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四大秘密-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都是上帝所创造的。”威廉太太继续说,“我们骨肉相连、血液相同。我们都是
  同一个家庭里的一员,我想,这就是爱的本质——从别人身上看到自我。
  “所以,如果你想体验源源不绝的爱,就应当无条件地、不求回报地付出爱。否则,那就不是爱了。一份礼物如果不是自愿地付出,那算礼物吗?而爱如果不是无条件地给予,就不是爱。体验给予的欢愉和创造爱,最棒的方法就是付出无所求的慈爱。”
  “那是什么意思?”年轻人问。
  “无所求的慈爱,就是没有任何理由地自动给予,只求给予所带来的快乐。例如,在街上看到悲伤的人,就送他一束花,或是对别人的工作表现给予赞扬。无所求的慈爱就是,带给别人惊喜或对他们微笑,以此撒播爱的种子。并且,这样的爱会跟随别人一生一世。”
  年轻人记下重点,他喜欢那句“付出无所求的慈爱”。
  “所以你认为,只要付出无所求的慈爱,自己就可以得到爱?”年轻人问。
  “绝对如此。它会改变我对自己的感觉。我以前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可怜的受害者,可是通过给予的力量,我发现自己虽是残疾人,但还是可以为别人做许多事,而且还可以使别人的生活有所不同。
  “你可曾毫无动机地为关心的人做些事情?”
  年轻人点点头说:“那当然!”他记得有一次,就在几个星期之前,他看见一位母亲吃力地推着婴儿车上飞机的楼梯,那时大家都赶时间,纷纷从旁边挤过去,他停下脚步,帮那女人把婴儿车推上了楼梯。
  “你感觉如何?一定很快乐吧。”
  年轻人又点了点头,当时他的确很开心,他因为帮助那女人而感觉活力充沛。
  “这就是给予的力量。”威廉太太说,“不只让你感受到爱,它还会助长爱的关系,这是永恒的事实。事实上,给予是两人之间爱和快乐的火种。” 。 想看书来

秘密三 给予的力量(3)
“为什么?”年轻人问。
  “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你只留意到自己能付出什么,而不是得到什么,你就可以维持这段关系。所有的关系都跟给予和获得有关,这话你同意吗?”
  “我同意。”
  “如果你希望得到的,比想付出的更多,你就必然会遇到问题。换言之,你只要想着自己可以拿什么给伴侣,就错不了。在承诺一段长久的关系前,大多数人只考虑到伴侣可以为自己做什么,如果他们把问题倒过来,自问:‘我可以为伴侣做些什么?’他们就会专注于思考如何为这段关系奉献自己,而不是简单地思考自己可以从中获得什么。这种态度对爱的关系只会有益而无害。”
  年轻人思索着,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他一直以为,爱就是从别人身上得到的东西。他从不曾感受到因付出而得到的爱,或许这就是过去那些关系出错的关键,他只想能从情人那得到什么,而不是自己可为情人付出什么。
  “告诉你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五年前,我正在看一部电视纪录片,那是有关发生在墨西哥的药物丑闻。‘撒利豆迈’在西方国家禁用二十五年之后,竟然还在当地被当做处方来使用。”
  “真是不道德!”年轻人摇头。
  “我看到那么多命运悲惨的畸形小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其中有一个七八岁的年轻女孩,她跟我一样生来就没有双腿,而且脸部畸形。她虽然已经学会如何应对,可每天仍处于极度痛苦之中,人们简直看不到她的未来。
  “她的家庭非常穷困,无法负担一些基础的医疗手术,譬如让她能够舒服地走路,或为她做最基本的脸部整形。她穿戴的义肢非常简陋,而且一点都不适合她。她走起路来痛苦万分,如果不先取下义肢,根本无法坐下。就因为这原因,校车司机还拒绝让她上车!”
  年轻人不可置信地摇摇头。
  “我知道那个地方有人需要我的帮助。再次回味‘爱是自己对别人的探索,爱是于众人中找出那个人的快乐。’我直到那时才真正了解这句话的意义。我不只是单纯地看见一个畸形残废的小女孩,我还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我们因为同样的残疾而紧密联结。那是我生平第一次想到,自己的苦难可能有些用处。
  “接下来的那个月,为了帮小女孩买一副新的义肢,以及让她接受物理治疗,从而可以舒服地坐下,我举办了一项筹款活动。我还希望能帮助她接受脸部整形手术,于是又筹办了花园宴会、抽签义卖、跳蚤市场拍卖会,并四处筹措捐款。十八个月后,我筹募到一笔经费,还说服了一组外科医师免费帮她做一些基本的整形手术。
  “在她经过治疗并装上新的义肢之后,我飞过去看她。她一见到我,便奔了过来,用手臂环抱着我,眼中饱含泪水,哭着对我一遍又一遍地说:‘谢谢你!谢谢你!’那是我第一次体验到如此丰盈的爱,我也哭了。此前,我从不曾流过这种喜悦的眼泪。
  “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中国老人曾经问过我的话,他问的是:‘你认为哪种残疾比较严重呢?不能走还是不能说话?耳聋还是眼瞎?还是不能笑、不能哭、不能爱?’我完全释然了,因为我知道,除了身体上的残疾,我的内在还是跟别人一样。那一天,我也终于明白,当我们心中充满爱的时候,生命竟可以如此美好!
  “一年后,我遇到一个温和、仁慈、美好的男人。他是我加入的一个社区社团的义工,我们很快成了亲密的朋友。几个月后,我梦想中的事竟然奇迹般地发生了……他邀我参加一个舞会。
  “又一年之后,我们结婚了,而且有了两个漂亮的小孩。所以,中国老人是对的!每个难题都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礼物,并因此丰富你的人生。一旦你可以付出自我,一旦你愿意奉献,你就有能力找到爱。”
  那天晚上,年轻人把他和威廉太太见面时所做的笔记重新阅读一遍。
  给予的力量
  ·如果你希望得到爱,就先付出爱。你给予越多,得  到就越多。
  ·爱就是自愿而无条件地贡献自我。
  ·付出无所求的慈爱。
  ·在承诺一段关系之前,先问自己能给对方什么,不要只问对方能够给你什么。
  ·维持爱的秘密处方就是,永远专注于你能给予什么,而非你能得到什么。
   。 想看书来

秘密四 友谊的力量(1)
名单上的第四个人,叫做威廉·巴赫曼,一个自由撰稿人,他的文章经常见诸报刊,还出过一本畅销书《朋友和情人》。他身材高瘦,脸部线条分明、有棱有角,迎接年轻人时,双眼闪耀出喜悦的光芒。
  “这爱的秘密啊,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巴赫曼先生和蔼地说道,“我用了十多年时间去寻找一种特殊的关系,也就是找一个特殊的人和我分享人生,却遍寻不着。有时我甚至想,这件事不可能会发生在我身上。然而,学会爱的秘密后,我就在一年内找到了梦中情人,而且和家人及所有朋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
  “变成怎样了呢?”年轻人迫不及待地问。
  “嗯,那些关系似乎变得……更亲密、更牢固。”
  年轻人半信半疑地问:“那些秘密的影响力真有这么大吗?”巴赫曼先生微笑着,口气却坚定:“不容置疑!我知道这听起来太过完美,可是一旦去尝试,你就可以亲自证实!这些秘密在各个层面上都对我有帮助,但是其中有一个是我特别需要学习的,那就是‘友谊的力量’。”
  “友谊的力量?”年轻人反复玩味着,“你可不可以解释得明确一点?”“好。从前我一直认为爱只是两个人之间的罗曼史,它也的确是。但它其实还有更多内涵,应该包括关怀,以及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你会在他身边。所以,爱不只是爱情故事,更包括友谊。”
  年轻人掏出笔记本,开始埋头记录。巴赫曼先生继续说:“就像其他人一样,我无时无刻不想找个人来爱。我去单身酒吧、舞厅和夜间俱乐部,和许多不同的女人相遇、约会,但就是没碰到合适的那个人。于是,我开始怀疑自己根本不会遇到她。
  “那天晚上,我正独自坐在市中心的一家酒吧里,不知什么时候,中国老人已经坐在我旁边了。他举起酒杯对我说:‘嗨!你好!’我也举杯回应,我们就这样聊了起来。
  “他问我:‘结婚了没有?’我说:‘没有。’他又问:‘女朋友呢?’我还是说:‘没有。’他继续问:‘为什么呢?’我说:‘因为还没碰到适合的人。’然后,他说了一些令人深思的话。他说:‘也许,你来错地方了!’”
  “来错地方?”年轻人问,“那地方有什么不对吗?”
  “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巴赫曼先生说,“我说酒吧和夜间俱乐部这些地方都有很多异性,怎么就来错了呢?他惊讶地睁大眼睛瞪着我,然后哈哈大笑起来。我问这有什么好笑的,他回问我:‘你有在酒吧或俱乐部里找到过约会对象吗?’
  “我回答说:‘有啊!有一些。’可是当他再深入问下去,我不得不承认,那些约会都只能持续最多几个星期。”
  “到酒吧或俱乐部寻找爱人,有什么不对呢?”年轻人问道。
  “没什么不对啊!”巴赫曼先生说,“有时你会很幸运。可是就如同中国老人告诉我的,如果你要寻找一段持久的关系或真情真爱,就不应该去酒吧那样灯光昏暗、烟雾弥漫又嘈杂的小空间里。在那些地方要用大吼大叫的方式对话,真不适合邂逅。”
  “那什么地方才是最好的?”年轻人问。他就是经常满怀希望到酒吧或俱乐部找女朋友的人。
  “得依人而定。”
  “此话怎讲?”
  “中国老人曾告诉我:‘如果希望找到真爱,你必须先找到真的友谊。’听起来很简单吧!可我从来都没这么想过。我们总是以为,爱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身体上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其实,是否具备这种吸引力在爱的关系中并不重要,如果我们要的是丰盈的、可以维持终生的爱,就必须超越人的表象。
  “真爱需要友谊的滋养,如同法国作家安东尼·圣艾斯培利所言:‘爱,不是由彼此的凝视所组成,而是两个人一起向外往同一个方向看。’《圣经》上也说:‘两个人除非信念相同,否则无法共同旅行。’这是很普遍的想法——分享共同的目标和兴趣。成熟的尊重和彼此欣赏,是持久的爱的基础。”
  “这点真的这么重要吗?”年轻人从记事本上抬起头问道。
  “这是毫无疑问的!在一所美国大学,一批社会学家已经举证出友情对爱的关系的重要性。他们对上百对婚龄超过五十年、至今还快乐无比的夫妻做了一个调查,并找出他们的婚姻如此成功的因素。答案显示了一个压倒性的事实——真爱需要友谊的滋养。每个人都说伴侣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他们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目标,以及共同的人生方向。其他像外形的美丑,及物质财产等,以长期的眼光来看,都无关紧要。友谊,是终生维持爱的关系的重要因素。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秘密四 友谊的力量(2)
“我写《朋友和情人》这本书,就是受了这个道理的感召。许多人仍抱有错误的观念,相信爱源自身体的吸引力。这种想法太片面了,身体的吸引力终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相反地,友谊是爱的磐石,每天都会加深我们对彼此的尊重。再美丽的女人也会说谎、欺骗,再有魅力的男人也会打骂他的女朋友。那些外表的东西不能带来希望,只会导致痛苦。
  “所以,不要让你珍惜的关系根植在这些东西上面,最好还是找一个可以跟你分享生命、价值和目标的伴侣。”
  年轻人点点头,他认为这说法很有道理。自从跟普契亚博士见过面后,他就写下一些自己对理想中的伴侣形象的要求,其中一项就是,必须能够分享他对户外生活的喜爱。
  “我明白了。 ”年轻人说, “但我们是不是要先找到那个朋友? ”
  “没错。”巴赫曼先生回答,“要交到朋友,你首先要表现出自己的友善;而想交到特别的朋友,你得非常友善地和对方分享你的兴趣与信仰。”
  “恐怕不易做到吧?”年轻人说。
  “为什么呢?你有什么嗜好?你喜欢从事什么活动?”
  “嗯……我喜欢周末出去散步、冲浪,还喜欢听歌剧。”
  “那么,你认为什么地方比较可能交到朋友?是烟雾弥漫的酒吧,还是户外俱乐部、冲浪团体,或社区歌剧学会呢?”
  “我明白你的意思,”年轻人回答,“可是,如果没有什么嗜好或兴趣呢?”
  “得去找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嗜好,它可以是一种运动,譬如足球、网球、游泳或骑单车,或是社交类活动,譬如跳舞、戏剧,甚至可以是政治性的活动。如果没有任何的共同志趣,就很难与对方维持亲密的关系。”
  “看似挺简单啊。”
  “是很简单!可我们经常忽视这一点。人们常常花太多精力找寻伴侣,但如果换个方式,彼此先建立友谊,你会发现爱的关系也随之出现了。”
  “可是,你跟某人是朋友,并不表示你就觉得她有吸引力,而想跟她发展爱的关系。”年轻人说。
  “的确如此。可是,如果你们连朋友都不是,之间的关系就很难持续了。”
  “那可以用时间来解决啊!当两个人坠入情网,或即使只是肉体上互相吸引,他们也可以慢慢发展为朋友,不是吗?”
  “这种情况当然也有可能,而且还很常见。”巴赫曼先生坦言,“但是你必须明白一个本质上的关键,在一辈子的爱情中,友谊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因为它是爱情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不确定某人是不是最适合你的终身伴侣,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她是不是我最好的朋友?’如果答案为否,那你必须在对她承诺爱的关系前,就非常慎重地考虑:我真的要跟她共度余生吗?”
  年轻人写下重点,抬头问道:“如果已经做出承诺了呢?这时再开始考虑友情的力量,会不会为时已晚?”
  “一点也不晚。”巴赫曼先生答道,“友谊的力量可以拯救濒临破碎的关系。他们可以再次成为朋友,并重建关系。友谊是可以建立的,两个人只需找出共同志趣,一起体验,并彼此分享。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当友谊变得牢固,我们的爱也成长了。”
  年轻人准备离开之前,说:“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遇到了你的梦中情人吗?”
  巴赫曼先生笑了。“当然!”他说,“我还娶了她。我是在一个户外俱乐部里认识瑞秋的,一开始,她的外表并不会特别吸引我,而她也不怎么留意我,直到我们比较了解对方之后,事情才有了转机。我们觉得两人共处很舒服,她是我倾诉某些个人私隐的第一个对象。我们发现,彼此可以分享许多话题,信仰接近,灵魂相通。渐渐地,我们成为很亲密的朋友。直到有一天,我才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她,并希望跟她一起分享人生。”
  当天回家之后,年轻人重新阅读了今天所做的笔记。他谨记着自己和巴赫曼先生的谈话要点。
  ·要找到真爱,从寻找真诚的友谊开始。
  ·爱,不是由彼此的凝视所组成,而是两个人一起向  外往同一个方向看。
  ·真正爱一个人,是爱他(她)本身,而非他(她)  的长相。
  ·友谊是滋养爱情的甘露。
  ·如果你想建立爱的关系,可以先建立友谊。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秘密五 接触的力量(1)
第二天早晨,年轻人前往市立医院会见名单上的第五个人,彼得·杨先生,他是这家医院的外科主治医师。杨医师是个高大英俊的黑人,有着黝黑的短发和暗褐色的明眸。当年轻人踏进他的办公室时,坐在桌后的他站起来,伸手相迎。“嗨!真高兴见到你。”杨医师紧紧握着他的手说。
  “你好!”年轻人说,“谢谢你抽出时间见我。”
  “喔!那是我的荣幸。”杨医师请年轻人坐下,并问道:“你想喝点什么吗?”
  年轻人想了想说:“有茶吗?”
  “马上来。”杨医师说着走向门口,开门请秘书帮他送茶进来。
  “你可以再告诉我一次吗?”杨医师说,“你是什么时候遇见中国老人的?怎么认识的呢?”
  年轻人说了在朋友的婚礼上与中国老人相遇的情形,杨医师像听病人诉苦般耐心地聆听着。秘书此时送茶进来,杨医师倒了一杯递给年轻人,说:“我遇见中国老人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刚通过外科医师的资格鉴定,所以对这一行很了解——至少我当时这么认为。我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剖开病人的身体,治疗有问题的部分,然后再缝合起来。这些工作我做得很好,可是,我从不曾坐在病人的床边。”
  “为什么?”年轻人问。
  “我觉得坐下来跟病人谈话是浪费时间,那属于护士的工作内容。甚至当实习医生花太多时间跟病人闲聊,我也会责备他们。这听起来很荒谬,可是我总是被教导着,优秀的外科医师的技能展现在双手上。中国老人花了颇长一段时间,才让我了解到:一名优秀的外科医师的技能并不展现在他的手上,而是体现在他的内心里。”
  年轻人非常专注地听着。杨医师继续说:“有一天,我正在做晨间巡房,一切如常,直到我走进一间病房,看到一个年老的看护坐在病人的床边,握着她的手。
  “‘你现在不是应该做自己的工作吗?’我对他说。他缓缓地转过头来,用那双深褐色的眼睛望着我,说:‘是的。可是当你不做自己的工作时,必须有人帮你做。’
  “我一听这话,就失去了耐心,说:‘你给我听着……’还没讲完,他就举手阻止我说:‘请你先别开口,这位女士需要帮助 。’
  “我被当场激怒了,心想,这老看护竟然敢这样说话。因为那个病人的脑袋里有一个恶性肿瘤,已进入癌症晚期,于是我说:‘她已经要……’不等我说完,老人又举手打断我说:‘现在别,拜托!’
  “于是我走出病房,准备等他出来再说。过了一会儿,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