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的站起来。
半个月后我与二舅一家人告别,可万没想到这将是我们一生中的永别,从此我离开了第二故乡………佳木斯。
请看44章:起坟暴露的命案。
第44章 :起坟暴露的命案
1970年8月,我回到了齐齐哈尔铁路南局宅。二姨夫与邻居们都在思念中落泪,分别已经快十年了,想起过去的往事怎能不让人痛心。继父从外面走进来就放声大哭,他惭悔当初不该跟哥哥挣家产打官司,忏悔不顾我的学业却急于的再婚。。。。他说得是那么诚恳,他哭得是那么伤情。。。。
傅姨走进屋开始只是哭,她想念我那已经去世的母亲,痛惜在母亲病故后对我的伤害。她擦着眼泪说:“大鹏,你找对象了,我家还保留一封你的信,是写给温州知青的信,她叫张…什么兰,我给你拿去。”
傅姨说着走了半个时辰,回来说没找到,其实那封信是退回来的也没用,或是通讯地址有误造成的。
继父和二姨夫介绍,1967年为我办理下乡知青通知证明,那只能证明我是知青才下乡到兵团,现在能成为真假知青不也很好吗?
晚上我是在继父家吃的饭,也认识继母和她带来的妹妹和弟弟。那个妹妹叫刘佳宜,她已经结婚,在黑龙江电影院工作。弟弟叫刘大川,他还在中学念书。不知道为什么,当初他们还真的把我当成一家人,可当我看到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是那么的羡慕,那么的感到自卑,那么的伤情而落泪…。。。,我从内心里怀念着母亲,怀念着以往的过去。。。。
晚上继父在睡梦中抱着我哭泣,也许这也是十三年的父子之情吧。继父要带我去两半屯给爷爷和母亲上坟,听说五一市里下了公告,限期在百日内起坟,如不执行者按无主推平坟地。
我和继父带着锹各骑一辆自行车向两半屯进发。等到了那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荒凉的坟墓一排排在那沉睡,有的已经起走,有的死皮赖脸的无人动土。因为多少年也没人管爷爷和母亲的坟地,继父去找管理驻地的负责人,按总军师旅营连排兵给找坟,当然那是继父花两元钱的结果。
所找到的坟都已经与地相平了,我和继父一锹锹的培着土,在完成的时候点香、烧纸、磕头,在南局宅已经把眼泪哭干,只能说几句安慰话以表思念之情。一切完成只有和继父骑车回家,回到南局宅继父的家。在路上继父讲了一段真实而且是刚刚发生的故事:“前些天有人起坟,这个人,把他十五年前已故的父亲骨骼装进了袋子,费了好大劲才弄回家,并把它放在了仓房里。晚上吃饭突然听到仓房里毫子的打架尖叫声。那个人撂下筷子向仓房走去,片刻间又听到袋子里有声音,他赶紧掀起袋子把骨骼倒出来,就在骨骼落地的同时,两个毫子从脑骨中窜出来跑了,可他却看到那脑骨上面怎么还有钉子,当时他打了个寒颤。
第二天他去派出所报案,经公安调查人已经去世十五年了,看那好大的钉子就钉在脑骨上,这肯定就是他杀了。后经过公安局的侦破,原来那个人的父亲是被害死的,是他的母亲与他人通奸合谋害死他的父亲,现在他母亲已经与那个合谋人结婚十五年。公安出警把罪犯逮捕归案,当然两个罪犯做梦也没想到会有今天,他们最后还是逃不掉法律的制裁。这起案件可以说是《杀人不可恕,国法也难容。》”
提起此案,二姨夫也说起发生在身边的另一起案例。
:“故事就发生在铁路南局宅,从火车站往南来,路西的家属楼,大部分都是日本侵略时期让中国人盖的。其中有一家住在二楼,祖孙三代四口人,夫妻两口都去上班,老太太抱着孙子在凉台上玩耍,一个不小心孩子从楼上掉下来,老太太跑下楼抱起摔死的孙子没命的哭啊,邻居们也来安慰,有的去小夫妻单位报信。
夫妻俩回来看到孩子已死,虽然伤心还是劝老人不是故意的,在别人眼里感到一反常态,因为那夫妻平时对老人刻薄非常,怎么会又这样孝道了?
在把孩子安葬完毕的那个晚上,在半夜时分夫妻两同时动手,把老母亲一个骑在*,一个却拿着刚烧的开水向老人嘴里倒。老人在挣扎中被烫着,开水在呛着,一口气没上了终于结束了生命。
老太太有个姑娘住在解放门,这天晚上梦中见到一口大棺材,醒来就是一身冷汗,她感到母亲有事,心里特殊的感到恐惧。第二天她坐车来到铁路南局宅,万没想到哥哥楼下确实放着一口大棺材,不管迎过来的哥哥怎么解释,她不免心怀疑虑,并经过派出所报案尸检,当场把夫妇逮捕。
夫妇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终于双双被判处死刑,然而由于女方怀孕,待生育后执行枪决。这是一起过失所引起的故意杀人案,也体现了虐待老人残忍的不孝儿子的犯罪事实。中国很大,人口众多,可以说无奇不有,而有几个丧心病狂的犯罪案例并不奇怪,可恶的是那些灭绝人性的案例,向人们敲响了做人的警钟。”
当我看到小时玩耍在路边上过的歪脖树,当我看到母亲在窗下种的美人蕉和老头乐,眼泪情不自禁的往上涌动着,见景生情的对小时候充满着回忆。姨妹凤霞请吃饭,她与续二姨像亲人那样总是给夹菜,越是那样眼泪就不停的流淌,其中也蕴含着亲情的感染吧。
姨妹邀我与纳家姑娘看电影,我再也不敢去铁路文化宫,再也不敢去见老师和同学了,现在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再没有脸见到他们。但是我要回兵团的强烈心情,甚至马上要长出翅膀飞回兵团,那才是我的家啊。
当我坐上了火车,首先是写了一封离别信,准备在火车路过家门时扔给姨妹,这也是我们约会好了的。当火车开到南局宅家门时,我拿着那封信,向着姨妹还有邻居的几个姑娘扔去,她们拼命的追赶着,在另一个车厢的门也开了,警察看见穿着一身崭新军装的我把信扔给她们,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也只有那封信做为我对家乡的思念吧。
回到兵团没有去水库,直接来九连,这里是我来兵团的根据地。李连长分配我担任思想宣传员,每天背着材料包;手举着大喇叭做宣传,在麦收的现场宣传先进的事迹,在那些男女知青前写黑板报。也就是从那时候起立下恒心壮志,一定要以艰苦奋进的精神闯出一片新世界。
雅琴,后来我调动到团部,从此我们从相知到认识。我所以给你讲这些生命攸关的故事,还有讲那么多外面的世界,目的就是让你知道,不管眼前有多大的困难和问题,都要下恒心去面对克服,绝不能有轻生心里。”
:“张哥,感谢你给我们讲这些故事,而这个世界已经不属于我了。”
:“是,向前服毒走了,孩子你也打胎了,李达堡威*着你和家人,身体有病,工作也没了,再多再大的问题和困难都是能够解决的。现在你才21岁,你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你没有权力自甘暴弃的轻生。”
:“有可能是明天或后天,我随时都可能离开人间,只有你能挽救我的。”
:“怎么挽救?你说。”
:“华英她是我从小长大的好朋友,看到没,炕上躺着不到两岁的女孩就是华英的,现在她全家没户口也就没有粮食供应怎么活?她比我大两岁,如果你能与华英结婚成为一家,你放心我保证不死还要参加你们的婚礼。”
屋中的一切都显得沉闷、僵化,似乎空气都在凝聚着,雅琴的一席话实在突然,让大鹏与华英都感到尴尬,既不能答应,也不能回绝,时间又不能拖延,这可怎么办?
大鹏无奈中用手整理着白大褂和围裙,站起身婉转的说了句:“你提到的很突然,不过我会考虑的,现在我得赶快回三营食堂,那我先走了。”
请看第45章:大鹏结婚为救命。
第45章:大鹏结婚为救命
第45章 :大鹏结婚为救命
1975年的3月28日,春天提前来了。大鹏和华英在团部公安局登记,林干事过去是华英的老师,他高兴的祝福着。大鹏完全可以在俩人结婚栏填写未婚,那孩子怎么办?而华英终究结婚后离婚,她带来刚刚两岁的小女孩,还没有粮食吃,两位老人要代养那个孩子。婚姻本来就是要付出,为了承担起做丈夫的责任,必须要供养孩子,大鹏在华英的结婚栏中填写离婚,那要有离婚书才能登记。
大鹏让华英在公安局等着,自己走着回三营拿离婚书,那是岳父华子阳提婚时送来的。二连河南的工人常仁喜把大鹏叫到宿舍,他追问着,大鹏准备旅行结婚很保密,因为他们也是坐一个车从齐市来的,还是告诉了他。蔡宝志从对面炕打招呼,大鹏只是向他点点头,再也没有话跟他说,他正在二连宿舍反省,因为李达堡还是把他告了,他只有等待着法律的审判。
领了结婚证回来的路上,大鹏和华英走到飞机场,那里只有几架安二型洒农药的飞机。见景生情的与华英坐在飞机跑道上,只讲起他在小学时参加过多次夏令营,曾经去过航校师部,老师让同学们轮班上飞机参观,那可是空军的战斗机。他没有谈自己的过去,他与华英似乎还是那么的陌生。他们的结合完全是圆明园和雅琴的撮合,没有婚恋,没有激情,甚至连诊视对方的勇气都没有。
华子阳在水利大坝完工后,1970年被下放回原籍山东老家,那是他被冤狱的地方。而那里正在运动中,他还是要接受戴帽、批斗和义务劳动。华英十九岁那年,为了改变运动给她带来的伤害,经人介绍与农村的宋某成婚。是因为她中农被篡改富农成分倍受歧视,由于经常受气打架感情不好,尽管她已经怀孕还是离婚了。
华英回娘家,孩子满生就和老娘返回兵团九连,投奔姨兄过继的哥哥这,凡是下放返回兵团的都没有粮食供应,完全靠吃土豆子为生,华子阳也返回九连,一家四口人没吃的怎么活?因此,也增添了大鹏的同情心。
大鹏比华英大七岁,既然结婚就要承担起责任,他给孩子起名叫“宏立”
下决心要把小生命当成自己孩子育养。原来两个老人生有九个孩子,历史原因死了八个,只剩这华英一个姑娘,在农村那叫“老绝户,老风俗是让人看不起的,谁还没有双重父母,大鹏还要承担着赡养老人的义务。
从姨家过继来的哥哥,老人尽管是从小把他养大,因为成分高运动中难以成家。经人介绍个辽宁农村姑娘,老人把所有积蓄都用上,甚至把山东老家房子卖了给他,这也达不到要求,哥哥为此中断了和家人的关系。没有粮食吃让这四口人可怎么活啊?所以,大鹏必须要肩负全家生活的责任。
自从李向前自杀后,雅琴已经在精神上崩溃,她为了摆脱那个罪恶的世界,曾拼死的打胎、告状未遂回娘家。而穷凶极恶的李达堡,居然敢去她娘家闹,不仅危及到她叔叔,危及到她的名声、工作,更危及到她母亲和已经结婚的妹妹。一个无助的弱女子,只有逆来顺受的回到李家。
蔡宝志家搬到三营,李达堡家也搬到三营,他们都住进路南新建的土草屋。大鹏失去了和雅琴的联系,李达堡在三营更加嚣张,他时不时来食堂找麻烦,不管任何人要和雅琴谈对象,李达堡居然敢和他动刀子,雅琴完全成为他兽性霸占的牺牲品了。
在三营不单纯公安护着李达堡,对于他的所作所为任何干部都视而不见,就连汪主任都在利用他。因为建筑需要紧缺的玻璃,而李达堡有个外甥在空军后勤部,他带着汪主任坐飞机去调运玻璃,即显示了他的权威,又取得了营干部们的信任。尤其是雅琴的病,没有青霉素、链霉素是不行的,这类药品只有李达堡能搞到,所以,他就明目张胆、丧失天伦的霸占了雅琴。自从上次大鹏最后与雅琴见面讲故事,临行前她提出要挟般的生存条件,就是让大鹏与华英结婚,否则年仅21岁的雅琴随时都有自绝人世的可能,为了挽救雅琴与华英一家人的生命,大鹏毅然的决定结婚。
大鹏在食堂感到越来越累,尤其在精神上压力越来越重。领导份外安排他监督两个反省的干部,一个是九连学校的蒋老师,另一个是九连的李连长。他们撇家舍业来三营反省,像工人一样同吃同住同劳动。蒋胖子还是因为他岳父的问题反省,只要照顾好他和他家的生活就可以了。而李老挣是因为男女关系来反省,他经常情绪低落想自杀,大鹏只有认真多做他思想工作。
有可能是年龄的关系,不仅工人家的姑娘和女知青,还有干部家的子女,她们经常来食堂挑逗、暧昧、甚至是暗表钟情。然而大鹏压抑的内心里只有伤痛,雅琴的生命垂危,尤其她被包围在罪恶之中,而大鹏他束手无策、爱莫能助,不能给她丝毫的安慰,似乎预感到自身难保将会大祸临头。
大鹏在食堂两年的成绩是公认的,但那也是在矛盾斗争中的拼搏。从查帐开始,接着就是成本核算、食堂整顿、干部人等拿要现象的出现,尽管欠账已经记载太多了,怎么办?怎么要?王志和以知青的名义凌驾于管理之上。有些问题向指导员说?他也是率先垂范自私的拿要者,向汪主任说?他又是李达堡的追索保护者。李大炮现在是三营乃至团部的大红人,他为了达到个人的私欲,能迫死自己的亲生儿子,能霸占自己的儿媳妇,还要上告蔡宝志报复于死地,难道就不能以他特有的本能,报复与他对抗的张大鹏吗?
大鹏近两年没见到继父了,两年前被迫所谓假婚姻,也是继母挑刺有意制造的矛盾,并大张旗鼓的闹离婚,导致她女儿、女婿,利用他们的公安关系,对大鹏实行半年的非法关押,目的不就是要断绝其父子之情吗?难道真的要让他们如愿以偿吗?继父的晚年是否会受气?哺育他生长的故乡齐齐哈尔再也不回去了吗?不!大鹏要回去探亲和结婚,还要追查澄清那半年的冤案,向南局宅亲戚、邻里们也有个交待。
在食堂工作要结婚难,在食堂管理的结婚更难,食堂的账是不能中断的,必须要再找人接替。如果把过去的账全交出来,干部的外欠账本人知道会记恨的,那后患无穷终究会报复。汪主任有病曾送去猪肉和白糖,而他马上让儿子把钱如数的送到食堂,这样的干部又有几个?*的现象有所抬头,知青汪志和,让姜营长的夫人来食堂工作,她也从食堂拿豆油、粉条、猪肉,说是让记账,可什么时候还呢?
为了结婚,也是为了消除成家的后顾之忧,大鹏在请假时递交了辞呈。
:“陈指导员,我旅行结婚请半月探亲假,食堂应该找个记账员。”
:“行,我让小广东记账,你把原来账封存好就行,等你回来再接手。”
:“以后我有家了,不应该再管食堂的账,还是把账全交了吧。”
:“那等你回来再说。”
陈指导员的有意安排,当然是由于他顾及那些欠账,所要接账的小广东已经四十多岁,文化很低也是个工人,唯一的特点就是逆来顺受。大鹏还是向指导员递交了辞呈,在他临行前向小广东不仅交了账,而且当着食堂的工人清点仓库,一一的落了清单,也为小广东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大鹏是当着食堂大家伙的面提出请求,要从食堂拿走两袋面,还有20斤黄豆,总合二十元让小广东记账,也声明在下月的工资里扣。为此大鹏结婚探亲回来后,知青王志和也就是那个臭豆腐大吵了一场,从此大鹏真的离开那是非之地…机关食堂。
大鹏和华英结婚没有聘礼,只是从陈玉清那给华英买件上衣。陈玉清是富拉尔基下乡知青,她和市公安局长的姑娘来食堂,不仅拿来那件像缎子一样的绿色上衣,而且语重心长的说:“在九连我和华英工作过,我了解她很根本,她现在只是生活在难中,我们相信你的选择是对的,祝你们幸福!”
临动身前的那个晚上,大鹏在岳父家弄了几个菜,万没想到岳父却请来几个老乡,也算是所谓的婚礼吧。柳学友和圆明园因调动,搬家去东山没来参加婚宴,雅琴过去曾答应参加婚礼,而现实却有所不能,华英的哥哥因矛盾也没有来。老人是从小把他养大,为了他的婚姻,不仅把所有积蓄给他,甚至连老家的房子卖了,还是达不到要求。而自从他结婚后娶了媳妇忘了娘,与这个家基本断绝了关系,于情于理实在是让老人太伤心了。
大鹏与华英要旅行结婚,要回南局宅探讨家中的矛盾,绝不能半年的冤狱不了了之。大鹏给市公安局写了控告,给富拉尔基砖瓦厂写了工作、工资。而他除了向指导员请了最后一次探亲假,再就是食堂和个别人知道,几乎其它人包括领导都不知情,这也是避免那些外欠账者借机搞什么名堂吧?请看第46章:结婚探亲解恩仇。
第46章 :结婚探亲解恩仇
在列车上,大鹏和华英的对面坐着一个关系到他们命运的大人物………铁路局高官。
那个人靠车窗坐不时的看着,看得华英羞赧的低下了头。他看大鹏穿着铁路工作服问:“你们是新结婚的吧?”大鹏不经意的答应着:“是。”
那人又问:“你是铁路下乡的吧?”大鹏还是不经心的答:“是。”
那人还问:“下乡到哪个单位?”大鹏不在意的答:“863x3兵团。”
那人激动说:“我也是到你们那看儿子,昨天我还在你们杨政委家喝酒呢。”
大鹏接着说:“杨政委家在团部,现在他已经离休啦?”
那人激动说:“是的,是的,他离休了,这不他还给我带来20斤豆油。”
大鹏继续问:“您与杨政委是什么关系?”
那人解释说:“杨政委是我的亲家。”
大鹏继续问:“请问您贵姓?在哪工作?”
那人回答着:“我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