔼的问:“诸位已经尽力了,过去的事情就不必在意。不过我想问件事,民团里面的成员有多少肯留在这里。”

    看着苗再成与民团首领尴尬的表情,赵嘉仁就知道自己问到了关键点上。以一股冲动的意气与乡里人出来打仗,死里逃生之后的第一念头基本都是想离开战场回到故乡。赵嘉仁心里面暗自叹气,却并不觉得有什么遗憾。这种事情是完全可以想象到的,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民团最后都被冠以‘XX军’,譬如岳家军、韩家军。历史上的民团数不胜数,这种‘XX军’则是屈指可数,足以说明民团在远离故乡作战之时的脆弱性。

    既然苗再成不说话,赵嘉仁就继续说道:“大家到了战场上为国效力,我觉得大家辛苦了。若是真的想走,我觉得也不要强留。”

    苗再成仿佛被火烫了一下,他腾的站起身,满面羞愧的说道:“此次在赵知州面前丢了丑,我知道知州嫌弃,也没脸再留在这里。知州救命之恩等以后再报。在下就告辞了。”

    说完,苗再成扭头便走。其他民团首领满脸惊愕的看着,接着纷纷起身谢罪,然后跟着苗再成离开。看着民团首领们暗带欢喜的背影,赵嘉仁微微叹口气。他其实觉得自己有可能会生气,然而他又发现自己真的没生气。一想到把想离开的民团强行留下守城寨的危险,赵嘉仁甚至感到了庆幸。昨天的战斗证明了,敌人是很容易预测的,而友军则不行。

第152章 简单的任务() 
四千多民团走了一大半,剩下的一千多民团推出代表来见赵嘉仁。赵嘉仁本以为这帮人是愿意留下来战斗,心里面还稍稍的激动了那么一下下。

    “知州,他们想让我们帮着他们给被杀的那些民团收尸。”前来禀报的干部一句话就将赵嘉仁的小小期盼打了个粉碎。

    “也好。”赵嘉仁答道。虽然此事很讨厌,赵嘉仁还是希望能够有始有终。

    这次又出动了三千兵马,因为不用再担心不靠谱的队友,行动还挺快速。蒙古人把自己死伤者都给带走,民团的死者身上的财物被搜刮一番后草草给埋了一下。

    民团把死者挖出来,割下头发或者撕下衣服的一部分作为带回去遗物,接着把一众尸体再次掩埋。其间这帮人哭哭啼啼,却好歹没有放纵情绪。

    部队平安回来之后,民团就彻底解散。没受伤的离开了,受伤的得到治疗后被送去郢州休养。少了这五千人,曾经热闹的城寨又显得安静不少。此时新的情报已经抵达,接下跟上的援军是夏贵的部队。这个夏贵在几年前的海州之战中曾经与赵嘉仁有过冲突,给赵嘉仁留下很不好的印象,然而赵嘉仁还是忍不住开始期待大宋的正规军能够赶来。

    夏贵的部队来的挺快,民团们刚走完,他的先头部队就抵达了赵嘉仁控制的两个城寨。得知曾经阻挡住住自己的城寨终于被攻破,夏贵立刻乘船赶来。在城寨下,老头子一脸唏嘘的表情。很有种大仇得报的意思。

    从蒙古军开始进攻襄阳开始,宋军就不是坐以待毙。夏贵两年前曾经带兵攻打过阿里海牙把守的虎头山,那时候木栅栏都被砸碎,眼瞅就要把蒙古军打跑。然而阿里海牙用帐篷的牛皮覆盖在残破的栅栏上苦苦支撑。最后夏贵所部精疲力竭,最终不得不退兵。

    向赵嘉仁讲述了过往战时,夏贵就请赵嘉仁小心。

    这话听着情真意切,不过仔细品味起来就很有意思。至少赵嘉仁将此理解为夏贵并不想再领军进行如此残酷的攻防战。当然,赵嘉仁从最初开始也不指望夏贵能够帮上忙。他很客气的答道:“多谢夏将军指教,若是你不说,我还不知道夏将军当年的辛劳。”

    赵嘉仁说话很少有居高临下的意思,所以即便这话里面其实颇有些调侃的意思,夏贵也觉得味道不太对。没等他去品味,就听赵嘉仁继续说道:“夏将军,我准备出兵之时由夏将军来把守夺下的城寨,不知夏将军可否答应。”

    听了赵嘉仁给自己分配的任务,夏贵觉得赵嘉仁还真的是知情识趣之人。在襄阳与蒙古军打了不少仗,夏贵完全清楚蒙古军有多难打。而守城就意味着不用野战,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完全没有要野战的打算,夏贵带着些愧疚之色说道:“这怎么好意思呢,这真不好意思……”

    有了夏贵这样的坚强援军,赵嘉仁终于敢全军出击。除了守护物资的部队,赵嘉仁带了八千人开始沿河进攻。蒙古军这几天也持续派了水军前来骚扰,每次都得赔上几十到一百的性命进来。

    得知赵嘉仁的部队沿河而上,刘整心里面先是一块大石头落地,然而得知赵嘉仁居然沿着汉水东岸向北进发,他又忍不住紧张起来。

    蒙古军分别驻扎在汉水两岸。东岸这边的是阿术与刘整军,西岸的是阿里海牙军与张弘范军。没想到赵嘉仁好死不死竟然沿着东岸走,刘整发现自己想避战斗做不到。

    阿术元帅并没有这么惶恐,既然刘整是水军,他也没有赶鸭子上架逼着刘整进发。带领了两万兵马,阿术元帅在汉水一个叫龙尾洲的宽阔水面旁边的城寨附近列阵。赵嘉仁是水陆并进,得知前面有大队蒙古军出没,赵嘉仁带领了五千步兵整齐的迎敌。

    夏天的风暖暖的吹过汉水,带着湿气穿过两军阵列。赵嘉仁的军队还是标准的西班牙大方阵。与上次不同,这次他排出了每排三个,前后两排,共六个方阵。

    对面的阿术元帅看着大宋炮兵推动炮车,这才确定他在战场上看到的那些车轮痕迹到底是什么留下的。

    虽然人数只有对面的四分之一,赵嘉仁也没有因此感到丝毫畏惧。冷兵器与火器的对抗已经对兵力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即便蒙古军有宋军的十倍,在宋军耗尽火药与组织力之前,蒙古军都不可能获胜。更不用讲双方是进行的正面对抗,四倍的差距基本等于没有。

    事实也是如此,当赵嘉仁开始用火炮猛轰蒙古军阵列之时,蒙古军就承受不了。等这两万精锐部队在军官的逼迫下冒着炮火进攻到宋军方阵外,又遭到了火枪的近距离射杀。虽然战斗中蒙古军一方的死伤十分惨烈,此战本身却没给赵嘉仁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见到再战下去只是徒增死伤,蒙古军就撤退了。

    赵嘉仁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歼灭攻打襄阳的蒙古军,而是为了完成给襄阳的援救。既然蒙古军不愿意打仗,赵嘉仁也乐得轻松。他就沿着汉水东岸水路并进,最初几座城寨的蒙古军还抵抗一下,等他们明白回回炮与城寨单薄的墙壁不是十斤炮的对手,蒙古军倒也识趣。在赵嘉仁行进的道路上,蒙古军搬走了里面的所有东西,主动放弃了城寨。

    之后又过了五天,赵嘉仁摧毁了蒙古人的拦河木桩,运送了大量物资和粮食进入襄阳。跟在后面的夏贵与另外两路元军完全没想到自己居然不用打仗,跟在赵嘉仁背后就轻轻松松进入被围的铁桶般的襄阳。他们更没想到,立下如此大功的赵嘉仁居然就这么选择了离开。

    夏贵等人还以为赵嘉仁会要求他们一起上表给朝廷,将赵嘉仁的大功狠狠吹上一番。

    赵嘉仁懒得解释,他只是简单的选择带着疲惫的部队离开这个战场。蒙古军看到赵嘉仁的旗号,并没有做出丝毫阻止的行动。这让赵嘉仁能够安静的坐在船舱里面思考。此次援助行动让赵嘉仁看到了太多东西,最关键的一项就是,赵嘉仁发现他手下的部队距离解放军差的太远。

    不是指装备或者训练。在这方面,赵嘉仁相信自己的军队在全球都是最顶尖的。和解放军的差距是在于认知上。解放军是一支有理念的军队,这支军队中的军人知道自己是军人,而且知道军人的义务。与之相比,赵嘉仁带领的这群就是拿着武器进入战场的平民。仅此而已。

    若是想有一支军队,靠这办法可不行。

第153章 差事不易得() 
西风吹上四鳃鲈,雷松酥腻千丝缕。

    到了秋天,松江鲈鱼肥美,正是品尝的佳奇。现在的松江府还叫华亭县,归于嘉兴府下。一般认为,提举棉务赵嘉仁在嘉兴府拥有很大影响力。在临安赵知拙的府中,赵嘉仁不仅带来了松江四腮鲈等美味,还带来了厨师专门给爹妈做了一顿酒宴。

    航海行会的糖蜜分离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白砂糖与朗姆酒产量随之增加,这两者在餐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大蜂窝煤炉子,充足的食用油,以及大量调味料,这桌酒席十分美味。

    看着爹娘吃的开心,赵嘉仁又给爹妈的酒杯里斟满酒,很随意的说道:“爹,娘,现在泉州比以变化了许多。我觉等爹致仕之后,你们还是搬回泉州住吧。”

    “每年泉州都有大风,我觉得还是临安好上许多。”赵知拙的回答很任性,明显没看出儿子的用心。

    赵夫人很喜欢朗姆酒,赵嘉仁给家里拿出来的是上品,并非是甘蔗渣酿出酒精之后勾兑的廉价货。必须说明的是,这种勾兑朗姆酒在蒙古控制区卖的非常好。

    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赵夫人笑道:“这次去了襄阳,难倒你觉得情势不妙么?”在对自家儿子的了解上,赵夫人胜过丈夫百倍,她轻松的就看出了赵嘉仁的担心。

    话说到这般明了的程度,赵知拙才面露讶异。

    南宋一直是处于战争状态,关乎于生存,文人即便再看不起军人也不至于对军事一无所知。襄阳攸关南宋生死,朝廷上下对于援助襄阳的军事行动很上心。夏贵等将领攻破蒙古城寨,将大量物资送入襄阳城。曾经看似牢不可破的襄阳之围终于被打开了一个缺口。这消息让临安朝廷上下都大大松了口气。

    不过赵知拙并不知道自家儿子在襄阳之战中的作用。夏贵是贾似道比较重视的将领,他此次立功能给贾似道比较大的帮助。既然赵嘉仁自己并不想为自己的战功做宣传,贾似道也没有刻意这么做的意思,朝廷里面并没人注意赵嘉仁在此战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听夫人这么讲,赵知拙讶异的问道:“我们不是打退了蒙古人么?”

    赵嘉仁本想不动声色的劝父母远离临安这个是非之地,却没想到平素含蓄表态的老娘表现出了惊人的率直。以前的老娘可不是这样的人啊,赵嘉仁最初觉得奇怪,再一思索他就明白过来,老爹赵知拙是明着表示自己对临安的热爱,老娘则是很含蓄的表达她不想离开临安的念头。

    面对这样的局面,赵嘉仁却觉得不太好说话。他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经历向爹妈仔细叙说,蒙古人虽败不乱,十几万军队始终保持着严整的纪律。面对看似无法遏制的赵嘉仁,蒙古军并没采取硬碰硬的战术,而是采取了在汉水赵嘉仁军炮舰射程外进行各种反包围的手段。

    敌人如此冷静顽强,赵嘉仁也没短期内彻底解决战争的办法。他只能护送大量粮食物资进入襄阳,把缴获的回回炮零件组装成可用的回回炮,并且给吕文焕提供回回**纸。甚至还留下两个技术人员帮助襄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