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玛雅人的后裔-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522年,费尔南多·科尔特斯派出的征税官到达恰帕斯地区。这就是恰帕斯的玛雅人首次接触的白人。征税自然是不受欢迎的,冲突随之发生。1524年,路易斯·马林(Luis Marín)上尉率领的西班牙殖民者首先平定了图斯拉(Tuxtla)地区,但在高地地区的最高点恰穆拉(Chamula),遇到了居住在这里的佐齐尔人的顽强抵抗。路易斯·马林利用玛雅人之间的矛盾,争取到了附近的一个佐齐尔人城镇齐纳坎顿(Zinacantón)的支援,对恰穆拉进行了围困。三天之后,恰穆拉被征服,并被重新命名为圣胡安(San Juan)。
  路易斯·马林只是一个征税官,他认为,征集税收后,他的任务就完成了,所以没有建立居民点。于是,科尔特斯向恰帕斯再次派出了一支远征队。1528年3月,迭戈·德·马萨列戈斯(Diego de Mazariegos)上尉进入恰帕斯,并在格里哈尔瓦河岸的低地地区建立了一个西班牙人市镇——“西班牙人的恰帕的皇家市镇”(Villa Real de Chiapa de los Espaoles)。不到一个月后,他又将西班牙人居民点迁至一个被称作韦伊萨卡特隆(Hueyzacatlán)的谷地,当地印第安人称之为霍韦尔(Jovel)谷地。该地处于恰帕斯的中央地带,气候温和,有充足的适于放牧和耕作的土地,该居民点最初被命名为雷亚尔镇(Villa Real),后改为雷亚尔城(Ciudad Real),一直是恰帕斯殖民政府的所在地。1821年墨西哥获得独立前,恰帕斯属于1542年设立的危地马拉都督辖区。1824年,恰帕斯成为墨西哥的一部分,雷亚尔城被重新命名为圣克里斯托瓦尔德拉斯卡萨斯。今天,该城最现代化的旅馆是以征服者的名字命名的马萨列戈斯旅馆(Hotel de Mazariegos)。1994年恰帕斯起义爆发后,这家旅馆成为各国新闻记者的总部。

“上帝和国王都不复存在了”(2)
这样,迭戈·德·马萨列戈斯就成为圣克里斯托瓦尔的奠基者。1978年,圣克里斯托瓦尔的市政府曾组织了一次大型的庆祝活动,纪念该市建立450周年。庆典活动规模宏大,从1977年10月12日一直持续到1978年4月,其高潮是3月31日该城的创建者迭戈·德·马萨列戈斯铜像的揭幕仪式。这座比真人略大,身穿16世纪的武士盔甲的迭戈·德·马萨列戈斯铜像矗立在混凝土底座上。虽然市长在揭幕仪式上大谈两大种族“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和平共处,但是,揭幕仪式的第二天,雕像手中的宝剑就被人偷走,新更换的宝剑在一个星期后又被偷走。
  在雷亚尔城建立后几个月,迭戈·德·马萨列戈斯就完成了对恰帕斯地区的征服和控制。16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西班牙征服恰帕斯的历史记载是不完整的,自相矛盾的。但是零星的资料提到,1528年印第安人对西班牙人入侵的反抗,印第安俘虏被掠为奴隶以及迭戈·德·马萨列戈斯本人在战斗中受伤等事实。1535年授予雷亚尔城以市镇地位和盾形纹章的王室证书中也提到西班牙人为征服这一地区而付出的“巨大牺牲”。根据传说,1532年苏米德罗(Sumidero)战役中,印第安人宁愿投入苏米德罗峡谷而死,也决不接受西班牙人的统治。但是,迭戈·德·马萨列戈斯是否参加了此次战役,不得而知。
  西班牙人的征服给印第安人带来的是疾病、奴隶制和贡赋。
  早在1529年,一场流行性的麻疹席卷恰帕斯各市镇。在50年内,定期流行的肺炎、天花、淋巴腺鼠疫致使恰帕斯印第安人人口下降了五分之二。在高地地区,气候相对凉爽,印第安人村社的分布相对比较分散,疾病的传播危害相对较小,但在低地地区,欧洲人带来的天花、麻疹,或者非洲奴隶带来的黄热病、疟疾等疾病,使对此毫无免疫力的印第安人大量死亡。例如,居住在格里哈尔瓦河谷边缘的考帕纳古斯特拉人(Copanagustla),因疾病几乎全部灭绝。
  征服者在低地地区建立了甘蔗种植园,但是由于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极为短缺。于是,幸存的印第安人大量沦为奴隶。1528年,雷亚尔城的第一届市政会颁布法规,规定“应对拒绝向西班牙人供应物品的印第安人宣战,那些在战斗中被俘的印第安人将变为奴隶”。西班牙人组织远征队,深入东恰帕斯的拉坎顿丛林猎捕印第安人,满足殖民者农场的劳动力需求。东恰帕斯因此成为人烟稀少和被废弃的地方。1545年,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主教来到恰帕斯,发现“他们(指殖民者)制造的奴隶人数之多,令人难以置信”。
  殖民者还向印第安人征收贡赋。1548年,一位王室官员来到雷亚尔城,他发现自由的印第安人负担的贡赋如此繁

“上帝和国王都不复存在了”(3)
重,以至于他们的处境与奴隶毫无二致。
  在整个殖民地时期,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实行严格的控制。在印第安人居住区(或称社群,unidad),印第安人被授予一块公共土地,建有一个城镇中心和一座教堂,但是,一些具体事务,如街道的布局等,都要由西班牙人决定。印第安人贵族负责对社群进行管理,但是在本社群之外,他们没有任何地位。在司法事务上,尽管印第安人有权向王室提起诉讼,但是一个西班牙人的证词比四个印第安人的证词还更有效。在西班牙人农场劳动的印第安人与社群集体脱离了联系,他们不受社群的保护,也不负担社群的义务。他们必须每周为西班牙人农场劳动三天或更多的时间,换取一小块土地,维持生存。
  当时,在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的专制君主统治下,殖民征服被认为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但是,就有这样一个人,勇敢地站在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仗义执言,谴责殖民者的暴行,歌颂印第安人的优良品质,并为了保护印第安人奋斗了毕生。他就是著名的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主教。
  这位印第安人的“保护者”于1474年生于塞维利亚,父亲安东尼奥曾在西班牙海军服役,1492年参加了由哥伦布率领的向新大陆的航行。1493年再次随哥伦布进行第二次航行。当安东尼奥首次航行时,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年方十八,刚刚结束以亚里士多德方法和原则为基础教授的拉丁语、当代哲学、逻辑学、玄学、数学、美学和物理学等学科的学业。1498年5月30日,24岁的他随父亲再次参加哥伦布的航行,1500年11月25日返回西班牙。第一次远航美洲前,他已读完哲学和神学课程,并在塞维利亚获得硕士学位。1502年,拉斯·卡萨斯再次随哥伦布远航西印度群岛,于6月29日到达圣多明各。不久以后,他回到西班牙完成神学学业,1507年在罗马被任命为神父。1510年,他又参加了迭戈·德·贝拉斯克斯对古巴的远征,在征服该岛的过程中负责给印第安人施行洗礼。此间,他亲眼目睹了西班牙人在古巴对印第安人的大屠杀,此后,拉斯·卡萨斯发起了一场保护印第安人免遭西班牙人奴役的斗争。1519年,他返回西班牙,请求国王卡洛斯一世废除印第安人奴隶制。在墨西哥被征服后,他写了《西印度毁灭述略》一书,惊呼“与西班牙一般大,甚至比西班牙更幸福快乐的王国”被“剑、火和奴隶制”摧毁得荒无人烟了。
  1530年,拉斯·卡萨斯来到危地马拉都督辖区(包括恰帕斯),试图通过实践证明,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使印第安人皈依天主教。西班牙王室为了限制殖民者在殖民地权力的增长,也为了履行教皇授予的将土著人基督教化的义务,于1542年接受拉斯·卡萨斯的要求,颁布新法,废除印第安人奴隶制,禁止奴役印第安人,禁止强制印第安人为私人服役。新法宣布印第安人为自由人,为王室的奴仆,并拥有他们自己的自由意愿。1544年,西班牙王室决定在恰帕斯建立一个新的教区,年逾七旬的拉斯·卡萨斯被任命为这个教区的主教。拉斯·卡萨斯撰写了题为《恰帕斯教区忏悔神父须知》的小册子,内容是让忏悔神父询问每个忏悔者是否拥有印第安人奴隶,如果有,就不能得到宽恕,直到他们将印第安人放走为止。但是,新法遭到殖民者的强烈反对,他们指责拉斯·卡萨斯是一个“反基督教的主教”,指责传教士应对劳动力短缺和王室税收下降负责,他们要求自由地控制和对待印第安人。拉斯·卡萨斯面临着死亡威胁、被指控为叛乱者,最终被迫于1547年返回西班牙。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上帝和国王都不复存在了”(4)
拉斯·卡萨斯离去后,殖民者肆无忌惮地夺取印第安人的土地,通过债务劳役制迫使印第安人为他们的农场劳动。教会也与殖民者同流合污。1710年,长期受到尊敬的恰帕斯教区主教弗朗西斯科·努涅斯·德·拉·维加(Francisco Núez de la Vega)离职,由阿尔瓦雷斯·德·托莱多(Alverez de Toledo)接任。这位新任主教通过增加新的税收、提高原有税收的价格而大发其财。在四年的时间内,他本人就从印第安人身上榨取了万比索的财富。奥科辛格的一个教区牧师,每年的收益为100比索现金、30发内格(fanega,重量单位)的玉米,另外每天还要定量收取30个鸡蛋和两大串鱼。
  以雷亚尔城为首府的殖民政权也加剧了对印第安人的剥削。例如,*官(justicia mayor)通过欺诈性的指控和延长审讯的方式,从富裕的印第安人那里攫取财富。例如,契隆(Chilón)的社群头人(fiscal)策尔塔尔人卢卡斯·佩雷斯(Lucas Pérez),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监禁,财富被勒索净尽。他后来成为起义领导人之一,并非偶然。土生白人(拉蒂诺人,Ladino)与地方长官沆瀣一气,抬高向印第安人出售的商品价格,致使很多印第安人家庭负债累累。
  一场风暴在酝酿之中。
  1712年初,在坎库克(Cancuc)市郊,一个名叫玛丽亚·德·拉·坎德拉里亚(María de la Candelería)的印第安女孩宣布,圣女出现在她的面前,并要求以她的名义修建一座新的教堂。印第安人相信了她的说法,一座新的教堂在指定的地点很快建立起来。据说,在此教堂内,这名印第安女孩很快开始与圣女玛丽亚进行私人对话,印第安人相信,圣女玛丽亚通过她的口向他们传递消息。圣女玛丽亚在坎库克显灵的消息在周围地区迅速传播,越来越多的印第安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朝拜。最初,新建的教堂和这位印第安女孩并未对天主教会提出挑战,也没有提出暴动的主张。但是,由于各地出现的圣女显灵事件,吓坏了天主教会,当地牧师奉命来到坎库克,严厉斥责当地的村社头人(fiscales)不应相信这种虚假的奇迹,并试图烧毁这座新教堂。印第安人奋起反抗,当地牧师被迫离去。
  在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早期历史上,宗教往往成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工具。直到19世纪中期的亚洲,中国的太平天国、伊朗的巴布教、印度的土兵起义,都是打着宗教的旗号发动的,或者是以宗教冲突为导火线的。恰帕斯早期的印第安人起义也不例外。
  为了使印第安人皈依天主教,西班牙传教士允许土著的教友会(cofradía)拥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结果,大量的印第安人在表面上皈依天主教的同时,却在天主教信仰的掩盖下,保留了传统的宗教信仰。最突出的例子是他们举行的多姿多彩、热情奔放的圣徒(saint)节日庆祝活动。表面上,这是天主教节日的庆祝,但印第安人内心里所认同的依然是他们传统的神灵。这些活动的组织者,一般是印第安人教友会。印第安人教友会的自主性,使土著领袖有可能确立一定的领导权,并在特定的情况下,打着宗教的旗帜,率领印第安人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

“上帝和国王都不复存在了”(5)
这场起义的领导者塞瓦斯蒂安·戈麦斯(Sebastián Gómez)就是这样一位印第安人的领袖。他自称“来自天堂的塞瓦斯蒂安·戈麦斯”(Sebastián Gómez de la Gloria);公开反对西班牙人的天主教会,准备起义。1712年初,在策尔塔尔人的地区,就发生了几次自发的小规模的起义。例如,在亚哈隆(Yajalón),当地的牧师被袭击、痛打,西班牙人被抓,但几天后该镇事态逐渐平息。最终引发全面起义的是,阿尔瓦雷斯·德·托莱多在1712年8月2日的一封主教教书(pastoral letter)中宣布,他将在这个月的10日开始在各地进行第二次“巡察”(visitas)。主教在上任之初的第一次“巡察”,曾极大地增加了印第安人的负担,第二次“巡察”的宣布,引起了印第安人的强烈反对。
  坎库克的印第安人领导者准备行动。在主教开始“巡察”的当天,28个村镇的印第安人村社头人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宣布建立紧密的联盟,联合反抗任何敌人,直到西班牙人被消灭为止。8月10日,坎库克的印第安人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宣言,其中宣布:
  今天,上帝和国王都不复存在了,他们(指印第安人)必须只能崇拜、信仰、服从从天堂来到坎库克村落,以保护和管理印第安人为唯一目的的圣女玛丽亚。同时,他们必须服从和尊敬她所任命的部长、上尉和官员,明确地命令他们杀死所有的牧师(priests)和助理牧师(curates),以及西班牙人、梅斯蒂索人(Mestizos;指印欧混血种人)、黑人和穆拉托人(Mulattoes;指黑白混血种人),只有印第安人留在他们的土地上,在充满良心的自由中,不必向王室和教会交纳贡赋,彻底消灭天主教会和国王的统治权,向圣女玛丽亚缴纳奉物和捐献,对此抗拒者将受到严惩。
  起义的领导者向各村庄派出使者,除向印第安人宣读上述宣言外,还要求印第安人前来坎库克瞻仰圣女,并洗劫当地的教堂,将教堂内的白银和黄金饰品送往坎库克。有32个印第安人村庄参与的起义由此开始。
  8月12日和14日,起义者袭击了西班牙人聚居的城镇契隆和奥科辛格。在契隆,西班牙军队放下武器投降,以求保命,但皆被起义者处决。奥科辛格的西班牙人及时撤退到考米坦(itan),但是,留下了妇女和儿童,因为他们看到,在契隆,妇女和儿童没有受到伤害。但是,在奥科辛格,起义者将西班牙人儿童杀死,将妇女带回坎库克;命令她们与印第安人结婚,穿印第安人妇女的服装,碾压玉米,制作玉米饼。
  雷亚尔城的西班牙人试图反扑,但是,8月25日,他们在维克斯坦(Huixtan)遭到包围。后来,只是由于来自恰帕(Chiapa)的仍忠于西班牙王室的印第安人的援助,才得以解围。这次战役后,西班牙人决定坚守雷亚尔城,同时向危地马拉和塔巴斯科求援。
  维克斯坦战役后几天,塞瓦斯蒂安·戈麦斯宣布,他到了天堂,与上帝、圣女玛丽亚和圣彼得进行了会谈,圣彼得任命他为新的主教。接着,他召集能够读写的印第安人举行了一次会议,在玛丽亚·德·拉·坎德拉里亚的协助下,塞瓦斯蒂安·戈麦斯任命这些人为所在地区的牧师,命令他们回到所在村庄,宣讲福音,主持圣礼。与此同时,塞瓦斯蒂安·戈麦斯任命了领导起义的各级军事领导人,隶属于三名总指挥。
  但是,在来自危地马拉的西班牙人武装的进攻下,这支印第安人起义队伍在奥克斯丘克(Oxchuc)遭遇首次失利,他们决定凭借峡谷环绕的高地丛林,固守坎库克,但是11月21日,他们被装备火炮和来复枪的西班牙军队打败。
  起义被*后,为了防止印第安人再次反抗,起义地区的印第安人被禁止使用铁制农具,他们的农田被毁,遭受饥饿和疾病的折磨。起义者受到疯狂的报复,有的被俘后被割掉耳朵,有的被送往低地的牧场或庄园服苦役。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种族之战(1)
18世纪,恰帕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不同地区间的差别和矛盾。到19世纪初,低地地区的地主和商人与国王政府及其在恰帕斯的代表发生了冲突。在19世纪初西班牙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低地地区的社会精英认为,恰帕斯经济的落后是雷亚尔城寄生的殖民官僚造成的。1808年,拿破仑大军挺进西班牙,废黜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七世,并派自己的哥哥约瑟夫担任西班牙国王。这一事变直接触发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争取独立的运动。独立战争爆发时,危地马拉都督辖区的下辖危地马拉、恰帕斯、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六个省之中,恰帕斯是一个处于边缘的、贫困的省份,经济停滞,政治上不受重视,“恰帕斯在危地马拉政府管辖之下的三个世纪中,从未繁荣过。……危地马拉从未为该省带来科学、工业或任何其他有用的东西,而是一直将这里看作一块无关紧要的地方。” 1821年8月,西班牙承认墨西哥帝国的独立和主权后,在低地地区的种植园主和商人的推动下,恰帕斯省议会宣布脱离西班牙和危地马拉而独立,并请求与墨西哥合并。1823年9月,在墨西哥外交部长、保守派领袖卢卡斯·阿拉曼(Lucas Alamán)的策划下,恰帕斯举行公民投票,结果万票赞成与墨西哥合并,万票主张与危地马拉合并。在投票过程中,印第安人受到主张与墨西哥合并的教士的操纵,驻扎在附近的特旺特佩克(Tehuantepec)的墨西哥军队对投票人进行恐吓。1824年9月14日,除索科努斯科(Soconusco)以外的整个恰帕斯正式并入墨西哥。1842年,在遭受危地马拉的一次入侵后,索科努斯科也加入墨西哥。但是,由于独立后的墨西哥政府的软弱,加上与其他地区在地理上的隔离,恰帕斯的当地精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拥有很大的自主性。
  获得独立的墨西哥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但是,欧洲和北美的企业家接踵而至,在墨西哥投资生产供工业化国家需要的农、林、矿产品。在恰帕斯,他们发现了两种最有价值的物产——木材和咖啡。
  如果设想从恰帕斯的西北角到东南角划一条斜线,这条线以西是相对繁荣的索科努斯科海岸,肥沃的马德雷山(Sierra Madre)斜坡以及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