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村召开第365次常委会。会议讨论了黑龙江省对石油勘探工作中的修路、建房、动力设备、党群干部及勘探队职工福利等各种急需解决的问题,决定上述问题均由省长李范五组织有关部门和地区协调解决。
10月12日上午,黑龙江省委在花园村一号会议室召开常委会,专门研究支援大庆石油勘探与开发的问题。会议讨论通过了省委《关于大力开发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工业的决议》。决议指出:第一,黑龙江省石油工业的开发和建设已进入边普查、边勘探、边建设、边生产的新阶段。因此,省委认为必须特别重视,加强领导,大力支援,以更快地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一个新的石油工业基地。第二,全省各地区、各部门都必须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地从各方面支援这一新兴工业的发展,使其迅速地成长、壮大。第三,要求在全省所有的石油地质普查勘探队,保证按期完成中央部局交给的任务。第四,在国家总的规划下,黑龙江省明年应积极建设部分中小炼油厂和一批简易炼油厂,并安排建设一些为石油工业所需要的配套工厂。
11月8日,黑龙江省在安达市大同镇召开油田勘探成果庆祝大会,欧阳钦、李范五、强晓初、李剑白、陈剑飞等黑龙江省党政领导亲临会场,欧阳钦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此地出了油,是天大喜事。听到你们的介绍,感到石油事业在黑龙江大有希望。你们搞油的是野战军,找油、开发以及将来的建设是很复杂的,也是困难的。你们的事业,是全党的事业,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大发展可以带动我们的机械化、现代化,使国家更富强。你们到这里搞石油,全国要支援。我们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有关的县、乡和广大人民群众是这里的“地主”,要尽“地主”之谊。他还说,石油工人是好样的。你们大部分同志是从部队转业的,为了改变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继承发扬了我们解放军不怕困难、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我们要像热爱志愿军那样,把石油工人当作最可爱的人。
欧阳钦在讲话中还提出要把大同镇改为大庆区。这是欧阳钦在从哈尔滨到大同镇的路上想出来的主意,征得其他领导人的同意后在会上提出来的。当时与欧阳钦一道参加庆祝大会的黑龙江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兼省委秘书长李剑白事后回忆说:“11月8日,在大同镇召开了庆祝大会,我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陪同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同志前来祝贺。在途中,欧阳钦同志非常高兴地对我说:在我们北大荒发现了油田,看来我国石油发展大有希望,苏联在石油上卡我们的脖子也卡不住了,我们自己出油了。这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是一个关键而伟大的发现,对全国经济发展将是一个重大的贡献,全省人民都应庆贺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我说:‘很值得庆贺,松基3井喷油正值建国十周年大庆的前夕,是向“国庆”献了大礼,喜上加喜,应该大庆。’欧阳钦同志兴致勃勃地脱口而出:‘那咱们就给油田改个名吧,把大同改为“大庆”,你说好不好!’我回答说:‘太好了!名副其实。山西省已有个煤城大同市,我们再叫大同市就重复了,改了吧。’”
随后,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根据欧阳钦的提议,作出了《关于成立大庆区和将大同镇改为大庆镇的决定》。对此,余秋里曾有过评论,他说:“欧阳钦同志命名的‘大庆’,言深意切,含义深远。后来制订松辽油田勘探、开发方案时,我们都同意把这个新发现的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
第四章 会战后勤部
1960年1月2日上午,黑龙江省委在哈尔滨颐园街三号会议室召开常委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欧阳钦、李范五、强晓初、王一伦、王鹤丰、杨易辰、李剑白、陈雷、任仲夷、张开荆等。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到会介绍了大庆石油钻探的情况和今后工作的打算。与会者完全赞同余秋里所提出的加强钻探工作的方针和做法。常委会认为,随着石油会战人员的集中,必须相应地做好一切有关的支援工作。省委责成省公安厅党组对大庆油田的保卫工作进行一次专门的研究和部署,建立相应的机构,确保勘探工作的安全。关于勘探队员的粮食、副食品、煤炭、服装等物资供应问题,会议决定由杨易辰负责检查、安排。有关油田勘探的机修厂、卫生医疗机构、学校的建立和电力供应与筑路等问题,由陈雷负责安排。会议还决定1月10日,由李范五率机械、粮食、商业、交通、卫生、公安、教育、电业等各有关部门负责人赴大庆检查石油勘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凡是能够解决的,就地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积极安排设法解决,以保证石油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
按照省委常委会议的部署,1月中旬的一天上午,省长李范五和省委常委、副省长兼省经委主任陈雷到大庆实地解决油田勘探中遇到的问题。松辽石油勘探局党委书记李荆和等人一路陪同。
一行人到了葡萄花,葡萄花石油勘探大队党委书记关耀家陪同李范五参观了葡1井、葡7井、葡21井。当时,正值葡7井出油。工人们为省委领导做了油井喷油示范。望着喷射出来的黑色原油,在场的领导都心情激动。陈雷问身边的关耀家:“一口井日产原油有多少?”关耀家回答说:“二三十吨。”陈又问:“淌在池子里的油不会浪费吗?”关笑着回答说:“都可以回收起来。”
葡萄花石油勘探大队会议室就设在一栋“干打垒”的屋子里。屋子中间放着一张木板钉的简易桌子,凳子是木桩打在地里,上面钉着木板。葡萄花石油勘探大队的领导人汇报完基本情况后,石油部研究院试采总工程师童宪章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向省委领导介绍采油的基本原理。听了介绍,省委领导很高兴。李范五说:“大庆石油工人战天斗地,不畏严寒,克服了许多困难,在这么冷的天气里还坚持工作,我代表省委、省人委和全省人民对你们表示感谢和慰问。我们黑龙江省人民一定全力以赴支援你们的会战。”
2月中旬,康世恩由北京赶到哈尔滨。此时的哈尔滨正是冰雕玉砌的世界,但康世恩无心留意窗外的美景,一心想着石油会战。他首先到黑龙江省委向欧阳钦报告了石油部关于开展松辽石油大会战的决定和部署,欧阳钦听了很高兴。他说:“党中央、毛主席对大庆石油会战极为关心,它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摘掉贫油的帽子。黑龙江人民一定会全力以赴支援大庆石油会战,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2月13日和18日,欧阳钦两次主持召开黑龙江省委常委会,专门研究为大庆石油会战做准备的事情。会议决定,全省对大庆石油会战要采取“全力以赴、全力支援、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要求全省各地区各部门主动支援油田的开发工作。党中央批准组织石油会战的第二天,即2月21日,陈雷与陈剑飞一起参加了石油部在哈尔滨召开的松辽石油会战第一次筹备会议。会议一结束,陈雷等立即向省委作了汇报。接着,2月25日,省委致电中央,表示完全同意石油工业部的安排,并决心全力以赴,全面支援石油会战。为了保证石油会战的顺利进行,决定成立省委支援大庆石油会战领导小组。省委常务书记强晓初任组长,副组长有省委常委、副省长陈雷,嫩江地委第二书记、专员于杰,哈尔滨市委第二书记、市长吕其恩。领导小组成员有: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曲常川、省公安厅厅长卫之民、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晋、省财委主任###、省经委副主任封仲斌和叶方、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张立信、省交通厅副厅长陈法平、省邮电局局长白景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封仲斌兼办公室主任。这是大庆石油会战的强有力的后勤部。用欧阳钦的话说:要“把这个领导机构作为支援大庆区石油工业基地的政治部和后勤部”。欧阳钦还对余秋里讲,我来给你余秋里同志当这个后勤部的政委。
黑龙江省委组建支援石油会战的办事机构后,又考虑到大庆油田地处安达地区,应尽快调整安达的区划,加强这个地区的领导力量,保证石油会战第一线的支援工作。4月7日,省委常委会议决定成立安达市,将原来的安达县和肇州县的大同地区划归安达市管辖。5月3日,省委任命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曲常川为安达市委第一书记,松花江地区副专员李介民任安达市委书记兼市长,松辽石油勘探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荆和兼任安达市委书记,哈尔滨市人委副秘书长杨祝民任安达市委书记兼副市长,齐齐哈尔市委财贸部长宋月涛、肇源县委第一书记张克孝任安达市委书记,省交通厅公路局局长刘华任安达市委书记兼副市长。从这个名单看,当时的安达市委是一个较强的领导班子。
在讨论安达市委班子时,省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曾汇报说,省交通厅和齐齐哈尔市委不同意调动刘华和宋月涛的工作。省交通厅提出刘华对全省的公路非常熟悉,不愿放走骨干,并建议可从合江或嫩江地区的交通局长中挑选一人顶替。齐齐哈尔市委的理由是,当时市委主管财贸的书记高衡刚刚调省里工作,主管财贸的副市长刘青萍又调到大学工作。宋月涛再调走,就没有人抓财贸工作了。省委常委讨论决定,就是要选派优秀的干部去支援大庆,局部要服从这个全局。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章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1)
1960年初,正值特殊时期。天灾人祸,整个国家处于极端困难时期,各类物资奇缺,人民生活十分困难。黑龙江省委组建的这个“后勤部”,要想拿出大量物资支援石油会战,困难的确很大。
3月初,黑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陈雷赴京参加薄一波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的支援松辽会战协作会议。临行前,欧阳钦对他讲:“要将省委对大庆石油区工作的领导、党的工作、政治思想工作,充实和加强领导力量、加强治安保卫工作以及物资供应工作等向会议作详细汇报。并请中央解决大庆区铁路、炼油厂、输油管、电站、工业用水等基本建设的投资、建筑材料、设备及交通工具等问题。”陈雷回答:“一定按省委的指示向中央详细汇报,力争解决所需的物资。”
3月9日下午,薄一波在中南海召开会议,中央各部委及黑、吉、辽三省均派人参加。会上听取了石油部和黑龙江省委的工作汇报。最后,薄一波在讲话中指出,黑龙江支援石油开发的办法很好,今后要继续照办。
当晚,陈雷回到下榻的北京饭店,与同来开会的东北经济协作区办公厅主任倪伟商量,感到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落实。当即,用长途电话向强晓初作了汇报。强晓初赞同他们的意见。
第二天,陈雷到石油部与康世恩商定,将石油部和黑龙江省提出的要求汇成一个单子,统一口径向国家计委、经委、建委提出。
次日,国家经委副主任孙志远召###议。听了陈雷的汇报后,孙志远说,你们支援石油会战的物资,原则上都可以解决。现在能拍板具体确定的就是调给你省100台汽车。有关修路、建设砖瓦厂等所需的机械设备,尽量找现货,如没有则拨给材料由省里组织加工。其他物资,责成国家经委委员谢北一负责研究解决。
3月12日,陈雷再次找余秋里、康世恩、李人俊等石油部领导,就大庆地区当前建设与长远考虑,石油建设与其他各方面事业的相应发展,以及会战中石油部与黑龙江省在各项工作中的分工负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磋商,最后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也是在这一天,陈雷和倪伟分别与国家计委副主任安志文、铁道部副部长郭鲁面谈,确定对萨尔图至大赉的150公里铁路,立即着手勘察设计,做好施工准备。萨尔图、让胡路两个车站的扩建工作立即进行。20万千瓦的发电厂和炼油厂、钢管厂等基本建设项目,列入三年计划。运输修公路所需砂石的车皮,铁道部同意从3月份开始,省里能装多少车皮,就拨多少车皮,并列入正式计划。这些措施,对大庆石油会战和大庆日后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大庆石油会战开始后,黑龙江全省上下不论是省委领导,还是普通工人,心里都像燃烧着一团火,恨不得一锹挖出石油来。省委几位领导多次表示,大庆在黑龙江,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全力支援石油会战。只要我们有的,需要什么给什么。
大庆会战,首先需要人。为了接待安置好中央调给大庆的两万名退伍官兵,强晓初与领导小组的人研究,决定责成王丕年、肖君盛、陈国润组成接待小组,以省民政厅为主成立接待安置办公室。由省委组织部从各地市县抽调300名干部,搭起12个修筑公路作业大队的架子,先把这些人安置下来。由于各方面重视,工作到位,仅用一个月的时间,2万退伍官兵就在北大荒安下了家,并陆续投入到石油探区的公路建设中。这些人后来成为大庆石油工业的骨干力量。
为了保证会战工程的进度,省委于3月1日批转了省建委党组《关于松辽石油施工力量安排方案的报告》。决定从齐齐哈尔一公司抽调两个完整的大工区,从佳木斯公司抽调一个完整的工区,再补充一批新工人,组成省公司第一工程处。将肇源、庆安两县在大庆施工的500名工人调给松花江地区,再补充500名临时工,组成专业公司。从松花江地区各县抽调100名技术工人和400多名工人充实大庆工程队,组建成新的大庆工程公司。再由嫩江地区抽调600名工人补充地区公司、安达工地和安达县公司,从而形成一支力量较强的施工大军,完成石油会战中的各项施工任务。
为会战作准备,关键是把路修好。没有路,参加会战的千军万马和大量物资就运不进来。早在1959年9月,松基3井一喷油,黑龙江省委就注意到这一点。省委、省人委于1959年10月26日联合发出了修筑肇州至石油矿区公路的指示。会战前夕,省委专门成立了大庆石油会战公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安达县,总指挥是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副厅长陈法平,下设嫩江、松花江、哈尔滨三个分指挥部。松辽勘探局初步规划当年筑路1040公里。经省委支援石油会战领导小组反复研究,确定1960年筑路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为540公里,其中四级公路140公里,五级公路179公里,简易支线221公里。任务由三个地市分段包干。
在大庆筑路,第一位的困难是当地不产砂石。为此,陈雷带领支援石油办公室和省经委交通处的人经过研究,决定以五常县的杜家,尚志县的马延、苇河,阿城县的玉泉、亚沟等地为砂石定点场,并与铁路部门协商组成专列,每天往大庆运2至3列车的砂石,从而保证了筑路的需要。
几万会战大军一下子拥到大庆,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住的问题迫在眉睫。会战开始的当年,就要完成32万多平方米生产用房的建设工程,并要求6月底前竣工16万平方米,任务十分紧迫。黑龙江省委支援石油领导小组决定把基建工程由嫩江、松花江、省工程公司及安达、大庆施工队分别承包,按期完成。此外,10万平方米的“干打垒”任务,由所在县组织当地人民公社进行修建。同时,为解决石油工人的临时住宿,除责成当地动员居民腾出部分民房外,又在哈尔滨木器厂建立了一条活动房生产线,为大庆会战昼夜赶制出1000座活动房。
第四章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2)
松辽会战进行了六七个月之后,又面临着几万人如何度过严冬的问题。他们想到了搞“干打垒”的办法。为此,会战指挥部专门成立了“干打垒建筑指挥部”,由孙敬文负责。不久,黑龙江省委给他们派来了技术顾问。
在“干打垒”的墙打起来以后,又因缺少木材,上不了门窗、封不了顶,工程停了下来。李范五、陈雷、陈剑飞等省委领导立即请示欧阳钦。当时,计划内木材早已调拨完毕,一时也有些束手无策。省委认为其他省市计划用的木材当然也是急需的,但几万会战大军亟待解决的过冬问题,是更为急迫的问题。省里决定从计划外拨给大庆3万立方米木材。为使这些木材尽快运到油田,解决建筑“干打垒”的燃眉之急,省委、省政府采取非常措施,下令在大庆的“干打垒”用材尚未解决之前,从小兴安岭发往全国各地的木材列车,在南岔编组站一律换牌运往大庆。
保证会战的物资运输,当时是整个会战中的重要工作。铁道部在哈尔滨专门成立了支援松辽会战指挥部。60年代初,安达站归哈尔滨铁路局管辖,而大庆石油区又在齐齐哈尔铁路局范围内,一点小事也得惊动两个铁路局,工作极为不便。黑龙江省人委就此给铁道部写了报告,请求把安达站划归齐齐哈尔铁路局。报告送到铁道部仅三五天就批复回来,这样的效率在今天也是少见的。
油田开发前,萨尔图地区只有一个7人值守的小邮电所。会战开始后,黑龙江省邮电局派出邮电工程队到油田架设通讯线路,安装设备。到1960年4月底就架通330对公里电话线路,年底完成了1900对公里。
1960年5月25日,余秋里、周文龙、康世恩等石油部领导来到哈尔滨市,向欧阳钦和黑龙江省委常委通报了石油部党组关于指挥石油会战的一些想法。余秋里首先谈到,石油部党组已经在两个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一是对油田的看法,大家一致认为大庆油田是一个大油田、好油田;二是对大会战的看法,大家认为,同国外的油田相比,我们的勘探是高速度、高水平的,它说明大会战的决策是正确的、成功的。大庆会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是靠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二是靠黑龙江省的大力支持。欧阳钦插话说:“我们支持得不够,主要是靠你们艰苦奋斗。你们住牛棚指挥会战,很令人感动。”余秋里说:“不是支持不够,而是很关心,很支持。我们艰苦奋斗,没有牛棚就不行,否则地图都没有地方挂。”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余秋里说有两个问题,要下功夫研究解决。一是油田弹性驱动能量小,准备采取早期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